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简说.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86282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6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弟子规简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弟子规简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弟子规简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弟子规简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弟子规简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弟子规简说.docx

《弟子规简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弟子规简说.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弟子规简说.docx

弟子规简说

[弟子規]简介

 弟子規這本書的作者,根據重修清史一書,說是清朝中葉一位叫李毓秀先生編成的。

本書的形式,採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組而成。

全書只有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個字,很容易背誦。

這本書的內容顯然是根據論語中孔子的一段話「子曰: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而來。

內容分為五大段:

一、總敘。

二、入則孝出則弟。

三、謹而信。

四、汎愛眾而親仁。

五、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本書以此為綱目,從日常生活中訂出切實可行的生活規範,是一本很適合兒童啟蒙的書籍,所以稱為弟子規。

今日之下,大家多不注重生活禮儀,時常粗言暴行相向,每個人讀了這本書,想來都會深深地警覺反省吧!

我們學習弟子規,想要對書中內容產生興趣,感受經典的作用,首先,要以珍重心來讀誦,不可輕忽念過,因為這是從至聖先師孔子的口中說出來的「聖言量」。

聖言量是聖人親自體驗出來的智慧,不是作作文章,修飾一番的言語。

我們只要肯依著聖人的話來練習實行,就一定會有莫大的好處。

以下就分段來解釋。

 

弟子規簡說[總敘]

  ◎總 敘

  弟子規聖人訓

  首孝弟次謹信

  汎愛眾而親仁

  有餘力則學文 

  

  開頭的總敘共有八句,點出本書的大意,說明學童應從孝弟、謹信、汎愛眾而親仁,及學文中去實踐聖人的教誨。

  這段是說弟子規這本書是學童們的生活規範,它是依據至聖先師孔子的教誨編成的。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姊妹。

其次在一切言行中,要謹慎,要講信用。

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慈。

要時常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

以上這些事是學習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還有餘暇,更應努力地學習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各種經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學問。

  「孝弟」是中國文化的基礎。

古人云:

「百善孝為先」、「忠臣出於孝子之門」,說明了孝是一切的根本啊!

一個人能夠孝順,他就有一顆善良仁慈的心,有了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許許多多的眾生。

  「謹而信」,生活中的言語行為,需要不斷地學習修養,不能順其自然。

一般人很容易染上不良的言行習慣,對於好的言行往往要勉強學習。

所以我們應愈早學習正確的言行,改掉不正確的言行,長大後就比較不會感到勉強困難。

  「汎愛眾,而親仁」,對於大眾,我們要平等對待,並能隨緣隨分隨力愛護。

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大眾看成我們的親人,彼此和睦共處,社會上你爭我奪的暴戾之氣,怎麼不會消退呢?

  但是,要做好孝弟、謹信、汎愛眾,就應親近有仁德的人,從仁者的言行中得到學習的楷模。

虛心請仁者指正我們的過錯,使孝弟、謹信、汎愛眾更能切實力行,才不會孤陋寡聞,這樣就能一步一步往聖賢的路子走了。

  怎樣的人才是仁者呢?

仁者他可能出現在我們的朋友、師長當中,他們的心總是為大家著想,在日常中,他們能力行孝弟、謹信,汎愛眾,並不斷努力學習聖賢之道。

如果我們有幸遇到這樣一位仁者,應該把握機會,好好親近,向他請益學習。

  「有餘力,則學文」,這兩句話說明了孝弟、謹信、汎愛眾與親仁是本分之事,本分一定要奉行,認真去做。

至於「學文」之事,是有餘力的時候。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在家裏,父母需要我們幫忙做事,我們卻推說要讀書,或者和同學相約要出去,要練習各種才藝,這就不能替父母分勞,虧了孝道,失去了本分。

好比一棵大樹,若樹根受傷了,不論枝葉如何茂盛,大樹都將枯萎。

前四條本分之事好比樹的根,讀書才藝像是枝葉,若本分有虧,不論讀書、才藝如何勝過別人,也很難立足於人世間。

  「有餘力則學文」,這個「則」字看得出有更積極的意義。

「則」是「就是」的意思,是說一有餘力,就立刻去辦「學文」的事。

孔子曾說「質勝文則野」,一個人本質雖很好,若缺少禮儀才藝的薰習,就不免粗野鄙陋。

有一次,孔子的大弟子子路,向孔子問道:

「南山有一種竹子,天生就很直,砍下來當作箭,可以射穿犀牛皮。

本質好就可以了,何必再學習呢?

