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20北京市海淀区重点中学高三月考物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380643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20北京市海淀区重点中学高三月考物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推荐20北京市海淀区重点中学高三月考物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推荐20北京市海淀区重点中学高三月考物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推荐20北京市海淀区重点中学高三月考物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推荐20北京市海淀区重点中学高三月考物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荐20北京市海淀区重点中学高三月考物理.docx

《推荐20北京市海淀区重点中学高三月考物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20北京市海淀区重点中学高三月考物理.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推荐20北京市海淀区重点中学高三月考物理.docx

推荐20北京市海淀区重点中学高三月考物理

北京市海淀区重点中学2018年11月高三月度测试

理科综合物理能力测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一卷1至4页,第II卷5至12页。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P-31S-32Cl-35.5

第I卷

(选择题共21题每题6分共126分)

注意事项: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5.用蓝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

现将该蓝光的强度减弱,则

A.从光照至金属表面上到发射出光电子之间的时间间隔将明显增加

B.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减小

C.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将减少

D.有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不一定增加

C.对于温度不同的物体,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

D.质量一定的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它的体积一定增大

17.

经3次α衰变和2次β衰变后变为一个新核。

这个新核的质子数为

A.88B.84C.138D.226

18.一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它的俯视图如图所示。

两个相互垂直的力F1和F2同时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沿图中v0的方向做直线运动。

经过一段位移的过程中,力F1和F2对物体所做的功分别为3J和4J。

则两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A.3JB.4JC.5JD.7J

19.将R=200Ω的电阻接入如图所示的交流电路中,电源内阻不计。

则可判断

A.此交流电的有效值为311

V

B.此交流电的频率为100Hz

C.线圈在磁场中转动的角速度为100rad/s

D.在一个周期内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是4.84J

20.一个带电小球从空中的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做功0.3J,电场力做功0.1J。

则小球

1在a点的重力势能比在b点大0.3J

②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小0.1J

③在a点的动能比在b点小0.4J

④在a点的机械能比在b点小0.1J

A.①②③正确B.①③④正确

C.①②④正确D.②③④正确

21.如图甲,水平面上的平行导轨MN、PQ上放着两根导体棒ab、cd,两棒间用绝缘丝线系住。

开始,匀强磁场垂直纸面向里。

磁感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I和T分别表示流过导体棒中的电流强度和丝线的拉力。

则在t0时刻

A.I=0,T=0B.I=0,T≠0

C.I≠0,T=0D.I≠0,T≠0

 

学校班级姓名学号

题号

1-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总分

得分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10题共174分)

22.(18分)

(1)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B.误差都是由于测量不仔细产生的

C.误差都是由于测量工具不精密产生的

D.任何测量都存在误差

E.实验时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F.采用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G.实验中产生误差是难免的,但可以想办法尽量减小误差

H.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偶然误差

I.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系统误差

(2)金属的电阻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某同学通过做实验研究一个小灯泡灯丝

的伏安特性。

下表是他在实验时获得的通过灯泡的电流I和灯泡两端电压U的一

系列数据。

I/A

0

0.18

0.14

0.18

0.23

0.31

0.36

0.39

0.42

0.44

0.46

0.49

U/V

0

0.38

0.69

0.90

1.15

1.60

2.15

2.50

3.05

3.60

4.15

5.15

这位同学在实验过程中选用的是下列器材中的(填字母)_____________________。

A.直流电源

B.0~30Ω的滑动变阻器

C.电压表(0~15V,内阻约15kΩ)

D.电压表(0~3V,内阻约3kΩ)

E.电流表(0~0.6A,内阻约0.1Ω)

F.电流表(0~3A,内阻约0.01Ω)

G.电键

H.导线

实验时他应选用下面所示电路的图。

23.(17分)某中学生身高1.80m,质量70kg。

他站立举臂,手指摸到的高度为2.25m。

如果他先下蹲,再用力蹬地向上跳起,同时举臂,手指摸到的高度为2.70m。

设他从蹬地到离开地面所用的时间为0.3s。

求:

(1)他刚离地跳起时的速度大小;

(2)他与地面间的平均作用力的大小。

(取g=10m/s2。

 

24.(21分)真空室中有如图所示的装置。

电极K发出的电子(初速不计)经过加速电场后,由小孔O沿水平放置的偏转板M、N间的中心轴线OO′射入。

M、N板长为L,两板间加有恒定电压,它们间的电场可看作匀强电场。

偏转板右端边缘到荧光屏P的距离为s。

当加速电压为U1时,电子恰好打在N板中央的A点;当加速电压为U2时,电子打在荧光屏的B点。

已知A、B点到中心轴线OO′的距离相等。

求U1:

U2。

 

25.(22分)如图,长为L=0.5m、质量为m=1.0kg的薄壁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子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

箱内有一质量也为m=1.0kg的小滑块,滑块与箱底间无摩擦。

开始时箱子静止不动,小滑块以v0=4m/s的恒定速度从箱子的A壁处向B壁处运动,之后与B壁碰撞。

滑块与箱壁每次碰撞的时间极短,可忽略不计。

滑块与箱壁每次碰撞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没有损失。

g=10m/s2。

求:

(1)要使滑块与箱子这一系统损耗的总动能不超过其初始动能的50%,滑块与箱壁最多可碰撞几次?

(2)从滑块开始运动到滑块与箱壁刚完成第三次碰撞的期间,箱子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是多少?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I卷包括21小题,每题6分,共126分。

1.C2.B3.A4.C5.D

6.D7.C8.A9.C10.B11.A12.B13.B14.D

15.C16.B17.A.18.D19.D20.B21.C

第Ⅱ卷包括10个小题,共174分。

22.(18分)

(1)DGH  (6分,答对一个给2分,含有错误答案不给分。

(2)ABCEGH  (6分,答对一个给1分,含有错误答案不给分。

B     (6分)

23.(17分)

解:

(1)跳起后重心升高h=2.70-2.25=0.45(m)(3分)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3分)

解得

=3(m/s)(2分)

(2)根据牛顿定律F-mg=ma(3分)

运动学规律v=at(3分)

解得F=m(g+

)=1400(N)(3分)

24.(21分)

解:

设电子电量为e、质量为m。

由题意,电子在偏转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加速度为a且保持不变。

加速电压为U1时,设电子进入偏转电场时的速度为v1

(2分)

偏转距离为y1,沿板方向的位移为L/2

L/2=v1t1y1=

(4分)

加速电压为U2时,设电子进入偏转电场时的速度为v2

(2分)

偏转距离为y2,沿板方向的位移为L

L=v2t2

(4分)

如图,电子从C点离开电场,沿直线CB匀速运动打在B点。

由几何关系得

(4分)

由以上各式解得

(3分)

25.(22分)

解:

(1)设箱子相对地面滑行的距离为s,依动能定理和题目要求有

系统损失的总动能为2μmgs≤

mv02×50%     (3分)

解得s≤

       (2分)

由于两物体质量相等,碰撞时无能量损失,故碰后交换速度。

即小滑块与箱子碰后小滑块静止,箱子以小滑块的速度运动。

如此反复。

第一次碰后,小滑块静止,木箱前进L;第二次碰后,木箱静止,小滑块前进L;第三次碰后,小滑块静止,木箱前进L。

因为L

(3分)

(2)从滑块开始运动到刚完成第三次碰撞,箱子前进了L

箱子克服摩擦力做功  W=2μmgL=3(J)      (2分)

第一次碰前滑块在箱子上匀速运动的时间

(s) (2分)

第二次碰前箱子匀减速的加速度大小  

(m/s2) (1分)

 设箱子匀减速的末速度为v,时间为t2v2-v02=2aL   (1分)

v=v0+at2         (1分)

求出   t2=0.14(s)    (1分)

第三次碰前滑块在箱子上匀速运动的时间 

(s) (2分)

从滑块开始运动到刚完成第三次碰撞经历的总时间为

t=t1+t2+t3=0.425(s)   (1分)

摩擦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   

(W)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