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培养正确学习观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375618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6.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政治培养正确学习观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七年级政治培养正确学习观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七年级政治培养正确学习观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七年级政治培养正确学习观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七年级政治培养正确学习观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政治培养正确学习观念.docx

《七年级政治培养正确学习观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政治培养正确学习观念.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政治培养正确学习观念.docx

七年级政治培养正确学习观念

2019-2020年七年级政治培养正确学习观念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认识学习是我们每一个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事情,明确学习的目的与意义,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能力方面:

培养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增进学习的效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学习是提高个人素质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也是自己将来参加国家建设的需要,从而明确学习的目的与意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学习的目的与意义。

难点:

如何培养学习兴趣。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了解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自觉性

第二课时:

培养学习兴趣,提升学习需要

第一课时:

了解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自觉性

◆教学重点:

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

◆教学方法:

讨论法、分析法、调查法等。

◆教学设计思路及过程

一、问题导入

《一封同学的来信》:

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我已经在学校上学将7年了。

现在我们日夜转动着自己的小脑瓜,拼命地学这学那,除在校学习外,还进各种培训班学钢琴、学舞蹈、学英语、学电脑、学书法等等,几乎没有周末、没有寒暑假,一年四季,日夜不停,我真累!

可我不知道这样究竟是为了什么?

我们为什么要不停的学啊?

老师,您能告诉我,学习究竟是为什么?

今天,老师请你们来帮助这位同学的困惑。

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

二、自主探究

活动一:

答《一封同学的来信》(设计目的: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日常的切身感受、体验来反思,思考学习的目的、意义)

第一步:

请学生提出自己的类似的感受和困惑。

第二步:

分小组讨论,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小组长作记录)

第三步:

汇兑本组同学的观点,在班级中交流。

第四步:

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老师点拨。

老师感言:

“为什么要学习”因为求知是人类的天性。

即使是尚在爬行的幼儿也有一双充满好奇的眼睛四五岁的儿童最爱问的问题是“为什么”。

从吃饭、行走、说话等各方面开始,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学习各种知识学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人类就是在不断的学习中从刀耕火种、愚昧状态的原始社会发展在今天高度文明的信息时代。

学习可使一个人摆脱无知,变得聪慧、自信。

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是出于完善自己的需要,我们都要学习。

(学生)结论:

1、学习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

       2、学习是个人成长的需要;

3、学习是将来参加祖国建设的需要。

活动二:

名言赏析: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让学生在赏析中认识青少年阶段是学习的重要基础,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涯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人生取向。

认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和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第一步:

请学生谈谈对此名言的理解。

第二步:

思考能否将“少壮”与“老大”对换或将“少壮”改为“中年”并说自己的看法。

第三步:

思考“少壮”努力了,“老大”就不伤悲?

老师感言:

  一日之时在于晨,一年之季在于春。

一个人一生当中最重要的时期是青少年。

青少年的我们各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势,是我们学习的黄金时期。

如果我们不能珍惜这段美好时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技能,就不能成长社会有用的人才,也很难适应的需要。

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知识淘汰的速度正在逐渐加快,一个人如果不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将很快会被淘汰。

终身学习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学生)结论:

1、青少年是学习的重要基础。

       2、惟有终身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活动三:

小级研讨:

认识我们的学习动机(设计目的:

不同的学习动机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同样的学习效果,可能来自不同的学习动机。

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动机)

第一步:

填写“我的学习原动力”,了解自己的学习动机。

第二步:

分级讨论以下问题:

    1、对你的学习动机进行分类。

    2、你认为那类动机能使你的学习产生更大、更稳定、更持久的作用?

    3、请根据平时的学习,检查一下有哪些动机对你的学习影响很大?

第三步:

各组代表发言,全班分享。

第四步:

在学生讨论发言础上,老师点拨。

老师感言:

通过认识影响我们学习动机的因素,你是否感觉到内在的心理因素(始需要、求知欲、兴趣等)可以使你产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学习活动能使你获得满足,学习靠施加外力就能自愿的,如果你能自觉地把“要我学”的外在动机转化为“我要学”的内在动机,并逐步加深,你便能产生持久的学习力量。

三、课堂小结

1、请学生谈自己的收获。

2、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

青少年要跟上时代和社会前进的步伐,就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

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掌握将来谋生的一技之长;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通过学习升华自己的品德;通过学习不断完善自我的力量。

四、课外剖析

  分析自己的学习动机,填写课本第74页“我的学习‘发动机’需要加油吗?

