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哈尼梯田农耕礼俗文化探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379215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哈尼梯田农耕礼俗文化探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云南哈尼梯田农耕礼俗文化探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云南哈尼梯田农耕礼俗文化探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云南哈尼梯田农耕礼俗文化探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云南哈尼梯田农耕礼俗文化探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哈尼梯田农耕礼俗文化探究.docx

《云南哈尼梯田农耕礼俗文化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哈尼梯田农耕礼俗文化探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哈尼梯田农耕礼俗文化探究.docx

云南哈尼梯田农耕礼俗文化探究

云南哈尼梯田农耕礼俗文化探究

[内容摘要]:

哈尼梯田农耕礼俗由梯田农耕稻作发展而来,是哈尼人智慧的结晶及其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梯田农耕礼俗与梯田农耕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又与其他传统文化形态、农耕技术等呈现密切交错的关系。

关注、保护哈尼梯田农耕礼俗对哈尼族的发展以及农耕生产具有现实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哈尼族;哈尼梯田;梯田农耕礼俗;农耕技术;现代经济

 梯田文化是哈尼族文化的核心。

梯田耕作是哈尼族千百年来的主要生存方式。

梯田农耕礼俗又是梯田文化中的精要部分。

它集中反映了哈尼人的人生态度、伦理道德、审美意象等,体现了哈尼人勤劳、勇敢和睿智的精神特色;是连接农耕生产与其他文化形态的重要桥梁。

一、哈尼族与哈尼梯田

哈尼族是中国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少数民族之一,总人口达132.52万人,自古以来就是耕种梯田的民族。

哈尼梯田是哈尼人民勇于挑战自然,与天地共存、日月同辉的创作之作。

过去,由于地处边远,环境封闭,梯田的雄伟壮观疯子、耕作精湛程度和文明程度长久以来少为人知。

其实,在滇南红河南岸的哈尼山区自然资源丰富,梯田蔚为壮观,呈长条环状的梯田绕山而行,从山脚至山顶,埂回堤转,阡陌连绵,重重叠叠。

那大则数亩,小则如澡盆的梯田,依山起伏布满河谷和山梁,有许多高达上千层的梯田像一架架银彩带的天梯伸向天边,成为举世瞩目的梯田壮丽奇观,哈尼族被中外学者赞誉为:

“雕刻大山的民族”。

[1]

这种亚热带崇山峻岭中的梯田壮丽景观,是哈尼族山地稻作农业创造性的表现,它的耕作方法虽然处在极为原始的木犁牛耕生产阶段,但它为哈尼社会系统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物质基础。

明代农学家徐光启在《农政全书·田制》篇中将哈尼梯田列入中国七大田制之一,称誉为“世外梯田”,有“世间田制之多等夷,有田世外谁题名”诗为证。

清代嘉庆《临安志·土司志》确切记载了梯田农业的壮丽图景:

“依山峦平旷处,开凿田园,层层相间,远望如画”。

《云南通志》还记载了红河南岸土司区内今元阳纳更(上新城)山土巡检龙嘴,红河县左能山土副长官司吴沣颇因带领哈尼人民开山造田,受到清朝廷表彰封山赏颁发委任状供职的实际。

历史证明了哀牢山区红河流域的梯田,是同居这山区的彝族、汉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布依族、瑶族等各民族共同劳动的结晶,但事实上,正如《中国少数民族简史》所载:

“云南多数的山居民族都能开垦梯田,但所垦台数之多,技术之精,则当首推红河南岸的哈尼族;从云南少数民族耕种梯田的技术来看,只有哀牢山下段哈尼族的梯田达到‘殊为精好’的水平”。

以此为据,哈尼梯田是中国梯田文化的代表和象征。

哈尼族先民自隋唐迁入以来就已开垦梯田、种植水稻,再次1300多年间,哈尼族倾注了数十代人的心力,发挥了惊人的智慧和勇气垦植梯田。

长期以来,哈尼族为什么使用原始木犁、锄头等简陋生产工具能在险峻雄伟的哀牢山中创造如此神奇壮丽的梯田,原来这是哈尼族与生俱来的民族精神使然,这从哈尼族“出门礼、婚姻嫁娶、丧葬”的人生礼仪习俗中可以见证。

