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春天户式中央空调工程安装技术要求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63471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春天户式中央空调工程安装技术要求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城市春天户式中央空调工程安装技术要求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城市春天户式中央空调工程安装技术要求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城市春天户式中央空调工程安装技术要求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城市春天户式中央空调工程安装技术要求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春天户式中央空调工程安装技术要求DOC.docx

《城市春天户式中央空调工程安装技术要求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春天户式中央空调工程安装技术要求DOC.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春天户式中央空调工程安装技术要求DOC.docx

城市春天户式中央空调工程安装技术要求DOC

柏瑞花园户式中央空调工程安装技术要求

1.工程概况

柏瑞花园由南、北塔两栋超高层住宅组成,地上47层。

南北塔标准层均共5户,每户设置1套或2套多联系统室外机设在各户型空调室外机平台位置上。

44、45复式住宅设置4套多联系统,室外机设在屋面层上。

南北塔地下二至地下四层住宅大堂分别合设1套多联系统,首层住宅大堂分别设置1套多联系统,架空层住宅门厅分别设置1套多联系统,南塔首层住宅消控中心和商业消控中心各设置1套多联系统,地下室至架空层的多联系统室外机均设在架空层上。

地下二至地下四层住宅大堂室内空调末端选用天花板内置风管式室内机,新风机采用有压风管式末端,新风经处理后,送入空调区。

住宅空调末端选用天花板内置风管式室内机,新风机采用新风换气机,室外新风经过新风换气机预处理后,送入空调区。

2技术资料、施工标准及验收规范

2.1《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2.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2.3《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SJG15-2005);

2.4《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JGJ174-2010);

2.5《多联机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21454-2008);

2.6《多联机空调(热泵)机组节能产品认证实施规则》(CSC/G1113-2006);

2.7《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选用与安装》(06K301-1);

2.8《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2.9《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50738-2011);

2.10《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

2.1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

2.1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2.13设备供应方提供的安装技术手册;

2.14华润置地工程高品质标准(V2.0版);

2.15柏宁花园空调施工图。

3合同范围

本次合同范围包括柏瑞花园住宅塔楼及各住宅门厅、住宅大堂等精装公共区域的户式中央空调系统的供应(除设备外)及安装。

承包单位负责上述空调系统的材料供应,负责多联机室内外机及新风换气机等设备的安装,空调送回风管、新风管及排风管的制作安装、冷凝水管及冷媒管的安装,控制线及其电线管的安装,送、回风箱的制作安装(如需),管道及设备的保温,空调室外机型钢基础的制作安装,系统的试验及调试等。

注:

为住宅消控中心、商业消控中心、安保中心及物业管理用房等后勤区服务的多联机系统均不在本次招标范围内。

管线安装工程量按深化图计量,为包干价,后期修改不调整工程量,请承包单位综合考虑报价。

4工程界面

4.1总承包单位负责完成施工蓝图范围内所有洞口及套管的预留预埋,并完成一次结构的电线管及接线盒/箱的预埋敷设。

因变更及图纸修改造成的洞口增加或移位由户式中央空调承包单位负责处理。

空调预留套管/洞口与管道间的空隙由户式中央空调承包单位负责填堵。

4.2户内精装修区域的风口由精装修单位供应安装,户式中央空调系统承包单位需配合精装修单位确定送、回风百叶的有效面积。

风口安装完成后,户式中央空调系统承包单位需要进行风量测量及调试工作,确保空调效果。

4.3安装于幕墙上的百叶/通风罩由幕墙单位供应安装,户式中央空调工程承包单位负责相应风管与百叶/通风罩的接驳。

4.4机电综合承包单位负责提供空调冷凝水排水立管及接口,户式中央空调系统承包商负责冷凝水排水支管的供应安装并完成与立管的接驳。

公共区域部分多联机系统的冷凝水为独立系统,由户式中央空调承包商施工到位。

4.5与户式中央空调系统相关的新风兼补风系统,机电总承包单位负责补风支路及并联前的风管施工,且负责并联后的风管施工至进入精装公共区域内并预留阀门。

户式中央空调承包商负责并联新风支路及精装公共区域预留阀门后的风管施工。

(界面划分详附图一)

