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临床知识点整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386402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临床知识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儿科临床知识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儿科临床知识点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儿科临床知识点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儿科临床知识点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科临床知识点整理.docx

《儿科临床知识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临床知识点整理.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儿科临床知识点整理.docx

儿科临床知识点整理

儿科临床知识点整理

儿科学是儿科主治非常重要的学科,在儿科主治考试中占着比较大的比分,很多考生感觉儿科学已经是一道峪沟难以跨越,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提高个人水平,小编整理了儿科学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儿科主治知识点1.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低体温(50%),五不一低下,复温为治疗关键。

2.21-三体(唐氏)综合征:

贯穿手,无皮肤粗糙,智能落后,特殊面容(眼裂小,眼距宽,双眼外眦上斜,鼻梁低平,外耳小,硬腭窄小,常张口伸舌,流涎多,头小圆,颈短宽),生长发育迟缓,畸形。

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

儿科主治知识3.标准型:

47,XX(或XY),+21.

易位型:

D/G易位:

46,XY(或XX),-14,+t(14q21q)。

平衡易位染色体携带者:

45,XY(或XX),-14,-21,+t(14q21q)。

G/G易位:

46,XY(或XX),-21,+t(21q21q)或46,XY(或XX),-22,+t(21q22q)。

4.苯丙酮尿症PKU:

常隐遗传,经典型(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非经典型(四氢生物蝶呤缺乏)。

临表:

智能发育落后(神经系统最突出),癫痫小发作,头发黄皮肤白(黑色素合成不足),鼠尿臭味(特有体征)。

低苯丙氨酸饮食。

儿科主治知识5.确诊:

血浆苯丙氨酸测定。

新生儿期初筛:

Guthrie细菌生长抑制试验。

较大儿童筛查:

尿三氯化铁试验,尿2,4-二硝基苯肼试验。

生化诊断:

尿液有机酸分析。

鉴别三种非典型PKU:

尿蝶呤图谱分析。

产前诊断:

DNA分析。

6.B细胞发育迟缓,略高于正常。

2岁后扁桃体增大。

儿科主治知识7.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在4~6天、4~6岁时相等。

吞噬功能暂时性低下。

8.3~6个月补体达成人水平,3岁以后IFN-r、IL-4达成人水平。

9.IgG唯一通过胎盘。

胎儿期即可产生IgM.三个月后产生有效抗体,5~6个月后从母体获得抗体开始消失。

儿科主治知识10.风湿热:

链球菌感染,Ⅲ型变态反应,发病前有1~5周有链球菌咽峡炎病史。

临表:

发热(最常见,但是次要表现),心肌炎,心内膜炎(二尖瓣受累最常见,二闭、主闭),心包炎,关节炎(游走性多关节炎,膝踝肘腕大关节最常见,愈后不留畸形),舞蹈病,环形红斑,皮下结节(关节伸面)。

次要表现:

发热,关节痛,血沉增快,CRP阳性,PR间期延长。

感染证据:

咽拭子培养阳性,快速链球菌抗原试验阳性,抗链球菌抗体滴度升高。

儿科主治知识11.川崎病:

发热(抗生素治疗无效),球结膜充血(无脓),唇充血皲口腔黏膜弥漫性充血,草莓舌,多形性皮斑,颈淋巴结肿大,急性期掌跖红斑、手足硬性水肿,恢复期指(趾)端膜状脱皮。

治疗:

阿司匹林,静注丙种球蛋白(迅速退热,预防冠状动脉病变),糖皮质(不宜单独应用)。

12.首选卧床休息(急性期2周,心脏炎无心衰4周,伴心衰8周,伴严重心衰8~12周)。

清除链球菌感染:

青霉素。

抗风湿:

有心脏炎用泼尼松8~12周,无心脏炎用阿司匹林4~8周。

预防:

肌注长效青霉素120U至少5年。

13.麻疹:

麻疹病毒。

潜伏期(6~18天,平均10天),前驱期(3~4天,卡他症状,下磨牙相对的颊黏膜上Koplik斑),出疹期(3~4天),恢复期(7~10天)。

发热后3~4天出疹,先上后下(耳后发际→额面颈→躯干四肢→手掌足底)、先小后大(小的斑丘疹→片状融合)、先红后暗(红色→颜色加深→暗红)。

疹退后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

最常并发肺炎。

丙种球蛋白被动免疫。

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至出疹后10天。

14.水痘: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潜伏期10~21天,平均14天。

发热后1天出疹,头面躯干→四肢→四肢末端稀少,向心性分布。

红色斑丘疹→水疱→清亮变浑浊→结痂。

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同时出现。

黏膜皮疹,明显痒感。

继发皮肤感染最常见。

首选阿昔洛韦,不宜糖皮质。

隔离至全部结痂,检疫3周。

儿科主治知识

15.风疹:

风疹病毒。

发热第2天出疹,1天内出齐,面部→颈部→躯干→四肢,呈猩红热样斑疹。

全身症状轻,枕后、耳后、颈后淋巴结肿大压痛。

隔离至出疹后5天。

16.幼儿急疹:

人类疱疹病毒6型。

持续性高热3~5天体温骤退,热退出疹,见于躯干、颈部、上肢。

17.猩红热:

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

前驱期:

高热,咽痛、头痛、腹痛,白草莓舌、红草莓舌。

发病24h出疹,先为颈部、腋下、腹股沟,24h内遍及全身。

全身皮肤弥漫性充血发红,密集均匀的红色细小丘疹,鸡皮样,沙纸感,面部潮红,口唇发白,皮肤褶皱处皮疹密集有帕氏线。

疹退后大片状脱皮。

首选青霉素。

18.中毒性菌痢:

福氏最常见,多见于2~7岁健壮儿童,夏秋季节。

潜伏期1~2天,起病急,高热,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

休克型(感染性休克),脑型(反复惊厥、昏迷、呼吸衰竭),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混合型。

粪便镜检确诊。

头孢菌素类抗菌。

19.结核杆菌:

需氧,革兰阳性,抗酸染色呈红色,人型。

初次感染后4~8周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PPD0.1ml(5个结核菌素单位)于左前臂掌侧面中下1/3处注射,48~72h观察硬结直径。

10mm且增幅>6mm→新近有感染。

重症结核、急性传染病、糖皮质治疗时、免疫缺陷病可假阴性反应。

20.结核性脑膜炎:

小儿最严重结核病。

脑神经损害:

面(最常见)、舌下、动眼、外展。

早期:

性格改变,头痛。

中期:

脑膜刺激征,脑神经受损。

晚期:

昏迷,惊厥频繁。

脑脊液检查确诊。

强化治疗:

INH+RFP+PZA+SM;巩固治疗:

INH、RFP或EMB.

21.原发性肺结核:

小儿最常见结核病。

有原发综合征和支气管淋巴结结核。

X片哑铃状双极影。

过敏状态有眼疱疹性结膜炎、皮肤结节性红斑、多发性一过性关节炎。

压迫气管分叉处→类似百日咳样痉挛性咳嗽。

压迫阻塞支气管→喘鸣。

压迫喉返神经→声嘶。

压迫颈静脉→怒张。

22.儿童脑脊液正常值:

压力:

0.69~1.96kPa.细胞数:

(0~10)×10^6/L.蛋白质:

0.2~0.4g/L.糖:

2.8~4.5mmol/L.氯化物:

117~127mmol/L.

化脓性脑膜炎:

米汤样,压力↑↑↑,蛋白质↑↑↑,糖↓↓↓,氯化物↓,WBC>1000×10^6/L,多为中性粒。

结核性脑膜炎:

毛玻璃样,压力↑↑,蛋白质↑↑(1~3)g/L,糖↓↓,氯化物↓↓,WBC(50~500)×10^6/L,多为淋巴。

病毒性脑膜炎:

压力↑,蛋白质↑2个月。

轻型:

饮食、肠道外感染,无脱水、电解质酸碱紊乱、全身症状;重型:

肠道内感染,有脱水、代酸低钾低钙低镁、全身症状。

23.轮状病毒肠炎:

秋冬季,6~24个月,前驱发热、上感,先吐后泻,蛋花汤样便,常伴脱水。

24.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

黏冻状脓血便,腥臭味,有里急后重,严重中毒症状。

25.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

多继发于使用大量抗生素后。

26.生理性腹泻:

常有湿疹,食欲好。

儿科主治知识27.轻度脱水:

失水量30~50ml/kg,占3~5%,精神稍差,皮肤稍干燥,前囟眼窝稍凹陷,哭时有泪,尿量稍减少。

中度脱水:

失水量50~100ml/kg,占5~10%,精神萎靡,皮肤苍白干燥弹性差,前囟眼窝明显凹陷,哭时泪少,尿量明显减少。

重度脱水:

失水量100~120ml/kg,>10%,极度萎靡,皮肤极度干燥发灰有花纹,弹性极差,前囟眼窝深度凹陷,眼睑不能闭合,哭时无泪,四肢厥冷,血压降低有休克,无尿。

28.第一天补液=累计损失量+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

快速判断范围:

轻度:

90~120ml/kg,中度:

120~150ml/kg,重度:

150~180ml/kg.

