高考历史科最后训练20道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87470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科最后训练20道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科最后训练20道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科最后训练20道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科最后训练20道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科最后训练20道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科最后训练20道试题.docx

《高考历史科最后训练20道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科最后训练20道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科最后训练20道试题.docx

高考历史科最后训练20道试题

2008年高考历史科最后训练(20道试题)

历史

选择题

一、选择题

3.下图描述的是我国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的变化,其中较为符合实际的是

 

【解析】封建社会初期曾出现了郡县制与分封制之争,导致地方权力的强弱出现过几次反复。

如西汉初年的郡国并行制,导致“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后最终解决。

唐朝末年的“藩镇割据”也与此相似。

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

【答案】C

5.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秦和明长城分别是为了抵御哪个少数民族的进攻而修建

秦长城示意图明长城示意图

A.匈奴、女真B.匈奴、蒙古C.犬戎、蒙古D.匈奴、突厥

【解析】秦长城为抵御匈奴族而修筑,明长城为抵御蒙古族而修筑。

【答案】B

7.今天的福建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只是行业中普通的一家企业,但在140多年前,马尾造船厂的建立,却是一件备受关注的大事。

左宗棠在奏折中说,修建造船厂的目的是“欲防海之害”。

该厂当时属于

A.洋务军事企业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C.洋务民用企业D.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0多年前”,中国人在福建建造的造船厂指福州船政局,属于洋务军事企业之一。

【答案】A

9.导游带领一群学生到博物馆参观,走到近代展馆前,导游向同学们解说关于近代列强是如何一步步侵略中国,不断地侵占中国权益时是这么说的:

“起初①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接下来②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后来③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最后④外国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

”显然导游把列强取得这些特权的顺序弄错了,那么符合历史事实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④①③D.③④①②

【解析】①是1858年《天津条约》的内容;②1843年《南京条约》附件的内容;③1901年《辛丑条约》的内容;④是1895年《马关条约》的内容。

依此选项B是正确的。

【答案】B

 

12.2008年3月至明年7月,教育部将在10省(市)中小学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这件事成为今年“两会”上文艺界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

下面是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剧照,他扮演的角色属于:

A.生B.旦

C.净D.丑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扮演的是妇女,属于旦角。

【答案】B

14.《共产党宣言》指出: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中,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的措施中客观上分别符合上述思想的有

①没收官僚资本②人民公社化运动③五年计划建设

④三大改造⑤大跃进运动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③⑤

【解析】①、④符合“无产阶级……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无产阶级手中”的思想,③符合“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的思想,②、⑤则违背了这一思想,是错误的行动。

【答案】B

18.1971年,周恩来在接见来访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时说:

“你们这次来,打开了两国人民友谊的大门。

”这反映出当时中美关系解冻的特点是

A.官方交流   B.高层互访   C.以民促官   D.经贸引路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著名的“乒乓外交”,这是民间的体育交流,通过“小球推动大球”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依此选项C是正确的。

其它三个选项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C

21.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XXX”的地名,如:

新尼德兰、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英格兰等。

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B.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

C.工业革命的进行D.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的殖民扩张

【解析】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纷纷加入殖民扩张的行列。

它们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据点,拓展海外贸易,攫取了丰厚的利润。

材料中提到的地名,均是他们在美洲建立的殖民地的名称。

因此选项D符合题意。

选项AC均是在18世纪后期出现的,选项B不符合史实。

【答案】D

22.19世纪中期,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多方面因素有

①殖民活动的拓展②工业革命的进行

③国际贸易的扩展④交通运输的进步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工业革命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最根本条件,殖民活动是动力,国际贸易是手段,交通运输的进步则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

因此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选项D是正确的。

【答案】D

27.《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文本用的是荷兰的纸张,德国的墨水,法国的印刷,比利时和卢森堡负责装订,附着意大利制作的飘带。

这种现象说明了

①二战后西欧国家的和解②西欧各国间的分工合作

③西欧开始了一体化进程④西欧各国已结成经济政治联盟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解析】签订条约的国家中有德国,说明二战后西欧国家的和解。

条约文本由不同国家分工制作,体现了西欧各国间的分工合作。

欧洲煤钢共同体是欧洲共同体的前身,标志着西欧开始了一体化进程,但仅仅是经济联盟,此时还没有结成政治联盟。

【答案】A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3.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最近连续几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均重点关注三农问题,国家更提出了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将其列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我国战国时期形成了怎样的经济政策?

