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夜大学设计任务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365801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7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交通大学夜大学设计任务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北京交通大学夜大学设计任务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北京交通大学夜大学设计任务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北京交通大学夜大学设计任务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北京交通大学夜大学设计任务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交通大学夜大学设计任务书.docx

《北京交通大学夜大学设计任务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交通大学夜大学设计任务书.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交通大学夜大学设计任务书.docx

北京交通大学夜大学设计任务书

北京交通大学夜大学

 

《混凝土房屋结构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盖设计)

 

班级:

土木专升本10-2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一、设计要求:

1、选定合宜的单向板肋形楼盖结构方案(柱网、梁格及构件尺寸)。

2、进行板、次梁和主梁的内力及配筋计算,并写出完整的设计

计算说明书。

3、绘制结构施工图一张。

内容包括:

梁板结构布置,板、次梁和主梁的配筋图及钢筋表等。

4、施工图绘制应符合《建筑结构制图标准》中关于线型、字体、

图例等各项规定。

二、设计资料:

1、某多层工业用仓库,楼盖平面总尺寸(轴线尺寸)如图所示。

楼梯间在此平面之外,不予考虑。

2、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q(数值见表)。

3、建筑作法:

楼面面层为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20KN/M3)。

梁板的天花抹灰为15mm厚混合砂浆(17KN/M3)

4、材料选用:

混凝土:

采用C25级。

钢筋:

梁中受力纵筋采用HRB335级钢筋;

其他钢筋一律采用HPB235级钢筋

5、混凝土板伸入砖墙内120mm,次梁伸入砖墙内240mm,主梁伸入砖墙内370mm。

 

每位同学课选取下表中的一组楼面活荷载数据作为设计参数:

数据组别

活荷载q(kN/M2)

总长度L(M)

总宽度B(M)

1

7

28.5

16.2

2

7

28.5

18

3

7

28.5

21.6

4

7

28.5

18.9

5

7

27

16.2

6

7

27

18

7

7

27

21.9

8

7

27

18.9

9

7

30

18

10

7

30

18.9

11

6

28.5

16.2

12

6

28.5

18

13

6

28.5

21.9

14

6

28.5

18.9

15

6

27

16.2

16

6

27

18

17

6

27

21.9

18

6

27

18.9

19

6

30

16.2

20

6

30

18

21

8

28.5

16.2

22

8

28.5

18

23

8

28.5

21.9

24

8

28.5

18.9

25

8

27

16.2

26

8

27

18

27

8

27

18.9

28

8

27

21.9

29

8

30

16.2

30

8

30

18

31

7

30

16.2

32

7

30

21.9

33

8

30

18.9

34

8

30

21.9

35

6

30

18.9

36

6

30

21.9

 

三、楼盖结构布置

1、柱截面选用:

400X400mm,柱网:

5700X5400mm。

2、主梁:

由柱网可知主梁跨度为L=5400mm,梁高一般为跨度的1/15~1/10。

故主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15~L/10=5400/15~5400/10=(360~540)mm,取h=600mm,截面宽度一般梁高的取h/3~h/2=(200~300)mm,取b=300mm。

3、次梁:

由主梁间距可知次梁跨度为L=5700mm,梁高为跨度的1/18~1/12,梁宽为梁高的1/3~1/2。

故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18~L/12=5400/18~5400/12=(300~450)mm,取h=450mm,截面宽度b=(1/3~1/2)h=(150~225)mm,取b=250mm。

4、板:

按高跨比条件要求:

连续单向板厚h≥L/40=1800/40=45mm,按工业建筑楼板要求最小板厚≥70mm。

故取板厚h=70mm。

如图1:

 

四、楼板设计

1、荷载:

板的恒荷载标准值:

20mm水泥砂浆面层0.02×20=0.4KN/㎡

70mm钢筋砼现浇板0.07×25=1.75KN/㎡

15mm板底混合砂浆0.015×17=0.255KN/㎡

小计:

2.41KN/㎡

板的活荷载标准值:

8KN/㎡(>4KN/㎡)

恒荷载分项系数取1.2,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3。

(工业建筑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4.0KN/㎡时,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3)