」孔子說:

「如果箭尾再加上羽毛,箭頭裝上箭鏃,射入皮革不是更深更準嗎?

」這說明有好的本質,再加上羽毛箭鏃的修飾,就會有更好的成績。

所以孔子對學生的期望是成為「文質彬彬」的君子,也就是「文」和「質」均衡發展的君子。

  現代的同學們,生活富裕,都能上學校念書,有許多時間來學習各種知識才藝,這些知識才藝只要有助於大眾的,就應當認真學習。

但如果時間有限,就應優先學習中國文化的重要典籍,因為經典是我們祖先智慧的結晶,學習熟練之後,可以解決許多問題,更可以讓我們成聖成賢。

所以大家應立志來研學。

弟子規簡說[孝]

  入則孝

  父母呼應勿緩

  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

  父母責須順承

  

  現在讓我們從「入則孝」來學起。

一般人總認為孝順父母是不用學習的,但在弟子規裡卻教我們要怎麼做才是一位孝順孩子應有的表現。

若拿這些規矩來檢查我們本身的言行,你一定會發覺自己有許多缺點。

我們真夠得上是孝順的孩子嗎?

如果還離得很遠,就應當來學習怎麼孝順父母。

希望大家一起來用心並身體力行,仔細體會其中的好滋味,聖人的話才不致成為刻板的條文,徒增負擔!

  「入則孝」,「入」是指在家中。

家,不單是指外在的房子。

重要的是朝夕相處的家人,而家要得到健全的發展,最重要的是大家要講求「孝」,如果家中沒有「孝」,就缺乏祥和安樂的氣氛,即使財富累積如山,名聲如雷貫耳,家人的心靈總是無法得到溫暖。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叫喚我們時,應該一聽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答應。

「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有事要我們去做,要趕快行動,不要藉故拖延,或者懶得去做。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要我們學好而教導我們時,必須恭敬不可隨便,要將話聽到心裡。

「父母責,須順承」我們犯錯了,父母責備我們,應當順從,並且承擔過失,不可忤逆他們,讓他們傷心。

  我們不妨自我反省一下,每當父母叫喚我們的名字,要我們幫忙洗碗、掃地做家事,或是教訓、責罵我們時,我們是如何反應呢?

常常見到很多孩子,不是推託要讀書,就是沈迷在電視、電動玩具中,父母叫喚很久也不理會,還嫌父母囉嗦。

想一想,這樣是讀書改變了好氣質,還是讀書助長了傲氣、讀書養成了懶散的態度呢?

  這些不好的言行,都是在無意中表現出來的,因為,我們心中對父母不重視,沒有細細去感受父母親對我們無微不至的付出,少了感恩的心,總認為父母為我們做的一切是應該的,輪到父母要我們幫忙做事的時候,就表現出不在乎,甚至故意惹父母生氣。

一個不會替最親的父母著想的人,你想他能體諒別人,替其他人著想嗎?

這樣的人,得不到朋友的信任,也沒有那一個團體會來幫忙他,必然處處遇到障礙,時時感到痛苦。

  孝順父母不是一句「爸爸!

媽媽!

我愛您」或是送個禮物,送一朵康乃馨,就算孝順了。

弟子規這四條規矩,看似平常無奇,但是,如果我們認真依著這段經文去實行,那帶給父母親的寬心快樂,可不是有形的東西可以媲美的喔!

