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教学中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能力的培养结题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380844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案导学教学中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能力的培养结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案导学教学中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能力的培养结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案导学教学中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能力的培养结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案导学教学中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能力的培养结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案导学教学中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能力的培养结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案导学教学中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能力的培养结题报告.docx

《学案导学教学中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能力的培养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案导学教学中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能力的培养结题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案导学教学中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能力的培养结题报告.docx

学案导学教学中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能力的培养结题报告

“学案导学教学中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能力的培养”

结题报告

府前中学化学组课题主持人:

宫青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知识经济呼唤着素质教育,所以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及学习习惯的培养在目前化学教学中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学生中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常常是少数,多数学生习惯于单纯地吸收、机械记忆、肤浅理解教材所规定的知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这种现象的产生,并不是天赋素质的差异所决定的,而是长期以来所受的教育以及生活环境影响的结果。

正是那些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简单刻板的学习要求,压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展示自己”这是学案导学式教学的出发点。

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为道具,可以将教师塑造成为优秀的演员,但学生依然是旁观者,他们体会不到主角的滋味,因为课堂的舞台被教师所占据。

而一纸小小的学案却可以彻底将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尽情挥动思维的翅膀,寻求成功。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清晰、生动和神奇的化学实验现象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科学探究情景,具有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功能,许多重要结论的获得都是通过化学实验得出的。

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实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让他们具有较强的自主实验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成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途径之一。

通过测试发现,学生在科学探究性试题,让学生根据实验、生活现象和提供的信息,自己设计实验方案,80%的学生不能设计出合乎题意的实验方案。

在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中,学生不仅要具有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实验设计还要符合科学性、可行性、安全性和简约性、环保性、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等原则。

对于同一个实验,每个学生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也不尽相同,新颖、独特的实验方案,体现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发散性,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开始。

而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是实验探究能力提高的支点。

反思传统的教学过程,不难发现,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重视认知目标的达成,无疑“知识与技能”是化学课堂教学关注的核心所在,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面不够重视。

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把学生看作是教学的对象或客体,重教师而不重学生,重传授而不重自学。

不少化学教师从情感上始终认为,化学知识的价值是本位的、首位的;学生在学习中的感受、经历、体验交流、合作、讨论、能力、兴趣、情感、态度等其他方面的价值都是附属的次要的。

为此,教师重视化学知识的教学,对化学知识总是不折不扣地讲明白、讲准确、讲完整,做到毫不遗漏地将化学知识复制给学生,学生也只好按照老师讲述的关键字眼逐一对照完成,这样的教学,教师确实花费不少的精力去把握化学的概念的内涵,而且还进行拓展,似乎给学生一个无懈可击的化学概念,可是这样的课堂教学,无疑忽略了对学生发展的整体关怀,无法使化学真正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许多同学在初一、初二时对化学充满向往,极感兴趣,可是到了初三接触化学后,在旧教育体制下非常失望,以致于失去了兴趣,感到化学以实验为主的学科也不过如此。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主动学习的人数明显很少。

是不是学生真的学会学习了?

不是的。

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被老师剥夺或者替代了。

久而久之,学生便失去了自主学习的兴趣和习惯。

平时老师的授课方式其实就是“满堂灌”的同质异构体,其实质,课堂由师生互动交往的平台成了教师表演“教案剧”的舞台,而且可能已经成为许多课堂教学的主流形态。

这种课堂其实是对学生主体的漠视,当然也就失去了对学生主动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行为的具体实施。

针对以上情况,为了真正提高化学课堂的授课艺术,让其焕发出化学独有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带着这种理性的思考,结合我校实际,经过论证,我们大胆提出了“学案导学教学中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能力的培养”探究的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从当前我国化学教学实际角度着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其必要性。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时代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知识经济竞争时代的到来,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具备较强的创造能力以及良好社会适应的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被社会所淘汰。

21世纪呼唤有创造性的人才,呼唤有知识、有思维、有素质、有自主学习能力、能与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的人才。

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其内在的创造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2、化学教学发展和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需要

学习不是被动的反应,不是教师外在的灌输,而是主动的参与,是学生与知识的交流与对话。

依此,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这一积极接受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完成对知识的再创造任务。

