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T湿式双离合器毂壳体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可研定稿.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56020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39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CT湿式双离合器毂壳体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可研定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DCT湿式双离合器毂壳体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可研定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DCT湿式双离合器毂壳体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可研定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DCT湿式双离合器毂壳体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可研定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DCT湿式双离合器毂壳体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可研定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DCT湿式双离合器毂壳体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可研定稿.docx

《DCT湿式双离合器毂壳体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可研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CT湿式双离合器毂壳体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可研定稿.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CT湿式双离合器毂壳体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可研定稿.docx

DCT湿式双离合器毂壳体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可研定稿

DCT湿式双离合器毂壳体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

资金申请报告

 

 

 

附表:

经济分析表(附表1-9)

附图:

厂区平面布置图

1总论

1.1项目名称

DCT湿式双离合器毂壳体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

1.2承办单位及负责人

承办单位:

项目负责人:

1.3项目实施地点

1.4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意义

1.4.1项目提出的背景

1.4.1.1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简况

汽车的发展速度和发达程度直接代表着一个国家工业现代化的水平,并早已成为世界工业经济的中流砥柱,在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势头强劲,汽车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我国的国民经济有着巨大的推动和影响作用。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汽车的需求呈数量不断增加、品种不断扩展和品质不断提高的态势,世界各国都在加速汽车工业的发展与科技进步,我国也在其中。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和冲击,我国汽车市场从2008年8月份开始出现负增长,12月份汽车产销同比分别下降23.7%和11.6%,汽车工业发展面临严峻形势。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家陆续出台了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

2009年1月14日,在世界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刻,作为国家实施的第一个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2011)正式出台并于3月20日公布实施。

近三年来,在中央“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一系列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作用下,在《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大力推动下,国内汽车工业已经复苏并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国内汽车市场也由低迷迅速转向火爆,潜在的市场需求被调动起来,我国汽车工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汽车产销稳步增长。

2009年我国全年累计生产汽车1379.10万辆,销售汽车1364.48万辆,同比增长分别为48.3%和46.2%,2010年,我国汽车产量已超过1800万辆,连续两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国和汽车生产国,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11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将达到2000万辆,2015年将达到2500万辆,届时将占全球汽车产量的30%,初步实现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转变。

当前,我国经济仍处于较为稳定的增长期,作为支柱产业,“十二五”期间国家对于汽车工业的支持不会改变,力度不会减小,居民的购车需求也依旧十分旺盛,可以肯定地说,我国汽车工业在今后10年里仍将会呈现一个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

汽车工业的发展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汽车整车生产制造,二是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而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制造是汽车工业中重要的基础部分,必须大力振兴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使其获得长足的进步,才能使中国汽车工业在“十二五”期间有一个更好的发展。

1.4.1.2汽车零部件工业现状

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础。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伴随着汽车产业新的变化,世界汽车零部件产业也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首先,自20世纪80年代末尤其是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世界汽车工业加快了资产重组的步伐。

整车企业的兼并重组打破了原有的全球配套体系,也促进了零部件企业的重组整合。

其次,汽车零部件企业逐步从整车生产企业中剥离出来。

为降低成本,集中精力搞好整车产品的设计和研发,提高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另外,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汽车产业日益国际化,汽车整车厂逐渐在全球范围内以性价比比较选择采购零部件。

在汽车零部件生产过程中,劳动力成本是汽车零部件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中国家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差不多只相当于美国劳动力成本的10%,甚至更低)对全球各大汽车整车企业来讲是极富诱惑力的。

采用发展中国家生产的汽车零部件,建立新的全球供应链,所能节省的成本是相当可观的。

因而,目前大多数跨国公司已将零部件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低工资成本国家和地区大量转移。

再有,汽车零部件技术向通用化、智能化和环保化方向发展。

为给更多整车车型提供配套服务,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始把汽车构成中不变的总成、模块、零部件整合为一个平台,匹配各种可变的总成、模块和零部件,极大地提高了零部件的通用化。

随着电子智能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上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纷纷将汽车电子智能技术用于汽车零部件,电子智能化零部件比重越来越高,据统计,电子智能产品占整车价值的比例已由80年代末期的5%上升到目前的25%。

为适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始开发新型替代材料,使汽车零部件轻质化,减少燃料的消耗,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以上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

