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测评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67457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测评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合测评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合测评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合测评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合测评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合测评一.docx

《合测评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测评一.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合测评一.docx

合测评一

模块综合测试

(时间:

150分钟 满分:

150分)

第Ⅰ卷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整饬(chì)     狷介(juān)

苋菜(xiàn)铁门闩(shuān)

B.采撷(xié)拜谒(yè)

抹煞(shà)燧卵石(suì)

C.蹩脚(biē)进窥(kuī)

揶揄(yé)缉鞋口(qī)

D.饷银(xiǎnɡ)裨将(bì)

怂恿(sǒnɡ)笔记簿(bù)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官邸  胁骨  分歧  席篾  赫然在目

B.篦美  笃信  囿于  镌刻  推波助澜

C.誉写  贵胄  亟待  幡旗  恰如其分

D.箝制  撰写  摒弃  田塍  爱莫能助

3.(2014·课标全国高考Ⅰ)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医疗质量是关系到病人生命安危的大事,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________的天职。

(2)中国传统的严父慈母型的家庭关系,常令父亲们________地承担起教育子女的义务。

(3)在全国比赛中屡获金奖的我省杂技团,________地承担了这次出国演出任务。

A.当仁不让  责无旁贷  义不容辞

B.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当仁不让

C.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当仁不让

D.义不容辞当仁不让责无旁贷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想一想“车同轨”“书同文”,就能明白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而当普通话已经轻车熟路时,人们又开始关心方言的命运。

B.青年学生向父母要钱买奢侈品的现象愈来愈突出,而且大有过江之鲫之势。

这种校园奢侈风狂飙,绝不是无独有偶的。

C.在《文选》里,在《玉台新咏》里,在《文苑英华》里,我们太习惯于在某些指定的遗址里观光受教一咏三叹。

D.若说有一处地方,轻舟竹筏、马嘶猿啼、水墨诗情、满纸烟霞,令千古文人叹之赞之的话,便只有三峡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岁末年至,中央纪委针对公车私用、舌尖上的浪费、公款印制寄送贺卡等问题突出,发出通知要求坚决刹住腐败之风。

B.越是在招商引资压力大、竞争激烈的局面下,越是要严把准入关、环境关、投资强度关,将有限的发展资源向优质企业和项目集中。

C.中国产品经营者有责任让全世界消费者彻底改善对中国制造的印象和偏见,告别野蛮模仿、粗糙设计、粗放经营、恶性竞争。

D.沪蓉高速广安段一辆面包车与停靠在路边的重型大货车追尾,事故致十二人遇难,其中有七位未成年人和一名3岁儿童。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

科学的实践活动——观察和实验等不是为了要达到什么实用目的,完全是为了认识:

获取资料和进行验证。

如果从中得到什么,那也不过是副产品而已。

科学的特征是自由探索,到达什么领域,得到什么结果,预先所知甚少或根本一无所知。

以明确的目的去限定科学就是预先设定了结果。

著名科学史家萨顿称一部科学史“……描述了漫长而无止境的为思想自由,为思想免于暴力、专横错误和迷信可斗争的历史”。

科学被捆绑的结果是,不仅科学,而且整个社会淡化甚至丧失了自由探索和批判的精神,丧失了对日常事物的怀疑和批判,以及对根本出发点和终极目标的探求。

科学为各种技术揭示普遍和一致的原理,提供共同的平台。

与技术捆绑在一起的科学做不到这一点,难以为不同的技术找到普适的理论基础;相反被不同技术的个性、初始和边界条件所限定。

技术若无理论指引,难免目光短浅,甚至与整体和长远目标相冲突,表面上达到了暂时和局部的目标,在各显神通的情况下,彼此间发生矛盾。

同时,还要付出一再试错的成本或所谓“学费”,有些后果不可逆转。

此外,这样的技术也只能就事论事,不能举一反三。

没有达到原理层的“推己及人”,完全可能因缺乏共同的平台而不能适用甚至招致失败。

在科学和技术螺旋式的发展过程中,科学不仅以自然现象,而且也以技术所提供的经验素材为研究对象。

只有科学对技术中出现的普遍问题进行提炼并上升到一般的高度,技术方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尤其在当前,技术在各方面的负面效应逐步呈现出来,要求科学能提供生态学的观念和知识,以强化技术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显然,没有相对独立的自由研究的科学,技术就难以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

