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管理的12种制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54437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管理的12种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卫生管理的12种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卫生管理的12种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卫生管理的12种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卫生管理的12种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卫生管理的12种制度.docx

《卫生管理的12种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管理的12种制度.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卫生管理的12种制度.docx

卫生管理的12种制度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制度

1、建立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组织,有专人负责中央空调的卫生管理工作。

2、空调通风的机房应保持干燥整洁,严禁堆放无关物品。

3、卫生清扫工具、消毒设备必须专物专用,严禁挪为它用。

必须使用合格的消毒剂,做到索证齐全。

4、空调系统新风量应满足每人每小时20~30立方米

5、保证空调系统所吸入的空气为室外新鲜空气,严禁间接从空调通风的机房、建筑物楼道及天棚吊顶吸入新风。

6、空调系统的冷却塔、过滤网,表冷器,冷凝水盘表面应当保持清洁,定期进行清洗、消毒或者更换。

7、空调房间内的送、排风口应设防鼠装置并经常擦洗,保持清洁,保持表面无积尘与霉斑。

8、必须建立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维护、清洗和消毒档案,内容包括:

卫生学评价报告书;清洗、消毒及其资料记录;经常性卫生检查及维护记录;空调故障、事故及其他特殊情况记录;空调系统竣工图;预防空气传播疾病应急预案等。

 

设施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1、建立设施设备登记和管理档案。

定期检查卫生设施设备完好率。

保持卫生设施设备良好性能,并正常运转。

2、要建立工作日志或周志,记录每项卫生设施设备的使用、保养、故障维修和破损修复等情况。

3、严格执行操作程序,保持空调、消毒柜和“三防”卫生设施设备正常运行,有问题及时向管理人员反映。

4、努力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技术水平,管理好空调、消毒柜和“三防”卫生设施设备,掌握运行和使用情况。

5、掌握空调、消毒柜和“三防”卫生设施设备运转情况,做好日常维护工作,要勤检查、勤维护,维护和修复工作要及时到位。

 

公共用品用具购买、验收、储存制度

1、专人负责采购,采购人员要掌握相关卫生法规标准,并按要求进行采购。

2、采购的物品应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法规规定。

禁止采购“三无”产品,采购物品应做好记录,便于溯源。

3、客用化妆品索证时,应向供货方索取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产品近期检验报告的复印件,加盖公章,并归档存放。

4、购买消毒产品或洗洁产品时,应向供货方索取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和检验报告复印件。

5、采购的物品入库前应进行验收,出入库时应登记产品名称、卫生许可证号、生产批号、有效期等内容。

6、物品储藏应遵循先进先出原则,并定期检查,及时清理过期物品。

7、公共用品用具储藏间应保持通风和清洁,无鼠害、苍蝇、蟑螂等病媒生物及霉斑,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私人物品。

8、不同物品应分类、分架存放,物品距墙壁、地面均应在10厘米以上。

棉织品宜存放于储藏柜中。

9、有毒有害物品应有专间或专柜存放,上锁、专人管理,并有物品使用登记。

 

个人卫生制度

一、卫生知识培训

1、实行上岗前卫生知识培训制度,用人单位应组织从业人员参加相关卫生知识培训,培训合格后取得“培训证明”方可上岗。

2、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至少每两年进行一次。

3、从业人员应及时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卫生知识突发应急培训。

4、从业人员应及时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法律法规等知识培训。

二、保证健康上岗

1、从业人员(包括临时工)上岗前应进行健康体检,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

2、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应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继续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3、“健康合格证明”不得涂改、伪造、转让、借用、倒卖。

三、个人卫生制度

1、做好预防呼吸道等传染病的宣教工作,让工作人员及时了解、掌握预防和控制呼吸道等传染病的知识,提高预防传染病或健康危害事故发生及处理的意识及能力。

2、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不留长指甲,勤剪发、勤修甲、勤洗澡、勤换衣,饭前便后、工作前后洗手,工作时不得涂指甲油及佩戴饰物,操作过程中严格洗手消毒,保持工作服整齐干净。

 

卫生档案管理制度

宾馆卫生管理档案是宾馆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以备查考的文字、图像、声音及其他各种方式的文件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卫生管理部门、人员设置情况及卫生管理制度。

