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业发展与住有所居秦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86794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地产业发展与住有所居秦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房地产业发展与住有所居秦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房地产业发展与住有所居秦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房地产业发展与住有所居秦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房地产业发展与住有所居秦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房地产业发展与住有所居秦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docx

《房地产业发展与住有所居秦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地产业发展与住有所居秦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房地产业发展与住有所居秦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docx

房地产业发展与住有所居秦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房地产业发展与住有所居

秦虹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各位学员大家好,我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我叫秦虹。

今天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房地产业发展与住有所居。

在今天的这段时间里面,主要是和大家交流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实现“住有所居”是我国住房发展的目标;第二,认清房地产市场属性促进其健康发展;第三,履行好住房保障职责建设美好城市。

一、实现住有所居是我国住房发展的目标

(一)房地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首先,我们先介绍一下中国住房发展的一个目标。

住房发展、住房建设是整个房地产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一个内容。

大家都非常关心,现在中国的房地产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发展的,到底是出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还是不是支柱产业?

根据我们的研究,我们认为,房地产业是我们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基础产业。

为什么说它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呢?

是因为我们在城市里面从事的各项经济活动它都离不开房地产业这种生产资料的一个支撑。

比如说城市里从事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搞工厂你需要厂房,从事第三产业服务业,比如说,你需要经商,需要有商场、商业的铺面,如果是你想做一些服务性的,一些服务行业那还需要一些办公室、写字楼作为支撑。

所以整个城市里面,所有的经济活动,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所有的经济活动都离不开房地产业的一个支撑。

同时,它又是城市居民必备的生活资料,所有的人在城市里生活他都要有地方来住,这个房子就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

所以,这个产业,它在整个经济运行中既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又是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看这个产业是个什么产业呢,他显然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产业。

那么这样一个基础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中,他又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也就是说大家都在关心房地产业它是不是支柱产业这样一个问题?

那么我们从理论上来给大家做一个介绍,一个产业它是不是支柱产业,在经济学上是有一个客观的标准的,这个标准是什么?

这就是当一个产业的增加值如果占到GDP总量的5%以上的话,这个产业就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它客观上就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比如说,我们的建筑业。

从建国以来一直到现在,一直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来没有任何的质疑。

为什么建筑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呢?

主要原因就是建筑业的增加值,在GDP的比重占GDP的比重常年稳定在6%左右,6%左右,所以它一直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劳动就业啊,对上下有产业的发展的影响都是非常的巨大,非常巨大。

那么房地产业是不是呢,应该说房地产业过去不是,现在是。

如果我们不用说很久啊,如果我们看一下,在1988年住房制度改革的那个时候,那个时候,房地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多少呢?

只有4.1%,4.1%。

所以那个时候,我们在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的时候,我们的房改文件明确提出要把住宅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增长点。

那个时候只提到的是增长点,没有提支柱产业这个概念。

那么现在房地产业是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呢,从这样的指标来衡量的话,我们就可以看到,2010年的时候,我们以2010年的数据来看到话呢,这个房地产业的增加值占到GDP的比重已经达到了5.6%,要算12年的话应该算更高啦。

我们现在数据还没有出来,显然接近在6%左右。

所以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客观上就影响特别大,影响特别大。

大家知道这个GDP是什么,GDP就是各个行业增加值之和。

当各个行业增加值之和里面,其中一个产业它的增加值所占的比重超过5%以上,它客观上就是支柱产业,所以,我们在实践中大家所感觉到的就是这样一个情况。

当一个地方它的房地产市场的波动,房地产投资的增长变化对当地的这个经济发展影响就特别大,特别再加上中国现在的这个政府,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这样一个依赖的机制,所以就更加显得我们这个地方经济的发展,地方财政收入的一个增长都和房地产业关系特别密切,感觉关系特别密切。

(二)我国住宅产业发展现状

房地产业里,房地产我们是一个大的概念,大的概念。

我们刚才讲了又是生产资料,又是生活资料。

在整个的房地产业里面,80%左右是住宅建设,也就是说住宅是量大面广,量大面广。

从这个我们每年的新开工的面积上占比来看,每年的房地产业里面的竣工面积占比来看,80%左右都是涉及到我们住房,住房就是住宅。

所以,发展房地产业其实一个核心的内容是发展住房,发展住房,促进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的一个核心内容是促进住宅市场的一个健康发展。

房地产住房建设应该说在我们过去的十几年来,就是房改建设以来,这十几年的时间里应该说成就巨大,发展非常的迅速。

到2012年底的时候,全国城镇总竣工住宅面积已经达到12亿平方米,12亿平方米,这个我们这样巨大的竣工量可以说使中国现在城镇居民整体的住房水平得到了一个巨大的提高,提高到什么程度呢?

