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70086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24 大小:145.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4页
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

《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1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

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项目名称:

安徽省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

编制单位:

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证书编号:

022008

项目负责人:

李保民院长

设计人员:

李保民高级规划师

李家宁城市规划师

徐从广城市规划师

孙承君城市规划师

马明城市规划师

肖铁桥城市规划师

汤利华高级工程师(水暖)

王晏平高级工程师(电气)

凌琪高级工程师(环境工程)

薛小敬助理规划师

张康叶助理规划师

何成助理规划师

陈淑平助理规划师

协编单位:

旌德县人民政府

旌德县建设委员会

协编人员:

张晓新建委主任

周伟建委副主任

俞晓健建委规划办主任

 

说明书

第一章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概述

一、城市概况

(一)地理位置

旌德县地处黄山东北麓,位于安徽省东南部皖南山区,隶属安徽省宣城市,东邻宁国,南连绩溪,西毗黄山,北接泾县,地跨东径118°44′~118°15′,北纬30°29′~30°7′。

县城旌阳镇是旌德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县境中部,至今已有一千二百余年历史,南雄公路和旌宁公路的交汇于此。

地形东西长,南北窄,地势起落较大,海拔180-220米,白沙、徽水二河自东南向西北穿城而过,汇于城北,山城南临接岫,西倚栖真,北障柳山,东望石凫,群密环绕,可谓:

“四面皆山”、“双水中流”。

(二)自然条件

1、地质地貌

旌德全县地貌特征为东西向呈长方形,呈畚箕状向北开口。

地势中部平缓,四面环山,东北低于西南。

海拔高度自中部向东北和西南呈阶梯状上升,四面环山,中北部较低,海拔仅150米左右,最低处是三溪坑口,海拔120米,东北至海拔1031.8米的塘山头,西南至境内最高峰大鸣尖,海拔1295.6米,相对高差1175.6米。

山脉走向与构造线一致,以北东----南西向殿市,向东和西北倾斜。

属皖南北部山地丘陵、山间盆谷地貌,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和山间盆地四种类型。

旌德县地震基本烈度6度以下,建筑物和其它工程构筑物不需设防。

2、气候条件

旌德县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适中,季风明显。

春季冷暖变化大,光照不足阴雨多;夏季温高湿度大,梅雨集中汛洪多;秋季常遇夹秋旱,天高云淡早晚凉;冬季多晴湿度小,雨雪常在“三、四九”。

3、气温、风

气温

旌德县根据20年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为15.5℃,最高年份16.5℃(1961年),最低年份14.8℃(1980年),一般年际变化值±0.3℃。

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2.9℃,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7℃,极端最低气温-15.2℃(1977年1月5日),极端最高气温40.3℃(1971年8月1日),平均初霜期在11月10日前后,平均终霜期在3月23日左右。

全年无霜期最高为283天(1961年),最低为204天(1978年),平均为232天。

风律

旌德县属季风气候区。

冬季受亚洲内陆冷高压控制,盛行偏北风;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偏南风;春秋季是季风转换季节,风向随季节而易,较为明显。

全年除静风之外,有10个月都是偏北风频率较大。

春季风大,夏、秋季风小,年平均大风次数6次(7级——风速17m/s以上大风)。

实测最大风速23m/s(1975年6月25日),历年平均风速为1.8m/s。

(三)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

全县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全县土地利用结构及现状如下:

农用地面积1223187.5亩,其中耕地272273.0亩,园地20766.1亩,林地835835.5亩,其他农用地95312.9;建设用地44262.6亩,其中居民点工矿用地35104.4亩(建制镇用地3568.6亩,农村居民点用地26983.1亩,独立工矿用地4187.7亩,特殊用地365亩),交通运输用地6913亩,水利设施用地2245.2亩,未利用地88088.4亩。

2、水资源

旌德县地势复杂,河流山溪较多,源短流急,落差较大,水系呈格子状典型山溪河流特征。

境内以石凫山为分水岭,分属青戈江和水阳江两大水系,境内河川以石凫山为分水岭,主峰以东归水阳江水系,以西归青戈江水系,统属长江流域。

境内长江流域面积905.5㎞2,分有徽水、玉水、俞村河(又称环溪)、山坝河(又称姚溪)4个自然水系。

白沙、徽水二河自东向西北穿城而过,汇于城北。

3、矿产资源

旌德县矿产资源较为丰富,金属矿有钼矿化点、钨矿化点、铅锌矿点、黄铁矿点,非金属矿主要为砩石矿,砩石矿在旌德县属主要矿产,分布于县城西北的南关凤形山、枣树岭,旌阳镇华丰村,版书乡的尖角里,旌阳镇的新桥等。

