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单元说明.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64119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单元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一单元单元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一单元单元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一单元单元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一单元单元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单元说明.docx

《第一单元单元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单元说明.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单元单元说明.docx

第一单元单元说明

第一单元单元说明

教材简析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识字一的编排,内容上以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基点,涉及环境保护、农谚、花卉、生肖知识;呈现形式上,采用三字经、谚语、儿歌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

识字一是集中识字的形式。

为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每一课课后练习都设计了“把你想写的词语写一写”;还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了拓展练习,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语言。

“自主识字园地”仍是本册教科书的一大特点,其字主要来源于课文中没要求认写的字。

教师在教学这一部分时,应充分体现“自主”二字,重在激发学生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教学中不要拔高要求,对“自主识字园地”中的字没有指令性的要求,学生能认多少是多少。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继续学好普通话。

2.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习惯,能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122个字、写好64个字,能通过多种渠道识字,扩大识字量。

3.诵读词串、韵文,初步感知语言的优美、民族文化的优秀,试着积累自己喜欢的美词佳句。

4.学习部首查字法,形成初步的、独立识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认识要求会认的字,会写要求写的字。

教学难点

1.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把识字、学词、学句有机结合起来。

2.学习部首查字法,形成初步的、独立识字的能力。

课时安排

11课时

识字一

三字经

教材简析

本课采用了中国古代蒙学读物的方式,提供了琅琅上口的三字文,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诵读中识字学词语。

课文内容左边部分是以华夏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为题材,右边部分则是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编写的。

使学生在诵读中体会祖国历史的悠久、山河的壮丽,并激发保护环境的意识。

课文三字一顿,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学生认识生字,掌握读音。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6个生字,能够工整、美观地书写10个生字。

做到姿势正确,书写工整。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中国悠久的历史,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境法示范法练习法

重点难点

1.通过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练习写好字。

2.初步感知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16个生字,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会写第一组韵文中“炎、先、已、久、远、华、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中国悠久的历史、壮丽的山河,从而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1.认识本课16个生字,规范书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录像,创设情境。

教师相机解释:

《三字经》每三字一句,四字一组,像一首诗一样,琅琅上口,十分有趣,又能给人以启发。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今天我们要去学习的内容也叫《三字经》。

二、自主学习,读通课文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圈画生字,自由练读。

 3.汇报交流,集体正音。

4.齐读课文,学生自评。

5.拍手读文,学生互评。

三、激发兴趣,自主识字

1.游戏识字:

“摘星星”游戏。

(孩子们,课文读得这么顺利。

瞧!

《三字经》里面的生字娃娃来到了屏幕上,你认识吗?

跟它们打个招呼吧!

(1)抢读摘星。

(2)互读互评。

(学生分组当“小老师”教读;男女生交换,当“老师”教读。

(3)强化字音。

(强调:

后鼻音:

“熊、命”,平舌音“族、孙”,三拼音:

“环、先、熊、传、穿、华”,翘舌音:

“川、传”。

 2.检测正音。

(去掉拼音,读生字。

3.生生互动。

(交流识字方法。

四、自读自悟,学习韵文

 1.学习第一组韵文。

(1)自由读文,思考:

你读懂了什么?

(2)汇报交流。

(3)指导朗读。

(读出对祖国的喜爱、赞美。

2.随文识字,指导书写。

(1)找出第一组韵文中要求会写的生字。

(2)出示生字,口头组词。

(“炎、先、已、久、远、华、孙”)

(3)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强调:

独立结构的字要书写匀称;“已、久”;“远”的笔顺规则。

五、熟读课文,积累语言

1.课件展示词语:

久远环保炎黄子孙历史悠久中华民族 

2.指导朗读。

3.多种形式,积累词语。

(分组读、挑战读、男女生读。

4.练习说话,发展语言。

例:

(中华民族)真伟大!