”填写课本第75页“给‘发动机’加油。

 

七年级思想政治新教材创造性使用点滴谈

一.关键词

创造性新教材新课标受众个体差异针对性

二.问题的提出

教材的设计,基于其广泛使用的特点,是不可能完全关注到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的,它只能是以一定范围的受众(大多数是城市的孩子)、一定范围和时段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水平为依据来编排教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不要拘泥于教材本身,而应该敢于跳出教材,结合本地本校本班及学生的特点,组织更适合自己学生的讨论及其他鲜活的材料!

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不顾或者根本不去了解当地的人文历史、地域特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那只能是盲目的对牛弹琴!

三. 如何创造性使用新教材

(一)根据课程特点或为了逻辑结构的更趋合理,可以创造性地进行结构调整

新教材大多数结构的编排是合乎逻辑的,但也不排除列外,对此,我们教师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

如第六课做情绪的主人,教材分两个框五个小标题,内容是丰富了,但总给人的感觉是:

凌乱有余,系统不足!

我在授课时把该课划分为三个框题:

一.多种多样的情绪;二.情绪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三.学会调控我们的情绪;又如第九课原来的两个框题之间划分并不明确,使得内容相互交错,比较混乱,我就把它两框的内容调整为:

一.身边的种种侵害(P91-92),二.学会保护自己:

(1)侵害尚未发生——预防为主,

(2)侵害正在发生——①向他人(社会、学校、家庭)求助,②用智慧自己保护自己,(3)侵害已经发生——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这样的调整,不仅使教材的知识结构,逻辑关系更加完善,而且从几个班的对比授课效果来看,也证明调整比不调整好!

(二)根据当地人文、地域和学生生活实际特征及知识水平,创造性地进行内容替代

我们是一所农村中学,学生的生活范围比较狭窄,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十分薄弱,家庭主要以务农为主,这些都使我们感觉到教材中的一些内容离我们的学生太陌生,太远!

有的东西是他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更不用说谈认识,谈感想什么的了!

我在讲授第三课《珍爱生命》中的“生命需要相互关爱”时,充分利用课本第25页有关小月和水母项链的故事,准备组织一个很好的课堂讨论,为此,我估计到学生可能的常识性困难,上网查询了有关水母的许多资料作补充。

信心百倍地准备第二天给我们七年级备课小组的同事们上一堂生动的政治课!

新课导入及“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进展十分顺利,学生也很卖力地配合。

该开始本节课的第二个部分“生命需要相互关爱”了,我首先指导学生阅读“小月和水母项链”的故事,还不失时机地补充了水母的一些常识,以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水母这种生命的特点,有利于他们完成讨论的议题。

学生讨论后,我提问学生,让他们谈感想,对小月的行为做出判断并分析做出这种判断的理由。

过了足足有三分钟的时间,才有三俩学生举手,一改平常那种争先恐后的气氛,开始我以为是有老师听课学生紧张造成的,但从学生略显空洞的感想中我似乎领悟到了更深层的缘由!

“我都没有见过水母,只养过金鱼…”声音不高,但足以敲醒我沉醉的不切实际的构想!

“是啊,我们一所农村中学的学生,水母确实离他们的生活远了点…金鱼,他们喜欢金鱼!

好!

有了!

”我突然来了灵感。

于是,我统计了一下全班哪些同学曾经养过金鱼,结果48位同学就有36名同学养过!

我马上抛弃了精心准备的有关水母的讨论,转向同学们喜爱的金鱼!

学生开始热烈地讨论有关金鱼的各种问题,气氛非常热烈!

好不容易才使学生停止讨论,我提出诸如“饲养金鱼的感想”“怎样才是真正地爱金鱼”?

等问题,这次可炸了锅了,个个抢着回答,气氛空前热烈!

当有的同学谈到自己养的心爱的金鱼不幸夭折时,眼泪就在她的眼眶中荡漾,掩饰不住的沮丧和哀伤!

有的同学则扬扬自得,大谈他的养鱼经,诸如喂食不能过饱,要选择用井水而不能用自来水,一定要注意鱼缸要放到猫勾不到的地方,鱼缸的水位最好不要超过三分之二等等

(三)针对当地现实社会生活的具体情况,就地取材,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即使最新的教材,最新的教材上的事件,也绝对比不上学生身边的鲜活!

而学生对于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件,其关注和感兴趣的程度是其他事件所无法比拟的!

充分利用这些鲜活的事列,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践新课标的要求!

我们学校所在地区,在2004年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未成年人伤害事故,有四名小学生的生命在一蓄水山塘永远地划上了休止符!

