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城市与建筑热环境.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38649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亚热带城市与建筑热环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亚热带城市与建筑热环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亚热带城市与建筑热环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亚热带城市与建筑热环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亚热带城市与建筑热环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亚热带城市与建筑热环境.docx

《亚热带城市与建筑热环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亚热带城市与建筑热环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亚热带城市与建筑热环境.docx

亚热带城市与建筑热环境

1、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分为哪几个区,各区是按什么原则进行的区划,各区的主要气候特征是什么

答:

我国建筑气候区划分级,是在综合分析和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指导下,把全国划分为7个一级区,20个二级区。

一级区反映全国建筑气候的大的差异,二级区则反映一级区内建筑气候的小的不同。

一级区分别以Ⅰ、Ⅱ、Ⅲ...Ⅶ表示其区号,二级区则在一级区号的右下角注以A、B、C...代表二级区号。

中国建筑气候一级区区划指标

区名

主要指标

辅助指标

各区辖行政区范围

1月平均气温≤-10℃;7月平均气温≤25℃;7月平均相对湿度≥50%

年降水量200~800mm;年日平均气温≤5℃的日数≥145d

黑龙江、吉林全境;辽宁大部;内蒙中、北部及陕西、山西、河北、北京北部的部分地区

1月平均气温-10~0℃;7月平均气温18~28℃

年日平均气温≥25℃的日数<80d;日年平均气温≤5℃的日数145~90d

天津、山东、宁夏全境;北京、河北、山西、陕西大部;辽宁南部;甘肃中东部;河南、安徽、江苏北部的部分地区

1月平均气温0~10℃;7月平均气温25~30℃

年日平均气温≥25℃的日数40~110d;年日平均气温≤5℃的日数90~0d

上海、重庆、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全境;江苏、安徽、四川大部;陕西、河南南部;贵州东部;福建、广东、广西北部;甘肃南部的部分地区

1月平均气温>10℃;7月平均气温25~29℃

年日平均气温≥25℃的日数100~200d

海南、台湾全境;福建南部;广东、广西大部;云南南部和元江河谷地区

7月平均气温18~25℃;1月平均气温0~13℃

年日平均气温≤5℃的日数0~90d

云南大部;贵州、四川西南部;西臧南部一小部分地区

7月平均气温<18℃;1月平均气温0~-22℃

年日平均气温≤5℃的日数90~285d

青海全境;西臧大部;四川西部、甘肃西南部;新疆南部部分地区

7月平均气温≥18℃;1月平均气温-5~-20℃;7月平均相对湿度<50%

年降水量10~600mm;年日平均气温≥25℃的日数<120d;年日平均气温≤5℃的日数110~180d

新疆大部;甘肃北部;内蒙西部

区划指标:

气温、降水和相对湿度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差别很大,形成了我国各地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即为冷、热、干、湿之不同。

这三种气候因素对建筑产生的影响也是最大的,一是它们几乎影响到建筑行业的各个专业,如热工、暖通、规划、设计、结构、地基、给排水、建材、施工等专业都与温度、湿度、降水有关;二是它们对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起主要作用,如建筑围护结构的热阻要求和采暖能耗核算主要决定于温度和湿度条件。

所以我国建筑气候区划是以气温、相对湿度和降水量作为一级区划的指标。

一级区划是以1月、7月的平均气温和7月平均相对湿度为主要指标;以年降水量、年日平均气温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和年日平均气温高于或等于25℃的日数为辅助指标。

各一级区区划指标如表3-6。

二级区划是在各一级区内,分别选取能够反映该区建筑气候差异性的气候参数或特征作为二级区区划指标,各二级区区划的指标见下表。

区名

指标

1月平均气温冻土性质

ⅠA

ⅠB

ⅠC

ⅠD

≤-28℃永冻土

-28~-22℃岛状冻土

-22~-16℃季节冻土

-16~-10℃季节冻土

7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日较差

ⅡA

ⅡB

≥25℃<10@

<25℃≥10℃

最大风速7月平均气温

ⅢA

ⅢB

ⅢC

≥25m/s26~29℃

<25m/s≥28℃

<25m/s<28℃

最大风速

ⅣA

ⅣB

≥25m/s

<25m/s

1月平均气温

ⅤA

ⅤB

≤5℃

>5℃

7月平均气温1月平均气温

ⅥA

ⅥB

ⅥC

≥10℃≤-10℃

<10℃≤-10℃

≤10℃>-10℃

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

ⅦA

ⅦB

ⅦC

ⅦD

≤-10℃≥25℃<200mm

≤-10℃<25℃200~600mm

≤-10℃<25℃50~200mm

>-10℃≥25℃10~200mm

中温带与北温带气候区(第Ⅰ建筑气候区)

