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与数据库设计综合实训》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82569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系统与数据库设计综合实训》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信息系统与数据库设计综合实训》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信息系统与数据库设计综合实训》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信息系统与数据库设计综合实训》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信息系统与数据库设计综合实训》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系统与数据库设计综合实训》教学大纲.docx

《《信息系统与数据库设计综合实训》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系统与数据库设计综合实训》教学大纲.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系统与数据库设计综合实训》教学大纲.docx

《信息系统与数据库设计综合实训》教学大纲

《信息系统与数据库设计综合实训》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管理信息系统》

课程类别:

专业教育类

修习类别:

必修

课程学分:

3

课程学时数:

54

先修课程:

营销学,电子商务概论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 

管理信息系统( MIS )是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和通讯技术等多学科综合发展起来的边缘性、综合性、系统性的学科,它运用经济管理理论、信息理论、系统理论、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概念和方法,融合提炼组成一套新的体系,它既具有较深和较宽的理论基础,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作为一门课程,管理信息系统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

本课程的任务和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和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学、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各阶段的任务与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环境与工具以及其它类型的信息系统等;使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并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分析开发应用系统的初步能力。

 

二.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从技术的角度讲,本课程属于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管理领域的应用,综合运用数据结构、数据库、软件工程、程序设计语言和计算机网络等先导课程的知识,是决策支持系统、办公自动化与其它业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基础。

 

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本课程不侧重于讲解技术本身,重点在于讲清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关系、管理的革新与信息技术改造的关系、管理的需求与信息系统实现的关系。

 

三.教学要求的层次 

各章教学的具体要求在后面列出的课程教学内容中给出,教学要求的层次为了解、理解和掌握。

了解即能正确判别有关概念和方法;理解是能正确表达有关概念和方法的含义;掌握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灵活应用。

 

四.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 .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 

2 .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学; 

3 .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各阶段的步骤、基本技术与方法; 

4 .初步掌握应用系统开发的方法,能够编写开发过程各阶段的主要文档; 

5 .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新技术和新进展; 

6 .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应用。

 

五、使用专业及教学安排 

1 .使用专业及对象 

本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核心课、经济管理类专业本、专科的专业必修课、其他各专业的选修课。

 

2 .学时安排 

( 1 )核心课、必修课 

总学时:

 54 学时。

其中讲授 36 学时,上机实践 18 学时。

 

( 2 )选修课 

总学时:

 54 学时。

其中讲授 36 学时,上机实践 18 学时。

 

六、教学的基本方法 

本课程从内容与要求上分为基础概念、开发方法学、开发技术和开发实践培养四个层次,课程教学应该根据不同内容层次的特点和要求,采用概念、实例分析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并且注意引导学生紧跟我国信息化的发展形势,学习新的技术,提高开发应用系统的实际能力。

 

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学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讲清楚基本概念的前提下,充分应用案例教学,结合基本理论进行教学。

 

本课程的教学形式以讲授方式为主,对培养综合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环节(例如实例系统的分析与总体设计)可辅以必要的课堂讨论,并充分重视实践和文档编写能力的培养。

 

教师应具有较丰富的开发实际 MIS 的经验,不断总结各种案例,根据学生情况,采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实习操作等方式加强学生对 MIS 整体理论和应用的认识。

 

七、推荐教材 

1 .《管理信息系统(第五版)》,薛华城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 .《管理信息系统(第四版)》,黄梯云,李一军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3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理论和方法》,葛世伦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4 .《信息时代的管理信息系统》,(美)斯蒂芬·哈格等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八、 教学要求与教学要点 

第 1 章 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学习这门课程的意义,以及学习这门课程的时代背景和专业要求。

初步形成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开发、学科等方面的特点。

本章是学习本课程的总论,重点要理清概念,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二、教学时数 

共 3 学时。

 

三、教学内容 

§ 1.1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 1.2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 1.3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 1.4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 1.5 管理信息系统学科特点 

四、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信息时代与现代化管理的特点;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特点;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步骤和各开发阶段的主要特点;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学科特点;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知识点 

•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  管理信息系统概念图、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功能结构、硬件结构。

 

•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步骤。

 

第二章 管理、信息和系统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进一步深入地学习管理学、信息学、系统科学的一些基本知识,为更深刻地认识管理信息系统打好基础。

学习时要注意管理信息系统跨学科的特点,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学科综合性特点。

 

二、教学时数 

共 6 学时。

 

