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考试125考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61118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00 大小:749.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考试125考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考试125考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考试125考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考试125考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考试125考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考试125考点.docx

《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考试125考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考试125考点.docx(10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考试125考点.docx

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考试125考点

电气工程师分级精解(供配电专业)考点

考点1: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

1.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6~9度地区的新建和扩建的电力设施的抗震设计。

2.电力设施应根据其抗震的重要性和特点分为重要电力设施和一般电力设施。

3.电力设施中的建筑物根据其重要性可分为三类,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重要电力设施中的主要建筑物以及国家生命线工程中的供电建筑物为一类建筑物。

(2)一般电力设施中的主要建筑物和有连续生产运行设备的建筑物以及公用建筑物、重要材料库为二类建筑物。

(3)一类、二类以外的建筑物的次要建筑物等为三类建筑物。

4.电力设施的抗震设防烈度可采用现行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规定的地震基本烈度。

重要电力设施中的电气设施可按设防烈度提高1度,但设防烈度为8度及以上时不再提高。

5.电气设施的抗震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压为220kV及以下的电气设施,8度及以上时,应进行抗震设计。

(2)安装在屋内二层及以上和屋外高架平台上的电气设施,7度及以上时,应进行抗震设计。

6.电气设备、通信设备应根据设防烈度进行选择,当不能满足抗震要求时,可采取装设减震阻尼装置或其他措施。

考点2:

狭窄可导电场所的电气安全;

狭窄的可导电场所是一种主要由金属或可导电体包围而构成的场所,在这种场所内的人员很可能通过其身体大面积与周围金属体相接触,而阻止这种接触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1.电击防护。

当采用安全特低电压时,无论标称电压数值如何,应采用以下直接接触防护方式:

(1)采用遮栏或外护物防护,其外壳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2X。

(2)或者加以绝缘,其耐受试验电压为500V、历时1min。

2.直接接触防护。

不允许采用阻挡物及置于伸臂范围以外的保护措施。

3.间接接触防护。

只允许下列供电方式用作保护措施:

(1)对手持式工具及携带式计量设备的供电:

①采用安全特低电压。

②或者采用电气隔离,隔离变压器的一个二次绕组只应接一台设备,且应优先采用Ⅱ类设备。

当采用Ⅰ类设备时,该设备应至少有一个把手,此把手用绝缘材料制成或具有绝缘衬层。

(2)对手提灯的供电:

①采用安全特低电压。

②用安全特低电压电源供电的内装双绕组变压器的荧光灯,同样是允许的。

(3)对固定安装设备的供电。

4.安全电源和隔离电源应设置于狭窄的可导电场所之外,但符合3.

(2)项规定的荧光灯的内装双绕组变压器可设置在狭窄的可导电场所内。

5.当某一固定安装的设备,要求功能性接地时,则在所有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狭窄的可导电场所内的所有装置外可导电部分和功能性接地之间应进行等电位联结。

考点3:

频率偏差的危害;

1.电力系统若长期处于低频下运行,电动机转速将会下降,生产率下降,有些工厂可能出次品。

频率下降也会使交流电钟计时不准。

2.频率偏差的允许值

(1)根据GB/T15945-1995《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规定,电力系统正常频率偏差的允许值为±0.2Hz,当系统容量较小时,可放宽到±0.5Hz

(2)用户冲击负荷引起的系统频率变动一般不得超过±0.2Hz,根据冲击负荷性质和大小以及系统的条件,也可适当变动限值,但应保证近区电力网、发电机组和用户的安全、稳定运行以及正常供电。

考点4:

蓄油设施;

1.屋内单台电气设备总油量在100kg以上应设置贮油设施或挡油设施。

2.屋外充油电气设备单台油量在1000kg以上时,应设置贮油或挡油设施。

3.民用主体建筑内的附设变电所和车间内变电所的可燃油油浸变压器室,应设置容量为100%变压器油量的贮油池。

4.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燃油油浸变压器室应设置容量为100%变压器油量的挡油设施,或设置容量为20%变压器油量挡油池,并能将油排到安全处所的设施:

(1)变压器室位于容易沉积可燃粉尘、可燃纤维的场所。

(2)变压器室附近没有粮、棉及其他宜燃物大量集中的露天场所。

(3)变压器室下面有地下室。

5.附设变电所、露天或半露天变电所中油量为1000kg及以上的变压器应设置容量为100%油量的挡油设施。

6.集合式并联电容器应设置贮油池或挡油墙,并不得把浸渍剂和冷却油散逸到周围环境中。

考点5:

通道与围栏;

1.屋内GIS配电装置两侧应设置安装检修和巡视的通道,主通道宜靠近断路器侧,宽度宜为2000mm;巡视通道宽度不应小于1000mm。

2.设置于屋内的非封闭式干式变压器,应装设高度不低于1.7m的固定遮栏,遮栏网孔不应大于40mm×40mm。

变压器的外廓与遮栏的净距不应小于0.6m,变压器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0m。

3.厂区内的屋外配电装置其周围应设置围栏,高度不应小于1.5m。

4.配电装置中电气设备的栅状遮栏高度,不应小于1.2m,栅状遮栏最低栏杆至地面的净距不应大于200mm。

如为网状遮栏,则其高度不应小于1.7m,网状遮栏的网孔不应大于40mm×40mm,围栏门应装锁。

考点6:

35~110kV变电所布置设计要求;

1.变电所结构型式

(1)变电所一般为独立变电所,但企业总变电所为了高压深入负荷中心,也可采用附设式。

(2)变电所按配电装置的型式分为屋内式和屋外式。

2.变电所的布置要求

(1)变电所的总平面布置应紧凑合理。

(2)变电所宜设置不低于2.2m高的实体围墙。

(3)变电所内为满足消防要求的主要道路宽度,应为3.5m。

(4)独立变电所的场地设计坡度,应根据设备布置、土质条件、排水方式和道路纵坡确定,宜为0.5%~2%,最小不应小于0.3%,局部最大坡度不宜大于6%。

(5)变电所所区场地宜进行绿化,以改善运行条件和美化环境的目的,但严防绿化物影响电气的安全运行。

(6)变电所控制室的布置设计要求有:

①控制室应位于运行方便、电缆较短、朝向良好和便于观察屋外主要设备的地方。

②控制室一般毗连于高压配电室。

当变电所为多层建筑时,控制室一般设在上层。

③控制屏(台)的排列布置,宜与配电装置的排列次序相对应,以便于值班人员记忆,缩短判别和处理事故时间,减少误操作。

④控制室的建筑,应按变电所的规划容量在第一期工程中一次建成。

⑤无人值班变电所的控制室,仅需考虑临时性的巡回检查和检修人员的工作需要,故面积可适当减少。

考点7:

避雷器选择;

1.参数选择:

阀式避雷器应按相关规定所列技术条件选择。

2.采用阀式避雷器进行雷电过电压保护时,除旋转电机外,对不同电压范围、不同系统接地方式的避雷器选型。

3.阀式避雷器标称放电电流下的残压(Ures),不应大于被保护电器设备(旋转电机除外)标准雷电冲击全波耐受电压(BIL)的71%。

4.有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和碳化硅阀式避雷器的额定电压,在一般情况下应符合下列要求:

(1)110kV有效接地系统不低于0.8Um。

(2)3~10kV和35kV、66kV系统分别不低于1.1Um和Um;3kV及以上具有发电机的系统不低于1.1倍发电机最高运行电压。

(3)中性点避雷器的额定电压,对3~20kV和35kV、66kV系统,分别不低于0.64Um和0.58Um;对3~20kV发电机,不低于0.64倍发电机最高运行电压。

5.采用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作为雷电过电压保护装置时,应符合相应要求。

6.对中性点为分级绝缘的110kV、220kV变压器,如使用同期性能不良的断路器,变压器中性点宜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保护。

7.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按其标称放电电流的分类。

8.系统额定电压35kV及以上的避雷器宜配备放电动作记录器。

考点8:

限流电抗器选择;

1.参数选择:

(1)普通电抗器XK%>3%时,制造厂已考虑连接于无穷大电源、额定电压下,电抗器端头发生短路时的动稳定度。

(2)分裂电抗器动稳定保证值有两个,其一为单臂流过短路电流时之值,其二为两臂同时流过反向短路电流时之值。

(3)安装方式是指电抗器的布置方式。

普通电抗器一般有水平布置、垂直布置和品字布置三种。

进出线端子角度一般有90°、120°、180°三种,分裂电抗器推荐使用120°。

2.额定电流选择。

普通电抗器的额定电流选择:

(1)电抗器几乎没有过负荷能力,所以主变压器或出线回路的电抗器,应按回路最大工作电流选择,而不能用正常持续工作电流选择。

(2)变电所母线分段回路的电抗器应满足用户的一级负荷和大部分二级负荷的要求。

3.电抗百分值选择。

普通电抗器的电抗百分值应按下列条件选择和校验:

(1)将短路电流限制到要求值。

(2)正常工作时电抗器上的电压损失(△u%)不宜大于额定电压的5%。

(3)校验短路时母线上的剩余电压:

当出线电抗器的继电保护装置带有时限时,应按在电抗器后发生短路计算。

考点9:

操作过电压的性质;

电网中的电容、电感等储能元件,在发生故障或操作时由于其工作状态发生突变,将产生充电再充电或能量转换的过渡过程,电压的强制分量叠加以暂态分量形成操作过电压。

其作用时间约在几毫秒到数十毫秒之间。

倍数一般不超过系统最高相电压的4倍。

操作过电压的幅值和波形与电网的运行方式、故障类型、操作对象有关,再加上操作过电压中其他多种随机因素的影响,使得对操作过电压的定量分析,大多依靠实测统计和模拟研究。

故障形态不同或操作对象不同,产生过电压的机理也不同。

因而所采取的针对性限制措施也各异。

考点10:

单根避雷线的保护范围;

当避雷线的高度h≥2hr时,无保护范围;当避雷线的高度h<2hr时,应按下列方法确定。

确定架空避雷线的高度时应计及弧垂的影响。

在无法确定弧垂的情况下,当等高支柱间的距离小于120m时架空避雷线中点的弧垂宜采用2m,距离为120~150m时宜采用3m。

1.距地面hr处作一平行于地面的平行线;

2.以避雷线为圆心、hr为半径,作弧线交于平行线的A、B两点;

3.以A、B为圆心,hr为半径作弧线,该两弧线相交或相切并与地面相切。

从该弧线起到地面止就是保护范围;

4.当h小于2hr且大于hr时,保护范围最高点的高度ho应按下式计算

h0=2hr-h

5.避雷线在hx高度的xx′平面上的保护宽度,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bx--避雷线在hx高度的xx′平面上的保护宽度,m;h--避雷线的高度,m;hr--滚球半径,m;hx--被保护物的高度,m。

6.避雷线两端的保护宽度按单支避雷针的方法确定。

考点11:

其他防雷措施;

1.当一座防雷建筑物中兼有第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时,其防雷分类和防雷措施宜符合下列规定:

(1)当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部分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30%及以上时,该建筑物宜确定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2)当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部分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30%以下,且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部分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30%及以上时,或当这两类防雷建筑物部分的面积均小于建筑物总面积的30%,但其面积之和又大于30%时,该建筑物宜确定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但对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部分的防雷电感应和防雷电波侵入,应采取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保护措施。

(3)当第一、二类防雷建筑物部分的面积之和小于建筑物总面积的30%,且不可能遭直接雷击时,该建筑物可确定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但对第一、二类防雷建筑物部分的防雷电感应和防雷电波侵入,应采取各自类别的保护措施;当可能遭直接雷击时,宜按各自类别采取防雷措施。

2.当一座建筑物中仅有一部分为第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时,其防雷措施宜符合下列规定:

(1)当防雷建筑物部分可能遭直接雷击时,宜按各自类别采取防雷措施。

(2)当防雷建筑物部分不可能遭直接雷击时,可不采取防直击雷措施,可仅按各自类别采取防雷电感应和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