科学将自然中各具个性、具有不同初始条件、处于各异的环境之中,以及由种种表现形式的对象抽象提炼为一致的事实和规律;然后技术在特定目的的引导下在各个环节——可行性研究、技术评价、设计、中试、投产以及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对科学原理和科学规律的选择,然后再作用于自然界,以得到能满足“本土”“地方”及个人的特殊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在此意义上可以发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就是要素与系统的关系。

系统功能对要素及其属性起到协调、制约与选择的作用;也就是技术对科学所提供的知识进行选择。

在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中,科学越是自由,越具有自主性,技术选择的余地越大,也越有活力。

如果把科学完全纳入技术的控制之下,科学一旦失去自主性和随机性而被引向确定、特定和狭窄的方向,难以提供广泛而多样的知识,技术也就失去了选择的余地,最终不利于技术自身的发展。

(选自吕乃基《科技之累》,有删节)

6.下列对“科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观察和实验等实践活动的科学,不是为了要达到什么实用目的,而完全是为了获取资料和进行验证的认识。

B.科学的特征是自由探索,不要用明确的目的去限定,如果从实践活动中得到什么,那也不过是副产品而已。

C.一部科学的历史,就是一部漫长而无止境斗争的历史,斗争的目的是为了思想自由,为了思想免于封建暴力专制及迷信的限定。

D.科学将自然中各具个性、具有不同初始条件、处于各异的环境之中的形式多样的对象抽象提炼为一致的事实和规律。

7.下列不属于作者反对科学被技术捆绑的理由的一项是(  )

A.整个社会淡化甚至丧失了自由探索和批判的精神,丧失了对根本出发点和终极目标的探求,对日常事物的怀疑和批判。

B.与技术捆绑在一起的科学做不到为各种技术揭示普遍和一致的原理,为不同的技术找到普适的理论基础,为其提供共同的平台。

C.技术难免目光短浅,甚至与整体和长远目标相冲突,表面上达到了暂时和局部的目标,在各显神通的情况下,彼此间发生矛盾。

D.在科学和技术螺旋式的发展过程中,科学不仅以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而且也以技术所提供的经验素材为研究对象。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自由探索和批判精神,整个社会都淡化甚至丧失了,科学也随之丧失了,因而技术便捆绑了科学。

B.技术如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消除在当前各方面的负面效应,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就需要相对独立的自由研究的科学。

C.在某种意义上,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就是要素与系统的关系。

在这里,系统对应的是科学,而要素对应的是技术。

D.如果把科学完全纳入自由、自主性的环境下,技术也就被引向确定、特定和狭窄的方向,也就失去了选择的余地。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2题。