4.6机电综合承包单位供应、安装及接驳电源至入户箱(包括入户箱安装),精装修承包单位负责从入户箱至空调通风设备的电缆敷设,户式中央空调承包商负责完成与空调通风设备的电缆接驳。

4.7户式中央空调承包单位负责空调信号线缆及其镀锌线管的供应安装,但空调线控器于二次结构上的箱/盒及线管的供应及定位安装由精装修单位负责。

空调线控器由户式中央空调承包单位负责安装。

4.8智能家居的空调网关接口须放入户内强/弱电箱内,由户式中央空调承包单位供应安装,并与智能家居供应单位进行集成。

空调室外机至空调网关的线管由精装单位供应安装,其信号线缆由户式中央空调单位负责提供并接驳到位。

5施工组织及现场的协调配合

5.1承包单位需提供拟派驻本项目之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相关资料,包括管理和技术人员的详细履历表、有关的资质证明文件。

此等人员须在投标时与发包单位会面,一经发包单位接纳,没有足够理由及预先通知,不能更换。

如未经发包单位同意擅自更换管理技术人员,处以每人次2万元罚款。

5.2承包单位应根据本项目总体工程进度编制户式中央空调系统安装施工组织设计,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并保证按照总包进度满足施工配合要求。

5.3承包单位在住宅样板房施工过程中,对于发包单位、监理、总包三方主责工程师提出的问题应及时无条件整改,直至令发包单位满意。

此后的施工,均以样板房施工质量为标准,如发现质量未达标现象,立即返工,相关责任及费用由承包单位承担。

5.4承包单位派驻现场的项目经理及技术主管应参加监理组织的每周工程例会,并汇报施工进度,及时反映需协调解决的问题。

5.5承包单位应与本项目其它分包协调合作。

承包单位须提供全部所需的相关资料、设备和人员,以确保在分工交界点上与其他分包密切配合,并保证按照正确的工序进行。

在施工进行中各阶段,承包单位须与其它分包讨论、协调和落实各分工交界点。

5.6除预留孔洞外,承包单位如还需在某些墙上开洞,应事先征得监理、总承包单位及发包单位的同意。

5.7承包单位与其它分包在分工交界点处的施工,承包单位有义务为其他分包提供便利条件,并相互协作。

5.8承包单位有责任在相关工程施工前复核由其它分包为配合本项目所提供的各项设施和配备是否准确及适用。

5.9承包单位应遵从发包单位、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图纸及专业之间相互配合的施工程序,否则引致其它分包需要修改或返工,以及延误工期的后果,承包单位将承担全部责任。

5.10如承包单位在与本项目其它分包的现场配合中出现问题,应及时向监理、总包主责工程师反映,并服从他们的协调或安排。

6技术要求

6.1新风换气机安装

6.1.1新风换气机安装前开箱检查时,应对照设备技术文件清点主机、零部件及配套仪表是否齐全,并全面检验其技术性能、参数与设计要求是否一致。

检查主机及零部件是否有异常。

确认上述各项指标合格后才能进行设备安装。

6.1.2新风换气机安装应严格按照制造厂安装说明的要求进行。

6.1.3设备高处安装必须牢固可靠,所用支架应有足够的强度及防振能力。

6.1.4吊装机组吊杆长度超过1米时,应采取防止晃动的措施。

6.1.5风量、压力、温度等测点应按设计制定位置,如设计没有明确指出,施工中应设置在便于观察维修的位置。

6.1.6设备试运转及系统调试应在保证设备及管道安装以及接线正确无误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所有调试用仪表均应精确可靠。