三、教学内容 

§ 2.1 管理的定义与性质 

§ 2.2 主要管理科学家的论点 

§ 2.3 管理的组织 

§ 2.4 信息基础知识 

§ 2.5 信息生命周期的各阶段 

§ 2.6 系统的概念与性质 

§ 2.7 系统的集成 

四、教学基本要求 

•  理解掌握信息、管理、系统之间的关系。

 

•  理解管理的概念及其特点;了解主要管理科学家的论点; 

•  理解掌握组织对信息系统的影响。

 

•  理解信息的概念、信息基本属性、信息的价值;理解掌握信息生命周期的各阶段的特点;了解信息识别的方法;理解掌握信息的使用与信息系统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  理解系统的概念、特性、组成;掌握信息系统的系统的构成要素;了解系统的分类与层次。

 

•  掌握系统性能的评价基本思路;了解系统的计划与控制。

 

•  掌握集成的概念和重要性;了解系统集成的分类;掌握系统集成策略。

 

五、知识点 

管理的概念;企业过程再工程;组织的概念;信息的概念、属性、价值;信息生命周期;系统的概念、特性、组成;系统评价。

 

第三章 信息技术基础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一些基础知识;为今后在系统设计中,了解所涉及的有关信息技术的概念打好基础。

 

二、教学时数 

共 2 学时(建议学生自学) 

三、教学内容 

§ 3.1 计算机系统 

§ 3.2 计算机硬件 

§ 3.3 计算机软件 

§ 3.4 通信与网络 

四、教学基本要求 

由于大部分内容学生都在相关基础课中学习过,教师可安排学生以课外自学、交读书笔记或专题小论文的形式,完成本章节的教学指导。

 

所有教学内容以了解和理解为主。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理解计算机的运算基础;理解诺依曼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理解数字化信息编码;理解掌握常用数制的基本运算;掌握存储估算;理解计算机程序的运行;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理解计算机软件的概念、分类;理解程序设计语言及其分类和特点;了解通信系统、通信部件及其功能、通信网络的分类与应用、通信管理等。

 

五、知识点 

计算机的概念;冯 . 诺依曼机工作原理;存储估算;软件的概念;程序设计语言;通信及通信系统。

 

第四讲 数据资源管理技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数据组织的几种方法、文件系统的结构,理解如何组织多媒体数据;熟悉掌握数据模型、关系模式、数据库规范化等概念;能够运用实体、属性、联系等概念表述实体联系( E-R )模型;了解关系数据库的功能及数据仓库的概念,并运用组织和存储数据。

为以后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打下良好的信息建模能力。

 

二、教学时数 

共 8 学时。

 

三、教学内容 

§ 4.1 文件组织 

§ 4.2 数据库技术 

§ 4.3 数据库设计 

四、教学基本要求 

•  了解数据组织的层次;掌握数据组织的相关概念;了解数据的物理储存与传送;理解文件组织形式。

 

•  理解传统文件处理系统与数据库处理系统的异同;理解掌握数据库模型、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理解掌握数据库的二级映射的作用;理解数据库数据的存取过程。

 

•  理解并掌握数据库设计的方法;掌握信息模型的设计与应用;掌握 E-R 图的绘制、转换。

 

•  掌握数据库设计规范化设计方法;掌握 1NF 、 2NF 、 3NF 的应用。

 

五、知识点 

数据项、记录、文件、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文件的管理观;顺序文件、索引文件、链表文件、数据库文件的概念;文件处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模式、内模式、外模式的概念;实体、属性、关系、 E-R 模型、 E-R 图;数据库设计的范式理论。

 

第五章 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通过信息系统将所学的概念、技术和企业的实际相联系起来,能够对信息系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了解信息系统的软、硬件如何与企业管理相结合的,从而具体了解计算机的潜力,善于把 IT 技术应用于管理,为系统开发和管理打下基础。

 

二、教学时数 

共 4 学时。

 

三、教学内容 

§ 5.1 应用系统分类 

§ 5.2 层次信息系统 

§ 5.3 职能信息系统 

§ 5.4 组织信息系统 

§ 5.5 决策信息系统 

四、教学基本要求 

•  了解信息系统角色的演变;了解应用系统分类;理解应用系统多维模型; 

•  通过层次信息系统的案例分析,理解层次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实现特点;了解业务员信息系统、终端信息系统、主管理信息系统与实践管理的关系。

 

•  通过职能信息系统的案例分析,理解经济管理领域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特点;了解市场信息系统、财务信息系统、生产信息系统与实践管理的关系。

 

•  组织信息系统可安排学生自学,布置作业或安排讨论,了解这类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的特点,以及与实践管理的关系。

