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化学大考卷一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68685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80.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化学大考卷一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化学大考卷一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化学大考卷一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化学大考卷一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化学大考卷一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化学大考卷一解析版.docx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化学大考卷一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化学大考卷一解析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化学大考卷一解析版.docx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化学大考卷一解析版

2021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化学大考卷

(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物质世界在不断地变化,下列变化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

A.食物腐烂B.将矿石研磨成粉末

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燃放烟花爆竹

2.下列物质的用途跟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铁粉用于食品保存

C.稀有气体用来制作电光源D.铜用作电线

3.基本仪器的规范使用很重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倾倒试剂B.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C.

加热液体D.

点燃酒精灯

4.下列有关物质的俗称错误的是(  )

A.CaO﹣生石灰B.NaOH﹣纯碱

C.Ca(OH)2﹣消石灰D.NaHCO3﹣小苏打

5.下列物质按单质、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氧气、空气B.氢气、酒精C.生铁、冰水D.木炭、石油

6.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水通电得到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可重新组合新分子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使石蕊试剂变红﹣﹣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C.干冰升华﹣﹣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变大

D.金刚石硬度大,石墨能导电﹣﹣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C.稀硫酸中加入铜粉,产生气泡,溶液变为蓝色

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

8.人体吸入的O2有2%转化为活性氧,它能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夺命杀手”,我国科学家尝试用Na2SeO3清除人体内的活性氧,Na2SeO3中Se元素的化合价是(  )

A.+2B.+4C.+6D.﹣2

9.下列物质久置于空气中会发生变化,其变化原因与空气成分无直接关系的是(  )

A.生石灰B.盐酸C.烧碱D.铁钉

10.医疗上静脉注射常用到5%的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有关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B.葡萄糖属于氧化物

C.葡萄糖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

D.葡萄糖含有24个原子

11.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用于食品袋的聚乙烯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C.洗洁精有乳化作用,可用来清洗油污

D.甲醛的水溶液(福尔马林)做食品防腐剂

12.在实验室和化工生产中常用到硝酸。

硝酸是一种强氧化剂,能与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HNO3+C═2H2O+4X↑+CO2↑.则X是(  )

A.NO2B.COC.NOD.N2O5

13.人类的衣食住行处处离不开化学。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合成纤维制成的服装,耐磨、弹性好

B.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C.欲增强农作物的抗病虫害、抗倒伏能力,可施加一定量尿素

D.用塑料窗代替普通金属窗,可节约金属资源

14.以下有关生产、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将煤加工成蜂窝状﹣﹣可减少SO2的排放,有效控制酸雨的形成

B.喝完汽水后会打嗝﹣﹣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C.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熟石灰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

D.废弃塑料破坏环境﹣﹣大部分塑料,在自然界难降解

15.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示意图及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微观示意图

反应前质量/g

32

200

1

0

反应后质量/g

0

x

y

z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由碳原子和氢原子直接构成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1:

1

D.x+y+z=233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6.如图,将胶头滴管中的物质X滴入装有物质Y的试管中,两物质充分反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为稀硫酸,若反应有气泡产生,则生成的气体一定是H2

B.X为AgNO3溶液,Y为Cu片,根据现象可判断金属活动性:

Cu>Ag

C.X为BaCl2溶液,Y为Na2SO4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D.X为稀盐酸,Y为Al(OH)3,该反应可应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17.逻辑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雨的pH<7,pH<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氯化钠、硫酸铜等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盐中一定含金属元素

D.软水与肥皂水混合产生泡沫多浮渣少,能使肥皂水产生泡沫多浮渣少的水一定是软水

18.下列除去物质中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杂质)

除杂方法

A

CO2(CO)

通入适量氧气,点燃

B

Cu(Fe)

加过量的稀盐酸后过滤,洗涤,干燥

C

MnO2(NaCl)

将物质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NaCl(Na2CO3)

将物质溶解后,加适量石灰水,过滤,蒸发结晶

A.AB.BC.CD.D

1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应对应操作的是(  )

A.

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钙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B.

分别向等质量的铁和镁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C.

向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D.

向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20.向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过滤。

下列对反应结果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若反应后溶液为蓝色,滤渣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

B.若反应后溶液为无色,滤渣中一定不含有Zn

C.若向滤渣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滤渣中一定含有Ag

D.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滤渣中可能含有Cu

三、填空题(本题6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21.(3分)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符号。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

(2)人体缺  元素会引起贫血。

(3)医疗上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  。

22.(5分)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体温计中的金属是  。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填名称)。

(3)某天,妈妈准备的午餐如下:

米饭、红烧肉、排骨汤、炸鸡腿。

从均衡营养的角度看,这份午餐还缺少的营养素是  (填字母)。

A.糖类

B.蛋白质

C.油脂

D.维生素

(4)烧水用的水壶其手柄手所用的塑料应具有  (填“热固性”或“热塑性”)。

(5)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另一方面要  。

23.(2分)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四种粒子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序号,下同)。