无论从应对全球采购挑战还是从壮大我国汽车产业本身来看,零部件产业都应该得到更快的发展,行业水平应得到更大的提高,应先于整车产业实现国际化,积极融入全球采购体系。

值得高兴的是,随着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近几年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增长势头的确比较强劲。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拥有比较丰富且劳动成本低廉的人力资源,我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尤其是中低档产品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比较优势明显。

1.4.1.3变速器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国际市场变速器发展现状

从国际变速器市场看,不同区域的变速器装配情况也不一样。

这里主要以日本、欧洲、北美举例。

日本市场一直以来都比较特殊,狭小的国土面积、拥挤的城市交通和对于CVT长期深入的研究使得CVT和AT共存;欧洲出于环保和节能,主要采用手动变速器。

但近年来,市场不断被自动变速器吞噬;而在北美地区,AT市场占有率最高。

消费者习惯于对AT的偏爱,而且美国车辆一向以车身大、排量大、油耗高着称,加上相对较低的油价,美国汽车三巨头坚持不懈地对AT的研究和提高。

几年前出现的双离合变速器(DCT),结合了手动变速器的燃油经济性、运动性和自动变速器的方便舒适性。

世界范围内在对其进行大规模研究和制造,北美已经开始在注重舒适性的同时,寻求可以降低油耗的方案,DCT便是很好解决方案之一,而其4AT已经成为落后技术,其将被6AT或者是更多档位的AT或者是DCT代替;而在欧洲市场,DCT显示出了更为流行和普遍的趋势,依靠现成的手动变速器生产设施和条件,DCT在欧洲已经被大量生产(大众的DSG)。

由于DCT比4AT节约大约10%油耗,今后其会逐渐占据一部分原有的手动变速器和AT的市场。

可见DCT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目前的市场格局。

未来短期,全球的变速箱市场竞争主要会在各种自动变速器(AT、CVT、和DCT)间展开。

(2)我国变速器发展现状

随着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我国通过了国家“十二五”规划,规划中明确提出,中国迫切需要完成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转变。

我国要成为汽车强国,首先要克服自主技术这块短板,而汽车的核心部分——动力总成,仍是国内一直没有完全掌握的关键汽车零部件技术之一。

在发动机发展了数十年之后,变速器,尤其是自动变速器成为了制约国内动力总成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

自动变速器,几乎所有的自主整车企业都在进行研发,也有企业推出了产品,但结构都比较简单,技术很落后,换档平顺性和经济性都让人难以满意。

拿AT为例,国内车企研究时间最长的是4AT,尚做不出成熟产品,除了如布置方案上的技术困难,AT对生产设备和工艺控制的要求也是难以具备的。

这些因素同样体现在构造特殊的CVT上面。

而对于AMT、DCT,最大的技术难点是在于软体发展和控制。

在制造方面,部分可以延续手动变速器的齿轴生产设备,但加工精度仍需要大幅提高。

目前国内自动变速箱基本依靠国际厂商提供产品或者技术,市场竞争还处在手动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之间,我国的变速箱发展同国际水平差距很大,尚处在初级阶段。

国内手动变速器的技术在国际上也较为落后,虽然目前大部分厂商都拥有生产手动变速器的设备和能力,但普遍以5档手动变速箱为主,对于5档以上的产品,还得借助一些国外技术进行研究,并且生产出来的产品或多或少还存在齿轮敲击啸叫噪音、换档性能低下等问题。

可以说,目前国内的手动变速器在制造或研发方面处于尚未成熟的阶段。

(3)变速器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

从目前国内技术和生产设备的状况考虑,手动变速器将占据今后的大部分市场。

国内的研究重点主要在5、6档的手动变速器以及性能提升。

AMT由于其仍然存在换档中断的特性,只能局限于低端汽车,此外AMT正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商用车,尤其是重卡上,基于在手动变速器的基础上增加的控制模块和执行机构,是AMT开发的最大难点。

CVT的关键部件处于少数公司垄断状态而且对于加工精度要求很高,再加上中国路面状况对于关键部件的严峻考验,CVT不太可能成为国内企业主攻研发方向。

AT虽然在国内有多年研究经验,但一直没有实现量产,无论从布局设计、软件开发还是部件生产,都有着相当大的难度和障碍,而在国际上4AT已经成为落后技术,6AT技术都已成熟,开始进入8AT的研究阶段。

因此国内主要研发重点也不会在AT上,而是直接从国外购买现成产品或者技术。

DCT作为有着各方面均衡性能的新兴热门技术,既能满足经济性、舒适性,又拥有较强的运动性,能够满足消费者各种驾驶需求,加上它在手动变速器生产设备上的延续性,今后必将成为国内各车企的研究重心,不过极大的开发难度和高成本也使得其产业化之路漫漫长远。