所以,在教学中存在着教师、学生与知识的多重主体关系。

而教师则应该在学生和知识之间建立一种对话关系。

知识是对话的一方,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设计实验方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便成为对话的另一方。

课堂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得出自己的结论,要比教师提问达到教参所规定的结论更有意义。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的过程。

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意义,同时原有的知识经验又因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达成融合。

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的过程其实就包含了对新旧知识的选择、分析、批判和创造。

积极的信息加工理论也认为,学生要成为积极理解和独立思考的主体,就必须通过自主学习、思考提出问题来引导注意力和促进其创新思维的发展。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主体性教学的手段

主体性教学强调教学应有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教学目标”,它“在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并认为“人的主体性素质是现代社会人的核心素质”。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离开学生的主体性,化学教育活动将一事无成。

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恰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化学学案导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设计实验能力,让其主动自觉的去发现问题,设计实验,解决问题,不失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好方法。

因此解决在学案导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既善于发现问题,又勇于提出问题进而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就显得犹为重要。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现代教育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生疑、质疑乃至解疑的思维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探究问题的同时,发展了思维,培养了能力,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活动中起指导作用”的现代教学思想。

“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

所谓“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

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

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满足了初中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满足初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而教师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与“学”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在现有的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的是“教大于学”或者“教等于学”的现象,造成学生自主学习水平的低劣。

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素养”新理念和“化学课程应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的要求,理想的课堂教学应当建立在“学大于教”的逻辑起点上,学生只有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所学的知识才会超过教师所教的内容。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认为:

“课堂教学,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思维和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摈弃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使他们准确掌握知识,熟练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须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自主设计实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学习活动。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创设一种学习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猜想、实验、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学生愉快的操作不仅可以丰富感性知识,激发兴趣,同时也加深了对理性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学到了探究知识的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由此,我们提倡,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走进课堂,激发学生对未知的事物认识的渴望,让学生能动的完成学习的过程。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在化学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和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并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核心,构建以实验探究和个体交往合作为基础,学案导学为主线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

2、转变、更新化学教师的包括学生观、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等在内的教育观念,提高化学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改变学生以往依赖老师讲解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设计实验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改进课堂教学中教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行为,让二者皆能沿着良好的态势发展,寻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3、能够促使教师掌握正确的指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的策略,让课堂教学更好地适应学生,彰显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问题的实验探究实现对知识的内化和理解,养成主动求知的习惯,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创设情境和激发情感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创新兴趣,点燃学生心中探求新知的思想火花;教学中如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培养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进而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和品质,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分析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启发学生创造、想像,从而启迪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力求达到:

(1)通过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脑想(纵横联系知识,展开创新思维)、动口讲(各抒己见,交流反思,统一认识)、动手做(自主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在动手实验中深化对理解知识)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通过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从重结果到重过程;从盲从到问一个为什么;从单向思维到多向思维;从对问题的一元理解到多元理解;从背实验到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将知识学活、用灵;(3)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为持之以恒的自主学习注入不竭的原动力。

总之在实际教学中,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

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

追求使学生形成有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最终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解决问题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提高思维品质,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未来生活中可以创造性地应答没有遇到过的挑战。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探究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与方法。

在化学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良好的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的情境和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

2、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确定不同层次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问题,引导学生明确设计合理可行的实验方案的思路、方法、步骤及遵循的原则。

3、探究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设计实验技巧的探索与实践。

4、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核心,构建以实验探究和个体交往合作为基础,确立以“学案导学教学为主线、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能力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5、转变、更新化学教师的包括学生观、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等在内的教育观念,提高化学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培养一支科研型的中青年化学骨干教师队伍。

研究重点:

探讨以学案为主线,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及原则

在自然教学状态下,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学习、研究、行动和反思,广泛借鉴古今中外有关自主探究学习的教育教学理论,并在实践中加以创造性地运用,形成适合教学实际的、有效的教学理论和实施策略。

采取的主要方法有:

1、文献检索、理论研究法:

了解我国化学教育教学的历史经验与教训,从而更好地探索出如何以学案为主线,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自主设计出合理可行的实验方案的方法与途径。

