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安全管理课程论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377833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利工程安全管理课程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水利工程安全管理课程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水利工程安全管理课程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水利工程安全管理课程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水利工程安全管理课程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利工程安全管理课程论文.docx

《水利工程安全管理课程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工程安全管理课程论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利工程安全管理课程论文.docx

水利工程安全管理课程论文

病险坝除险加固技术研究进展

ResearchProgressonRemovingDangerandReinforcementofDilapidatedDams

专业:

水工结构工程

姓名:

喻江

学号:

150********3

授课老师:

沈振中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2015年12月25日

病险坝除险加固技术研究进展

喻江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摘要:

中国是建成水库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水库病险问题日益凸显的国家。

目前国内有很多病险坝,病害的类型较多,主要的病险主要有:

裂缝、渗漏,以及防洪能力不足等问题。

文中分析了各种病险对水工建筑物的危害,并指出目前各种病害的加固工艺、技术以及加固时使用的材料,并列举出一些相应的案例。

同时,还提出了目前病险坝加固修复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给出了病险坝除险加固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病险坝;防渗修复;裂缝修补;隧洞加固;抗震加固

中国是建成水库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水库病险问题日益凸显的国家。

病险水库,国内是指现状抗洪标准低于现行标准或者因较严重质量问题而不能正常运行的水库,也即《大坝安全鉴定办法》规定的三类坝。

而国际上,通过综合考虑不确定因素及后果危害的风险方法衡量大坝安全性。

据统计,截至2013年,中国共修建中小型水库97246座,这些水库中仍然有4.7万余座病险水库,其中包括1096座中型水库和4.6万余座小型水库(其中小

(一)型水库5400座,小

(二)型水库41118座)。

这些病险水库绝大多数是建于20世纪50~70年代的中小型土石坝。

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再加上多年来的管理不善和工程自身老化,这些水库运行至今出现了防洪标准低、工程质量差、病险隐患多等诸多不利情况[1-2]。

同时,随着近年来水电开发代价的日益增加和节约型社会的政策倡导,对现有水库的充分利用就倍受关注。

为了防洪保安全,提高水库效益,必须深入开展水库除险加固的研究工作。

由于我国的病险水库数量大、分布地域广,各地除险加固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除险加固工程信息管理工作十分繁重。

为此,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开展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信息管理与技术规律研究”专题攻关[3],研究开发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信息管理系统,除提供了信息管理公用平台功能外,还系统总结了我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技术。

病险水库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防洪能力不足、水库的大坝填筑质量低、存在有裂缝、异常渗流、抗震能力低、金属结构等不满足要求等的问题[4]。

水库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在未来的几年甚至几十年里,每座水库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险,这需要针对每种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予以解决。

1病险坝病险类型

1.1病险特点

据统计,我国95%的水库大坝为土石坝[5],大部分工程兴建于20世纪50~70年代,受当时条件的限制,大坝施工普遍存在坝体填筑不密实,或清基及坝基防渗处理不彻底,致使大坝运行后,下游坝坡或坝后基础出现渗漏、沼泽化,甚至出现管涌、流土、接触冲刷等渗透破坏,坝体出现裂缝或滑坡等问题。

对于浆砌石坝、混凝土坝,以及溢洪道、输水洞等,由于施工质量差或基础处理不完善,且随着使用年限增长,出现大量的碳化、裂缝、露筋、剥离、冲蚀、溶滤、渗漏等问题,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防渗安全。

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病险从现象上来看主要有裂缝、渗漏、剥蚀三种,而每一种病害由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5]。

裂缝主要由荷载、温度、干缩、地基变形、钢筋锈蚀、碱骨料反应、地基冻胀、混凝土质量差、水泥水化热温升等原因引起;渗漏主要是由冻融、冲磨气蚀、化学侵蚀、碱骨料反应及低强风华等原因导致的[6-7]。

除此之外,水工建筑物的还有防洪能力不足、勘测设计不到位等问题[8]。

1.2大坝防洪能力低

建于20世纪60~70年代前后的水利工程,由于历史原因,当时水利工程制定的防洪标准较低,虽然20世纪80年代后期完善了与水利工程相关的建设标准和规范,但之前建设的中小型水库普遍存在防洪能力较低的情况[9]。

主要表现为大坝坝顶高程或泄水建筑物泄水能力不够,即防洪标准达不到规范要求。

据水利部2004年统计[10-11],全国的病险水库中,有51座大型、196座重点中型、14000座小型水库的防洪标准不能满足防洪设计要求。

其原因主要有:

缺少水文分析,以致泄洪设施设置不足;或随着水文系列资料的延长,洪水资料发生变化;泄洪建筑物存在安全隐患,不能正常发挥功能。

1.3大坝渗漏严重

即坝体或坝基存在渗漏,大量土石坝出现管涌、流土、接触冲刷等渗透破坏问题,浆砌石及混凝土坝发生溶滤破坏。

据统计,46座坝型为均质坝的大型病险水库中,10座渗流不安全,17座坝基严重渗漏,8座存在绕渗、接触渗漏,11座下游坝坡渗漏严重。

55座坝型为心墙坝的大型病险水库中,5座渗流不安全,19座坝基渗漏严重,9座存在绕渗、接触渗漏,11座坝的心墙存在防渗质量问题。

小型水库中有16000座存在渗流安全问题[11]。

造成的原因主要有:

大坝施工时清基或坝基防渗处理不彻底;土石坝填筑压实度和渗透系数达不到标准,甚至坝体出现裂缝;浆砌石及混凝土坝施工质量差或坝体出现裂缝。

因此,渗流也是水工混凝土建筑物常见的主要病害之一,渗流会使建筑物内部产生较大的渗透压力和浮托力,甚至危及建筑物的稳定与安全;渗漏还会引发溶蚀、侵蚀、冻融、钢筋锈蚀、地基冻胀等病害,加速混凝土结构老化,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12]。

同时渗漏还会导致水量损失,影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按照渗漏的几何形状可以把渗漏分为点渗漏、线渗漏和面渗漏三种。

1.4大坝裂缝

裂缝是水工建筑混凝土建筑物最普遍、最常见的病害之一,不发生裂缝的混凝土建筑是极少的。

而且混凝土裂缝往往是多种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

裂缝对水工混凝土建筑的危害程度不一,严重的裂缝不仅危害建筑物的整体性和稳定性,而且还会产生大量的漏水、使闸坝及其他病害的发生与发展、如渗漏溶蚀、环境水侵蚀、冻融破坏及钢筋锈蚀等等。

这些病害与裂缝形成恶性循环,会对水工混凝土建筑的耐久性产生很大的危害。

混凝土是多相复合脆性材料,当混凝土拉应力大于其抗拉强度,或混凝土拉伸变形大于其极限拉伸变形时,混凝土就会产生裂缝。

裂缝按深度不同,可分为表层、深层裂缝和贯穿裂缝;按裂缝开度变化可分为死缝(其宽度和长度不再变化)、活缝(其宽度随外界环境条件和荷载条件变化而变化,长度不变或变化不大)和增长缝(其宽度或长度随时间而增长);按产生原因分,裂缝可分成温度裂缝、干缩裂缝、钢筋锈蚀裂缝、碱骨料反应裂缝、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等[13]。

1.5输水泄水建筑不安全

即输水及泄洪建筑的结构强度及稳定系数不满足规范要求。

造成的原因主要有:

输水隧洞或涵管的衬砌结构施工质量差或设计不完善,出现裂缝、露筋、剥离、冲蚀、漏水,影响建筑物结构的整体性。

特别是土石坝坝下埋管漏水,容易产生接触冲刷破坏,危及坝体安全;对于溢洪道,主要存在结构裂缝及失稳破坏,或溢流面及泄槽未衬砌或衬砌质量差,出现冲蚀破坏;无消能工或消能工不完善,无法保证洪水安全下泄。

1.6抗震不安全

即水库大坝的抗震性能不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据统计,大型病险水库中有13座抗震指标不满足规范要求,有很多中、小型水库也存在同样问题[10]。

造成的原因主要有:

原设计地震烈度小于新的地震烈度区划图确定的场地基本烈度;原设计未考虑地震工况。

1.7管理设施不完善

多数病险水库的水文测报与大坝观测系统不完善,特别是小型水库中大部分没有水文测报及大坝观测设施;许多水库的管理设施陈旧落后,防汛道路标准低,甚至没有防汛道路。

造成的这种状况原因主要是:

重建设、轻管理。

2病险水库加固技术统计

根据文献收集整理的2311座国家安排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案例资料[3],以及建立起的2311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管理信息数据库和206座加固技术专业数据库。

采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对实施除险加固的水库大坝作了分类统计,并针对病险种类提出了加固措施与技术分类的分析。

