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舜故里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60944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虞舜故里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虞舜故里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虞舜故里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虞舜故里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虞舜故里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虞舜故里考.docx

《虞舜故里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虞舜故里考.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虞舜故里考.docx

虞舜故里考

虞舜故里考

作者:

陈坠

中国历史上,朝代自夏禹始,之后为商,再后为周,史称三代(或称三王),争议几无。

但三代以上,则纷纭众说,莫衷一是。

不过,大多都归纳出五帝,五帝之中,排在末位的通常都是虞舜。

这说明,关于舜的文字记载,已明显与神话传说拉开了距离,而接近于寻常人家之生活插曲以及英雄人物之传奇故事。

有鉴于此,我们才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舜是人而不是神。

因此,关于舜之故里的证实,就不再是子虚乌有的了。

河姆渡遗址的发掘,使一些有识之士,重新考虑到:

余姚乃虞舜故里,中国历代文献,有关于舜与余姚的文字记载,余姚至今仍流传有许多虞舜古迹。

但联想与揣测,不能代替事实与结论。

本文依据先秦文献中的蛛丝马迹,以及民间传说、考古成果、风土地貌等等,拟对此作一粗疏大略的罗致,以就教于方家。

一、姚墟姚水 姚姓有虞

中国先帝之姓大都从水:

黄帝成于姬水而姓姬,炎帝长于姜水而姓姜;所以,舜帝因长于姚水而姓姚,也就顺理成章。

姚水今称姚江,又称舜江、舜水;源出余姚西南太平山及菁山,东流至甬入海。

姚江成于何时,不得而知,推测大致与河姆渡遗址第一文化层相去不远,距今约5200-4700年左右。

舜降世时,姚江已经形成,但河姆渡已成废墟,故称姚墟。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所谓姚墟,恰恰是先留下的废墟;而余姚之“余”,在古汉语中写作“馀”,意思是剩下的,引申为遗留、遗存,李白诗中有“城荒古迹馀”。

由此可知余姚之名,是姚墟遗存之意。

姚江之名,想来也与之不无关系。

姚江虽然不大,但一直远近闻名。

北魏郦道元,把姚江释为《夏书》中扬州三江之一:

“江水又东迳余姚县故城南,县城是吴将朱然所筑:

南临江津,北负巨海;夫子所谓沧海浩浩,万里之渊也......江水又东注于海,是所谓三江者也。

故子胥曰:

吴、越之国,三江环之。

”①姚墟与姚水合称二姚。

《离骚》中有“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虞之二姚。

”少康乃大禹后裔,曾封少子无余于越,以留守会稽之禹冢。

屈原《天问》云:

“舜闵在家,父何以鳏?

尧不姚告,二女何亲?

”当尧听了来自姚墟姚水的人们有关舜的种种美德的报道后,便断然把自己的两个女儿下嫁给当时还只是布衣的虞舜。

氏的本义,应与氏族部落有关,氏暗示着事功成就与氏族特征,同时也兼有行家里手之意:

“氏,犹家也。

”譬如,炎帝称神农氏,意谓“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②;黄帝称轩辕氏,意谓“黄帝始垂前裳,有轩冕之服,故天下号轩辕氏”③。

另外,构木为巢被称为有巢氏,钻木取火被称为燧人氏,疱厨杀宰被称为疱牺氏。

舜姚姓而有虞氏,故对有虞氏的合理解释,或许应该是这样的:

有,乃大有,即大丰收。

有,在古文字中,从手而持月,月乃刺田工具,耒耜之类;令人想起有虞氏所独有的“舜耕历山”之说法。

上古时,江南土地已十分肥沃,出产丰富,有河姆渡遗址作证;有稻谷丰收,才有储米仓廪,才有舜涂廪之故事;而仓廪实则知礼节,所以才有舜大孝之美谈。

“昔者,舜区夫也,土地之厚,则得而‘有’之”④,说的正是此意。

而有虞之“虞”,唯一涉及事功方面的解释,便是“古代掌管山泽的人”,如《史记》中“益主虞,山泽辟”。

恰恰也只有江南一带的山泽,最值得一管,同时也只有谙熟大山深水的人,才委以“虞”任。

《史记.五帝本纪》:

“尧使舜入山林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

”《说文》解释道:

“舜入山林之官,勤于职事,虽风雨而不误。

”正因为舜从小就在江南山泽躬耕渔猎,所以才能“纳于大麓,烈风雨而弗迷”⑤。

相反,舜若生长于中土冀州,便不可思议,因大禹治水之前,冀州正处于“汤汤洪水方割,浩浩怀山襄陵”。

《吕览.审为篇》有:

“昔上古龙门未辟,吕梁未发,河出孟门,大溢逆流,无有丘陵沃野,平原谢阜尽皆灭之,名曰鸿水。

”可见,其时中土,还是一片不毛之地。

舜之都于蒲坂,是在为尧起用且水治告成以后,故许多记载都曾强调:

舜一陡成聚,二陡成邑,三陡成都。

二、凿井而饮 耕田而食

中国最古老的艺术珍品,都与山清水秀的南方结下不解之缘。

从流传下来不多的与舜有关的文艺作品来看,便透露了舜与东南古土间的血肉联系。

刘勰在《文心雕龙.祝盟》中,清晰地载有舜“耕于历山”时的悠然情调:

“舜之祠田云:

‘荷此长耜,耕彼南亩,四海俱有。

’”已有专家认定:

与北方旱地之“锄耕农业”相对应的,正是南方水田之“耜耕农业”;而河姆渡出土的大量骨耜与稻谷,恰好又表明了余姚乃“耜耕农业”的发源地。

又,《吴越春秋》保存下来的上古诗歌《弹歌》,一开口就反映出鲜明的南方特征: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淮南子》谓:

东南之美者,有会稽竹箭。

《史记》中,舜之能以两笠死里逃生的记载,想来也只有在多竹之东南一带才成。

上古诗歌中的《击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何有于我哉?

”活脱脱如河姆渡先民之生活情景的生动写照;在河姆渡第二文化层内,人们发现有一口为我国最早的木结构水井。

较早记下这首诗歌者,正是与余姚毗邻的上虞人王充,他在《论衡》一书中,至少两次记下此诗。

《老子》中那段关于上古之时“小国寡民”的记述,显然也只能发生在南方;理由很简单,当尧之时与之前,中原一带,“十日并出”,“洪水振天”,居处条件十分恶劣,是不可能有此番太平景象的。

《庄子.让王》:

“舜以天下让善卷,善卷曰:

‘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毛皮,夏日衣葛希。

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书.禹贡》中所称扬州(古越州)“岛夷卉服”,“岛夷”即东南沿海居民,而“卉服”正是“葛希”之谓,也解作“斗笠、蓑衣”。

《淮南子》:

“匈奴出秽裘,于越生葛希。

舜另有一首特别钟爱的《南风》歌: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韩诗外传》、《史记.乐书》、《尸子》等,均有“舜弹五弦之琴以歌《南风》”一说。

《正义》释《南风》是“孝子之诗”:

“南风养育万物,故孝子之歌也。

得父母生长,如万物得南风也。

”《史记.乐书》:

“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

”所以舜之迁于负夏,都于蒲坂,贵为天子,仍不忘故乡历山父老,不免频频回首江南。

这种“弹琴一曲,志愿毕矣”的心态,晋时复见于舜的相去历山不足卅里的上虞老乡嵇康;嵇康所著《琴赋》之灵思,想必也得益于舜。

《礼记.乐记》:

“金、石、丝、竹,乐之器也。

”江南至今仍流传有“江南丝竹”。

东南越地山好水好,钟灵毓秀,所以越女洁白秀美,越歌委婉细腻,都不是没有来由的,这在舜时其舞曲《韶》中,便已见尽善尽美。

《论语》:

“子谓《韶》,‘尽美矣,尽善也’”“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显然,无外美之山水,便无内秀之先民;《安庆府志》云:

“吴越多秀民”,“秀民”才唱得出“丽歌”。

公元前六世纪流传的《越人歌》,便是这种委婉柔美的典型之作。

诚然,大楚也在江南,故楚辞之缠绵悱恻,亦非无因。

人到伤心处,边歌边哭的风俗,同样也滥觞于舜时。

《书.大禹谟》:

“帝初于历山,往于田,日号泣于昊天。

”《孟子.万章上》:

“舜往于田”,“号泣于昊天。

”《颜氏家训.风操篇》:

“礼以哭有言者为号。

”此处号泣,正是且言且泣。

舜微为庶人时,常遭父母兄弟的伤害,痛心至极,便伫立田野,向苍天哭诉自己的不幸。

号泣进而又演变为歌哭。

《吴越春秋》记述了这一方式的沿革:

“越夫人哭而歌之曰:

‘......心惙惙兮若割,泪泫泫兮双悬。

’”无独有偶,邑人王阳明在那篇别具肺肠的散文《瘗旅文》中,也以同样的方式,对素昧平生的天涯逐客,“嗟叹于涕泣而告之曰”,继而又“吾为尔歌,尔听之”。

其实,越剧中最哀婉动人的曲调,便是源自民间的歌哭:

长歌当哭,这在东南沿海的农村地区,一直盛行不衰。

笔者幼时曾亲历这种民间歌哭的场景,其印象之深至今未能磨灭。

三、东南神州 鸾凤和鸣

关于舜与东南古土间的联系,我们还可从有关舜时的衣食住行、风俗人情的文献记载中,再参照河姆渡遗址所呈现的文明,来探寻其飘缈的踪影;虽然仅仅是一些蛛丝马迹,却常常透露出令人信服的消息。

我们不妨注意一下,舜与黑齿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竹书纪年》云:

“帝舜......龙颜大口,黑色,身长一尺六寸。

”此大口内之黑色,正是黑齿之谓。

《礼记》谓:

“昔者有虞氏贵德而尚齿。

”《史记.赵世家》:

“夫剪发纹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黑齿雕题,却冠秫绌,大吴之国也。

”比司马迁记载还早,则有《管子.小匡篇》:

“南至吴越......雕题黑齿。

”可见这种习俗,在春秋吴越时尚在流行。

所谓黑齿,《史记集解》刘逵曰:

“以草染齿,用白作黑。

”又,《淮南子.坠形训》在谈及“自东南至东北方,有大人国、君子国、黑齿民、玄股民”时,汉高诱注:

“其人黑齿,食稻啖蛇。

”这里说得很明确:

黑齿同食稻。

《汉书.地理志》:

“东南曰扬州,其山曰会稽,薮曰具区,川曰三江.....畜且鸟兽,谷宜稻。

”而“河内曰冀州......谷宜黍稷。

”进一步表明:

黑齿民食稻,在东南会稽一带。

东南沿海居民的平均身高,与北方人相比,总要矮人一截,想必也与食稻有关。

故有的文献称“舜身短”,因为与其他先帝相比,舜要短一到三尺;如尧为七尺二寸,而禹则有九尺九寸。

另据《山海经.大荒南经》:

“有哉氏之国,帝舜生无淫,降哉处,是谓巫哉民。

巫哉民盼姓,食谷。

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穑,食也;爱有歌舞之鸟,鸾鸟自歌,凤鸟自舞。

爱有百兽,相群爱处,百谷所聚。

”不绩不经而服,作注者认为是“自然有布帛也”,且特意点出:

“《夏书》云:

岛夷卉服,此其义也。

”《吴越春秋》中,越王勾践,曾向吴王夫差贡献布帛无数。

从这段记载里,我们还可以看出,舜与越先民鸟图腾之间的联系:

“苍梧多象之地,会稽众鸟所居”“越王为人长颈鸟喙”⑥“大越海滨之民,独以鸟田”⑦等。

越国将亡时,越王夫人随勾践赴吴哭而歌之曰:

“愿我身兮如鸟,身翱翔兮矫翼。

”令人想起舜的一个传说:

“舜父母憎舜,使其涂廪,自下焚之,舜服鸟工衣服飞去。

”而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双鸟舁日”象牙雕刻,更被认为是鸟崇拜的有力证据。

双鸟是否可以理解为鸾和凤,成语“鸾凤和鸣”,想必是“鸾鸟自歌,凤鸟自舞”之意。

《山海经.海内经》:

“帝俊有子八人,是始为歌舞。

”《尚书.舜典》:

“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说的正是舜时歌舞盛况。

河姆渡遗址中有陶埙及可以模仿鸟鸣的骨哨,是我国目前所发现最早的吹奏乐器。

又,《礼记.明堂》谓:

“鸾车,有虞氏之路也。

”李白梦入浙江剡溪,作《梦游天姥吟留别》,其中有诗句“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礼记》保存了大量上古先帝的轶事和习俗,除了“有虞氏鸾车”、“有虞氏米廪”,还记有“有虞氏瓦棺”⑨。

《淮南子.汜论训》中也载有“有虞氏用瓦棺”,并有高诱注:

“瓦棺,陶瓦。

”很难说这只是巧合,此前早些时候,《宁波日报》曾有报道:

河姆渡遗址附近的鲞架山遗址,新出土两千余件文物,其中瓮罐和夹碳红衣陶为首次发现。

瓮罐葬,据称是河姆渡先特殊的丧葬习俗。

这种习俗,将人的尸体用火烧烤后,再把遗骨放时陶瓦罐内,而后入土安葬。

此为古代火葬之雏形。

虞舜所用瓦棺,大概与此类似。

不然,若烧成比人还大的陶瓦棺材,则是匪夷所思的。

新石器时代,黄河中下游的房屋以半地穴式为主。

《诗经》之“陶复陶穴,未有家屋”,《周易》所谓“上古穴居而野处”,指的正是中原地区;东南沿海因地处低洼,土质“涂泥”,根本无法穴居,因而只能巢居,至少也得架空着住。

《礼记.礼运》:

“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樽巢。

”此外所谓先王,应是唐尧以前。

其时东南,河姆渡先民早已经发现了干栏式建筑。

舜迁居冀州后,把东南文明带到中土,所以《淮南子.诠言训》谓:

“舜作室筑墙茨屋辟地树谷,令民皆知去岩穴各有家。

”孙忠来先生《河姆渡文化探源》指出:

“商周时期流行的一些重要青铜器,如釜、鼎、豆、、杯等,在半坡遗址没有发现,反而在远在数千里之外的东海边上的河姆渡遗址中找到了它们的祖型。

”这说明中国文化很有可能是由东南传向西北的,而始作俑者,又不能不令人想到虞舜。

早在30年代,历史学家卫聚贤就著文:

《中国文化起源于东南发达于西北的探讨》⑩。

实际上,这一争论早在先秦,就已经开始了。

王充在《论衡.难岁篇》中,对上古九州之中心。

便分述了儒者、周公、邹衍的不同观点。

而阴阳家邹衍所持的观点,正是卫聚贤先生所坚持的立场:

“儒者论天下九州,以为东西南北尽地广长,九州之内五千里,竟三河土中;周公《卜宅经》曰:

‘王来绍上帝,自服于土中’,洛则土之中也;邹衍论之,以为九州之内五千里,竟合为一州在东。

东位名曰赤县州。

”⑾另外,《淮南子.坠形训》也有相类似的说法:

“何为九州?

东南神州曰农土......正中冀州曰中土。

”足见上古时东南并非有的史书所称“蛮荒之地”。

四、渔于雷泽 陶于河滨

说到舜的早年经历,《史记》中有一段影响较深远的简述,大意如下:

舜耕于历山,渔于雷泽,陶于河滨。

此说较早见自《吕氏春秋》以及《墨子.尚贤》。

关于“舜耕历山”,人们谈论较多,大概与距余姚县城五六十里开外,确乎存在一个历山有关。

《余姚六仓志.山川》中,除记述了“历山麓大古塘......有象田、舜井、石床诸迹”外,还引用旧县志中一个叫叶华滋的考察记述:

“历山方广仅数亩,高寻丈计,......山阳石壁镌‘耕隐’二字,有石嵌空横覆如床,可坐数人,相传为帝舜耕时避雨处。

”北宋王安石路经余姚历山时,曾“闵然望历山而赋之”:

“历山之峨峨兮,予汝耕之,孰汝强之?