但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批量生产之后的成本降低,DCT将会迎来井喷式的市场增长。

1.4.1.4HBXX精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概况

HBXX精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精机公司”或“公司”)原名为HBXX救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经国家经贸委批准、由中国航空救生研究所作为主发起人,联合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法人及16位自然人共同发起设立的,2003年股份公司被HB省科技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年底又顺利通过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科技部联合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2004年7月5日在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

XX精机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特别是以精密冲压为特色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主要经营座椅精密调节装置,各类精冲制品,精密冲压模具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等业务,是国内最大的乘用车座椅调节装置及精冲制品的生产基地,产品占据国内乘用车市场30%左右的市场分额,并大量出口国际市场。

公司现已成功研发出湿式离合器、CVT金属带和行星轮支架组件等自动变速箱关键零部件,已与国内吉利汽车、湖南容大等国内自动变速箱企业达成了意向配套协议。

在国内自动变速器产品行业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随着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各大公司对零部件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动辄要其配套厂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XX精机公司虽已掌握了DCT双离合器毂壳体的设计及加工能力,但其产品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使得公司也面临着有市场而无法提供质量更高产品的尴尬境地。

为了改变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局面,使得公司许多意向性协议转变成实实在在的供货合同,公司有必要采取措施,弥补现有加工能力较薄弱的情况。

从公司目前技术和加工现状来看,公司需要全面提升其加工能力,重点需从以下两个环节着手:

(1)进口瑞士Grob的专用冲床

该专用冲床为花键冷成型设备,是Grob公司专为毂壳体零件设计的冲床,配合其专用模具(特别是花键筋成型模具),使得毂壳体零件制造特别简单,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制造方法之一。

在世界变速器市场上,许多采购商均指名要Grob公司生产的毂壳体。

目前国内使用Grob专用冲床的只有比亚迪和上海交运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从他们的生产实际来看,其加工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获得了采购商的认可。

(2)进口德国保宁公司的高速精密数控平面磨床

在冲床加工工艺中,模具是影响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次改造项目拟进口德国保宁公司的高速精密数控平面磨床,为冲床加工配套模具专用。

XX精机公司早在2007年就与吉利汽车研究院进行了开发接洽,进行湿式双离合器零件研发制造。

针对其毂零件开发,结合到瑞士Feintool培训的经验,公司设计了6副模具,包括拉伸模具、花键成型模、侧冲孔模等。

最终因没有高速精密数控平面磨床,导致模具产品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公司认真分析了DCT双离合器当前发展的趋势以及市场的需求情况,认为有必要抓住目前市场良好的发展机遇,改变公司目前冲床加工和模具关键加工工序落后的现状,引进Grob的专用冲床和德国保宁公司的高速精密数控平面磨床,使公司毂壳体零件加工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1.4.2项目建设的意义

1.4.2.1项目建设是加快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需要

据汽车产业信息,2002年以来,一些发达国家的汽车市场持续低迷。

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汽车市场走势强劲。

据业内专家统计,目前,中国汽车产业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

汽车产业是一个典型的竞争性产业。

2010年我国汽车产量为1826.47万辆,同比增长32.44%。

中汽协预测,2011年我国汽车产销增速将达10-15%。

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无论是汽车销售量绝对值还是增长速度,中国均遥遥领先。

从近年来的国内汽车工业发展形势来看,虽然中国汽车工业有了价格、技术、产品的嬗变,同时又具有本土化、低劳动成本、庞大的销售服务网络及已成熟的零部件供应体系等众多外国公司难以具备的市场优势,但总体上我国目前的汽车产业还不成熟,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使世界级汽车公司在我国投资竞争日趋激烈,中国汽车业面临严峻考验。

因此,加快我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升级是提升我国汽车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当前,我国汽车企业面对巨大的市场竞争,必须加大资源和技术投入。

首先,本土汽车制造企业自身要想办法筹措资金,加大数控化、现代化设备的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在硬件设施建设上确保能达到用户满意的要求。

其次,要借助政府及主管部门,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依靠政府的扶植强化硬件建设。