简述其对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方面的作用。

(2)在近代史上,中国社会各阶级对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分别有哪些设想或主张?

(3)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我国的农业政策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这种改变给今天留下了怎样的启示?

【解析】本题围绕三农问题命题,考察古代到现代三农问题上的政策、措施、主张。

注意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答案】

(1)重农抑商政策(或重本抑末)。

积极作用:

推动当时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

消极作用:

明清时期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强化了自然经济。

(2)农民阶级(太平天国)提出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资产阶级(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主张;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革命和进行土地改革。

(3)由高度集中的人民公社体制转变为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国家经济(农业)政策的制定要认清国情;尊重客观规律;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国家稳定。

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满洲国以五族(日、汉、满、蒙、朝)协和、建设王道乐土为口号,由于重工业的迁入,促进了经济发展,中国人大量涌入。

……东京审判认定日本军在1937年占领南京时,杀害了许多中国民众(南京事件)。

关于该事件,资料上有许多疑点,见解也各种各样,目前有关争论还在进行。

……日本军队向南方的推进还成为加速亚洲各国独立的契机之一。

——引自日本文部科学省审定的“合格”的初中历史教科书

材料二2007年是南京大屠杀70周年祭。

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影片,有一部片子是不得不说的,那就是《南京梦魇》,制片人是美国人郎恩·乔瑟夫,他曾经因拍摄《希特勒》而知名。

《南京梦魇》的制作前后筹备近十年,从2005年初开始拍摄,从最初的120分钟版本到现在的77分钟版本,历经数十次修改。

中文版制片人和配音是中央电视台的吴海燕。

《南京梦魇》的拍摄得到了许多华侨的赞助,因为作为第三方个人行为拍摄的真实历史事件,历史的真实得到了还原,使人们更加清楚地了解那段历史。

华侨们捐款就是为了使这部纪录片能够得到有效推广,使更多人能够看到和了解真相。

另外,《南京梦魇》2007年也在日本上映。

它披露了不少鲜为人知的事件,有力地回击了日本右翼分子的叫嚣。

——摘自中学历史教学网

回答:

(1)从材料一看,日本一再歪曲历史、否认侵略、美化战争,依据所学知识,对材料一所提的几个事件的观点进行批驳。

(2)日本上述言论出现是与其经济发展分不开的。

试分析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3)对材料二中的郎恩·乔瑟夫作为第三方个人行为拍摄《南京梦魇》一事,你如何认识?

【解析】2007年是南京大屠杀70周年,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不容推卸的责任。

要求学生对日本侵华的相关史实加深理解和认识。

另,要注意经济决定政治的基本观点的运用。

【答案】

(1)满洲国问题:

“满洲国”的地域是我国的东北三省,居住的民族不包括日本民族。

(1分)“满洲国”是受日本支配的汉奸政权。

(1分)“南京事件”问题:

“南京事件”是日本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1分)“独立”契机问题:

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是为了争夺亚洲及世界霸权;其血腥掠夺(或殖民统治),使亚洲人民陷入战争的灾难。

(1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特别是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的胜利鼓舞了亚洲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1分)

(2)进行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美国的大力扶植;朝鲜战争后,美国的军事订货;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制订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强政府投资和重视教育;引进大量先进技术,积极发展电子等新型工业;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口号。

(任答四点给4分)

