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钱流路在何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52844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20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焦钱流路在何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聚焦钱流路在何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聚焦钱流路在何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聚焦钱流路在何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聚焦钱流路在何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聚焦钱流路在何方.docx

《聚焦钱流路在何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焦钱流路在何方.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聚焦钱流路在何方.docx

聚焦钱流路在何方

6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6.4%,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7.1%。

而就在前一天,央行再次加息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在控通胀的背景下,银根收紧成为必然。

在分赴广东、上海、浙江和山西的记者调查中我们发现,一方面中小企业投入实体企业的资金短缺,但是另一方面,沉积在企业和个人手中的大量资金却又四处寻觅合适的投资渠道。

在投资和融资之间究竟如何打造一条资金流的黄金水道?

在中小企业发达的部分地区,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

  中小企业贷款困局:

无抵押品

  刘艳君经营的是一家工艺品加工的企业,今年年初的时候,由于原材料涨价、回款不及时等原因,企业的资金链非常紧张,刘艳君不得不去申请贷款。

但是,刘艳君跑了几个月之后,却发现自己的企业很难从银行贷到款,原因就是缺少适合的抵押物。

硬件资产抵押

艳君告诉记者,自己企业现在的资金全部都积压在原材料的进货以及回款上面了,企业的厂房是租赁的,也没什么设备,这就无法满足银行抵押物的要求。

中小企业缺乏抵押物的问题一直是贷款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都是因此被挡在了银行的大门之外。

  尹小东是浙江以人电动车公司总经理,他这样告诉记者:

不好贷啊,申请了,申请他们不会给我们,是吧?

其它办法想过,但是都说没办法。

  卢利华是绍兴市利佰隆纺织总经理,“所以说想资金满足一点来投资,厂房扩大,设备扩大,结果跑了两家银行也都这么说,没抵押,企业刚起步没有抵押。

  正是由于抵押物,这个老大难问题的存在,使得资金很难有效地注入到广大中小企业中去。

  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专栏)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们的出口很多了的资金,那这就是个矛盾。

我们一方面很多中小企业缺钱,另外一方面我们因为在出口资金,所以这肯定是我们金融体系或者说我们的这个管理体制出问题了。

这个问题的可能不是个小问题。

  一方面是嗷嗷待哺的中小企业,另一方面资金又在大量的出口,这个怪圈引起了专家的高度关注。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微博 专栏)告诉记者:

“我最关心就是由于现在的监管的局部管的太死,因此它影响了资金的流向,使得我们宏观上讲非常充分的非常充足的流动性,不能流到最需要资金的地方。

  在李稻葵看来,正是由于监管的不合理,才是造成这种怪圈的根源,那么,如何才能打破抵押物这个瓶颈呢,让资金流转到最需要的方面呢?

记者在浙江见到了这样的办法

绍兴柯桥轻纺城的一个商户卢利华这样跟记者说:

“我们就是钱不够跟银行来贷款的。

  六月中旬记者绍兴的一家浙商银行中见到,有些业户正在办理贷款所需要的相关手续。

浙商银行推出了一日贷服务,结合柯桥轻纺城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推出了摊位租赁权的抵押贷款。

卢利华告诉记者,由于近期上游涨价以及下游回款周期加长的原因,从去年开始,他的现金流量需要达到原来的5倍以上,这对他这样的小业户来说无疑是难以承受的,可是由于没有抵押物,他很难向银行申请上的贷款,当他听说浙商银行推出商铺租赁的抵押贷款时,他不久前用自己商铺的租赁使用权在浙商银行,成功的借到了180万元,有效地缓解了他的资金压力。

  “这样子贷给我们的话,我们就是说,因为这个贷款的话,总体上感觉比较轻松一点,还行吧。

  在柯桥,绝大多数业主面对着与卢利华一样的资金困难,处于探索阶段的商铺租赁使用权的抵押贷款,业务量已经初具规模。

  在采访中,浙商银行绍兴支行总经理张东平表示:

市场经营部的市场一日贷我们就放了1.6亿左右,1.6亿左右将近200个客户。

  中小企业缺少贷款所需要的抵押物,这一直是个难解的谜题,在这方面,浙商银行还做了一些其他大胆的尝试。

  陈春祥是浙商银行副行长,他这样跟记者说:

住房抵押一日贷、市场摊位一日贷,还有担保公司一日贷,还有村民担保一日贷,这是不同对象的。

最后一个就是多方式服务,就是以创新担保方式为核心的。

  担保和抵押物的创新,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节点,流动资产的抵押,已经成为现在解决贷款难的一个重要的突破方向。

