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必背的115个知识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65028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4.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必背的115个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化学必背的115个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化学必背的115个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化学必背的115个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化学必背的115个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必背的115个知识点.docx

《高考化学必背的115个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必背的115个知识点.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必背的115个知识点.docx

高考化学必背的115个知识点

高考化学抢分宝典

1.F-与Fe3+能结合从而使得SCN-不出检验Fe3+;Mg(OH)2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碱,但水溶液中少许Mg(OH)2的溶解能使酚酞变红

2.苯环上的-NO2具有氧化性,能与Fe和盐酸的混合物发生反应;

3.具有相同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错误(同分异构体是反例);纯净物一定是同种分子构成的――错误(NaCl、Si、Na都是一种纯净物,但都不是由分子构成的)

4.Mg与CO2在加热条件下可能发生的反应:

Mg+CO2=MgO+C;2Mg+C=Mg2C

Mg与SO2在加热条件下可能发生的反应:

Mg+SO2=MgO+S;Mg+S=MgS

Mg与SiO2在加热条件下可能发生的反应:

Mg+SiO2=MgO+Si;2Mg+Si=Mg2Si

5.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在烧杯中进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在容量瓶中进行

6.实验题、计算题要注意取样

7.硫酸的消费量常被视为一个国家工业发达水平的一种标志。

乙烯工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国家石油化学工业发达水平的一种标志。

8.世界上主要以硫磺制硫酸,是因为这种方法成本低,对环境的污染小。

我国由于硫磺矿较少,主要用黄铁矿做原料。

9.工业制硫酸亚铁时,先用Na2CO3溶液清洗铁屑表面的油污。

10.Al2O3是较好的耐火材料,可制取耐火坩埚等耐高温的仪器

11.金属冶炼的一般步骤:

①富集、②冶炼、③精炼

12.世界上最常见,用量最大的合金是钢;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合金。

13.红砖的主要成分为Fe2O3、青砖的主要成分为Fe3O4。

14.NaCl与CaCl2混合共热时,只要500多度即可熔化。

原因:

CaCl2作熔剂,使NaCl熔化所需温度降低,从而节约能源。

(类比于电解Al2O3时加入Na3AlF6)

15.H2O作催化剂①2Fe+3Br2=2FeBr3②Mg+I2=MgI2③2H2S+SO2=2H2O+3S

16.空气质量的主要项目:

1、硫氧化物;2、氮氧化物;3、总悬浮粒子

17.工业上电解精炼铜时电解池中每转移1mol的电子时阳极上溶解的铜原子不是0.5NA。

阳极上为粗铜,并非纯铜。

18.食品添加剂

防腐剂:

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钠盐

抗氧化剂:

维C,维E

营养强化剂:

食盐加碘,食品添加维生素或硒、锗等微量元素

19.卤代烃完全水解反应现象:

液体分层消失

20.固体有机物有:

酚、硅酚、高级脂肪酸、苯酚、草酸、苯甲酸

21.少量SO2通入Ca(ClO)2:

Ca2++3ClO—+SO2+H2O=CaSO4↓+Cl—+2HClO

过量SO2通入Ca(ClO)2:

Ca2++2ClO—+2SO2+2H2O=CaSO4↓+SO42—+4H++2Cl—22.S的洗涤:

①CS2②热KOHP的洗涤:

①CS2②CuSO4

23.SO2(SO3)除杂:

饱和NaHSO3、浓H2SO4、冷却。

24.“根据反应Cl2+H2O2=2HCl+O2可知氯元素的氧化性强于氧元素”,可能有很多人认为这个命题是正确的,但实际上该命题是错误的!