俗話說:

「子孝父心寬」父母有個孝順的孩子,心裡頭天天都會感到寬慰又心安。

現在,我們在家庭就能培養出這麼好的言行舉止,將來自然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冬則溫夏則凊

  晨則省昏則定

  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業無變

  

  「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

」是說到照顧父母親的身體,要盡心盡力。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

」是說為人子女體察到父母親的心意,所應有的表現。

  為人子女,冬天要留意父母親穿得是否溫暖?

居處是否暖和?

夏天要考慮父母是否感到涼爽?

每早起床一定探望父母親,請問身體是否安好?

傍晚回來也一定向父母親問安。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

」這是三字經裡的經文,說到黃香小小的年紀,就會關心父母親的身體情形,處處替父母親設想,所以能夠做到「冬溫夏凊」。

我們小朋友也應勉力來做!

  周朝的文王,開創周家八百年的基業,是中國有始以來最長久的朝代,所依靠的就是文王的聖德,我們從他的孝行可以看出一斑。

文王尚未即位時,每天一早雞初鳴,天還未亮時,一定穿好衣服到父親那裡,問候父親早上是否安好?

如果安好,就非常快樂;如果父親有不適,就感到憂愁,一定想辦法讓父親安適,才能放心。

中午如此,傍晚也是如此。

  文王每天這樣三次問安,沒有一天感到疲倦或是不耐煩,是我們學習「晨昏定省」的最佳榜樣。

希望同學們要有「文王能夠做到,我們也來學著做」的志氣,絕對不要輸給古人!

  「出必告,反必面」是說外出時,先告訴父母親要到那裡去;回家以後一定面見父母親,讓他們感到心安。

「居有常,業無變」則說明日常生活起居作息有一定的次序,而且對於所從事的事情,不隨便改變。

  我們不要覺得出門說聲「爸爸!

媽媽!

我去上學了!

」回家找到父母親,說聲「爸爸!

媽媽!

我回來了!

」是件囉嗦的事。

其實能天天如此做,而不感到厭倦,就是能體諒父母的心意,讓父母免去牽掛。

這是孝心自然的表現,實在值得讚美!

一個人生活規律正常,沒有日夜顛倒的壞習慣;做事又有一定的規矩,能保持恆心,使自己身心健康,事業有成,這不就是父母親最大的期望嗎?

  

  事雖小勿擅為

  苟擅為子道虧

  物雖小勿私藏

  苟私藏親心傷

  

  事情雖然很小,不要擅自作主,而不稟告父母;假如任意而為,就有損為人子女的本分。

東西雖然很小,也不要背著父母,偷偷地私藏起來;假如私藏起來,被父母知道了,父母心裡一定十分難過!

  這段是說小事或小物,都應請教父母,不可自己作主。

  『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

』父母最關心我們的人格發展,深怕我們交到壞朋友,學到不好的行為,出入不正當的場所,染上壞的習慣。

這些不好的言行,常常因為疏忽些微的小事而造成的。

同學們正在求學階段,有什麼事情,應該事先向父母請示,既可得到

  父母的經驗指導,又可免除不必要的錯誤,真是一舉兩得!

  但是有的同學認為父母親太囉嗦,事情管得太多,想自己作決定就可以。

於是,有的就結伴到新奇的電動玩具店,或是購買暴力色情的書籍、錄影帶,無形中身心受到戕害而不自知。

或是自己到水邊、海邊游泳,冒著危險登山,以為這些是小事,等到發生事情,往往危及生命,而讓父母痛心,親朋惋惜!

  不過,有的同學會懷疑,好的事情向父母稟告,卻得不到父母的同意,豈不是要錯過好的機會,遺憾終身了嗎?

大家要深思,何以父母會不同意?

往往是怕我們受到傷害才反對的。

如果真的是好事情、好機會,我們就要委婉地向父母親說明,解除父母心中的疑慮,得到他們的應許才去做。

假使父母仍不同意,心中仍然擔心不已,我們豈能忍心任意去做呢?