(1)在提高防洪标准的加固措施中,以坝顶加高为主,约占48%;增加防浪墙和增大泄洪能力次之,分别约为29%和18%;采取坝顶加高和增加泄洪能力并举的工程措施占6%。

(2)土石坝坝体防渗加固中采取混凝土防渗墙的占52%,采用高喷防渗墙的占5%,采用土工膜的占3%;坝基采取帷幕灌浆防渗处理的占36%。

对于混凝土及浆砌石坝坝体存在的渗漏问题,主要采用了增设混凝土面板和灌浆等方法。

(3)在输水隧洞或涵管等建筑物加固中,对进水塔采取加固或拆除重建的占85%,洞身采取加固措施的占66%,对出口消能设施采取加固措施的占10%,金属结构、启闭设备改造或维修更换的占82%。

(4)2311座需要加固的病险水库中,大型水库58座,占2.5%;中型水库744座,占32.2%;小型水库1509座,占65.3%。

按坝型分类统计,坝型为土石坝的占93.3%,为浆砌石坝的占5.6%,其余为混凝土坝。

其中土石坝中均质坝最多,占66%;其次为黏土心墙坝,占30%;黏土斜墙坝占3.5%;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占0.5%。

3大坝除险加固技术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其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病险水库综合技术示意图

Fig.1ComprehensiveStrengtheningTechniqueofthereservoirseepage

2.1大坝加高加固

提高水库防洪能力的措施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

一是加高大坝,增加水库调蓄能力;二是加大泄洪建筑物规模,扩大泄洪能力。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许多大、中型水库大多采取了以上加固措施来提高水库的防洪能力。

2.1.1大坝加高技术

(1)土石坝。

主要采取以下两项措施:

①加设防浪墙。

对无防浪墙的大坝,经复核,坝体结构满足正常运用要求时,可采取在坝顶上游加设防浪墙的方法加高大坝,防浪墙高一般1.0~1.2m。

②加高大坝。

一般在下游坡培厚加高较为有利,可不放空水库,保持水库一定的运行效益。

但坝坡稳定安全度不够时,应结合坝坡稳定状况,选择在上游或下游培厚加高。

(2)混凝土坝加固。

混凝土坝加高主要有两种方法:

①在原坝顶上浇筑混凝土加高坝体,同时在大坝上游面或下游面扩大断面;②采用竖向预应力锚索将上部新浇混凝土与原坝体及坝基锚固成整体。

其中大坝新、老混凝土接合面可采用凿键槽、植筋和涂界面胶方法进行加固处理,以保证新、老混凝土的整体受力性能。

2.1.2增加泄洪能力

增加或扩大大坝安全泄洪能力,除挖掘已有泄洪建筑物潜力外,可采取在原溢洪道上扩宽或加深,或新建溢洪道的措施。

如北京市密云水库增加了一个新溢洪道,有效增加了水库的泄洪能力。

此外,也可增建简易的非常溢洪道,如安徽卢村水库后期增加了东、西两座自溃坝式非常溢洪道,大大增加了水库的防洪能力。

2.2防渗修复技术

渗漏是水工混凝土建筑物老化病害的一种表现,亦最为常见。

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欠佳、运行管理不善、用途或使用条件改变、遭受意外荷载及材料老化等,会引发贯穿性裂缝,或在混凝土内部形成连通的蜂窝孔洞等深层缺损,或导致变形缝止水失效。

这些老化病害在水压力作用下将引起渗漏。

按照渗漏的几何形状,可以把渗漏分为点(集中)渗漏、线(裂缝、伸缩缝)渗漏和面渗漏(散渗)。

渗漏的危害视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的种类、结构形式、环境条件和渗漏部的不同而异,轻则会加速老化病害的发展,重则造成建筑物破坏甚至失事[14]。

混凝土防渗的处理方法较多,目前主要有:

混凝土防渗墙;高压喷射灌浆防渗;劈裂灌浆防渗;冲抓套井粘土回填防渗墙;倒挂井防渗墙;土工合成材料防渗;射水造孔浇筑混凝土防渗墙;岩溶帷幕灌浆防渗;振冲加固技术等[15]。

渗漏处理有以下原则:

①处理渗漏的目的在十消除渗漏给水工混凝土建筑物带来的诸多危害,提高结构物的安全性、耐久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②幻渗漏的处理方案应根据渗漏调查、成因分析及渗漏处理判断结染,结合具体水工混凝上建筑物的结构特点、环境条件(温度、湿度、水质)、时间要求、施工作业空间限制,选择适当的修补处理方法、修补材料、工艺和施工时机,以求以最低的工程费用达到预期的修复目标。