4、旅游资源

2001年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江村后,旌德县旅游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2002年初县委、县政府确定了“两点一线”(县城——白地、江村两点一线的旅游黄金线)和“三块成片”(县城的文庙、三桥所翠、白沙湖景区为一块,蔡家桥仙人谷、朱旺村景区为一块,白地江村、祥云生态为一块)的旅游发展战略,旌德县旅游业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四)历史沿革

旌德之地,春秋战国时期先后隶属吴、越、楚国。

秦属郸郡,汉隶泾县。

三国时为孙吴所辖,属丹阳郡安吴县。

晋太康二年(281)属宣城郡。

隋开皇九年(589)安吴县并入泾县,唐武德三年(620)设宣州总管府,再建安吴县,旌德地属之,县治在今三溪古城村。

武德八年安吴县再归泾县。

天宝十一载(752)拆泾县西南14乡置太平县,旌德地遂属太平县。

宝应二年(763)二月,拆太平县东北境麻城等九乡之地置旌德,仍属宣州所辖,县名“旌德”。

宋旌德县属江南路、江南东路宣州。

乾道二年(1166)属江南东路宁国府至康熙六年(1667)仍属安徽布政使宁国府。

民国元年(1912)元月,废府留县,旌德县直属安徽省管辖。

民国3年6月属安徽省芜湖道。

民国21年10月成立行政督察区,旌德县属宣城首席县长所辖。

同年10月成立行政督察区,旌德属安徽省第九行政督察直属皖南区署,民国29年8月改属第七行政督察区。

1949年4月24日,旌德县解放,同年5月13日旌德县划属皖南行署徽州专区。

1956年1月12日,随徽州专区并入芜湖专区。

1959年1月,旌德、绩溪二县合并办公,3月22日,旌德并入绩溪县。

1961年12月旌德回复县置。

1971年3月29日徽州专区改徽州地区。

1988年1月1日,旌德县划属宣城地区行政公署至今。

二、2001版城市总体规划评述

(一)2001版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

1、规划简介

规划期限为:

近期2001年至2005年,远期2006年至2020年。

城市性质为:

工贸旅游并举的山水城市,两山一湖风景区的旅游服务基地。

城市人口规模:

近期(2005)3.5万,远期(2020)5.5万人。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

近期:

295.4ha,84.4M2/人,远期:

492.7ha,89.6M2/人。

规划结构:

规划城市功能布局在结合现状与自然地形的基础上,整个规划建设用地结构为“六区、一带、一中心”结构。

六区:

城北贸易区,城北工业、仓储区,城东生活区,城南居住区,城西南综合区,城南工业区。

一带即:

以白沙河、徽水河及其两岸腹地100—200M的滨河带,构筑城市文脉及人文风情景观空间。

一中心:

即城市中心区,结合县政府、县委等行政办公机构,形成城市中心区。

2、实施情况

城市框架初步形成,城市发展方向基本按照总体规划实施。

城市规模比预测的要大,城市发展速度较快。

虽然城市的发展方向基本按照原总体规划实施,但由于开发区招商引资形式喜人,发展迅速,新桥园区已突破了原总规的界限。

3、总体比较

2001版总规的近期规划期限为2005年,预测近期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2.95平方公里;远期规划期限为2020年,预测远期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4.93平方公里。

按此预测方式计算,2001版总规所预测的2007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大约为3.2平方公里。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至2007年,旌德城区城市建设用地的规模与2001版总规所预测的城市用地规模相当,但是工业用地的规模远远超过了预测,表明近年来旌德县城工业发展的形势喜人。

4、主要指标比较

1)公共设施用地

现状公共设施用地47.9公顷,已经接近上版总规近期规划的指标49.3公顷,这说明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情况与规划预测基本一致,公共设施的配套较为完善。

