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测六区域地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86819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6.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测六区域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测六区域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测六区域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测六区域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测六区域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测六区域地理.docx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测六区域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测六区域地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测六区域地理.docx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测六区域地理

专题六 区域地理

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我国某山区地形剖面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河段(  )

A.①河位于②河东侧  B.流经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

C.①河落差大于②河D.适宜大力开发航运和旅游

[答案] C

[解析] 由图可知①河由4000米左右降到2000米以下,②河由稍高于2000米降到稍低于2000米,则①河落差大,C项正确。

结合经度易知①河位于②河西侧,A项错误。

根据图示经纬度和山区海拔高度可知两河段皆主要流经我国地势第一、二阶梯,B项错误。

结合经纬度可知,图示区域主要位于我国横断山区,该区域地势起伏大且生态脆弱,不适合发展航运业且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要坚持适度原则,D项错误。

2.该区域(  )

A.地壳厚度不大,岩浆活动频繁

B.冰川侵蚀,流水沉积作用强烈

C.旅游资源丰富,距客源市场近

D.山河相间,板块挤压作用形成

[答案] D

[解析] 结合经纬度可知此区域为我国横断山区。

印度洋板块对亚欧板块的挤压引起青藏高原向东北方向的挤压,由此造成横断山脉高高隆起,再受流水强烈侵蚀作用(主要是下蚀作用),使河谷变深,形成横断山区山河相间的地形,D项正确。

横断山区地壳活跃,岩浆活动频繁;但其由于山脉高峻,地壳厚度大,A项错误。

横断山区的外力作用主要以冰川侵蚀和流水侵蚀为主,B项错误。

横断山区汇集了高山峡谷、雪峰冰川、高原湿地、森林草甸、湖泊瀑布、地热温泉等奇异景观,是世界上罕见奇特的自然风光最为多样、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但其距离客源市场较远,C项错误。

读“我国某区域≥10℃的年等积温线图”,完成3~4题。

3.M处有一瀑布,此瀑布“激流翻滚,惊涛怒吼,其声方圆十里可闻,场面极为壮观”。

该瀑布景观最为壮观的季节在(  )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答案] B

[解析] 结合生活常识及所学知识可知,瀑布景观最为壮观应是其水量最大的季节(即河流流量最大的时期)。

结合该地经纬度可知其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最大。

4.图中N处≥10℃的年等积温线明显向北凸的原因是(  )

A.位于河谷地带,气温高

B.位于黄土高原,太阳辐射强

C.河流的调节作用

D.冬季风影响小

[答案] A

[解析] 等积温线N处向北(高纬方向)凸出,说明积温相对较高,结合图中河流分布情况可知N处在黄土高原的河谷地带,地势较低,使得热量较多。

下图为“我国殷商以后山参资源主要分布区示意图”。

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显示我国殷商以后山参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是(  )

A.分布经度范围不断扩大

B.分布纬度位置不断降低

C.向东北方向扩展,分布范围缩小

D.向西北扩展,分布面积缩小

[答案] C

[解析] 由图可知,山参的分布向东北方向扩展,分布范围缩小。

6.殷商以后山参资源空间分布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①气候变迁,华北山参生长环境退化

②东北开发较晚,原始森林茂密

③华北人口激增,过度采挖山参

④消费市场萎缩,环保要求高

A.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答案] D

[解析] 引起山参资源分布范围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①气候变迁,华北山参生长环境退化;②东北开发较晚,原始森林茂密;③华北人口激增,过度采挖山参。

读“我国某区域水资源来源构成统计图”,回答7~8题。

7.该区域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

A.珠江三角洲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D.东北地区

[答案] B

[解析] 由图可知,该地区地下水为主要水资源来源,地表水所占比重很小,且近年来跨区域调水占一定比重,可推知该地区应为华北地区,因为华北地区降水量较少,蒸发量大,水资源匮乏,生产生活用水依靠大量抽取地下水,而近年来南水北调工程开始为华北地区供水。

8.7、8月份该区域调水量相对较小,原因是(  )

①江淮地区伏旱 ②华北地区春旱 ③江淮地区梅雨 ④华北地区夏涝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②④

[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7、8月份我国锋面雨带推移至华北地区,造成夏涝,同时长江中下游地区被副高控制,降水稀少,出现伏旱,所以使得该时段华北地区调水量相对较小,故选C。

(山东实验中学二诊)下图是“沿我国境内某一经线的气候统计图”,据图判断9~10题。

9.图中①区域地形区的名称是(  )

A.太行山B.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D.秦岭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区域自然环境特征。

难度较大。

由图可知,①区域南部降水多于北部,北侧降水少于800mm,南侧多于800mm,且气温由南向北在34°N附近地区大幅度下降,由此可推测该地为秦岭。

故答案选D。

10.图中②区域的区域特征是(  )