②、公共场所内外环境卫生状况。

③、顾客用品用具的消毒、清洗、更换及监测情况。

④、卫生设施的使用、维护、检查情况。

⑤、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消毒情况。

⑥、安排从业人员健康检查情况和培训考核情况。

⑦、公共卫生用品进货索证管理情况。

⑧、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预案或者方案。

⑨、二次供水卫生设施情况

2、公共场所的卫生档案管理由卫生档案管理员负责。

3、文件的立卷:

即对宾馆在工作中具有存在价值、处理完毕的卫生文件材料,系统、完整的归入卷宗暂时保管,以备随时调用参考。

4、档案的收集

各部门随时收集办理完毕的卫生文件材料,按类别分别存放。

第二年经检查齐全后,整理归档。

各部门设档案管理员,负责本部门文书档案的日常收集、管理、监督及检查。

文字档案的收集使用档案袋或档案夹。

5、档案的整理与归档

认真检查每一类别中积累的文件是否齐全、是否符合归类。

每类文件可按文件形成时间顺序、重要程度或工作程序等进行排序。

系统排列后,应用阿拉伯数字统一编写页码,以固定配列顺序,保证材料完整;装订后的案卷,应按照年度进行排列,统一编号登记,填写《归档案卷目录》。

6、档案的保管

卫生证照档案,由卫生管理员统一保管;其他卫生档案资料按工作职责范围分别有客房部、前厅部、工程部管理;档案室用做好防盗、防火、防水、防潮、防尘等设施。

7、卫生档案的借阅

借阅档案,必须在档案借阅登记簿登记后方可借阅;不得擅自涂改。

经批准销毁的公共场所卫生档案,卫生档案管理员须认真核对,将批准的《公共场所卫生档案资料销毁审批表》和将要销毁的卫生档案资料做好登记并归档。

登记表永久保存。

在销毁公共场所卫生档案资料时,必须由总经理或分管副总经理或总经理办公室主管指定专人监督销毁。

证照管理制度

一、按《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相关规定依法办齐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等证照方可营业;各种证照禁止涂改、伪造、转让、倒卖。

卫生许可证悬挂在场所醒目处,经营单位名称、地址、负责人及许可经营项目应与实际情况和营业执照相符。

新建、扩建、改建餐饮业公共场所经营单位,按规定程序申领卫生许可证。

专人负责管理单位各种证照,按相关法规规定按时办理卫生许可证等证照审验、变更、换证手续,避免持过期失效证照。

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合格证明、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上岗,并按要求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复检、复训,禁止无证上岗或持过期失效证件上岗。

餐饮业公共场所经营单位使用的消毒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消毒产品有关标准规范要求,并提供消毒产品生产企业有效的营业执照、卫生许可批准文件和产品检验报告等复印件。

 

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卫生知识培训考核及个人卫生制度

一、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人员,持有“健康合格证”方能从事本职工作。

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活动期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的,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健康合格证明”不得涂改、伪造、转让、倒卖。

二、从业人员应当按规定参加卫生知识培训,掌握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基本卫生知识和卫生操作技能,并通过考核取得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

三、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每两年进行一次。

四、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进行卫生操作时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及佩带饰物。

五、从业人员应有两套以上工作服。

工作服应定期清洗,保持清洁。

 

 

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保洁制度

一、按范要求设置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消毒间,有专用清洗池、消毒设施及保洁设施,并保证能正常运转。

二、指定专人按操作规范对公共用品用具进行清洗、消毒和保洁工作。

三、清洗消毒间应有明显标志,环境整洁,通风换气良好,无积水积物,无杂物存放。

四、供顾客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应严格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

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供顾客使用的公共用品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五、清洗消毒应按规程操作,做到先清洗后消毒,使用的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消毒设备(消毒柜)应运转正常。

六、清洗消毒的茶杯、口杯、酒具等杯具及公共用品,应当完好无损,必须做好消毒记录,保证一客一用一消毒。

七、清洗饮具的清洁工具应专用,防止交叉污染。

八、清洗消毒后的各类用品用具应达到有关卫生标准的规定并保洁存放。

清洗消毒后的茶具应当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符合《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规定。