2)居住用地

现状居住用地111.4公顷,已经超过上版总规近期规划居住用地为106.4公顷。

相比较而言,现状居住用地的开发比上版规划设定的目标较为超前。

但是,通过观察居住用地内各个中类的数据,可以发现三、四类居住用地所占比例较大。

原因是随着城市外围基础设施的建设,许多城区边缘的村庄成为城市建成区的一部分。

这些村庄多以低层、低密度农民住宅构成,人均占地量较大,是一种低档次的蔓延。

因此从统计数字上,提高了居住用地绝对数量、相对比例和人均面积。

但事实上,这些边缘村庄在城市继续扩张的情况下必然将面临较高成本的拆迁和改造,不利于城市进一步发展。

所以不能简单从数量上判定现状居住用地已经满足需要。

3)工业用地

现状工业用地51.3公顷,已大大超过了上版总规近期规划的36.1公顷。

旌德县近年来实施“工业强县”的战略,招商引资力度非常强,开发区建设的速度非常之快,对工业用地的需求也大大增加。

4)仓储用地

现状仓储用地的数量严重不足。

5)道路广场用地

现状道路广场用地41.4公顷,与上版总规近期预测用地41.6数值相当,道路的建设与城市建设的速度较为一致。

6)市政设施用地

现状市政设施用地3公顷,与上版总规所确定的近期指标7.1公顷相差较大。

这表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7)绿地

现状绿地7.15公顷,与上版总规所确定的指标相比较水平较低。

当然在现状公共绿地的统计中,对于自然的山体、水系、生态绿地等凡是未经建设作为城市公园或生产防护绿地的,均未计入城市建成区用地。

(二)2001版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评价

1、成就

通过6年的建设,2001年版总体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主要特征为旌德城区城市骨架开始展开,表现在如下几点:

在2001版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城市形态逐渐形成,特别是新桥工业园区和城东新区的发展尤为明显;

结合解放街改造形成的城北中心区已初具规模,众多大型公共服务设施都已入住城北区。

道路系统日渐完善,城市路网框架初步形成,江村大道西段已基本建设完成,城东路也已开工建设;

各种现代建筑物拔地而起,城市现代化形象初露端倪;

老城区综合整治以及城中村的改造初见成效。

2、问题

上版规划在编制和实施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1)近年来,随着城乡规划法、新的编制办法以及城市四线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行业规定和规范的出台对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用现在的眼光审视原总体规划势必在编制深度上有一些不足之处。

2)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现了局部地段与总体规划不符的现象,如开发区的快速发展等问题。

3)随着旌德县新一轮的快速城镇化浪潮的来临,原总体规划已逐渐不能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

三、本次总体规划修编背景及动因

(一)国家“中部崛起”政策的大力推进

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政策的逐步落实,大量的资金、技术和项目都可能进入中部,旌德县地处东部向中部过渡的区域,为旌德县自身加快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也给旌德县城的空间结构和产业布局提出了更高的前瞻性要求。

(二)长三角产业的梯度转移

随着国内外宏观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受到电力、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制约,经济增长方式朝着集约化、高技术、高附加值等方面转变,纺织服装业、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加工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等占长三角地区中心城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向外部扩散趋势明显。

(三)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

长三角经济圈是全国经济最发达、开放度最高、最具活力的地区,对安徽省经济发展的带动越来越大。

从行政意义上讲,旌德属于安徽省,从规划区意义上讲,旌德属于中部地区,从经济区意义上讲旌德更是从属于长三角经济圈。

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具备了率先东向发展的条件。

在安徽省实施“东向发展”战略过程中,旌德县的发展空间更加开阔,新的政策和举措将引发经济发展的新活力,进一步促进旌德县与苏浙沪发达地区经济联系。

(四)省级经济开发区建设的需要

在上版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旌德县新桥工业园区已发展到1.2平方公里,已基本覆盖了2001版总体规划。

2006年7月7日经安徽省人民政府以《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筹建安徽旌德经济开发区的批复》(皖政秘[2006]163号)文件,同意筹建安徽旌德经济开发区,面积为5平方公里左右。

上版总体规划已无法满足5平方公里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建设的需要,修编城市总体规划为城市工业的发展及全县经济发展提供空间平台。

(五)重大基础设施——徐福高速及扬绩高速黄山区连接线的影响

旌德县区域位置较为优越,但是现状的对外交通条件较差。

205国道、323省道、217省道为旌德县对外联系的主要通道,道路等级相对较低,成为旌德县经济发展、招商引资的重大瓶颈。

从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中可以看到,徐福高速及扬绩高速黄山区连接线交汇于旌德县蔡家桥镇,两条高速公路的建设为旌德县经济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本次规划必须抢抓该机遇,为旌德县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六)总规修编的新要求