可以这样说,哈尼梯田是哈尼族精神生活的真实写照,其主要表现在:

(一)、梯田农业是哈尼族自然人生观的桥梁。

哈尼梯田是依据爱老山区自然生态环境、立体气候、立体水土特点的劳动创造物。

冬耕、春播、夏锄、秋收,这种与大自然规律同步的山梯田稻作行为,对哈尼族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

哈尼族的自然、朴素的人生观的基本概念是注重今生和灵魂不灭。

注重今生,使哈尼族自强不息,以吃苦耐劳为人生美德和生活信条,化劳动辛苦为乐,化生活的艰辛为乐,决定乐观的人生态度。

灵魂不灭的观念,使哈尼信奉和祭祀鬼神,顺应天命,不以人的艰辛为苦难,不以死亡为人生憾事,形成宽宏大量,富于忍耐的民族性格。

(二)、梯田是哈尼族人神交流的祭坛。

哈尼族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由来已久。

但随着民族迁徙的结束,定居农耕生活和稻作农业生产发展的实现,哈尼社会普遍信奉的原始宗教崇拜形态与祭祀内容、方式都逐渐集中围绕梯田农业祭祀与崇拜来进行。

如:

“昂玛突”、“苦扎扎”、“活息扎”、“尝新节”、“扎勒特”、“十月年”等一系列民俗祭祀活动,成为哈尼族梯田农业的岁时祭祀礼仪。

哈尼族把美好的愿望也全部寄托在梯田之上,于是梯田成了哈尼族人神交流的祭坛。

(三)、哈尼梯田象征着哈尼族的性格。

哈尼族的性格可以用“刚柔并济、坚忍不拔”来比喻。

据《续修蒙自县志》卷三载:

“窝尼自呼哈尼,蒙之和尼里(今元阳县嘎娘乡)其新居也。

其性柔,畏洁,不敢为盗贼,然善合群。

”又据清代王思训《滇南杂志》卷三十三载:

“窝尼勤俭和翰泥(哈尼族)品行巧慧,人莫能及者。

男多黛黑,女微白。

上下相接皆有礼,畜养山羊而不食羊肉,乃夷中之最善者。

”这两个文献记载了哈尼族温和柔顺的民族性格特征。

历史上,公元1817年至1919年间由高咯依、多沙阿波卢梅贝等因不堪忍受关附图司领主的苛重压迫和剥削,领带农民起义,前者规模浩荡,事警朝廷(详见《清宫秘史》)。

两次起义都联合哀牢山区其他各民族反抗关福、土司领主的阶级压迫和剥削,反映了哈尼族坚如磐石的一面。

哈尼族温顺柔和、热情豪爽和坚韧的性格,是居哀牢山区创造梯田农业的过程中形成的。

  (四)、梯田是哈尼族生命情操的源泉。

哈尼族从出世开始就把自己的命运与梯田联系在一起,在几乎没有一块平地的半山区和高山区,倾注一生的心力雕刻山体,梯田实际已成为哈尼族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财富的源泉,是哈尼族精神的砥柱。

无论从对自然、梯田农业祭祀、动植物崇拜、服饰、诗歌、民间传说、音乐舞蹈、建筑艺术等,都可见生命轨迹,即承接传习古代的,又模仿现代的生命情操自然流露。

这种情操是在梯田生产过程中发生和发展的。

  (五)、梯田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大系统。

哈尼梯田不像世界遗产中的许多项目已成为文物古迹。

如长城、故宫、秦始皇陵、埃及金字塔等今天已失去当年的功能。

也不像单纯的自然景观、如:

泰山、黄山、尼加拉瓜大瀑布等。

更不像曲阜孔庙、布达拉宫、颐和园等单纯的人文景观。

它是人文景观,也是自然景观,是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巧妙结合的产物。

以元阳为例:

190000亩梯田,至今养育元阳33.6万多农业人口,境内6.3万多公顷森林,至今供给全县人民的人畜饮水和农田用水,是经久不衰,良性循环生态系统。

  (六)、梯田农业是哈尼族步入世界文明的桥梁和纽带。

如今,红河南岸哈尼族聚居区云海神奇变化,民族风情异彩纷呈,红河哈尼梯田作为物质形态的田园风光,具有双重价值,一方面是观赏价值,另一方面是一个生活乐园。

1993年第一届、2002年第四届国际哈尼阿卡文化研讨会在红河州召开之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游客前来游览全福庄、箐口、勐品、多依树、撒玛坝等地梯田景观,通过摄影、新闻媒体、影视宣传等,提高了哈尼梯田在世界文化殿堂的知名度,成为旅游胜地之一。