(3)郎恩·乔瑟夫作为第三方个人行为拍摄《南京梦魇》,揭露了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的罪行,还原了历史真相,是正义之举;(1分)日军的暴行及隐瞒罪行的做法激起了公愤,乔瑟夫的做法有利于激发我国人民的民族意识;(1分)有利于世界人民更好地认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害,增强维护世界和平的信心。

(1分)

6.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

在世界上不同的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材料一2007年3月16日,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

“……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这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这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

我同时强调,世界上有2000多个民族,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的社会历史发展不同,他们的发展水平不同,民主的形式和途径也是不相同的……民主制度同任何真理一样,都要接受实践的考验。

(1)希腊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

试根据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概括其对后世的借鉴意义。

(2)近代史上,两方各国逐步建立起了代议制民主制度。

因国情差异,各国的政治制度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试指出法、德两国代议制民主的不同形式,并分析概括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历史原因。

材料二

刘少奇追悼大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选举村级委员会

有关法律、法规文本

(3)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我国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4)某中学兴趣研究小组欲对近代西方人类文明创立的政治制度进行探索,请你为其提供下列帮助:

①拟定一个探究题目;

②提供三种获取相关探究资料的方法。

【解析】本题考查古今中外关于政治制度方面的内容,本题难点在于

(2)问,涉及到影响政体的诸多因素,要注意从国情、历史、现实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本题因为分数限制,不用展开来分析。

其它几问相对容易,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回答即可。

【答案】

(1)创立民主制度:

创造民主运作方式;维护司法公正,加强民主监督;重视公民的民主参与,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任答2点)

(2)法国民主共和制,德国君主立宪制。

历史原因:

对封建制度改造程度的不同。

(3)平反冤假错案;加强法制建设:

加强基层民主选举。

(4)题目:

如西方政治制度初探、对近代政治制度的认识等。

(体现探究性、有探究价值

方法:

查阅文献资料:

网上搜索:

求教专家学者:

观看音像资料等。

11.古今中外,民生问题关系着社会的安定和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咬腹,腹饱而身毙。

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

材料二孙中山先生1905年指出:

“近时志士,舌救唇枯,唯企强中国以比欧美。

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1920年,孙中山先生在执信中学开学典礼上说:

“愿诸生人人皆学执信先生之毅勇果敢以求学,蹈行予自由、民主、均富之理念,以改造未来之社会。

完成一庄严璀璨之中华民国。

材料三

材料四从战时经济回复到和平经济,势必引起许多重大问题,在咨文中,我概括地叙述了业经制订的关于尽快重建和平时期的扩充了的工业、贸易和农业的计划……尽快复员不必要的武装部队;……限制物价和房租,直到公平的竞争方式,能够制止通货膨胀和消费者的过分负担时为止;……凡因增加工资而可能引起通货膨胀和物价高涨的地方,不得增加工资;……防止工资收入或购买力的迅速降低;……我继续向国会提出几份咨文,每个咨文都给公平施政增加了一些新建议,如健康保险、预付医疗制度和联邦政府对教育事业的补助。

——《杜鲁门回忆录》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

贞观年间,唐太宗的哪些经济措施体现了“存百姓”思想?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均富”思想主要是针对当时国内外哪些社会现象提出来的?

他在民主革命实践中提出了哪些具体主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孙中山先生的“均富”思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中有哪些体现?

又是如何实施的?

(4)根据材料四,概括杜鲁门咨文中的主要内容。

(不得摘抄原文)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实施的作用。

【解析】本题是一道以土地问题为主线,以民生问题的解决为核心内容的学科内综合题目。

(1)问和第(3)问结合教材内容回答,要注意是唐太宗时期,所以不要把两税法写进来,是经济措施,不要说其他方面措施,比如府兵制等。

(2)问依据材料和教材知识,从国内、国际两个方面概括孙中山“均富”思想提出的背景,孙中山在民主革命中提出的民生主张有:

旧三民主义——平均地权,新三民主义——节制资本,“三大政策”中有扶助农工。

第(4)问是一个典型的概括材料要点并做出实事求是评价的问题,对于学科综合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注意“体现”和“实施”在这里是两回事,“体现”说的是“是什么?