1.区域范围

Ⅰ区和Ⅱ区的分界线,东起辽宁丹东北,向西经锦州、河北承德、北京、山西大同、陕西榆林、宁夏中宁附近,止于青海西宁东北与Ⅵ区相接,因该线基本上平行于长城,也称之为长城线。

Ⅰ区位于该分界线以北,地处我国东北部,属地理学的中温带气候和北温带气候。

2.一般气候特征

(1)气温该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凉爽,1月平均气温为-31~-10℃,7月平均气温低于25℃,气温年较差为30~50℃,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为10~16℃,极端最低气温普遍低于-35℃,漠河曾有-52.3℃的全国最低记录,年日平均气温≤5℃的日数大于145d。

(2)降水西部偏于干燥,东部偏于湿润,年降水量为200~800mm,雨量多集中在6~8月,年雨日数为60~160d,年相对湿度为50%~70%。

(3)太阳辐射与日照太阳辐射量大,日照丰富,年太阳总辐照度为140~200w/m2,年日照时数为2100~3100h,年日照百分率为50%~70%,12~翌年2月偏高,可达60%~70%。

(4)风冬半年多大风,12~翌年2月西部地区多偏北风,北、东部多偏北风和偏西风,中南部多偏南风;6~8月东部多偏东风和东北风,其余地区多为偏南风;年平均风速为2~5m/s,12~翌年2月平均风速为1~5m/s,3~5月平均风速最大,为3~6m/s。

(5)降雪年降雪日数一般为5~60d,长白山个别地区可达150d,年积雪日数为40~160d,最大积雪深度为10~50cm,长白山个别地区超过60cm。

年雾凇日数为2~40d。

(6)冻土冰冻期长,冻土深,最大冻土深度为4m左右。

3.特殊气候特征

ⅠA区冬季长达9个月以上,1月平均气温低于-28℃;多积雪,基本雪压为0.5~0.7kPa;该区为永冻土地区,最大冻土深度为4m左右。

ⅠB区冬季长达8~9个月,1月平均气温为-28~-22℃;年冰雹日数为1~4d;年沙暴日数为1~5d;基本雪压为0.3~0.7kPa;该地区为岛状冻土地区,最大冻土深度为2~4m。

ⅠC区冬季长达7~8个月,1月平均气温为-22~-16℃;夏季长1个月左右;年冰雹日数为3~5d左右;年沙暴日数为5d左右;东部基本雪压值偏高,为0.3~0.7kPa;最大冻土深度为1.5~2.5m。

ⅠD区冬季长6~7个月,1月平均气温高于-16℃;夏季长2个月;年冰雹日数为5d左右;西部年沙暴日数为5~10d;最大冻土深度为1~2m。

南温带气候区(第Ⅱ建筑气候区)

1.区域范围

如图3-16所示,Ⅱ区和Ⅲ区的分界线,东起江苏的盐城北,向西经淮阴、安徽蚌埠、阜阳、河南平顶山、陕西山阳、略阳、甘肃武都附近,止于Ⅵ区四川诺尔盖以东,该分界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又称之为秦淮线。

Ⅱ区位于该线以北,地处我国华北地区,属于地理学的南温带气候。

2.一般气候特征

(1)气温该区冬季较长且寒冷干燥,平原地区夏季较炎热湿润,高原地区夏季较凉爽,1月平均气温为-10~0℃,极端最低气温在-20~-30℃之间,7月平均气温为18~28℃,极端最高气温为35~44℃,平原地区的极端最高气温大多可超过40℃,气温年较差可达26~34℃,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为7~14℃,年日平均气温≤5℃的日数为145~90d;年日平均气温≥25℃的日数少于80d,年最高气温≥35℃的日数可达10~20d。