我们刚刚结束的两会,温总理里的政府报告里面说了一个数字,这个数字就是说,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到2012年底的时候是32.9平方米,32.9平方米。

这个数字表明什么?

如果按城镇人均住房面积32.9平方米这个数字来衡量的话。

我们把现在的发达国家,把他们退回到我们中国今天的这样一个发展阶段,中国今天是什么发展阶段啊,就是我们的人均GDP此前多美金,我们的城镇化率是52%,如果把它们退回到当年中国的现在的这个发展水平的话,你看看他当年的住房面积水平,我们现在的面积住房水平是不低的,是不低的。

我们研究过他们的数字和资料,也就是说中国的城镇住房整体水平,人均水平和我们现在的中国发展的经济水平相比,我们不是落后的,我们差距不是说存在着有多么大的差距,所以这些年来应该说,我们住房建设得到了一个飞速的发展,飞速的发展。

那么如果按产权来计算的话,根据2010年底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表明,现在中国城镇里面,有79%的家庭住的是自己的产权的住房,拥有自己产权的住房,也就是住房自住率是79%,这是什么概念呢,是全世界第二高的水平,全世界最高的是新加坡。

中国79%是第二高,应该说住房的自助率还是很高的。

那么人均住房面积现在是0.93间,0.93间。

户均接近一套,接近一套。

(三)我国住房发展的目标

如果仍然以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普查的结果来看我们这些年住房的发展的成就导致呢?

我们现在的城镇住房里面的存量面积有50%是2000年之后竣工的新房,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城镇里面现在所有用于住的房子里面有一半是2000以后盖得,住房的成新率非常的高,非常的高。

如果我们扣除集体宿舍用于住的那些集体宿舍,大家觉得学生住的集体宿舍啊,企业的住的集体宿舍,如果把它们扣除的话,仅仅算居民家庭,我们也看到的数字是,中国的家庭户,城镇家庭户40%住的是近10年里面竣工的新房,竣工的新房,也就是说,我们住房改革之后的十几年住房建设的速度突飞猛进,每年现在提供可以竣工提供的住房建设量是巨大的,极大地改善了城镇整体的住房水平,住房水平。

当然,这里面我们刚才说住房发展速度快,有很大的成就都是算总账,算人均得出的这样一个概念。

客观上来讲,我们现在住房发展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这个问题是什么,我认为现在的住房发展的主要的问题就是不平衡,不平衡。

特别是在一线城市。

比如说北京,上海,这些广州、深圳,一些还有一些部分的二线城市,住房不平衡的问题尤其突出,尤其突出,你算总账,算人均都是非常漂亮的数字,但是,这个住房资源拥有的不平衡,住房改善的速度的不平衡,显然是非常明显,非常明显。

一部分家庭呢,可能住的很大,也可能他拥有很多套房子,但是,我们还看到是还有一部分家庭,特别是城镇新就业的年轻人,他们住不起,买不起,他们住的很挤,很差。

在北京有大量的群居现象,租房群租、蜗居、蚁族、群居这些现象都反映了他们在住房改善的这个条件上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很大的差距,所以,这就是中国目前的一个现实状况,现实状况。

应该说呢,我们的党中央、国务院,中国政府对改善民生,对解决所有的全体国民的住房的改善还是高度重视的,还是高度重视的。

从2007年开始,就提出来要加大力度保障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解决他们的住房困难,加大住房保障的一个力度,特别是这十二五期间,还规划了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任务。

尽可能的通过政府的援助使那么中等偏下的家庭,能够在住的问题上不要和平均水平差距太大。

2007年,十七大党中央还提出来住房发展的目标是住有所居,住有所居。

什么叫住有所居?