  中国银行(3.13,0.02,0.64%)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浙江监管局副局长包祖明则表示:

我们一个是自己自有资产的抵押,包括股权质押,债权的一些应收账款的质押,这个银行提供这个服务,这方面的产品很多。

  结合浙江省的实际情况,包祖明甚至认为,抵押物问题的解决还有很多。

  “我们今年浙江我们省经委推出来,我们在原来的基础上,我们今年培育一千户信用贷款,完全就是信用贷,不需要抵押的。

  

抵押之路

 

  包商银行董事长李镇西告诉记者:

我们给大企业贷款,你贷几个亿,几十个亿,那么几个人就可以做到了,那么我们为这么多众多的小企业和微小企业,个体工商户服务,那恐怕就要走街串巷,要需要许许多多的人,为这些许许多多的不同的客户群体来服务。

  记者在包商银行采访时,正好碰上该行的微小企业信贷员王静来到这家小超市进行放贷调查。

在现场记者看到,为了摸清它的家底,王静和同事竟然把超市中每一种物品的名称、数量、价格等都要登记下来,然后将之纳入包商专门为之设计的财务报表,再结合店主以及他人提供的信息,最后判断出这家超市是否真正具备还款能力。

整个过程十分烦琐。

  “那为这个群体服务,恐怕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人力,我们自己号称这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这么一个工作。

  中小企业的信息,银行的工作人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绍兴的一家银行,记者见到了收集到的中小企业的档案资料。

绍兴银行城中支行工作人员的余艳带记者了一下他们已经办理或者即将办理的中小企业的档案资料。

  那么,如何才能让中小企业的信息公开透明,同时不增加银行的工作量呢,达到共赢的结果呢?

网络贷款的平台后,报着试试看的态度尝试了一下之没想到还真的拿到了她所需要的275万元贷款。

  “这个联保是朋友之间嘛,朋友之间。

关系好的那些朋友之间,比如说我对他比较信任的那种。

”,在这里已经有很多小企业主通过全球网的网络平台,这个全新的模式得到了贷款。

那么,网络贷款又是如何实现的呢?

虚拟世界又是如何为现实企业真实信息的呢?

记者在杭州见到了全球网的董事长方兴东。

  “就是让客户他能够一站式通过网络拿到贷款,他不需要柜台也不需要去找任何人,其他的服务我们来帮他解决,这个是关键,因为不管银行也好,或者担保公司也好,你客户能够给他创造,传统不能带来的价值,这个是整个模式成功的关键。

  方兴东告诉记者,全球网的工作就是要通过网络这个开放的平台,提供金融第三方技术服务,吸纳银行、小企业主、担保公司等多方的资源,提供大量的企业信息,让小企业主能够得到及时、满意的金融服务。

  “当每个中小企业优秀的中小企业在网上真正找一个用户上帝的感觉,他提出这个需求,我们这个各个服务很快的去跟进,而不是拿贷款要到处找人求人做这种工作。

我们这种服务企业真正企业有一种被服务的感觉出来,,只有发挥互联网的开放精神,才是解决中小企业贷款的根本方向。

  “一个是30多万中小企业,100万贷款客户,百分之九十几的企业拿不到,你怎么样跨越鸿沟用传统的模式,你是跨越不了。

但是互联网可以把这个问题有一个巨大的突破。

  据了解,全球网是今年年初刚刚正式上线的,方兴东坦承,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是他所没有没有预料到的。

  “到上周(六月初)已经是2200多家企业拿到了这个贷款,贷款总额是57亿,到目前还不敢太快的宣传和发展。

  那么,作为这个平台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建设银行(4.84,0.01,0.21%)又是如何考虑的呢?

  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行长助理王叶毅跟记者说:

大量的能够给我们提供信息支撑的第三方,包括评估,包括会计事务所,包括律师事务所,包括一些信用的征集机构,比如说工商、税务,用水、用电的公司,都是现在,因为都是网络化了,我们能取得他这些数据以后,给我们做一些验证,这样就减少的我们大量人力成本,使它的信息,我们得到的信息更加及时、完整,

  网络提供的第三方服务,可以大大的提高效率,银行的业务员可以做到足不出户的掌握客户相识的信息,客户增长的同时,银行的人力成本都是零增长,采访时,王叶毅透露了这样一个细节,现在2000多网络贷款的客户,银行实际的业务员只有13位。