③防水堵漏应尽可能靠近渗漏源头。

凡条件容许,应尽量在迎水面堵截。

这样既可直接止住渗漏,成功率高;又可将水封闭在混凝土结构物以外,防止渗漏水对结构物的侵蚀或溶蚀,降低内部渗透压.有利于建筑物稳定。

对于复杂的散渗点或渗漏缝群,堵住渗水源头,可能会止住多个散渗点或裂缝的渗漏。

④渗漏处理最好在无水期或枯水期内进行。

如果必须在渗漏水状态下作业时,应遵循“上截下排,先排后堵”的实施原则,按先止漏排水,然后再设置永久防水层两个步骤完成。

⑤选择修补材料时,要考虑修补材料对水质的污染和修补材料在特定环境下的耐久性。

2.3裂缝修补处理技术

裂缝修补除了以恢复防水性和耐久性为主要目的外,也有从结构安全及美观角度出发而进行修补的。

在满足修补目的的前提下,还必须考虑经济性,明确修补范围及修补规模等。

国内外修补裂缝的方法很多,归纳起来有三大类:

充填法,注入法,表面覆盖法[16]。

(1)填充法

填充法是沿裂缝开凿U型或V型槽,之后嵌填修补材料,达到恢复防水性、耐久性、结构整体性和补强加固的目的。

此方法适用于修补数量少的宽大裂缝(>5mm)、深度较浅的裂缝(裂缝深度h小于结构厚度H的一半)、钢筋腐蚀生锈的裂缝、仍在发展的活动性裂缝[17]。

充填修补材料有水泥砂浆、预缩水泥砂浆、丙乳砂浆、BAC砂浆、环氧砂浆、弹性环氧砂浆、潮湿水下环氧砂浆、聚氨酯弹性嵌缝材料、非硫化丁基橡胶、GB嵌缝材料,SR嵌缝材料等。

(2)灌浆法

灌浆法是将浆液,用压送设备将其灌入混凝土裂缝中,浆液在缝隙内扩散、胶凝、直至固化,填充缝隙并补强加固。

此方法可根据工程需要调节浆液的胶凝时间和起始粘稠度,因此对混凝土细微裂缝和较宽裂缝均适用。

灌浆液渗透能力较强,适用于灌注较深的裂缝和贯穿裂缝[18]。

目前,用于结构补强的化学灌浆材料主要是环氧树脂和甲基丙烯酸酯类材料,其它多为防渗堵漏材料。

不同的灌浆料具有其独特的性能,使用的针对性强,裂缝的成因不同,所用灌浆材料也不同。

常用的裂缝修补灌浆材料由水泥类浆材,环氧类浆材,丙烯酰胺类浆材、聚氨酯类浆材,甲基丙烯酸酯类浆材等。

(3)表面覆盖法

它用于大面积的表面覆盖。

覆盖层可很薄类似于装饰性的覆盖层;也可很厚,如隔板。

如裂缝已趋稳定,采用这种方法修补是成功的,如预先知道哪个部位会进一步开裂或出现裂缝位移,则应寻求其它处理措施。

表面覆盖修补材料主要有沥青砂浆或混凝土、环氧玻璃丝布(玻璃钢)、沥青无胎油毡、橡胶片材,聚氯乙烯片材,橡胶布,钢丝网喷浆与喷混凝土、各种涂料等。

邓家沟水库大坝裂缝处理采用开槽埋管法进行接缝灌浆[19]。

槽为V形槽,槽进口宽5cm,深6cm,灌浆管埋入坝体内1m,灌浆管间距1.5m,用高压水枪清洗V形槽,用C30混凝土封堵V形槽。

灌浆水泥为硅酸盐水泥,水泥为细磨水泥,细度不小于8μm。

浆液水灰比1:

0.8,灌浆由下至上循序渐进逐管灌入。

灌浆压力为0.15~0.2MPa。

太平湾电站,施工时厂房混凝土地面因过早承受设备压力出现一条长4—5米的裂缝。

地面有积水,混凝土本身极为潮湿,很难修补。

采用潮湿水下环氧砂浆成功地对裂缝进行了修补。

对厂房顶部和侧墙混凝土的裂缝也采用同样办法进行了处理[20]。

2.4坝下涵管及隧洞加固

(1)改坝下涵管为隧洞。

我国过去修建的许多水库,其灌溉、发电及供水用的输水建筑物采用坝下涵管。

由于坝体变形、涵管质量差及结构不完善等原因,大量涵管出现漏水,发生接触冲刷破坏,危及大坝安全。

有些涵管虽经补强加固,但由于坝体仍存在变形或水流冲刷等原因,重新产生裂缝。

因此,涵管出现渗漏缺陷后最好废弃封堵,并在岸边新建隧洞替代。

2)加钢筋混凝土衬砌。

在原隧洞内增加钢筋混凝土衬砌,使其达到结构安全或防渗的要求。

但该加固方法需要减小隧洞断面,对输水量有一定影响。

采用该方法应注意新、老混凝土接合面的处理,且加固隧洞洞径不宜小于2.5m,否则施工困难。

(3)加钢内衬。

即在原涵洞或隧洞中增加钢衬使其达到结构安全和防渗的要求。

钢衬与洞壁之间的空隙灌注水泥砂浆,使钢衬与原洞壁形成整体。

由于钢衬糙率减小,增加钢衬后一般不会减少输水流量。

应用该方法要注意防止钢衬受外水压力失稳,当外水压力较大时,可加肋板或锚筋增加其稳定性,且洞径不宜小于1m,否则施工困难。

如湖北青山水库东输水隧洞洞径2.5m,原衬砌混凝土厚度为0.4m,因混凝土衬砌浇筑质量差,出现纵、横向裂缝和冲蚀破坏,隧洞发生漏水,影响隧洞安全及洞后山坡的稳定,必须进行加固处理。

由于隧洞为直洞,因而采取增加钢衬方法进行加固,钢衬板厚为1.0cm,钢衬与混凝土衬砌之间6cm的间隙灌注M20水泥砂浆充填。

(4)加贴高强碳纤维布内衬。

碳纤维布是一种柔性较好的高强抗拉材料,极限抗拉强度达3790~4825MPa,弹性模量达220~235GPa,延伸率大于1.4%,厚度有0.111mm和0.167mm等规格。

对于承受内水压水抗裂性能不满足要求,或混凝土衬砌存在裂缝、空蚀等问题的隧洞混凝土衬砌,在其洞壁粘贴1~3层高强碳纤维布内衬,可以达到增强隧洞混凝土衬砌强度和防渗加固的目的。

如湖北青山水库引水发电隧洞,洞径为3.5m,衬砌厚度0.60~1.0m,因混凝土衬砌浇筑质量差,出现纵、横向裂缝和冲蚀破坏,隧洞发生漏水,影响隧洞安全及洞后山坡的稳定,必须进行加固处理。

由于隧洞弯曲,加固材料运输困难,因此采取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方法,在下平段和斜管段下段采用粘贴3层厚度为0.16mm碳纤维布,上平段和斜管段上段采用粘贴2层厚度为0.167mm碳纤维布,加固效果良好。

2.5坝坡稳定及抗震加固

2.5.1坝坡稳定加固

土石坝坝坡的稳定加固,主要有培土放缓坝坡和削坡放缓坝坡法。

对上部局部坝坡偏陡的坝坡稳定问题,可采用格构护坡加固;对于下游坝坡浸润线较高引起坝坡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可与防渗加固措施相结合,采用防渗墙加固。

上游坝坡培土放缓加固,一般采用比原坝坡材料透水性大的材料,有利于库水降落时排水,如采用块石料、石渣料、砂砾料及砂土等。

但有的水库加固时不能放空,水下培厚部分无法碾压密实,一般采用抛石培厚放缓坝坡方法。

下游坝坡培土放缓加固,其下部培土应采用透水性好的材料,以利降低下游坝体浸润线。

如安徽卢村水库上游坝坡抗滑稳定不满足要求,下游坝坡上部局部不满足要求,采用在上游坝坡的水下部分抛填块石料,水上部分填筑碾压中粗砂的培厚方案,而下游坝坡上部采用带脚槽的格构加固方案。

加固后经过近3a的运行观测,坝坡稳定。

湖北青山水库主坝加固采用了混凝土防渗墙的方式,既解决了坝体渗漏问题,又克服了下游坝坡抗滑稳定性不足的矛盾。

2.5.2护坡加固

土石坝上游护坡加固可采用块石护坡、现浇混凝土护坡及预制混凝土块护坡;下游护坡加固可采用草皮护坡、格构草皮护坡、块石护坡、现浇混凝土护坡及预制混凝土块护坡等。

对于具有旅游功能的水库,其上游坡可选用具有美化作用的预制混凝土块护坡,下游护坡除可选用与上游坡相同的形式外,还可选用草皮护坡及格构草皮护坡。

如安徽省花凉亭水库大坝上游采用长80cm、宽30cm、厚20cm具有啮合作用的“工”型机械压制的C20混凝土预制块护坡,不仅坡面整齐美观,而且具有较强的防风浪效果。