我认为他就是指的我们所有的人们对住房的解决,是有房子住,通过各种渠道解决有房子住的问题,而不一定是要解决你拥有产权的问题,比如说我们住房发展的目标,我觉得这个还是很重要的,很多国家都通过立法的形式来确定住房发展的目标,同时又通过各项的分项法律的法规、规章的配套建设来落实政府的住房和实现政府的住房发展目标。

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新加坡,大家都知道新加坡世界上住房解决最好的国家。

被联合国誉为最适宜居住的国家。

那么新加坡的住房发展目标是什么呢?

新加坡的法律确定其了它的住房发展目标就是:

居者有其屋。

居者有其屋和住有所居有什么不同,不同在于居者有其屋就是要,它想实现所有住房子的家庭都拥有自己产权的住房,住到自己产权的房子里,就是要通过买这种房子,这种形式来解决他的居住问题,居住问题。

那么新家皮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它是不是实现了住有所居这个发展目标呢?

显然是实现。

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新加坡85%的家庭住的是政府提供的组屋里,组屋里,那么在这个85%政府的组屋里,其中93%的家庭是通过购买产权的这种方式,住的,买的租屋。

就是他虽然住的是政府保障房,但是保障房全部是产权,有产权的。

剩下还有15%的私人住房市场,私人住房市场,15%的私人住房市场里面,90%以上也是拥有产权的私人住房,也就是说,新加坡现在呢,它的住房自住率,就自己住,自己购买的房子的这个比率占到了90%,占到了90%。

那么他的住房自住率是最高的,那为什么他的住房自助率是最高呢,和他的住房目标有关系,他的发展目标就是,住有所居。

自己要住自己的产权的房里,他怎样实现住有所居?

就是政府提供组屋,政府的这种便宜的房子让他们的国民购买。

因为不是所有的房子都能买的起,通过买这种方式来解决自己住的问题,那么买不起怎么办,政府说,那我就建便宜的房子让你们买,让你们买。

但是大家说,即使政府卖便宜的房子,我还有,还有可能一部分家庭他仍然买不起,怎么办呢?

新加坡又配套了相应的其他的一些配套的政策,比如说公基金政策,可以通过公积金政策提供底期贷款帮助你买,同时还有一些补助性的政策。

在新加坡,如果是你买的面积越小比如组屋里,你购买政府的组屋,你买的这个组屋的面积越小,政府的补贴就越高;如果你买政府的组屋面积大,比如说四间五间的这种组屋,不但没有补贴,政府可能还要向你收一点费用。

它通过这种形式呢,实现了整个新加坡它政府所提出来的这样一种住房目标居者有其屋。

所以我认为,中国的住房发展大家都说需要顶层设计,那么顶层设计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确我们的发展目标是什么,住房发展的目标是什么?

在中国显然和新加坡面临着非常不同的国情,新加坡人口非常小,他是个城市性的国家,它一共只有五百多万人口,它没有腹地,它没有农村。

中国,13亿大国,我们的这个人口是众多的。

所以我认为我们国家党和政府提出来的中国住房发展目标应该是“住有所居”,就是通过租、售、政府保障、市场提供各种方式来解决你的住的问题。

这是符合我国人多地少,经济发展不平衡,城镇化处于加速发展阶段的这样一个基本国情所确定的一个实事求是的一个目标,实事求是的目标。

所以我们说整个第一部分的,我和大家讲解的这个逻辑就是房地产业在整个目前我们的发展阶段中对国民经济和民生都十分的更要,在整个房地产业中,住宅又占到房地产业的80%,又是它的主体,那么住房,在目前中国发展,我们经过十几年的发改之后,发展住房的水平,整体水平已经不低了,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面临着很大的不平衡,不平衡,解决这个不平衡推进整体住房发展进一步,这个增长的政府的政策目标是什么呢,就是住有所居,这个住有所居和居者有其屋是不同的提法,它的内涵也是不同的,它体现的中国的实际和目前的国情。

二、认清房地产市场属性,促进其健康发展

(一)近期我国房地产市场状况分析

第二个问题,我们和大家介绍一下认清房地产市场属性促进其健康发展。

大家都非常关心这些年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怎么看待我们中国当前的房地产市场发展这个问题呢?

