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制度的作用.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3762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0.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部审计制度的作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内部审计制度的作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内部审计制度的作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内部审计制度的作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内部审计制度的作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部审计制度的作用.docx

《内部审计制度的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部审计制度的作用.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部审计制度的作用.docx

内部审计制度的作用

一、内部审计制度的作用

内部审计的作用是内部审计职能的外在表现。

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是内部审计部门行使审计职能、完成审计任务,在实现审计目标过程中(或之后)产生的客观效果。

1、制约作用

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经济活动及其经营管理制度的监督检查,对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按照审计工作规范,揭示企业的违法乱纪行为,维护企业的经济秩序。

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制止违规违纪现象,保护国家财产和企业利益。

通过检查监督被审计单位执行国家财经纪律情况,制止违规行为,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

例如,山东齐鲁増塑剂股份有限公司审计科自成立以来,开展财务收支审计,查出不合规问题15项,金额达305万元,均按照国家法律作了整改或上缴财政。

有效地防止了违法违纪行为的产生,维护了财经纪律,教育了财务人员,为今后细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2)、披露经济活动资料中存在的错误和舞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真实、正确、及时、合理合法的反映事实。

纠正经济活动中的不正之风。

事实上不少单位的信息资料不仅存在错误,而且存在着具有造假性质的“账外账”和“两本账”及私设小金库现象,因此,有必要强化内部审计监督,查错防弊,提高会计和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3)配合纪检监察部门,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活动

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开展财务收支审计、财经法纪审计、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发现问题,查明损失浪费、贪污腐化行为,及时向纪检监察部门提供证据和信息,采取措施,充分发挥审计的“经济警察”的特殊作用。

2、防护作用

内部审计工作在执行监督职能中,对深化改革,降本増效起到了保证、保障、维护作用。

(1)、为建立健全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提供有力保证。

为了适应WTO环境下的新形势,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内部审计人员有必要开展事前、事中、事后审计,内控系统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审计,风险审计及计算机审计,揭示并建议改正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失控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2)、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内部审计人员应重视生产经营情况,对企业资产状况做到心中有数,随时随地开展内部审计督查,提出有效措施,经济有效的使用资产,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3)、降本增效,维护财经纪律。

有效地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是当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和关键。

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维护财经纪律是经济效益审计的出发点。

例如:

山东齐鲁増塑剂股份有限公司审计科自1989年建厂初期就开始实行外委工程审计监督工作,成效显著。

审查了公司建设的全国性的大型工程项目DOP四万吨、DBP二万吨、810酯、山东増塑剂技术开发中心中试装置DOS、DOA项目、两万吨苯酐等基建工程项目及日常防腐工程、检修工程、粤港城大酒店、兔巴哥食品公司等外委工程项目,审查工程结算5700份,审查总价值53340.15万元,审定值45520.30万元,审减值7819.85万元。

通过审计工作的开展,不但节约了资金,减少了资金流失,降低了工程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维护了财经纪律的严肃性。

成绩得到了上级审计部门的肯定。

3、鉴证作用

(1)、开展联营审计,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联合经营是在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企业为了取得实效,一个企业和一个或数个企业为发展生产和产品交换而进行的经济联系。

山东齐鲁増塑剂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一个由齐鲁石化公司与临淄区政府各投资50%而组建的联营企业。

从公司建立到目前为止,虽曾一度效益较好,1992-1996年人均经济效益列淄博市工业企业第三位,跻身于中国化工500强,但随着俄罗斯及西方国家増塑剂产品的大量低价进口冲击,1997-2000年效益下降,有的月份出现了亏损。

由于我们加强了联营企业财务收支审计工作,遏制了乱摊乱挤成本现象,审计科提出了压缩公司办公费用和车辆维修费用、出售办公用车、优化生产原料丁辛醇和苯酐的采购办法和采购方式等建议,降低了成本和消耗,规范了联营企业财务核算办法,投资双方的合法利益均得到了保证。

(2)、开展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和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强化内部监督机制。

实行领导班子在任定期审计,有助于监督企业领导依法办事,遏制腐败,促进企业廉政建设,为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考察提拔干部提供依据。

二、内部审计监督管理制度 

1.总 则 

1.1.为了加强XXXXXX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审计监督工作,规范审计工作行为,建立科学化、制度化、行之有效的内部审计监督体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暂行办法》、《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中小企业板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指引》及公司章程制定本制度。

 

1.2.公司实行内部审计监督管理制度的目的是通过内部审计监督,促进公司合法经营和廉政建设,依法保障股东权益,评审内控制度,达到规范公司管理,提高公司经济效益,促进公司各项经营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1.3.本制度所称内部审计,是指由公司内部机构或人员,对其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等开展的一种评价活动。

 

1.4.本制度所称内部控制,是指公司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为实现下列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1.4.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相关规定; 

1.4.2提高公司经营的效率和效果; 

1.4.3保障公司资产的安全; 

1.4.4确保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公平。

 

1.5.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所属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

 

2.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 

2.1.公司设立内部审计部门独立、客观的履行监督和评价职能,通过对公司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等情况的检查监督,系统、规范地审查和评价公司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促进公司强化内部控制、改善风险管理、实现公司发展战略目标。

