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主体和附属工程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366351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638.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铁主体和附属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地铁主体和附属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地铁主体和附属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地铁主体和附属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地铁主体和附属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铁主体和附属工程施工方案.docx

《地铁主体和附属工程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主体和附属工程施工方案.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铁主体和附属工程施工方案.docx

地铁主体和附属工程施工方案

第一章总说明

1、编制依据

〈1〉国家现行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则、质量技术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市政地下工程施工及验收统一标准》(DBJ08-236-2006)

《地下工程防水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卫生标准》(JGJ146-2004)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2〉招投标文件

〈3〉《江浦站主体及附属结构施工图》图纸会审记录及相关会议纪要

〈4〉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土建工程土建施工图纸、业主提供的参考资料等;

〈5〉现场调查资料、场地影响范围内建、构筑物调查报告;

〈6〉南市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建设标准(包含临时建筑);

〈7〉南市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交通组织等方面的规定;

〈8〉相关会议纪要、工作联系单。

2、编制原则

〈1〉有效的指导施工队伍按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主体及附属结构施工;

〈2〉确保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优化施工工艺和资源配置,降低施工成本;

〈3〉倡导文明施工,争创优质工程。

3、编制范围

江浦站主体及附属及附属结构梁、板、柱、墙、孔洞、预埋件等部分。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江埔站位于从化大道与从城大道交叉路口东侧,沿从化大道东西向布置。

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YDK61+263.000,车站起点里程为YDK61+176.200/ZDK61+161.900,终点里程为YDK61+416.900/ZDK61+416.90,主体及附属结构外包全长240.7m(右线)/255m(左线),标准段线间距14m。

车站结构为地下两层现浇混凝土结构,顶、中、底板与中柱、内衬墙形成为一闭合框架,顶、中、底板设计为梁板体系;围护结构与车站主体及附属结构采用复合式结构,主体及附属结构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

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处车站为标准地下二层岛式车站。

Ⅰ号出入口及1号风亭概况:

Ⅰ号出入口及1号风亭位于从化大道南侧,沿从化大道设置,结构总长约63.1m,最大宽度约为23.05m。

Ⅱ号出入口概况:

Ⅱ号出入口位于从化大道南侧,沿从化大道设置,结构净宽6.5米,通道长26.5米。

Ⅲ号出入口概况:

Ⅲ号出入口位于从化大道北侧,平行于从化大道贴规划道路红线设置Ⅲa、Ⅲb两个出入口通道,Ⅲa、Ⅲb出入口段结构净宽5米。

Ⅳ号出入口概况:

Ⅳ号出入口与原有地下下过街衔接。

结构净宽3.4m,长22.1m。

2号风亭概况:

2号风亭位于在从化大道南侧道路红线外空地上,结构净宽8.7m,长54.1m。

2、结构设计

本站主体及附属结构采用顺作法施工,结构采用防水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与外包式防水层相结合的防水模式。

3、结构混凝土设计

(1)顶板、顶梁、底板、底梁、侧墙、端墙:

C35、P8防水混凝土;

(2)架空底板(中板)、梁及内部结构:

C35混凝土;

(3)立柱:

C45混凝土,(顶板节点处为C45,p8);

(4)后浇顶板孔洞采用C35、P8补偿收缩混凝土,后浇中板孔洞采用采用C35补偿收缩混凝土;

(5)挡土墙采用C30混凝土;

(6)道床内回填采用C20早强混凝土。

5、主要工程数量

主要项目

数量

备注

底板混凝土

2254.13

立方米

站台混凝土

886.54

立方米

顶板混凝土

2190.31

立方米

侧墙混凝土

2957.43

立方米

垫层

718.85

立方米

钢筋

2164.13

6、结构工程施工特点与施工控制重难点

(1)施工特点

本站及附属为地下两层结构,所处位置为富水砂层,结构底板位于自然水位之下,防水质量要求高。

②场地狭小,且车站内含盖板桥、暗涵,施工作业难度大。

③结构形式复杂,板与侧墙均较厚,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2)施工控制重难点

①本工程关键工期要求很紧,需要统筹策划、协调安排,严格控制工程施工进度。

②防水施工是本工程贯彻绐终的质量控制重点,同时也是本工程的施工技术难点之一。

防水施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面广,主体及附属为混凝土自防水,主体及附属结构外防水及施工缝、诱导缝、结构接口部位防水等各个环节的防水质量综合体现,任何一个环节做得不好,都有可能对整体防水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全过程控制,确保每一道工序防水质量。

