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危险废物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367154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镀危险废物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电镀危险废物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电镀危险废物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电镀危险废物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电镀危险废物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镀危险废物应急预案.docx

《电镀危险废物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镀危险废物应急预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镀危险废物应急预案.docx

电镀危险废物应急预案

安徽天星金属工艺有限公司

电镀车间应急救援预案

引言

本预案的目的是为本厂事故紧急情况下提供安全指引,确保本厂具有快速反应和处理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对本厂财产、人员的损害。

1.应急救援预案概况

1.1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概述

1.1.1定义与目的

1).定义

重大事故急救预案是为了加强对突发重大事件的处理能力,根据实际情况预计未来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所预先制定事故应急对策。

应急救援预案是在重大事故中为保护人员和设施的安全而制定的行动计划,国外一般称为“应急计划”。

2).目的和目标

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是要迅速而有效地将事故损失减至最少。

应急措施是否有效地实施,很大程度取决于预案与实际情况的符合与否,以及准备的充分与否。

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是要迅速而有效地将事故减至最少。

应急措施能否有效地实施,很大程度取决于预案与实际情况的符合与否,以及准备的充分与否。

应急救援预案的总目标是:

将紧急事件局部化,如可能并予以消除;

尽量缩小事故对人和财产的影响。

消除事故一定要求操作人员和工厂紧急事件人员迅速行动,并使用消防设备、紧急关闭阀门和水幕等。

减低事故后果包括营救、急救、疏散和恢复正常生产,并立即通知附近居民。

1.1.2要求与依据

事故一旦发生,应急救援预案就是救援行动的指南。

为确保应急行动的准确性,在制定预案时要根据企业事故潜在威胁的情况和现有诸方面救援力量的实际。

预案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认真细致地考虑各项影响因素,并经演练的实践考验,不断补充,修正完善。

一)基本要求

根据实际情况,按事故的性质、类型、影响范围及严重后果等,分等级地制订相应的预案。

为使预案更有针对性和能迅速应用,一般要制订出不同类型的应急预案。

如火灾型、爆炸型、泄漏型等。

一个单位的不同类型的应急预案要形成统一整体,救援力量要统筹安排。

要切合本系统,单位的实际条件制订预案

制订的预案要有权威性,各级应急组织职责明确,通力协作。

预案要定期演习和复查,要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检查和修正。

应急队伍要进行专业培训,并要有培训记录和档案,应急人员要通过考核证实确能胜任所担负的应急任务后,才能上岗。

各专业队平时就是组建落实并配有相应器材。

应急器材要定期检查,保证设备性能完好。

二)制订预案的依据

必须根据本单位和生重大化学事故危险源的数量和可能性来确定预案。

预案是依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性质、影响范围大小以及后果严重程度等的预测结果,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应急措施。

它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实用性,要制定切合实际的预案,必须依据确切的各种资料。

本预案目的为本厂剧毒化学品泄漏事故紧急情况下提供安全指引,确保本厂具有快速反应和处理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对本厂财产、人员的损害。

2.本厂概况

厂区总面积约120亩,其中使用剧毒化学品的电镀车间约200平方米:

用于储存剧毒化学品的仓库约8平方米。

厂区总体布置合理,各项防火距离符合国家标准,不存放任何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配备有专用的消防设施并经过消防部门的检验认可,同意投入使用。

该厂对电镀产生的废水进行了有效的处理,同时配套有效的酸雾治理措施。

2.1.投产时间:

2011年4月

2.2.现况:

a.白天厂区人数:

210人;

(临时工、民工和厂区流动人口也统计在内。

b.危险物质

生产过程中主要应用的剧毒化学品有氰化钠、氰化钾、氰化亚铜、氰化锌。

其潜在危险性以及处理导引如下:

(1)氰化钠(SodiumCyanide)

理化性质

白色结晶粉末。

完全干时无味;在潮湿空气中,因吸湿而稍有氰化氢气味。

分子式NaCN。

分子量49.02。

相对密度1.60(25。

C)。

熔点563.7。

C。

沸点1496。

C。

蒸汽压0.13Kpa(1.0mmHg817。

C)。

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水溶液呈强碱性;有空气存在能溶解金和银。

对铝有腐蚀。

本身非可燃性。

与热源、酸或酸烟、水、水蒸汽接触产生有毒和易燃氰化物和氧化钠;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就足以使其放出氰化氢。