2、调查法:

通过问卷、座谈等方法,获取当前中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能力降低及自主学习能力缺失的真实情况和有价值的课题研究资料;全面了解学生实验方案设计能力差的主要原因和提高自主设计实验能力的主要方法。

3、观察法:

课题组成员定时深入化学教学第一线听课、评课,实地考察,了解中学化学教学中实施自主探究学习的情况及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能力培养的实况,这样便于在课题研究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4、经验总结法: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小结,调整完善研究方案。

此外,还利用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实验法、对比法等来进行研究。

遵循的主要原则是:

1、目标性原则

本课题将在“以学案为主线,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能力为本”思想指导下,力求探索一种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充分参与,主动发展的教学模式。

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为主要目标。

2、主体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更新观念。

实践和研究表明,“教者好教”并不等于“学者好学”。

我们要改变过去的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现象,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能正确处理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提出问题、自主分析问题、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解决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养成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能力。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1、开题起步申报阶段:

(2009.9) 宣传发动,成立课题组进行师资培训,学习相关理论,进行文献资料的搜集及相关调查。

制订具体的研究计划,本阶段的研究内容及达成目标:

掌握新课改时期学生学习化学的环境、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及影响因素。

阶段成果:

课题申报表、课题研究方案、撰写相关论文。

2、实施研究阶段:

(2009.10——2010.4)各级部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确定探究的重点,制订各自具体的研究计划,按方案组织实施、总结经验、反馈修正方案,撰写中期研究报告,接受市县专家中期评估验收。

本阶段的目标和内容:

各学科组根据学案导学教学中学生在实验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和积累,学生初步形成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的习惯;利用课堂教学,达成在新授课和复习课中利用学案导学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探究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阶段成果:

教研论文、阶段性总结、学案导学教学中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的新授课和复习课教学模式的录像,录像负责人:

邵玲珍单玉君段英明冯利华

3、结题鉴定阶段:

(2010.5)汇编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进行研究成果鉴定。

经验总结、理论提升和经验推广,接受课题鉴定组的评估验收。

八、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研究实施前期阶段:

召开课题开题会,参加课题组组织的培训班、观摩学习活动,转变执研教师教学观念;研究具体的研究目标,制定详细务实的实施方案;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原始资料。

第一,首先对我校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调查,20XX年我校化学组开展了听评课活动,在评课总结时发现:

老师能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进行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的课只有1节;由老师预先设计好一系列实验方案,然后让学生寻求答案的课有5节。

第二,了解制约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能力提高的因素。

(1)学生没机会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在探究新知识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由于在“听课”,所以即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问题也很少提出来,等下课后,想到办公室去问,一则受时间的限制,二则教师太多又不好进去问,这样问题也就只有留给自己了。

时间长了,就失去了提问和自主设计实验的兴趣和热情。

(2)不知道如何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设计实验方案权往往被老师占有,学生一直处于回答老师事先设计好的各种实验方案的被动状态和地位,最终形成了机械的“应答性行为”。

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有的学生根本就没想过可以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只是一味地接受。

至多是在做实验过程中遇到疑问,才会向老师请教“该题应如何操做?

”很少会自主设计出有价值的实验探究方案。

教师的教学思想上只注意启发学生的答问能力,而很少注意对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能力的培养。

课前、课中及课后老师一般都不会明确要求学生做自主设计实验的准备。

再者,很多学生从来没有接受过怎样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的训练。

因此,造成学生不知道应在课堂上如何设计实验方案。

(3)不愿自己动脑设计实验方案。

大多数学生心理素质差,一发言就心慌、胆怯;不善言谈。

一怕叙说设计的实验方案时词不达意或出现错误,被同学和老师讥笑;二怕设计的实验方案太简单或与课堂教学联系不大被老师和同学认为知识太浅溥;三怕打断老师的教学思路和计划被老师拒绝回答;四怕设计的实验方案超出教学要求或老师一时难以回答,造成尴尬。

根据调查的情况,我们研究设计了依据学案,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的一系列教学指导策略。

(一)、教师在教学中养成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的习惯,做好学生的表率。

1、选择好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的最佳时机。

适当的目标设置能够唤起对象的多种需要并促使对象激发相应的动机。

选择好的设疑时机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及时反馈学习信息。

即当学生的思想囿于一个小天地无法“突围”时;当学生对某个问题疑惑不解时;当学生各执己见时;当学生受旧知识影响无法顺利实现知识迁移时,都是设计实验方案的最佳时机。

而一个好的实验方案更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妙处。

例如:

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知识时,如何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验证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相等?

