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复习题13通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380363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28.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原理复习题13通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通信原理复习题13通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通信原理复习题13通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通信原理复习题13通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通信原理复习题13通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信原理复习题13通信.docx

《通信原理复习题13通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原理复习题13通信.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信原理复习题13通信.docx

通信原理复习题13通信

13通信工程《通信原理》复习题

一、填空

1.某四进制系统,4秒钟传输4800个四进制符号,则此系统的传码率

RB4,传信率Rb=o

2.模拟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主来衡量;数字调制系统

的抗噪声性能主要用来衡量。

调制的可靠性用衡量;DPSK的可靠性用衡量。

4.某通信系统采用四进制数字序列传输方式,每传输一个码元需T=250X10-6s

时间,其传信率为,码元速率为,若传输了5s,检测到50个码元

误码,其误码率为o

5.八进制数字通信系统的误码率为10-5,系统的传输速率为600b/s,则接收端

在h内能接收到144个错误码元。

6.

F()*2d

k(t)是否随时间变化,将信道分为信道

H(w)=o

已知能量信号f(t)的傅氏变换为F(w),则根据帕塞瓦尔定理可得其能量为E=

3

f5000Hzm(t)5sin210t

6.在国际上推荐的PCM基群的两种标准中,我国采用9式,它以_律压扩特性为标准。

在这种制式下每路话音信号的抽样速率为H乙,每帧的时间间隔为。

EA8000125卩s

1、模拟通信系统中,可靠性最好的是(FM,有效性最好的是(SSB。

2、在FM通信系统中,采用预加重和去加重技术的目的是(提高解调器输出信噪比)。

3、时分复用的话路数越多,信息速率(越大)。

4、在2ASK2FSK2PSK2DPSK1信系统中,可靠性最好的是(2PSK,有效性最好的是(2ASK2PSK

&改善FM系统抗噪声性能的有效措施是(采用预加重技术和去加重技术)

8、通过眼图,可以观察到(码间串扰)和(噪声)的大小

10、当无信号时,加性噪声是否存在?

(存在),乘性噪声是否还存在?

(不存在)

11、设基带信号的最高频率为的语音信号,则AM信号带宽为(),SSB信号带宽为(),DSB言号带宽为()。

13、广义平稳随机过程的两个特点分别是(数学期望、方差与时间无关)和(自相关函数只与时间间隔有关)。

15、对FMAMDSBSSE通信系统,按可靠性好坏,排列次序为(FMDSB(SSB、AM,按有效性好坏,排列次序为(SSBAM(DSB、FM、。

16、对于2DSK2ASK2FSK通信系统,按可靠性好坏,排列次序为(2DPSK2ASK2FSK,按有效性好坏,排列次序为(2DPSK(2ASK、2FSK。

17、均匀量化器的量化噪声功率与信号大小(无)关,适用于动态范围(小)的信号,非均匀量化器可以改善(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适用于动态范围(大)的信号。

18、模拟通信系统中,已调信号带宽与有效性之间关系是(已调信号带宽越小,有效性越好;。

接收输出信噪比与可靠性之间的关系是(接收机输出信噪比越高,可靠性越好;)

23、语音对数压缩的二个国际标准分别是(A律)和(u律)。

我国采用的是(A律)

24、模拟通信系统可采用的一种复用方式为(频分复用)。

数字通信系统可采用的一种复用方式为(时分复用)。

1、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用传输频带利用率衡量:

可靠性用差错率衡

量。

2、模拟信号是指信号的参量可连续取值的信号,数字信号是指信号的参量可

离散取值的信号。

3、广义平均随机过程的数学期望、方差与时间无关,自相关函数只与时间间

隔有关。

4、一个均值为零方差为2的窄带平稳高斯过程,其包络的一维分布服从瑞血

布,相位的一维分布服从均匀分布

5、当无信号时,加性噪声是否存在?

是乘性噪声是否存在?

