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好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74723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好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整理好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整理好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整理好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整理好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好教案.docx

《整理好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好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好教案.docx

整理好教案

教案

教授课题

加法2

审阅人

审阅时间

课时

授课时间

年月日星期第节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单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表达,使学生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进行交流的意识,并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做简单的方法

教法

情境演示法

学法

合作交流探索发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小棒学具卡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电脑演示

美丽的森林里松鼠在四处活动,同时还伴随着清脆的松鼠叫声。

(2)老师想知道有几只松鼠,谁愿意帮我?

你是怎么知道的?

(3)多媒体继续演示,又跳来两只松鼠。

师:

这时你又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4)一共有几只松鼠?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2=

2、合作交流,探索发现

(1)小组合作,探索多种算法

师:

3+2等于几?

你是怎样算出来的,请你把你的方法告诉你小组内的同学。

(2)全班交流算法。

(3)师:

刚才有一位小朋友是用我们学过的3和2组成5来计算的,这个办法好,你们能用这种方法来算一算吗?

同桌互相说一说。

强调:

加号前面的3表示什么?

加号后面的2表示什么?

5又表示什么?

3、分层联系,辨析理解

(1)完成做一做第1题。

先请学生看图说图意,再请学生在全班交流。

学生汇报算式:

4+1=51+4=5

师:

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观察上面两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2)完成做一做第2题。

要求学生边摆学具边列算式。

4、寓练于乐,巩固深化

(1)游戏一

要求:

在苹果上写出5以内的加法算式,并贴到苹果树上去。

游戏方式: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大家摆学具说算式,一人写算式。

汇报:

请你用我们小组共同讨论了几个算式,来说话。

评价:

请学生代表上来当公正的小法官,说说哪个组表现最出色!

(2)游戏二

分组进行红花配绿叶活动。

要求为红花上的答案,找到相应的绿叶上的算式。

活动方式:

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一组找到的算式正确。

学生互评:

给优胜小组奖励智慧星

五、课堂总结:

今天同学们学得很认真,谁能谈谈自己的收获?

作业布置:

完成同步练习

板书设计:

加法2

3+2+54+1=51+4=5

课后反思:

教案

教案

教授课题

减法

审阅人

审阅时间

课时

授课时间

年月日星期第节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简历假发的概念,理解减法的意义;认识减号“-”会读会写减法算式,能正确进行减法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境演示,使学生建立减法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初步的用数学知识交流的意识,感受与同伴交流的乐趣。

教学重点

会计算减法

教学难点

理解减法的意义,确定被减数

教法

情境演示法

学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

一复习旧知

1、按顺序填数:

()3()5

2、从5数到1。

3、填一填:

3+1=□□+1=34+□=51+3=□

□+2=3□+1=52+□=4□+3=5□+2=5

4、昨天我们学习了加法,还有谁记得,加法表示什么?

(把两部

分合起来)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

通过反复演示,让学生认真观察

同桌之间互相说交流说图意,然后全班交流。

(4只气球,飞走了1只)

师:

像这样,从4只里面去掉一只也就是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

或减掉一部分,要用减法计算。

板书:

2、学习减法算式

问:

4只气球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

4

飞走了一只,是从几只里面拿走的?

拿走一只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

1

像这样拿走了、去掉了、或者是吃了、坏了、死了等都要用减法计

算。

板书:

4-1=

问:

4-1等于几?

你是怎样想的?

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还有没

有不同的想法?

请你说一说。

(然后全班齐读算式)

3、发散联想:

教师引导启发,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其他能用4-1

表示的事物来。

三、巩固发展

1、做一做,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四、探索算法

1、课件演示:

树上有5只松鼠,跑了3只

问: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求还剩几只松鼠,用什么方法计算?

怎样列式?

2、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交流算法,引导学生倾听交流,并把学生想法展示在黑板上

(1)从被减数开始倒着数,数3个,剩下的数就是结果

(2)用数的组成算出结果,5可以分成3和2,所以5-3=2

三、巩固反馈

1、做一做1题

先说图意,再独立列式计算

2、2题:

划一划,填一填,说明:

减去几就划掉几个

3、3题:

涂一涂,填一填,减去几就涂几个,剩下的个数就是得数。

4、练习五3题,圈一圈,算一算,让学生理解:

用虚线圈几个,就是减去几个

四、课堂小结:

像上面几种,划掉的、涂去的、虚线圈起来的,都是减法的题目,看到这样的图要列减法算式,还有实际问题中,飞走了,离开了,跑走了吃掉了,用去了……求还剩多少的问题,也都要用减法计算。

作业布置:

完成同步练习册

板书设计:

减法

(一)

—减法4-1=3读作:

4—1等于33—1=23—2=1

课后反思:

教案

教授课题

减法2

审阅人

审阅时间

课时

授课时间

年月日星期第节

知识与技能:

会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计算5以内的减法;初步学会用减法计算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与同伴交流5以内的减法的算法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用适合自己的算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

教学难点

学生能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

教法

情境演示法和启发式教学相结合

学法

自主探究法和发现法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盒投影

1、复习导入

(1)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

(2)对口令,师说5,生5可以分成1和4

2、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教材第27页主题图。

你能说说图意,并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同桌互相交流。

组织交流。

(2)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启发提问?

要求还剩几只松鼠,应该怎样想?

要求还剩几只松鼠,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算式是怎样的?

(用减法计算,算式是:

5—3=)

(3)5—3得多少?

你是怎样算的?

板书:

5—3=2

师:

同学们有的用5的组成来计算,有的用想加法算减法来计算,你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办法来计算减法,现在请同学们再互相说一下:

你是怎样计算“5—2”的?