板上的恒荷载设计值:

g=2.41×1.2=2.89KN/㎡

活荷载设计值:

q=8.0×1.3=10.4KN/㎡

荷载总设计值:

g+q=2.89+10.4=13.29KN/㎡

取1m宽的板带,则板上的线荷载设计值为g+q=2.89+10.4=13.29KN/m

2、计算简图:

次梁截面250mm×450mm,板在墙上支承宽度120mm。

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跨度:

边跨:

l01=ln+h/2=(1800-250/2-120)+70/2=1590mm﹤1.025ln=1.025×1555=1594mm,取l01=1590mm

中间跨:

l02=ln=1800-250=1550mm

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

取1m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计算简图如图2:

 

3、弯矩设计值见表1所示:

截面位置

1

2

弯距系数am

1/11

-1/11

1/16

-1/14

计算跨度l0/m

1.59

1.55

1.55

1.59

M=am(g+q)l20/(KN•m)

3.06

-3.06

2.00

-2.40

4、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截面

1

2

弯距设计值M/(KN•m)

3.06

-3.06

2.00

-2.40

αs=M/α1fcbh20

3060000/(1×11.9×1000×50²)=0.103

0.103

2000000/(1×11.9×1000×50²)=0.067

2400000/(1×11.9×1000×50²)=0.081

ξ

0.109

0.109

0.069

0.085

轴线

A~B

C~D

计算配筋(mm²)

292

292

196

241

AS=ξbh0α1fc/fy

实际配筋(mm²)

Ф8@200

Ф8@200

Ф6@150

Ф8@200

As=302

As=302

As=198

As=302

轴线

B~C

计算配筋(mm²)

292

 292

0.8×196=157

0.8×241=193

实际配筋(mm²)

Ф8@200

Ф8@200

Ф6@150

Ф6@150

As=302

As=302

As=198

As=198

板厚70mm,h0=70-20=50mm。

板宽b=1000mm,C25混凝土,α1=1,fc=11.9N/mm2;

235钢筋,fy=210N/mm2ft=1.27N/mm2。

板配筋的计算过程见表2所示。

对轴线

板带中间的板块跨中和支座弯矩设计值折减20%时,近似对钢筋面积乘以0.8。

验算设计条件是否满足要求:

1)所计算的ξ均小于0.35,符合塑性设计原则;

2)最小配筋率:

As/bh=198/1000×70×100%=0.28%>ρmin=0.45ft/fy=0.27%,同时也大2%,满足要求。

5、楼板配筋详附图1“楼板平面配筋图”

 

五、次梁设计

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根据本楼盖的实际情况,楼盖的次梁和主梁的活荷载不考虑梁从属面积的荷载折减。

1、荷载设计值:

恒荷载设计值:

板传来恒荷载2.89×1.8=5.20KN/m

次梁自重0.25×(0.45-0.07)×25×1.2=2.85KN/m

次梁粉刷0.015×(0.45-0.07)×2×17×1.2=0.23KN/m

小计:

g=8.28KN/m

活荷载设计值:

q=10.40×1.8=18.72KN/m

荷载总设计值:

g+q=8.28+18.72=27.00KN/m

2、计算简图:

次梁在砖墙上的支承长度为240mm,主梁截面为300×600mm。

计算跨度:

边跨:

l01=ln+a/2=(5700-120-300/2)+240/2=5550mm

﹤1.025Ln=1.025×(5700-120-300/2)=1.025×5430=5568mm取L01=5550mm

中间跨:

l02=ln=5700-300=5400mm

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次梁计算简图如图3:

3、次梁弯矩及剪力设计值计算:

次梁弯矩设计值的计算见表3所示:

 

截面位置

1

(边跨跨中)

(离端第二支座)

2

(中间跨跨中)

中间支座

弯距系数am

1/11

-1/11

1/16

-1/14

计算跨度l0/m

5.55

5.55

5.40

5.40

M=am(g+q)l20/(KN•m)

75.61

75.61

49.21

56.24

次梁剪力设计值的计算见表4所示:

截面位置

A

(边跨跨中)

B(左)

(离端第二支座)