我们及时抓住这一个进行珍爱生命和自我保护的教育素材,组织事故发生地的同学组成一个调查组,实地进行调查,弄清楚事故的详细过程,包括时间,地点,受害人姓名,年龄,事故的发生过程,山塘归属,山塘周边设施和环境,当时受害人父母的情况,事故的处理等等;然后把学生的调查材料进行整理,形成一个该伤害事故的详情报告,分发给七年级的同学,并且布置了诸如:

1).四名小学生是在相互救助的过程中先后落水身亡的,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受害人父母忙于工作而疏于照看小孩是什么行为?

3).归属该村的蓄水山塘周围没有任何警示标志,也没有采取任何安全防范措施,又该怎么看?

4).四名小学生的死,都有哪些人或部门要承担责任?

5).如果你遇到类似的危险,你应该怎么办?

等问题,学生很积极(因为一方面要作为平时成绩,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他们基于浓厚兴趣而产生的求知欲以及竞争心理!

)。

根据老师的引导,他们翻出第三课珍爱生命和第九课保护自我反复研读,甚至还有的学生找到了现在初二的上册教材,探讨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内容!

活动的效果甚至比预期的还要好很多。

四.我的体会

与其抱怨学生知识的贫泛,眼界的狭窄,或者老是觉得我们政治课怎么学生就是不重视,不喜欢,不如我们教师自己主动走出教材,走进学生,贴近实际,在教材的创造性使用方面多下一点功夫,本着“依据教材,而不是依赖教材”的原则,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地使我们的教学更富有针对性﹑趣味性和时效性!

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认真实践新课标,也不至于觉得自己的课仿佛老是对牛弹琴!

五.参考资料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教材

2)《思想品德》新的课程标准

 

思想道德教育浅谈当前中学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常识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课程”,“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重要途径”。

这就决定了必须把德育工作贯穿于思想政治课的方方面面,贯穿于思想政治教学的全过程,本文就当前中学思想道德方面教育的现状,内容及改进措施,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对中学德育工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指导学校加强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工作。

学校在对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确定尽了极大的努力,想了不少办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效果还不尽人意,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水准、思想观念、纪律、法制意识、集体主义观念、理想、奉献精神等等或多或少还有偏差,有的甚至还有一些严重的缺漏。

其原因在于:

一是认识不到位,重智育、轻德育,重学业、轻品德。

有的省已取消中考政治考试;政治教师人人可当,甚至,少数学校专业政治教师成了学校多余的人员。

这个问题是学校所不能完全解决的,社会、家庭对此也颇有干扰。

一个学生品德再好,高考差一分,也不能读大学;过了高考分数线,表现不那么好照样可以上大学。

家长、学生、社会只看分数,带给德育工作的负面影响较大。

二是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考核制度。

现在对智育评估非常具体,从每个年级学生的入学成绩开始,往往有一个计划指标,而这个指标完成情况又直接与学校评价,教师奖金,评聘职称等利益挂购,有这个利益的驱动机制,智育评估的措施非常完备,执行的过程和步骤也很落实。

而德育工作的考评在条件、措施、制度等方面都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量标,使得德育工作的考评基本上无章可循,穷于应付。

三是中小学德育工作内容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

小学生就开始学习“从小立志为中华”,道理讲了许多,但是,从电视广告到家作电器,带“洋”字的信誉高,影响大,印象深,于是得出结论:

“中国的就是不好外国的”;社会上也常常为“这孩子有出息,以后准会出国”一说。

再加上社会上各样不正之风也常给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目前的录像厅,个体书摊、游戏机室正大量存在黄色的东西,“思想教育搞一天,不如别人一支烟”。

我们在课堂上讲的一套,完全被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丑恶现象抵销,给学生留下的是苍白无力的说教,使学生的接受程度差,认为我们所宣传、灌输的都是假、大、空的东西。

出现了“五加二等于零”的现象。

即一周在校五天的教育,两天假期放过,我们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效果等于零。

还有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不能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适时地进行教育,在小学大讲人生观、世界观和共产主义,入大学反过来进行养成教育,讲行为规范,文明习惯。

四是对德育工作和素质教育有差解,德育工作重活动、轻效果、重课外、轻课内,认为思想教育是课外的事、业余的事无关紧要,所以往往搞活动,也是应付差事,流于形式,至于学生受教育程度,教育效果如何,基本无人问津。

根据思想政治课的目的,任务和地位、作用,在教学中,应强化以下几方面的德育功能。

一、思想政治的导向性

中学德育工作,首要的体现,应在于引导学生端正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思想观点和思想观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在现阶段,就是要集中体现在引导学生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就是要把学生的思想、言行、判断是非和衡量得失的标准,以及抱负、理想,导向基本路线指引的轨道上来。