  「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

」我們從出生起,所用的任何東西,都是父母親費心所準備的。

父母親嘔心瀝血盡他們所有的能力,讓我們所吃所用無所匱乏,即使損傷了自己的身心,也無怨無悔,還時時憂慮子女的一切。

假使我們為了自己,把東西私藏起來,只供自己使用,連時時為我們著想的父母親,都怕他們知道,父母親見了,怎麼不傷心呢?

  在我國東漢時,有一位年紀才六歲的小孩,名字叫陸績。

有一次,在九江遇見當時的太守袁術,袁太守認為他的相貌不凡,就拿出橘子請陸績吃。

陸績就多拿兩粒藏在衣服裡,等到要回家告辭的時候,橘子突然掉出來。

袁太守以為是陸績貪心,就問他原因。

陸績回答說:

「橘子是我母親所喜歡吃的,因為沒錢買橘子,所以想留著拿回家給母親吃,並非自己貪心,還請太守原諒!

」袁太守覺得這孩子太難能可貴了,肯定這孩子將來一定會有出息。

  同學們!

陸績時時想著母親,希望母親和他一起分享甜美的橘子,這般孝心,多令人感動!

我們對父母親不僅不私藏東西,更要能體貼親心啊!

  親所好力為具

  親所惡謹為去

  身有傷貽親憂

  德有傷貽親羞

  父母親喜好或厭惡的事情,為人子女應當如何來辦理呢?

子女的身體和品德有了虧損,對父母親會產生什麼影響?

這段弟子規提供了正確的答案。

父母親所喜愛的東西,當子女的,都應盡力準備齊全;父母親所厭惡的,都該小心排除。

萬一我們身體受到傷害,一定會給父母親帶來憂愁。

我們的品德有了缺失,會讓父母親感到羞辱沒有面子。

  「親所好,力為具。

」「力」是盡我們的力量,勉強自己去做到。

「具」是準備。

我們要特別注意「力」這個字,一般人對於父母親的事常常漫不經心,將就了事。

對父母親的好惡也不太明白,心中想到父母親的時間更不多。

難怪孔子懇切提醒我們「人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

」這讓我們細心體驗,從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父母親就為我們付出無微不至的關懷。

更提醒我們心中要常常惦記著父母親,學習孝養之道,盡力照顧我們的雙親!

  「親所惡,謹為去。

」「謹」是小心謹慎。

例如父母親所厭惡的東西,我們常會疏忽忘記,所以經文特別提醒要「謹慎小心」來排除。

  「身有傷,貽親憂。

」「貽」是遺留。

父母時常掛念我們的身體,擔心我們受到傷害,例如外出時,不斷提醒要注意安全;天氣有了變化,交代要增減衣服,怕我們受涼或是中暑。

子女的一切幾乎佔滿了父母的心,所以好好保護自己的身體,就是孝順的開始。

也就是孝經所說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周朝楚國人老萊子,已經七十歲了,常身穿五彩衣,學做嬰兒戲,不怕跌倒的痛苦,也不管別人對他的看法,心中只希望博取年老父母親的歡心,讓父母笑口常開,忘記身體的不適,不會感到老境的淒涼。

老萊子可貴的孝行,正是「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最好的模範。

現今很多青少年喜愛飆車,騎乘機車不肯戴安全帽,不遵守交通規則,一味跟著感覺走,一旦發生車禍,常使自己及無辜的人,變成植物人,拖累了父母,造成許多不幸的家庭。

若經常想到父母親的所好所惡,怎麼會一時糊塗做出「親所惡」的事呢?

  「德有傷,貽親羞。

」平常在學校、或各種團體中,如果和人有衝突、違反團體的規定,例如不敬師長、和人打架、破壞公物等,一旦傳到父母的耳中,父母親一定感到難堪!

反之,對於自己的身體,好好照顧,好好鍛鍊;注意言行,培養良好的品德,並且努力學習各種學問技能,立志造福一切人,讓父母得到好名聲。

父母一定感到欣慰!

