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文言文基础知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378943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升初文言文基础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升初文言文基础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升初文言文基础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升初文言文基础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升初文言文基础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升初文言文基础知识.docx

《小升初文言文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升初文言文基础知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升初文言文基础知识.docx

小升初文言文基础知识

龙文教育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教案

学生

张伯瑜

学校

黄陂小学

年级

六年级

次数

第5次

科目

语文

教师

屈孝德

日期

2016·2·16

时段

19:

00-21:

00

课题

小升初文言文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

实词、虚词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

句子划分节奏、翻译

教学目标

掌握小升初文言文基础知识

一、教学衔接:

检查上次作业,及时指点,了解最近学习情况。

2、内容讲解:

1.文言实词

2.文言虚词

3.划分句子朗读节奏的原则

4.句子翻译

 

三、课堂总结与反思:

回顾本次课所学,检查是否都掌握了。

四、作业布置:

安排少量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回家后巩固练习

管理人员签字:

日期:

年月日

作业布置

1、学生上次作业评价:

○好○较好○一般○差

备注:

2、本次课后作业:

见讲义

 

 

课堂小结

 

家长签字:

日期:

年月日

 

张伯瑜2·2

小升初文言文基础知识

一、文言实词

古汉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

至于代词,在古汉语中,因其语法作用特殊,一般归为虚词。

熟悉实词主要是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知识。

1.识别通假字,掌握其本字、读音和意义。

通假字和本字读音必须相同或相近,如“梁国杨氏之子,甚聪惠”中“惠”通“慧”,读作“huì”;另“路转溪桥忽见”中的“见”通“现”,读“xiàn”,出现。

还有“最喜小儿亡赖”中的“亡”通“无”。

注意,如果通假字与本字读音不同,应读本字的现代读音。

平时要积累,牢记所学课文中注释所指出的通假字。

2.辨析词的古今义,古今异义的词语是学习文言文的重点之一。

一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别,积累课内所学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如“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中“闻”指“听说”;而现在指“嗅到”。

再如:

“及其日中如探汤”中“汤”是“热水”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含义是“日常生活中喝的汤”。

二要注意不要把连在一起的两个文言单音词误认为现代汉语的双音合成词。

如“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中“妻子”是两个词,意思是“妻子和孩子”。

3.正确解释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义。

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

确定多义词在句子中的意义,要根据上下文和文章内容来考虑。

如“伯牙善鼓琴”中“善”的意思是善长,“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意思是好。

在学习时,还应对一词多义现象及时总结、归纳,并牢记例句。

4.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中,词类一般是比较稳定的,但是有些词在特殊情况下会改变它的词性,起了另一类词的作用。

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叫“词类活用”。

(1)伯牙善鼓琴。

鼓,本义是“一种打击乐器”,这里是名词作动词“弹”。

(2)春风又绿江南岸。

绿,形容词作动词,使……变绿。

二、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主要包括:

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准确掌握常见虚词的一般用法,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十分重要。

而唯有熟读、精思才能摸到门道,掌握规律。

因此,课文要认真学,有些典型句子要背诵。

三、划分句子朗读节奏的原则

1.主谓之间要停顿。

例如:

梁国/杨氏子/九岁孔君平/诣/其父

2.谓宾之间要停顿。

例如:

孔君平/诣/其父此是/君家果

3.介宾短语之前要停顿。

例如:

志/在高山

4.“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

例如:

学/而时习之,可/以为师矣。

5.转折连词之前可停顿。

例如:

学/而时习之,可/以为师矣。

6.句首虚词(又称发语词)之后可停顿。

例如:

夫/战,勇气也。

7.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朗读停顿错误。

例如:

梁国/杨氏子/九岁

四、句子翻译

1.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有三点:

首先要忠于原文。

其次语句要通顺。

表意要明确,语气不走样,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再其次是要文字优美,亦即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及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这就是所谓的信、达、雅。