怎样理解国家的房地产政策呢?

我们从刚刚过去的2012年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开始讲起,大家如果注意到,我们现在呢房地产市场和过去,去年这个时候完全不同的这一个局面,去年的一到二月份,或者说是一季度,中国房地产市场是个什么情况呢?

我们的商品房的成交面积是负增长14%,商品房销售额的增长速度是负20.9%,也就是说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们的开发企业在想办法打折促销,整个市场是一个低迷的观望情况。

到了今天,我们再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什么?

国家统计局刚刚对外公布的数据一到二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的增长速度是49.5%,其中商品住房的成交面积的增长速度是55.2%,商品房销售额的速度达到了77.6%,其中商品住房的销售额的增长速度达到了87.2%,87.2%。

去年是负增长20%左右,今年是正的增长80%多,80%以上住房的销售额。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巨大变化,巨大的变化?

我认为呢,主要是由两个原因所导致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在今天当前中国住房市场的总体需求量还是较大,量还是比较大。

存在着需求量大的情况特别是,在东部的大城市,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各个省的省会城市,还面临着巨大的住房需求。

这个住房需求,首先,为什么还有这么大的住房需求?

我们仍然从国家统计数据来看的话,你可以看到这个2012年全年中国城镇总人口增长了2100万人,也就是去年城镇,新增的城镇人口达到2100万人,2100万人,这个城镇的这些新增人口他到城市里无论是就业、工作、学习、结婚婚姻等等,都是要有地方住的,都需要房子,需要房子,所以新增人口多代表了新增的住房需求量还是比较大。

特别是我们城市的新增人口主要增在哪里了呢?

只要是增加在地级以上的大城市,像一线城市,还有个省的省会城市,新增人口的这个压力每年都是相对比较大的。

以北京市为例从2000年开始一直到今天,已经连续十几年了北京每年新增长常人口达到60万人,60万人左右。

在这60万人新增人口中,年轻人又占主体,比如说,以2011年的数据为例,北京新增常住人口60万人,其中20岁到39岁之间的年轻人,达到了,占比达到62.8%。

也就是说,这些年轻人到北京来居住半年以上,我们说常住人口在这里定居,他们无论是买房子,还是租房子总而言之,它是有地方住的,他客观上就的住房产生巨大的需求,产生巨大的需求。

所以,我们说这个2010年以来,国家对房产市场进行了一些调控政策目的只要是抑制住投机性的炒房的这种需求,同时要满足合理的住房需求,那么在今天的市场上呢,我们看到市场需求的主体,还是自住性需求为主,自住性需求来自于哪里?

来自于我们城镇的新增常住人口,新增常住人口,所以,第一个原因,还是需求量比较大。

第二个原因,就是我们现在的货币环境对房地产市场有利,货币环境对房地产市场有利。

比如说,2012年这个广义货币,中国的广义货币增长了13.8%,那么人民币贷款比2011年多增了7320亿,其中住户贷款增长,增加了2.52万亿。

今年,这个一月末新增人民币贷款一万多亿,创下了2010年二月份以来的新高,从这个广义货币的数字来看,我们现在的广义货币100万亿,什么概念呢?

2000年的时候,我们的广义货币只有11万亿,2002年的时候,中国的广义货币只有16万亿,现在增长到100万亿,这个货币的这个宽松对于买房子还是有利的,是有利的。

所以我们说,房地产从本质上来讲,它就是人员流和资金流双流推动的结果,人员流和资金流双流推动的结果。

需求量大,新增人口多,需求量大它就对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一个发展。

那么除了需求量大之外,还有一个购买力就是货币。

货币的多呢,资金宽裕,大家出于对货币资产贬值的担心,大家从理性行为选择上是愿意购买不动产来实现它的一些货币资产的保值和增值的一个需求,保值和增值的需求。

所以我们过去十几年房产市场发展到今天人的需求加上货币宽松所导致的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这个规律到现在还没有改变。

(二)房地产的双重属性

那么为什么房地产它对货币政策货币是否宽松它如此敏感呢?

