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AutoCAD二维绘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64943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6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章 AutoCAD二维绘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3章 AutoCAD二维绘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3章 AutoCAD二维绘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3章 AutoCAD二维绘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3章 AutoCAD二维绘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3章 AutoCAD二维绘图.docx

《第3章 AutoCAD二维绘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 AutoCAD二维绘图.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3章 AutoCAD二维绘图.docx

第3章AutoCAD二维绘图

第3章AutoCAD二维绘图

——机件轮廓图

主要内容

几何作图

机件轮廓图绘制实例及尺寸标注

机械图中的机件轮廓图包含有各种几何结构,如多边形、圆、圆弧连接以及圆的切线等。

在手工绘图中时,我们是运用尺规绘图工具按照一定的作图步骤来绘制平面图形,即首先对机件轮廓图进行尺寸分析,然后依次绘制已知线段、中间线段和连接线段。

在用AutoCAD绘图时,我们也按照同样的顺序绘制平面图形。

利用AutoCAD提供的绘图命令和编辑命令、目标捕捉功能来绘制机件轮廓图中的各种几何结构,将比手工绘图更精确、更快捷、更容易。

3.1几何作图

下面简要介绍在AutoCAD中,绘制基本几何结构常用的绘图命令和编辑命令。

1.平行线与垂直线

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可用Offset(

)命令或Copy(

)命令绘制;过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可用Line(

)命令结合Perpendicular(

)捕捉方式绘制,如图3-1所示。

平行线:

Offset垂直线:

Line、PER

图3-1平行线与垂直线

2.圆、正多边形与椭圆

用Circle(

)命令绘制圆,Polygon(

)命令绘制正多边形,Ellipse(

)命令绘制椭圆。

3.圆弧连接

用Fillet(

)命令可绘制已知线段的连接圆弧,如被连接线段为圆弧,则生成的连接圆弧与已知圆弧外切,如图3-2(a)所示。

用Circle命令的TTR方式可绘制与已知圆弧内切的连接圆弧,如图3-2(b)所示。

另外,在用这两个命令绘制连接圆弧时,实体的选取点应靠近所希望的切点处。

Fillet

Fillet

(a)外切

Trim

Circle

TTR

(b)内切

图3-2圆弧连接

4.圆的切线及公切线

用Line命令结合Tangent(

)捕捉方式可绘制圆的切线及公切线。

图3-3所示为圆的公切线,从图中可看出,实体的选取点同样应靠近所希望的切点处。

LineTan

LineTan

图3-3圆的公切线

3.2机件轮廓图绘制实例及尺寸标注

通过以下两个实例的绘制,使同学们能够掌握AutoCAD常用的绘图和编辑命令,以及尺寸注法,了解使用AutoCAD绘制机件轮廓和尺寸标注的一般过程和技巧,。

例3-1绘制如图3-4所示的机件轮廓图并标注尺寸。

图3-4例6-1题图

分析:

首先根据尺寸确定已知线段、中间线段和连接线段。

从图中可知,左上方的两个圆和下方的矩形为已知线段,应首先绘制;60°切线、R30圆弧和R35圆弧为中间线段,可接着绘制;R20圆弧和R85圆弧为连接线段,将最后绘制。

在绘制过程中,使用的绘图和编辑命令主要有Line、Circle、Offset、Fillet和Trim等。

绘图步骤如下:

(1)创建新图。

在【AutoCAD2002今日】对话框中以“A4-H.dwt”为模板建立一张新图。

(2)绘制基准线。

以“0”层为当前层,在绘图窗口中选择适当位置,用Line(

)命令以正交方式绘制1条水平线和1条铅垂线(长度自定)作为基准线,如图3-5(a)所示。

(3)绘制已知线段。

用Circle(

)命令绘制50和25圆:

命令:

_circle

指定圆的圆心或[三点(3P)/两点(2P)/相切、相切、半径(T)]:

(捕捉两条基准线的交点)

指定圆的半径或[直径(D)]:

25↙(绘制50圆)

命令:

↙(重复Circle命令)

