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型社会建设的初步构想 申报.docx
《两型社会建设的初步构想 申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型社会建设的初步构想 申报.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两型社会建设的初步构想申报
“两型社会”建设的初步构想
坚持以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主题,走出一条传统工业成功转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走出一条城乡统筹和城市群联动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到2015年,实现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优化三大目标,建设符合“两型”要求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以人为本和环境优先的绿色宜居城市、建设较高标准和体现区域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生态经济示范区,重点推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土地管理、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配套推进财税金融、城乡统筹、对外开放、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一、主要目标
围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按照区域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发挥宜丰县自然生态的优势,以构建“碧水、蓝天、青山、美城”生态格局为目标,将宜丰县打造成人水和谐、绿色宜居、生态文明、推进鄱阳生态经济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近期目标:
未来五年,有效控制住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逐步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主要河流、水库III类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0%,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要求,优良天数达到360天以上,城镇环境噪声功能区达标率达到10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达到100%;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比2009年削减260吨,且万元GDP排放强度控制在4.5千克以内,二氧化硫(SO2)排放总量削减30吨,且万元GDP排放强度控制在5.5千克以内;农民化肥施用强度每年下降15公斤/公顷;生态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7%。
远景目标:
县域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根本转变,产业结构实现优化升级,循环经济体系基本形成,有效减轻对资源、环境的压力;防灾减灾能力得到全面提高,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区域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改善;居民生态文明意识显著增强,营造绿色健康的生活生产方式;所有乡镇(场)达到省级生态乡镇要求,创建国家级生态县。
二、指导原则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切实改善环境质量,确保区域环境安全。
统筹兼顾,环保优先:
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走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道路,合理规划、布局城镇和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
从区域整体的角度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
分类指导,分期推进:
统筹各乡镇(场)地理、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差异,需要因地制宜采取相应对策和措施,分批、分阶段有序开展工作。
比较借鉴,自主创新:
着眼于试验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分析未来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制约因素,正视当前的生态环境状况与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要求的差距,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探索新思路,谋划新发展。
政府引导,市场推动:
政府加大投入,强化监管,发挥引导作用,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公共服务,同时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发挥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
三、主要举措
1、开展环保法规、制度改革试点。
在探索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的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时,将不可避免地遇到现行环保法律体系中存在的“空白”。
开展环保法规、制度改革试点研究,着眼于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有计划地出台适应构建“两型社会”需要、保障环保体制机制改革的地方性法规规章,用以解决环境管理可能存在的“缺位”、“错位”,有力推动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而且还能为全省乃至全国完善环保法律法规体系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现阶段主要应重点在环保管理体制改革、环保责任及责任追究制、环保政绩考核、排污许可和排污权交易、环境税费改革、区域环境污染补偿、污染物总量分配管理等环保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出台配套的法规制度。
2、实施并落实环境保护政绩考核。
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环境保护政绩考核制,将辖区环境质量改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公众对辖区环保工作满意程度等重点考核指标列入乡镇级政府干部的考核体系,作为干部先拔任用和奖惩的依据之一。
推行环保目标责任制和环境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将各项环保任务层层分解并落实到人,实行严格的环境问责和奖惩制度,对辖区内环境质量恶化及因决策失误或监管不力造成重大环境事故的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实行责任追究。
3、开展区域环境经济政策配套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政府调控与市场引导的合理机制。
作为经济激励型的环境政策,是一种在传统的指令性环境政策日益不能满足环保工作需要的前提下逐渐发展起来的政策,在降低环境保护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减少政府补贴、扩大财政收入以及提高公众环境意识诸多方面具有行政命令手段所不具备的显著优点。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以及我国环境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出并实施环境经济政策将成为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政策和制度保障。
建立环境经济政策研究试点,积极开展环境经济政策试点。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开展环境公共财政政策制度改革试点。
结合财政体制改革,根据“环境事权和环境财权对应”原则,开展环境公共财政收支改革,明确环境公共财政支出范围、对象、规模,适当提高公共财政在环境保护投入中的比例,积极探索建立环境保护专项基金,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推进循环经济,调动企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积极性。
②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试点。
开展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取得和交易。
主要包括:
研究制定排污权有偿取得和交易的规章制度;全面推进排污许可证制度,并实施排污许可动态管理;研究并制定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分配方案,对重点行业和区域的排污单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实行有偿分配;建立重点行业和区域的排污单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监控体系;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排污权交易管理平台,实行排污权有偿取得和交易的科学管理。
在满足区域环境质量要求和总量控制的前提下,通过实施排污权交易,以较小的社会治理成本和灵活的市场机制,实现污染物总量目标控制,使环境容量资源得到高效率的配置。
③开展区域环境污染补偿机制试点。
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
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有利于推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不同地区、不同利益群体的和谐发展。