”,而“实施”则说的是“怎么做?

【答案】

(1)轻徭薄赋,多次减免租税,兴修水利,劝课农桑;戒奢从简;推行均田制、租庸调制。

(2)国外: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贫富分化严重,社会矛盾尖锐。

国内:

地主垄断土地,农民生活贫困。

具体主张: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扶助农工。

(3)体现: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

实施:

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若学生答制定土地革命总路线也可)(4)内容:

发展社会经济;减少财政(军费)开支;制止通货膨胀;稳定社会消费能力;扩大社会保障(福利)。

作用:

实现了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转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缓和社会矛盾;确保美国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地位并为推行全球扩张战略创造有利条件。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地理大发现之后,随着西欧商人贸易范围的扩大,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

欧洲市场汇集了来自各大洲的商品,如美洲的烟草、可可,非洲的咖啡、象牙,亚洲的香料、茶叶、丝绸等。

材料二19世纪中叶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的时期。

首先,民族统一、改革和革命运动的浪潮席卷欧洲和北美洲,资产阶级从此掌握了政权,加速了这些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其次,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亚、非、拉美诸国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世界直接投资增加了两倍,80%集中在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起着重要作用。

它们控制着国家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出口总额的2/3和技术转让的1/3。

它们越来越重视就地生产和销售。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地理大发现”是指什么事件?

这一事件所产生的直接结果及经济影响有哪些?

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何意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根本动力是什么?

亚非拉地区在这一世界市场体系中所处的境况怎样?

(3)材料三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在这一趋势中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

(4)比较材料三与材料一、二,发达国家的经济扩张手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怎样应对这一挑战?

【解析】本题是一道以世界市场发展史为主题的材料解析题。

近代以来,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市场向全球化和区域化方向发展。

本题主要考查了新航路开辟和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19世纪中期,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趋势。

同时还考查了不同阶段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题目具有较强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并重,具有较强的预测性和模拟功能。

【答案】

(1)①发现美洲大陆;开辟新航路。

②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主要表现在远洋商业活动的频繁,扩大了世界各地、各民族的经济交往;欧洲同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扩大,同美洲开始形成紧密的经济联系。

③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被打破,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2)①一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活动的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更加广泛;二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经济的飞速发展,资本主义以全球为市场进行扩张。

②工业革命的开展。

③亚非拉地区成为被掠夺的对象,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3分)

(3)①经济全球化趋势。

②提供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利于扩大出口、增加就业等。

(4)①由商品输出为主转为直接投资为主。

②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③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把握机遇,一方面努力为争取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作出贡献;另一方面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自主创新,坚持可持续发展,提高综合国力。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我们来说,美洲是我们的祖国,西班牙人是我们的敌人,我们的旗帜是独立和自由。

“将整个新世界组成一个国家,用统一的渠道使各部分同整体相连。

这是一个宏伟的设想,既然美洲有着共同的经历、语言、风俗和宗教,就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政府把各地联合起来!

”“我们的座右铭是:

南美的联合!

——西蒙·玻利瓦尔

材料二普雷维什认为,近代国际贸易已使世界形成为“中心一外围”的国际经济结构,作为“外围”的不发达国家是从属于“中心”,即西方工业大国而运转的,只有打破这种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拉美国家才能发展。

实现工业化是摆脱“外围”地位的唯一途径。

首先要发展“进口替代”工业……“进口替代战略”实行10年之后,拉美各国普遍遇到国内市场狭小的问题,这成为工业化的障碍。

于是,普雷维什等积极呼吁实现地区经济一体化,主张联合为一个广阔市场,用集体的力量与“中心”国家杭衡。

从1960年以来,拉美国家先后成立了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协会、中美洲共同市场、安第斯条约组织、加勒比共同体和共同市场、亚马逊合作条约组织等经济一体化组织。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玻利瓦尔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玻利瓦尔在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是怎样实践上述思想主张的?