這就是孝經上所說的:

「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我國明朝南海地方,有位叫潘京的人,父親很早就去世,對母親非常孝順。

他的母親,本性很仁慈,喜歡做利益大眾的事。

有一年大饑荒,就要潘京集合大家,商討賑災的事。

潘京深體親心,盡力鼓吹倡導,任勞任怨,因此活命的人很多。

平日他又多行善事,不怕勞苦,讓母親歡喜。

鄉裡的人為了感謝他們母子的大恩,就立生祠來紀念。

後來潘京的兒子潘濬,在萬曆年間中了進士,一直做到相當宰相的「尚書」職位。

  潘京自己立身行道,善體親心,發揚母親的美德,造福鄉里,把孝推到最高點,這是真正利己利人的世間豪傑啊!

  親 愛 我

  孝 何 難

  親 憎 我

  孝 方 賢

  遇到會虐待子女的父母親,子女還要講孝道嗎?

父母親有了過錯,當子女的要用什麼態度來看待呢?

父母親愛護子女,子女能孝順父母親,那是極其天然的事,這樣的孝順又有什麼困難呀?

如果父母親討厭我們,卻還能夠用心盡孝,那才算是難能可貴啊!

  「親愛我,孝何難」,父母親無微不至的愛護我們,為人子女感受得到父母的恩重如山,自然小心謹慎的行孝,不敢讓父母掛念操煩,這樣的孝順並無困難。

「親憎我,孝方賢。

」遇到不喜歡子女,厭惡子女的父母親,子女也一樣能盡孝,這就難能可貴了。

一般人總認為父母要對子女有所付出後,子女才有行孝的義務,這和菜市場的討價還價有什麼兩樣呢?

  我們中國人接受孔子的教化,講究「五倫十義」,「義」是理應如此的意思,其中「父子有親」一倫,講究「父慈」、「子孝」之義,為人父親理應慈愛子女,為人子女理應孝順尊親。

「父慈」、「子孝」的行為,這完全是「盡其在我」的表現,不管對方是什麼情況,對我如何,我還是盡我的本分。

絕不是「銀貨兩訖」的交易,也不是「以牙還牙」權利義務的相對態度,這正是中西文化差異之處,我們應有所明辨!

  孔子弟子閔子騫,年紀很小的時候,母親就去世,父親娶了後母,後母再生了兩個弟弟。

有一年冬天,天氣寒冷,父親要外出,就叫閔子騫駕車,在途中,閔子騫突然掉落了駕馬的韁繩,父親以為兒子太粗心,就責怪他的不是。

誰知一接觸兒子的衣服,才發現閔子騫穿的布袍裡面,全是不保暖的蘆花。

回家後,再摸摸另外兩個孩子的衣服,卻是暖和的棉花。

父親的心裡明白了,是後母虐待了閔子騫,一氣之下,就要趕走後母。

這時閔子騫跪下來哀求父親,說「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寒」母親在家,只有孩兒一人受凍,如果母親走了,家裡就有三個孩子要受寒。

這兩句話感動了父親,留下了後母,也使後母知到反省改過而變成了慈母。

閔子騫的孝行是發自天性的,他不管父母對他是疼愛,或是憎惡,他始終都是用心盡孝,他安頓了一家人的心,讓一家人各安其分,因而保全了一個瀕臨破碎的家庭。

所以孔子在教學時,還特別稱讚閔子騫說:

「真是難能可貴的孝子啊!

  父慈子孝,不一定讓我們的家富裕有錢,不一定有花園別墅可以住,但是「孝行」卻可以建立天然和諧的秩序,讓我們活在安和樂利的環境中!

家如果是一個人的堡壘,孝就是堡壘下的基石,多一份孝心,家就多一分保障,讓我們用孝行,把家固若金湯堡壘!

  親有過諫使更

  怡吾色柔吾聲

  諫不入悅復諫

  號泣隨撻無怨

  對父母要講求孝順,但是父母也不免會犯過錯,為人子女的可以勸諫嗎?

如果應勸諫,那要如何勸諫才恰當呢?