学生在自主分析设计——讨论交流——评价反思——选出最佳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去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只是引导者和合作者。

2、选择好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的最佳点。

教学内容能否成功地传授给学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本节内容重点、难点的把握。

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往往在备课时就非常注意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的选择,而在有些重点、难点的教学上恰当的通过实验探究则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对教材中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实验方案设计,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启发诱导的方式进行:

可以从联系旧知识入手进行启发;可以增设同类,对比启发;可以指导读书,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也可以从直观进行启发。

教学实践已充分证明,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活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

3、选择好设计实验方案的关键处。

众所周知,初中化学教学中注意提高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效率是极为重要的,在关键处进行实验探究不仅能起到对教学内容的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能激发并维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

重点、难点是关键处,内容与内容之间的过渡是关键处,一节课上学生最疲劳时也是关键处,由于学习内容的抽象性而使学生感到乏味时更是关键处,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用自己敏锐的眼光捕捉学生心灵的信息,巧妙及时地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或实验探究,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中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让学生学会自主设计实验方案。

“给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并耐心予以指导,并应以不同的方式肯定并鼓励学生,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因为学生是否具有适宜的充分的自信,是影响其活动积极性和效果的必要条件。

教师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的方法,应引导学生特别注意对关键词的理解。

例如在讲授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可以让学生思考可否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

实验室制取氢气时可否用稀盐酸代替稀硫酸?

效果好不好?

可以设计怎样的实验探究方案进行探究?

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实验室制取气体试剂选择原则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知道了硫酸和盐酸性质的差异。

在教学中对于不同视角的问题应引导学生善于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给予解决。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能力,就要加强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互动性,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大胆探索,在交流、合作中互相启迪,促进实验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可行性、安全性和简约性、环保性、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等原则。

以实验为载体的自主学习步骤一般为:

观察实验——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交流与讨论——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而一般把重点放在方案的设计与讨论这一环节。

研究实施的中期阶段:

根据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理论知识,结合教师自身课堂教学活动,结合学科教研活动,学校举办的课堂教学研讨、展示等活动,积累研究事例和资料,根据研究的进展,进行阶段性总结。

 

为培养学生的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能自主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

  2.设计实验方案要有个过程,切不可心急,欲速则不达。

  3.因势利导,逐步克服为设计实验方案而设计方案的倾向,使设计的实验方案更有实际意义和探究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的土壤

(1)首先让学生明确“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的意义。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化学家卢瑟福通过实验探究发现了原子内部的结构……多少宝贵的科学结论都是由于多次、反复进行实验探究并不断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获得的。

可见在学习中进行实验探究是极其重要的。

(2)其次让学生明确“设计实验方案”是谁的学习任务。

“设计实验方案”不仅仅是教师的事,更是学生自己的事。

(3)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互动的过程。

我们不但要积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更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积极性。

遇到成绩差的学生设计的简单或不着边际的实验方案,切忌挖苦讽刺,一定要鼓励,要有耐心,以免给学生造成心理障碍。

只要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就应该积极肯定;对于那些成绩好,设计的实验方案多而且质量高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并作为典型,号召大家向他学习,以带动激发其他学生,久而久之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的数量就会增加,质量不断提高,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能力就会得到强化。

长期以来,相对稳定的教学和考试模式造成了学生对“标准答案”或“定论”的过分迷信以及对教师、教材观点和结论的过分依赖。

因此,许多学生不愿意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亲自设计实验方案。

这就使学生形成了思维惰性,最终导致缺乏学习的动力和求知的欲望,缺乏思考的兴趣。

那么,中学化学教师在教学中究竟应当怎样去培养学生的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呢?

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乐于提问并进行实验探究的前提是有强烈的情绪和好奇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的建立是在好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