  “那是挑战了,他的服务的客户数远远超过了传统的银行模式。

那是大突破了,非常大的突破。

  王叶毅认为,全球网未来的发展还是要继续创新,打破以往点对面的贷款模式,浙江已经有38家银行准备加入这个平台,把蛋糕做大。

  “要共同来,要打破,大家要接受,要去领会这种新商业模式带来的这种对自己的挑战,然后打破这个壁垒,共同把这个事情,就是类似于全球网这样的大平台,大家共享资源,把这个平台做起来,真正把中小企业服务这个问题解决掉。

  事实上,全球网这种全新的贷款模式之所以能够实现,与浙江省政府的大力引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浙江省中小企业局融资担保处处长刘树林认为:

从今年开始浙江省中小企业就积极整合银行、网络、担保等各种公司资源,搭建了全国首家中小企业的网络服务平台,这个平台的突出优势就是突破了传统中小企业的信贷模式。

  刘树林告诉记者,浙江现在每天都有1000多家的企业在网上申请,每个月大概有4万家中小企业在网上申请,就是传统的信贷模式,所根本无法实现的。

  通过解决贷款模式的一系列创新举措,浙江全省近期在为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中取得了扎实的收获。

包祖明表示:

今天我们投到中小企业整个88%。

88%是个什么概念,我们今年整个贷款增加3200亿,88%有2800亿投到中小企业,这个比例比全国平均比例高了26个百分点,

  如何在庞大的民间资金和中小企业之间搭建桥梁,一直是温州的一个大问题,我们再来看看作为民间资金最为活跃的地区,有会有哪些新的尝试。

  温州的新变化

  陈旭是浙江天龙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他对记者说:

假如说有上市企业了,对企业的竞争力各方面来说有很大的优势。

  陈旭经营的是一家网球生产企业,近一段时间以来,随着原材料的上涨,企业的资金链以有些紧张,他现在考虑通过上市来解决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在资金方面,这些都需要资金。

其实成本也有需要资金,假如说我们原材料都在涨价的时候,我们有很大的资金可以购买原材料,所以这些都需要资金。

  从原来的不愿意上市到现在温州有50多家的企业排队准备上市,他们开始用现代化的金融方式来解决自己的融资问题。

  温州市金融办主张震宇表示:

今年一年的上市的量,可能是我们前五年的水平,募集资金可能会超过前五年的水平。

那么今年开始,明年、后年,也就是“十二五”期间,温州的上市进入了一个比较好的一个佳境。

  除了上市以外,为了应对时下的贷款难,在温州的一些企业创造性的出现了设备租赁贷款的方式。

  在记者的采访中,浙江青鸟律师事务所主任郑效军对记者说:

融资公司就把一笔设备购买款直接转给企业,企业得到这笔钱以后,实际上就用付这个租金的方式把继续使用这个设备,它实际上等于拿到钱以前,相对用比较低的利息,或者这一块资金的使用,这个通常就叫做设备融资,或者融资租赁。

  不过事实上,在温州的绝大数的企业还是依旧以民间借贷,这种没办法的办法来解决企业的资金困难。

  “都通过中间这种企业,通过担保公司,投资公司的企业,拿到的是一种高利率,高利率中小企业根本就负担不起。

  利率的增加,大大的借贷企业的利润空间,郑效军认为这对于正常的金融秩序也将会造成冲击。

事实上,温州市政府在近几年来,针对庞大的民间资金推出过很多的举措,在民间资金和企业之间搭建平台。

 张震宇表示:

一个就是股权应用中心,一个就是民间风险研究院,还有一个就是村民,民间,民间的这个就是民间资本服务中心,它这个主要的功能他们就是搭了一个民间的平台,然后将民间的资本和民间,我们的民营的项目,甚至可能有些是政府的一些项目,进行资本和项目对接的一个运作的一个。

  尽管各种办法都在探索之中,但是我们了解到,现行的金融政策实际上对民间资本在金融领域的应该存在着诸多限制。

做不大的民间融资平台难以满足中小企业庞大的资金需求。

  金融开放

  这里是乐清市合兴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它是乐清3家经过政府批准营业的小额贷款公司之一。

这几天,公司总经理金鑫正在发愁,越来越多没法从银行贷到款的中小企业都排着队向他求助。

  记者统计了一下,乐清共有3家小额贷款公司,可供贷款总额也就在十个亿左右,这个数字对于乐清的上万家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

由于政府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数量和股东参股资格有着严格的要求,很多民间资金并不能进入小额贷款公司周转,这也就把民间游资挡在了门外。

  平阳县恒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学寿对记者说:

流动资金比较多,市场上闲散的资金也有,也都去找我们,要求帮助他发放,因为他发放知道我们这个诚信方面,都了解,可能我们现在的条件机制,这个政策不允许,现在不能对接起来,所以这些资金就不能用起来。