5.分组赛读、自由读第1段韵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工整、美观地书写“之、川、重”3个生字,做到姿势正确,书写工整。

2.学习第2段韵文,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工整、美观地书写3个生字。

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理解“绿树成荫、川流不息、历史悠久”等词语。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导,进入新课

1.复习旧知。

(诵读《三字经》)

2.游戏认字:

“开火车”认读生字。

 

二、随文识字,学习韵文

1.进入新课,自读课文。

2.随文识字,指导书写。

(1)圈画生字,自由练读。

(2)出示生字,口头组词。

(“之、川、重”)

(3)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引导学习:

“重”的笔顺规则。

三、熟读课文,加深理解

1.课件展示词语:

环保大熊猫植树造林绿树成荫川流不息

2.指导朗读,积累词语。

(多种形式读:

分组读、挑战读、男女生读。

3.练习说话,发展语言。

例:

(熊猫)是我国的国宝。

4.再读课文,整体回顾。

(板书:

历史悠久保护环境)

四、情景交流,拓展延伸

1.情景再现。

古时候的孩子们真会读书,那么多的内容摇头晃脑就记住了,真了不起。

(再次播放视频。

2.合作学习。

(分组活动,同桌交流收集的《三字经》。

3.分享体会。

五、指导写字,赏评提高

指导学生把想写的词语写一写,做到姿势正确。

教师巡视,相机点评、指导。

教学创新

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

三字经

古——历史悠久

今——保护环境

月月花

教材简析

这首以时令花卉为题材的儿歌,把1~12月中最具代表性的花展示给大家,同时还概括地描绘了它们各自与众不同的特点。

各句结构相似,都包括了“月份+花名+特点”,韵律感强,易读易记。

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仿照课文,尝试编写儿歌。

教学目标

1.认写本课生字,书写做到正确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朗读儿歌,初步了解各个季节的花。

重点难点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

电教法示范法练习法朗读指导法游戏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随文认识本课16个生字,会写“杏、香、梅、茶、荷”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3.朗读儿歌,初步了解各个季节的花。

【重点难点】

1.认识本课16个生字,会写“杏、香、梅、茶、荷”5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图文并茂,激趣导入:

孩子们,你们喜欢花吗?

让我们一起走进花的世界,欣赏大自然绚丽多彩的花儿吧!

(播放花的课件,随音乐简单地介绍课件中的花。

2.走进文本,板书课题:

这些花开在不同的季节,每个月都有不同的花在开放,今天我们将走进一个花的世界,一块儿去欣赏月月花,去了解一年12个月中具有代表性的花吧!

(板书课题:

2月月花)

二、看图读文,随文识字

1.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小声读课文。

(教师巡视做个别指导。

3.多种方式练读文。

(读通句子。

4.出示词语读生词。

5.去掉拼音认生字。

6.生生互动组词语。

(用“养”和“香”组词。

7.生生合作记生字。

8.总结指导巧记忆。

(1)出示词语,巧记生字。

(出示:

杏花、荷花、菊花、山茶、梅花、桂花

巧记“杏、荷、菊、茶、梅、桂”,因为都是植物,这些生字一般都有草字头或木字旁。

(2)观察结构,归类指导。

(引导:

上下结构的字:

“香”“荷”“杏”“茶”,左右结构的字:

“桂”“梅”,教师范写“荷”“梅”。

三、感情朗读,引导体会

1.自读课文,认识花朵。

2.游戏“找花”,加强记忆。

3.自由练读,适时指导。

4.反馈交流,诵读课文。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按笔顺规则书写“丹、冈、斗、仙、霜”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

按笔顺规则书写“丹、冈、斗、仙、霜”5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开火车”认读生字。

2.游戏识字,巩固认知。

(做“摘苹果组成词”的游戏。

3.诵读课文,回顾旧知。

(复习12种花的盛开时间。

二、同桌合作,完成练习

1.出示练习,自由认读。

2.同桌讨论,口头组词。

3.互动交流,拓展认知。

4.完成练习,展示评议。

三、指导写字,积累词语

1.出示生字,认读扩词。

(“丹、冈、斗、仙、霜”5个生字)

2.交流方法,巧记生字。

3.引导观察,指导书写。

(强调“丹、冈、斗”的笔顺。

4.学生描红,练习书写。

5.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6.展示交流,欣赏评议。

(鼓励学生把字写工整,写美观。

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生生互动谈感受。

(学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什么?

2.总结延伸谈收获。

(1)课题是指什么?

你还知道哪些花的盛开时间?

(2)出示儿歌。

花儿好看我不摘

公园里,花儿开,红的红,白的白。

花儿好看我不摘,大家都夸我真乖。

(3)齐读,然后谈收获。

3.激情小结,保护环境。

是啊,花儿的功劳可大了!