3、巩固深化

(1)出示课件,动态显示。

荷叶上原来有4只青蛙,普通1只青蛙跳到水里,学生说说图意,再列示,交流算法。

(2)出示课件,学生说图意,丝瓜藤上原来有4条丝瓜,摘下2条,藤上还有几条?

学生列式完成,然后小组交流订正。

(3)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5只纸鹤,问:

你们能用着5只纸鹤摆出几种不同的减法算式吗?

(4)乘车游戏,游戏要求:

5个同学当检票员,拿着车号,其他没人一张车票,车票上算式的得数就是要乘车的车号。

4、总结提炼

(1)说说自己本节课学习收获和存在的问题。

(2)教师小结

作业布置:

完成同步练习册

板书设计:

减法

(二)

5—3=2

因为2+3=5所以5—3=2

课后反思:

教授课题

加减法练习课

审阅人

审阅时间

课时

授课时间

年月日星期第节

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迅速第计算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结合情境图进行加减法的对比联系,进一步掌握加减法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渗透辩证统一的思想,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教学重点

对加减法法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迅速的计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

教法

尝试知道伐,效果回授教学法

学法

自主学习法

教学准备

课件

一、基本训练

按数的顺序填数

  1  ( ) 3  4  (  )

  5  (   ) (   )  2  1

  (  ) (  ) 3 (  ) (  )

 (学生口答)

数的组成

□    5    □    5

2  3  1  □ 2  2  3 □

二、指导练习

1、P28页的第5题:

用自己的方式表示算式的含义。

先让学生算一算,再用自己的方式表示算式的含义,然后选择一些

学生作品进行全班交流。

2、6题:

看图列式,并感知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3、7题:

引导学生掌握这种形式题目的解法,可以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4、8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指名说题意,再填空,全班集体评

价。

三、数学小游戏:

9题:

送信

每个同学发一个数学小卡片,在黑板上贴上数字1、2、3、4、5,

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卡片的得数,把这些小卡片送进邮筒,看谁送得又对又快。

四、听算

教师说算式,学生直接写得数,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能得100分。

1+3  4-2  5-1  4-3  2-1  1+1 

2+1  3-2  3-1  2+2  3+1  4-1

1+4  2+3  5-2  5-3  5-4  3+2

(全班集体订正,对做得全对的同学给予鼓励)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教案

教授课题

0的认识

审阅人

审阅时间

课时

授课时间

年月日星期第节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0的两种含义,一表示没有,而表示起点;规范0的写法,学生能工整的书写0

过程与方法:

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是嘻嘻相关,在生活中数学知识无处不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合作探究能力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几和掌握0的两种含义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正确的书写0

教法

情境演示法问题教学法

学法

小组研讨法

教学准备

图片直尺米尺数字卡片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师:

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看是谁?

看他的表情是怎样变

化的?

猜一猜,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同时出示三幅表情各异的猴子图。

(学生描述三只猴子的表情及其原因,可以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只要合乎情理怎么说都可以)

二、揭謎底,教学第一种含义:

什么也没有

师:

猴子吃桃子你们猜对了,但要吃几个桃子,为什么有那么丰富

的表情?

让我们数数看

1、提示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

出示2个桃子,问:

用几表示?

(小猴看到2个桃乐呵呵)学生举

起数字卡片2

出示1个桃,问:

用几表示?

(小猴吃了1个桃,嘴巴鼓鼓的)学

生举起数字卡片1

出示空盘子,问:

用哪张卡片表示?

有吗?

师:

什么也没有用:

0“来表示。

 板书:

0的认识 板书0并领

读“0”

2、发散思维,充分想像

(1)老师竖起2根手指问学生读几

(2)老师握起拳头,一根手指头也没有,这时一个指头出没有伸

出来,谁知道可以用几表示?

(3)请说一说有关0的物体。

三、出示直尺,揭示第二种含义

1、揭示第二种含义――起点

出示直尺图

师:

表示什么也没有时用0,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儿?

在几

的前面。

(直尺上从0开始越往后数就越大,反过来,数越大,离0就越远)

利用这个原理可以用直尺量东西,这时0就表示起点。

要用0对齐

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到了数几,达到的数越大,东西就越长。

强调:

量东西长短时,0就是起点

2、学生活动,体会“起点”

师:

见过运动会上赛跑吗?

运动员跑步的起点就相当于“0”。

见过跳远吗?

0也可以表示跳远的起点

教师可以示范性的量,说出大概远近

强调:

尺子的0起点要对齐跳远起跳的0起点

学生活动:

从“0”起点起跳比赛跳远。

说说怎么比较才公平。

说一说在测量的时候,就注意什么?

3、发散思维,充分联想。

  想:

生活中还有什么用0表示起点?

四、教学书写0

1、学生说说怎样写好0?

应该注意什么?

2、师示范,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学生与教师一起书空

3、学生写0  在书中第29页描红,另请两位同学上台写,写完

后,全班评优缺点。

4、在准备好的空白卡片上写0

五、巩固练习:

1、投影出示第31页的第1题

(1)学生依次数出每个鱼缸里各有几条鱼,用数来表示

(2)在书上填写,注意书写

2、摆一摆。

要求:

(1)学生分组活动按顺序排列0~5的数字卡片

(2)排好顺序的派代表上台演示

(3)鼓励不同的排法

六、调查:

0到底是双数还是单数,请大家回家查一下资料或问一问家长。

 

作业布置:

完成同步练习册

板书设计:

0的认识

0表示什么也没有也表示起点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