A.河流谷地泥沙沉积,形成“黄土地”

B.地势低平,多数地区海拔在100m以下

C.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小麦不能越冬

D.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但冬春季节较干旱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理特征。

难度较大。

根据上题结论可知,②位于秦岭的北侧,为渭河谷地,河流泥沙含量高,泥沙沉积可以形成“黄土地”,A正确;地势较高,海拔大多数在300m以上,B错误;冬季气温相对较高,冬小麦可以越冬,C错误;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D错误。

故答案选A。

下图示意中国、美国、印度近300年耕地与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①②③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

A.美国、印度、中国B.美国、中国、印度

C.中国、印度、美国D.中国、美国、印度

[答案] D

[解析] 中国多山,耕地面积小而人口多,故①为中国;美国国土面积大,平原广阔,而人口较少,人均耕地最大,故②为美国。

12.1950年以来,造成①②两国人均耕地面积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

A.农业结构调整B.人口持续增长

C.工业化和城市化D.生态环境恶化

[答案] B

[解析] 中美两国1950年以来人均耕地面积下降,原因是人口增长。

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的态势从2014年蔓延到了2015年并不断刷新近年新低。

下表为巴西、俄罗斯、德国与法国2013年能源消费状况(单位:

百万吨石油当量)。

回答13~14题。

国家

原油

天然气

原煤

核能

水电

153.1

371.9

93.7

39.1

40.5

80.2

38.5

12.2

95.9

14.6

112.1

75.4

81.2

22.1

4.6

132.6

33.8

13.6

3.4

87.2

13.表中甲、乙、丙、丁四个国家分别是(  )

A.德国、巴西、法国、俄罗斯

B.俄罗斯、法国、德国、巴西

C.德国、巴西、俄罗斯、法国

D.俄罗斯、法国、巴西、德国

[答案] B

[解析] 巴西、俄罗斯、德国与法国四国中,俄罗斯天然气储量丰富,能源消费结构以天然气为主,法国常规能源短缺,能源消费结构以核电为主,巴西以水电所占比重大,德国为老牌工业国家,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呈多元化发展。

14.下列关于油价下跌的影响,合理的是(  )

①利于新能源产业发展②航空、物流业将受益

③相关制造业成本下降④利于各国节能减排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油价的下跌有利于以石油及相关产品为动力的工业、交通等降低成本,对石油及产品的使用量就会有所增加,不利于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和国家的节能减排;对于石油加工工业来说,成本降低了,但也降低了经济效益。

下图为“世界某科技公司的清洁能源开发计划图”,完成15~16题。

15.图中B类能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空气稀薄,太阳能丰富

B.纬度低,多晴朗天气

C.内陆地区,热力环流强

D.高差大,河流流量大

[答案] A

[解析] 由亚洲部分地区能源分布示意图可以知道B类能源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中下游的热带沙漠气候区,可以判定是太阳能,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是主要作用。

16.该地D类能源丰富的地质条件是(  )

A.地壳断裂下陷B.板块消亡边界

C.板块生长边界D.地壳活动地带

[答案] D

[解析] D类能源丰富的地区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和喜马拉雅山两侧的板块交界处,是地热资源,这里是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活动地带地热资源丰富。

下图示意“某项地理要素在1965~2025年的世界变化趋势”。

读图完成17~18题。

17.图中纵坐标表示的地理要素是(  )

A.汽车需求量B.国内生产总值

C.劳动力数量D.能源消费总量

[答案] C

[解析] 从图中纵坐标信息可知,该地理要素最大值接近40亿,其中2003年南亚约为8亿;高收入国家1965年至2025年变化趋势是先增后减,最大不超过5亿,同时结合世界人口可知,高收入国家人口数量较少,而中低收入国家人口数量众多,因此图中纵坐标表示的地理要素是劳动力数量。

因为中低收入地区经济水平低,收入较少,所以对汽车需求量较少,而高收入国家经济水平高,收入较多,所以对汽车需求量较多,从图中柱状图可知,高收入国家需求量较少,中低收入国家需求量多,这与上面分析不符;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费总量高收入国家较中低收入国家多很多,这与图中柱状图信息不符。

18.序号①、②、③表示的地区依次为(  )

A.中南部非洲、东欧和中亚、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B.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东欧和中亚、中南部非洲

C.东欧和中亚、中南部非洲、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D.中南部非洲、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东欧和中亚

[答案] C

[解析] 从图中可知,①地劳动力数量变化较小,说明人口增长较慢,可能为经济水平相对较高的东欧和中亚地区;②地劳动力数量变化与南亚变化趋势一致,且增长较快,可能为经济水平相对较低,而人口增长相对较快的中南部非洲;③地劳动力数量大于南亚,只能为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浙江宁波十校联考)读“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图”,回答19~20题。