(2)根据材料二,归纳雷维什在寻求拉美现代化方面提出的重要主张。

结合材料一、二,分析1960年以来拉美地区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解析】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是2008年高考考试大纲的新增内容,要注意它是历年高考命题的一个盲点,面对考试大纲的要求的变化,对拉丁美洲地区的历史复习应该引起广大考生的高度关注。

本题以拉丁美洲地区的现代化为主题,分别考查了独立运动时期的斗争和20世纪60年代的现代化探索和努力。

(1)问的考查有较多的教材知识依据,而第

(2)问则在第

(1)问的基础上,通过设置新材料对现代拉丁美洲国家的历史作了进一步的考查,使本题具有浓郁的时代意义,本题更是一道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与现实问题的历史分析相结合的典范之作,值得大家认真品味和思考。

【答案】

(1)主张:

反对西班牙的殖民统治,要求民族独立和自由;主张通过南美人民的联合斗争建立一个统一的独立国家。

实践:

率领起义军由北向南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等地,建立了统一的“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后来统一指挥南美地区的独立运动力量,击溃了西班牙军队,结束了西班牙在南美大陆的殖民统治。

(2)主张:

打破不合理的(由西方工业大国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发展进口特代工业推进工业化进程;实现拉美地区经济一体化建设。

原因:

拉美地区在独立战争时代有过联合的思想和实践,一体化的思想在拉美由来已久;现代化进程中,拉美各国面临西方工业大国的压力和自身国内市场狭小等问题。

(其它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的答案可酌情给分)

15.“议会”,英文Parliament,来自法文的Parlement,是“讨论”的意思。

几乎是摸着石头过河,先行步入民主化之路的英国人是靠一系列的事件形成的习俗、惯例或“先例”,艰难而渐进地走上宪政之路的。

材料一

年代

事件

1215年

约翰王签署《大宪章》,确立了“王在法下”的原则。

1258年

亨利三世被迫接受“贵族请愿书”即《牛津条例》,承认了议会独立于国王并定期开会的法定存在。

1295年

爱德华一世为筹集军费召集了“模范议会”并使之成为惯例。

1327年

议会通过了《斥国王书》,全体议员一致同意废黜爱德华二世,立其长子为国王,从而开创了议会弹劾国王的先例。

1343年

在议会内部逐渐区分纯上、下两院,即贵族院和平民院。

材料二“光荣革命”后的国王仍掌控行政大权,议会成为完全主宰尚需时日。

1690年3—4月,英国议会《财政法案》将“国王靠自己生活”转变为“国王靠议会生活”;1701年颁布的(《王位继承法》旨在通过规定王位继承问题,实现议会对王权的控制。

1714年,乔治一世即位,因不通英语,逐渐不出席内阁会议。

1721年,下院多数党辉格党领袖、内阁首席大臣兼财政大臣沃波尔取代国王成为内阁首脑。

1742年,沃波尔因失去议会的支持而辞职,他这一行为开创了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时必须辞职的先例。

1784年小皮特首相遭到议会下院反对时,提请国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获胜后仍继续任职。

他的做法也成为惯例。

这样,随着议会、内阁的职能和制度进一步完善,责任内阁制最后形成。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变革,国王的行政权力被剥夺净尽,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议会君主制逐步形成。

材料三工业革命后,英国许多地区和城镇衰落,人口锐减,变成“衰败市镇”,但仍保持一律选派两名议会代表的传统权利,而新兴工业城市却无权选派代表。

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掀起了争取选举权为目的的激进运动,以争取国会选举改革;工人阶级也掀起争取普选权的斗争。

1831年辉格党(自由党的前身)内阁提出改革法案,主张取消衰败选区……空出席位分配给新兴工业城市和人口较多的郡,降低选民资格。

经过反复激烈斗争,终于在1832年通过,英国选民增加了22万人。

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