具体措施是,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研究建立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矿产资源开发和流域水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生态补偿标准体系,探索生态补偿的资金来源、补偿渠道、补偿方式和保障体系,落实补偿各利益相关方责任,探索多样化的生态补偿方法、模式,建立试点区域生态环境共建共享的长效机制,推动相关生态补偿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为全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奠定基础。
④开展环境税改革试点。
环境税是指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社会成本,内化到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中去,再通过市场机制来分配环境资源的一种经济手段。
环境税可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来调节经济发展和资源的关系,它有利于完善市场经济体系,调节与资源环境有关的生产和生活行为,有利于环境建设的投资体系、管理机制、消费结构的合理和完善,从而在市场经济中体现资源稀缺性产品的价格,起到资源节约的作用。
通过申请开展环境税政策研究试点,引进新的环境税税种,逐步设置一般环境税、污染排放税、污染产品税等环境税税目,提高税收绿色化程度,以此来调节、引导生产和消费行为,起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作用。
⑤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以企业发生污染事故对第三者造成的损害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为标的保险。
利用保险工具来参与环境污染事故处理,有利于分散企业经营风险,促使其快速恢复正常生产;有利于发挥保险机制的社会管理功能,利用费率杠杆机制促使企业加强环境管理;有利于使受害人及时获得经济补偿,稳定社会经济秩序。
在化工、危险废物处置等重点行业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试点示范工作,初步建立重点行业基于环境风险程度投保企业或设施目录以及污染损害赔偿标准,发挥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社会管理和经济补偿的功能。
⑥开展政府绿色采购试点。
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利用市场机制对全社会的生产和消费行为进行引导,体现了以综合手段保护环境的要求,对于树立政府机构环保形象、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引导公众绿色消费、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推进政府绿色采购,制订地方政府绿色采购法规,出台政府绿色产品采购目录,规范采购限额标准及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全面落实绿色产品采购政策,促进绿色产品采购向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发展。
⑦开展危险废物管理体制创新。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广大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产生了大量的危险废物,这些危险废物如不及时妥善进行收集和处理,将会对人们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从而制约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我县将积极探索建立较为完整的危险废物的回收、处置体系,将包括废弃电池在内的各类危险废物进行集中收集和定点处置,有效防止危险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及影响。
4、加强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实现县域环境监控现代化。
①建立覆盖全县的环境监测预警网络。
积极借鉴发达地区经验,整合环保系统资源和社会资源,设立多个环境监测分站,通过开展巡视性、监督性、稽查性与评价性监测工作,全面掌握全县环境质量状况、污染源达标排放情况。
初步建成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核与辐射环境安全监测网络;建设环境事故应急监测体系,配备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监测车、应急监测仪器和应急防护装备;建立环境质量报告和发布制度,及时发布各类环境监测信息。
②建立完备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
加大环保执法能力建设,加快建设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将占全县污染负荷85%以上的废水、废气重点源纳入远程连续监控体系,全面掌握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一类污染物产生排放单位等可能突发环境风险的企业情况,建立“黑名单”。
探索建立环境诚信体系,把环境诚信记录纳入商贸、金融等综合诚信体系之中,让企业的环境行为接受社会监督。
③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法规政策和标准体系。
围绕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经济发展全过程,在产业准入退出、污染治理、循环经济等方面,探索试验有利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地方法规、政策和标准。
5、统筹县域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建设、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扩展生态环境保护新领域。
①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建设,建设生态工业园区。
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全县工作重点来抓,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要求,推进产业之间、企业之间、厂内各工艺之间的物料循环,达到节约利用资源、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②发展新兴“两型”产业。
围绕“两型”要求,充分利用我县产业基础、自然资源、文化教育等优势,创新理念,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商贸物流业、科教文化业、资源深加工产业等新兴产业,同时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转变产业结构,实现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突破经济发展瓶颈。
③加快城乡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
围绕“人文性”、“生态性”和“象征性”,按照城市设施——城郊设施——农村设施梯次配置路径,推进以路网、电网、水网、气网、信息网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覆盖,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立城乡衔接的公共交通、供水供电、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医疗卫生等设施体系。
加快城乡一体化基础公共设施的建设,按照城乡体系规划向中心镇、中心村集中,利用“两型社会”试验区具有的先行试验的政策优势,积极探索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推进城乡一体化及区域协调发展。
④加速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统筹工业污水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及危险废物处置设施,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基础设施的处理能力和效率。
⑤统筹城乡环境保护。
推动环保工作由工业污染防治向生态、农业、农村环境保护延伸,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切入点,开展生态县、生态镇、生态村“三级同创”活动。
⑥抓好生态环境修复保护。
加快县域环境综合治理,改善提升生态水平,重点实施“三大工程”:
ⅰ.污染治理工程。
加强工业园区污染治理,减少重金属、化工废水、石油类等污染物排放。
严格规范各类矿体开采,督促企业加强生态恢复工作,恢复采矿区生态。
围绕规模化畜禽养殖粪便处理及化肥使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重点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无害化处置场,基本实现城镇生活废水和垃圾处理处置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
ⅱ.生态修复工程。
以洞山曹洞宗祖庭名胜区、官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整治为重点,促进县域内生态景区、森林、湿地的保护,巩固和扩大绿色生态屏障。
抓好“三边”造林、灾损林地恢复,促进生态修复。
同时,积极推进油茶、藤本植物、速生丰产用材林等产业化项目,发展绿色生态经济。
ⅲ.水土保持工程。
实施严格的取水许可、河道内采砂许可、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许可等制度,防止河道破坏。
积极推进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加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作,限制涉水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水资源开发,杜绝水力型电站无序建设,不断提升水资源科学开发利用水平。
⑦实施有区别环境政策优化产业。
根据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将国土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以此为依据制定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有区别的环境政策,优化产业布局。
以环境承载力为依据,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环境容量以内,实行严格的环境准入和退出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