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数学综合复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74563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5.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数学综合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西师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数学综合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西师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数学综合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西师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数学综合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西师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数学综合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师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数学综合复习.docx

《西师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数学综合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数学综合复习.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师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数学综合复习.docx

西师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数学综合复习

二年级上册数学综合复习

第一部分数与代数

一、表内乘法

1.乘法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比较简便)

加法:

4+4+4=12

乘法:

4×3=12或3×4=12

2、乘法算式的读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

乘号两边的数叫因数,所得的结果叫做积。

例:

4×8=32(读作:

4乘8等于32).

↓↓↓(口诀:

四八三十二)

因数因数积

4、任何数乘0,积都为0。

如:

4×0=00×28=00×0=0

(复习:

0+32=021—0=00÷5=0)

5.1乘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它本身。

例:

1×9=9

6.乘法的两种意义:

(1)求几个几(相加的和)是多少?

(用乘法计算)

例:

4个6相加,和是多少?

6×4=24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用乘法计算)

例:

3的6倍是多少?

3×6=18

7.乘加、乘减

乘加:

把相同的用乘法计算,再加上不相同的。

乘减:

不一样的差几个就添几个,看成相同的,并用乘法计算,最后减去添上的数量。

例:

乘加:

4×3+2=14乘减:

4×4-2=14

8.乘加、乘减的意义

(1)求比几个几多几?

(用乘加计算)

例:

比3个3多2。

3×3+2=11

(2)求比几个几少几?

(用乘减计算)

例:

比4个3少1。

3×4—1=11

9.5与1、3、5、7、9相乘的积的个位上都是5;

5与0、2、4、6、8相乘的积的个位上都是0。

二、表内除法

1.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叫平均分。

平均分可以用除法表示。

例:

把8个桃平均分到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2个。

用除法表示为:

8÷4=2读作:

8除以4等于

↓↓↓口诀:

二四得八

被除数除数商

除号前面的数叫作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作除数,所得的结果叫作商。

(不能读成“除”)被除数÷除数=商

2、平均分有两种:

①按份数平均分。

如:

把12支铅笔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支?

②按个数平均分。

如:

把12支铅笔每3支分一束,可以分几束?

3.0不能作除数,0作除数无意义。

4.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例:

0÷9=0

5.一个数除以它自己(0除外)都等于1.例:

9÷9=1

6.任何数除以1都得原数。

例:

0÷1=09÷1=9

7.用乘法口诀求商。

如:

36÷9=4想:

(四)九三十六,商是(4)

36÷4=9想:

四(九)三十六,商是(9)

【观察总结:

商×除数=被除数。

5、一图多式。

如图:

★★★★★★★★★★★★

加法算式:

3+3+3+3=12

乘法算式:

3×4=124×3=12

除法算式:

12÷4=312÷3=4

6、倍数问题。

第一排:

★★

第二排:

★★★★★★

第一排有2颗★,第二排有3个2颗,我们就说“第二排的颗数是第一排的3倍。

即:

6里面有3个2,可以说成“6是2的3倍。

”或者“2的3倍是6。

练习:

15里面有()个5,15是5的()倍。

5的3倍是()。

易混题:

2的2倍是()2是2的()倍。

第一排:

★★(标准)第一排:

★★(标准)

第二排:

★★★★(2的2倍是4)第二排:

★★(2是2的1倍)

7.倍的认识

(1)倍不带单位。

(2)大的数中有几个小的数,我们就说大的数是小的数的几倍。

例:

12里面有4个3,就说12是3的4倍。

(3)求一个数的几倍,用乘法计算。

例:

4的6倍是多少?

(就是求6个4是多少)

列式为4×6=24

(4)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例:

求24是4的几倍?

(就是求24里面有几个4.)

列式为:

24÷4=6

8.除法的四种类型:

(1)总数÷份数=每份数

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

(平均除法的意义)

例:

把12支铅笔平均分成3份,平均每份有多少支铅笔?

12÷3=4(支)

答:

平均每份有4支铅笔。

(2)一个数里面包含有几个另一个数?

(包含除法的意义)

例:

45里面有几个5?

.

45÷9=5

(3)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倍数除法的意义)

例:

8是4的几倍?

8÷4=2

(4)一个数÷倍数=另一个数

已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另一个数?

(倍数的除法)

例:

水果店运来12箱苹果,苹果的箱数是梨的3倍。

水果店运来多少箱梨?

12÷3=4(箱)

答:

水果店运来4箱梨.

7、应用题。

(1)有5个鸡笼,每个鸡笼装6只。

能装下31只鸡吗?

解法一:

6×5=30(只),30<31

答:

装不下31只鸡。

解法二:

6×5=30(只),31-30=1(只)

答:

装不下31只鸡。

(2)小客车坐了8人,大客车坐的人数是小客车的5倍。

大客车坐了多少人?

(比较题:

大客车坐了40人,大客车坐的人数是小客车的5倍。

小客车坐了多少人?

(3)王老师用24元钱买下面一种布娃娃,她最多可以买几个?

最少可以买几个?

思考提示:

要买得最多,就应该选最便宜的那一种布娃娃。

即3元的。

要买得最少,就应该选最贵的那一种布娃娃。

即8元的。

 

常用数量关系

1.加数+加数=和和-1个加数=另1个加数

2.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3.因数×因数=积积÷1个因数=另1个因数

4.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第二部分空间与图形

一、角的初步认识

1、角的组成:

一个顶点,两条边。

如: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两条边张得越大,角就越大,两条边张得越小,角就越小。

2、角的分类:

锐角、直角、钝角。

如:

 

⏹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

⏹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

⏹锐角<直角<钝角

3.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量一量,与直角一样大是直角,比直角小是锐角,比直角大的是钝角。

4.三角板上有1个直角,2个锐角,没有钝角。

长方形、正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

直角都是一样大的。

5.一个正方形截去一个角还有(3)个角、(4)个角或者(5)个角。

 

二、观察物体

特别注意:

观察者正对着什么,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一定要分清。

观察物体要抓住物体的特征来判断。

 

三、测量长度

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直尺来量。

测量长度常用的工具是米尺。

量较长的距离,可以用卷尺。

2.量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有时也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量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厘米用字母cm表示,1厘米可以写作1cm,读作1厘米;

◆量较长物体的长或距离,通常用米作单位。

米用字母m表示,1米记作1m,读作1米。

◆分米是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

分米用字母dm表示,1分米记作1dm,读作1分米。

3.测量物体时把物体的左端对准“0”刻度,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如果左端没有对准“0”刻度,就用右端减去左端(用大的减去小的)。

铅笔长7cm粉笔长4cm(6cm-2cm)

4.长度单位有:

厘米(cm)、分米(dm)、米(m)。

厘米、分米、米每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1dm=10cm(读作:

1分米=10厘米)

1m=100cm(读作:

1米=100厘米)

1m=10dm(读作:

1米=10分米)

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之间,小单位化大单位就去掉一个0,大单位化小单位就添上一个0。

例:

20cm=2dm50m=500dm

小单位化大单位大单位化小单位

5、记住几个可比较的量:

①手指的宽大约1cm;手掌的宽大约6厘米。

②课桌面的长是6分米,也可以说是60厘米。

课桌高8分米或80厘米。

③黑板的长比4米短一点(大约4米),宽比1米长一些(大约1米)。

④教室的长8米多一些,宽是大约是6米。

⑤小明的身高是1米15厘米(也可以说是115厘米)。

⑥老师教学用的木尺正好是1米,也是10分米,100厘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