在结构施工前,对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符合,施工时做好工程结构测量放样,确保结构尺寸准确是确保结构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确保工程周边环境的安全。

第三章施工总体方案及施工组织安排

一、车站主体及附属附属结构施工方案概述

1、站主体及附属结构采用明挖顺作法进行施工。

2、主体及附属结构施工依照“纵向分段,竖向分序”流水作业,每段从下到上顺作施工。

3、结构顶板、中板采用木模板立模,侧墙采用定型钢模板立模,底模在跨度小于等于8米时混凝土强度达到75%后拆除,在跨度大于8米时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拆除,在未浇筑顶板混凝土之前不得拆除中板下的支架。

模板与支架的配置在满足现场施工的前提下经济合理的配置。

钢筋现场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加工安装。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入模,插入式振动器振捣。

4、分段长度考虑结构受力、一次混凝土灌注能力、混凝土水化热、结构防水、抗裂、混凝土收缩与徐变等的影响,并结合本车站的具体特点综合考虑。

施工分段划分的原则如下:

①施工缝设置于纵梁弯矩、剪力最小的地方,即跨距的1/4~1/3位置。

②分段位置和各层板上楼梯口、电梯井口及侧墙上的通道位置尽量错开。

③根据设计与技术规范要求,施工分段长度一般考虑在24m左右。

 

三、车站主体及附属结构施工工艺流程

车站主体及附属结构施工流程见图3-2。

图3-2 车站结构施工流程图

四、车站主体及附属结构进度安排

1、单段结构施工作业时间分析

表3-1车站主体及附属结构施工作业时间表

作业

名称

底板接地

底板垫层

底板及部分侧墙钢筋

绑扎及支模

底板及部分侧墙混凝土浇注及等强

拆除第三道支撑

作业

时间

1d

1d

6d

7d

1d

作业

名称

负二层立柱、侧墙钢筋绑扎及支模,同时搭设中间支架

负二层立柱及侧墙混凝土浇注及等强、搭设剩余支架

安装负二层侧墙掖角、中板、中板梁模板、绑扎钢筋

浇注负一层中板及中板梁及等强

拆除第二道支撑

负一层立柱、侧墙钢筋绑扎及支模,同时搭设中间支架

作业

时间

5d

7d

4d

7d

1d

5d

作业

名称

负一层立柱及侧墙混凝土浇注及等强、搭设剩余支架

安装负一层侧墙掖角、顶板、顶板梁模板、绑扎钢筋

浇注顶板及顶板梁

作业

时间

7d

4d

1d

按实际工作面安排2-3个工作的同时进行施工。

2、施工进度计划及管理方法

(1)施工进度计划

车站主体及附属结构工程计划2016年7月15日开始施工,2017年3月15日施工完,共计213天。

(2)施工进度管理方法

1)根据业主关键工期要求,指定工期计划,对现场施工进度实行追踪动态管理,落实计划的实施与完成情况。

2)施工过程中,将施工计划网络按各个阶段所展开的工序逐一分解到作业层,采用各种控制手段保证项目及各项工程活动按计划开始,在施工过程中记录各个工程活动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及完成程度。

3)根据业主关键工期要求,制定年度计划,并将年度计划分解到每季、每月、每周,并通过生产交班会落实每天的进度,形成项目部日常的计划管理,通过日保周,周保月,月保季,季保年度计划的计划落实体系;在每月末、每周未按各活动的完成程度对比计划,确定整个项目的完成程度,并结合工期、生产成果、劳动生产率、材料的实际进货、消耗和存储量等指标,评定项目进度状况,分析其中的原因,保证工作顺利实施。