因为单质的氧化性不能划上等号,实际氧化性是强于氯元素的氧化性。

25.不是所有的有机物熔沸点都较低。

不是所有的有机物都可以燃烧。

26.判断平衡图象的平衡点:

①速率图象的交点②百分含量的不变点(拐点)③浓度(或量)的极值点

27.除杂:

①气体中含有气体杂质,不能再加气体②有机物中含有机物,不能再加有机物。

28.强碱弱酸盐中,酸性越强,离子总数越多。

强酸弱碱盐中,碱性越强,离子总数越多。

等物质的量的NaCl、NaAc溶液中,离子总数前者大。

29.Na2O2加入指示剂中有漂白作用。

30.在某有机物中加入盐,一般是为了降低有机物的溶解度。

30.KAl(SO4)2中加入Ba(OH)2至

沉淀质量最大:

Al3++2SO42—+2Ba2++4OH—=2BaSO4↓+2AlO—+2H2O

沉淀物质的量最大:

2Al3++3SO42—+3Ba2++6OH—=3BaSO4↓+2Al(OH)3↓

31.证明金刚石和石墨为同素异形体:

①燃烧都能生成CO2;②两者能相互转化

32.2mol浓硫酸和足量锌反应转移电子数为4NA是错误的。

33.NH4Cl的电解:

2NH4Cl(电解)=2NH3↑+H2↑+Cl2↑

34.1mol/L的NaCl溶液中Na+的量为1mol是错误的

35.纯固体和纯液体无浓度可言

2A+H2O=3B+2C(加水正向移动)

4A+H2O=B+2C(加水正向移动)都不是因为浓度,而是水的稀释作用

36.图象中要注意原点:

体积分数刚开始是否为0,pH是否为0,转化率是否为0

37.用冰水(或酒精)洗涤晶体的目的有两个:

除杂和减少晶体的溶解

38.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39.电解FeCl2得Fe(OH)3,电路中转移电子数为2e,而非3e

40.Cl2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不能说明Cl2有漂白作用,真正起作用的是HClO

41.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CO2会产生浑浊(NaHCO3溶解度比Na2CO3小)

42.未进行气密性检查的结果:

①收集不到气体、②造成环境污染、③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误、④引起爆炸事故

43.烃的衍生物标准状况下为气态的是:

CH3Cl、HCHO

常温下为气态的是:

CH3Cl、HCHO、CH3CH2Cl(18℃)

44.溶解度:

AgF>AgCl>AgBr>AgI>Ag2S

45.电路中是电子移动,溶液中没有电子移动,只是离子移动

46.MnO4—和Cl—、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而酸性条件下不共存

47.SiO32—的水解只有一步:

48.等物质的量NaCl、NaClO溶液中,离子总数NaCl>NaClO

49.NOX对酸雨、臭氧空洞、光化学烟雾有影响

50.除杂:

除去气体杂质,不能再加气体

51.不是所有的有机物都是共价化合物,不是所有的有机物熔沸点都低,不是所有的有机物都可以燃烧

52.判断平衡图象的平衡点:

①速率图象的交点、②百分含量的不变点、③浓度的极值点

53.加热灼烧后质量不变的黑色物质是Cu2S

54.氨水对许多金属有腐蚀作用,氨水一般用玻璃容器、橡皮袋、陶瓷坛或内涂沥青的铁桶盛放。

55.通常情况下,干燥的氯气不能与铁反应,可用钢瓶储存液氯。

56.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两份溶液(氨水、氨水+少量NH4Cl,其中NH3的物质的量相同),两者所消耗的盐酸的量相等。

57.CO2(CO)。

方法:

不可点燃,可将气体通过灼热的CuO。

思考:

CO(CO2);CO2(O2);CO2(SO2);

59.用100mL量筒量10mL液体误差大的两个原因:

⑴读数误差大;⑵液体倒出后,量筒内壁残留液体多。

60.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

水封、水浴、排水集气、水洗、鉴别、查漏、洗涤

61.容易忘掉“重复操作”。

如:

滴定实验中需要一定浓度的盐酸25mL,实验时配制该浓度盐酸的容量瓶应选用A50mLB100mL,考虑实验至少要重复2次。

62.措辞不当。

某物质的化学性质常表达为:

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

某元素的化学性质常表达为:

金属性、非金属性;

63.题目中的关键字容易忽略。

如化学平衡中物质的状态:

A(g)+B(g)

C(g)+D(s),D的状态是固体。

64.对物质的检验要关注其结构,谨防顾此失彼。

如检验CH2=CH-CHO中的碳碳双键,要先将醛基氧化,再用Br2水

65.只看到一方面符合题意而忽略另一面。

如:

由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可以用酒精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

其实萃取的条件:

(如酒精、裂化汽油不可以做溴水萃取剂的解释)

1溶质在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相差大②两种溶剂互不相溶

③萃取剂与原溶剂、原溶质均互不反应

66.官能团的相互影响导致某种官能团性质发生变化如:

苯酚、

67.电解池和原电池的电极反应,注意电解质的一些特殊离子。

如:

电解MgCl2溶液,阴极应为:

2H2O+2e-+Mg2+=Mg(OH)2↓+H2↑电解方程式的三注意:

①电解液环境②总反应方程式的暗示作用③有熟悉的电极式的到不熟悉的电极式。

68.写热化学方程式注意物质的状态,△H的“+”、“-”

69.电子式书写时不要忘了孤对电子:

如N┇┇N,

即为错误的。

70.注意“晶胞”与“分子”、“团簇分子”、“纳米颗粒”等的区别,前者要分摊计算,后者直接数就可以。

71.离子共存中,注意题示的隐含信息,注意氧化还原反应和络合反应;注意澄清透明和无色的区别

72.稀硝酸不能使紫色石蕊褪色

73.溶液中所有的分子总数应考虑水分子,所有的离子总数应考虑H+和OH-

74.工业制备集锦:

高温反应:

制玻璃、铝热反应、煅烧石灰石、合成氨、制硫酸、制水煤气、氨的催化氧化

其余:

氯碱工业、制漂白粉、侯氏制碱法

75.分液漏斗、容量瓶、滴定管使用之前要检查是否漏水

76.在Cu与浓HNO3的反应中,有时可巧妙设计使用倒吸NaOH的方法来来消除污染,应学会分析

77.中和滴定、中和热的测定,为求精确应作平行实验;

性质的验证实验中,为排除环境或其余因素干扰,作空白实验

78.晶体中有阳离子存在,不一定有阴离子;有阴离子存在,则一定有阳离子。

79.

80.泡沫灭火器不用Na2CO3的原因(与NaHCO3对比):

①生成CO2少②反应速率慢③不利于灭火。

81.有关使用氯水的反应,一般均是以Cl2作为反应物,当表现漂白、消毒等所用或题目中特别提示时是HClO。

82.氢氟酸的沸点19℃,保存在塑料瓶中。

83.只有存在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才能设计成原电池。

84.对电解CuCl2溶液后溶液pH变化的讨论:

①pH可能升高,因为溶质CuCl2浓度小了,水解造成的溶液酸性减弱

②pH可能降低,因为有部分氯气溶解,溶液酸性增强。

85.多元弱酸的酸根分步水解,如CO32-、S2-、SO32-。

特例:

SiO32-+2H2O

H2SiO3↓+2OH-

86.

的一氯取代产物有4种,

的一氯取代产物有5种。

87.△pH≥2的强酸等体积混合,相当于强酸的稀释,pH=pH(小)+0.3;

△pH≥2的强碱等体积混合,相当于强碱的稀释,pH=pH(大)-0.3

88.Si、Al等是有开发潜力的新型燃料

89.聚合物n不定,是混合物

90.NH4F、NH4Cl、NH4Br、NH4I中NH4F最易分解,因为F-结合质子能力最强

91.有气体参与的实验开始之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定性、定量等实验中若空气中的成分有干扰要排除装置中的干扰成分;定量实验中气体要(缓慢)通过(过量)物质,(另有非干扰性气体赶气)以确保实验气体能被完全吸收。