19.有关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

B.热带经济作物多产,主要有甘蔗、可可、剑麻等

C.农业生产的发展严重破坏了热带雨林,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

D.60°经线穿过的附近地区地形平坦,降水丰富,水稻种植业发达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图示为巴西高原与东南沿海过渡地带,农业地域类型是种植园农业,沿海平原为水稻种植业,因此A项错误;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巴西北部的亚马孙平原,而此图中主要是巴西南部地区,所以C项错误;60°经线穿过的地区降水较少,不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所以D项错误。

20.图中A、B两城市都是世界名城,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

A.都是所在国家最大的港口

B.气候类型都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C.都是所在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

D.影响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都是河流入海口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理特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图中A为阿根廷的最大港口城市布宜诺斯艾利斯,B为巴西最大的港口城市里约热内卢,A项正确;B城市里约热内卢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B项错误;巴西的政治中心是巴西利亚,而不是里约热内卢,C项错误;里约热内卢不是河流入海口,D项错误。

第Ⅱ卷(综合题 共5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计50分。

2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段线路从长安出发到武威、张掖汇合,再沿河西走廊到西域。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进,新丝绸赋予了更深的含义。

甘肃高台县在3万亩沙漠绿洲上引进种植黑番茄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标准化生产黑番茄基地。

其果实品质和种子质量明显优于传统产地美国和德国,番茄素含量是普通番茄的7倍,含有大量维生素。

当地建成全球第二条黑色酱汁加工线,产品远销国内外。

主要是以资源为依托的甘肃,目前已由资源大省演变成了资源短缺的省份。

如果不从长远考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势必制约其经济发展。

下图为甘肃省等高线图。

(1)分析古丝绸之路东线选择河西走廊的原因。

(3分)

(2)说明高台县出产的黑番茄酱汁质量好的区位条件。

(4分)

(3)简述甘肃省走出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措施。

(5分)

[答案] 

(1)(1分)①河西走廊以北有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等,沙漠多盐泽,气候干旱,地势起伏较大,行走困难,该地人烟罕至,沿途缺水等补给困难;②河西走廊以南是地势较高的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冰川广布,商队通行困难,补给不足;③河西走廊地形平坦、有充足的祁连山冰雪融水、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农业发达。

人口密度较大、商业较发达、丝绸之路经过该地不但能得到充足的补给,还可沿途做生意等是古丝绸之路的首选地。

(每点1分,共3分)

(2)(4分)①该地地处我国西北内陆,降水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黑番茄品质好;②祁连山冰雪融水的灌溉,水源清洁,矿物质含量高(水质好);③该地发展绿洲农业沙漠土壤少无污染;④该地重工业相对落后,环境污染少;⑤尽管加工提炼历史并不悠久,但提炼设备、技术先进。

(任答4点,每点1分,满分4分)

(3)(5分)①“一带一路”建设的宏伟构想,为甘肃的经济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因地制宜发展经济;②利用气候资源独特的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③合理发展采矿业、矿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④利用特色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和服务业,控制旅游规模,提高服务质量;⑤严格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⑥注意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经济同时注意合理用水、注意生态保护,防治荒漠化等)。

【任答5点即得满分5分,答案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合理可酌情赋分】

[解析] 第

(1)题,主要从商队的物资补给、影响通行的自然条件方面进行作答;第

(2)题,主要从气候条件(光照、昼夜温差)、水源、土壤以及环境污染等角度进行分析阐述;第(3)题,结合所学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途径和甘肃省的实际情况进行作答。

22.(乌鲁木齐二诊)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局部降水量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8分)

(1)写出甲地的风向和乙地的天气状况。

(2分)

(2)描述该区域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

(2分)

(3)试分析图中雨雪分界线在甲、乙两处发生弯曲的原因。

(4分)

[答案] 

(1)东北 晴朗(2分)

(2)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1分)

原因:

自东南向西北受夏季风影响越来越小。

(1分)

(3)甲处位于四川盆地,地势低,气温高,使得降雨界线偏北;乙处附近为巫山,地势高,气温低,使得降雪界线南移。

(4分)

[解析] 第

(1)题,甲地风向及天气可以通过等压线及弯曲方向来分析。

(2)题,降水量分布可以从图示雨量分布情况来分析,形成原因可以从距海远近、受夏季风影响大小等方面来分析。

第(3)题,甲、乙处等值线发生弯曲主要从地形因素来分析。

23.(广东佛山期中)读“某区域的位置与局部地形图”,回答问题。

(10分)

(1)图乙中c河谷地海拔约325~800米,远低于两侧地形区,谷地沉积层最大厚度达7000余米。

试用内外力作用原理解释这些现象。

(2分)