  經文說:

父母親有了過失,當子女的一定要勸諫父母親改正。

而勸諫的時候,絕對不可板起面孔,聲色俱厲,臉色要溫和怡悅,話語要柔順平和。

假如父母親不接受我們的勸諫,那就要等到父母親高興時再勸諫。

若父母親仍固執不聽,有孝心的人不忍父母陷於不義,甚至放聲哭泣來懇求父母改過,即使遭父母親責打,也毫無怨言。

  「親有過,諫使更」。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常人能知道過失,進而改過,就能走上希聖希賢的大道。

如果身旁的至親有了過失,為人子女的不忍心讓父母犯過而讓人恥笑,更盼望父母能成聖成賢,所以父母親有了過錯,一定要想辦法勸諫改過。

  「怡吾色,柔吾聲」。

怡是指臉色要表現出怡悅高興的樣子。

柔是柔和、不粗暴、不惡言惡語。

一般人總認為理直氣壯是對的,所以得理不饒人,用氣勢壓倒對方,令對方屈服改過。

如果用這種方法來勸諫父母,常會得到反效果,不但不接受勸諫,親子之間反而怒目相視,傷了感情。

論語里仁篇,孔子說:

「事父母幾諫」孔子教人勸諫父母要用「幾諫」,「幾」是什麼呢﹖就是隱微的意思,當念頭、想法還在心中,還未顯現在外時,就是最隱微的時候。

「怡色柔聲」的態度,能讓父母感受而有所警惕,不會造成反效果,是最隱微的方式。

父母生我們養我們,為我們付出青春,用一生的精神培育我們,如果我們把父母當作一般人,隨意發起脾氣用訓示的口氣對著父母,父母會認為是子女忤逆他們,豈能聽進勸諫的內容?

欲速反而不達!

所以勸諫一定要讓父母覺得不是被指責,要「怡色柔聲」讓父母心中知道子女勸他改過是為他著想,才是有效的勸諫方法。

  「諫不入,悅復諫」。

如果父母親仍然不採納我們的勸諫,我們是不是就放棄勸諫,或是不管父母如何反應了呢?

還是一而再、再而三聲色俱厲的勸告呢?

經文告訴我們要等父母心情高興的時候再勸諫,我們依然要保持「怡吾色,柔吾聲」的態度,如此反覆勸諫一直到父母改正為止。

  「號泣隨,撻無怨」。

父母仍然不聽從我的勸諫,子女的心中必然感到難過,擔心父母會再犯過錯而遭人恥笑,或是受到傷害,自然會傷心而放聲大哭,懇求父母改過。

如果父母不了解我,動了怒出手打我,心中也毫無怨言。

只希望雙親能體會我的真心,改正過失就值得了。

  論語里仁篇,孔子說:

「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就是說發現父母的志向,雖未能依從我們的建議,而此時言行更要恭敬不可亂來,並注意「怡色柔聲」。

「不違」就是不止,父母親不聽從我們的勸諫就繼續勸諫永不停止,一直到改過為止。

如此,再憂勞辛苦也不生起怨恨之心。

  名列二十四孝之首的大舜,他所處的家庭是─父親瞽瞍個性頑固,眼睛看不清楚事物,母親跋扈不講理,弟弟又非常驕傲。

舜處在其中,常常受到迫害,有時連性命幾乎不保。

但大舜仍然怡色柔聲,希望父母改正行為,一點也不懷恨。

經過多年的努力,父母改了惡行,家庭變得更加和樂。

這種純誠且有高度智慧的孝行,才能感動頑囂的父母,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再看近來叫座的連續劇,標榜的是有血有淚、高潮迭起,在家庭裡要當面反對父母,咆哮指責父母的不是才有看頭,而後來竟演變成家庭破碎,悲哀悽慘的下場!

這樣為了討好觀眾,由幕前演到實際生活中,特別是年輕人沒有社會經驗,又缺乏聖賢經典的教化,就在耳濡目染之下隨著潮流有樣學樣,造成現在左鄰右舍比比皆是不完整的家庭,社會人心為之不安。

不管政治多麼民主、經濟多麼繁榮,科技怎麼進步,家的傷口是難以彌補的呀!