6.2室内机安装

6.2.1承包单位应仔细阅读设备供应方提供的安装技术手册,严格按要求进行施工。

6.2.2室内机的吊装应按照设备供应方的施工进度计划进行,不得拖延工期,影响设备供应单位的安装。

6.2.3在室内机安装前,承包单位现场工程师应与设备供应方现场工程师一起对室内机进行检查,如发现设备已有损坏应向设备供应方提出更换,严禁安装。

此后在室内机安装过程中如出现设备损坏,承包单位将承担相应责任。

6.2.4在搬运或吊起室内机时,不应碰伤外壳及机器表面的绝热、绝缘材料。

6.2.5室内机吊装时,其上表面与楼板下表面保持5cm的净距离。

6.2.6室内机安装应保证其最低点标高不低于装修设计的吊顶高度(与吊顶之间留有5cm的距离)。

6.2.7室内机必须单独设置托、吊架,不得与其它设备、管线共用或悬挂在其它专业的吊架上。

6.2.8吊装时应使用四根吊杆,吊杆直径不得小于φ10圆钢。

吊杆长度超过1.5米时,必须在对角线处加两条斜撑以防止晃动。

6.2.9要用两个螺母分别在室内机悬挂支脚的上下两侧固定室内机,螺母与支脚间分别加减震垫圈以降低振动。

6.2.10安装完毕后,必须调整室内机使之水平。

6.2.11吊杆和螺母部分涂螺纹锁固剂,以防松动及噪音产生。

6.2.12所有室内机回风侧均应标配活性炭过滤网,且须保证可对过滤网进行日常的拆卸清洗。

6.2.13应按合同图纸所示的位置和方向安装室内机,保证接管、布线、维修方便、气流分布合理。

6.2.14室内机吊装完毕,应将进、出风口遮蔽,以防施工过程中灰尘进入。

6.3室外机安装

6.3.1侧排风的室外机不应与当地空调使用季节的主导风向相对,必要时可增加挡风板。

6.3.2室外机变频设备应与其他调频设备保持合理的距离,不得互相干扰。

6.3.3室外机安装时,应确保室外机的四周按照要求留有足够的进排风和维护空间,进排风应通畅,顶出风室外机应安装排风导流罩。

6.3.4室外机固定应牢固,并保证室外机的运行震动和噪音应在相关规范、规定的范围内,不对住户正常的工作、生活造成影响和不便。

承包单位必须按照经监理、总包单位、发包单位批准的减振方案施工。

6.3.5安装室外机要为冷凝器散热营造最佳的环境,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出现气流短路的现象。

6.3.6安装室外机要留有足够的空间用于操作和维修,具体尺寸符合各厂家安装技术手册。

6.3.7同一立面的室外机安装的位置必须保证相同,完成后的状态也必须相同。

6.3.8安装完毕后至系统调试前应将室外机遮蔽保护,承包单位负责成品保护直至工程整体验收结束。

6.4冷媒管管材要求:

6.4.1管材材质:

磷脱氧无缝紫铜管(拉制),并说明管材的品牌。

6.4.2管材外观:

管道的内外表面应无针孔、裂纹、起皮、起泡、夹杂、铜粉、积碳层、绿锈、脏污和严重氧化膜,并不允许存在明显的划伤、凹坑、斑点等缺陷。

6.4.3管材规格应为标准规格,其管径及壁厚的允许偏差应在标准允许范围内,参考标准:

GB/T1527-2006。

6.4.4铜管及附件的承压应满足系统工作压力及实验压力的要求。

6.4.5应选用洁净、干燥的铜管,确保内部无尘和水分。

使用前,铜管应进行清理。

直管应使用洁净抹布蘸三氯乙烯溶液反复拉洗,直至管内无灰尘杂质,盘管应使用氮气或干燥空气吹去管内的灰尘和异物。

铜管清洁干燥后,管口用管帽或胶带封堵严密。

6.5冷媒管安装:

6.5.1管线敷设:

(1)铜管的安装定位放线时应保持铜管“横平竖直”,分支合理,线路最短,具体施工时可对设计图纸线路局部优化,但应报发包单位批准。

(2)管道穿墙体或者楼板处应预留洞口或设钢套管。

(3)预留洞口的尺寸宽度超过300mm的,应在上部加设过梁;洞口底部不允许作为支撑。

(4)钢套管应与墙面或楼板底面平齐,但要高出地面20mm。

管道与套管的空隙应用隔热(不燃)材料填塞,不得将套管做为管道的支撑。

(5)管道焊缝不得置于套管内,距套管端头或墙、地板表面应大于50mm。

(6)管道接口位置距离管道支、吊托架的边缘尺寸应大于50mm。

(7)考虑温度变化对管道接口及连接设备的影响,距离套管端头、墙、板表面和管架边缘尺寸均应大于50mm或满足热膨胀的伸长数值,并将接口放置在受热膨胀方向的同一侧,以避免发生卡阻、损坏建筑物或管道及设备等。