重度脱水伴明显周围循环障碍首先快速扩容:

20ml/kg等渗液,30~60min补完。

累计损失量:

轻度:

30~50ml/kg,中度:

50~100ml/kg,重度:

100~120ml/kg.8~10ml/(kg·h),8~12h补完。

生理需要量:

体重≤10kg:

100ml/kg.11~20kg:

1000+(体重-10)×50ml/kg.>20kg:

1500+(体重-20)×20ml/kg.

生理需要量+继续损失量:

5ml/(kg·h),12~16h补完。

第二天及以后补液=生理需要量+继续损失量。

生理需要量:

1/3~1/5张含钠液。

继续损失量:

1/2~1/3张含钠液。

12~24h均匀静滴。

29.预防脱水、轻中度:

口服补液盐ORS.轻度50~80ml/kg,中度80~100ml/kg,8~12h补完。

中度以上、吐泻、腹胀:

静脉补液。

儿科主治知识30.等渗性脱水:

血钠130~150mmol/L.低渗性脱水:

血钠150mmol/L.

31.扩容:

等张2:

1=2份0.9%NaCl+1份1.4%NaHCO3或1.87%乳酸钠。

低渗:

2/3张4:

3:

2=4份0.9%NaCl+3份5%或10%GS+2份1.4%NaHCO3或1.87%乳酸钠。

等渗:

1/2张2:

3:

1=2份0.9%NaCl+3份5%或10%GS+1份1.4%NaHCO3或1.87%乳酸钠。

高渗:

1/3张1:

2=1份0.9%NaCl+2份5%或10%GS.

口服补液盐ORS:

2/3张。

32.婴儿咽鼓管宽直短,水平位,故鼻咽炎易致中耳炎。

33.婴幼儿左支细长、右支短粗,呼吸道黏膜缺少SIgA,易感染,胸廓呈桶状,肋骨水平位。

34.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病毒最多,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细菌以溶血性链球菌最常见。

35.疱疹性咽峡炎:

柯萨奇A组病毒,夏秋季,疱疹→周围红晕→小溃疡。

咽结合膜热:

腺病毒3、7型,春夏季,发热、咽炎、结膜炎。

36.咳嗽变异型哮喘:

夜间或清晨发作,痰少,抗生素无效,支气管舒张剂诊断性治疗可使咳嗽缓解诊断。

37.婴幼儿哮喘最基本治疗:

局部糖皮质。

长期控制、最有效:

吸入型糖皮质。

急性发作首选吸入型速效β2受体激动剂,若β2激或茶碱类无效用全身性糖皮质静脉给药。

严重哮喘发作、哮喘持续状态首选全身性糖皮质静脉给药。

病情恶化、呼吸音减弱:

紧急机械通气。

38.肺炎:

呼吸道合胞病毒最常见。

急性3个月。

39.支气管肺炎:

小儿最常见肺炎,累及支气管壁和肺泡。

发病前上感,发热,咳嗽,气促,全身症状,呼吸增快(鼻翼扇动、三凹征),发绀,肺部固定性中细湿啰音(支气管炎干湿啰音不固定)。

40.肺炎可合并心衰、中毒性脑病。

中毒性肠麻痹时腹胀。

最常见紊乱:

混合性酸中毒。

金葡菌最易并发脓胸(浊音)、脓气胸(突发呼困加重,积液上方鼓音)、肺大泡。

41.肺炎链球菌:

青霉素,阿莫西林。

金葡菌:

苯唑西林。

衣原体、支原体:

红霉素。

病毒:

利巴韦林。

42.普通细菌性肺炎:

疗程体温正常后5~7天,症状体征消失后3天停药。

金葡菌肺炎:

体温正常后2~3周停药,总疗程≥6周。

支原体肺炎:

疗程2~3周。

43.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发绀、鼻翼扇动、三凹征,中细湿啰音,X片小点片状、斑片状阴影、肺气肿。

44.糖皮质指征:

严重喘憋或呼衰,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合并感染中毒性休克,脑水肿。

肺炎合并心衰:

吸氧,镇静,强心(地高辛)利尿扩血管(酚妥拉明)。

45.鼻前庭导管给氧:

氧流量0.5~1L/min,氧浓度≤40%.

面罩给氧:

氧流量2~4L/min,氧浓度50~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