它与亚硝酸盐或氯酸盐一起加热至450。

C发生爆炸。

与氟、镁、硝酸盐、硝酸、亚硝酸盐发生剧烈反应。

燃烧产生有毒氮氧化物;加热分解放出氰化氢和一氧化碳。

消防措施

氰化物是不燃物,火灾时应尽量抢救商品,防止包装破损,引起环境污染。

消防人员必须穿戴供氧式防毒面具及全身防护服。

邻近地区火灾时可用雾状水灭火。

禁止使用酸碱灭火剂。

储运须知

包装标志:

毒害品。

包装方法:

(1)类。

固体或液体氰化物用玻璃瓶外木箱,或铁桶装。

气体氰化物按其性质。

装入特殊的钢瓶。

储运条件:

储存于干燥、通风的库房。

必专库专储。

库房应由双人双锁加强保管。

工作人员进入库房要穿戴工作服、防毒口罩以及其他防护用具,工作后脱去全部防护用品,再用水冲洗手、脸、双手浸入次氯酸钠内消毒后用水洗净。

工作间隙不可饮茶、吸烟,皮肤伤口未愈不可接触。

切忌与酸类,氯酸盐、亚硝酸(钾)钠或食用原料共储混运,不可受潮,保证容器密封。

泄漏处理

对泄漏物处理必须戴好防毒面具与手套,扫起,倒至大量水中,加入过量次氯酸钠,放置24小时。

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污染区用次氯酸钠溶液浸泡24小时后,用大量水冲洗,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接触机会

从矿石中提取金、银;镀锌、镀铜、制药、氰化氢、其他氰化物;熏蒸剂及热处理的渗碳等行业均有接触。

侵入途径

在室温下职业性中毒主要为呼吸道吸入其粉尘或在热处理时吸入氰化钠形成的蒸汽而引起,蒸汽浓度高时也能从皮肤吸收一部分。

误服时通过消化道吸收中毒。

毒理学简介

人经口LDLo:

2857ug/kg。

人(男性)经口LDLo:

6557ug/kg;TDLo:

714ug/kg。

大鼠经口LD50:

6440ug/kg。

属高毒类。

氰化物的主要代谢途径是通过硫氰酸酶的作用,使氰化物析出的氰离子与硫结合转变为硫氰酸盐。

后者的毒性仅为前者的1/200,且易随尿排出;氰离子与葡萄糖可以结合成无毒的腈类,从尿和唾液中排出。

中毒机理

氰化钠进入体内后,析出CN可抑制42种酶的活性,它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的Fe结合,阻止了氧化酶中三价铁的还原,使细胞色素失去了传递电子能力,结果使呼吸链中断,组织不能摄取和利用氧,形成细胞内窒息,引起组织缺氧而致中毒。

氰化物引起的窒息,有其特点。

虽然血液与氧饱和,但不能被组织利用。

静脉血仍呈动脉血的鲜红样。

动静脉诱因氧差由正常的4~5%降至1.0~1.5%,这是氰化物中毒草时的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的原因,另处,氰化物能和约2%正常存在的高铁血红蛋白相结合,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增加,对细胞色素酶可起到保护作用。

临床表现

人在吸入高浓度气体或吞服致死剂量氰化钠时,几平可立即停止呼吸,造成猝死。

非猝死中毒患者,早期可出现乏力、头昏、头痛、胸闷及粘膜刺激症状。

随后呼吸加快加深,脉搏加快,心律不齐,瞳孔缩小,皮肤粘膜呈鲜红色。

接着出现阵发性强直性抽搐,昏迷和血压骤降,呼吸表浅而慢,以至完全停止。

随后,心脏停搏而死亡。

严重中毒非瞬间死亡者,其临床表现可分前驱期、呼吸困难期、痉挛期和麻痹期,但由于病情进展快,各期往往不易区分。

急性中毒的诊断主要根据接触史和临床表现。

患者呼出气或呕吐物有杏仁气味、皮肤粘膜及静脉血呈鲜红色,为氰化物中毒的特殊体征,但注意在出现呼吸障碍后可转为紫绀。

由于发病急骤,不要等待化验检查才作诊断,以免耽误抢救。

2.4.救援力量

a.厂内消防设备施工(器)具配备

表2-1主要消防设施工(器)具配备情况表

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状况

备注

消防水池

良好

检查合格

消防加压泵房

良好

检查合格

室外消防接口

良好

检查合格

消防报警器

1

良好

检查合格

泡沫灭火器

25kg

良好

检查合格

干粉灭火器

4kg、8kg

80

良好

检查合格

b.场外消防、急救等部门的情况

①消防电话:

119

②医院:

120

 

3.应急救援系统组成

事故发生时,事故预案的应急救援计划是由应急救援系统来执行完成。

应急救援系统分为指挥部和专业队两部分。

3.1.指挥部组成:

指挥部总指挥由企业法人代表担任。

指挥部成员应包括具备完成某项任能力、职责、权利及资源的厂内生产、设备、消防、医疗、防化等部门负责人和具备或可以获取有关社会、生产装置、贮运系统及应急救援专门知识的技术人员。

指挥部成员直接领导各下属急救专业队,并向总指挥负责,由总指挥协调各队工作的进行。

指挥部总指挥:

俞跃进

指挥部副总指挥:

张严家、陈信雄

3.2.专业队组成:

专业队是事故一旦发生,经过组织火速赶往事故现场,在现场第一线具体实施应急救援计划的工厂员工。

其按任务可划分为:

通迅队:

确保各专业队与总调度室和指挥部之间广播和通迅的畅通;通过广播人员的疏散和自救。

人数:

3队长:

张勇成

成员名单:

吴义、王军、张业军

治安队:

维持厂区治安,按事故的发展态势有计划的疏散人员,控制事故区域边界人员车辆的进出。

人数:

10队长:

吕名玏

成员名单:

吴兵、王大平、钟荣玉、熊言安、王立才、汪卫群、徐金艮、汪兴友、盛兵信

消防队:

对泄毒事故,利用喷淋吸收、泡沫覆盖等手段降低毒物的危害程度;对火灾、爆炸事故,利用相应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并对其它具有火灭、爆炸性质的危险点进行监控和保护,防止事故扩大及二次事故。

人数:

15队长:

王发保

成员名单:

莫申明、邓奎刚、臧璇、汪涛及其他各车间人员

器材配备:

自给式呼吸器、防火服、防护手套、消防设备等。

抢险抢修队:

该队员要对事故现场、地形、设备、工艺熟悉,在具有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必要时深入事故中心区,关闭系统。

抢修设备,防止事故扩大,降低事故损失,抑制危害范围的扩大。

人数:

7队长:

严朝虎

成员名单:

赵成应、韦永仓、徐通、王福寿、左从发、王金龙。

器材配备:

过滤式防毒面具(导管式)或自给式呼吸器、防火服、防护手套、抢修工具等。

医疗救护队:

寻找、营救、保护、转移事故中的受伤人员。

人数:

3队长:

吴义

成员名单:

张林福徐自进

器材配备:

高温工作服、防护手套、急救药品和器械等

运输队:

负责急救行动中人员、器材的运输。

人数:

3队长:

吕名玏

成员名单:

张业军、冯向明

器材配备:

车辆及搬运工具等。

物资供应站:

为救援行动提供物质保证。

其中包括应急抢险器材、救援防护器材、监测分机器材和措挥通信器材等。

人数:

4队长:

刘晓清

成员名单:

周洁萍、王文华、陶玲

说明:

(1)在应急救援中各专业队的任务量不同,事故类型不同,各专业队所承担的任务量也不同。

所以专业人员的配备应根据本厂危险源特征分配力量。

要把主要力量放在人员的救护和对事故的控制上。

建议各专业队人员配备为:

医疗救护队:

20%;治安队:

15%;通迅队:

5%;消防队:

30%;抢险抢修队:

20%;运输队:

10%。

监测站和物质资供应站的工作容易确定,且工作地点不在事故现场,这两个岗位的人员配备以能顺利开展工作为准。

另外,因不同危险源事故发生时抢险抢修的内容也不相同,所以抢险抢修成员的日常配备相应要大于10%。

(2)各专业队防护器材的配备应按需要的不同,仔细研究确定,使其能在救援行动中充分发挥作用,降低救援行动中的人员伤亡。

(3)各专业队员身上应有明显标志,部分或全部配备无线通迅设备。

4.重大事故应急救援计划

4.1.事故应急措施

4.1.1.事故应急措施

在事故发生后,现场操作人员应急措施的及时、正确与否,往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事故的发展事态。