否。

6、信道容量是指:

信道传输信息的速率的最大值,香农公式可表示为:

CBlog2(1—)。

N

7、设调制信号为f(t)载波为cosct,则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信号的时域表达

1

式为f(t)cosct,频域表达式为—[F(c)F(c)]。

2

8、对最高频率为fH的调制信号m(t)分别进行AMDSBSSB调制,相应已调信号的带宽分别为2fh、2Lh_、_Lh_。

9、设系统带宽为W则该系统无码间干扰时最高传码率为2W波特。

10、PSK是用码元载波的相位来传输信息,DSP是用前后码元载波的相位差来传输信息,它可克服PSK的相位模糊缺点。

11、在数字通信中,产生误码的因素有两个:

一是由传输特性不良引起的码间

串扰,二是传输中叠加的加性噪声。

12、非均匀量化的对数压缩特性采用折线近似时,A律对数压缩特性采用13_折

线近似,律对数压缩特性采用15_折线近似。

、选择题

1.下列哪种解调方式对判决的门限敏感(A)

A、相干2ASKB、相干2FSKC、相干2PSKD、差分相干解调

2.用窄带波波器在以下哪种数字基带信号(1,0等概)可直接提取同步信号(B)P140

A、单极性码B、单极性归零码C、双极性码D、双极性归零

3.在相同的码元传输速率下,以下哪种线路码型频带利用率低(D)P144

A、曼彻斯特码B、HDB3码C、AMI码D、5B6B码

4.一个随机信号的功率谱密度为M@),它通过一个理想微分电路后,其

功率谱密度为(C)

1221

A.厶皿()B.M()C.M()D.丄M()

5.非均匀量化时,量化间隔的大小与(A)成正比。

A、信号的幅度B、信号的带宽C、信号的功率D、信号的平均幅度

6.高斯白噪声通过线性系统,其输出分布为(A)

A、高斯分布B、瑞利分布C、广义瑞利分布D、均匀分布

7.频分复用方式,若从节约频带的角度考虑,最好选择(C)调制方式

A、DSBB、VSBC、SSBD、AM

8.下面列出的方式当中,(D)属于非线性调制。

A、SSBB、DSBC、VSBD、FM

9.下面(C)情况下,会发生解调门限效应。

ASSB解调B、DSB同步检波C、FM信号的鉴频解调D、VSB同步检测解调

10.恒参信道相位畸变,对模拟通信质量影响(B)

A、很大B、不显著C、显著D、不存在

11.某二进制随机信号的功率谱密度为:

该信号(B)

A含fs谐波分量B、不含fs谐波分量C、不含直流分量D、含2fs谐波分量

12.在抗加性高斯白噪声方面,性能最好的调制制度是(C)

A、2FSKB、2ASKC、2PSKD、2DPSK

13.相同传码率条件下,下面四种方式中(C)的频带利用率最低

A、2ASKB、2PSKC、2FSKD、2DPSK

14.设基带信号m(t),载波频率为fc,则单边带下边带信号的一般表示式为

(B)

A.s(t)A[1m(t)]cos(2fct)B.s(t)m(t)cos(2fct)m?

(t)sin(2fct)

C.s(t)Am(t)cos(2fct)D.s(t)m(t)cos(2fct)m?

(t)sin(2fct)

15.窄带噪声n(t)的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具有如下性质(A)

A、都具有低通性质B、都具有带通性质C、都具有带阻性质D、都具有高通性质

16.在多路载波电路系统中,采用单边带频分多路方式进行复用,其一个标准的12路基群信号的副载波间隔是(C)

A、B、4kHzC、8kHzD、10kHz

17.在数字调制系统中,采用8PSK调制方式传输,无码间串扰时能达到的最高频带利用率是(A)Baud/Hz

A、1B、2C、3D、4

18.设加性高斯白噪声的单边功率谱密度为no,输入信号的能量为E,则匹

配滤波器在t=T时刻输出最大信噪比为(C)。

A、E/2n0B、E/n0C、2E/n0D、4E/n0

1.关于信号接收机的门限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只要使用包络检波器就存在门限效应;B、非相干解调器不一定都存在门

限效应;

C、所有相干解调器都存在门限效应;D、使用包络检波器不存在门限效

应。

2.关于衰落,下述正确的是(B)。

A、对多径传播,到达接收点的信号相位和总强度均随机变化;

B、对频率不敏感;