 

•  理解掌握决策支持系统的特点;理解传统 MIS 与 DSS 的异同;理解决策模型;了解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构成、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框架; 

五、知识点 

应用系统多维模型;业务处理周期;实时业务处理、批量业务处理;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模型;人工智能;群体决策支持系统。

 

第六章 信息系统的规划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三种信息系统规划方法:

关键成功因素法( CSF )、“战略目标集”转化法 (SST) 、企业系统计划 (BSP) ;以及三种信息系统规划方法的结合—— CSB ;并掌握进行初步的风险评价方法。

本章是系统分析的前行课,要与系统分析的项目管理、需求分析工作相联系等。

 

二、教学时数 

共 4 学时。

 

三、教学内容 

§ 6.1 什么是战略规划 

§ 6.2 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 

§ 6.3 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的主要方法 

§ 6.4 信息系统规划与企业过程再工程 

§ 6.5 信息系统规划与企业形象设计 

§ 6.6 目标优先权和项目优先率 

四、教学基本要求 

•  理解战略规划的含义、战略规划的特点;掌握战略规划的框架结构、战略规划的实现。

 

•  理解信息系统规划的概念;理解战略规划步骤。

 

•  掌握信息系统规划方法:

关键成功因素法( CSF )、“战略目标集”转化法 (SST) 、企业系统计划 (BSP) ;理解三种信息系统规划方法的结合—— CSB 。

 

•  理解设置目标和项目优先权的主要因素。

 

五、知识点 

战略规划;信息系统规划;关键成功因素法( CSF );“战略目标集”转化法 (SST) ;企业系统计划 (BSP) ; CSB 方法;风险评价。

 

第七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今信息系统开发的主要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基本思想和实施步骤,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有较为清楚的认识;并能了解现代软件工程中新开发管理方法。

 

二、教学时数 

共 4 学时。

 

三、教学内容 

§ 7.1 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概述 

§ 7.2 一般公用阶段的说明 

§ 7.3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 7.4 原型方法 

§ 7.5 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 7.6 计算机辅助开发方法 

四、教学基本要求 

•  了解现代信息系统开发的主要方法;理解生命周期法(瀑布模型)、生命周期模型;理解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的基本原理;了解结构化开发模型;理解螺旋模型;理解原型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

 

•  理解开发的一般公用性阶段;理解系统开发的原则;了解系统开发前的准备工作;掌握系统开发策略和开发计划;了解软件开发的统一过程。

 

•  掌握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开发步骤,并了解其优缺点;理解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工作流。

 

•  掌握原型法的开发方法;理解原型法工作流程、特点。

 

•  理解掌握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

 

•  了解计算机辅助开发方法;了解几种软件开发模型;了解 CMM (软件生产能力成熟模型)。

 

五、知识点 

生命周期法(瀑布模型);结构化开发模型;理解螺旋模型;原型法;面向对象法;计算机辅助开发方法;软件开发的统一过程; CMM 。

 

第八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的系统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能够将现实的业务需求汇总、整理并分析出来,能够利用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数据字典等工具,表达现实业务的逻辑关系,并能够编写相关的需求分析表格、需求说明书;能够应用 U/C 矩阵进行系统分析设计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编写初步的系统分析报告。

 

二、教学时数 

共 10 学时。

 

三、教学内容 

§ 8.1 需求分析 

§ 8.2 组织结构与功能 

§ 8.3 业务流程分析 

§ 8.4 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 

§ 8.5 功能 / 数据分析 

§ 8.6 新系统逻辑方案的建立 

四、教学基本要求 

•  理解当前系统与目标系统的关系;理解系统分析的任务、内容和目的。

 

•  理解需求分析的主要内容;理解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了解软件需求分析的通信途径;了解软件开发中人际关系和技术技能的需求;掌握可行性分析的内容和方法;理解需求分析的原则;掌握需求分析的表格制作;理解需求分析的子活动的内容;掌握需求说明书的编写。

 

•  掌握组织结构图的应用;掌握组织/业务关系图的绘制和应用。

 

•  掌握业务流程分析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掌握业务流程图的绘制方法;掌握调查数据的汇总分析方法;掌握数据流、数据存储、数据字典的定义方法;掌握 U/C 矩阵的绘制、数据正确性分析、 U / C 矩阵的求解。

掌握系统功能划分方法。

 

•  理解新系统逻辑方案的建立的主要内容。

 