2.5.3抗地震液化加固

密实性差的砂土在地震作用下可能产生液化破坏。

砂土抗地震液化加固的基本方法可分为置换法、加密法和压重法等3类。

①置换法的加固思路是,将液化区砂土挖去,重新填筑石渣料等抗液化性能较好的材料;②加密法的加固思路是采用振冲加密方法提高砂土的密实度,使砂土达到抗地震液化能力;③压重法的加固思路是在液化区砂土表面加压重,提高砂土的有效应力,从而使砂土达到抵抗地震液化的能力。

3除险加固中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3.1除险加固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在我国的水库工程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21],病险水库管理工作落实的不到位,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得不到重视,不利于水库工程的实施和运行,甚至会危害社会的安全稳定。

(1)水库的管理水平偏低。

水库的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管理知识,水库的管理水平较低。

(2)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所用的技术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由于我国的水库分布广泛,水库所处的地形多种多样,水库类型各有不同,其所采取的水库除险加固的技术也不尽相同[22]。

(3)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工作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水库除险加固的技术进行研究,针对我国各类水库的不同特点研究出不同的治理方法,才能够有效的对水库进行除险加固[23]。

(4)需要加强工作人员对水库大坝的管理意识。

采取了风险评估的方法,综合各方面因素对水库大坝的安全程度等进行相应的评估,提出一系列可行性较强的大坝现状改进的计划书,保障了水库大坝的安全。

3.2除险加固技术发展方向

(1)我国有已建水库8.7万余座,由于先天不足,管理落后,使约44%的水库成为病险水库,因此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安全管理工作十分繁重。

由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发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信息系统,具有处理信息容量大、速度快,信息资源共享性能好,查寻资料和调用信息方便等优点,可在各级水利行政管理部门中推广使用,将会大力促进我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技术的提高。

(2)我国的水库大坝95%以上为土石坝,土石坝上游护坡加固十分普遍。

采用预制块护坡,既能适应坝体变形,又能使坝坡保持整齐美观的效果,但相应规范中均没有预制块护坡的设计方法,套用现浇混凝土护坡手册计算的预制块厚度较大,不便施工,且形状单一。

建议开展预制块护坡的成套技术研究,以提升我国土石坝护坡技术水平。

(3)我国病险水库的混凝土建筑物普遍存在碳化较为严重的问题。

目前主要采用丙乳砂浆进行表面防碳化处理,但丙乳砂浆涂抹施工难度大,存在表面涂抹不平整或颜色不均匀等现象,造成建筑物外观效果不佳。

建议加强水工建筑物表面防碳化处理成套技术研究与开发,以提高我国水工建筑物表面防碳化处理水平。

(4)安装土工膜、粘贴钢板和粘贴碳纤维布等新型加固技术,已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有所使用,但使用条件和施工方法均受到较大的限制,需要开发和研究成套加固技术,从而降低成本和扩大应用范围。

4结语

病险水库的加固管理工作是水库管理与利用的重要工作,是水利工作的重要内容:

(1)需要建立有完善的管理制度,较高的管理水平。

可以更好的发挥水库的功能和效益,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节约水资源,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国家可采取多层次、多渠道的融资方法,从而为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提供足够的资金保障。

病险水库工程不能够正常的运行,不能够起到防御洪水灾害等的功能,反而威胁着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破坏了生态环境,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应该努力提高病险水库的科技含量。

对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做好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使得水库能够正常工作,有利于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环境的保护。

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我国应该加大对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的重视程度和科研投入,采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相应的除险加固方法对水库进行治理。

水库的运行维护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需要国家、社会、企业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

针对病险水库存在的问题,除险加固的对策还有很多。

综上所述,重视病险水库的治理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和科研投入可有效的解决病险水库中存在的某些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公报[M].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

3-4.

[2]杨启贵,高大水.我国病险水库加固技术现状及展望[J].人民长江,2011,42(12):

6-10.

[3]谭界雄,高大水,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信息管理与技术规律研究专题报告[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