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环境建设规划纲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63148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昌平环境建设规划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昌平环境建设规划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昌平环境建设规划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昌平环境建设规划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昌平环境建设规划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昌平环境建设规划纲要.docx

《昌平环境建设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昌平环境建设规划纲要.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昌平环境建设规划纲要.docx

昌平环境建设规划纲要

昌平区2009-2013年环境建设规划纲要及2009年重点建设项目

为了巩固和发扬奥运建设的成果和经验,迎接建国60周年大庆,实现昌平区"科教创新基地、人文生态景区、和谐宜居新城"的功能定位,全面推进"三个首选之区"建设,努力建设一流的首都城市发展新区,环境规划建设更显紧迫。

根据《首都环境建设规划纲要(2009-2012)》,以及昌平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昌平区新城规划,特制订昌平区2009-2012年环境建设规划,以及2009年实施要点。

一、总则

(一)规划背景

保留奥运遗产(本段主要写百年机遇2008奥运会基础设施建设的遗产需要保留、利用)

传承奥运精神(本段写奥运精神的意义及传承)

生态宜居新城(本段写建设生态宜居新城是昌平新时期发展的要求,可参照《昌平11。

5规划》、2008工作报告)

(二)基本思路

昌平区环境建设规划的基本思路是: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和发扬奥运环境建设的成果,推进精细化管理,标准化建设,人本化管理,努力创建一个“生态安全、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京师之枕,为实现昌平区"科教创新基地、人文生态景区、和谐宜居新城"的功能定位提供环境支撑和保障。

(三)规划原则

●坚持城乡统筹

●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京北屏障

●坚持生态安全

●坚持创新管理

(四)总体目标

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环境建设,实现现代化的环境设施,生态化的环境格局,标准化的环境管理,建设一个生态系统健康运转、生态格局稳定安全、城乡环境优美宜居的精品生态城市,达到北京市建设“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环境要求。

二、主要任务

(一)巩固奥运环境建设成果

(二)……

(三)……

(四)……

(五)加强生态功能建设,构建安全生态格局,营造优美休闲环境

1.加强城市集中绿地建设

——新城中心绿地及重点镇散团绿地建设

●中心绿地建设

昌平区中心绿地位于昌平中心城区、新城区。

设置中心绿地,中心绿地力求面积大、边缘齐、物种多。

该中心绿地保持足够大的面积,能够调节城区小气候,减弱热岛效应。

中心绿地内部应当以高大的常绿乔木为主,林下设置沟渠,栽植草本层和耐荫的地被物植物,林下基质尽量保持天然,按照华北暖温带次生林标准构件群落结构,以后减少人为干扰,以形成能够持续自我维持的自然植物群落。

●十个重点镇绿地建设

十个重点镇的散团绿地建设,散团绿地相当于景观中的重要节点,对于连同绿地斑块、绿地廊道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镇区实际情况,设置多个散团绿地,使散团绿地离中心绿地均较近,能够有效地和中心绿地组成一个整体,共同承担调节镇区小气候,改善环境的作用。

——完善绿地分类,提高绿地档次

(1)生态保护绿地

生态保护绿地承担着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规划建设总宽度100-200m的防风林带,每带不小于10m且与主导风向垂直。

结构采用透风林、半透风林、不透风林形式,通过对沙地栽植条件的技术处理,防止沙尘的严重侵袭以至蔓延,形成城区的天然生态屏障。

建成区的城区防护林可纳入城区绿地系统组成。

(2)历史文化绿地

昌平县山雄水秀,旅游资源丰富。

京师屏障居庸关是万里长城名关;十三陵和地下宫殿举世闻名;还有铁壁银山、运河源头白浮泉等文物古迹几十处。

对于昌平这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城,它的绿地系统规划并非单纯意义上的绿化工程和造景工程,也不是排斥社会活动的自然生态工程的规划,更不能是排斥“人”、远离“人”的空间形态规划。

保护规划目标建立的是一个包含了具有历史价值的各个生命体的生态网络,人、植物、动物及其长久以来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镇区历史文化绿地设置在文物保护单位周边,突出“京北之枕”特色,参照该地特点,绿地造景古香古色,尽显京北历史文化优势。

(3)休闲娱乐绿地

该类型绿地多位于公园、街心一角、校园、社区周边,城区、镇区已经形成了很好的公园、滨岸绿地景观,需要进一步提高该区的绿地质量和文化品位,是该类型绿化规划的主要目标,围绕这个目标,规划设计应进一步完善该区的景观环境,根据需要增加休闲娱乐设施和文化景点,增设岛、桥、廊、榭、舫、亭等景点;中心大街建设与发展有重要关系的事件和人物的纪念性小区,采用文化长廊或浮雕文化墙的形式,使之成为该区内的一个重要的且具有文化内涵的风景点或风景带。

该区的绿化植物以丰富植物多样性为原则,植物造景采用成丛、成群、成林、成片的自然式配置方式,使之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

