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初一语文语言运用题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74153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初一语文语言运用题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语文初一语文语言运用题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语文初一语文语言运用题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语文初一语文语言运用题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语文初一语文语言运用题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初一语文语言运用题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

《语文初一语文语言运用题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初一语文语言运用题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初一语文语言运用题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

语文初一语文语言运用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语文初一语文语言运用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

1.黄海中学准备举行“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报告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活动一:

标语我设计】为了营造氛围,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要求:

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2)【活动二:

通知我来改】学生会拟定了一则通知,请指出下面这则《通知》的两处错误。

通知

   我校将在本周五下午3点举行“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报告会,请准时参加。

   此致

敬礼

学生会

2018年12月18日

(3)【活动三:

图表我探究】下面表格是在报告会上展示的,请用简洁的文字分点概括表格中的信息。

“改革开放40周年”成果调查表

项目

年份

粮食总产量(万吨)

国内生产年份总值(亿元)

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排名

1978年

30476.5

3678.7

10

2017年

66160.72

820754.3

2

(来源:

国家统计局)

【答案】

(1)经济发展绘宏图,改革开放谱新篇。

(2)缺少地点;应去掉“此致”“敬礼”。

(3)①四十年来粮食产量大幅提升;②国内生产总值大幅提升;③国内生产总值排名跃居世界第二;④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解析】【分析】

(1)紧扣“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活动主题,语言简洁有号召力,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

(2)“通知”一般包括标题、称呼、正文、落款等。

①标题:

写在第一行正中。

可只写“通知”二字,如果事情重要或紧急,也可写“重要通知”或“紧急通知”,以引起注意。

②称呼:

写被通知者的姓名或职称或单位名称。

在第二行顶格写。

有时因通知事项简短、内容单一,书写时略去称呼,直起正文。

③正文:

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

正文因内容而异。

开会的通知要写清开会的时间、地点、参加会议的对象以及开什么会,还要写清要求。

④落款:

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方,一行署名,一行写日期。

根据通知内容可知,通知中少了报告会的地点。

“此致”“敬礼”一般用作信末祝颂问安,不能用于通知中。

(3)根据表头、表格中的项目和数据可知,从1978年到2017年,粮食总产量和国内生产总值大幅提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上的排名也越来越靠前,据此,分点概括即可。

故答案为:

(1)经济发展绘宏图,改革开放谱新篇。

(2)缺少地点;应去掉“此致”“敬礼”。

(3)①四十年来粮食产量大幅提升;②国内生产总值大幅提升;③国内生产总值排名跃居世界第二;④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点评】

(1)本题考查拟写宣传语。

为某个活动拟写宣传语,所拟写的宣传语一定要主题突出,语意简洁明了,有号召性和鼓动性,一般多采用对偶的修辞。

(2)本题考查应用文写作。

熟悉格式诗答题的关键;

(3)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弄清题目要求,再是要结合要求审懂图意,三是用通顺的语句表达出图意。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 记者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获悉,继陆续完成陆上首飞和水上首飞后,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将围绕飞机优化设计、003架机零部件制造和开铆、001架机全状态科研试飞等三方面展开工作,后续航空工业将陆续投产4架试飞飞机,加快适航取证进度。

航空工业新闻发言人介绍,在现有首飞成果的基础上,研制团队将充分挖掘AG600飞机平台潜力,进行飞机结构、系统改进优化设计,同时围绕提高最大起飞重量、增加增压舱、完善灭火和救援任务系统配置等方面开展改进设计及试验验证工作。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20字。

(2)根据对联常识和语段内容,将下面八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

双栖水陆   鲲龙   擅灭火   巨鹰   腾空   展翅   能救援   频显神威

【答案】

(1)国产飞机“鲲龙”将投产4架并加速适航取证。

(2)巨鹰展翅能救援双栖水陆,鲲龙腾空擅灭火频显神威。

【解析】【分析】

(1)导语一般是电头后面的第一句话。

“记者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获悉,继陆续完成陆上首飞和水上首飞后,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将围绕飞机优化设计、003架机零部件制造和开铆、001架机全状态科研试飞等三方面展开工作,后续航空工业将陆续投产4架试飞飞机,加快适航取证进度。