(2)分析图乙所示区域的水文、水系特征对下游河段产生的影响。

(4分)

(3)为了确保b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请分别说出合理利用和治理保护①②地(图甲中)土地资源的措施。

[答案] 

(1)内力作用使地壳断裂下陷形成谷地或低地;外力作用使黄土和泥沙不断堆积形成冲积平原。

(2分)

(2)含沙量大(多泥沙),下游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

中游多支流,夏秋季洪水量增加,加剧下游洪水威胁。

(4分)

(3)①地:

修建水库,打坝拦水,淤地固沟;营造水土保持护坡林。

②地:

平整土地,建设基本农田;营造护田林网。

(4分)

[解析] 第

(1)题,内力作用形成高山和盆地,外力作用削高填低。

(2)题,图乙为黄土高原地区,河流含沙量大,支流多,夏季水量大,容易造成下游河流泥沙淤积,洪涝灾害多发。

第(3)题,①②分别为黄土高原的沟谷和平地,可持续发展措施不同,沟谷要修建水库,打坝淤地,营造水土保持林;平地进行基本农田建设,营造农田防护林网。

24.(福州质检)下图示意某国R河流域及其周边区域。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R河中下游流域被称为全球最大的热带半干旱地区,虽有广袤土地,但长期以来经济十分落后。

近年来,R河中、下游谷地成为该国主要的时令鲜果——芒果、葡萄种植与出口基地之一,其产品主要销往欧盟、美国。

(1)解释R河中下游流域成为热带半干旱地区的原因。

(2分)

(2)从自然条件方面评价R河PQ段的航运条件。

(2分)

(3)分析R河中下游谷地成为该国主要时令鲜果基地的区位条件。

(5分)

[答案] 

(1)地处高原河谷低地,位于东南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气温高,蒸发旺盛。

(2分)

(2)水量减小;河流流量(水位)季节变化大或旱季水位低;多激流(瀑布)险滩,R河航运能力有限(差)。

(3分)

(3)优越的光热条件;广阔的土地资源;良好的灌溉条件;国际市场广阔;快捷的航空交通以及保鲜技术的提高。

(5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气候特征、河流航运价值、农业发展条件、城市等级及解读图像信息的能力。

难度较大。

(1)题,从经纬度信息和河流分布可知,R河位于高原河谷中,东南信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位于热带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

(2)题,分析该河段航运条件应从水量、季节变化、流速等方面分析评价。

第(3)题,水果产业的区位条件主要从气候、土地、灌溉水源、市场、交通等方面分析。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

材料一 亚马孙河位于南美洲北部,其流量占世界河流流量的20%,流域面积占南美洲的40%,支流超过1.5万条。

年平均输沙量为10亿吨,其中主要为粉砂和黏土。

亚马孙河口为漏斗状的强潮河口,横亘于巴西东北部,是由亚马孙河和托坎廷斯河这两个不同水系的河口汇合而成的,径流量大,涌潮汹涌。

材料二 下图为亚马孙河及其附近水系示意图。

(1)说明亚马孙平原地区水汽的来源及降水的特点。

(3分)

(2)简述亚马孙河的水系特征。

(4分)

(3)亚马孙河年输沙量大但在河口处却没有形成明显的三角洲,分析其原因。

(3分)

[答案] 

(1)水汽来源:

大西洋;陆面蒸发(陆地水面蒸发或植物蒸腾)。

降水特点:

降水总量大;季节变化小。

(任答3点)(水汽来源:

海洋和陆地各1分;降水特点:

总量和变化各1分,答对流雨为主给分)

(2)流程长(世界第二长河),自西向东流,流域面积广大,支流众多,水系呈树枝状或羽状,河网密度大,河道宽广(或河道深度大或河道弯曲度大或落差小。

(任答4点得4分)

(3)(流域植被覆盖率较高,)河流含沙量相对较小;河流携带物质主要为粉砂和黏土,粒径小;河口区的海潮和洋流势力强,(搬运作用明显,)泥沙不易沉积;河口区以地壳下沉运动为主,使沉积的泥沙随之下沉。

(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得3分,多答不加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环境特征、河流水系特征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题,亚马孙平原地区的水汽主要是由赤道附近的信风带来的,根据风向判断,水汽主要来自东部的大西洋;因地处赤道附近,常年受低压带控制,降水量大,季节变化小。

(2)题,水系特征可从流程长短、河网的分布和密度、河道弯曲程度、落差大小等方面描述。

第(3)题,三角洲是泥沙沉积作用形成的,河口地区没有形成明显的三角洲,一是因为河口地区的河水含沙量小,二是因为河口地区的水体运动不利于泥沙沉积,此外还应考虑内力作用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