CIRCLE

指定圆的圆心或[三点(3P)/两点(2P)/相切、相切、半径(T)]:

@↙(与50圆同心)

指定圆的半径或[直径(D)]<25.0000>:

12.5↙(绘制25圆)

绘制的两个同心圆如图3-5(b)所示。

根据定位尺寸108、42,用Offset(

)命令,偏移复制出矩形的两条边:

命令:

_offset

指定偏移距离或[通过(T)]<通过>:

108↙

选择要偏移的对象或<退出>:

(选取水平基准线)

指定点以确定偏移所在一侧:

(在水平基准线下方任取一点)

选择要偏移的对象或<退出>:

命令:

offset

指定偏移距离或[通过(T)]<108.0000>:

42↙

选择要偏移的对象或<退出>:

(选取铅垂基准线)

指定点以确定偏移所在一侧:

(在铅垂基准线右方任取一点)

选择要偏移的对象或<退出>:

同样,根据尺寸40、14,用Offset命令,偏移复制出矩形的另外两条边。

由偏移生成的4条边如图3-5(c)所示。

用Trim(

)命令裁剪多余的边。

命令:

_trim

当前设置:

投影=UCS,边=无

选择剪切边...

选择对象:

找到1个(选取除基准线外的另外4条线段)

选择对象:

选择要修剪的对象,按住Shift键选择要延伸的对象,或[投影(P)/边(E)/放弃(U)]:

(分别选取4条矩形边的多余部分)

用Lengthen(

)命令将基准线和矩形的1条铅垂边缩短或拉长一些:

命令:

_lengthen

选择对象或[增量(DE)/百分数(P)/全部(T)/动态(DY)]:

dy↙

选择要修改的对象或[放弃(U)]:

(单击线段接近端点的位置)

指定新端点:

(用鼠标拖动线段,当端点到所需位置时按下左键)

选择要修改的对象或[放弃(U)]:

(单击线段接近另一端点的位置)

指定新端点:

(用鼠标拖动线段,当端点到所需位置时按下左键)

选择要修改的对象或[放弃(U)]:

(用同样的方式缩短(或拉长)其它线段)

经编辑整理后的图形如图3-5(d)所示。

(a)(b)(c)(d)

图3-5绘制已知线段

(4)绘制中间线段。

用Line(

)命令绘制60°切线:

命令:

_line

指定第一点:

(捕捉50圆的圆心)

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

@25<240↙

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

@60<-30↙(长度自定)

指定下一点或[闭合(C)/放弃(U)]:

绘制的切线如图3-5(a)所示。

根据尺寸R30、18,用Offset命令偏移矩形的两条边以确定R30圆的圆心。

如果两条边未相交,可用Extend(

)命令或Fillet(

)命令(R=0)使其相交。

用Circle(

)命令绘制R30圆:

命令:

_circle

指定圆的圆心或[三点(3P)/两点(2P)/相切、相切、半径(T)]:

(捕捉两条偏移边

的交点)

指定圆的半径或[直径(D)]:

30↙

绘制的R30圆如图3-6(b)所示。

用Erase(

)命令删除一些辅助线。

根据尺寸24,用Offset命令偏移矩形的1条边,再以R30圆的圆心为圆心、65为半径绘制1个辅助圆,以确定R35圆的圆心。

用Circle(

)命令绘制R35圆:

命令:

_circle

指定圆的圆心或[三点(3P)/两点(2P)/相切、相切、半径(T)]:

(捕捉偏移边和

R65圆的交点)

指定圆的半径或[直径(D)]:

35↙

绘制的R30圆如图3-6(c)所示。

用Erase命令删除偏移边和R65圆,用Trim命令裁剪R30圆的多余部分。

经编辑整理后的图形如图3-6(d)所示。

(a)(b)(c)(d)

图3-6绘制中间线段

(5)绘制连接线段R。

用Fillet(

)命令绘制R20圆弧:

命令:

_fillet

当前模式:

模式=修剪,半径=10.0000

选择第一个对象或[多段线(P)/半径(R)/修剪(T)]:

R↙

指定圆角半径<10.0000>:

20↙

选择第一个对象或[多段线(P)/半径(R)/修剪(T)]:

(选取60°切线)

选择第二个对象:

(选取矩形左边的铅垂边)

所倒圆角如图3-7(a)所示。

用Circle(

)命令绘制R85圆:

命令:

_circle

指定圆的圆心或[三点(3P)/两点(2P)/相切、相切、半径(T)]:

T↙

指定对象与圆的第一个切点:

(选取50圆,选取点应靠近切点)

指定对象与圆的第二个切点:

(选取R35圆,选取点应靠近切点)

指定圆的半径<35.0000>:

85↙

绘制的R85圆如图3-7(b)所示。

用Trim命令裁剪R85圆和R35圆的多余部分,裁剪后的图形如图3-7(c)所示。

(a)(b)(c)

图3-7绘制连接线段

(6)整理图形、加深可见轮廓线。

将两条基准线所在图层由“0”层改为“点划线”层。

将“0”层的线宽设置为0.7左右,打开状态栏上的“线宽”开关,此时图形如图3-8所示。

图3-8完成的平面图形

(7)标注尺寸。

将当前图层设置为“尺寸”层,当前尺寸样式设置为“JX-2002”,打开“标注”工具条,如图3-9所示。

图3-9“标注”工具条

a)标注线性尺寸。

单击“标注”工具条上的“线性标注”

按钮,标注尺寸14:

方法一:

命令:

_dimlinear

指定第一条尺寸界线原点或<选择对象>:

选择标注对象:

(选取矩形的底边)

指定尺寸线位置或

[多行文字(M)/文字(T)/角度(A)/水平(H)/垂直(V)/旋转(R)]:

(用鼠标拖动尺寸到适当位置)

标注文字=14

标注的尺寸如图3-10(a)所示。

方法二:

命令:

_dimlinear

指定第一条尺寸界线原点或<选择对象>:

(捕捉矩形底边的左端点)

指定第二条尺寸界线原点:

(捕捉矩形底边的右端点)

指定尺寸线位置或

[多行文字(M)/文字(T)/角度(A)/水平(H)/垂直(V)/旋转(R)]:

(用鼠标拖动尺寸到适当位置)

标注文字=14

标注的尺寸如图3-10(b)所示。

单击“标注”工具栏上的

按钮,可以编辑标注文字,如移动尺寸的位置、改变文字的位置、角度等。

现将尺寸文字14移到尺寸界线外侧:

命令:

_dimtedit

选择标注:

(选取尺寸14)

指定标注文字的新位置或[左(L)/右(R)/中心(C)/默认(H)/角度(A)]:

(用鼠标拖动尺寸,使14移到尺寸界线外侧)

移动后的尺寸如图3-10(c)所示。

用同样的方式标注其它线性尺寸,标注结果如图3-11所示。

(a)(b)(c)

图3-10线性尺寸的标注方法图3-11标注线性尺寸

b)标注角度尺寸。

单击“标注”工具栏上的

按钮,标注角度尺寸:

命令:

_dimangular

选择圆弧、圆、直线或<指定顶点>:

(选取60°切线)

选择第二条直线:

(选取矩形的左侧边)

指定标注弧线位置或[多行文字(M)/文字(T)/角度(A)]:

(用鼠标拖动尺寸到适当位置)

标注文字=60

标注的角度尺寸如图3-12(a)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角度尺寸的书写方向是倾斜的,不符合国家标准。

要将书写方向改为水平书写,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单击“标注”工具栏上的

按钮,打开【标注样式管理器】对话框,单击框中的“替代”按钮,在“文字”选项卡中,将“文字对齐”的方式由原来的“与尺寸线对齐”重新设置为“水平”方式。

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

接着单击“标注”工具栏上的

按钮,用新设置的临时样式替代60°的标注样式:

命令:

_-dimstyle

当前标注样式:

JX-2002

当前标注替代:

DIMTIH开

DIMTOH开

DIMTXT3.5000

输入标注样式选项

[保存(S)/恢复(R)/状态(ST)/变量(V)/应用(A)/?