2.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翻译文言文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用补、删、留、变、换的方法。

补,就是指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翻译时要补足。

如“为设果”在介词“为”前面省略了名词“杨氏之子”,后面省略了“孔君平”。

译时补出,全句可译成“杨氏之子给孔君平端出水果”。

删,是指文言文中有些虚词没有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等,翻译时要删去。

如“峨峨兮若泰山”中“兮”字可以删除,全句可译成“高高大大的就像泰山一样”。

留,是指文言文中的专有名词、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年号、国号、器具等,翻译时要保留,可照录不译。

如“梁国杨氏子九岁”中地名“梁国”要保留,全句可译为“梁国的一户姓杨的人家的小孩子九岁了”。

变,指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变成现代汉语的句式。

如“何以战”,此句可变为“以何战”的形式。

翻译为:

凭借什么来打战?

换,是指把文言词语换成恰当的现代汉语的词语。

如“此是君家果”句中“君”应换成“你”,全句可翻译为:

这是你家的水果。

 

课内文言文回顾、学习(练习:

翻译全文)

五下: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注释:

夫子:

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设:

摆放,摆设。

甚:

很,非常。

诣(yì):

拜访。

闻:

听说。

示:

给……看。

惠:

惠同“慧”,智慧的意思。

乃:

就;于是。

 

六上: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注释:

善:

擅长,善于。

鼓:

弹奏。

绝:

断绝。

志:

意愿,心之所向。

善哉:

赞美之词,有夸奖的意思。

即"好啊"、“妙啊”或“太棒了”。

善,好;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兮:

语气词,相当于“啊”。

念:

心里所想的。

谓:

认为,以为。

知音:

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乃:

就。

复:

再,又。

弦:

在这里读作xián的音。

阴:

山北或水南为阴。

反之,山南水北为阳。

 

六下:

文言文两则

学奕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

非然也。

注释:

奕:

下棋。

秋:

人名。

通国:

全国。

使:

让。

诲:

教导。

惟:

只。

鸿鹄:

古人对大雁、天鹅之类飞行极为高远的鸟类的通称。

援:

引,拉。

缴:

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弗:

不。

矣:

了。

为:

因为。

与:

同“欤”,语气助词。

曰:

说。

然:

代词,这样。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问其故。

一儿曰: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

“孰为汝多知乎?

注释:

游:

游历、游学。

辩斗:

辩论,争论.

故:

缘故,原因。

以:

认为。

始:

刚刚,才。

去:

离;距离。

日中:

正午。

初:

刚刚。

车盖:

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及:

到。

则:

就。

盘盂:

盛物的器皿。

圆者为盘,方者为盂。

为:

是。

沧沧凉凉:

形容清凉的感觉。

沧沧:

寒冷的意思。

探汤:

把手伸向热水里。

汤,热水,开水。

(古时还特指沐浴时用的热水。

决:

决断,判定,判断。

孰:

谁。

为:

同“谓”,说,认为。

汝:

你。

知:

zhì,通假字。

“知”通“智”聪明、智慧。

 

课外文言文练习

盲人摸象

有王告大臣:

“汝牵一象来示众盲者。

”……时彼众盲各以手触,大王即唤众盲各各问言:

“象类何物?

”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萝菔①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②”;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③”;其触脚者言象“如臼④”;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⑥”,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注释】①萝菔:

萝卜②箕:

簸箕,扬米去糠的器具。

③杵(chǔ):

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木棒,用于舂(chōng)米等。

④臼(jiù):

用石或木制成的舂米的器具。

⑤脊:

这里指背部。

⑥翁:

一种盛东西的陶器,腹部较大。

1.解释加点的词语。

(2分)

汝牵一象来示众盲者示:

象类何物类:

2.请写一个“盲人摸象”的近义词:

(1分)

3.请写出你对“盲人摸象”这个成语的理解。

(2分)