1、落实科学发展观与贯彻五个统筹,要求城市总体规划以科学的态度应对发展问题,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研究城市,突出特色选择科学的发展道路,落实区域统筹;综合考虑城乡发展,协调土地利用规划,打破城乡壁垒,合理配置空间资源,做到城乡统筹;充分认识城市发展条件,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前提,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统筹人与自然;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合理确定城市功能结构和产业布局,确定不同发展阶段的目标、速度、方式和标准,统筹社会经济。

2、以资源和环境保护为前提总体规划特别强调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发展前提,深入研究土地、水、能源、环境的发展条件,划定三区四线,落实空间管制内容。

3、从技术文件转变为公共政策城市总体规划不仅仅是规划的技术文件,还应该体现公共政策属性,符合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等相协调,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并进一步将强公众参与,符合法制化管理要求。

四、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

4、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5、建设部《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要点》(试行);

6、《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7、《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8、《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9、《旌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5)》;

10、《旌德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

11、《旌德县旅游发展规划》

12、《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筹建安徽旌德经济开发区的批复》

13、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五、规划指导思想

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贯彻“五个统筹”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顺应中国城镇化战略,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立足旌德实际,统筹兼顾、全面规划,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加强区域社会经济研究,拓宽视野,立足更大的区域范围,确立城市发展的总体战略,制定合理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及发展目标,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和统一。

2、以前瞻性的眼光与观念,充分挖掘自然资源的优势,发挥地域资源和环境潜力,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空间构架。

3、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中保护和弘扬旌德县的历史文化特色,妥善处理好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

4、更科学、更合理地建设城市,以超前意识的发展规划为指导,注意保持城市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连续性,使这次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成为连续滚动更新的契机。

六、规划原则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五个统筹

统筹区域:

在更大的区域中研究旌德,明确城市定位,突出特色,选择科学的发展道路。

城乡统筹:

在县域范围内综合考虑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安排各项社会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协调土地利用规划,合理配置空间资源,打破城乡壁垒。

统筹人与自然:

充分认识旌德城市发展条件,以资源环境(土地、水、能源、环境)的承载力作为城市发展前提,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创造优美人居环境。

统筹社会经济:

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科学确定各层次功能结构与产业布局,确定不同阶段城市发展目标、发展速度、发展方式和建设标准。

(二)坚持以资源和环境保护为前提

系统地分析城市发展的需求与供给,特别注重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将资源有效配置和环境和谐共生作为规划发展的前提。

并通过对城市中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建成区的划定,确定城市空间配置的基本原则。

(三)坚持以人为本和公共利益保障

规划为人服务,城市成为人类各项活动重要空间载体,应特别体现对人的各项活动的终极关怀。

在城市发展与建设中,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在处理各种关系时,应将公共利益作为规划的核心,公共利益的保障也是城市总体规划从技术文件到公共政策的转变的重要体现。

(四)坚持以建设和谐社会为总目标

实现和谐社会的总目标实际上应体现在人类生存环境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城市经济与社会结构和谐共生,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各阶层人们生活和谐的环境之中,规划通过技术手段和公共政策手段,为实现这一最终目标而不懈努力。

七、规划重点

(一)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

(二)进一步优化城镇空间结构,加强产业布局和城镇布局的协调,合理安排生产力布局,提升县域城镇的整体竞争力。

(三)重新确定城市发展规模及城市性质,进一步开拓新的城区发展空间。

(四)依据城市新的发展目标,优化城市用地布局,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和交通网络。

(五)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六)突出城区景观风貌格局,建立山体、滨水、现代建筑和传统文化相协调的城市体系。

八、规划的工作方法和技术手段

(一)工作方法

以城市发展与规划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出发点,以提高规划成果的实用性和适应性为目标;在深入细致的现状调查和分析研究基础上,重点分析区域与城市发展条件、城乡统筹发展、城市土地利用与开发、生态环境、交通系统、基础设施建设等城市发展的关键问题,应用发展前景适宜性评价等技术手段和方法,强化规划的科学性和成果的可操作性。

(二)技术手段

1、强调公众参与的规划

加强规划的前期研究工作,针对问题开展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专题问题研究;向各级领导、专家以及公众展开不同层面的规划咨询,借助各种力量参加前期研究,拓展规划思路。

2、重视基础状况和数据的调研分析

对旌德县县域以及城区内的各种现状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为规划工作奠定扎实的工作基础。