(2)能与②形成化合物的粒子是  。

24.(6分)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t3℃时,甲的溶解度为  。

(2)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  。

(3)甲中含有少量的乙,提纯甲的方法是  。

(4)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蒸发10g水,析出固体的质量:

甲  (填“>”“<”或“=”)乙。

(5)t2℃时,在各盛有甲、乙、丙25g固体的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后,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将三个烧杯中的物质均升温至t3℃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

25.(4分)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时,溶液p变化如图所示。

①根据图示判断该实验是将  滴入到  中。

②滴入溶液体积为V2mL时,溶液中溶质为  (填化学式)。

(2)测定某酸溶液pH时,如果放pH试纸的玻璃片上的水没有擦干就进行测定,会使测得的pH  (填“偏大”或“偏小”)

(3)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  。

26.(5分)甲、乙、丙、丁、戊、己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已知丁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己是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的物质。

它们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之间可以反应,“→”表示物质之间可以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乙物质的化学式为  。

(2)写出图中序号①所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不慎将己物质的浓溶液沾到皮肤上,应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  (填名称)溶液。

(4)上述反应及转化关系中共涉及  种基本反应类型。

(5)甲物质的用途  。

四、实验题(本题4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27.(4分)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盛装固体药品的仪器是  (填字母)。

(2)某同学用如图仪器  (填字母)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实验结束发现该仪器的瓶底炸裂,请写出一条可能的操作原因  。

(3)如图所示仪器没有经过磨砂处理的是  (填字母)。

28.(7分)如图是在实验室里制取气体时的常用装置。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装置C的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作用是  ,选用装置B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用装置F收集的氧气一定含有的杂质是  ,除去氧气中含有的该杂质可选用的物质是  。

29.(5分)请根据如图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A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答一点即可)。

(2)实验B观察到烧杯②中溶液变红,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

(3)实验C中,将大小相同的白磷分别放入冷水和热水中,通入空气,观察现象。

此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4)配制溶液时,按图D所示量取溶剂,其他操作均正确,最终导致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或“偏小”)。

30.(9分)某“自加热食品”发热包的主要成分为生石灰、活性炭、铝粉、铁粉、碳酸钠和氯化钙,其使用说明如图1: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发热包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Ⅰ:

发热包的发热原理

将发热包中固体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发生剧烈反应,水很快沸腾。

反应结束后,烧杯底部有大量固体,继续加水搅拌,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混合物。

(1)发热包中的某成分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探究Ⅱ:

固体混合物的成分

查阅资料:

单质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并产生H2。

小组同学认为固体混合物的成分可能是:

活性炭、铝粉、铁粉、碳酸钙和氢氧化钙。

为进一步探究其成分,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2)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静置,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证明固体中含有  。

(3)另取少量固体于锥形瓶中,逐渐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如图2),反应停止后瓶底有黑色固体剩余,溶液呈浅绿色。

①反应停止后,瓶底的黑色固体为  ,判断依据是  。

②当观察到  现象,证明固体中含有CaCO3。

③证明固体中含有铁粉的现象是  。

(4)设计实验方案证明固体混合物中含有铝粉。

(可供选择的试剂:

CuCl2溶液、稀盐酸、NaOH溶液)

五、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31小题4分,32小题6分,共10分)

31.(4分)菠萝具有芳香气味,是因为菠萝中含有丁酸乙酯(化学式C6H12O2)。

请计算:

(1)丁酸乙酯属于  (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2)丁酸乙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3)丁酸乙酯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1%)。

(4)34.8g丁酸乙酯中含有  g碳元素。

32.(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请根据图示信息计算:

(1)实验中产生氢气的质量是  g。

(2)实验中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要求书写计算过程)?

2021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化学大考卷

(一)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2分)物质世界在不断地变化,下列变化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

A.食物腐烂B.将矿石研磨成粉末

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燃放烟花爆竹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食物腐烂、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燃放烟花爆竹都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是:

有新物质生成。

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

A、食物腐烂生成有害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将矿石研磨成粉末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熟石灰与酸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燃放烟花爆竹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

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跟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铁粉用于食品保存

C.稀有气体用来制作电光源

D.铜用作电线

【分析】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可燃性等.

【解答】解: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该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不可选;

B、铁粉用于食品保存,是利用铁与氧气和水反应的性质,该性质需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可选;

C、稀有气体用来制作电光源,该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不可选;

D、铜用作电线,利用了铜的导电性,该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不可选。

故选:

B。

【点评】掌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了解二者包括的内容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3.(2分)基本仪器的规范使用很重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倾倒试剂B.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C.

加热液体D.