C、选择性衰落对不同边带的扰动不一样;

D高频时的选择性衰落比低频严重。

3.对于SSB调制技术而言,下述不正确的是(B)。

A、传输带宽比AM和DSB减少一半;B、信道利用率降低一半;

C、同等条件下比AM和DSB更节省功率;D、在军用短波通信中有广泛应用。

4.用单音f(t)=COS3nt对载波qt)=COS3ot进行调频,若Jo(Bfm)=0,则其调制效率为(C)0

A、0;B、50%;C、100%;D不确定。

5.对二进制频带传输系统而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0

A、FSKPSKDPSK勺抗衰落性能均优于ASK

B、FSKPSKDPSK勺最佳判决门限比ASK容易设置;

C、接收机的输入信噪比增加,解调的误码率一定下降;

DASKPSKDPSK的频带利用率均低于FSK

三、综合题

1.有下列信息码,请分别变换成AMI码、HDB码和CMI码

信息码10000111000000000

01

AMI码(-1)

HDB码(V-)

CMI码(11)

信道中有下列HDB码,请还原成信息码

HDB码10001-100-1010-1100100-101-10

信息码

[解]

(1)

信息码1000011100000000001

AMI码(-1)10000-11-100000000001

HDB码(V-)1000V+-11-1000V-B00V+00-1

CMI码(11)000001010100

HDB码10001-100-1010-1100100-101-10

信息码100000000010100000010110

2.设基带传输系统总的传输特性为H(W,若要求以1/Ts波特的速率传输数据,试验证图(a),(b),(c),(d)所示的H(W)能否无码间干扰传输?

其中,无码间干扰的传输特性带宽和频带利用率是多少?

H()

0.25

■V

r

Ts0Ts

(b)

H()

A

Ts0Ts

(a)

[解]

(a)

对于

(b)

1

(c)

2

^Bmax

l2

Rb不能

1

-Rb能

1Ts丄;能

Ts

(d)

RBmaxfR32.不能

频带利用率

(b)

B(1

(c)

0.25)-

Ts

Ts

5

8Ts,

11

TsTs

1.6Baud,Hz

1Ts

1BaudHz

1、已知调制信号

cos2000t

载波为2cos104t,分别画出AMDSBSSB

(下边带)信号的频谱。

Sam

2n

-6-5-40456f(kHz)

 

2n

7t

 

 

-6-5-40

456f(kHz)

 

180°代表“1”。

2、设信息序列为00001,试编为AMI码和HDB3码(第一个非零码编为+1),并画出相应波形。

100000000001100001

AMI+10000000000-1+10000-1

HDB3+1000+V-B00-V00+1-1+B00+V-1

+1000+1-100-100+1-1+100+1-1

AMI「l_T

HDB3>""Lj一LJ一LLP—d

3、设发送数字信息为,试分别画出OOK2FSK2PSK及2DPSK言号的波形示意图。

(对2FSK信号,“0”对应Ts=2Tc,“1”对应Ts=Tc;其余信号Ts=Tc,其中Ts为码元周期,Tc为载波周期;对2DPSK言号,0代表“0”、1800代

表“1”,参考相位为0;对2PSK信号,0代表“0”、

4、采用2ASK方式传输的二进制信息为1,已知码元传输速率为1200B,载

波频率为2400Hz,试构成一种2ASK信号调制器原理框图,并画出2ASK信号的时间波形。

答:

2ASK信号是一种数字振幅调制,已调信号的振幅随数字基带信号变化。

2ASK信号可以采用模拟相乘的方式产生,其调制器原理框图如图(a)所示,数

字基带信号s(t)应是单极性不归零波形。

2ASK信号也可以采用数字键控的方式产生,通过开关的接通和接地来产生2ASK信号,其调制器原理框图如图(b)所示;根据题中已知条件,码元传输速率为1200B,载波频率为2400Hz因此在2ASK信号的时间波形中,每个码元时间内共有两个周期的载波,数字基带信号s(t)和2ASK信号的时间波形如图(c)所示:

(a)(b)

 

0000

s(t)亠|产亠I

e(t)□I——I

hiJ

vv科忡川

(c)