五、施工设备与劳动力安排

1、机械设备配备

主要起吊设备:

1台50吨履带吊、2辆汽车吊、1台3t叉车等。

主要钢筋施工设备:

电焊机10台、钢筋弯曲机2台、钢筋切断机2台、车丝机1台、氧焊设备等。

主要混凝土施工设备:

混凝土输送泵2台(租赁)、混凝土振动棒10台等。

2、施工劳动力组织

施工作业队单工序劳动力配备表(高峰期)

序号

工种

人数(人)

1

施工作业队队长

1

2

副队长

1

3

领工员

2

4

试验员

1

5

架子工

15

6

电工

2

7

木工

15

9

钢筋工

20

10

砼工

15

11

电焊工

10

12

防水工

5

13

普工

20

14

模板工

15

15

其他

5

合计

127

六、施工组织管理

1、现场管理人员安排

结构工程涉及到钢筋、模板、混凝土以及防水等工作。

施工中每一环节对施工质量影响很大,是本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也是难点,模板与支架的安全也是施工控制的重点之一。

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加强施工组织管理及工序技术衔接,施工过程中在落实部门岗位责任制的基础上实行行政领导和主要管理人员工地值班制度和工序技术负责制度。

初步安排如下表。

现场管理人员安排表

序号

工序或工作内容

主要责任人

备注

1

施工总负责

项目经理

1名

2

生产总负责

副经理

1名

3

安全总负责

安全总监

1名

4

技术、质量总负责

项目总工

1名

5

施工现场管理及工序组织协调

工程部

1名

生产管理

安环部

1名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综合部

1名

文明施工、后勤管理

计划部

1名

计量管理

物资部

1名

物资协调管理

财务部

1名

资金管理

质检室

1名

质量管理

6

施工测量及监测

工程部

1名

定位测量、测量管理、监测点埋设、监测实施、数据处理

7

物资设备管理

物资部

5名

合理组织原材料的采购、验收和保管;原材料、机具、设备的合理调配,对工程材料、机电设备的质量和管理负责

8

质量管理与工序报验

施工队

工班长

施工质量检查,按合同、设计、规范要求施工;按三检制、报验程序进行隐蔽工程、各工序检查评定

工程部

现场技术员

质检室

质检人员

9

安全管理

安环部

陈明利

施工安全检查、安全培训教育、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工作

施工队

工班长

10

基底处理及接地网、垫层施工

工程部

技术员

生产过程安排、指导、监督检查

施工队

工班长

11

结构钢筋工程施工

工程部

技术员

生产过程安排、指导、监督检查

施工队

工班长

12

模板与支架安装、拆除施工

工程部

技术员

生产过程安排、指导、监督检查;

质检室

质检人员

施工队

工班长

13

混凝土浇筑、养生及成品保护

工程部

技术员

生产过程安排、指导、监督检查;

施工队

工班长

2、管理职责和程序

施工过程中,技术部各工序技术负责人负责现场工序的技术指导、技术监督,并及时处理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及时反馈信息;技术部门还要对施工计划、材料计划等进行管理。

工程部各工序负责人负责现场施工安排与实施情况检查、督促落实,对现场资源配置与调度进行管理,及时处理问题;安排领工现场24小时值班。

第四章结构工程施工准备

1、在结构施工前,先对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复测,并经监理复核。

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进行测量、放样及验收,严禁超挖。

2、在有接地网的结构段,垫层施工前首先进行接地网施工,接地网施工结束后,再施做垫层。

3、扎扎实实作好图纸会审工作,并对侧墙、立柱、顶板模型支撑系统进行设计、检算,报审批准后,根据施工进度提前安排进料。

4、提前进行防水材料的进料、检验。

5、对结构施工顺序、施工进度安排、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向工班及全体管理人员进行认真交底。