这是思想政治课应该发挥的最为基本、最为首要的功能。

二、道德品质的可塑性

提高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

 中学时期是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从萌芽到初步形成的时期,是道德信念和理想逐步形成时期,也就是开始以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指导行为时期。

并且开始具有初步的道德评价能力,能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来分析,作出评价。

同时必须看到,中学时期青少年道德品质形成与发展,既有渐趋成熟的条件,又有着的可塑性。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中学时期是青少年培养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

要在日常教学中一步一个脚印地认真下功夫,日积月景,潜移默化。

要帮助学生从最基本的区分该做与不该做,区分

好与坏,到逐步明确社会主义社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逐步形成正确的,高尚的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

三、行为习惯的养成性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而指导与帮助学生学以致用,言行一致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在发挥思想政治导向功能,道德品质的塑造功能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实际行为表现,引导他们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

帮助他们提高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针对德育工作的现状和应具备的功能,当前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一、必须承认思想道德教育功能的广泛性,分层次,讲实效,注意可行性。

对学生的教育应是多功能的,除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外,还负有实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及文明习惯的培养,以往的德育工作,要求过高,过急,超出了学生可接受的程度,以致欲速则不达,出现了动机与效果的矛盾,愿望与实际的矛盾。

我们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一定要把握好可行性,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恰如其份地确定不同阶段、不同年级、不同群体的德育目标,分清层次要求,脚踏实地,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思想品德教育,只能根据学生身心和智力发展水平和特点,从他们成长的实际出发进行。

例如实现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时,应该有个引导学生从尊重,接受一定的规范的约束开始。

到逐步“自律”,再有可能达到“自觉”,真正做到以一定的道德观念,道德理想支配自己的行为。

教育者应从学生常见的和较为熟悉的心理现象入手,抓住最需要解答的心理问题和最应该解决的心理矛盾,展开品德培养内容的几个方面和层次。

作为教育的课题,讲述必需的知识,最后归结到提高个人修养的自觉性和自我修养能力上来。

注重德育工作的系统性。

坚持教育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突出教育性。

思想政治课要通过“紧密联系实际地生动活泼地向学生传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观点和其他的社会科学常识来实现的”。

可见,其“教育性”离不开“知识性”而“知识性”虽有基本身的目的要求,但归根到底是为了“教育性”。

所以必须坚持教育性与知识性的统一,同时要自始至经地突出教育性。

二、要把灌输与自主自律结合起来,力求知、情、信、意、行统一。

现代中学生勤于思考而不善于思考,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向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灌输,正面的东西不灌输,反面的东西就会侵蚀。

“愚蠢来自无知”,要实现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首先要解决好“知”与“不知”的矛盾,使实现德育功能有扎实的思想认识基础。

实现了“知”,还要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要把“信”与“不信”的环节作为关键环节来抓,在“信”基础上引导学生落实在“行”上,实现“知、情、信、、意、行相统一,在学习知识过程中,摆事实、讲理、有分析、有说服力、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自主、自信、自尊、自律。

要把正确思想的灌输与引导和培养学生自律的能力相结合,使正确的观点、理论、伦理、信念占支配地位,全面提高学生道德品质。

三、对思想道德教育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思想道德教育有特殊性,重视思想道德教育,解决一手软、一手硬的问题,就把道德教育的功能完全归结为量化管理,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一思一想都纳入量化。

但全部转化为量,也是不科学的。

“定性”和“定量”,在德育过程的不同阶段、不同对象和不同任务目标中具有不同的功能,二者不能互相替代,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养成教育,可以量化,而具体思想问题的解决,个性心理的指导,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就只能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办法,才有较好的效果。

“定性”与“定量”应结合实际灵活运用。

四、言教加身教,发挥教师表率作用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实践证明,身教是无声的的教育,也是最民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它不带任何强制性,完全是用示范作用影响学生,带动学生,具有极大的感染力。

可以说,身教是一种最具体、最形象、最有说服力的直观教材。

因此,“打铁先得本身硬”。

我们必须重视自身建设,坚持不懈地致于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以适应做好本职工作的需要。

总之,我们要加强德育工作的研究,探索努力探求一条科学的德育工作路子,使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生成为时代的栋梁。

 

也谈“蜡烛精神”

  

淡泊名利,舍弃追逐,默默奉献,倾其所有,为了教育事业,永不言累,永不言悔。

这就是教师的风范,教师的情怀,教师的精神——蜡烛精神。

这一切都可配以“神圣”的桂冠。

多少年来,这一种神圣的蜡烛精神激励着教师,也铸造了无数优秀教师的辉煌。

而今,改革大潮汹涌而来,人类社会已开始从工业社会转型为信息社会,封闭式教育开始转型为开放式教育,人们发现那神圣的师德正面临着一些前所未有的质疑。

一位老教师为了给毕业班的学生多补一些知识,一次又一次的占用了学生的自习课,学生便给校长写信,说他侵占了自己支配自习时间的权利。

这位白发苍苍、行将退休的老师流着泪说:

“我可是一分钱的报酬都没有要啊!