3、从外到内的战略指引

规划注重从宏观区域入手,确定城市的发展战略,进而确定城市发展目标、功能定位、城市性质。

城市内部空间发展与宏观城市发展战略相适应。

4、远近结合的阶段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为城市提供全面指导和综合协调的公共政策文件。

城市建设发展是一个延续不断的过程。

城市规划仅仅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应体现近期、远期、远景的全面结合和有机衔接。

5、全面衔接的城乡统筹

规划从宏观到微观层面的各个层面尝试考虑城乡统筹内容,目的是将城市发展放在更广大的地域范围内,协调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的关系。

同时对于集约有效地利用城市空间,合理配置资源,创造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修编的规划期限为2007—2030年,分为近期、远期两个阶段:

(一)近期规划期限为2007—2015年;

(二)远期规划期限为2016—2030年。

第二章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一、区域位置分析

(一)长江三角洲腹地

旌德县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腹地。

长三角经济圈是全国经济最发达、开放度最高、最具活力的地区,对安徽省经济发展的带动越来越大。

旌德县丰富的农副产品和其他原料正源源不断地运往长江三角洲地区,并且随着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带动而飞速发展。

(二)皖江经济带的边缘

皖江经济带指的是包括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在内的安徽八个市组成的八百里临江经济带。

目前,皖江地区已成为安徽全省增长最快、带动作用最强、对全省贡献最大的地区之一。

皖江经济带并不是一个新的提法。

20世纪90年代中央做出开发浦东的决策后,安徽也及时做出了以芜湖为突破口,开发皖江的决策。

旌德县位于皖江经济带的边缘与芜湖、铜陵等地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旌德县的经济发展必将随着皖江经济带的发展而快速崛起。

(三)皖南旅游发展区的组成部分

省发改委的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提出全省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是“一群三区”新构想。

江淮城市群:

重点开发区,主体功能是区域创新。

包括合肥市、六安市(不含金寨、霍山及舒城、霍邱的部分地区)、巢湖、淮南市区、蚌埠市区、滁州、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部分)、安庆(部分)等11个省辖市,形成以合肥为中心的“1+10”江淮城市群。

皖北区:

主体功能是现代农业。

包括淮北市、亳州市、阜阳市、宿州市和凤台县、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

皖南区:

主体功能是旅游业。

包括宣城市、黄山市和石台县、青阳县。

大别山区:

主体功能是生态保护。

包括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部分)、霍邱县(部分),岳西县、宿松县(部分)和太湖县(部分)。

旌德县即位于皖南旅游发展区,“一群三区”新构想的提出,为旌德县发展旅游产业及配套服务业提升县域经济创造了更好的平台。

(四)“两山一湖”景区的重要门户

旌德县位于“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地区的边缘,是江苏、上海、浙江至两山一湖地区的重要门户。

旌德县的江村历史文化保护具有浓郁的徽文化特色。

祥云、长坑生态旅游资源和田园风光可以使旌德成为“两山一湖”的服务基地,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首选基地。

随着安徽省重点开发“两山一湖”和宣城市积极融入苏浙沪经济圈战略的实施,旌德县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经济发展将迎来空前机遇,周边的绩溪、泾县、宁国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皖南旅游区将不断发展壮大,旌德县将和周边县市共同协作,合力开发,形成大旅游圈。

二、区域竞争力分析

(一)优势:

1、旌德县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腹地。

2、旌德县位于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景区范围内,是江苏、上海、浙江至两山一湖景区的重要门户。

3、旌德县位于皖江经济协作区和皖南经济协作区的结合地带,经济发展同时受到这两个经济协作区的辐射。

4、旌德县的经济经过几年的发展,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城乡面貌得到较大改观,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5、旌德县这几年的工业发展速度比较快,工业基础正在逐步形成。

(二)劣势

1、经济总量小

近年来旌德县域经济虽然不断增长,但与周边苏浙发达县市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差距。

2、科技实力落后

旌德县科技发展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与周边县市相比,劣势明显,尤其在农业产业化方面的技术力量明显薄弱。

3、交通闭塞

目前旌德县对外联系的道路只有205国道、323及217省道,无铁路及高速公路,无法融入外围快速交通体系。

4、地形复杂

属皖南北部山地丘陵、山间盆谷地貌,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和山间盆地四种类型,可用于建设的土地较为紧张。

(三)机遇

1、国家“中部崛起”政策的大力推进

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政策的逐步落实,大量的资金、技术和项目都可能进入中部,旌德县地处东部向中部过渡的区域,为旌德县自身加快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