补充杯具、食具应注意手部卫生,防止污染。

九、保洁时间较长的茶杯、口杯、酒具等杯具,必须再次进行清洗消毒后,方可供客人使用。

十、保洁柜应定期清洗消毒,建立出入登记制度,不得存放其它物品或有杂物。

 

健康危害事故与传染病报告制度

为了预防、控制和清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维护单位的正常经营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在岗工作期间,任何员工发现有传染病(或者疑似传染病人)或健康危害事故时,应及时向单位领导或值班负责人报告,领导或负责人核实后,在2小时内以最快方式向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二、报告主要内容为:

发现时间、地点、人数,主要临床症状,波及人群,事态发展趋势,已采取的控制措施以及报告单位、人员和联系电话等内容。

三、若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人时,卫生行政部门到本单位调查处理前,值班人员或单位领导应当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如戴口罩、手套等),尽可能稳定病人情绪,并建议病人原地休息,尽量限制其活动范围,避免波及更多人群。

若出现其它健康危害事故时,应尽快抢救病人,并保好现场以便调查。

四、卫生行政部门到单位开展调查处理工作时,在岗人员和领导必须积极配合,并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门向本单位提出的各项要求。

五、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或健康危害事故时都应按规定及时、如实报告,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否则,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预防控制传染病传播应急预案与健康危害事故

应急预案

 

为及时调查、处理本单位的突发卫生事件,查清事件原因,减少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害,制定突发卫生事件应急预防方案。

一、为防止危害健康的突发公共场所卫生事件的发生,建立本单位传染病防治组织和机构,明确组织分工和职责,健全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件的报告制度。

二、积极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卫生健康教育,积极配合卫生部共场所传染性疾病对人体的危害。

三、当公共场所发生以下突发公共场所卫生事件时,应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场所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单位负责人及卫生负责人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要求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①生活饮用水遭受污染或饮水污染所致介水传染病的流行和中毒;②公共用品用具和卫生设施遭受污染所致的传染性疾病和皮肤病;③因使用化妆品所致的毁容、脱发及皮肤病(包括过敏性皮炎及各种皮肤损伤);④意外事故所致的:

氯气中毒、C0中毒(包括煤气中毒)、C02中毒、红眼病(指游泳池引起的流行性结膜炎)等中毒事件。

⑤室内空气不符合卫生标准所致的虚脱休克。

四、发生卫生突发事件时,应立即停止相应的经营活动,及时抢救中毒人员(事件病人),并负责保护好事故现场。

五、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现场事故调查,控制事故蔓延。

六、卫生突发事件现场调查处理工作结束后,及时撰写本单位事件总结报告,并上报有关单位和存档备案。

 

洗衣房卫生管理制度

1、洗衣房室内卫生清扫按人分工,划定责任区,每日上班前、下班后各清扫一次;室外卫生轮流值日,每周清扫一次。

2、洗衣房设备保持洁净,熨烫设备每天擦拭及保养;下班前所有机器设备要擦洗干净,做到无污渍、油渍。

3.洗衣房的钥匙由专人保管,设备由钥匙管理者保管,严禁私配。

 

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卫生知识培训考核制度

1、从业人员上岗前必须到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体检单位进行体检和相关卫生知识培训,获得有效的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2、发现五病患者及时调离本岗位。

3、从业人员体检、培训合格证明应随身携带,以备检查。

4、从业人员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5、健康证、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有效期一年。

6、此证不得转借、涂改。

 

 

场所自身检查与检测制度

一、卫生管理人员应随时进行卫生检查,检测各项卫生指标。

二、各部门卫生负责人要每天至少进行一次卫生检查与检测各项卫生指标。

三、单位负责人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卫生检查和检测各项卫生指标。

四、各类检查、检测应有检查、检测记录。

发现问题应有限期改进及奖惩记录。

五、检查内容:

1、各项卫生制度和岗位责任制的落实。

2、各种设施设备是否符合要求。

3、环境卫生设施及执行情况。

4、从业人员个人卫生习惯、健康体检、卫生知识培训情况。

 

 

2013年6月5日—6日给4、6楼消毒间增设“三连池”

安装明细:

1、大理石台面

2、大理石吊边

3、400×400mm角铁架

4、不锈钢盆及排水栓

5、热水、冷水混合龙头

6、下水管道

施工方:

天水市秦州区鑫胜房屋维修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