B(右)

(离端第二支座)

中间支座

弯距系数av

0.45

0.6

0.55

0.55

计算跨度ln/m

5.43

5.43

5.40

5.40

V=av(g+q)ln/KN•m

66.00

88.00

80.20

80.20

4、次梁承载力计算:

(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跨内按T形截面计算,翼缘宽度按跨度:

bf’=L0/3=5550/3=1850mm;

按梁净距:

bf’=b+sn=250+1550=1800<1850mm,故翼缘宽度取bf’=1800mm,所有截面配筋均布置一排,h0=h-35=450-35=415mm。

C25砼,α1=1,fc=11.9N/mm2;ft=1.27N/mm2,纵向钢筋采用HRB335钢筋,fy=300N/mm²,箍筋采用HPB235钢筋,fyv=210N/mm²。

经判断,跨内截面均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次梁正截面配筋计算见表5所示:

 

截面

1

2

C

M/(KN•m)

75.61

75.61

49.21

56.24

支座αs=M/α1fcbh20

跨中αs=M/α1fcbfh20

75610000/(1×11.9×1800×415²)=0.021

75610000/(1×11.9×250×

415²)=0.148

49210000/(1×11.9×1800×415²)=0.013

56240000/(1×11.9×250×415²)=0.110

ξ

0.021

0.161

0.013

0.117

计算配筋(mm²):

支座AS=ξbh0α1fc/fy

跨中AS=ξbfh0α1fc/fy

0.021×1800×415×1×11.9/300

=623

0.161×250×415×1×11.9/300

=663

0.013×1800×415×1×11.9/300

=386

0.110×250×415×1×11.9/300

=453

实际配筋(mm²)

2ф14+2ф16

2ф14+2ф16

3ф14

3ф14

As=709

As=709

As=461

As=461

验算设计条件是否满足要求:

1)所计算的ξ均小于0.35,符合塑性设计原则;

2)最小配筋率:

As/bh=461/250×450×100%=0.41%>ρmin=0.45ft/fy=0.19%,同时也大2%,满足要求。

(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包括:

截面尺寸的复核、腹筋计算、最小配箍率验算。

1)验算截面尺寸:

hW=h0-hf’=415-70=345mm,因hW/b=345/250=1.38﹤4,为厚腹梁,故截面尺寸按下式验算:

0.25βcfcbh0=0.25×1×11.9×250×415=308KN﹥Vmax=88KN

故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2)计算所需腹筋:

0.7ftbh0=0.7×1.27×250×415=92KN﹥Vmax=88KN,故次梁只需构造配箍。

采用Ф8双肢箍筋,取箍筋间距S=200mm,为方便施工,箍筋间距沿梁长不变。

3)验算配箍率下限值:

次梁弯矩调幅时其受剪承载力应加强,梁局部范围内计算的箍筋面积增大20%或箍筋间距减小20%。

其要求的配箍率下限为:

0.3ft/fyv=(0.3×1.27/210)%=0.18%,取箍筋间距S=200mm,

则实际配筋率ρSV=ASV/bs=[100.5/(250×200)]%=0.2%﹤0.18%,满族要求。

依据《混凝土结构》上册99页表6-2,取箍筋间距S=200mm。

为方便施工,沿梁长不变。

验算配箍率下限值:

弯矩调幅时要求的配箍率下限为:

0.3ft/fyv=0.3×1.1/210=0.00157,

实际配筋率ρSV=ASV/bs=56.6/(200×200)=0.00142﹤0.00157,不满足要求,将间距调整为150mm,经验算,符合要求。

六、主梁设计

按弹性方法设计

1、荷载设计值:

(为简化计算,将主梁自重等效为集中荷载)

次梁传来恒荷载8.28×5.7=47.20KN

主梁自重(含粉刷)1.2×[(0.6-0.07)×0.3×1.8×25+2×(0.6-0.07)×0.015×1.8×17]

=1.2×[7.16+0.49]=9.18KN

恒荷载G=47.20+9.18=56.38KN取G=60.0KN

活荷载Q=18.72×5.7=106.71KN取Q=110KN

2、计算简图:

主梁端部支承在墙上,支承长度370mm,中间支承在混凝土柱上(400×400mm²),主梁按连续梁计算,其计算跨度:

边跨:

ln1=5400-120-200=5080mm,因0.025ln1=127mm﹤a/2=370/2=185mm

取l01=1.025ln1+b/2=1.025×5080+400/2=5407mm近似取5410mm。

中间跨:

l02=5400mm

主梁的计算简图如图4。

3、内力设计值及包络图:

(1)弯矩设计值:

内力计算采用等跨连续梁的内力系数表进行,跨内和支座截面的最大弯矩按式M=k1Gl0+k2Ql0计算,式中k1、k2由《混凝土房屋结构设计》377页表A-2中查得。

不同荷载组合下各截面的弯矩计算结果见表6所示。

主梁的弯矩计算(KN•m)

项次

荷载简图

k/M1

k/MB

k/M2

k/MC

恒载作用下各跨内支座截面最大弯矩

0.244/

79.2

-0.267/-86.7

0.067/

21.7

-0.267/

-86.7

求1、3跨内活荷载作用下截面最大正弯矩及2跨内截面最小弯矩

0.289/

172

-0.133/-79.2

-0.133/

-79

-0.133/

-79.2

求2跨内活荷载作用下最大截面弯矩及1、3跨内截面最小弯矩

-0.044/-26.2

-0.133/-79.2

0.200/

118.8

-0.133/

-79.2

求B、C支座截面活荷载作用下最大负弯矩

0.229/

136.3

-0.311/-184.8

0.170/

101.0

-0.089/

-53.0

组合项次Min(KN•m)

①+③

①+④

①+②

①+②或③

53.0

-271.5

-57.3

-165.9

组合项次Max(KN•m)

①+②

①+③

251.2

140.5

(2)弯矩包络图:

荷载

+

组合时,1、3跨内将出现最大正弯矩及第2跨内出现最小弯矩(荷载绝对值)。

第1跨:

MA=0,MB=-86.7-79.2=-165.9KN•m,以这两个支座弯矩的连线为基线,叠加边跨在集中荷载G+Q=60KN+110KN=170KN作用下的简支梁弯矩图。

则离端第一个集中荷载下的弯矩值为M11=1/3•(G+Q)l01-1/3•MB=1/3×170×5.41-1/3×165.9=251.3KN•m,第二个集中荷载下的弯矩为M12=1/3•(G+Q)l01-2/3•MB=1/3×170×5.41-2/3×165.9=196KN•m;

则1跨内控制截面计算简图及弯矩如图5:

第2跨:

Mb=-165.9KN•m,Mc=-165.9KN•m,以这两支座弯矩的连线为基线,叠加集中荷载G=60KN,则:

M21=1/3•Gl02-Mc=1/3×60×5.4-165.9=-57.9KN•m,

M22=1/3•Gl02-Mc=1/3×60×5.4-165.9=-57.9KN•m

2跨内控制截面计算简图及弯矩如图6:

第三跨与第1跨对称。

荷载

+

组合得到的弯矩如图7:

荷载组合:

+

时,第1、3跨内将出现最小弯矩(在G作用下)及第2跨内将出现最大弯矩(在G+Q作用下)。

因MA=0.MB=-165.9KN•m,Mc=-165.9KN•m,MD=0,则

M11=1/3•Gl01-1/3•MB=1/3×60×5.41-1/3×165.9=52.9KN•m

M12=1/3•Gl01-2/3•MB=1/3×60×5.41-2/3×165.9=-2.4KN•m

M21=1/3•(G+Q)l02-Mc=1/3×170×5.4-165.9=140.1KN•m,

M22=1/3•(G+Q)l02-Mc=1/3×170×5.4-165.9=140.1KN•m

=140.1KN•m

第三跨与第1跨对称。

荷载

+

组合得到的弯矩图如图8:

+

荷载组合时,B、C支座截面出现最大负弯矩,因

MA=MD=0,MB=-271.5KN•m,Mc=-139.7KN•m,则:

M11=1/3•(G+Q)l01-1/3•MB=1/3×170×5.41-1/3×271.5=216.1KN•m

M12=1/3•(G+Q)l01-2/3=1/3×170×5.41-2/3×271.5=125.6KN•m

M21=1/3•(G+Q)l02-[2/3•(MB-Mc)+Mc]=1/3×170×5.4-227.57=78.4KN•m

M22=1/3•(G+Q)l02-[1/3•(MB-Mc)+Mc]=1/3×170×5.4-183.63=122.4KN•m

M31=1/3•Gl03-2/3•Mc=1/3×60×5.41-2/3×139.7=15.2KN•m

M32=1/3•Gl03-1/3•Mc=1/3×60×5.41-1/3×139.7=61.6KN•m

荷载

+

组合得到的弯矩图如图9:

由图7、图8、图9叠加相加得到主梁的弯矩包络图如图10:

 

3)剪力设计值:

剪力V=k3G+k4Qk3、k4由《混凝土房屋结构设计》377页表A-2中查得。

不同荷载组合下各截面的剪力计算结果见表7所示。

主梁的剪力计算(KN)

项次

荷载简图

k/VA

k/VB左

k/VB右

 ①

求恒荷载作用下各支座剪力

0.733/

44.0

-1.267/

-76.0

1.000/

60.0

 ②

求A、D支座的最大剪力

0.866/

95.3

-1.134/

-124.8

0.000/

0.0

 

求B支座左、右的最大剪力

0.689/

75.8

-1.311/

-144.2

1.222/

134.4

组合项次±Vmax(KN)

①+②

①+

①+

-220.2

194.4

荷载

+

组合时:

VAmax=139.3KN,至第一跨第一集中荷载处剪力突变为V11=139.3-170=-30.7KN,至第二集中荷载处剪力突变为V12=-30.7-170=-200.7KN,

荷载

+

组合时,VB最大,其VB左=-220.2KN,VB右=194.4KN,则第一跨集中荷载处剪力顺次为(从右至左)V12=-220.2+170=-50.2KN,V11=-50.2+170=119.2KN,其它剪力按顺序推算可得。

主梁剪力包络图如图6:

 

4)承载力计算:

(1)主梁跨内按T形截面计算,翼缘宽度取bf’=l/3=5400/3=1800mm;

又bf’=b+sn=5400>1800mm,故取bf’=1800mm;

梁高:

h=600mm,b=300mm,所有截面均布置一排钢筋,h0=600-35=565mm,翼缘厚hf’=70mm,C25混凝土α1=1,fc=11.9N/mm2;ft=1.27N/mm2,箍筋采用

235钢筋,fyv=210N/mm2。

纵向钢筋采用HRB335,fy=300N/mm2。

(2)判断梯形截面:

α1fcbf’hf’(h0-hf’/2)=1×11.9×1800×70×530

=794KN•m>251.3KN•m

故各跨中截面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3)支座截面按矩形计算。

 

(4)正截面受弯配筋计算见表8所示:

截面

1

B

2

弯矩设计值

M(kN·m)

251.3

取252

-271.5

取272

140.1

取141

57.9

取58

V0b/2(kN·m)

170×0.4/2=34

M-V0b/2

-238

αs=M/α1fcbh20

252000000/(1×11.9×1800×5652)=0.037

238000000/(1×11.9×300×5652)

=0.210

141000000/(1×11.9×1800×5652)

=0.021

58000000/(1×11.9×300×5652)

=0.051

ξ

0.038

0.238

0.021

0.052

计算配筋(mm2)

AS=α1fcbξh0/fy

1533.0

1600.0

848.0

350.0

实际配筋(mm2)

5

20

AS=1570

3

22+2

20

AS=1768

3

20

AS=942

3

20

AS=942

主梁纵向钢筋的弯起和切断按弯矩包络图确定。

(5)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验算截面尺寸:

hW=h0-hf’=565-70=495mm,因hW/b=495/300=1.65<4,截面尺寸按下式验算

0.25βcfcbh0=0.25×1×11.9×300×495=442KN>Vmax=221kN,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计算所需腹筋:

采用

10@200双肢箍筋,

由Vcs=0.7ftbh0+1.25fy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