6、因为车站主体及附属结构板、梁及墙依据分段施工时每段混凝土体积较大,方量较多,特别是底板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所以在每次底板与底板梁、中板与中板梁、顶板与顶板梁大方量浇注时确定采用两台汽车泵同时进行浇注。

7、为了保证浇注期间的水电供应,现场确定将降水时的250KW应急发电机作为应急电源,确保施工连续。

施工场地水源将基坑降水井所排地下水作为应急水源,确保浇筑完的混凝土能够有效养护。

8、因为是大体积混凝土浇注,且处于夏季高温天气,所以当每次底板与底板梁、中板与中板梁、顶板与顶板梁大方量浇注时配备12台振动棒,其中每个汽车泵出混凝土孔处配备3~4台振动棒,确保振捣及时,另外4台作为应急使用。

9、大体积混凝土浇注时因为需要连续作业,所以提前将混凝土浇注工班工人进行分班,确保浇注连续,从而保证施工质量。

10、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较厚,且泌水较多,应仔细处理。

采用二次振捣,二次刮杠找平、二次摸压的方式。

11、因为大体积混凝土浇注必须连续,所以首先我部要求首选的鸿建混凝土拌合站要有应急搅拌楼确保我部混凝土浇注时的混凝土供应连续,如若供应不上,则由我部另外一家中意拌合站依据同样配比进行供应(其中混凝土中水泥采用同一品牌及规格),确保施工连续和施工质量。

第五章结构工程施工方法

一、单段施工步序

结构由下至上顺作法施工,车站主体及附属结构施工步序如图5-1。

钢支撑的具体拆除方法见钢支撑架设与拆除施工方案。

图5-1车站主体及附属结构施工步序图

步序

图示

说明

第一步:

接地网及垫层施工

1.接地网在车站及停车线底板垫层下面;

2.采用人工开挖一次成型,避免二次开挖扰动原状地基;

3.垫层施工注意保护好接地网。

第二步:

底板、部分侧墙施工

11.绑扎底板、底板梁及部分侧墙钢筋;

2.浇筑底板、底板梁及部分侧墙混凝土。

第三步:

拆除第三道支撑

1.待底板及侧墙混凝土强度达75%以上时,拆除第三道钢支撑。

第四步:

负二层侧墙、中柱施工

1.绑扎侧墙及中柱钢筋;

2.安装侧墙模板单侧支架,中柱模板支架;

3.浇注侧墙及中柱混凝土。

第五步:

中板及中板梁施工

1.待侧墙浇筑完成并拆除模板和侧向支架后完成中板下碗扣支架搭设;

2.安装中板、中板梁模板和绑扎钢筋;

3.浇筑中板及中板梁混凝土。

第六步:

拆除第二道支撑

1.待中板及侧墙混凝土强度达75%以上时,拆除第二道钢支撑。

第六步:

负一层侧墙、中柱施工

1.绑扎侧墙及中柱钢筋;

2.安装侧墙模板单侧支架,中柱模板支架;

3.浇注侧墙及中柱混凝土。

第七部:

顶板、顶板梁施工

1.待侧墙浇筑完成并拆除模板和侧向支架后完成顶板下碗扣支架搭设;

2.安装顶板、顶板梁模板和绑扎钢筋;

3.浇筑顶板及顶板梁混凝土。

第八步:

顶板覆土施工

1.待顶板混凝土强度达75%以上时施作顶板防水层和保护层;

2.浇筑压顶梁混凝土,拆除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后覆土并恢复路面交通。

二、接地网施工

1、接地网施工方法

1)在每段基坑开挖至基底设计高程时,测放出水平接地极、垂直接地极、水平连接带、接地引入线及自然接地体位置,开始进行接地网施工。

2)水平接地极、水平连接带、接地引入线均采用50mm×5mm扁铜,材质为T2紫铜,垂直接地极采用直径17.2mm,长度3m的连铸铜包钢接地极。

水平接地网采用人工平铺埋设;对于接地引入线在采用专门的接地引入装置,保证钢筋与引出线之间的绝缘要求及防水要求;垂直接地极采用人工进行打入,打入至设计标高后,采用III型热熔扁接头与水平接地极进行焊接;自然接地体采用风镐将钻孔桩主筋凿出,然后与之焊接。