我义务给学生补课,把我的全部身心都给了学生,可换来的竟是‘侵犯权利’!

”这种现象决非偶尔有之,因此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深的反思。

“蜡烛精神论”反映了一种特殊的师生关系,即教师单向传输知识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关系。

过去,教师作为知识的拥有者和源泉,承担着把人类代代相传的知识继续传承下去的神圣职责和使命。

为了完成这神圣的职责和使命,教师把一生的爱倾注给学生,无怨无悔,却也有意无意中导致了爱你没商量,居高临下的强制学生接受知识。

从爱出发,往往又异化为忽略了被爱的人的感受,爱人却失去了人,爱学生却失去了学生。

今天,现代信息技术突破了教育的时空界限,使教育环境充分敞开,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源泉。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输者,更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应该能够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探索知识,留下进一步让学生探索和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进入更高层次的探索和更高阶段的学习。

另外,今天市场经济的发展,唤醒了人们的主体意识,公民的独立人格、法制观念和民主精神也逐步深入人心。

今天教师如果还是“爱你没商量”的蜡烛,就必然陷入不应有的尴尬。

“蜡烛精神论”,给教师的定位大高,几乎将教师抽象为一种圣人,这有一定的片面性。

实际上,蜡烛的光是十分有限的,只能照亮学生的一部分。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教师掌握的知识是有限的,有一些知识往往还是陈旧的,如果只能用这种“神圣”之光去照亮学生,就会禁锢学生的头脑,限制学生的眼界,妨碍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今天如果教师还仅仅是传输十分有限陈旧知识的蜡烛,那很可能导致整个民族的悲哀。

 “蜡烛精神论”体现教师的作用是牺牲自己、培育后代。

教师被认为似乎只能是生命的消蚀、知识的耗尽,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底蕴和功力往往被忽视,教师仅仅满足做一个“教书匠”。

事实上,在终生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不能充实自己,提升自己,不能自觉地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型,就不可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发展学生。

今天如果教师还仅仅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多一点匠气的蜡烛,那很可能会成为时代的淘汰者。

“蜡烛精神论”从哲学观上看,它倡导的更是禁欲主义,似乎教师就应该接受甘于自焚的命运,甘于清贫,这至少是缺乏对教师人文的关怀。

邓小平说: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我们要说:

“清贫不是现代教育。

”教师无论是在物质的满足还是在精神的提升方面,都不应为囊中羞涩而烦恼,教师应该在“为人师表”的同时创造条件发展自身,让我们的学生从教师的身上看到燃烧的希望,而不是燃烧的晦涩。

今天如果教师仅仅是甘于清贫的蜡烛,那将有悖于追求繁荣、富强、幸福美好生活的时代精神。

让我们大声疾呼,教师不甘于清贫,更不甘于我们事业的清贫。

面对新时代的呼唤,教师所要完成的最重要的任务,是让创造根植于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进而成为整个民族的基本品质和根本力量。

教师要像那多姿多彩、光芒四射的指路明灯,要像那科技含量很高的聚光灯,在照亮别人的同时,成就自我,去铸造中华民族更辉煌的明天!

特别是我们这些新时代的年轻教师,更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在新课改浪潮的推动下,让我们一起来努力铸就新时代的“教师精神”。

 

卡尔·威特的金典教子理论

卡尔·威特的儿子小卡尔,是19世纪德国的一个著名的天才,8、9岁时能自由运用六国语言,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然而,谁会相信,这样一个禀赋极高的孩子出生后并未表现出怎样聪明,相反却被认为是痴呆儿。

奇迹的发生全在他父亲的教子有方。

卡尔·威特有一套被世人称为金典的早期教育理论,一百年来使许多人受益,造就出无数个不同凡响的人物。

为了您孩子的未来,也为了祖国的明天,我们在此将卡尔·威特早期教育的金典内容向你介绍。

1.教育儿子先从母亲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