  尽管小额贷款公司增加资本困难重重,民间资本很难进入,但是记者在温州调查时却了解到,当地寄售店遍地开花。

在温州乐清的一条街上,记者数了数,短短几公里的路上,就有大大小小五六家寄售店,这些寄售店门脸都不大,从事的就是民间地下贷款的业务。

  记者还在温州发现,除了寄售点以外,大量的典当行、担保公司也加入了灰色的放贷行列,大行其道无人监管,可是有着合法手续的小额贷款公司由于政策上的限制,却又是左右为难。

  杨学寿是平阳县恒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董事长,他认为:

能够放宽我们这个融资的比例,放大这个规模,或者通过其他渠道,能把这个资金能够放大,能够更加有效的通过这个资金,能够让我们更多的解决我们这些需要的融资的中小企业。

  温州2008年成立了第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到今年年底预计会达到30家之多,可是实际吸纳的民间资本不过60亿元,这对于几千亿的温州民间资本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相关规定的之后严重的影响了这些金融创新举措的发展。

  现在的问题比如说能不能在温州搞金融改革,金融改革它本身就是一个试验区,能不能加大一些项目,你比如说可以办华强银行,能不能办民业银行,这些银行如果办起来,那么它会,另外一个信投公司,租赁公司,这些温州以前都有,由于各种原因后来停掉了,能不能把它恢复,这样的话中小企业融资的渠道就会多起来。

带着这些疑问困惑,记者采访了相关的专家。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宏皓的看法是:

咱们现在的这个金融行业的一个体制,其实是跟不上这个时代的发展,这是很致命的,

  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则跟记者说:

就想解决这个问题,第一银行体系,正规的银行体系应该要改革。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认为:

要进一步放开,第二步相关的监管条例要进一步的改革。

  在采访专家的时候,所有的专家都在一致呼吁现在的金融政策和监管需要改革,需要放开。

而与此同时,民间资金的合理流动也是专家非常关注的问题。

  “都应该让这些民间子资本要进入正规进入,这个问题已经说了很多很多年,一直就没有解决,这也是我们中国的怪现象,我们对外资是开放的,外资可以到中国来设立银行,但是我们自己的民间资本不能进入金融领域”

  “很多草根银行、草根的金融机构、草根的金融的这种贷款,只贷不存的机构非常非常多,有很多的办法,但问题就是在现在我们的监管,我们的监管如果不按照我们目前监管的这个框架,我们总是限制它”

  在专家看来,相关金融政策的限制,阻碍了地方一些金融创新举措的发展,大胆的尝试势在必行。

  “先走一步,总结经验,先放开,边放开边总结经验,步子大一点儿,相关的定义,相关的行政定义都可以放宽一点儿,比如说什么是高利贷?

放宽一点儿?

因为整体上关注之后,局部再放开,也不会引起系统性金融风险。

这一些我们应该有,我们这个信心应该有,不应该担心。

  这些大胆的尝试,或许就会为未来的金融改革寻找到新的方向。

  “在整体宏观经济控制的大盘子下,在局部比如温州大量的放开去试点,去创新,尽量地去放开,因为整体宏观上去控制,局部的风险再大也不可能影响全局,反过来讲,在局部如果充分放开的话,我们可以为其他的地区,为整个乃至整个中国的,全中国的金融业能够找到一个改革的方向。

  半小时观察:

  这一周的时间我们连续播出了聚焦钱流系列节目,从“游资冲动”到“民间高利贷乱象”、 “三角债拖垮部分行业企业”、“中小企业缺钱的真相”、“民间资金为何难以开闸放水”等方面对中国钱流市场中的现象进行了深度调查和分析。

  近日,借贷市场的乱象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专栏)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座谈会上强调:

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加快转变金融业发展方式,推进结构调整和改革创新,全面提高对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

有序地开放金融自由市场,让更多资金从地下转入地上。

或许有人担心放开民间金融、利率的市场化会带来更大的风险。

然而,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在民间金融已成规模的现实下,无视它们的存在,就无法进行实质的监管。

最后,我用德国经济学家《来自竞争的繁荣》中一段话来结束我们栏目的钱流系列调查:

当政府对价格的管制取消之后,“黑市突然消失了,橱窗里摆满了货物,工厂的烟囱突然冒烟了;街道上货车川流不息……货币改革那天的钟声一响,经济恢复便在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开始了。

 