(3)当防雷建筑物部门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50%以上时,该建筑物宜按相关规定采取防雷措施。

3.当采用接闪器保护建筑物、封闭气罐时,其外表面的2区爆炸危险环境可不在滚球法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4.固定在建筑物上的节日彩灯、航空障碍信号灯及其他用电设备的线路,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采取相应的防止雷电波侵入的措施。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无金属外壳或保护网罩的用电设备宜处在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不宜布置在避雷网之外,并不宜高出避雷网。

(2)从配电盘引出的线路宜穿钢管。

钢管的一端宜与配电盘外壳相连;另一端宜与用电设备外壳、保护罩相连,并宜就近与屋顶防雷装置相连。

当钢管因连接设备而中间断开时宜设跨接线。

(3)在配电盘内,宜在开关的电源侧与外壳之间装设过电压保护器。

5.粮、棉及易燃物大量集中的露天堆场,宜采取防直击雷措施。

当其年计算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时,宜采用独立避雷针或架空避雷线防直击雷。

独立避雷针和架空避雷线保护范围的滚球半径hr可取100m。

6.在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网)的支柱上严禁悬挂电话线、广播线、电视接收天线及低压架空线等。

考点12:

变电所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

1.变电所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除利用自然接地极外,应敷设以水平接地极为主的人工接地网。

人工接地网的外缘应闭合,外缘各角应做成圆弧形,圆弧的半径不宜小于均压带间距的一半。

接地网内应敷设水平均压带。

接地网的埋设深度不宜小于0.6m。

2.在有效接地和低电阻接地系统中,变电所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当接地电阻不符合式R≤

的要求时,其人工接地网及有关电气装置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1)为防止转移电位引起的危害,对可能将接地网的高电位引向所外或将低电位引向所内的设施,应采取隔离措施。

(2)考虑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的影响,当接地网电位升高时,变电所内的3~10kV阀式避雷器不应动作或动作后应承受被赋予的能量。

(3)设计接地网时,应验算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

3.当人工接地网局部地带的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超过规定值,可采取局部增设水平均压带或垂直接地极铺设砾石地面或沥青地面的措施。

4.变电所的接地装置应与线路的避雷线相连,且有便于分开的连接点。

当不允许避雷线直接和变电所配电装置架构相连时,变电所接地网应在地下与避雷线的接地装置相连接,连接线埋在地中的长度不应小于15m。

5.变电所电气装置中下列部位应采用专门敷设的接地线接地。

(1)110kV钢筋混凝土构件支座上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

(2)箱式变电站的金属箱体;

(3)直接接地的变压器中性点;

(4)变压器、高压并联电抗器中性点所接消弧线圈、接地电抗器、电阻器或变压器等的接地端子:

(5)GIS的接地端子;

(6)避雷器、避雷针、线等的接地端子。

6.当不要求采用专门敷设的接地线接地时,电气设备的接地线宜利用金属构件、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钢筋、穿线的钢管和电缆的铅、铝外皮等。

利用以上设施作接地线时,应保证其全长为完好的电气通路,并且当利用串联的金属构件作为接地线时,金属构件之间应以截面不小于100mm2的钢材焊接。

7.在有效接地系统及低电阻接地系统中,变电所电气装置中电气设备接地线的截面,应按接地短路电流进行热稳定校验。

8.校验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高电阻接地系统中电气设备接地线的热稳定时,敷设在地上的接地线长时间温度不应大于150℃,敷设在地下的接地线长时间温度不应大于100℃。

9.与架空送、配电线路相连的6~66kV高压电气装置中的电气设备接地线,还应按两相异地短路校验热稳定。

10.接地线应便于检查,但暗敷的穿线钢管和地下的金属构件除外。

潮湿的或有腐蚀性蒸汽的房间内,接地线离墙不应小于10mm。

11.接地线应采取防止发生机械损伤和化学腐蚀的措施。

12.在接地线引进建筑物的入口处,应设标志。

明敷的接地线表面应涂15~100mm宽度相等的绿色和黄色相间的条纹。

13.变电所电气装置中电气设备接地线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接地线应采用焊接连接。