]<恢复>:

_apply

选择对象:

找到1个(选取角度尺寸)

选择对象:

用临时样式替代后的角度尺寸如图3-12所示,角度尺寸的书写方向已变成水平方向。

(a)(b)

图3-12标注角度尺寸

c)标注直径尺寸和半径尺寸。

将“JX-2002”重新置为当前样式,单击“标注”工具栏上的

按钮,标注圆的直径尺寸:

命令:

_dimdiameter

选择圆弧或圆:

(选取50圆)

标注文字=50

指定尺寸线位置或[多行文字(M)/文字(T)/角度(A)]:

(用鼠标拖动直径尺寸到适当位置)

单击“标注”工具栏上的

按钮,标注圆弧的半径尺寸:

命令:

_dimradius

选择圆弧或圆:

(选取R30圆弧)

标注文字=30

指定尺寸线位置或[多行文字(M)/文字(T)/角度(A)]:

(用鼠标拖动直径尺寸到适当位置)

所标注的直径尺寸和半径尺寸如图6-13(a)所示。

图3-13所示为几种常见的直径(半径)标注方式。

其中(a):

“JX-2002”的缺省方式;(b):

“文字”选项卡中的“文字对齐”为“水平”方式;(c):

“调整”选项卡中的“调整选项”为“文字和箭头”方式。

同学们可以试着改变“文字”和“调整”选项卡中的各种设置,看看标注效果如何。

用上述方法标注其它直径和半径尺寸。

在R30和R35圆弧的圆心处分别绘制点划线,以标识圆心位置。

最后结果如图3-14所示。

(a)(b)(c)

图3-13直径和半径尺寸的不同标注方法图3-14最后完成的机件轮廓图

(8)删除未用的图层、图块等,以缩减文件大小。

通过主菜单“文件”→“图形实用程序”→“清理”选项,或在命令提示区中输入Purge命令,打开【清理】对话框,如图3-15(a)所示。

展开图层,图3-15(b)中所示图层在该图形文件中并未使用,可以将其清理。

同样,打开有嵌套内容的其它项目,如有必要,也可将其清理。

以“例3-1.dwg”为图名存盘。

(a)(b)

图3-15【清理】对话框

例3-2绘制如图3-16所示的吊钩轮廓图,并标注尺寸。

分析:

该图中圆弧连接较多,首先应仔细分析尺寸以确定已知线段、中间线段和连接线段。

从图中可知,图形上方的直线部分和下方的40圆、R48圆弧为已知线段;吊钩尾端的R40圆弧的R23圆弧为中间线段;吊钩尾端的R4圆弧以及中部的R40圆弧、R60圆弧和R3.5圆弧为连接线段。

在绘制过程中,使用的绘图和编辑命令主要有Line、Circle、Rectang、Offset、Fillet、Chamfer和Trim等。

绘图步骤如下:

(1)创建新图。

在【AutoCAD2002今日】对话框中以“A4-V.dwt”为模板建立一张新图。

图3-16例6-2题图

(2)绘制吊钩的上半部分。

以“0”层为当前层。

单击“绘图”工具条上的

按钮,绘制1个矩形:

命令:

_rectang

指定第一个角点或[倒角(C)/标高(E)/圆角(F)/厚度(T)/宽度(W)]:

窗口中任取一点)

指定另一个角点或[尺寸(D)]:

@23,38↙

绘制的矩形如图3-17(a)所示。

单击“修改”工具条上的

按钮,将矩形由多义线分解为单独的线段:

命令:

_explode

选择对象:

找到1个(选取矩形)

选择对象:

用Offset(

)命令将矩形顶边向下偏移,距离为2。

单击“修改”工具条上的

按钮,将两个倒角距离都设置为2,绘制吊钩顶部的45°倒角:

命令:

_chamfer

(“修剪”模式)当前倒角距离1=10.0000,距离2=10.0000

选择第一条直线或[多段线(P)/距离(D)/角度(A)/修剪(T)/方法(M)]:

D↙↙

指定第一个倒角距离<10.0000>:

2↙↙

指定第二个倒角距离<2.0000>:

2↙↙

选择第一条直线或[多段线(P)/距离(D)/角度(A)/修剪(T)/方法(M)]:

(选取图3-17(b)中直线的点1处)

选择第二条直线:

(选取图3-17(b)中直线的点2处)

用同样的方法绘制另一个倒角。

结果如图3-17(c)所示。

用Offset(

)命令分别偏移矩形的两条侧边,距离为3.5;再用Lengthen(

)命令将两条偏移边拉长一些。

结果如图3-17(d)所示。

单击“修改”工具条上的

按钮,将两个倒角距离都设置为0,使两条直线相交:

命令:

_chamfer

(“修剪”模式)当前倒角距离1=2.0000,距离2=2.0000

选择第一条直线或[多段线(P)/距离(D)/角度(A)/修剪(T)/方法(M)]:

D↙↙

指定第一个倒角距离<2.0000>:

0↙↙

指定第二个倒角距离<0.0000>:

0↙↙

选择第一条直线或[多段线(P)/距离(D)/角度(A)/修剪(T)/方法(M)]:

(选取图3-17(d)中直线的的点1处)

选择第二条直线:

(选取图3-17(d)中直线的的点2处)

用同样的方法使另一侧的两条直线相交。

结果如图3-17(e)所示。

单击“修改”工具条上的

按钮,作出R3.5的圆角:

命令:

_fillet

当前模式:

模式=修剪,半径=10.0000

选择第一个对象或[多段线(P)/半径(R)/修剪(T)]:

R↙

指定圆角半径<10.0000>:

3.5↙

选择第一个对象或[多段线(P)/半径(R)/修剪(T)]:

(选取图3-17(e)中直线的

点1处)

选择第二个对象:

(选取图3-17(e)中直线的点2处)

结果如图3-17(f)所示。

用Line命令重新绘制水平边后,再作出右侧的圆角,最后补上水平边,结果如图3-17(g)所示。

(a)(b)(c)

(d)(e)(f)(g)

图3-17绘制吊钩的上半部分

(3)绘制吊钩的中段。

用Line、Offset、Lengthen命令绘制吊钩的两条基准线,结果如图3-18(a)所示。

单击“绘图”工具条上的

按钮,绘制40圆和R48圆:

命令:

_circle

指定圆的圆心或[三点(3P)/两点(2P)/相切、相切、半径(T)]:

(捕捉两条基准线的交点)

指定圆的半径或[直径(D)]:

20↙

命令:

CIRCLE指定圆的圆心或[三点(3P)/两点(2P)/相切、相切、半径(T)]:

@↙

指定圆的半径或[直径(D)]<20.0000>:

48↙

结果如图3-18(b)所示。

单击“修改”工具条上的

按钮,移动R48圆到指定位置:

命令:

_move

选择对象:

找到1个(选取R48圆)

选择对象:

指定基点或位移:

9,0↙

指定位移的第二点或<用第一点作位移>:

结果如图3-18(c)所示。

单击“修改”工具条上的

按钮,绘制R60的圆弧。

命令:

_fillet

当前模式:

模式=修剪,半径=10.0000

选择第一个对象或[多段线(P)/半径(R)/修剪(T)]:

R↙

指定圆角半径<10.0000>:

60↙

选择第一个对象或[多段线(P)/半径(R)/修剪(T)]:

(选取图3-18(c)中直线的

点1处)

选择第二个对象:

(选取图3-18(c)中40圆的点2处)

单击“修改”工具条上的

按钮,绘制R40的圆弧。

命令:

_fillet

当前模式:

模式=修剪,半径=10.0000

选择第一个对象或[多段线(P)/半径(R)/修剪(T)]:

R↙

指定圆角半径<10.0000>:

40↙

选择第一个对象或[多段线(P)/半径(R)/修剪(T)]:

(选取图3-18(c)中直线的

点3处)