(4)行政商贸绿地

该类型绿地设置于区行政办公区、镇政府、商贸区等处,是昌平区对外的窗口,该类绿地内的建筑主要为办公大楼、宾馆大楼和商业大楼。

办公大楼绿地、宾馆和商业区内的绿化是有区别的,办公楼、宾馆周围绿化要求创造温馨、热烈的环境,绿化植物以造型的和开花的观赏植物为主,结合雕塑、喷泉、假山和园林建筑小品进行造景,让人们在得到自然美享受的同时,又感受到镇区的热情。

商业区内的绿化环境,为满足顾客购物的消费需要创造一种舒适、方便、热烈的商业环境,规划建生态消费广场,以满足顾客停车、小憩和商业观光等功能的需要,商业服务区内,人车流量较大,绿化树种选择以常绿乔木为主,适当选种落叶乔木,尽可能扩大地面活动空间,建筑周围以装饰性的绿化为主,因此多选用整形的树种。

(5)教育科研绿地

该类型绿地位于大中小学附近、图书馆、幼儿园以及科技馆等处,包括所有的科研和教学用地,该区内分布有教学楼、科技楼、图书馆和办公楼等建筑,该类型绿地是为广大师生、研究人员、学员创造安静、幽雅、舒适、美观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因此,绿化规划的任务一是通过增加植物种类而丰富该区植物多样性景观;二是通过增加具文化内涵的雕塑和建筑小品而提高该区的文化品位。

绿化设计应结合科研及教学楼的规划设计而同时进行,坚持以植物造景为主的方向,突出时代气息特色,环境景观尽可能与现有的科研区教学相区别,绿化植物选用最新的或野生的品种,力求创造开阔明朗、层次丰富、特色明显的植物景观。

(6)生活居住绿地

该类绿地主要位于各类居住小区、别墅区以及生活小区内部及周围,对绿地覆盖率要求较高,以能够提供舒适安静的环境、美轮美奂的季相和防止污染、噪音为佳。

因此,提高现有住宅区绿地的质量,并且适当增加居民的户外活动设施,这是今后绿地建设的一个主要内容。

该类型绿地要求绿化的树种较多,打破绿化树种单一的格局,做到乔、灌、草、花合理配置,层次分明,季相变化丰富。

并且小区内的住宅布局也要考虑留出一块相对较大的绿地,规划建一个四季花园,花园内布置有水池、小溪、假山、置石、花架等景点,通过地形改造,创造不同的植物生长条件,以栽植更多的观赏植物,突出植物造景为主的特色,各住宅之间的绿地也由于住宅建筑布局的变化而有变化,住宅之间的绿化因此而各具特色。

(7)工业产业园区绿地

该类绿地位于汽车产业园、科技产业园区内,因此,该类绿地可以规划成产业、科技成果展示和高科技产品生产基地展示的景观效果,建设与产业、产品有关的主题性雕塑,绿化主要是起装饰与衬托作用,绿化面积虽然有限,但绿化质量要求较高,起到吸纳有害气体、隔音隔噪的效果,渲染一种大干快上、勃勃生机的气氛。

——加强绿地生物多样性建设

达到以下生态园林城区的标准

全区综合物种指数≥0.3

全区绿地本地植物种数≥0.7

●绿地物种多样性(物种选择、物种搭配)

对野生动植物集中分布区及物种多样性较丰富地区进行建设,通过白虎涧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区和银山-蟒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区建设工程的实施,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及森林公园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功能。

2013年建立起覆盖全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网络体系,使昌平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重要物种及栖息地、重要水源涵养地得到有效保护,“源”的各项生态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全区受保护地区面积达17%以上。

●绿地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构建、生态系统类型)

●绿地景观多样性(景观网格构建、网络连接)

以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低盖度灌木林地治理,优化开发区中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为重点,优化全区森林结构,提高森林水土保持效益。

低盖度灌木林地治理集中在韩家台、狼儿峪、溜石港、小水峪,在低盖度灌木林地治理中,除可采取育苗补植、封山育林外,对已受侵蚀的荒坡、低盖度灌木林地还需采用整地、施用土壤聚合物等改良土壤特性、提高土壤肥力的措施。

2.加强京北生态屏障建设

——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及保护小区建设

●森林保护区

●湿地保护区

●生态功能区

●生态敏感区保护区

——加强生态修复和重建,恢复生态系统功能

●生态退化区的恢复

运用复垦技术,重点治理马池口沙坑、牛蹄岭、南口、亭自庄、阳坊小流域1.97km2矿山废弃地,关停北部山区采石场、金属矿等废弃矿山,修复矿山废弃地0.96km2。

采矿区修复可采用废石充填、表面覆土的整理技术,调整废石堆边坡,在土地平整和整理的基础上,植树种草,改善废弃地生态景观,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建设人工生态湿地。

