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全国各地作文题目及名家点评.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56822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全国各地作文题目及名家点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全国各地作文题目及名家点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全国各地作文题目及名家点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全国各地作文题目及名家点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全国各地作文题目及名家点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全国各地作文题目及名家点评.docx

《高考全国各地作文题目及名家点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全国各地作文题目及名家点评.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全国各地作文题目及名家点评.docx

高考全国各地作文题目及名家点评

高考作文:

2015年高考全国各地作文题目及名家点评

  2015年高考全国各地作文题目

  

  1、全国一卷(河北、河南、山西、陕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

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

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全国二卷(甘肃、广西、贵州、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江西、西藏、新疆、云南、海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

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

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

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

“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教育部考试中心(汉语文卷)

  

  面对“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被我忘记了,那阅读的意义是什么?

”的疑问,我听过一个较为巧妙的回答:

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吃过很多的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肉。

阅读对思想的改变也是如此。

  

  根据上面的材料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②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真实姓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③不得少于600字。

  

  4、北京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①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古至今有无数英雄人物:

岳飞、林则徐、邓世昌、赵一曼、张自忠、黄继光、邓稼先……,他们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他们也不乏儿女情长,有普通人一样的对美好生活的眷恋。

中华英雄令人钦敬,是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榜样。

  

  请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自选一位中华英雄,展开想象,叙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写出英雄人物的风貌和你的情感。

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说起梅花》表达了作者对梅花“深入灵魂的热爱”。

在你的生活中,哪一种物使你产生了“深入灵魂的热爱”,这样的热爱为什么能深入你的灵魂?

  

  请以“深入灵魂的热爱”为题作文。

  

  要求:

自选一物(植物、动物或器物。

梅花除外),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文体不限。

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5、天津

  

  近年来社会上流行一个词——“范儿”,并派生出“中国范儿”“文艺范儿”“潮范儿”“有范儿”等一系列词语。

“范儿”多指好的“风格”“做派”,近似于“有气质”“有情调”“有品位”的意思。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范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范儿”,不同职业有不同职业的“范儿”,一个人也可能有一个人的“范儿”……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6、上海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

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7、江苏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

  

  如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

  

  8、浙江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

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则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

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

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格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9、安徽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为了丰富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同学们领略科技的魅力,过一把尖端科技的瘾,中科院某研究所推出了公众开放日系列科普活动。

活动期间,科研人员特地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同学们亲手操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蝴蝶的翅膀。

  

  通过这台可以看清纳米尺度物体三维结构的显微镜,同学们惊奇地发现:

原本色彩斑斓的蝴蝶翅膀竟然失去了色彩,显现出奇妙的凹凸不平的结构。

  

  原来,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10、福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70分)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

  

  有时,走错路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如果没有走错了路,就不会发现新的路。

  

  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

  

  上面三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

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

(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

(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11、山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乡间有谚语:

“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

”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茎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辨的。

  

  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庭院里丝瓜和肉豆的那些纠结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

  

  父亲看了好笑,就说:

“种它们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

你只要照顾它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

  

  要求:

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12、湖北

  

  泉水在地下蓄积。

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

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喷涌。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

要求:

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3、湖南

  

  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浓荫匝地,是飞禽、走兽们喜爱的憩息场所。

飞禽、走兽们经常讲它们旅行的见闻。

大树听了,请飞禽带自己去旅行,飞禽说大树没有翅膀,拒绝了;请走兽帮助,走兽说大树没有腿,也拒绝了。

大树决定自己想办法,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中包着种子。

飞禽、走兽们吃了果实,大树的种子就这样传播到世界各地。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14、广东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

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15、重庆

  

  “一个刚上车的小男孩请公交司机等一等他妈妈。

过了一分钟,孩子妈妈还没到,车上乘客开始埋怨,说母子俩耽误了大家时间。

这时,那位腿有残疾的母亲一瘸一拐地上了车,所有人都沉默了。

  

  请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思考,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16、四川

  

  在一次班会课上,同学们围绕“学会做人:

我看老实和聪明”展开了讨论。

  

  甲:

老实是实诚、忠厚,聪明是机智、敏锐。

  

  乙:

老实和聪明能为一个人兼而有之。

  

  丙:

老实是另一种聪明,聪明未必是真聪明。

  

  …………

  

  请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思考,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名家点评2015全国高考作文题

  

  熊丙奇:

不能给材料作文装上命题作文的老酒

  

  总体看来,今天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题继续多年来的“材料作文”命题思路,同时,作文题更强调思辨和表达,不再那么与时政结合紧密,这是在朝作文本质回归。

  

  比如广东高考作文——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还有上海高考作文——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以及安徽的作文——有关蝴蝶翅膀颜色。