  常念父母恩,力行孝道並講究行孝的方法,讓父母願意改過,這是人世間最善最美的功德!

一個能讓父母尊親改惡修善的人,還有什麼人不能調教呢?

一個把家中大小調理得中規中矩,和氣一團的人,還有甚麼事業不能成就呢?

「家齊而後國治」,這是曾子用盡一生行孝的親身印證,可見「孝」確實是百行之先,一切理想的根本啊!

  親有疾藥先嘗

  晝夜侍不離床

  喪三年常悲咽

  居處變酒肉絕

  喪盡禮祭盡誠

  事死者如事生

  父母親有了疾病,我們要如何照顧才恰當?

父母親不幸過世,我們又應當如何料理喪事呢?

  經文說:

當父母親有了疾病,煎好了湯藥,作子女的一定要先嘗嘗看,是否太涼或太熱?

不分白天或夜晚,都應侍奉在父母身邊,不可隨意離開父母太遠。

當父母不幸去世,必定要守喪三年,守喪期間,因為思念父母就常常悲傷嗚咽起來。

自己住的地方也改為簡樸,並戒除喝酒吃肉的生活享受。

辦理父母的喪事,要依照禮儀,不可草率馬虎。

祭祀時要盡到誠意,對待已經去世的父母,要像對待父母生前一樣恭敬。

  「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疾」是病得很重,很危急。

「嘗」是用舌頭嘗嘗看。

這裏提到「藥先嘗」是因從前治病下藥均用煎煮的湯劑,所以在父母服藥前,一定先嘗一嘗是太涼或太熱,這樣父母既不會燙到,也能發揮藥性,讓父母病情好轉。

也就是說,父母親病得很危急時對於看病用藥要謹慎小心,才不會因誤診或用錯藥而危及父母。

  在父母重病時,最需要有人照顧。

尤其是自己的子女能在身邊陪伴,照顧起居,是父母心中最感溫暖與滿足的。

在父母臨終病重之際,為人子女的我們豈能因為事業忙,或沒有時間而放棄這種機會呢?

  二十四孝中有位「親嘗湯藥」的漢文帝。

有一次母親薄太后生病一直沒有好轉,漢文帝就不分日夜盡心照顧母后,把侍奉母后當成一件大事來做,怕宮女不夠細心,對於母后的湯藥必定親自嘗嘗,確定熱度和甘苦,才放心地端給母后服用。

這樣用心了三年,母后的身子才好轉過來。

這件事感動了文武百官及天下的百姓,也流傳至今。

正是「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的最好寫照。

也是提醒現代人,不要因為事忙而推說無法做到的一個砥礪石。

  「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

」有一次,孔子的學生宰我問老師說:

「為父母守喪三年,時間是不是太久了?

一年不就可以了嗎?

」孔子回答說:

「一個有德的君子,居喪期間有好吃的東西,不覺得有味道;聽好聽的音樂,不感到快樂;居住的地方再怎麼舒適,也不覺得心安。

」接著孔子又說:

「孩子生下來三年之久,才離開父母的懷抱,能夠自己走,自己吃,讓父母稍稍鬆一口氣。

而為父母守喪三年,是天下通行的喪期,宰我是否也想一想,當子女的我們在父母去世後,也能在三年喪期中,時時刻刻想念父母,愛念父母嗎?

  聽了孔子的教誨,就知道經文中「常悲咽」,是想到父母不在身邊,心中自然就湧現思慕之情而悲傷嗚咽起來。

父母的影子占滿了心中,想起父母的恩情深重而無法報答,自然不肯為享受而住在舒適的地方,平時吃的酒肉也摒去一邊,只求清淡。

  孔子的學生子路,年輕時家裡很窮,沒有好東西奉養父母親。

就到百里外替人做工,換取白米來供養父母。

雖然辛苦,但是心中感到非常快樂。

後來在楚國作官,常常面對豐盛的食物,卻不由心酸而淚流滿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