主要原因在于房地产不是一般的商品,不是一般消费品,它具有双重属性。

第一,它有使用属性。

就是我买了房子可以住、可以办公、可以经商。

无论房子本身它有很强的使用属性。

但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个资产,它有资产属性,就是它和其他资产不一样,我们买的电脑,买的冰箱,买的汽车,它恐怕只有使用属性,它很难有资产属性,因为这些所有的汽车啊,电脑啊,冰箱只要你从买到手那天起,就开始贬值,就开始贬值,它就是一个消费品,因为就变成一个旧货,使用过的一个旧的产品。

而房地产是不一样的,房地产它有很强的资产属性。

资产属性,就导致了这个市场,它在不变化的过程中,就收货币政策的影响特别大,货币政策影响大。

它对通货膨胀又特别敏感,预期对这个市场起到了一个主导作用,主导作用。

也就是说,当这个预期上升的时候,预期上升的时候,预期房价要上升,在这个预期房价要上升的这种情况下,本来可能不是那么急迫买房子的家庭,这个时候他要冲到这个市场上来买房子,因为他怕房价涨,这个时候,市场价格本来可能不会有那么大的涨幅也要涨起来,因为,需求突然增大了,而我们的供给是滞后的。

当人们预期房价要跌的时候,本来迫切需要房子的家庭,他可能也要观望,也要观望,为什么要观望呢?

谁也不愿意买一个到手就贬值的资产,所以他要观望,看看房价是不是还会跌,如果还会跌,他还不买,要等到跌到什么时候他会买呢?

跌倒它可能快要涨的时候,大家要冲到市场上要买,所以这个预期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特别的大,而这个预期,又受我们的货币的宽松与否来进行调整,又受我们货币里面的利率的高低变化有很大的影响。

这个现象不是中国房地产市场一年出现的现象,如果我们把近五年六年以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销售面积的增长速度,就是你每年开发前面有多少房子和咱们的广义货币M2的增长速度,这两条曲线放在一起比较的话,你就可以清晰的看到,清晰的看到,这两个曲线的走势,完全一致。

也就是说每年开发企业,卖多少房子,他增长多少还是降低多少和我们每年M2广义货币M2它的增长多少和降低,是增长还是降低这个走势完全一致。

广义货币M2是上升的,咱们商品房销售面积的是上升的,广义货币M2增速是下降的,咱们商品房销售面积的增速也是下降的。

就是你买多少房子和我们的货币发行走势高度一致。

同时,它又和实际利率的变化走出了一个完全对应的关系,也就是说,我们总结一下,中国我们1999年到今天房价走势的变化图的话,你可以看出来主要我们的实际利率往上升,房价的走势就往下走,增幅就往下走,只要实际利率往下走,房价的变化就是往上升,全完出现了这个,实际利率和房价走势背离的这样一个曲线。

不光是中国有这种情况,我们看到香港的这个图,我们把1961年一直到2007年,香港它的这个地区的实际房价和实际利率进行变化对比的话,也完全是一致的,是一致的。

也就是说,我们说我们要认清房地产的资产属性,就是它是有双重属性的。

在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变化情况过程中,它作为资产属性的房地产它在市场上的定价力量常常是要作为强于作为使用属性的房地产的定价力量,定价力量。

这就是我们在市场上所看到的和消费品的市场变化截然不同的一个情况,就是房地产从来是买涨不买跌,买涨不买跌。

记得去年这个京东网和这个苏宁电器再打价格战,点起的价格战,其实我们观察到电器,他们这两方面都没有有多少实质性的降价举措,但是他们一打价格战,引发了无数个网民和我们的居民都到网上到实体店去看看,有没有便宜的电器可以讨,大家都蜂拥而至,实际上没有什么明显降价的产品,大家为什么要去呢,大家想想如果真有很便宜的电器,彩电啊冰箱啊大家就搬一台回去,搬一台回去,价格便宜刺激了大量的购买力,但是房地产从来都是买涨不买跌,买涨不买跌,就是它有资产属性所决定的,资产属性所决定的,所以,买房子这个行为它本身就是一个投资性行为。