  哈尼梯田从开拓到发展过程,充分展现了哈尼族的迁移、定居、社会、生产以及宗教的整个发展过程,整体成一个以梯田为中心的“综合性人居环境”。

哈尼族文化是紧紧围绕梯田农耕展开的一整套宗教哲理、节庆仪典、社会人伦、人生礼仪、文学艺术等,它们与梯田耕作相生相成,构成了丰富绚丽,多彩多姿的哈尼文化内涵。

红河哈尼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红河、元阳、绿春、金平等县,而其中以元阳哈尼梯田最为壮丽独特。

元阳哈尼梯田之壮丽和独特,首先是大自然特殊地理结构所造成的。

元阳位于云南省南部,云南省地形分布的特点是西北高、南部低。

从滇西北的中甸、丽江经大理、楚雄到到滇南的思茅、版纳、红河、文山,海拔渐渐下降,形成了滇西北高海拔地区常年无夏的寒温带、寒带气候类型和滇南低海拔地区全年无冬的亚热带、热带气候类型。

从滇西北到滇南,随着海拔下降,立体气候越来越显著,降雨量也越来越大。

全省降雨量最大的就是红河南岸哈尼族聚居地区,相应的稻作农耕越来越密集,旱地耕作越来越减少。

这就使从滇西北的怒江、澜沧江、长江水系到滇南江河水系流域,梯田稻作文化越来越发达,并最终在红河南岸哀牢山南段哈尼族地区形成全省、全国最集中、最发达的梯田稻作区的地理构成环境。

  

其次,哀牢山特定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也决定了元阳哈尼梯田必然形成为最壮丽、独特的奇观。

元阳的地貌特征是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多为切割中山地类型,河坝区蒸发量大,高山区云雾密度大、降雨丰富。

境内以红河、藤条江两大干流为主的水系共有支流29条,总长700余公里,水资源总量为26.9亿立方米,地表为20.81亿立方米,地下水6.09亿立方米,可利用1.47亿立方米,这些江河就是元阳所有水源的总源头。

低纬度干热河谷区常年出现的高温使江河之水大量蒸发(如南沙地区最大蒸发量1995年竟达2306.5mm)。

巨量水蒸汽随着热气团层层上升,在高山“阴湿高寒区”受到冷气团的冷却和压迫,形成元阳年均雾期180天和年均降雨量1397.6mm的状况,这也是为什么元阳上半山地区终年大雾笼罩,降雨极其丰富,云海格外神奇壮丽的原因。

  

哈尼族以数十代人毕生心力,垦殖了成千上万梯田,将沟水分渠引入田中进行灌溉,因山水四季长流,梯田中可长年饱水,保证了稻谷的发育生长和丰收。

哈尼族垦殖梯田的想象力令人惊绝,其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之中,无不奋力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

这一景观构成了千奇百态变幻莫测的天地艺术大交响乐,成为举世瞩目的梯田奇观。

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呈现着以下特点:

每一个村寨的上方,必然矗立着茂密的森林,提供着水、用材、薪炭之源,其中以神圣不可侵犯的寨神林为特征;村寨下方是层层相叠的千百级梯田,那里提供着哈尼人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

粮食;中间的村寨由座座古意盎然的蘑菇房组合而成,形成人们安度人生的居所。

这一结构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这就是千百年来哈尼人生息繁衍的美丽家园。

[2]

二、梯田农耕礼俗

梯田是哈尼族最主要谋生手段,也是展示哈尼族传统文化的外在景观。

哈尼族文化的所有事项,从婚丧嫁娶、节日庆典、宗教祭仪等各类有形的民俗活动,甚至人生态度、伦理道德、审美意象等无形意识形态,皆与梯田农耕具有内在的、逻辑上的派生渊源关系,哈尼族凭着长期从事梯田农耕积累的丰富的农耕生产经验,总结了一套具有实用价值的梯田农事历法,赋予某些特别的文化内涵,并以特别的礼仪把这些日起突出出来,久而久之演变成世俗的节日活动。