只有这样,我国汽车产业才能得到健康,蓬勃发展。

1.4.2.2项目建设是提升我国DCT双离合器研发和制造水平的需要

双离合器变速器可以让驾驶员自由选择是自己控制换挡还是交由计算机来完成,驾驶轻松。

双离合器变速器在市场上现有的任何车辆中可以提供最为凌厉的加速度。

双离合器变速器消除了手动变速器中伴随换挡带来的换挡冲击(甚至有些自动变速器中也存在),自然可以提供平稳的加速。

双离合器变速器另一重要优点就是节油。

由于从发动机到变速器的动力传送不会发生中断,因此可以显著降低油耗。

有些专家认为,六速双离合器变速器与传统的五速自动变速器相比,最多可以节油10%。

正因为双离合器变速器具有如此的优势,各国在DCT方面都加大了投资力度,特别是各大汽车制造公司,都在不遗余力的宣传自己在该领域的优势,不断推出自己的双离合器变速器。

我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现阶段的生产线也多以生产手动档变速器为主,在自动变速器正处于高增长期的今天,国产汽车的自动变速器主要还是在依靠进口,因此发展DCT产品对提高我国自动变速器的自主开发能力必将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与我国工业基础相适应。

1.4.2.3项目建设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XX精机公司一直在从事湿式双离合器零件的研发制造,目前已掌握关键零件毂壳体的的成型工艺,同时公司也完成了其冲压模具的设计工作。

在市场方面,公司长期与吉利、博格华纳、湖南容大等客户保持着合作关系,而且已与博格华纳、湖南容大初步形成了配套开发意向。

本次技术改造完成后,公司可形成年产60万件DCT湿式双离合器毂壳体的生产能力。

公司将借此良机,全面提升湿式双离合器关键零件的加工质量,在汽车零部件高端供应市场取得一席之地。

1.5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1.5.1国家现行的有关法规、政策及标准;

1.5.2HBXX精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企业基本情况。

1.5.3HBXX精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DCT湿式双离合器毂壳体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的基本规划及设想。

1.5.4与产品有关的市场、工艺、财务等原始参数和资料。

1.6可行性研究的范围

1.6.1对本项目产品市场需求、原材料的供应情况、设备加工能力等进行分析并根据市场分析确定合理的产品方案和生产纲领。

1.6.2制定合理的工艺和设备选型方案,确定配套公用设施方案,并依据项目环保设施“三同时”原则,提出治理措施。

1.6.3估算项目的投资规模,对项目进行财务分析以及风险评估,并作出评价。

1.6.4对项目的可行性作出结论,并提出建议,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

1.7本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

(1)依据生产工艺和生产规模的需求,本次技术改造将购置瑞士Grob公司的花键冷成型设备1台、德国保宁公司的高速精密数控平面磨床1台、台湾笠亿公司的专用侧冲机和专用冲床各2台。

其中花键冷成型设备和高速精密数控平面磨床均为进口设备。

(2)对公司现有的生产车间进行部分改造,拟将瑞士Grob的花键冷成形设备和台湾的专用冲床安装在厂房的冲压区,德国保宁公司的高速精密数控平面磨床安装在综合厂房副楼的模具加工区。

(3)有关公用工程配套。

本次技术改造将根据新增设备及工艺的需求,对电气线路、给排水管路等进行配套改造。

本次技术改造完成后将形成年产60万件DCT湿式双离合器毂壳体的生产能力。

1.8基本数据

1.8.1项目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331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014万元,铺底流动资金300万元。

资金来源为:

固定资产投资全部由公司自筹解决,铺地流动资金申请银行贷款。

1.8.2主要财务经济指标

销售收入(正常年份)2820万元

利润总额(正常年份)647.42万元

销售税金(正常年份)39.07万元

所得税(正常年份)97.11万元

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22.23%

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19.15%

静态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前)5.26年

静态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5.73年

投资利润率16.13%

投资利税率24.05%

生产能力表示的盈亏平衡点56.67%

1.9结论

(1)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本项目产品属于鼓励类(十六、汽车—3、先进成形技术应用:

柔性滚压成形)。

本项目产品为DCT中关键零件之一,对提高DCT整体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2)本项目建设符合公司发展的需求,对提升公司的研发和制造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公司进口瑞士Grob公司的专用冲床和德国保宁公司的高速精密数控平面磨床,将使DCT毂壳体的加工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将为公司赢得汽车零部件高端配套市场,使公司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领先优势。

(3)公司综合实力较强,自有资金比较雄厚,有能力投资进行本次技术改造。

项目总投资331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014万元(含外汇290.31万美元),铺底流动资金300万元。