材料大意是:

蝴蝶的翅膀本身是没有颜色的,但因为有特殊的结构,在阳光下会显示出五颜六色,等都属于此类,给考生思辨和表达的空间,考生可以有自己的观念、想法,只要自圆其说,严密表达即可。

  

  写这类文章,切记套题,像今年广东的作文,就提出不得“套作”。

而这是学生应对材料作文题目的最大问题,材料作文是给材料,由学生自行命题,这一定程度鼓励学生,写出自己内心所想。

而从过去几年的高考材料作文看,虽然材料作文给学生更大的思辩、表达空间,可是,还是有相当数量的学生,采用套题、宿构的思路,应对材料作文,没有自己独到的观念,这样的材料作文是难以得到高分的。

这和中学教学对材料作文的理解有关,还是用传统的灌输方式训练学生作文,也与学生没有培养独立思考、只有表达能力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社会舆论也还没有适应“材料作文”思路,基本上还是用概括性的简单的标题,来理解各地的材料作文,这并不利于分析各地的材料作文,也会误导一些学生,还是用以前的命题作文思路,对待材料作文,给材料作文装上命题作文的老酒。

像今年对广东的高考题,网上就变为:

感知自然,而安徽卷,则变为:

蝴蝶翅膀颜色。

  

  今年多省的材料作文题,并没有和时代结合太紧,有人觉得是“败笔”,笔者不以为然,语文作文不是时政题,也不是科技题、历史题,而是注重学生思想和表达的考题,因此,不与时代结合紧密,而是一些具有哲思性的题目,这会是今后材料作文的一大趋势。

今年的材料作文就具有这一趋势。

比如,浙江的材料作文题,谈文章和人品——古人说: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性情偏急则为文急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问好<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文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

不失为一则很好的材料。

  

  另外,虽然在出材料作文,一些省市的命题者,也没有摆脱命题作文的传统思维,在材料作文中,没有设问,也没有给学生思辨的空间,一看材料,就知命题者的意图,考生行文也就千篇一律。

比如,湖南的高考作文题目就是如此,给的材料是,“有一棵大树是飞禽、走兽们喜爱的休息场所。

飞禽走兽们谈论去各地旅行的经历。

大树也想去旅行被拒绝了。

于是,大树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被走兽们吃了后,大树的种子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这给学生的思辨空间并不大,无非是遭遇挫折、改变自己、实现梦想,更像一个励志故事。

  

  还有北京的作文,出题者给学生多个选择,这是好事。

但两个大作文——大作文一:

深入灵魂的热爱;大作文二:

假如我与民族英雄过一天——都具有很强的主题先行的色彩,这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自由表达,很多学生的作文,可能沦为抒情、喊口号。

  

  材料作文是近年来的高考作文改革趋势,出好材料作文,需要有开放式的思维,切实摆脱命题试主题先行思维,而写好材料作文,则需要学生我笔写我心,从套题、宿构中解放出来。

  

  延参法师:

题目背后的人生真相

  

  2015高考作文题刚在腾讯客户端弹出,延参法师就对作文题进行各种点评,深刻剖析了每个作文题背后隐含的生活意义。

  

  对于网友普遍喊难的安徽省作文题“蝴蝶的翅膀到底有没有颜色“,延参法师表示“恰如这生活的意义,用不同的心态去思考,用不同的态度去面对,具备什么样的心地氛围,生活也就成了所有不同的风景。

去迎接那些人生的风雨,去承担那些人生的压力,用好内心的坦率,去折射这人生经过,既然生活那么生动活泼,不妨让生命的翅膀五彩斑斓。

  

  而对于四川的考题“老实与聪明“,法师认识“恪守生活朴素简单的信念,去掉那些华而不实的点缀,生活并不是让生活增添忧伤,而在于能够平衡内心的氛围,把握幸福的存在。

  

  生命的意义在于如何面对生活的磨砺与考验,也就在于成就一个人内心的亮度,或者说增加生活的宽度,不管在生活里遇到什么问题,首先要把握自己的内心,去诚实的找到解决的方法,而不是做出聪明的比较。

  

  在谈到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时,延参法师认为最难写的是材料作文“给违反交规父亲的一封信”,在真实的生活里,举报亲爹是一件极难的事儿,尤其是违反交规这种看似生活中经常发生现象。

举报自己亲爹,在法理和情理之间,是一种选择的纠结,学生们在进行作文创作时,很难有真实的代入感。

在社会大环境里,人们都应该遵守法律、提倡道德,社会提倡的进步,恰恰来自于生活的自律与点滴。

  