从哈尼族的审美观而言,梯田是一切美的集中体现,劳动是一切美的衡量标准。

因此,哈尼族从孕育、出生、恋爱、婚嫁直到衰老死亡的全过程都注重培养和保持美德。

并把“出生儿出门礼仪、婚姻嫁娶礼仪和丧葬礼仪”比喻为人生中开的三次花。

[3]

 

(一)、婴儿出门礼中的梯田农耕仪式

哈尼人自从降生于世,不论是男婴或女婴,家人都要为其举行梯田劳动仪式。

当婴儿降生时,要将事先备好的鸡毛投入火塘燃烧,让鸡毛的焦糊味充满堂屋,并用食指在婴儿的脑门上点一点锅底黑灰,口念:

“鬼婆不准进屋,我已给婴儿取名了”,请求天地神灵保佑新生婴儿,待到婴儿出生后的第十三天(有的哈尼族地方仅三天或九天九举行此礼)就要举行出门礼,按家族父子连名谱牒世系取正式名。

在举行礼仪的这天,孩子的外婆必须带着婴儿的小衣、小裤、包被等物品来祝贺,婴儿的父亲必须杀鸡、猪等祭祖灵,并请岳母给婴儿穿衣裤。

如果孩子是男婴,孩子的父亲要在门前竖一根三尖叉,并在尖叉上挂一把弓和箭筒、挎包、钢刀等,表示长大时出征作战或上山打猎的器械,并用灶灰在地上划出象征性的一块梯田,邀请一个七八岁的男孩模拟开沟引水、开挖梯田、捉泥鳅、吃饭等动作。

如果孩子是女婴,家族长老不按谱牒世系父子连名之取名字,只按女孩出生的属相生肖取名后,由一个七八岁的女孩在象征性的梯田里表演摸螺鲺、拿黄鳝的动作。

经过这一仪式,婴儿才能拥有自己的正式名字,真正成为村寨里的一员。

哈尼族出生礼仪的意义在于使之从小就知道自己的本分,在认识世界中培养劳动的美德,同时也意味和象征着哈尼族后继有人。

(二)、婚姻嫁娶中的梯田农耕仪式

哈尼族的婚姻比较早地进入一夫一妻制,相对而言婚姻关系较为牢固。

过去,哈尼族婚姻缔结关系的范围小,很少与其他民族通婚,现在是通过社交活动自由选择对象。

哈尼族的婚俗中有属相禁忌、数字禁忌、清除隔膜等宗教礼规,说亲嫁娶的时间也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一般在农历三月初至七月底,农作物收获之前才说亲嫁娶,可见婚俗活动也是与农业生产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

各地哈尼族的婚俗在生息繁衍的历史过程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俗,称谓不同的哈尼族风俗有区别。

元阳县箐口一带的哈尼族,婚礼要举行迎亲、送新娘、拴线过门、祭祖等一系列仪式。

其中象征性的农耕仪式意味深长,新娘新郎举行婚礼的第二天早上,新娘要早起背起竹筒到村中井背水,煮饭菜;主持仪式的家族长老,摩批则要祝福新婚夫妇相亲相爱、幸福吉祥、儿孙满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祝福完毕,新郎要扛上锄头,新娘要背上装有食品、镰刀、谷种的背箩,走到自家田地里,新郎要象征性地做挖田、犁田和耙田的动作,新娘要象征性地从背箩里拿出种子做播种、浇灌等动作,并在田间吃完午饭返回家,婚礼才算结束。

据说这种婚礼习俗源自哈尼族父系氏族元祖“苏咪翁”,传习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哈尼族这种婚姻嫁娶仪式,表示夫妻之间互敬互爱,以及对梯田的责任心和人生的态度。

  (三)、“十月年”