91.试纸使用前是否要润湿,润湿的pH试纸使用是否会产生误差一定要视具体试纸、具体实验而定。

92.无机含氧酸:

、HO-NO2、

均能形成无机酸酯。

93.制CuO,应对C(OH)2悬浊液直接加热、过滤。

94.用氨水或醋酸做中和热实验,结果小于理论值,因为NH3·H2O电离吸热,用NH3·H2O做滴定实验时浓度要小,以防挥发。

95.仅能在水溶液中导电的电解质是(BE)

A.SO3B.NH4ClC.NaClD.Na2CO3E.SO3

96.“假”平衡题三例

①3KSCN+FeCl3

Fe(SCN)3+3KCl中加入KCl,平衡无变化。

反应为“3SCN-+Fe3+

Fe(SCN)3”,KCl与平衡无关。

②Fe(NO3)2中存在平衡:

Fe2+(绿色)+2H2O

Fe(OH)2(白色)+2H+,加入H+后,溶液变为黄色。

原因:

NO3-和H+构成强氧化性环境,使Fe2+→Fe3+。

③HIn(红色)

H++In-(黄色),其中HIn为有机物,加入Na2O2时,虽消耗H+,但由于强氧化性,红色会褪去。

97.平衡题中,如“2A+3B

4C”,当投料比A∶B≠2∶3时,想在恒T、恒P条件下下述等效平衡,C的物质的量不为任意值。

98.制饱和的浓I2水:

法一:

将I2溶于KI溶液中(I2+I-=I3-)法二:

将I2溶于酒精,后溶于水。

99.1mol油酸中的双键数为2mol[1molC=C,1molC=O]

100.―OH、―CHO、―COOH、―CH3、两两组合,与NaOH能够反应的有机物中,不可含HO―COOH(碳酸,它属于无机物)。

100.题干信息与传统知识发生矛盾,如铊(Tl)可发生如下反应:

Tl3++Ag→Tl++Ag+,则氧化性:

Tl3+>Ag+,不可以元素周期律来判断,此时应以题干信息为准。

101.同素异形体(如红磷和白磷,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102.苯酚在室温时仅微溶于水,当温度大于65℃时,却能与水以任意地互溶。

103.漂白原理:

①氧化漂白:

Cl2、Ca(ClO)2、H2O2、O3永久性漂白。

②化合漂白:

SO2溶于品红溶液与有色物质结合,形成无色物质,是暂时性。

③吸附漂白:

活性炭、硅藻土,利用其吸附性。

104.HCO3-+AlO2-+H2O=Al(OH)3↓+CO32-是强酸制弱酸,而不是双水解反应。

105.由溶液到晶体如(FeCl3溶液)→FeCl3·6H2O晶体),常用程序:

HCl氛围中蒸发、浓缩、结晶。

106.阿氏常数

①0.5mol羟基“―OH”含有4.5NA个电子,而不是3.5NA个电子。

②常温时,1L1mol·L-1HAc溶液中,含分子数大于NA,而不是NA,因为分子也含H2O分子。

107.电解质溶液、熔融盐的导电属于化学变化,金属导电是物理变化。

108.不能用CaCl2干燥NH3和乙醇。

109.NH3·H2O可以洗Ag的化合物,不可洗Ag,洗Ag、Cu一般用稀HNO3。

110.不可以用PH试纸测氯水、浓H2SO4、Na2O2水溶液、漂白粉溶液的PH值。

111.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

112.C2H4O不表示纯净物(CH3CHO或

)。

113.Hg有时形成一价化合物,如:

Hg2Cl2为沉淀,Hg2(NO3)2为溶液。

114.只有分子晶体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分子式。

115.Mg3N2为黄色晶体,能水解成两种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