选择第二个对象:

(选取图3-18(c)中40圆的点4处)

结果如图3-18(d)所示。

用Trim(

)命令将R48圆裁剪一部分,使图形显示更清晰。

结果如图3-18(e)所示。

(a)(b)(c)(d)(e)

图3-18绘制吊钩的中段

(4)绘制吊钩的尾端。

吊钩尾端由3段圆弧构成,首先绘制中间线段:

R40圆弧和R23圆弧;然后绘制连接线段:

R4圆弧。

a)绘制R40圆弧。

作辅助线确定R40圆弧的圆心:

首先用Offset命令向下偏移水平基准线,距离为15。

根据R40圆弧与40圆外切,单击“绘图”工具条上的

按钮,绘制半径为60(40+20)的圆:

命令:

_circle

指定圆的圆心或[三点(3P)/两点(2P)/相切、相切、半径(T)]:

(捕捉40圆的

圆心)

指定圆的半径或[直径(D)]<48.0000>:

60↙

重复Circle命令绘制R40圆:

命令:

_circle

指定圆的圆心或[三点(3P)/两点(2P)/相切、相切、半径(T)]:

(捕捉偏移边与

60圆的交点)

指定圆的半径或[直径(D)]<60.0000>:

40↙

结果如图3-19(a)所示。

用Erase(

)命令删除辅助线:

偏移边和R60圆;用Trim(

)命令裁剪40圆和R40圆的多余圆弧,使图形显示更清晰。

结果如图3-19(b)所示。

b)绘制R23圆弧。

作辅助线确定R23圆弧的圆心:

根据R23圆弧与R48圆外切,单击“绘图”工具条上的

按钮,绘制半径为71(23+48)的圆:

命令:

_circle

指定圆的圆心或[三点(3P)/两点(2P)/相切、相切、半径(T)]:

(捕捉R48圆的

圆心)

指定圆的半径或[直径(D)]<40.0000>:

71↙

重复Circle命令绘制R23圆:

命令:

_circle

指定圆的圆心或[三点(3P)/两点(2P)/相切、相切、半径(T)]:

(捕捉水平基准线与R71圆的交点)

指定圆的半径或[直径(D)]<71.0000>:

23↙

结果如图3-19(c)所示。

用Erase(

)命令删除辅助线R71圆。

结果如图3-19(d)所示。

(a)(b)(c)(d)

图3-19绘制吊钩的尾端

(一)

c)绘制R4圆弧。

单击“修改”工具条上的

按钮,绘制R4圆弧。

命令:

_fillet

当前模式:

模式=修剪,半径=40.0000

选择第一个对象或[多段线(P)/半径(R)/修剪(T)]:

R↙

指定圆角半径<40.0000>:

4↙

选择第一个对象或[多段线(P)/半径(R)/修剪(T)]:

(选取图3-19(d)中R40

圆弧的点1处)

选择第二个对象:

(选取图3-19(d)中R23圆弧的点2处)

结果如图3-20(a)所示。

用Trim(

)命令裁剪R23圆弧的多余部分,结果如图3-20(b)所示。

(5)整理图形、加深可见轮廓线。

将两条基准线所在图层由“0”层改为“点划线”层,并用lengthen(

)命令改变其长短,使其伸出轮廓线2mm左右。

将“0”层的线宽设置为0.8左右,打开状态栏上的“线宽”开关,此时图形如图3-20(c)所示。

(a)(b)(c)

图3-20绘制吊钩的尾端

(二)

(6)标注尺寸。

将当前图层设置为“尺寸”层,当前尺寸样式设置为“JX-2002”,打开“标注”工具条。

a)标注倒角尺寸2×45°。

首先单击“标注”工具栏上的

按钮,打开【标注样式管理器】对话框,单击框中的“修改”按钮,在“直线与箭头”选项卡中,将“箭头”栏中的“引线”选项由原来的“实心闭合”设置为“无”方式(即引线上无箭头)。

如图3-21所示。

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

图3-21设置“引线”选项

单击“标注”工具条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