(2)降水降水量相对集中,年雨日数为60~100d,年降水量为300~1000mm,日最大降水量为200~300mm,个别地方日最大降水量超过5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0%~70%。

(3)太阳辐射与日照日照较丰富,年太阳辐照度为150~190w/m2,年日照时数为2000~2800h,年日照百分率为40%~60%。

(4)风东部广大地区12~翌年2月多偏北风,6~8月多偏南风,陕西北部常年多西南风;陕西、甘肃中部常年多偏东风;年平均风速为1~4m/s,3~5月平均风速最大,为2~5m/s。

春、秋季短促,气温变化剧烈;春季雨雪稀少,多大风风沙天气,夏秋多冰雹和雷暴。

3.特殊气候特征

ⅡA区6~8月气温高,7月平均气温一般高于或等于25℃;日平均气温高于或等于25℃的日数为20~80d;暴雨强度大;10~翌年3月多大风风沙,沿海一带4~9月多盐雾。

ⅡB区6~8月气温偏低,7月平均气温一般低于25℃;年平均相对湿度偏低;3~5月多风沙;年降水量普遍少于ⅡA区。

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气候区(第Ⅲ建筑气候区)

1.区域范围

如图3-16所示,Ⅲ区和Ⅳ区的分界线,东起福建福州北,向西经龙岩、江西寻乌、广东连平、连县、广西柳州,在贵州兴仁附近与Ⅴ区相连,因该分界线大致经过南岭,也称之为南岭线。

Ⅲ区位于该线以北,地处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地理学中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气候区。

2.一般气候特征

(1)气温该区大部分地区夏季闷热,冬季湿冷,气温日较差小,7月平均气温一般为25~30℃,1月平均气温为0~10℃,冬季寒潮可造成剧烈降温,极端最低气温大多可降到-10℃以下,甚至低于-20℃,年日平均气温≤5℃的日数为90~0d,年日平均气温≥25℃的日数为40~110d。

(2)降水与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较高,为70%~80%,四季相差不大,年雨日数为150d左右,多者可超过200d,春末夏初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期,多阴雨天气,常有大雨和暴雨出现,年降水量为1000~1800mm。

(3)太阳辐射与日照日照偏少,年太阳辐照度为110~190w/m2,四川盆地东部为低值中心,还不足110w/m2;年日照时数为1000~2400h,川南黔北地区日照极少,只有1000~1200h;年日照百分率一般为30%~50%,川南黔北地区不足30%,为全国最低。

(4)风12~翌年2月盛行偏北风;6~8月盛行偏南风;年平均风速为1~3m/s,东部沿海地区偏大,可达7m/s以上。

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夏秋常受热带风暴和台风袭击。

3.特殊气候特征

ⅢA区6~8月常有热带风暴和台风袭击,30年一遇最大风速大于25m/s;暴雨强度大,局部地区可有24小时降雨量大于400mm的特大暴雨,袭击有海陆风,不太闷热。

ⅢB区夏季高温高湿,多闷热天气;冬季积雪深度最大可达51cm;四川盆地部分地区的日照百分率极低,光照度偏低。

ⅢC区夏季不很闷热,日照百分率普遍较低;川南黔北日照百分率极低,光照度偏低。

南亚热带与热带气候区(第Ⅳ建筑气候区)

1.区域范围

如图3-16,Ⅳ区位于南岭线以南,地处我国南部,包括海南、台湾全境,福建南部,广东、广西大部以及云南西部和元江河谷地区,北回归线横穿其北部,属地理学中南亚热带至热带气候区。

2.一般气候特征

(1)气温该区长夏无冬,高温高湿,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均小,1月平均气温高于10℃,7月平均气温为25~29℃,极端最高气温一般低于40℃,个别可达42.5℃;气温年较差为7~19℃,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为5~12℃;年日平均气温≥25℃的日数为100~200d。

(2)降水雨量充沛,多热带风暴和台风袭击,易有大风暴雨天气,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左右,四季变化不大;年降雨日数为120~200d,年降水量大多在1500~2000,是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区;年暴雨日数为5~20d,各月均可发生,主要集中在4~10月,暴雨强度大,台湾局部地区尤甚,日最大降雨量可达1000mm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