  此外,延参法师还关注到了重庆的材料作文,他认为“通过一个小故事,让我们感知这平凡的生活,生活的温暖与感动处处都存在,甚至是选择那些自己不习惯接受不愿意面对的方式,人生都是在故事中经过,如果给成见一点点时间给误解一些余地,相信生活会为我们奉献一场出其不意的收获,或者是意想不到的温馨。

  

  对于天津的材料作文,他从“范儿”谈到生命本质。

生命向前注定是一场磨练,有时候需要自我的鼓励,生活怎么样目标有多远,选择一种积极面对,一种生活的信念支撑自己心地的氛围,在悲观中迎接生命的转机,用乐观去化解那些人生的不堪,这世界怎么样也就在于自己活得怎么样,生命经历再多的苦难,也不是一种悲情。

  

  总的来说,延参法师认为今年高考作文的宗旨在于锻炼同学们的观察和思辨能力。

人生总是在磨砺中成长,经过的故事,路过的风景,沉淀的悲欢,这一切都是生命积极的元素,就在于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品味,当然也包括青春的那些故事和事,能够去积极面对,包括哪些含泪的微笑,迷茫中的振作,困惑中的觉醒。

这一切的综合因素,便活成了人生。

  

  延参法师认为今后的作文方向,会是对人生的历练、青春的思考和对社会文明点赞,时代在进步,生活也更崭新活泼,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更加注重于人性的思考、社会的温暖,意义在于培养年青人积极的人生观,宽阔的世界观,分享时代的价值观。

同时延参法师指出,一篇好作文在于文字的质量,不能偏离人生主流思想的大方向,非主流容易造成低分和零分。

贴近于认知的生活,有一定观察和思考生活的能力,容易创作出来源于生活的情节和真实感悟,文章立意和材料使用有一定的创新,表述平实流畅,一篇好文章从此而来。

  

  叶永烈:

全国卷作文彰显“正能量”

  

  作文,其实就是用书面讲话,表达内心想说的话。

原本是平常稀松之事。

由于作文的分数在高考中占有很重的分量,每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也就引起高度关注,成为热点话题。

早在六月的风尚未吹起之际,各种各样的2015年高考作文命题预测就铺天盖地。

  

  终于,随着6月7日高考大幕徐徐开启,各地高考作文题目浮出水面。

  

  在我看来,全国卷的两个作文题目出得最好。

不论是《写一封信》还是《谁最有风采》,一是对于考生来说,都能够写,不是偏题,也不是难题;二是有时代气息,贴近生活。

《写一封信》涉及如今常见的边开车边打手机的现象,借助于孩子与父亲的举报与被举报矛盾展开,隐含教育、法制意义;如果考生在备考期间,只埋头课本,不关心时事政治,不知什么是“大国工匠”等,就写不好《谁最有风采》这篇作文。

高考作文题目对语文教育往往会起“指挥棒”作用,全国卷的两个作文题目显示了“正能量”。

北京卷的《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也具备这样的意义。

  

  我很喜欢湖南卷充满童话色彩的《有一棵大树》,但是材料中的一句:

“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里包含着种子。

果实被走兽们吃了后,大树的种子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似乎应当改为“果实被飞禽、走兽们吃了后,大树的种子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这样才使故事前后呼应,更加完整。

实际上,果实被飞禽吃了以后,种子传播更远。

我的家乡的一座中空的古塔的顶上长出一棵茂盛的桔树,就是飞鸟的功劳,走兽是无论如何上不了古塔顶上的。

  

  广东卷的《感知自然》,在诗意般的文字中充满哲理,而安徽卷《蝴蝶翅膀颜色》,在展示“科技的魅力”之中,借助光的衍射体现哲理,应当说都是一个好题目。

  

  天津卷的《范儿》,题目简洁而有新意,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写作角度,也是一个好题目,我很欣赏。

上海卷的《造就和谐自我》,从写作难度而言,高了一些。

写好“硬”、“软”和“和谐”之间的哲理关系,不那么容易。

  

  我以为重庆卷的《等待》,题目本身有点问题:

小男孩为什么不扶残疾妈妈走路、上车呢?

再说,让公共汽车等了“几分钟”,时间是不是太长,按照公共汽车的运行规则是否允许?

  

  梁晓声:

出题人“脑子进水”

  

  全国卷一内容关于“女儿和爸爸在高速路上的争议”也引发了网友普遍的争议。

著名作家梁晓声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认为危害公共安全的事情没有争论的价值,而作文题目在引导这类事件的争议性,明显是出题人脑子进水。

  

  面对试卷一给出的材料,梁晓声直接反问“我们一般受的教育这样的事情是有争议的吗?

国外也会有争议吗?