它们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更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因此它是我们的好朋友。

孩子们,让我们赶紧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起来保护它们吧。

五、指导朗读,仿编儿歌

1.诵读儿歌。

(指导学生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2.互动交流。

(说一说:

你们还知道哪些花的特性和盛开的时间?

) 

3.鼓励引领,试编儿歌。

4.反馈交流,总结提升。

教学创新

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

 

农谚两则

教材简析

本课由两则农谚组成:

一则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歌,另一则是《看云识天气》,是人们根据长期生活生产经验总结而成的气象知识。

生活中,人们常常通过观察和实践,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知识,来指导人们做事。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体会中,了解简单的农业知识和气象知识,感受农谚的趣味性和功效性,初步养成善于观察和总结的习惯。

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写本课生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感受农谚的趣味性和作用。

重点难点

认写生字,背诵课文。

知道节气歌所代表的24个节气。

教法学法

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教师:

准备本课的生字卡片,蚕豆,收集农谚。

学生:

准备日历,了解或收集农谚若干条。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则、谷、连、秋、惊、暑、露”。

2.背诵《节气歌》,知道节气歌所代表的24个节气。

3.初步感受农谚的趣味性和作用。

【重点难点】

1.认识9个生字,会写“则、谷、连、秋、惊、暑、露”。

2.背诵《节气歌》,知道节气歌所代表的24个节气。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谈话板题:

生活中,人们通过观察和实践,总结出很多知识来指导大家做事,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获,都是根据节气来定的。

今天我们学习的《农谚两则》就会给我们介绍一些这方面的知识。

(板书课题:

3农谚两则)

2.范读入文:

我国历法把一年分为24段,每段的开始叫做一个节气,全年共有24个节气。

人们为了方便记忆,就编了节气歌,先听老师读读节气歌。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读课文,圈读生字。

(借助拼音,自学生字。

2.检查自学,齐读生字。

3.指导发音,强化读音。

(“惊、芒、降”为后鼻音,“寒、连”是前鼻音,“处、相”是多音字。

4.多项互动,交流方法。

5.游戏激趣,猜记生字。

*八人一张口(谷);*雨点落到小路上(露);

*忙人无心头长草(芒);*用动作猜字:

惊、寒。

三、指导书写,完成练习。

1.观察字形,归类指导。

(强调笔顺规则,指导半包围结构:

“连”;上下结构:

“暑、露”。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4.展示交流,评议提高。

四、熟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练读《节气歌》。

2.指导朗读,把握节奏。

3.结合练习,明了文意。

(《节气歌》从“立春”开始,按固定的顺序排到“大寒”结束。

读起来琅琅上口,方便记忆。

4.文、题对照记节气。

(引导学生观察《节气歌》中的哪个字分别对应着课后题中的哪个节气,帮助记忆。

5.查看日历找节气。

(引导学生在日历上找一找“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在哪一天。

6.练习背诵《节气歌》。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腰、霞、朝”。

2.背诵《看云识天气》。

感受农谚的趣味性和作用。

【重点难点】

1.会写“腰、霞、朝”。

2.感受农谚的趣味性和作用。

3.按笔顺规则书写“霞”。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二、读文体会,学习新知

1.学生自读巧质疑。

(自读《看云识天气》,说说你读懂些什么。

2.引导点拨助理解。

三、交流方法,学习生字

1.出示词语,自由认读。

(注意:

“朝”是多音字,翘舌音。

2.小组学字,交流方法。

3.记忆字形,教师点拨。

(重点指导“霞”。

4.师生互动,检查识字。

四、指导书写,完成练习

1.观察字形,分类指导。

(观察“朝、腰、霞”,分类指导书写。

2.教师范写,学生描红。

3.个别指导,展示作品。

五、熟读背诵,积累语言

1.听录音,指导朗读。

2.多种形式,练习朗读。

(男女生赛读,小组赛读。

3.加强记忆,指导背诵,。

(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六、拓展练习,加深认知

1.激趣强化,加深认知。

(鼓励学生回家把自己知道的二十四节气告诉家长。

2.搜集谚语,拓展交流。

3.结合板书,整体回顾。

教学创新

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

节气歌秋

有雨

天上的云

无雨

十二生肖歌

教材分析

动物历来就是孩子们的好伙伴,认识它们的名字也是一件有趣的事。

本课把12生肖用儿歌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介绍了12生肖的名称及排列顺序,语句生动俏皮,诙谐风趣,富有感染力。