五、知识点 

需求分析; PIECES 框架;业务流程分析;软件需求规格;可行性分析的内容和方法;需求分析的表格;需求说明书的编写;组织结构图;业务流程图; U / C 矩阵;系统功能划分。

 

第九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 

一、学习目的与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了一些初步的系统设计方法;并能够利用这些方法进一步地将系统分析的结果转换到系统设计,能够熟悉每种系统设计方法和工具的优缺点;能够熟练应用相关的系统设计原则和方法,从系统整体上实现系统分析所期望的设计目标。

 

二、教学时数 

共 10 学时。

 

三、教学内容 

§ 9.1 系统总体设计 

§ 9.2 代码设计 

§ 9.3 数据结构和数据库设计 

§ 9.4 输入输出设计 

§ 9.5 模块功能与处理过程设计 

§ 9.6 系统设计报告 

四、教学基本要求 

•  理解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理解从系统分析的逻辑模型设计到系统设计的物理模型的设计的特点;理解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框架;理解如何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总目标;理解信息系统设计的原则。

 

•  理解系统总体设计的要求;掌握模块(子系统)划分的原则;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平台设计的依据、基本要求和内容;理解系统软硬件的配置的相关问题;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网络系统的设计的相关问题;理解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选型的主要原则;掌握系统环境的配置报告的主要内容的编写方法;理解计算机处理流程设计的相关问题。

 

•  理解信息分类编码的重要意义;理解掌握信息分类的基本原则和常用的基本方法;理解代码的设计原则;理解并掌握代码结构中的校验位。

 

•  理解输入设计、输入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理解原始单据、输入屏幕设计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  理解模块功能与处理过程设计的相关问题;理解模块数量与软件成本的关系;掌握从数据流图导出结构图的方法;掌握系统设计的描述工具:

 HIPO 图、层次模块结构图、结构化英语、决策树、判断表的使用方法。

掌握变换分析的方法。

 

•  掌握系统设计报告的内容结构和初步编写方法。

 

五、知识点 

系统设计任务、特点;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框架;模块(子系统);信息分类编码;线分类法、面分类法、混合分类法;顺序码、区间码、助记码;输入设计;输出设计;出错表;结构图; HIPO 图、层次模块结构图、结构化英语、决策树、判断表、流程图、伪代码;系统设计报告。

 

第十章 系统实施、管理与维护 

一、学习目的与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信息系统实施的内容与方法,掌握信息系统的测试方法;理解系统的评价指标,并能运用指标对信息系统的性及经济效益进行评价;能够运用网络计划法编制项目工作计划,并对计划进行控制;理解项目的质量控制指标,实现对项目的全过程管理。

 

二、教学时数 

共 4 学时。

 

三、教学内容 

§ 10.1 系统实施 

§ 10.2 系统运行管理 

§ 10.3 信息系统评价体系 

四、教学基本要求 

•  理解系统实施的主要内容、系统实施框架、系统实施成功的关键因素。

 

•  了解程序设计与调试的基本方法和原则;理解信息系统测试的主要内容;理解软件测试与软件开发过程的关系。

 

•  理解人员培训的相关问题;理解试运行和系统切换的相关问题;理解信息系统质量的特征和指标;理解软件维护的相关问题;理解系统运行评价指标及其相关问题。

 

五、知识点 

系统实施框架;程序设计与调试;白盒测试、黑盒测试;软件测试;网络计划法;系统维护;系统评价;系统转换;系统运行管理。

 

第十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一、学习目的与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实践,学生能够通过课程设计,将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尽可能的应用到自己的作业中;以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深对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解。

具体选题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情况确定。

 

二、教学时数 

共 10 学时。

 

三、教学内容 

教师选择一个信息系统开发项目,对学生进行分组( 4~5 人),由小组合作完成课程设计,要求限时、分工明确、工作量适中。

课程设计主要如下:

 

§ 11.1 项目规划和需求分析 

§ 11.2 系统分析及文档编制 

§ 11.3 系统设计及文档编制 

§ 11.4 系统原型设计 

§ 11.5 系统实施与评价 

四、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达到以下要求者合格。

 

•  学生能够综合应用基本理论和方法,正确性、完整性较好; 

•  学生的需求分析切合实际、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遵循需求规格、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  学生能够对整个项目进行科学的管理、评价。

 

•  能够编写项目计划书、需求说明书、系统分析报告、系统设计报告、系统评价报告。

文档结构较完整、内容切合实际。

 

•  能够与人合作,尽力完成学生本人的任务,工作量适中,有个人见解和心得。

 

五、知识点 

全课程内容在某一具体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