(8)管道的焊接接口不应放在弯曲部位,接口焊缝距管道或管件弯曲部位的距离应不小于100mm。

(9)尽可能采用冲压弯头,如现场煨制,热弯或冷弯必须采用专用弯制工具(一般采用铜管折弯器),椭圆率不应大于8%,并列安装配管其弯曲半径应相同,间距、坡向、倾斜度应一致。

(10)敷设于室外或者天井内的冷媒管应加设保护/装饰成品盖板,成品盖板的颜色须与冷媒管所在墙面颜色协调一致,成品盖板须用管卡牢固固定于墙体或楼板上。

6.5.2分歧管的安装:

(1)分歧管的水平安装时左右不得倾斜,上下不得倾斜。

分歧管尽量靠近室内机。

(2)分歧管必须是制造商提供的成型产品,其进氟端的直管长度不小于500mm。

(3)吊架离分歧管的焊接距离应大于30cm。

第一个分歧管到最远端的一个室内机的距离不大于30m,液管与气管应当有同样的管长,平行铺设。

(4)相邻两个分歧管之间的直管段长度不得小于500mm。

6.5.3管线支撑与固定:

(1)铜管固定采用角钢支架、托架或圆钢吊架,“U”形管卡或扁钢在保温层外固定,管道与支架接触位置的保温层外应采用PVC套管做保护,套管长度不小于10cm。

同时,保温材料压缩量不应超过5mm。

(2)支、吊、托架形式、做法要符合设计要求。

设计无要求的,可采用三角形角钢支架、倒“T”形或“L”形角钢托架或者圆钢吊架。

角钢采用30×3mm,圆钢采用φ8mm。

(3)支、吊托架制作要达到承重要求,安装前进行除锈、防腐处理。

(4)铜管水平安装时,管径大于20mm时,支、吊架的间距不应大于1.5m;冷媒管管径小于20mm时,支、吊架的间距不应大于1m。

(5)铜管垂直安装时,管径大于20mm时,支、吊架的间距不应大于2.0m;冷媒管管径小于20mm时,支、吊架的间距不应大于1.5m。

6.5.4管线焊接:

(1)管道和设备之间采用喇叭口连接,铜管之间连接采用管件承插焊接,铜管与分歧管之间连接采用承插焊接。

(2)室内机与冷媒管的喇叭口连接,应注意喇叭口的扩充质量,其中直径为Φ6.4毫米,扩口直径为Φ9.1~Φ9.5毫米;直径为Φ9.5毫米;扩口直径为Φ12.8~Φ13.8毫米;直径为Φ12.7毫米,扩口直径为Φ18.5~Φ19.5毫米;直径为Φ19.1毫米,扩口直径为Φ23.5~Φ24.5毫米;扩口方向应迎介质流向,切管应采用专用割刀,扩口和锁紧螺母时,应在扩口的内表面处涂上些冷冻机油。

扩口连接时应用力矩扳手操作。

(3)套管插入深度:

铜管外径为φ5~φ8mm时,不小于7mm;铜管外径为φ8~φ12mm时,不小于8mm;铜管外径为φ12~φ16mm时,不小于8mm;铜管外径为φ16~φ25mm时,不小于10mm;铜管外径为φ25~φ35mm时,不小于12mm;铜管外径为φ35~φ45mm时,不小于14mm。

(4)铜管切割必须采用专用切割刀具,避免管口产生毛刺。

对于产生的毛刺要用刮刀清理干净。

(5)焊接应采用专用磷铜银焊条,所使用的焊条含银量不应小于5%。

(6)焊接前应将管口的保护材料清理干净,将保温套翻转距焊接处200mm以上的位置,以免破坏保温材料。

(7)焊接时为避免空气里杂质对冷媒管的氧化作用,应采用氮气保护焊。

先顺着焊缝方向通氮气,流量不小于0.05m3/h,产生虹吸现象后,开始焊接。

焊接结束后再通氮气3到5分钟,直到不再发生氧化。

焊接完毕不能用冷水冷却铜管表面,要自然冷却。

在冷媒管未与设备连接时,应对冷媒管进行包扎封盖,防止水分、脏物、灰尘等杂质进入冷媒管内。

(8)冷媒管的钎焊方法应采取向下或水平侧向进行,禁止仰焊。

(9)铜管连接处必须注意装配方向和角度,以免油的回流或积蓄。

(10)冷媒管道安装完毕后,与室内机连接前,需做吹污处理,具体方法是:

将氮气瓶压力调节阀与室外机接口连接好,将所有室内机的接口用盲塞堵好保留。

一台室内机接口作为排污口,用绝缘材料抵住管口,压力调节阀6kgf/cm2向管内充气,至于抵不住时快速释放绝缘物,脏物及水分即随着氮气一起被排出。

这样循环进行若干次直至无污物水分排出为止,每台室内机都要求同样工作。

6.6镀锌线管安装

6.6.1镀锌电线管采用JDG紧定式钢导管,其规格要求详表1。

表1.JDG镀锌钢导管管材规格要求(mm)

规格

φ16

φ20

φ25

φ32

φ40

外径D

16

20

25

32

40

外径允许偏差

0

0

0

0

0

-0.3

-0.3

-0.3

-0.4

-0.4

壁厚S

1.60

1.60

1.60

1.60

1.60

壁厚允许偏差

±0.15

±0.15

±0.15

±0.15

±0.15

6.6.2连接紧密,管口光滑,护口齐全,明配管及其支架、吊架应平直牢固,排列整齐,管子弯曲处无明显褶皱,油漆防腐完整。

6.6.3明敷镀锌线管及线须有可靠固定,镀锌线管须单独设置管卡或支架,不得与其他管道共用吊杆或支架。

6.6.4安装允许偏差项目:

电线管弯曲半径、明管安装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保护管弯曲半径、明配管安装允许偏差

项次

项目

弯曲半径或

允许偏差

1

管子最小弯曲半径

暗配管

≥6D

明配管

管子只有一个弯

≥4D

管子有两个弯及以上

≥6D

2

管子弯曲处的弯扁度

≤0.1D

3

明配管

固定间距

管子直径(mm)

15~20

30mm

25~30

40mm

40~50

50mm

65~100

60mm

4

明配管水平、垂直

敷设任意2m段内

平直程度

3mm

垂直度

3mm

注:

D为管子外径。

6.7风管安装

6.7.1室内送、回风管采用XPS复合风管。

风管强度及防火等性能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6.7.2精装公共区域的预处理新系统采用热镀锌钢板风管,角钢法兰连接。

6.7.3新风换气机连接的新风管及排风管采用UPVC管制作,与新风换气机接口连接的管段采用帆布软连接,风管连接均应严密可靠。

阳台处至进室内1米的新风管段及排风管段须采用不小于3mm厚的橡塑材料进行保温。

6.7.4保温风管边长大于800mm应采取加固措施。

6.7.5风管固定采用角钢支吊架或通丝吊架,并应按规范要求于适当位置设置防晃支架。

6.7.6支、吊架制作要达到承重要求,做法要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

6.7.7距送、回风口1米内的风管段或静压箱,须于风口安装前对其内、外壁进行刷黑处理。

6.8冷凝水管道安装

6.8.1冷凝水管道采用PVC给水管,户内全部冷凝水管道均需做保温处理。

6.8.2本项目室内机均内置冷凝水排水提升泵,在连接排水系统之前,需安装一段排水提升管段,将排水软管(户式中央空调设备供应商提供的标准件)的一端套插在室内机的排水口外部,通过管箍将排水软管和室内机的排水口紧固在一起,不应用胶粘。

6.8.3排水软管的另一端直接与PVC给水管弯头通过专用胶水相连,然后提升不超过规定的高度后,以1/25~1/100的坡度向下倾斜一段管长后与排水主管道相连。

6.8.4在吊顶制作之前需要对排水泵和冷凝水管做排水试验。

6.9保温

6.9.1本项目所应用的保温材料制造商至少具有五年或以上的生产制造经验。

6.9.2所有保温材料应符合国家产品标准和遵从深圳市消防局的规定。

6.9.3本项目冷凝水管、冷媒管及预处理新风管均采用橡塑保温,保温材料厚度要求见表3~表5。

橡塑保温材料要求:

表观密度≤50kg/m3;导热系数(0℃)≤0.034W/(m.k);湿阻因子≥10000;氧指数≥35;防火性能通过国家权威检测机构测试满足国标(GB8624-2012标准)难燃B1级以上防火要求(备选:

通过FM认证);材料不含CFC&HCFC和甲醛。

6.9.4粘接剂的性能应符合使用温度和环境卫生的要求,并与绝热材料相匹配。

6.9.5橡塑保温管壳(或板材)与管壁之间用胶水粘贴,在管壳的接缝处必须密实,并用3mm厚同样材料薄板材加不燃胶水粘贴,或原铝箔贴面粘贴密封,不得有泄漏空气的隐患。

6.9.6系统部件的绝热,不得影响其操作功能。

6.9.7绝热材料层应密实,无裂缝、空隙等缺陷。

表面应平整,当采用卷材或板材时,允许偏差为5mm。

6.9.8橡塑保温管壳必须完整地套在铜管或冷凝水管上,禁止采用将套管破开后包住管道的施工方法。

6.9.9冷媒管及室外冷凝水管的保温层外应缠绕阻燃包扎带作为保护。

对于空调外机平台处的冷媒管,还须在其外部安装装饰盖管,装饰盖管要求安装牢固、美观。

表3.冷凝水管保温要求

应用部位

绝热材料名称

绝热层厚度(mm)

备注

冷凝水管

橡塑保温管壳

≥18

表4.预处理新风管保温要求

应用部位

绝热材料名称

绝热层厚度(mm)

备注

预处理新风管

橡塑保温板

≥25

表5.冷媒管保温要求

管径(mm)

Φ6.35

Φ9.52~Φ19.05

Φ22.22~Φ31.8

Φ38.1

保温板材厚度(mm)

≥15

≥20

≥25

≥25

6.10系统检验与调试

6.10.1室内外机冷媒管连接好后,对冷媒管进行系统试压。

6.10.2从室外机阀门处,用干燥氮气进行冲压,分为三步进行:

第一步:

充压5kgf/cm²,保压5min;

第二步:

充压15kgf/cm²,保压5min;

第三步:

充压30kgf/cm²,保压24h;

观察压降,若无下降为合格,(因温度致使压力变化除外,温度每变化1℃,压力会变化0.1kgf/cm²)。

6.10.3检查时可采用手感,听感,肥皂水检验,试压完成后将管内压力泄至10kgf/cm²。

6.10.4试漏完成后,在系统试调前应抽真空干燥,详细步骤为:

(1)泄掉余压:

抽真空干燥要选用旋转式真空泵,使用前先检查真空泵的抽真空能力,须达到-760mmHg柱以上方可进行。

(2)接上真空表,连接汽、液管接口,进行抽真空运转2小时。

(真空度应在-760mmHg)。

如达不到-760mmHg柱时应继续抽30分钟,并检查有泄露处。

(3)达到-760mmHg柱后,并保持10分钟,以真空表不上升为合格。

(4)抽真空试验合格后,按系统计算冷媒量进行加注,并打开阀门(如制冷剂不能完全加入时可进行开机加入)。

(5)制冷剂充注完毕,应在稳定运行30分钟后,测量并记录冷凝、蒸发压力值。

6.10.5检查电源线,连接是否正确,有无松动。

6.10.6试机工作应在系统吹污、气密性试验,抽真空、充注制冷剂、冷凝水管道连接试验完成后,控制线、电源线测试合格。

各项记录齐全,并经主管人员核实签字后方可进行调试运行。

6.10.7室内机通电后,检测各个室内机上的电压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6.10.8对各个遥控器进行检查,其显示是否正确,将遥控器设定至风扇挡位,开机确认每个室内机动作是否正常。

6.10.9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用遥控器分别进行现场设定后,用遥控器关机,并切断电源。

6.10.10室外机设定好后,逐个开动室内机,并设定在制冷。

(冬季须设定在调试状态)

6.10.11室外机起动运转后,检查运转声音、电流、电压情况有无异常。

30分钟后,待系统运行稳定后记录各项数据。

6.10.12对室内机逐个检查,用温度计测进出口风的温度并记录。

6.10.13确认单独开每个室内机、室外机能启动并制冷及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