学生可以在读一读、演一演的愉快氛围中认识生字,了解简单的生肖知识。

识字时,可以把相同偏旁的字归在一起认读,如:

“狂”“猴”“猪”。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6个生字,能工整地书写10个生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认识偏旁“犭”“虍”。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儿歌,背诵儿歌,体会儿歌表达的意思。

4.能在朗读和游戏中了解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重点难点

1.认识16个生字,能工整地书写10个生字,背诵课文。

2.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书写“鼠”“虎”。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示范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教师:

本课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或课件。

学生:

问一问家人、自己或亲人的生肖是什么,从代表12生肖的动物中,选自己喜欢的动物制作一个头饰。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16个生字,正确书写“肖、猪、猴”3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认识偏旁“犭”,正确书写“猴”。

2.以“猴”引路写字,了解十二生肖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揭示课题

1.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2.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1)板书课题,标明字音。

(在板书中标出生字“肖”的读音。

(2)随文识字,纠正字音。

(强调“肖”的字音,多音字,在强化中识记。

(3)齐读课题,提出质疑。

(交流:

十二生肖是哪些小动物?

二、丰富情境,巧妙识字

(一)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了解儿歌。

 

自读儿歌,了解大意。

(学生在读中了解儿歌大意,边读书边圈出生字。

 

出示词语,强化正音。

2.情境展示,随文识字。

展示动画,出示生字。

(多媒体展示十二生肖画面,每种小动物下面,出示与它的名称相对应的汉字)。

 

与小动物见面,喊出名字。

(二)认识名字,轻松识字。

1.联系生活,轻松识字。

 

提出任务,自主识字。

 

联系生活,记字正音。

2.游戏巩固,强化字形。

(游戏要求:

黑板上有6个写有动物名字的字卡,通过学动作或发出动物的叫声,让别人猜是什么动物。

(三)从“猴”入手,指导写字。

1.引导观察,寻找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找出带有反犬旁的字,并进一步拓展。

2.以“猴”为范,重点指导。

观察结构,体会形美。

范写指导,板书生字。

自主练习,书写生字。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生生互评,交流赏析。

3.合作学习,展示评议。

范写。

(指导“猪”“狗”。

练写。

互评。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偏旁“虍”,能够按笔顺规则书写“龙、加、鸡、虎、娃、蛇、鼠”。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背诵儿歌,体会儿歌表达的意思。

3.知道自己及家人的生肖。

【重点难点】

1.认识偏旁“虍”,能够按笔顺规则书写“龙、加、鸡、虎、娃、蛇、鼠”。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背诵儿歌,体会儿歌表达的意思。

3.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书写“虎、鼠”。

【教学过程】

一、趣味引入,检查识字

1.出示字卡认读。

2.板演,练习听写。

二、指导朗读,读中求趣

1.读儿歌,谈见解。

自读儿歌,明大意。

(学生自读儿歌,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合作练读,谈感受。

指导朗读,悟情感。

(学生能通过听范读、做动作等多形式体会儿歌中小动物的特点,读出儿歌的生动可爱。

2.做游戏,背诵儿歌。

(引导学生给十二生肖排队,并背诵儿歌。

3.连线完成练习。

(完成课后第二题。

三、强基固本,识写生字

1.出示生字,引领认读。

(学习“龙、加、鸡、虎、娃、蛇、鼠”。

2.观察字形,认识偏旁。

(介绍“虍”字头,强调第3笔是横钩。

3.把握结构,范写指导。

4.学生练习,互评赏析。

5.激发兴趣,积累词语。

(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抄写下来。

四、播放音频,唱出儿歌

(播放《十二生肖歌》,感受学习乐趣。

五、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生生互动,同桌交流。

(1)你知道自己和家人的生肖吗?

(2)你知道十二生肖的故事吗?

讲一讲。

十二生肖深受咱们中国老百姓的喜爱,老百姓们把十二生肖的小动物做成剪纸、年画、吉祥物,拍成电影,同学们可以通过上网、看课外书了解更多有关十二生肖的知识。

教学创新

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

鼠牛虎兔

十二生肖歌龙蛇马羊

猴鸡狗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