5、画出采用阿姆斯特朗间接法产生宽带FM广播发射信号的原理方框图,并给出载波频率0和最大频偏△与两级晶体振荡器频率(1、2)、倍频次数(N、NO的关系。

答:

阿姆斯特朗间接法产生宽带FM广播发射信号的原理方框图如下。

载波频率o与两级晶体振荡器频率(1、2)、倍频次数(N、N2)的关系为:

0N2(N112)

最大频偏△与两级晶体振荡器频率(1、2)、倍频次数(N、N2)

的关系为:

N1N21

1、第I类部分响应系统

(1画出该系统完整框图;

(2)写出预编码、相关编码和译码表达式;

(3)若有以下二进码序列,写出预编码、相关编码和译码序列

an1101001011

(1)

⑵预编码bn=an

bn-1

7

相关编码

cn:

bn+

bn-1;译码an

[cn]mod2

⑶信息序列an1

10

1

0010

1

1

预编码序列bn(0)

10

0

111

0

0

10

相关编码序列cn

00

-202

2

0

-200

译码11

01

0

010

1

1

注:

若cn按逻辑码1

10

1

221

0

1

1

(1)画出包括预编码在内的系统组成框图

(2)写出发端预编码、相关编码和收端判决的逻辑关系式

⑶已知二进制信息码,列出⑵中各式相应输入、输出序列。

解:

(1)系统框图

)dM

⑶预编码bnanMbn2相关编码Cnbn2

模判决

(3)信息码

10010111

01

预编码bn0

010111

00100

相关编码cn

10010

-1-110-1

模判决

100101110

1

3、已知信息代码为

0101,试确定相应的

AMI码、HDB码,并分别画出它们的波

形图

AMI码

HDB3码

(1)当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元速率为时,用奈奎斯特准则验证该系统能否

实现无码间干扰传输?

(2)系统带宽是多少?

此时系统频带利用率为多大?

4.答:

(1)基带信号的码元速率为Rb」时,该系统可等效成理想矩形低通特性

5.

频带利用率为詈右

5、若发送的二进制信息为11010,已知码元速率为1200B:

(1)若载波频率为2400Hz画出2ASK信号波形

⑵若载波频率为2400Hz用=0°表示“0”,=180°表示“1”,画出2PSK信号

波形;

(3)2FSK中对应“1”和“0”的两个载波频率分别为1200Hz和2400Hz,画出2FSK波形;

⑷若载波频率为2400Hz若用△=0°表示“0”,△=180°表示“1”,且参考相位为0°,画出2DPSK波形。

5.答:

(1)2ASK信号波形:

⑵2PSK信号波形:

四、计算题

1现有一个由8个等概符号组成的信源消息符号集,各符号间相互独立,每个符号的宽度为。

计算:

(1)平均信息量;

(2)码元速率和平均信息速率;(3)该信源工作2小时后所获得的信息量;(4)若把各符号编成二进制比特后再进行传输,在工作2

小时后发现了27个差错比特(若每符号至多出错1位),求传输的误比特率和误符号率。

解:

解:

(1)Hlog2Mlog283(bit/符号)

(2)Ts=,所以RBTLlOOOOBaud

RbRBH10000330kbit/s

(3)

IRbt3010323600216Mbit/s

2小时传送的码元数为NRBt10000236007.2107

误码率为:

27

Pe72106375107

2、设某信道具有均匀的的双边噪声功率谱密度Pnf0.5103W/Hz在该信道

中传输抑制载波的单边带(上边带)信号,并设调制信号m(t)的频带限制在

5KHz,而载波为100KHz,已调信号的功率为10KW若接收机的输入信号在加至解调器之前,先经过一理想带通滤波器滤波,试问:

(1)该理想带通滤波器中心频率多大?

(2)解调器输入端的信噪功率比为多少?

(3)解调器输出端的信噪功率比为多少?