”去掉修饰语,抓住主干就是:

国产飞机“鲲龙”将投产4架并加速适航取证。

(2)对联要求:

字数相同,词性相对,内容相关。

“双栖水陆”对应“频显神威”,“鲲龙”对应“巨鹰”,“擅灭火”对应“能救援”,“腾空”对应“展翅”,结合“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可组对联:

巨鹰展翅能救援双栖水陆,鲲龙腾空擅灭火频显神威。

故答案为:

⑴国产飞机“鲲龙”将投产4架并加速适航取证。

⑵巨鹰展翅能救援双栖水陆,鲲龙腾空擅灭火频显神威。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段内容的概括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熟读文段,理解文段的内容,抓关键语句进行概括。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对联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在平时掌握对联的知识,灵活运用。

3.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与自己相处的前提是保持高尚的价值追求。

②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选择,应当自觉培养自省、敬畏、慎独意识,排除外界纷扰对内心的侵袭。

③提升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关键在于能否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④知识是提升修养的精神食粮,应当善于把零星的时间“焊接”起来,以永不满足的态度去学习,不断用新知识________、________。

(1)请提取第①句的宾语部分,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第③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在第④句的横线上。

(只填序号)

A.丰富自己    B.充实自己

④知识是提升修养的精神食粮,应当善于把零星的时间“焊接”起来,以永不满足的态度去学习,不断用新知识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保持高尚的价值追求。

(2)提升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关键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

(3)B;A

【解析】【分析】

(1)这个句子的主语是“与自己相处的前提”,谓语是“是”,宾语是“保持高尚的价值追求”,注意题目要求的是提取宾语,而不是宾语中心语。

(2)前后不一致,前面是肯定的,后面是肯定加否定,修改时应保持前后一致,这句话可以修改为:

提升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关键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

(3)正常的逻辑是首先充实自己,才能丰富自己。

故答案为B;A。

故答案为:

⑴保持高尚的价值追求。

⑵提升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关键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

⑶B A

【点评】⑴本题考查划分句子成分的能力。

解答这样的题,要掌握句子成分及各个句子成分的特征。

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主语,是执行句子的行为或动作的主体;谓语,说明主语的动作、状态或特征;宾语是谓语动词支配或陈述的对象;定语是用来修饰名词的句子成分;状语是用于说明地点、时间、原因、目的、结果、条件、方向、程度、方式和伴随状况等的一种句子成分;补语用来说明宾语或主语所处的状态或正在进行的动作。

划分句子成分时,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先找主语、谓语、宾语,再找定语、状语、补语。

⑵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

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

可以从内容角度、语法角度、语感角度等。

语法角度就是划分句子成份法,即运用语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

运用补法、删法和换法进行合理修改即可。

⑶本题主要考查连贯句子的能力。

要在理解文段内容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选择合适的句子。

注意一定要分析出前后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一个中国企业,可以有多坚强?

最近,华为公司的表现给了国人一个“硬核”的答案。

   这段时间,面对美方的蛮横打压,无耻诬蔑,面对此起彼伏的“断供”风波,华为始终表现得处变不惊、淡定从容。

这不是(①),因为华为有底气、有准备,通过未雨绸缪、持续不断的(②),牢牢掌握了核心技术,所以才能有应对美方遏制的千钧之力。

   “越高端,‘备胎’越充分”,华为长期打造的创新“备胎”一夜转正,赢得一致推崇。

“备胎”的背后是坚持底线思维,永远保持一种忧患意识。

   今天,很多人佩服华为在十多年前就(③)会出现“极端情形”的远见,殊不知,在当时,无论是企业内部还是行业竞争对手中,不乏认为这么做有点“傻”或者“太浪费”的声音。

   正所谓“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企业要谋长远发展,就必须居安思危,对自身的短板要有清醒的认知,切忌不可被一时、一地、一事的成功遮蔽了眼睛。

如果只顾眼前,缺乏布局未来的自觉和行动,等到“胎坏了”才考虑,恐怕就连生存都成了问题。

   这就说明,技术创新是企业的命脉,创新能力的比拼是终极的较量。

   创新实力,不仅源自自身的努力,也源自开放的胸襟。

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企业从来也不当“独行侠”,从不排斥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合作伙伴,这符合技术创新的(④)。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创新资源全球流动和配置,闭门造车行不通,包打天下也不现实。