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ǎng)氏守节。

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躄(bì),踊痛哭之事。

母曰:

“此非所以处子也。

”乃去,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

“此又非所以处子也。

”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

母又曰:

“是亦非所以处子矣。

”继而迁于学宫之旁。

每月朔(shuò,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ī,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

孟母曰:

“此真可以处子也。

”遂居于此。

1.补充小短文的题目,即成语:

(2分)

2.解释加点词语。

(2分)

孟子少时少:

遂居于此遂:

3.翻译下列句子。

(2分)

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

4.从你积累的名言警句、谚语、俗语中选择一句来证明短文表达的观点。

(2分)

课后作业总分:

47分时间:

60分钟得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片段,完成下面题目。

(5分)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

“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止:

惑:

(2分)

(2)给横线处的句子加标点: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2分)

(3)成语出自此则文言文。

(1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片段,完成下面题目。

(12分)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①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②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③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④鲁肃过⑤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作品介绍】本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

【注释】①当涂:

同“当途”,当道,当权。

②辞:

推辞。

③涉猎:

浏览群书但不作深入研究。

④及:

等到。

⑤过:

经过。

1.《资治通鉴》是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识,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工1362年间的史事。

他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1分)

2.解释加点字。

(2分)

自以为大有所益:

()非复吴下阿蒙:

()

3.给下列句子加标点。

(3分)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③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4.世人总喜欢以月来寄托自己对家乡、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

请根据下列的提示,写出用“月”寄托思念之情的诗句和作者。

(6分)

诗人:

苏轼诗句:

但愿人长久,。

诗人:

诗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

诗人:

诗句:

,。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片段,完成下面题目。

(12分)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

“孰为汝多知乎?

1.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见两小儿辩斗:

打斗

B.问其故:

缘故,原因

C.日初出沧沧凉凉:

形容清凉的感觉

D.孔子不能决也:

判断

2.请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6分)

①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②孰为汝多知乎?

3.为什么两小儿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这则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片段,完成下面题目。

(7分)

孔文举有二子:

大者六岁,小者五岁。

昼日父眠,小者床头盗酒饮之,大儿谓曰:

“何以不拜①?

”答曰:

“偷,那得行礼!

”(《世说新语》)

1.(4分)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请大胆猜想加点字的意思。

(1)昼日父眠

(2)何以不拜

2.(3分)根据文本内容,下面四种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小儿子趁孔文举睡觉时到自己的床头偷酒喝。

B.小儿子偷了酒和哥哥把酒喝了。

C.大儿子认为喝酒前应行礼。

D.大儿子想了一下后,解释说:

“酒是偷来的,哪里顾得上行礼!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片段,完成下面题目。

(3分)

不识自家

曩有愚者,常于户外县履为志。

一日出户,及午,忽暴雨。

其妻收履。

至薄暮,愚者归,不见履,讶曰:

“吾家徙乎?

”徘徊不进。

妻见而怪之,曰:

“是汝家,何不入?

”愚者曰:

“毋履,非吾室。

”妻曰:

“汝何以不识吾?

”愚者审视之,乃悟。

1.选出选项中错误的一项()(3分)

A,常于户外县履为志(志:

标志)B.至薄暮,愚者归(薄暮:

晚归)

C.忽暴雨(暴:

又猛又急)D.吾家徙乎(徙:

搬迁)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片段,完成下面题目。

(8分)

狐假虎威

“虎求①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

“子无敢②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③百兽,今子食我,是逆④天帝之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⑤,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⑥乎?

”虎以为然⑦,故遂⑧与之行;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释】①求:

搜求,寻找。

②无敢:

不敢。

③长:

当首领。

④逆:

违反。

⑤不信:

不老实,说假话。

⑥然:

对的。

⑦遂:

于是,就。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3分)

假:

皆:

畏: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2分)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3.请你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这则故事中虎、狐、兽的形象特点。

(3分)

虎:

狐:

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