解:

(1)单边带信号的载频为100kHz,带宽B=5kHz,为使信号顺利通过,理想带

1

通滤波器的中心频率为f010015102.5(kHz)

2

(2)解调器输入端的噪声与已调信号信号的带宽相同,

M2Pn(f)B20.510351035W

已知S=10kW所以色10102000

Ni

(3)由于单边带调制系统的制度增益为G=1,因此解调器输出端的信噪比

soS

0-2000

NoNi

3、采用13折线A律编码,最小量化间隔为1个量化单位,已知抽样脉冲值为

-95量化单位:

(1)试求此时编码器输出码组,并计算量化误差;

(2)写出对应于该7位码的均匀量化11位码。

解:

(1)已知抽样脉冲值1。

=-95,设码组的8位码分别为CGGCCsCCG。

因为10<0,故C=0

又因为10>64,且1。

<128,故位于第4段,段落码C2GG=011

第4段内的量化间隔为4,由10=64+7X4+3知,10位于第4段第7量化级,

GGGG=0111

因此,输出码组为CQGGGC6GG=00110111

译码输出-(64+7X4+2/2)=-94,

量化误差为:

-95-(-94)=-1(单位)

(2)对应于该7位码的均匀量化11位码为:

CC2C3GGC6GC8C9C0C1=00001011110

4、若对12路语音信号(每路信号的最高频率均为4kHz)进行抽样和时分复用,将所得脉冲用PCM基带系统传输,信号占空比为1:

(1)抽样后信号按8级量化,求PCM言号谱零点带宽及最小信道带宽;

(2)抽样后信号按128级量化,求PCM言号谱零点带宽及最小信道带宽。

解:

(1)Rb=(12X8Xlog28)kbit/s=288kbit/s

频零点带宽为

1

r=—=r=288kHz

最小信道带宽为

1

B=—r=144kHz

2

(2)Rb=(12X8Xlog2128)kbit/s=672kbit/s

1

Bs==Fl=672kHz

16、将-350△编为8位PCM码,并计算发端和收端量化误差.解:

1)①-350△<0,故ai=o

②350△位于256A~512^之间,为第6大段,故&2&3&4=101

③第6大段起始电平为256A,段长为256^,分为16小段,则每一小段长度为256^/16=16△,(350^-256△)/16为第6小段,故&越&7&8=01018位PCM码为01010101

2)发端量化误差=|样值电平|—码字电平

=350^-{大段起始电平+(8a5+4a6+2a7+a8X小段长}

=350^-[256+5X16^]

=350^-336△

=14^

收端量化误差=|样值电平|—解码电平

=|样值电平卜(码字电平+X小段长)

=350^-[336△+X16^]

=6^

17、某设备未过载电平的最大值为4096mv有一幅度为2000mv的样值通过A律13折线逐次对分编码器,写出编码器编码过程及输出的8位PCM码。

解:

4096mv/2000mv=204^/X,则X=1000A

1000△>0,则a仁1

1000△>128^,则a2=1

1000△>512^,则a3=1

1000△<1024^,则a4=0,a2a3a4为110,第7大段,起始电平为512^,段落差为512^

1000△>512^+512^/2=768△,则a5=1

1000△>512^+512^/2+512△/4=896△,则a6=11000△>512^+512A/2+512△/4+512△/8=960△,则a7=1

1000△>512^+512A/2+512△/4+512△/8+512△/16=992△,则a8=1

8位PCM码为。

1、已知某四进制离散信源(0、1、2、3),设每一符号独立出现,其出现概率分

别为1,1,1,1,每个符号(码元)宽度为。

4882

试求:

(1)该信源的平均信息量;

(2)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

1.解:

(1)该信源的平均信息量为

H1log211log211log21丄log211.75(bit/符号)

44888822

信息速率RbRb?

H50001.758750(bit/s).

2•某一待传输的图片含个像素,各像素间统计独立,每个像素有8个亮度等级

(等概率出现),要求用3s传送该图片,且信道输出端的信号噪声比为30dB,

抽样值为-730个量化单位:

(1)试用逐次比较法写出13折线A律特性编码对应的八位码,并计算量化误差;

(2)写出后7位码(不含极性码)对应的均匀量化11位码(采用自然二进制码)。

6.答:

(1)第一步,输入抽样值为负,所以q0;

第二步,13折线的第7段的量化区间为512-1024,所以输入抽样值落入第7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