(1)报警

(2)停车

(3)尽可能控制的扩大。

a.启动使事故局限代的安全装置;

b.段/班长组织力量利用现场设施,采取相应手段进行灭火、堵漏。

(4)疏散

开展自救与互救,疏散时注意人数清点,有组织地搬离危险区域,在事故范围外指定安全地点集合,接受治疗和提供所了解的现场情况。

4.1.2.应急救援系统应急措施

4.1.2.1.应急救援系统在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的具体任务

(1)报警和通迅

①调度或总机在接到报警后按照预案命令事故相关工段停车停电,事故现场灯火管制,若事故在夜间发生,应通知电力部门为疏散通道和事故现场提供备用照明和电源。

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并通知各专业队各司其责,火速赶往现场。

②指挥部成员通知自己所在科室按专业对口迅速向主管局、公安、劳动等上级领导机关报告。

③报警和通迅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事故发生时间和地点

·事物类型:

火灾、爆炸、泄漏(暂态、连续)

·估计造成事故的物质量

·必要的补充:

a.事故可能持续时间

b.健康危害与必要的医疗措施

c.对方应注意措施,如疏散

d.联系人姓名和电话

(2)现场抢险

对于泄漏事故各专业队的任务者:

 ①抢修队排除二次事故。

 ②营救、寻找、保护、转移事故中心区人员。

 ③通迅队通过信号、广播和治安队员知指导人员利用组织、引导群众进行营救、自救。

④治安队控制事故区域的人员车辆进出通道。

⑤密切注视事故发展和蔓延情况,如继续扩大总指挥报告,请求地方及友邻单位支援。

对于火灾、爆炸事故各专业队的任务有:

①消防队根据危险品的性质确定灭火介质进行扑救,并对其它具有火灾、爆炸性质的危险点进行监控和保护。

 ②抢修队排除二次事故,保护和转移危险品。

 ③营救、寻找、保护、转移事故中心区受伤人员。

医疗救护队和消防人员混合编组,分片履行救护任务。

 ④通迅队通过信号、广播和治安队员组织、引导群众进行疏散。

 ⑤治安队控制事故区域的边界和人员车辆进出。

 ⑥密切注视事故发展和蔓延情况,如继续扩大向总指挥报告,请求地方及友邻单位支援。

5.条件保障

5.1.器材:

(1)根据自身需要,确定各救援组织器材装备应为何标准,包括通迅器材、救援器材、防护器材等。

(2)如何落实对防护器材、救援器材、药品等专人保管、定期检查保养制度,使常处于备用状态。

指定相应的技术部门对应急救援器材使用方法的培训和检查担负责任。

①通迅器材

对讲机:

6部

移动电话:

2部

内、外部电话:

3部

②防护器材20个

③救援器材6个

5.2.  经费:

本厂应保证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经费的来源、额度。

5.3.人员:

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救援队成员应按照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结和开展救援的原则,建立组织,落实人员,每年年初根据人员变化进行组织调整。

对于各专业队员的来源,要求及其权利与义务做出相应规定。

5.4.建立相关制度

(1)值班制度。

建立昼夜值班制度,明确值班任务。

(2)坚持制度。

结合生产检查,定期检查应急救援工作情况。

(3)例会制度。

定期召开指挥部成员和救援队员负责人会议,汇报上阶段的安全生产和救援工作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安全和救援工作。

(4)总结评比制度。

总结评比生产时,同时总结评比救援工作,每次训练和演习结束后应进行总结坪比奖励和表彰先进。

建立总结评比办法和对于事故处理中有功和有过人员的奖罚措施。

6.培训和演练

6.1.培训

根据接受培训的人员不同,选择不同侧重点,确定培训计划。

培训内的确定可参考以下内容:

(1)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内容:

a.鉴别异常情况并及时上报的能力与意识;

b.对待各种事故如何处理;

c.自救与互相救护的能力。

(2)对各应急救援专业队的培训:

a.各种器材、工具的技能与知识;

b.任务的目的和如何完成任务;

c.与上下级联系的方法和各种信号的含义。

(3)对群众的培训:

a.具有哪些危险隐患;

b.各种信号的含义;

c.防护用具的使用和自制简单防护用具;

d.紧急状态下如何行动。

6.2.训练和演习

应每年定期组织进行。

7.预案的评估和修改:

(1)为了能把新技术和新方法运用到应急救援中去,以及与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保持一致,预案至少应每三年重新编写一次。

(2)对危险源和厂内新增装置,人员变化进行定期检查,对预案及时更新。

(3)在实践和演习中提高指挥水平,对预案进一步合理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