  “十月年”又称“扎勒特”。

"十月年"的第一天,所有的哈尼寨子都打扫得干干净净。

男女老少穿上崭新的民族盛装。

节日里,小伙子们昼夜敲响挂在寨边鼓架上的大鼓、铓锣。

悠扬的鼓声传得很远很远,其表示村寨富裕兴旺。

节日里,每一个寨子都要举行一次全寨性的街头酒宴,哈尼语称“姿人多”。

这是“扎勒特”欢乐热烈的场面。

“姿吧多”小的村寨全寨聚集,大村寨则分成两三个片区,分两三天进行,每个片区轮流做东道主,其它片区做客喝酒联欢。

轮着做东道主的人家,各户要办一桌酒菜,抬摆街头酒宴备齐后,全村男女老幼自动聚拢,七个八个自愿组成一桌畅饮,全寨人充满了团结友爱的气氛。

是哈尼族最盛大的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十月是哈尼族历法中的岁末年首,"十月年"是申报地欢庆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的祭祀和民族狂欢节,申报地的"十月年"一般要过三天至七天,每年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属龙日至属马日为节期。

节日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杀猪杀鸡,做汤圆,舂粑粑,敬天地,献祖宗。

亲戚朋友之间互相请客吃饭,互致节日的祝贺。

青年男女邀约山上,弹三弦、吹巴乌、对山歌、谈情说爱,寻觅知音。

其他主要节日有农历三月的“黄饭节”、七月的“新谷节”等。

(四)、昂玛突

“昂玛突”,也称“普玛突”、“昂玛奥”,均为汉字音译哈尼语。

“昂玛”是哈尼人为保护村寨的安康、发展而塑造的保护神,既是村寨精神力量及生命之源,也是村寨五谷、六畜之源。

“突”意为祭。

相传,昂玛是古代哈尼族为护寨而献身的母亲及其两位兄弟。

故此节汉语译为“祭寨神”,是哈尼族以自然村为单位的自然神灵祭祀与农耕祭祀相结合的一年一度的隆重节日。

此节活动的时间与建寨之日选定神林、神树的日期有关。

因此,各村寨举行的日期各异,但一般是在阴历正月或二月,祭祀地点在村寨上方的一片丛林中,以某一棵特定树木为神的标志。

这里以元阳县小新街乡者台村哈尼族2003年3月6~13日的“昂玛奥”节活动作具体描述。

举行“昂玛突”节时,哈尼族村寨中心要摆丰盛的街心宴席,人称“长龙宴”。

这种街心酒宴,数百户人家的哈尼族村寨历时两天,一般寨子举行一天。

邻村近寨的亲朋好友及四方来的宾客都可以入席,饭席一家接一家像一条长龙沿街道摆设,家家都把嘴还得菜做出来,待到开饭席的时刻,祭主“咪谷”举杯向村民和来宾致祝词,众人开怀畅饮。

酒席间有哈尼老人讲述民族历史,摩批向人们唱述《四季生产歌》,传授耕作知识。

青年男女则载歌载舞沉浸在快乐的热闹气氛中。

  (五)、车拾扎

“车拾扎”是哈尼族的庆丰节日,汉字音译哈尼语。

“车”意为稻谷,“拾”意为新,“扎”意为吃。

故汉语译为“尝新谷”节。

一般在阴历七月第二轮属龙日或八月第一轮属龙日举行,节期为一天。

属龙日,哈尼语称其为“劳脑”,意为增加的日子。

因此,哈尼族举行各种祭祀和节日将其作为吉日是取哈尼语义,并非取汉语“龙”字语义。

由于各地谷子成熟时间的差异,因此,该节在各地选择的日期也有所不同,但最迟不超过阴历八月十五日。

在元阳县东部上新城乡、小新街乡一带的哈尼族选择的日期相对统一,即在阴历八月第一轮属龙日。

此时,梯田里稻谷已是一片金黄,部分早谷已开始收割,但不过此节不能吃新米。

节日的这一天,家家户户以烹制新米饭为主食,配以猪肉、鸡肉、酒、茶祭祖后,新米饭取少量先喂狗,尔后人们才可食用新米饭。

相传远古时候,洪水淹没了人间,五谷庄稼被洪水冲走完,待洪水退位后,在天边的一只小鸟找到一穗稻谷,高兴地叼着谷穗停息在一棵树梢上,此时,被树脚下的一只狗发现,发出“汪、汪”几声,小鸟被惊吓了一跳,慌乱中谷穗掉到地上,狗把谷穗叼回家中,人们又有了谷种。

从此,哈尼人过尝新谷节米饭先喂狗的习俗沿袭至今。

尝新谷节的历法意义是夏季转入秋季的标志,梯田农耕程序意味着秋大忙的开始。

(六)、“苦扎扎”