点燃酒精灯

【分析】A、根据倾倒液体注意事项考虑;

B、根据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考虑;

C、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注意事项考虑;

D、根据酒精灯的点燃方法考虑。

【解答】解:

A、倾倒液体注意事项:

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试管倾斜,故A操作正确;

B、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要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B操作错误;

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注意事项:

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用外焰加热,手握试管夹的长柄,故C操作错误;

D、酒精灯的点燃方法:

用火柴点燃,不能用酒精灯引燃,容易引起火灾,故D操作错误。

故选:

A。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实验基本操作。

4.(2分)下列有关物质的俗称错误的是(  )

A.CaO﹣生石灰B.NaOH﹣纯碱

C.Ca(OH)2﹣消石灰D.NaHCO3﹣小苏打

【分析】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

A.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aO,不合题意;

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2CO3;NaOH是氢氧化钠的化学式,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符合题意;

C.消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a(OH)2,不合题意;

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HCO3,不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特别是常见的氧化物、酸、碱、盐)的名称、俗称、化学式、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2分)下列物质按单质、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氧气、空气B.氢气、酒精C.生铁、冰水D.木炭、石油

【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解答】解:

A、氧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

B、氢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酒精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B错;

C、生铁中含有铁、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冰水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C错;

D、木炭、石油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都属于混合物,故D错。

故选:

A。

【点评】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时,就是判断物质的物质组成;判断是否是单质、化合物时,既要判断元素组成,又要判断物质组成。

6.(2分)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水通电得到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可重新组合新分子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使石蕊试剂变红﹣﹣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C.干冰升华﹣﹣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变大

D.金刚石硬度大,石墨能导电﹣﹣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

“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

A、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可重新组合新分子,故选项解释正确。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使石蕊试剂变红,是因为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

C、干冰升华,是因为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

D、金刚石硬度大,石墨能导电,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

“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氧气能支持燃烧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2分)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C.稀硫酸中加入铜粉,产生气泡,溶液变为蓝色

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

【分析】A、根据浓硫酸溶于水放热,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金属的活动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说法正确。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黑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浓硫酸溶于水放热、金属活动性顺序应用以及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的区别、物质颜色的变化。

8.(2分)人体吸入的O2有2%转化为活性氧,它能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夺命杀手”,我国科学家尝试用Na2SeO3清除人体内的活性氧,Na2SeO3中Se元素的化合价是(  )

A.+2B.+4C.+6D.﹣2

【分析】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解答】解:

设Na2SeO3中硒元素的化合价为x。

(+1)×2+x+(﹣2)×3=0

x=+4

故选:

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

9.(2分)下列物质久置于空气中会发生变化,其变化原因与空气成分无直接关系的是(  )

A.生石灰B.盐酸C.烧碱D.铁钉

【分析】根据物质在空气中发生变化的原因分析:

生石灰在空气中质量增加是吸收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盐酸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变轻是挥发出氯化氢气体;烧碱在空气中质量增加是因为吸收二氧化碳;铁钉在空气中生锈是和水蒸气、氧气发生反应.

【解答】解:

A、生石灰在空气中质量增加是吸收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与空气成分无关,故错误;

B、盐酸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变轻是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故正确;

C、固体烧碱在空气中质量增加是因为吸收二氧化碳,与空气成分有关,故错误;

D、洁净的铁钉和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反应而生锈,与空气成分有关,故错误;

故选:

B。

【点评】空气中成分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变化的是氧气(化学变化)、二氧化碳(化学变化)、水蒸气(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都可能),某些药品需密封保存就是常与这些物质有关系.

10.(2分)医疗上静脉注射常用到5%的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有关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B.葡萄糖属于氧化物

C.葡萄糖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

D.葡萄糖含有24个原子

【分析】A、根据葡萄糖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B、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C、根据葡萄糖的化学式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葡萄糖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葡萄糖是由葡萄糖分子构成的,葡萄糖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葡萄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C、葡萄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D、葡萄糖是由葡萄糖分子构成的,1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24个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2分)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用于食品袋的聚乙烯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C.洗洁精有乳化作用,可用来清洗油污

D.甲醛的水溶液(福尔马林)做食品防腐剂

【分析】根据化学与生活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

A、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利用的是隔绝氧气的原理,说法正确;

B、聚乙烯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说法正确;

C、洗洁精有乳化作用,可用来清洗油污,说法正确;

D、甲醛的水溶液(福尔马林)对蛋白质有破坏作用,不能做食品防腐剂,说法错误;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化学知识进行。

12.(2分)在实验室和化工生产中常用到硝酸。

硝酸是一种强氧化剂,能与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HNO3+C═2H2O+4X↑+CO2↑.则X是(  )

A.NO2B.COC.NOD.N2O5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解: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氢原子都是4个,碳原子都是1个,反应前氮原子是4个,反应后应该是4个,包含在4X中,反应前氧原子是12个,反应后应该是12个,其中8个包含在4X中,X的化学式是NO2。

故选:

A。

【点评】化学反应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