  

  他表示卷一的题目根本没什么可让考生讨论的,在国外女儿举报爸爸这本身不是一件事情,但是爸爸如果犯了违规或者犯法,尤其他做的事情是危害公共安全,这时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举报爸爸这件事放在任何国家是没有争论。

并进一步质疑高考作文出题人水平,“难道没有更好的题目可出吗?

  

  对于重庆的作文材料,梁晓声也抱持同样观点。

“作为一篇小文章他都写完了,一切都很明白。

现在高考作文不知道为什么转为出题者出的是一个故事或者是一个情节,这些情节并不高明。

让我们即将成为大学的学子去发挥一下。

为什么不出一个宽泛意向比较多的题呢。

一定让出题老师先把情节设置在那,有的还是无可争议,有的是已经叙事完毕。

”而现在高考主流的材料作文,简直就是看图说话,只是没有图而已。

  

  对于2015年上海的作文”人心的坚硬和柔软”,梁晓声认为比较靠谱。

“这个题目是比较不错的,事实是他设定了一个范围,他并不给出具体的情境。

也不对此情境有预设的思路和路线,就会激发考生自己的思想。

  

  于丹:

柔软感知世界坚强战胜苦难

  

  知名文化学者、北师大教授于丹说,“今年有大量的作文题目都是在鼓励给人多元角度所合成的一个立体空间延伸。

这种可延展性的题目都是对思维的一种训练,也是对一种多元、丰富、自我跟世界关系匹配的一种肯定跟鼓励。

”以下为于丹点评实录:

  

  作文是一种最大的导向

  

  因为它可以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受到鼓励。

其实在整个高考之前,我想我们接受这种标准答案的教育已经足够多了。

高考这个导向其实要告诉我们人文学科,在一定程度上不一定是非要全部是标准答案。

因为人文学科更多的,其实是鼓励一个开始成熟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多变的世界。

  

  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然后学习跟这个世界调试、相处。

我想这是人文学科最大的目的,其实无非也就是帮助人,成全人。

所以我觉得作文其实能够给大家宽泛一点的范畴,给大家一个多元的角度,是挺有意思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让人答出不可复制的考卷。

  

  柔软:

感知世界坚强:

战胜苦难

  

  上海这个考题谈到心中的柔软和坚强,我觉得这是挺好的一个题目。

因为在我看来,人的内心只有保存着一生的柔软,它才有感知这个世界风花雪月,爱的那种能力,只有柔软才会感动,才会对这个世界的一切有通感。

比如说长江的沉船,那个上面有那么多老人家,400多人生死未卜,这些天这是中国最大的一个讨论命题。

如果心中不柔软的话,你可能就会觉得是别人家的悲欢,别人的生命。

那么其实我们也是别人眼里的别人,所以柔软这件事情关乎我们世界的通感。

但是另外一方面坚强也正是因为这个事情有这么多的多变,人最后真正要走下去,不管是你遇到个人职业生涯的千难万险。

还是世界上这么多猝不及防的苦难。

那人总归是要有这样一种坚强才能够真正走下去。

  

  所以我是觉得坚强和柔软并不矛盾,按照过去简单的二分法,或者一元论。

我们常常会教导学生,做一个柔软的人,或做一个坚强的人。

但是事实上,需要我们感知世界的时候,我们就要有足够敏锐的柔软,但是需要我们真正去平衡自己生命中各种元素,去走过这一生的时候,我们要有足够博大的坚强。

所以我觉得现在的小孩子,可能自己的柔软和自己的坚强,他还都不能够触摸到,但是他应该知道。

所以我就觉得这种题目是一个坐标,能够让人知道,人不是简单被贴上标签的个体,他一定是一种有反差,有矛盾的,有平衡的个体。

  

  更多作文走向多元、丰富、自我跟世界关系匹配

  

  这样广东的题目也是体现了这样一个辩证法,他说你怎么样感知自然呢?

如果你要是近处去分辨云朵、花朵,你可能感知的非常真实。

但是,你没有在电视里看见的那么丰富,鲜艳的色彩,看不了那么多,那么远。

那你可以从现实中有触摸它的质地,从网上你可以知道它相关各种的知识,我觉得这个跟上海的题目异曲同工。

就是它摆脱了简单的二分法和一元论,给人的都是多元角度所合成的一个立体空间。

实际上我们是真实的空间中感觉的自然更好,还是在虚拟空间中我们了解的更为准确。

应该说一个平衡的人,两个空间中都合在一起才是最好的自然。

  

  因为这就是像盲人摸象一样,摸到象耳朵的人会执着的说大象像一把扇子,摸到象尾巴的人就会坚持说,大象就是一根绳子。

而只有把大象几个印象都拼凑在一起,当我们停止争论的时候,大象正在接近它的真相。

所以对这个世界的了解也是一样。

我们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