傅弘之,字仲度,北地泥阳人。

傅氏旧属灵州,汉末郡境为虏所侵,失土寄寓冯翊,置泥阳、富平二县,灵州废不立,故傅氏还属泥阳。

晋武帝太康三年,复立灵州县,傅氏悉属灵州。

弘之高祖晋司徒祗,后封灵州公,不欲封本县,故祗一门还复泥阳。

曾祖畅,秘书丞,没胡,生子洪,晋穆帝永和中,胡乱得还。

洪生韶,梁州刺史,散骑常侍。

韶生弘之。

少倜傥有大志,为本州主簿,举秀才,不行。

桓玄将篡,新野人庾仄起兵于南阳,袭雍州刺史冯该,该走。

弘之时在江陵,与仄兄子彬谋杀荆州刺史桓石康,以荆州刺史应仄。

彬从弟宏知其谋,以告石康,石康收彬杀之,系弘之于狱。

桓玄以弘之非造谋,又白衣无兵众,原不罪。

义旗建,辅国将军道规以为参军、宁远将军、魏兴太守。

卢循作乱,桓石绥自上洛甲口自号荆州刺史,征阳令王天恩自号梁州刺史,袭西城。

时韶为梁州,遣弘之讨石绥等,并斩之。

除太尉行参军。

从征司马休之,署后部贼曹,仍为建威将军、顺阳太守。

高祖北伐,弘之与扶风太守沈田子等七军自武关入,伪上洛太守脱身奔走。

进据蓝田,招怀戎、晋。

晋人庞斌之、戴养,胡人康横等各率部落归化。

弘之素善骑乘,高祖至长安,弘之于姚泓驰道内,缓服戏马,或驰或骤,往反二十里中,甚有姿制。

羌胡聚观者数千人,并惊惋叹息。

初上马,以马鞭柄策,挽致两股内,及下马,柄孔犹存。

进为桂阳公义真雍州治中从事史,除西戎司马、宁朔将军。

略阳太守徐师高反叛,弘之讨平之。

高祖归后,佛佛伪太子赫连瑰率众三万袭长安,弘之又领步骑五千,于池阳大破之,杀伤甚众。

瑰又抄掠渭南,弘之又于寡妇人渡破瑰,获贼三百,掠七千余口。

又义真东归,佛佛倾国追蹑,于青泥大战,弘之身贯甲胄,气冠三军。

军败,陷没,佛佛逼令降,弘之不为屈。

时天寒,裸弘之,弘之叫骂见杀。

时年四十二。

(节选自《宋书·傅弘之传》,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祖畅,秘书丞,没胡    没:

陷身于……之中。

B.以荆州刺史应仄应:

策应。

C.从征司马休之,署后部贼曹署:

吏属。

D.又义真东归,佛佛倾国追蹑追蹑:

追击。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汉末郡境为虏所侵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B.新野人庾仄起兵于南阳乃设九宾礼于廷

C.羌胡聚观者数千人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D.初上马,以马鞭柄策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11.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傅弘之果敢、勇猛的一组是(  )

①桓玄以弘之非造谋,又白衣无兵众,原不罪 ②弘之于姚泓驰道内,缓服戏马,或驰或骤 ③初上马,以马鞭柄策,挽致两股内,及下马,柄孔犹存 ④于青泥大战,弘之身贯甲胄,气冠三军 ⑤略阳太守徐师高反叛,弘之讨平之 ⑥时天寒,裸弘之,弘之叫骂见杀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桓玄认为在这场阴谋刺杀中傅弘之并不是真正的主谋,既没有官职,也没有士兵跟从,于是就宽恕了他,没有处罪,只杀了主谋庾彬而已。

B.时任梁州刺史的傅韶派遣自己的儿子傅弘之讨伐石绥等人,把他们一起斩首,傅弘之也因此被擢授为太尉行参军。

C.高祖北伐时,傅弘之同扶风太守沈田子等七路军队从武关攻入,伪上洛太守脱身逃跑;晋人庞斌之、戴养,胡人康横等各自率领部落归顺。

D.晋军战败,傅弘之被俘,佛佛军强迫弘之投降,尽管天气寒气逼人,但还是脱光了他的衣服,傅弘之大声叫骂,最终英勇就义。

第Ⅱ卷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彬从弟宏知其谋,以告石康,石康收彬杀之,系弘之于狱。

(5分)

(2)高祖归后,佛佛伪太子赫连瑰率众三万袭长安,弘之又领步骑五千,于池阳大破之,杀伤甚众。

(5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8分)

阮郎归 西湖春暮

[南宋]马子严

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

番腾①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

凌波②寸不移。

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

注:

①番腾:

同“翻腾”。

②凌波:

这里指女子步履。

曹植《洛神赋》: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1)这首词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4分)

参考答案:

翻腾妆束,闹春苏堤,爱春之心;步履迟迟,驻足流连,惜春之情;三三两两,唤船离去,叹春之意。

(2)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________________,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

(2)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___。

(杜甫《春望》)

(3)朱门酒肉臭,________________。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4)寄意寒星荃不察,________________。

(鲁迅《自题小像》)

(5)怅寥廓,________________,谁主沉浮?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6)_______________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毛泽东《沁园春·雪》)

五、(12分,每小题4分)

16.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电影《爸爸去哪儿》火爆的原因,不超过45字。

春节期间,仅用5天拍摄完成的电影《爸爸去哪儿》十分火爆。

在这之前,同名称的综艺节目如飓风一般狂卷中国,在每个周五的晚上培养了一大批忠实观众。

既然已经有了很强的品牌凝聚力,那延伸到电影上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同时,中国人春节期间看电影,已经成为一种过年方式和娱乐方式。