“苦扎扎”(又叫“矻扎扎”),是哈尼族村寨驱除邪神,保佑人丁平安,六畜兴旺的祭祀活动发展来的,于每年农历六月的头一个属狗日至属鼠日过节。

"苦扎扎"是申报地居民在秋收生产开始前的心理和身心准备,因此,节日内容轻松愉快。

节日期间,哈尼族在各村寨、村头或村子中心选择宽敞的草坪作为欢度节日的娱乐场地,并在那里支起磨秋、大鼓、秋千,并翻修神房,杀牛祭祀。

家家户户舂粑粑,煮糯米饭,喝闷锅酒。

青年人穿上五彩缤纷、绚丽鲜艳的服装,成群结队地聚集在磨秋场上骑磨秋、荡秋千、欢度节日。

骑磨秋是哈尼族特有的体育活动,也是有趣的娱乐活动,那些艺高胆大的小伙子,往往成为姑娘们爱慕的对象。

为期三天的节日结束时,全寨的人穿着节日盛装到磨秋场上,青年人弹着三弦、吹着竹笛的青年人;有身戴叮当响的首饰的姑娘们。

全寨老人聚集在场上喝酒,男女青年们围起来载歌载舞、尽情欢跳。

哈尼人优美的扇子舞、竹棍舞、钱棍舞、乐作舞圈子越跳越大,交织在一起的鼓声、掌声、三弦声、呼喊声在寨子上空回荡,欢度节日的哈尼人沉浸在狂欢中。

 (七)、祖先崇拜

哈尼族祖先崇拜是梯田文化的总积淀。

哈尼族以祖宗之道作为个人立身处世之本,其基本特征是把天神“昂玛”作为父子连名制起点。

现在,哈尼族的支系有20多种,祖先也就有多个,各有各的说法。

元阳县的哈尼族说“初木耶”是他们的祖先;绿春县的哈尼族说“仰者”是他们的祖先;红河县叶车支系传说“叶车”是他们的祖先。

不论他们认为谁是他们的祖先,每逢年过节时的祭祀活动,从神话传说、本民族连名谱牒的基始人物中,不难看出哈尼族有强烈的祭祀祖先崇拜观念,并渗透着母性至尊意见。

哈尼族认为祖先的灵魂每个节日都会回家与儿孙同乐,接受儿孙的祭品。

因此,无论是在“昂玛突”、“矻扎扎”、“十月年”、祭祀活动,还是在结婚仪式、孩子出生、取名、婚嫁、建新房、男子出远门归来时都要祭祀祖先。

祭祀祖先的活动是神圣的,所有参加祭祀活动的人着装要整齐,态度虔诚。

祭祀过程中最忌讳碗筷弄翻或掉在地上,磕佰时要从小到大依次进行,否则是对祖先不尊敬。

在葬礼仪式中的祖先崇拜是:

老人去世时,要按古规击鼓鸣炮三声,一声向乡亲们报丧;二声告诉天神;三声告诉地神。

然后进行“接福气、谢世饭、含口银、叙家谱、指路”等一系列的丧葬活动。

这礼仪的丧葬祭词是:

“人生在世一辈子/死到阴间得永生/老人死去不会变成鬼/你活着是个聪明人/死后灵巧不会变憨鬼/你来守祖先的供桌/你来守祖先的候勾。

在哈尼族家庭中,不论哪个支系,家中都有用竹篾编制的一块长约50公分,宽35公分供奉祖先的供祖台(哈尼语称“阿培候勾”),供组台的设置都是面向北方。

从哈尼族祭祀祖先的方式和心理状况看,哈尼族正是这种认同祖先,认同传统文化、崇敬神灵的传统教育方式,保存了自己的文化个性和哈尼族之间的和谐统一。

哈尼族的祭祀活动从古至今贯穿整个社会领域的文化生活和意识形态活动。

梯田农耕礼仪主要有“昂玛突”、“矻扎扎”、“十月年”、“祖先崇拜”等,这些都是民族风俗和宗教活动融合在一起的民族传统节日。

哈尼族在自然崇拜、神灵崇拜、祖先崇拜的祭祀活动中,表现出一种奇妙、博大精神的文化内涵。

哈尼族所有的节日,既标志着上阶段梯田耕作程序的终结,又意味着下一阶段耕作程序的开始。

比如,“昂玛突”节,在历法方面标志着由冬季进入春季;在农耕活动方面,意味着冬闲季节的终结和春耕季节的开始,其实这是催耕备耕的序曲,哈尼族的十月年、开秧门、莫昂纳、砭扎扎、尝新节等节日,也都有提示历月和梯田农耕程序过渡的双重社会功能,既是世俗节日,又是梯田稻作的礼仪。