通过弃渣整理和采用客土,结合抗旱造林技术对采石矿坑绿化;采用修浆砌石挡墙或码放生态袋挡墙,挡墙内侧回填客土,裸露岩石型溜坡边坡种植植物。

到2009年通过以上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修复退化土地2.934km2,矿山土地复垦率达50%以上,局部矿山废弃地生态环境退化的趋势得以扭转。

●生态脆弱区的保护

●重要生态网络的维护

——营造生态功能网格,构建安全生态格局

●生态安全格局评价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优化自然生态要素布局,改善生态系统结构,提高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育功能,从时空格局调整和景观网络链接两个层次,完善区域生态屏障体系,到2013年区域潜在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和区域生态屏障体系雏形基本形成。

山区森林覆盖率达到70%,平原森林覆盖率达15%;受保护地区面积稳定在17%以上,各项指标达国家生态区建设指标要求。

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退化土地生态恢复与重建规划、生态林业体系建设规划的有序推进,不但提高了全区的森林覆盖率,实现了森林资源空间布局的均衡、合理、有效配置,而且经过5年左右建设,全区基本构建起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骨架,生态屏障体系结构更为完善,生态功能将更为强大。

3.加强河湖水系整治和景观建设

——加强湿地保护和小流域治理

●十三陵小流域治理

●沙河小流域治理

●其他河流治理

——加强河湖水系整治,构建活性水系

●新城城区河湖整治

●新城郊区河湖整治

●京北活性水系构建

——建设京北河岸景观走廊,展现“京枕”风貌

●河岸文化景观廊道建设

●十三陵文化景观廊道带的建设

●沙河文化景观廊道带的建设

●新城及重点镇区的景观走廊建设

4.完善公园及配套设施建设

——城市公园及风景名胜区标准化建设

●城市公园标准化建设

城北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

●风景名胜区标准化建设

——加强公园周边配套设施建设,优化休闲环境

●园区市政附属设施建设

●园区交通配套建设

●园区生活配套建设

——加强公园周边环境整治,构建和谐景区

●园区服务环境整治

●园区旅游秩序环境整治

●园区治安环境整治

5.加强休闲娱乐设施及活动的管理

——加强休闲娱乐及其配套设施建设

●休憩娱乐设施的完善,推进标准化建设

●休憩娱乐设施附属配套设施建设

●周边环境整治

——加强休闲娱乐大型活动的管理

●春节、元宵节大型活动的设计与管理

●其他重要节假日大型活动的设计与管理

●大型活动的监控、预警与应急预案

(六)加快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保障城市运行

1.保障城市供水和排水安全

——按照水环境承载力,科学供水

●需水量评估

●供水量评估

●水环境承载力评估

●水平衡分析

——加强水源地保护,确保水安全

●水源地保护(区内保护、周边整治)

●水质量监控与保护

●水管道监控与供水保障

——加强节水工作

●加强雨水收集

●加强中水回收利用

●再生水的综合利用

●加强节水设施建设与改造

——加快改造排水设施

●新城城区排水管网体系建设

●旧城排水管网改造

●重点积水地区排水管网改造

●城市水灾应对能力建设

——加强城市污水深度处理

●完善污水管网建设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污水保障设施建设

2.提供充足供热和优质清洁能源

——推进集中供热和燃气供热

●加强全区供热及燃气供应的规划

●集中供热中心及配套管网建设

●优化线路设计,科学供热

——调整能源结构,推行清洁能源

●供热能源结构调整

●燃煤设施改造

●清洁能源替代

——加快建筑和市政设施的节能改造

●建筑节能改造

●市政节能改造

3.完善垃圾处理体系

——完善硬件设施建设,推进垃圾处理全程监控

●推行垃圾处理“区-乡-村”三级体系

●完善垃圾处理规划

●加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加强垃圾处理全程监控

——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优化处理工艺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生活垃圾密闭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生活垃圾优化处理

——强化重点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污染源控制

●加强重点工业固体废物监测与处理

●加强固体废物及危险污染源控制

——建立固体废物应急管理体系

4.加强应急避难设施建设

——加快城市防灾避难场所及设施建设

●合理规划全区城市防灾避难场所

●加快城市防灾避难场所及设施建设

●人口特别密集区防灾避难设施建设

●避难场所配套设施建设(生活、交通、安全)

——构建城市减灾避灾应急网络信息系统

●应急网络信息系统与远程监控

●减灾避灾应急处理系统

5.加强地下管线和架空线管理

——加强城市生命线建设和维护,确保城市运行

●架空和地下管线的普查、测绘与数字化

●架空和地下管线的管理与维护

●架空和地下管线的安全保障措施

——加强管理,美化外观

●有序开展架空线入地工作

●架空线外观美化

6.完善城市运行管理,保障城市运行

——完善城市运行监测体系

——完善城市预测预警体系

——完善城市应急响应及管理体系

三、2009年环境建设重点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