3)为使接地体形成连通回路,水平接地体交叉、水平均压带的对接均采用普通铜焊,保证牢固、无虚焊。

接地网施工时,以尽量减少接地体的连接点为宜。

2、接地网施工技术措施

1)接地网在车站底板以下0.6m,若接地网穿越下翻梁时,仍保持梁底以下0.6m的相对关系。

2)接地网的引出线要求引出车站底板以上0.1m,为防止结构钢筋发生电化学腐蚀,用接地引入装置进行绝缘处理和防渗处理。

3)接地网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进度进行接地电阻测试,暂定测试三次,确保接地电阻≤0.5Ω,整个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规定及设计有关规定,如测试后算出接地电阻不能满足要求,根据现场情况采取加大接地网面积、深打垂直接地极等补救措施。

4)接地网施工全过程应严格按GB50169-92《电气化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要求进行。

5)施工完成后,接地引入线需要妥善保护,以免丢失、断裂。

6)在垫层施工期间,不仅对接地引出线进行绝缘处理,而且采取有效的保护装置并设立明显标志保证其不受损坏。

7)接地网施工时,应对其进行检测。

三、垫层施工方法

1、垫层浇筑前及结构施工期间,将地下水位控制到垫层底以下0.5m。

2、灌注前认真检查、核对接地网线。

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入模,振捣密实,分段对称连续浇注。

3、因为底板直接在已做好的垫层上施工,所以为给底板施工创造条件,在垫层施工时注意以下几点:

1)机械开挖尽量一次成型,避免二次开挖扰动原状地基,增加回填数量和施工难度。

2)垫层向底板施工分段外延伸2.0m以上。

4、根据预先埋设的标高控制桩控制垫层施工厚度满足设计要求,并及时收面、养生,确保垫层面无蜂窝、麻面、裂缝,垫层施工允许偏差按下表执行。

垫层允许偏差表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查频率

检查方法

范围

点数

1

厚度

+30-20

每施工段

≥4

尺量

2

高程

+5-10

10m

≥4

水准仪量

四、底板施工方法

1、车站底板、部分边墙紧随垫层之后施工。

2、车站底板、部分边墙钢筋及混凝土施工:

钢筋在地面加工制作好后,吊入基坑内绑扎,焊接质量和搭接长度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制作安装好的钢筋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安装堵头模板、各种预埋件、预留孔;并经检查、核对无误后浇注底板混凝土。

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入模,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分层、分段对称连续浇注。

3、对于有上翻梁的地方,混凝土浇筑一般采用一次性浇筑,如现场出现变形较大的情况时,在需要应急的情况下先进行底板混凝土浇筑,然后进行上翻梁的浇筑。

五、侧墙、端墙施工方法

1、找平层施工

先对围护结构渗漏进行认真堵漏或引排处理,满足要求后施工。

2、下段部分侧墙混凝土浇筑与底板(底梁)一起施工;

3、待底板及下段侧墙混凝土强度达到75%以上时,拆除第三道钢支撑,拆除第三道支撑后进行负二层立柱、侧墙施工,待侧墙钢筋及支架施工过程中搭设中间碗扣支架,然后等侧墙浇注完成具备拆模条件后将侧向支架往下一段推移,然后将剩余的碗扣支架接通后搭设剪刀撑、扫地杆等剩余杆件,然后再进行中板施工;

5、待中板混凝土强度达到75%以上时,拆除第二道支撑,之后参考负二层方法施工负一层侧墙、立柱及顶板;

6、侧墙、端墙模板与支架系统

主体及附属结构侧墙模板体系由18mm厚胶合板、H20木工字梁、横向背楞和专用连接件组成;胶合板与竖肋(木工字梁)采用自攻螺丝和地板钉正面连接,竖肋与横肋(双槽钢背楞)采用连接爪连接,在竖肋上两侧对称设置两个吊钩。