”直到不久前,那儿还有学校叫“舜耕小学”。

舜既生生于姚墟,长于姚水,耕于历山,那么其所渔之泽,一定相去不远。

应如山东濮县、山西永济均有“历山”一样,所谓的“雷泽”也如影随形。

山东濮县东南接荷泽县界,有汉时成阳故城,晋时称城阳,至隋方更名雷泽县。

《书.禹贡》:

“雷夏既泽”,《孔传》:

雷夏,泽名。

显然,这是后人为附会“舜渔于雷泽”,而简称之“雷泽”。

山西永济县之雷泽,在县南45里雷首山下,其水南流而入黄河,它的本名原是雷水;一望而知,此乃因水有雷名,强为牵合。

最早确指雷泽的典籍,为《山海经》;不仅确称“雷泽”,还确指方位“海内东”:

“雷泽......在吴西。

⑿”且“海内东经”之区域中,另有一条“会稽山在大越南”,可相与参证。

吴西之雷泽,即今浙北之太湖。

先秦文献里,也常称太湖作具区、震泽。

《周易》中,震为八封之一,解为雷。

舜渔于雷泽,即渔于今浙北太湖。

宋人王杼在《野客丛书.地理讹舛》中云:

“舜渔雷泽,正城阳之雷泽,而周处《风土记》,乃以吴越之太湖大雷山,小雷山为舜渔之所。

”其实,恰恰是周处正确,因为山东城阳之雷泽名始于隋朝,如上所说,乃附会雷夏泽之故。

舜之陶于河滨,其所谓河滨,可解为今杭州湾畔;余姚历山,距海湾不过几里。

离海太近,故陶土中多盐份,但舜异才,“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

”⒀《正义》解释说:

苦,读如“盐”音,古盐之意。

因河海难分,故陶于河滨,《抱扑子内篇.祛惑》中作“舜......隐耕历山,渔于雷泽,陶于海滨”。

黄宗羲《孟子师说》云:

“今余姚、上虞两县,皆以舜得名......其土中,耕者往往得古陶器。

舜之古迹。

舜之古迹在此两县为最多。

”近年在河姆渡遗址所发掘出的多得无法计量的陶器碎片,进一步证实了此地乃中国陶文化的发祥地。

至于说舜与海的关系,显然,舜之“陶于海滨”,无疑要比“陶于河滨”更为正确。

郦道元认之《水经注》,称余姚故城“南临江津,北负巨海”。

孟子曾认为,舜乃“东夷之人”,故东汉越岐《孟子》注为:

“诸冯、负夏、鸣条,皆地名,负海也,在东方夷服之地,故曰东夷之人也。

”而“东夷”有时常被解作“东海”,如《史记.齐太公世家》:

“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

”《集解》注:

“东夷之人。

”又,《越绝书》谓:

“越人......习之于夷;夷,海也。

据《孟子》载:

当学生桃应问孟子,如果舜的父亲犯了法,舜将作怎样的选择?

孟子的回答显然已考虑到了舜的早年生活习性:

“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

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⒁。

对此,明朝时,余姚才子吕天成,还专门演绎出一部关于舜的戏剧《齐东绝倒》,且同时又名之为《海滨乐》。

剧中描绘了虞舜抵达海滨时的欢欣:

“呀呀呀!

海色晴。

好好好!

好看那蜃气楼台接赤城。

他他他,治水安民;我我我,力田穿井。

”赤城,在四明山南,天台山北;诗人李白有诗:

“四明三千里,朝起赤城霞。

”《庄子.让王》中也有:

“舜以天下让其友石户之农。

石户之农曰:

‘卷卷乎后之为人,葆力之士也。

’以舜之德为未至也,于是夫负妻载,携子以入于海,终身不返也。

”这里,石户为地名,农即人也;《庄子.疏》陆德明云:

“江南唤人作农。

此则舜之友人也。

”“以入于海”,《庄子.释文》司马云:

“居其洲岛之地与其曲隈中也。

”姚江入海口不远,即为舟山群岛,古时称方丈蓬莱;其时江南而去海岛不远者,惟有古越扬州即会稽一带。

 

五、隐耕历山 无为而治

余姚名山遍布,其所以出名,大都与隐者有关。

四先贤居首的严子陵,正是作为著名隐士得以流芳后世,子陵所居陈山,变因其客星隐耀,而更名为客星山。

之后,又有虞喜隐居姚东大隐山,大隐之名,想来已不言而喻。

与大隐山相邻的化安山,双瀑香茗,翠竹溪流,是当年黄宗羲的终隐之地。

成语“东山再起”之东山,据称亦在姚南,相传为谢安隐居之地。

而向以道家之洞天福地著称的四明群山更留下无数的绿野仙踪。

不过,姚北历山才是最早的隐者之山,隐者正是五帝之一的虞舜。

《抱扑子内篇.祛惑》:

“舜孤茕小家耳,然有异才,隐耕历山。

”正如儒家把舜看作美德的化身,道家则把舜奉若无为而治的神明。

如《尸子.仁意》:

“舜无为也,而天下以为父母。

”就舜之无为倾向言,不惟道家,儒家也众口一辞。

《论语》中孔子说:

“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大戴礼记.主言》:

“昔舜左禹而右皋陶,不下席而天下治。

”《吕氏春秋》:

“舜布衣而有天下。

”舜既出生庶人,故有许多布衣朋友。

《战国策》言“舜有七友”;七友中,十之八九都是隐逸无为之人,以至影响到他称帝后的治国风格,即《吕氏春秋.情欲》所谓:

“非独染丝也,国亦有染,舜染于许由、伯阳。

”许由即南方之巢居之父,而伯阳则是“小国寡民”的倡导者老子。

无为即不做作,意味着任从自然而摒弃教化,其影响所及一直贯穿着整个越地的历史。

越人的无为,不事张扬,导致几无上古文献的流传,就连浙江仅有的最古史书《越绝》。

今也已亡佚。

一方水土,孕育良多的,正是历代隐逸名士,即使朝廷重臣,其基本思想倾向,也不脱道家流风。

春秋末年的越国大夫文种,一直要求越王勾践无为而治。

托他之名所著《文子》,便是主张“道者虚无,平易,清静,柔弱,纯粹,朴素”,“怀自然,保至真”。

另外,越相范蠡及其老师计倪,也都毕和崇尚黄老。

王充《论衡》的基本立场,也明显示属于道家,且王充自认为“虽违儒家之说,却合黄老之义”⒂。

东汉时,上虞人魏伯阳所著《周易参同契》,则是中国道教史上的经典之作。

其实无为之为,即是率性。

《庄子.山木》:

“舜之将死,乃命禹曰:

‘汝戒之哉,形莫若缘,情莫若率。

’”“竹林七贤”之一的稽康,便是这等率情名士。

嵇康长好老庄,作《琴赋》以了志愿,让人联想起“舜弹五弦之琴以歌《南风》而天下治”⒃。

率性的结果,必然导致为人耿介正直,许多文献都提到舜的这一性格。

《庄子.德充符》:

“受命与天,唯尧舜独也正,在万物之首,幸能正生,以正众生。

”陆德明疏:

挺气正直,独有虞舜。

《离骚》亦有“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这咱高风亮节,其后也成了余姚历代先贤共同的特色。

挺气正直,若不处圣人荫庇与提携,如虞舜之于唐尧,那就只好“归把渔竿东海湾”(王阳明)。

相去东海不远,上古时就有老子所谓的“小国寡民”。

“南越有邑焉,名曰建德之国”,《庄子.山木》云:

“其民愚而朴,少私而寡欲,知作而不知藏,与而不求其报;不知义之所适,不知礼之所将。

猖狂妄行,乃蹈乎大方;其生可乐,其死可葬。

”所以庄子才说:

“有虞氏死生不入于心,故足以动人。

”⒄

《孟子.尽心上》中,另有这样一段话:

“舜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

”作注者赵岐,其《章指》释道:

“圣人潜隐,辟若神龙,亦能飞天,亦能小同,舜之谓也。

”宋李杞之《周易详解》,亦如此解释乾卦:

“‘初九,潜龙勿用’,指舜隐耕历山。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指四岳把舜举荐给尧”;而这正是孔子所谓“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⒅,其源盖出自虞舜。

也难怪,在余姚历山石壁上原就镌刻有“耕隐”二字。

(发表于《寻根》1995第2期)

注释:

⑴《水经注》卷二十九

⑵《淮南子.修务训》

⑶《汉书.律历志》

⑷《大 孔江.曾子制言》

⑸《尚书.舜典》

⑹《论衡.书虚篇》

⑺《越绝书》

⑻《竹书纪年》

⑼《礼记.檀弓》

⑽《东方杂志》第34卷第7期

⑾《论衡.难岁篇》

⑿《山海经.海内东经》

⒀《史记.五帝纪》

⒁《孟子.尽心上》

⒂《论衡.自然》

⒃《韩诗外传》

⒄《庄子.田子方》

⒅《周易.系辞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