正常年份实现销售收入2820万元,实现利润总额647.42万元,销售税金及附加39.07万元,财务“三率一期”指标均高于行业基准指标,财务效益较好。

(4)本项目在企业内部进行改造施工,充分利用了公司现有的土地及厂房,不新增建筑工程,仅新增部分先进和关键的生产设备,新增部分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对废水、固废的排放与治理均采取了有效的可操作的措施,可做到达标排放和资源化处理,从环保角度看,本项目也是可行的。

综上所述,该项目是可行的。

2企业基本情况及承办条件

2.1企业基本情况

HBXX精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名为HBXX救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经国家经贸委批准,由中国航空救生研究所作为主发起人,联合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法人及16位自然人共同发起设立的,2000年12月5日在HB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2003年股份公司被HB省科技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年底又顺利通过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科技部联合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2004年7月5日在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现注册资本:

21719.88万元,法定代表人:

王坚。

股份公司主要经营座椅精密调节装置;各类精冲制品;精密冲压模具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是国内最大的乘用车座椅调节装置及精冲制品的生产基地,产品占据国内乘用车市场30%左右的市场分额,并大量出口国际市场。

股份公司具有较强的产品开发、试验测试能力。

拥有较先进的产品开发中心——省级技术中心。

产品设计全部采用三维实体造型技术及CAD/CAE系统,购置了Catia、Solidworks等先进的软件,大大提高了开发的速度、开发的效率和产品的可靠性。

自主开发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轿车座椅调角器和大型多工位连续精冲模等,填补了国内空白。

股份公司位于国家级开发区——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占地面积120亩,现有厂房、办公等建筑面积37000平方米,公司在职职工696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296人(研究生以上学历14人,本科学历172人,大专学历110人),占职工总数的42.52%。

直接从事研究开发的人员中:

专门从事调节机构研发及精冲技术研究的工程师有146人,占职工总数的20.97%。

研发队伍中有研究员4人,高级职称19人,中级职称75人。

截止到2010年底,股份公司总资产70606.98万元,净资产46617.5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净值18874.97万元;各种加工设备700余台(套),其中主要设备208台(套),进口高精、高效加工设备51台(套)。

公司是从事座椅调节机构研究、生产的专业化单位,经过“八五”重点军转民技术改造、“双加工程”、专项国债技改以及两次募集资金投向,公司先后从瑞士、德国、日本等国引进了11台(套)各种型号的精冲机及相关的精冲模具制造设备,其中精冲机最大吨位1100吨,建成了国内最先进的精冲模具及精冲件的开发制造中心。

2005年10月股份公司技术中心被HB省发改委认定为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2007年又被HB省科技厅认定为HB省精密冲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9年被评为HB省创新性试点企业,2010年被HB省委组织部评为HB省重点产业创新团队。

2.2公司生产设备、技术、研发及经营情况

目前,公司已建成了11条由1台1100吨精冲机、1台880吨精冲机、2台700吨精冲机、1台630吨精冲机、1台450吨精冲机、3台250吨精冲机、2台160吨精冲机及开卷校直机、自动送料装置所组成的精密冲压生产线;建成了由自动清洗机、真空回火炉等组成的关键设备热处理生产线。

建成由数台焊接机器人、旋铆机、气动压力机、自动打包机等所组成的核心件装配、调角器总成装配、滑轨总成装配等20条生产线;建成了从瑞士、美国引进数控慢走丝线切割机床、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和多台数控加工中心、数控精密座标镗等组成的精冲模具生产线。

同时,公司还设有专门的精密冲压模具研究与设计的核心部门——精冲技术研究室,进行精冲技术和精密冲压模具的研发与设计,是国内同时具备精冲、热处理、总装和精冲模具设计与制造四个关键工序能力的唯一厂家。

现已形成四大系列(TJL、TJB、TJW、TJWD)调角器、滑轨、变速箱拨叉以及大型连续精密冲压模具的研发和制造能力。

到2011年股份公司具备年产各类汽车座椅调角器350万辆份、滑轨80万辆份、变速箱拨叉40万套、精冲件2000万件及50副大型连续精冲模的生产能力,是国内最大的乘用车座椅调节装置及精冲制品的生产基地,产品占据国内乘用车市场30%左右的市场份额,并大量出口国际市场。

2010年营业总收入53662.22万元,利润总额4011.66万元,出口额897.56万美元。

2007年公司就已建设了CAE分析室和理化分析室,产品设计全部采用三维实体造型技术及CAD/CAE系统,公司为每位研发人员配备图形工作站,配置了Catia、Solidworks等先进的软件,实施CAPP、PDM等系统,大大提高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