三、农耕技术传承与崇土心态

梯田文化是哈尼文化的重中之重,哈尼族的梯田农耕礼俗、文学、传统文化以及艺术等都是由梯田农耕衍生发展而来,从某种角度说,皆是梯田文化的分支和延伸;而农耕技术则又是梯田农耕生产及梯田文化的命脉。

农耕技术的优缺决定了梯田稻作的成果,也决定了哈尼人坚守其祖先遗产(哈尼梯田)的能力,因此梯田农耕技术的传承和发展的状况直接影响梯田农耕生产,进而又影响由其发展而来的农耕礼俗,更为深远地影响哈尼族系的生存与发展。

梯田农耕技术传承是当下哈尼梯田农耕生产的最关键问题。

土地崇拜是哈尼族民间普遍存在的一种宗教习俗和行为,它表现为对土地及其神灵的敬奉和对土地的种种神秘的崇拜心理。

他们对土地的崇拜源于最古老的自然崇拜。

它植根于哈尼族封闭的社会文化沃土,形成于农耕这一物质文化母体。

哈尼族先民的农耕活动造就了崇土文化,而崇土文化又造就了他们自己。

哈尼族每一个成员的传统观念、个性心理、习俗行为的发展变化,无不与他们的土地崇拜有关。

[4]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传入,哈尼族传统社会人与土地的自然结合,以及周而复始、充满“田园牧歌”韵味的自在安祥的生活秩序受到冲击,人对土地的依赖关系逐渐转化为人财物的依赖关系。

哈尼人逐渐打破地缘限制和民族自我封闭,许多年轻人外出务工,大量青年人外出务工导致生产力的流失,以及农耕技术传承的危机。

虽然每年农忙期间外出工作的年轻人都会返乡协助农忙,但随着时间的迁移,现今大部分哈尼族的年轻人只懂得犁田、耙田等为数甚少的农耕技术。

重利轻义,自由竞争,在金钱面前人人平等,对守土为本的哈尼族来说,商品经济的最大过失就是对土地的背叛。

它动摇了潜在于他们心灵深处的崇土意识。

从文化上看,农与商的对立实际是守土文化与弃土文化的对立,是两种文化所导致的两种生产观念的交锋。

但是由于哈尼族土地崇拜习俗根深蒂固,乡土意识深重,虽然外界社会发生重大变革,他们却仍以不变应万变,重农轻商观念仍滞留在他们头脑中。

对于农耕技术传承存在的问题,民间学者与当地政府的态度有所不同。

哈尼族民族研究所学者黄绍文先生指出:

哈尼梯田农耕技术是梯田农耕生产的关键环节,是梯田文化的重中之重。

农耕技术的传承直接影响了梯田农耕稻作,以及由其衍生发展而来的传统文化。

相反,在红河州政府的《红河哈尼梯田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规划》中《第六章-民族文化保护》:

第二十一条、建立民族文化保护村:

应以大中型村落(150户-200户)村寨结构较完整,具备森林、村庄。

梯田、水系四位一体的生态结构。

村寨中有梯田。

蘑菇房、神林、棕林、竹林、茶园、磨秋场、寨门、蓄水池、水碾、水碓、水磨等哈尼传统文化标志性景物的村寨选为民族文化保护村。

[5]《规划》中主要关于哈尼梯田的规划利用、村寨的保护、自然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而关于农耕技术的传承问题并为别列入民族文化保护之中。

四、结语

哈尼梯田农耕礼俗作为哈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梯田农耕生产、农耕技术以及其他文化形态具有密切深远的关系,它们之间呈现出紧密交错的关系。

哈尼族作为一个世代和谐的族系,不仅族人和谐相处,而且与相邻的傣族、苗族和彝族友好相处。

梯田农耕礼俗在这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注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