文明因交流互鉴而多彩,创新之花也必然要汲取全世界的滋养才能绚丽绽放。

包括华为芯片在内的创新成果,始终建立在利用和共享全球科技创新资源的基础之上。

   从这个角度看,美方罔顾世贸规则,将国家道义形象视如敝屣,歇斯底里地挥舞霸凌大棒,心态何其扭曲,格局何其狭隘,如此倒行逆施、恣意妄为,终将被滚滚向前的时代潮流所淘汰。

   创新不是“一个人的战斗”,也不是三两天的奋发,而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

只有持续投入基础研究和教育的优质“火石”,创新引擎才会始终动力澎湃。

在华为总部的接待大厅,大屏幕上反复播放着一个宣传片,其核心内容就是基础教育和基础科研是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备胎”能在关键时候用得上,是因为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不懈,心无旁鹜,更舍得煞废苦心培养人才。

   板凳要坐十年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当业界纷纷为华为挣脱羁绊叫好的时候,不妨多一些自照和反思,摈弃功利思维,扎扎实实做好技术创新的必修课。

当企业抓创新、抓研发蔚然成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就有了无比深厚的底气,“不管风吹浪打,________________。

(节选自2019年5月25日《学习强国》,有删改)

材料二:

   中美贸易摩擦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遭遇的新挑战和新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在道义上引起了中国及全球舆论的批判与反感。

(节选自2019年5月27日《党建网》)

材料三:

中国心,中国梦

盘旋在泰山之巅

激荡在东海浪尖

唤醒了北归大雁

穿越了南国云烟

梦想就在我的心间

谁也无法阻挡我们向前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怀着一个强大的信念

美好的憧憬全都实现

(节选自《中国心,中国梦》歌词,有删改)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命脉(mài)     遮蔽(bì)      罔(wǎng)顾    未雨绸缪(mòu)

B. 澎湃(pài)     胸襟(jīn)     屏(píng)幕    恣(zì)意妄为

C. 狭隘(ài)      遏(è)制       绚(xuàn)丽    处(chǔ)变不惊

D. 羁绊(pàn)     绽(zhàn)放    蛮横(hèng)    弃如敝屣(xǐ)

(2)下列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汲取   推祟   坚持不懈   千钧之力                    

B. 舆论   霸凌   此起彼伏   蔚然成风

C. 激荡   诬蔑   煞废苦心   歇斯底里                    

D. 互鉴   引擎   心无旁鹜   闭门造车

(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材料一”括号里,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①故作姿态   ②研发   ③设想   ④规律             

B. ①班门弄斧   ②研发   ③联想   ④标准

C. ①故作姿态   ②研究   ③联想   ④规律             

D. ①班门弄斧   ②研究   ③设想   ④标准

(4)“材料一”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企业要谋长远发展,就必须居安思危,对自身的短板要有清醒的认知,切忌不可被一地、一事、一时的成功遮蔽了眼睛。

B. 企业要谋长远发展,就必须居安思危,对自身的短板要有清醒的认同,切不可被一事、一地、一时的成功遮蔽了眼睛。

C. 企业要谋长远发展,就必须居安思危,对自身的短板要有清醒的认知,切不可被一时、一地、一事的成功遮蔽了眼睛。

D. 企业要谋长远发展,就必须居安思危,对自身的短板要有清醒的认同,切忌不可被一时、一地、一事的成功遮蔽了眼睛。

(5)根据提示,在“材料一”文末横线上补写诗句。

(限六字)

不管风吹浪打,________。

(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

(6)在“材料二”横线上依次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美国政府对华为等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粗暴、蛮横干预

②美国一些政客囿于霸权思维意欲遏制中国发展的叫嚣

③美国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信口雌黄的恶意攻击

A. ②③①                                

B. ①②③                                

C. ③②①                                

D. ②①③

(7)阅读“材料三”,仿照划线句子,在横线上把歌词内容补充完整。

【答案】

(1)D

(2)B

(3)A

(4)C

(5)胜似闲庭信步

(6)D

(7)示例1:

翱翔在九霄云天

绽放在绿色家园

赢得了世界点赞

收获了金色华年

示例2:

飘扬在丰收农田

舞动在丝路沿线

灿烂了人民笑脸

搭建了互惠空间

【解析】【分析】⑴D项有误,羁绊(bàn)。

⑵错误改正为:

A.推祟——推崇。

C.煞废苦心——煞费苦心。

D.心无旁鹜——心无旁骛。

B项正确。

⑶故作姿态:

指假装具有艺术效果的姿势或假装的模样。

班门弄斧:

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研究:

钻研;探索。

研发:

研制开发。

联想:

因一事物而想起与之有关事物的思想活动。

设想:

想象;假想。

根据词语的意思,放入语境中,故A合适。

⑷AD否定不当,去掉“不可”。

B“认同”使用错误,改为“认知”C项正确。

⑸考查对古诗词的积累与记忆,诗句要准确,不写错别字,毛泽东的诗词《水调歌头·游泳》中的两句是,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⑹“叫嚣”“粗暴、蛮横干预”“恶意攻击”这三个词是有先后之分的,符合人们认识规律。

故选D。

⑺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

本句的例句由两分句构成,注意它们之间的意义关联,结构相近,内容与“中国梦”相关且搭配得当,至少二、四两句押韵即可。

故答案为:

⑴D;⑵B;⑶A;⑷C;

⑸胜似闲庭信步

⑹D;

⑺示例1:

翱翔在九霄云天

绽放在绿色家园

赢得了世界点赞

收获了金色华年

示例2:

飘扬在丰收农田

舞动在丝路沿线

灿烂了人民笑脸

搭建了互惠空间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字音的掌握与辨析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注意多音字、形近音同字、形近音异字,形似字的区别,要读准字音,仔细辨析字形的细微差别,在组词造句中找出差别。

⑵本题考查辨析字形。

答题时应注意,注意多音字、形近音同字、形近音异字,形似字的区别,要读准字音,仔细辨析字形的细微差别,在组词造句中找出差别。

⑶本题考查理解词义和选词填空。

答题时应注意,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搭配关系。

⑷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

答题时应注意,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⑸本题考查古诗文的背诵和默写。

答题时应注意,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要求考生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写出句子,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⑹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和续写。

补充句子要遵循原则:

话题要一致,上下文衔接得体;结构、句式要一致;注意修辞、手法等的运用。

⑺本题考查句子仿写。

答题时应注意,仿写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选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5.普通话让你走得更远,方言却让你记住你的根在哪里。

方言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它的背后更包含着很多家乡味道。

乡音中有童年,有回忆,更有文化,有传承。

请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

(1)请观察下面的方言词汇,归纳柳州方言的特点。

皮痒(犯贱)   闯彩(幸运)   锤姜(拍马屁)

搏底(贪小便宜)   聊盆(找茬)   答你都困(懒得理你)

(2)央视某知名记者赴柳州周边农村采访扶贫攻坚工作。

遇到贫困户老乡,两人有如下一番对话,请解释划线词。

(三个词语任选两个解释)

记者:

老乡,你欢迎干部下乡扶贫吗?

老乡:

嫩子没欢迎咯?

他们帮我找项目,帮我找销路。

我的身体没嫩子好,还帮我买了药,一吃就起泡了!

记者:

身体不好,家里的春耕怎么办呢?

老乡:

粗活路都是村干部帮我做的。

感谢大家哟。

(3)某中学语文老师丁老师在教《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时,把柳州话引入了语文课堂,用柳州话来翻译文章,博得了学生们的阵阵掌声和笑声,但也遇到不同声音。

请根据语境,补全对话。

张老师:

语文课堂是很严肃的地方,更何况文言文是我们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瑰宝,这样处理不够严肃吧?

李老师:

挺好的呀!

我就很喜欢这样的处理,多接地气!