是不是标准电影,大多数观众都不会考虑;喜庆不喜庆,才是他们衡量春节时电影价值的标杆。

如果我们再深层次剖析一下,不难发现这是一部“接地气”的亲情电影,它用真人秀的方式“讲述”爸爸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欢乐时光”,而这恰恰是一些所谓的大制作、大投入电影所没有“涉及”的。

17.即将举行的青岛世园会,旨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绿色生态低碳发展的理念,请根据下图,说明此次世园会吉祥物“青青”形象设计的寓意。

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字。

艺术固然离不开技巧,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把艺术技巧和其他技巧(如武术或权术)、艺术创作和其他创作(如工业设计或科学发明)区别开来,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前提。

这个前提就是美。

美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是客观地呈现出来的人的精神现象。

它直接诉诸感性而不诉诸理性。

所以那些认识到的、理解到的技巧,那些事后通过分析才呈现出来的技巧,如军事技巧或政治技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也不属于艺术的范畴。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9~23题。

难忘的英格丽·褒曼

她不施脂粉出现在银幕上,美国化妆品马上滞销。

她在影片中演修女,进入修道院的女子顿时增加。

一个影迷把一只羊从瑞典一路赶到罗马作为礼物送给她。

多少封信即使在信封上只写着“伦敦英格丽·褒曼收”,也能送到她的手中。

英格丽是当时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但是,她始终保持着她的本色:

热衷于舞台,热衷于生活,爱吃冰激凌和爱在雨中散步,在演员生活中希望扮演每一种角色,在人生舞台上也尽情享受生活的情趣。

英格丽曾在斯德哥尔摩、好莱坞、罗马、巴黎和伦敦用五种语言登上舞台、银幕,无往不胜。

她拍摄了47部影片,三次获奥斯卡金像奖,两次获艾美奖。

她有子女四人,是位慈爱的母亲。

她以狂热的精神献身于工作。

“如果不让我表演,我一定活不下去。

”她这么说过。

当海明威对她说演《战地钟声》里玛丽亚这个角色得把头发剃掉的时候,她大声回答说:

“为了演这个角色,要我把头割掉也行!

”她可以通宵达旦地排练,甚至导演早已满意了,她还要求重来一次。

话剧《忠贞之妻》在伦敦上演八个月期满的头天晚上,她还同导演讨论她的表演有哪些可以改进之处。

英格丽在成为影坛最璀璨的明星后仍坚持每片试镜头,而且可以为了演一个难度更大的角色而放弃主演,甘当配角。

她不愿定型,力争演各种性格的人物,如《郎心似铁》(《煤气灯下》)中濒于疯狂的新嫁娘,《东方快车谋杀案》中沉默含蓄的瑞典女传教士,这两个角色都为她赢得了奥斯卡奖。

她在23岁那年从瑞典初到好莱坞时,宁愿马上拎起行李回国也不接受公司老板要她“改头换面”整容的命令,从此她便以她著名的“本来面目”出现在银幕上。

《间奏曲》里孤独的女钢琴老师,《神魂颠倒》里热情的精神病学家,《圣玛丽的钟声》里爱打垒球的修女——一个接一个令人叫绝的角色使她几年之间便饮誉影坛,票房成绩世界第一。

20世纪50年代她因婚变而星运中落,又在1956年后重放光彩,以《真假公主》一片获奥斯卡影后。

谁要是当英格丽的替身,非失业不可。

《忠贞之妻》在美国上演初期她脚部受伤骨折,可是在接下来的六个星期里她仍坚持上舞台——改成坐在轮椅上演戏。

她不论病得多重,总是笑笑说:

“舞台医生能把我治好的。

”的确,幕一升起,她的病似乎霍然而愈。

1973年,癌症攫住了英格丽,但它未能摧毁她的意志和毅力。

她不顾病痛接受了聘请,在一部电视剧中主演以色列已故总理果尔达·梅厄。

她承认:

“时间越来越少了,但是,我在癌症面前多争取到一天便是胜利。

”电视剧开拍前,她到以色列了解梅厄的生平,拍摄期间她的一条胳臂已必须每夜作牵引。

拍完最后一个镜头,她两眼含泪,自知从此与她热爱的摄影机告别了。

她凭借在此片中的出色表演获得1982年艾美奖。

她于1982年8月29日逝世,终年67岁。

英格丽将活在许多电影观众心里——同加里·库柏在西班牙白雪皑皑的山上;同加里·格兰特在间谍出没的里约热内卢。

但是,最生动地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是《卡萨布兰卡》里的英格丽:

她靠在钢琴旁喃喃地说:

“山姆,再弹一遍吧,为了过去……”在雾茫茫的机场上回首告别,眼神凄楚。

(选自《百年经典新闻》,有删改)

19.请简要分析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4分)

20.如何理解“谁要是当英格丽的替身,非失业不可”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4分)

21.文章以英格丽在《卡萨布兰卡》中的一个镜头来作结,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分)

22.联系现实,探究英格丽·褒曼始终坚持“本色”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5分)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些人一提到空谷就想起悬崖峭壁,而另一些人想到的却是栈道桥梁。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

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

(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

(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

一、

1.解析:

A项,“狷”应读“juàn”;C项,“蹩”应读“bié”;D项,“裨”应读“pí”。

答案:

B

2.解析:

A项,“胁”应为“肋”;B项,“篦”应为“媲”;C项,“誉”应为“誊”。

答案:

D

3.解析:

当仁不让:

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

后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责无旁贷:

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

义不容辞:

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答案:

C

4.解析:

A项,“轻车熟路”,说的人,说人熟悉情况富有经验,选项中形容的“普通话”不当。

B项,“无独有偶”,说的是罕见的人或事,最多也只有两个,选项中的现象很多。

D项,“满纸烟霞”,说的是书画或文章,选项中说的是三峡的自然风光。

答案:

C

5.解析:

A项,句式杂糅,“突出”移至“问题”之前。

C项,搭配不当,“改善……偏见”改为“改变……偏见”。

D项,“七位未成年人和一名3岁儿童”是从属关系,不能并列。

答案:

B

二、

6.解析:

C项,“免于封建暴力专制及迷信的限定”缩小了“暴力专制及迷信”的范围,原文范围大,既包括封建社会,也包括封建社会的前后时代。

答案:

C

7.解析:

作者反对科学被技术捆绑的理由集中在全文的第一、二段,而D项表述的内容在全文的第三段,本段说明的是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而此项解说的也是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并非科学被技术捆绑的理由。

答案:

D

8.解析:

A项,因果关系搞错了。

原文中,技术捆绑了科学是原因,从而导致了其他结果。

C项,“系统”与“要素”所对应的对象搞反了。

系统应对应着技术,要素才对应着科学。

D项,假设条件是对的,但其结果是错的,与原文不一致。

答案:

B

三、

9.解析:

C项,署:

掌管。

答案:

C

10.解析:

A项“为”,前者表被动;后者介词,替。

B项“于”,都是介词,引进处所,在。

C项“者”,前者定语后置的标志;后者代词,……的方面。

D项“以”,前者介词,用;后者连词,用来。

答案:

B

11.解析:

①是说桓玄的做法;⑤只是陈述傅弘之平叛这件事;⑥是说傅弘之不屈的品格。

答案:

C

12.解析:

A项,杀庾彬的不是桓玄,而是桓石康。

答案:

A

四、

13.解析:

(1)句重点词语为“其”“系”,注意“以告石康”是省略句,而“系弘之于狱”为状语后置句。

(2)句重点词语为“袭”“领”“破”等。

参考答案:

(1)庾彬的堂弟庾宏知道了他们的阴谋,把它告诉了石康,石康拘捕了庾彬并杀了他,将傅弘之关进监牢。

(2)高祖东归后,佛佛伪太子赫连瑰率三万人袭击长安,傅弘之又率领步兵骑兵五千人在池阳迎战,大败赫连瑰,杀死杀伤很多敌兵。

参考译文:

傅弘之,字仲度,北地泥阳人。

傅氏祖籍隶属灵州,汉末郡境被少数民族侵占,失去土地寄寓到冯翊,设置泥阳与富平二县,灵州废弃不再设县,所以傅氏回来后隶属泥阳。

晋武帝太康三年,重新设立灵州县,傅氏全部归属灵州。

傅弘之的高祖晋司徒傅祗,后来封为灵州公,不想封在本县,所以傅祗一家仍旧归属泥阳。

曾祖傅畅,曾担任秘书丞,陷没于胡,生子傅洪,晋穆帝永和中,胡地大乱得以归回。

傅洪生傅韶,担任梁州刺史,散骑常侍。

傅韶生傅弘之。

傅弘之少年时倜傥有远大志向,为本州主簿,被推举为秀才,未成行。

桓玄将要篡权,新野人庾仄在南阳起兵,袭击了雍州刺史冯该,冯该逃跑。

傅弘之当时在江陵,与庾仄哥哥的儿子庾彬谋划杀死荆州刺史桓石康,以荆州刺史之名来策应庾仄。

庾彬的堂弟庾宏知道了他们的阴谋,把它告诉了石康,石康拘捕了庾彬并杀了他,将傅弘之关进监牢。

桓玄认为傅弘之不是主谋,没有官职没有士兵,就宽恕了他,没有处罪。

高祖起义时,辅国将军刘道规任命傅弘之为参军、宁远将军、魏兴太守。

卢循作乱时,桓石绥在上洛甲口起兵,自称荆州刺史,征阳令王天恩自称梁州刺史,袭击西城。

当时傅韶正任梁州刺史,派遣傅弘之讨伐石绥等人,把他们一起斩首。

弘之被擢授为太尉行参军。

随同出征司马休之,掌管后部贼曹,仍为建威将军、顺阳太守。

高祖北伐时,傅弘之同扶风太守沈田子等七路军队从武关攻入,伪上洛太守脱身逃跑。

晋军进据蓝田,招安戎人和晋人。

晋人庞斌之、戴养,胡人康横等各自率领部落归顺。

弘之一向精于骑术,高祖到长安时,弘之在姚泓修建的驰道上,穿着宽绰的官服以驰马为戏,有时慢跑,有时快跑,在来回二十里的路上,很有姿态。

羌族围观的有数千人,都惊诧叹息。

他刚上马的时候,用马鞭柄赶马,将马鞭挽在鞭柄上,放在两腿间,等到下马,鞭柄的痕迹仍然存在。

傅弘之任职桂阳公刘义真雍州治中从事史,又被升迁为西戎司马、宁朔将军。

略阳太守徐师高反叛,傅弘之率兵讨伐,平定了叛乱。

高祖东归后,佛佛伪太子赫连瑰率三万人袭击长安,傅弘之又率领步兵骑兵五千人在池阳迎战,大败赫连瑰,杀死杀伤很多敌兵。

赫连瑰又在渭南搜劫财物,傅弘之又在寡妇人渡打败他,俘获贼寇三百人,夺取七千多人。

等到刘义真东归,佛佛尽全国之兵随后追击,在青泥大战,傅弘之身穿盔甲,勇气冠于全军。

晋军战败,傅弘之被俘,佛佛军强迫弘之投降,傅弘之不向他们屈服。

当时天气寒冷,佛佛军脱光傅弘之的衣服,傅弘之大声叫骂,被佛佛军杀害。

时年四十二岁。

14.

(1)解析: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读懂诗歌大意。

先抓住题目中所言“人物动作神态”,再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感情:

“番腾妆束闹苏堤”,人们在苏堤上装束鲜艳,翻腾热闹,表达了爱春之意;“凌波寸不移”写观景的女子看到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地上沾了泥,无法移步,表达了惜春之情;“三三两两叫船儿”,写雨后春去,人们也纷纷叫船归家,表现了对春归的黯然心伤、无可奈何的感叹。

(2)解析:

先要明了“点面结合”的含义,点面结合是场景描写中常用的手法。

“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就是“面”的描写;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地上沾了泥,是暮春场面中的一个个细节,是“点”的描写。

再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香红渐稀,是面的描写;花褪雨,絮沾泥,则是点的刻画。

勾勒写意,细节传神,点面结合,相互映衬;以景起情,丰富了词作情感内涵。

15.答案:

(1)蒹葭苍苍 

(2)浑欲不胜簪 (3)路有冻死骨 (4)我以我血荐轩辕 (5)问苍茫大地 (6)江山如此多娇

五、

16.解析:

文段共6句话,依据各句层次的划分,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