我们经常说住房消费,住房消费,但是实际上给大家说,真正的纯粹的住房消费就是指的租房,租房才是消费。

买房子从来都是投资行为,很多人可能不赞同我这种说法,很多人说,秦老师你说的不对,这个一个人啊,他买很多套房子那才叫投资呢,我只买一套房子自己住,那就是叫消费,那因为我只有一套房子啊,我要把房子卖了,我还得从新买,就是消费,我就要住啊,我不是为了投资啊。

告诉大家,一个人买一百套房子买十几套房子叫投资呢,你买一套房子也叫投资,因为买房子和你到银行存款在性质上是一样的,你到银行存款是银行替你去投资,你得到一个3%啊,5%啊这样一个投资的回报,就是利息对不对,那么你买房子呢,实际上是自己投资啦,自己的固定资产,自己给自己投资的固定资产。

大家说,秦老师你说的还不对,如果一个人买很多套房子他有投资的收益,他把那多余的房子卖出去,租出去,他有投资的收益,我只买一套房子自己住,我没有投资收益怎么叫投资呢?

实际上呢,你买一套房子自己住,也是有投资收益的,当房价上涨的时候,你的投资收益就非常的明显。

比如说,你只有一套房子价值一百万,对不对,价值一百万的时候,你可以到银行去抵押获得70万的银行贷款去做投资,当你的房价翻了一倍,现在从一百万翻得两百万了,那么你的在银行的信用等级就提高了一倍,你可以把你的房子一两百万元的价格抵押给银行,获得的是什么,一百四十万的银行贷款,你的投资能力扩大了一倍,扩大了一倍。

也就是说,我们大家经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和这个资产属性有关系。

就是说,为什么国家的CPI里面老是不把房价放在CPI的统计啊?

CPI是什么?

CPI是社会消费品零售价格指数,消费品零售价格指数。

为什么不能把房价的这个涨幅放进去呢?

我们放进去的是什么?

我们放进去的主要是租金,租金是反映在CPI里的,但是房价没有放进去,不仅仅是中国没有放进去,世界各个国家在统计消费品零售价格指数的时候,基本上都没有把房价放进去,就是因为买房子房价体现的是买房子的价格;买卖的这种行为,那么它就是一种投资,就是一种投资。

我们今天就是想和大家说明问题就是说,我们要认清房地产的属性,这个属性就是它和一般消费品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够拿对待一般消费品的眼光认识去判断具有资产属性的这种房地产住房市场它的市场的一个变化,一个变化,它是有不同的运行规律。

我们只有尊重这样一个运行规律,我们才能够深刻的认识市场运行的一个发展,准确判断它市场发展的一个情形,市场发展的情形。

大家在说,房地产它有资产属性,它的这个变化和货币政策的调整有直接的关联,那么是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呢?

经过我们的研究,我们认为,实际上它是一个普遍的规律,不仅在中国资产属性对货币政策敏感,在世界各个国家都有这种情况。

比如说美国在2008年,06年之后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那么你研究一下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是如何兴起的,它又如何破灭的呢,实际上背后都有美国货币政策调整所引发的房地产市场变化的一个结果,就有这样的一个结果,我们今天时间关系就在这里细说,他们是怎么,货币政策如何导致房地产市场的这个泡沫的兴起,又如何导致市场的泡沫,又如何引发的全球危机,他背后都是有非常紧密的逻辑关系,非常紧密的逻辑关系。

那么我们就说,再回过头来,我们在回答我们开始提出的那个问题,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从去年这个时候的低迷状态负增长到现在的高增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除了有实际需求,仍然比较大之外,第二个原因就是我们货币政策它的调整,是货币政策整体的环境对购房有利,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这个发展,发展。

(三)2013年我国房地产发展趋势判断

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我们判断2013年房地产市场呢?

我们得出一个大致一个清晰的一个结论,就是从全国总体上来看2013年的房地产市场有望保持稳定发展。

它的总体发展形势不会比2012年更差。

为什么我们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呢?

主要原因有两条:

第一条,就是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