两块模板之间采用芯带连接,用芯带销固定,从而保证模板的整体性,使模板受力更加合理、可靠。

单侧支架由埋件系统部分和架体两部分组成,其中:

埋件系统包括:

地脚螺栓、连接螺母、外连杆、外螺母和横梁。

根据本工程地下各层的高度,选择架体高度有以下规格:

H=3800标准节、H=1800加高节、H=500加高节进行组装,单侧支架相互之间的距离为800mm(800mm厚端墙位置间距为700mm)。

而盖板桥底下因为斜撑支架体系无法吊装、运输和安装,所以模板采用P6015、P1015组合钢模板,竖向背楞及横向背楞均采用50×100MM方木。

侧墙竖向背楞间距:

500MM,横向背楞间距:

600MM。

另加设φ48×3.5mm的钢管水平支撑,支撑于横楞上,横向贯通。

模板与支架系统进行受力检算,确保支撑系统强度、刚度、稳定性满足施工要求。

为了保证结构不侵线,我部根据开挖出来钻孔桩的情况,在保证结构厚度的情况下,在侧墙、端墙立模的时候将立模线外放2~4cm。

具体各支架体系及模板计算过程见《站模板、支架专项方案》。

7、钢筋在地面加工,在基坑内绑扎,钢筋安装完之后安装模板。

8、泵送混凝土入模,分层分段对称浇注至设计标高。

采用插入式振捣棒,保证墙体混凝土密实。

六、结构立柱施工方法

1、在结构底板或楼板施工完后进行结构立柱施工。

2、立柱模板与支架系统

立柱模板采用木模板,模板支撑系统采用柱箍及钢管斜支撑。

模板与支架系统进行受力检算,确保支撑系统强度、刚度、稳定性满足施工要求。

3、钢筋在地面加工,在基坑内绑扎,钢筋安装完之后安装模板。

4、泵送混凝土入模,分层分段对称浇注至设计标高。

采用插入式振捣棒,必要时采用附着式振捣器辅助,保证混凝土密实。

七、楼(顶)板、梁施工方法

1、楼(顶)板、梁模板与支架系统

板梁模采用在方木上木模板,利用满堂红钢管支架支撑,模板与支架系统进行受力检算,确保支撑系统强度、刚度、稳定性满足施工要求。

为了保证结构净空高度,在板、梁立模的时候将立模标高提高2cm作为板预留沉降量,并沿纵向和横向设置预留上拱度,规范规定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这里暂定为3cm,具体起拱值根据不同跨度和现场情况可稍做调整。

模型按设计预留上拱度,支架在顶板达到设计和规范强度后拆除,避免板体产生下垂、开裂,施工中,对支撑系统所用的钢管、木材、支架质量经常进行检查,有质量隐患的及时淘汰退场。

2、钢筋在地面加工,在基坑内绑扎,钢筋安装完之后安装模板。

3、采用泵送混凝土,分层分段对称浇注。

顶(中)板混凝土终凝之前做好压实、提浆、抹面工作。

4、对于浇注后的楼板,由于跨度较大,在楼板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支架。

5、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诱导缝,包括钢筋的下料就对诱导缝进行考虑。

八、抗浮压顶梁

1、抗浮压顶梁与主体及附属结构的施工穿插进行,在车站主体及附属结构顶板施工完等强后,施作顶板防水层,然后再分段施工抗浮压顶梁。

2、在施工过程中为提高结构抗浮作用,降低基底地下水对车站结构的不良作用,设计在车站顶板与冠梁之间设置压顶梁。

顶板抗浮压顶梁在车站顶板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开始分段施工。

3、施工过程中要作好顶板防水层的保护工作,避免损坏已完成的防水层。

4、冠梁与压顶梁、桩与压顶梁接触面需进行凿毛和清洗干净后方可施工压顶梁。

九、内部结构施工

内部结构系由站台板、轨顶风道及楼、扶梯等组成。

1、站台板施工

站台板安排在主体及附属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