语文要跟生活联系起来嘛,你看孩子们多开心。

这就是语文的生命力嘛。

丁老师:

________。

【答案】

(1)风趣、幽默,充满生活气息,但有时会显得粗俗。

(2)嫩子:

怎么。

起泡:

有效果。

粗活路:

重活(累活)。

(3)略

【解析】【分析】

(1)从题目中给出方言来看,这些语言贴近人们的生活,让人感到方言的形象活泼、风趣幽默,充满生活气息的特点。

(2)本题作答可结合语境来推断。

从语句表达的意思看,“嫩子”是“怎么”的意思;“起泡”指的是吃药,应该是“有效果”的意思。

从“是村干部帮我做的”可以推断“粗活路”应该指的是“重活、累活”。

(3)开放性试题。

这类试题实际是考查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文本材料中,丁老师把柳州话引入了语文课堂,博得了学生们的阵阵掌声和笑声。

张老师和李老师对这一做法也持有不同的意见。

此时丁老师可以阐释自己把“柳州话”引入课堂的原因和理由。

据此拟写作答。

做到观点鲜明,条理清楚,阐释清晰。

答案不唯一,符合语境即可。

故答案为:

⑴风趣、幽默,充满生活气息,但有时会显得粗俗。

⑵嫩子:

怎么。

起泡:

有效果。

粗活路:

重活(累活)。

⑶略。

【点评】⑴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多积累,多练习。

⑵本题考查语言特色的归纳概括。

根据语境即可解决;

⑶此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解答此题,要通读全句段,理解大意,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辨析作答。

6.班级诗会上,有同学分别朗诵了王安石和李煜的一首词,请根据要求答题。

【甲】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

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烧水恣行游。

上尽层楼更上楼。

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乙】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千戈?

一旦归为巨虏,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1)请根据学过的古诗词知识,为这两首词选择正确的词牌名。

A.满江红    B.如梦令    C.破阵子    D.南乡子

甲:

________;乙:

________

(2)有同学根据王安石词内容做了一副上联,请根据李煜词内容写出下联。

上联:

四百年帝业回头往事一梦

下联:

________

【答案】

(1)D;C

(2)三千里山河辞别垂泪两行

【解析】【分析】

(1)根据常识可知,满江红,词牌名,以柳永《满江红·暮雨初收》为正体。

另有双调九十三字。

如梦令,词牌名。

以李存勗《忆仙姿·曾宴桃源深洞》为正体,单调三十三字。

破阵子,词牌名,定格为晏殊《破阵子·海上蟠桃易熟》,此调双调六十二字。

南乡子,词牌名,以欧阳炯《南乡子·画舸停桡》为正体,单调,二十七字。

根据字数确定即可。

(2)上联从时间角度,抓住“四百年来成一梦”这一关键句子,概括了作者对帝国往事兴衰终成一梦的感叹,下联可以从空间角度,抓住“三千里地山河”这一关键句子进行发挥。

故答案为:

(1)D、C;

(2)三千里山河辞别垂泪两行

【点评】

(1)本题考查对词牌名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词,又称长短句。

人们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

这些名字就是词牌。

有时候,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有时候,因为各家叫名不同,同一个格式又有几个词牌。

(2)本题考查对比阅读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对两首词的内容有足够的理解。

然后再分析上联描述的内容,是什么意思,句式特点如何,最后根据对联知识,有目的地从第二首词中概括相应的内容即可。

7.近期,学校正在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1)【观点论述】汉字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传承唯一超过五千年的文字,汉字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学校拟设立书法课程,对此众说纷纭。

你怎么看?

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

字数在80字以内。

(2)下图描画了我国宋代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夜游的故事。

用自己的文字将这个故事简要叙写出来。

字数在70字以内。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下面的对联旨在颂扬中华文化,根据上联续写出下联。

上联:

笔墨纸砚书写中华文化

下联:

________

【答案】

(1)书法课程的设立有益于中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

练习书法可以培养我们的耐力、毅力等心理素质;还可以丰富我们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

因此,我们应多练书法,陶冶情操。

(2)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苏轼到承天寺找张怀民。

两人一起在庭院中散步,面对着庭院中的光影,心生感慨:

月夜处处有,却只有情趣高雅的人能够欣赏它。

(3)梅兰竹菊勾画君子风骨

【解析】【分析】⑴汉字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书法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来的优秀文化传统,它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它以汉字为载体,涉及语言、文学、历史、美学等方面,又与音乐、美术相通。

练习书法可以让学生们从中感受到古代文化的艺术魅力,从而激起学生们继承发扬民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