当采用搭接焊接时,其搭接长度应为扁钢宽度的2倍或圆钢直径的6倍。

(2)当利用钢管作接地线时,钢管连接处应保证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当利用穿线的钢管作接地线时,引向电气设备的钢管与电气设备之间,应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3)接地线与管道等伸长接地极的连接处,宜焊接。

连接地点应选在近处,并应在管道因检修而可能断开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仍能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管道上表计和阀门等处,均应装设跨接线。

(4)接地线与接地极的连接,宜用焊接;接地线与电气设备的连接,可用螺栓连接或焊接。

用螺栓连接时应设防松螺帽或防松垫片。

(5)电气设备每个接地部分应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母线相连接,严禁在一个接地线中串接几个需要接地的部分。

14.变电所配电装置构架上避雷针(含悬挂避雷线的架构)的集中接地装置应与主接地网连接,由连接点至变压器接地点沿接地极的长度不应小于15m。

15.变电所主控制楼(室)和配电装置室屋顶避雷针等的接地线、接地极布置及其与变电所电气装置接地网之间的连接方式等,应符合《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的要求。

16.发电厂和变电所有爆炸危险且爆炸后可能波及变电所内主设备或严重影响发供电的建筑物防感应雷电过电压的接地线、接地极的布置方式应符合《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的要求。

考点13:

照明电压;

1.照明光源电压选择:

(1)一般照明光源电压采用220V,1500W及以上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的电源电压宜采用380V。

(2)移动式和手提式灯具,以及某些特殊场所,应采用安全特低电压(SELV)供电,其工频交流电压值在干燥场所不大于50V,在潮湿场所不大于25V。

2.电源电压质量要求:

照明灯具输入端的端电压不宜大于其额定电压的105%,不宜低于下列值:

(1)一般工作场所:

95%;

(2)远离变电所的小面积一般工作场所难以满足

(1)要求时,可为90%;

(3)应急照明、城市道路照明、警卫照明和用SELV供电的照明:

90%。

考点14:

交、直流电动机电气反接制动方式;

反接制动是将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电源相序反接或将直流电动机的电源极性反接而产生制动转矩的一种电制动方法。

反接制动时,电源电压与电动机转子电势相叠加,造成较大的反接制动电流。

为了限制反接电流,在转子中必须再串接反接制动电阻rfb。

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在反接制动时,转子接频敏变阻器比接电阻更好。

因其阻抗可随频率的变化而变化,能自动地限制反接制动电流,因此它更适应于经常反接的系统,能获得平滑的正反向运转。

考点15: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要点;

1.设计中应注意,从配线架至信息插座的配线长度不得超过90m。

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产品类别及链路、信道等级的确定,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功能等因素。

3.同一布线信道及链路的缆线和连接器件应保持系统等级与阻抗的一致性。

4.工程设计中信息点设置的密度是个重要问题,直接影响到用户使用的方便程度和投资的多少,故每个项目应与用户商议确定。

5.标准较高的写字楼等民用建筑,语音、数据可均采用综合布线系统,以便于灵活分配数据、语音信息点。

6.宾馆客房每间应设1个信息插座,以便于客户上网或作为视频点播用。

7.大开间办公室或开发商投资的项目,信息点位置和数量不确定因素较多,宜采用初期投资较少、灵活性较大的开放式办公室布线结构,设集中式多用户信息插座或集合点接线箱,安装于柱子上或比较固定的墙上。

8.在机场候机楼、新闻发布厅、报告厅等可能需要无线上网的场所,宜设无线上网连接点(即WLAN的AP)。

9.在住宅、工业厂房等信息点比较分散的场合,距离交接间(弱电间)较远、超出配线距离要求时,可采用墙挂式综合布线配线箱。

10.门禁控制器、考勤机、食堂售饭、车库管理室等“一卡通”网点宜预留信息点。

11.单模和多模光缆的选用应符合网络的构成方式、业务的互通互连方式及光缆在网络中的传输距离。

12.从工程造价考虑,一般场所宜采用非屏蔽系统。

当非屏蔽系统不能满足工程需要时,可采用屏蔽布线系统。

13.配线子系统缆线应采用非屏蔽或屏蔽4对对绞电缆,在信息量特别大的场所,需要时也可采用室内多模或单模光缆(即光纤到桌面)。

考点16:

程控电话交换机房的设计;

1.电话站位置与面积。

2.电话站电源与接地。

(1)电话站的交流电源应按所在楼内的重要负荷供电,

(2)电话站所需交流电源容量应按电话站远期容量考虑,根据所选设备的要求,并同时考虑以下因素叠加计算:

①交换机正常运行所需功率(可按每门48V、50mA估算)。

②传输设备等其他通信设备所需功率。

③给蓄电池充电所需功率。

④整流器效率(可按0.7左右估算)。

(3)蓄电池组。

3.配线设备。

4.根据管理需要,电话站应设计费装置。

交换机容量大于1000门时,宜设维护终端。

5.电话站机房环境要求。

考点17:

综合布线系统六个部分的功能和配置要求;

1.一个独立的需要设置终端设备的区域宜划分为一个工作区。

2.配线子系统。

(1)配线子系统应由工作区的信息插座,信息插座至楼层配线设备(FD)的配线电缆或光缆、楼层配线设备和跳线等组成。

(2)配线子系统应采用4对双绞电缆,在需要时也可采用光缆,配线子系统根据整个综合布线系统的要求,应在交接间或设备间的配线设备上进行连接。

(3)配线电缆可选用普通的综合布线铜芯双绞电缆,在必要时应选用阻燃、低烟、低毒等电缆。

(4)信息插座应采用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或光缆插座。

(5)配线设备交叉连接的跳线应选用综合布线专用的插接软跳线,在电话应用时也可选用双芯跳线。

3.干线子系统。

(1)干线子系统应由设备间的建筑物配线设备(BD)和跳线以及设备间至各楼层交接间的干线电缆组成。

(2)干线子系统对数据应用可采用光缆、超五类或六类对绞电缆,电缆的长度不应超过90m,对电话应用可采用3类对绞电缆。

4.设备间。

5.管理。

6.建筑群子系统。

(1)建筑群子系统应由连接各建筑物之间的综合布线缆线、建筑群配线设备(CD)和跳线等组成。

(2)建筑物之间的缆线宜采用地下管道或电缆沟的敷设方式,并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

(3)建筑群干线电缆、光缆、公用网和专用网电缆、光缆(包括天线馈线)进入建筑物时,都应设置引入设备,并在适当位置终端转换为室内电缆、光缆、引入设备还包括必要的保护装置。

考点18:

电工电子设备防触电保护分类;

1.设备分类。

分类的数字只表示设备防触电保护所采用的方式,并不反映设备的安全等级。

(1)0类设备。

仅靠基本绝缘作为防触电保护的设备,当设备有能触及的可导电部分时,该部分不与设施固定布线中的保护(接地)线相连接,一旦基本绝缘失效,则安全性完全取决于使用环境。

(2)Ⅰ类设备。

设备的防触电保护不仅靠基本绝缘,还包括一种附加的安全措施,即将能触及的可导电部分与设施固定布线中的保护(接地)线相连接。

(3)Ⅱ类设备。

设备的防触电保护不仅靠基本绝缘,还具备像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这样的附加安全措施。

这种设备不采用保护接地的措施,也不依赖于安装条件。

(4)Ⅲ类设备。

设备的防触电保护依靠安全特低电压(SELV)供电,且设备内可能出现的电压不会高于安全特低电压。

2.设备主要特征及安全措施表。

按照这一分类,防触电保护是由周围环境、设备本身或供电系统提供。

下表列出了设备按防触电保护分类的主要特征,指出了一旦基本绝缘失效所需要的安全措施。

考点19:

IT系统的接地故障保护;

1.在IT系统的配电线路中,当发生第一次接地故障时,应由绝缘监视电器发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