内部审计部门对公司董事会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负责,直接向董事会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报告工作。

 

2.2.公司应依据规模、生产经营特点及有关规定,配备专职人员从事内部审计工作,且专职审计人员应不少于三人。

 

2.3.内部审计部门应当保持独立性,不得置于财务部门的领导之下,或者与财务部门合署办公。

 

2.4.基层单位和控股子公司可以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或专兼职的内部审计人员,业务上受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的指导并报告工作。

在审计机构内,可根据审计监督工作的性质,配备副主任级、主任级、副经理级、经理级审计人员,公司可以根据业务规模,配备总审计师。

 

2.5.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具备以下从业能力:

 

2.5.1. 具备会计、审计以及与公司生产和经营管理相关的专业知识;能熟练运用内部审计标准、程序和技术; 

2.5.2. 熟悉与公司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熟悉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和程序; 

2.5.3. 具有较强的组织、沟通协调、调查研究、综合分析、专业判断、计算机操作、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2.6.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内部审计职业道德规范,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执行内部审计业务,不得从事与审计监督职责相冲突的活动,不得负责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决策与执行,必须做到独立、客观、正直和保密。

 

2.7.公司及所属单位应保护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打击报复。

审计所需经费,公司应予以保证。

 

2.8.公司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保持和提高专业胜任能力。

 

2.9.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审计部经理)必须专职,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提名,董事会任免。

公司应当披露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的学历、职称、工作经历、与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是否存在关联关系等情况。

 

2.10.公司各级内部审计部门应采取灵活的审计方式,按照直接审计与间接审计相结合,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报送、就地、委托或授权审计相结合,联合审计与分级审计相结合的办法,认真履行审计工作职责,及时披露公司经营、管理风险。

 

3.内部审计监督范围及职责 

3.1.内部审计监督的范围 

3.1.1.从业务角度,内部审计应当涵盖公司经营活动中与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事务相关的所有业务环节,包括但不限于:

销货及收款、采购和付款、存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资金管理、投资与融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和信息披露事务管理等,内部审计部门可以根据公司所处行业及生产经营特点,对上述业务环节进行调整。

 

3.1.2.从管理角度,所有涉及公司控制及管理的部门,并根据实际情况,对与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事务相关的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和实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3.2.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履行以下主要职责:

 

3.2.1.制定和完善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制度,编制年度内部审计工作计划; 

3.2.2.指导、监督和检查公司所属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 

3.2.3.总结审计工作经验、交流审计工作信息、组织审计理论研讨、研究、开展审计工作竞赛等; 

3.2.4.对公司各内部机构、控股子公司以及具有重大影响的参股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及其实施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和评估; 

3.2.5.对公司各内部机构、控股子公司以及具有重大影响的参股公司的会计资料及其他有关经济资料,以及所反映的财务收支及有关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计,包括但不限于财务报告、业绩快报、自愿披露的预测性财务信息等; 

3.2.6.对公司经理层研究确定的各项方针、政策及管理行为进行监督; 

3.2.7.协助公司建立健全反舞弊机制,确定反舞弊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主要内容,并在内部审计过程中合理关注和检查可能存在的舞弊行为; 

3.2.8.对所属单位的主要行政领导人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或离任经济责任审计; 

3.2.9.对公司的基建工程和重大技术改造、大修等项目进行过程审计监督;重点是审查工程立项、开工前招投标,计划外工程、超预算项目等; 

3.2.10.对发生重大财务异常情况的所属单位进行专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3.2.11.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在重要的对外投资事项发生后及时进行审计。

在审计对外投资事项时,应当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3.2.11.1对外投资是否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审批程序; 

3.2.11.2是否按照审批内容订立合同,合同是否正常履行; 

3.2.11.3是否指派专人或成立专门机构负责研究和评估重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投资风险和投资收益,并跟踪监督重大投资项目的进展情况; 

3.2.11.4涉及委托理财事项的,关注公司是否将委托理财审批权力授予公司董事个人或经营管理层行使,受托方诚信记录、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是否良好,是否指派专人跟踪监督委托理财的进展情况; 

3.2.11.5涉及证券投资事项的,关注公司是否针对证券投资行为建立专门内部控制制度,投资规模是否影响公司正常经营,资金来源是否为自有资金,投资风险是否超出公司可承受范围,是否使用他人账户或向他人提供资金进行证券投资,独立董事和保荐人(包括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下同)是否发表意见(如适用)。

 

3.2.12.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在重要的购买和出售资产事项发生后及时进行审计。

在审计购买和出售资产事项时,应当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3.2.12.1购买和出售资产是否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审批程序; 

3.2.12.2是否按照审批内容订立合同,合同是否正常履行; 

3.2.12.3购入资产的运营状况是否与预期一致; 

3.2.12.4购入资产有无设定担保、抵押、质押及其他限制转让的情况,是否涉及诉讼、仲裁及其他重大争议事项。

 

3.2.13.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在重要的对外担保事项发生后及时进行审计。

在审计对外担保事项时,应当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3.2.13.1对外担保是否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审批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