也欢迎广大观众登陆新浪微博,与我们进行交流。

了解民间资金走向,有一个不能错过的渠道就是各大拍卖行的拍卖会,我这里有两家拍卖公司的春拍业绩,在6月7日落槌的北京保利2011春拍,总成交额61.3亿元,再度刷新了十几天前刚刚由嘉德春拍创造的53.23亿元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单季成交纪录。

6月8日结束的北京匡时春拍中,2562件拍品成交率为85.62%,总成额突破20亿元,相较去年秋拍的15.6亿元上涨28.2%,比去年春拍10.85亿元上涨84%,创历年最高单季成交纪录。

可以看出来,这些狂热的数字背后,是大量民间资本的涌入的结果,这些民间资本密切关注着艺术品的各个种类,连过去少有人问津的古籍善本也成了抢手货。

接下来我们就带大家到一个拍卖会现场去看一看。

  这里是北京泰和嘉成拍卖公司的一场古籍善本的专场拍卖,马上要拍卖的是一本近代谢无量的手写诗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件拍品在古籍善本中也就是属于中等档次的藏品,即使如此,仍然引起众多买家哄抢。

  拍卖师:

(拍卖现场)

  20万起拍,不到一分钟的时间,这件拍品已经被抬到了60万。

  三分钟时间,这件拍品最终的成交价达到了83万元。

拍卖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两三年前,这件拍品的成交价也就在20万左右,最近一段时间,古籍善本的行情暴涨,对于这件拍品的成交价估计也就是在50万左右,但是达到了80万以上,是他们怎么也想不到的。

专家告诉记者,在收藏界,古籍善本是一个很特殊的品类。

在收藏中,讲究的是各个时期的版本和史料的价值,收藏者大多为知识分子、学者以及研究人员。

因此,这个群体数量不多,很多藏品在谁手里,大家都知道,相应的价格比较平稳。

可是近两年,资金涌入艺术品的热潮也席卷到了古籍善本这个很少人关注的品类,价格暴涨。

  北京泰和嘉成拍卖公司经理赵超说:

像2008年秋拍到2009年春拍基本上翻一倍,一直以这个速度,但是2010年春拍到秋拍已经不止一倍了,翻了,可能翻到三至五倍,而今年我们预期的话,它可能会达到五倍。

  拍卖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古籍善本的价格在2000年到2008年这段时间,基本上就属于停滞,没有什么增长,但最近2年半的时间,古籍善本的价格就翻了五倍,这样的行情这让很多专家和业内人士大呼看不懂。

  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孟宪军说:

从古籍市场的发展来讲,最近发展的突飞猛进,连我这个,就是说,算是本专业的人都看不大懂了,价格变化非常大,就是有一个突飞猛进这么一个变化,

  

  新买家推高价格收藏家成旁观者

  《经济信息联播》栏目报道:

一方面是高涨的行情连专业人士都看不懂,一方面却是新买家大量进入。

很多拍卖公司的负责人都告诉我们记者,从2008年的秋拍开始,每年都有30%至40%左右的新入场买家涌入。

这些新入场的买家不仅带来大量的资金,也推高了艺术品的价格。

这一点在古籍善本市场表现也特别明显。

目前,一些古籍善本的收藏家已经不得不成了旁观者。

  北京泰和嘉成拍卖公司经理赵超说:

等于从2009年开始,已经加入了很多新的客户,大概就是有一些高房地产的,有一些搞金融的,就是他们已经加入了这个行列,而他们的资金量呢,肯定是比老的收藏家要多很多,可能有几倍,几十倍的往上翻,可能一些老的收藏家,他可能对他喜欢的东西,他可能是得不到了,只能在边上看一看,入不了手了。

  新买家的涌入,极大地推高了古籍善本的价格。

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的委员孟宪军先生翻着图录告诉记者,这中间很多拍品他都见到过,也收藏有一些。

原来,这些一万元的古籍现在最高都翻了十倍左右。

  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孟宪军说:

七八年前,那时候就是不起眼,那时候我都经过过,看到别人有过,或者我曾经有过

  记者:

现在价格到多少了?

你像那一万多,那得十万八万的了,

  由于古籍善本的买方市场都是新买家,而他们以投资为主要目的,因此,价格究竟能走到哪里,这波行情究竟能持续多长时间,很多专家看不清楚。

  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的委员孟宪军说:

现在有一般商人,人家在商海里面很成功,买来卖周转很快,赚了一些钱,我们现在跟不上的原因,我们看不懂价格,他们现在比我们明白。

  而目前,一些收藏者认为,这波投资热潮还会持续,因此即使手中的藏品有很大的利润空间,他们依然惜售,等待更高的价格。

  收藏爱好者鲁东辰说:

我自己买的一套书2006年买了一套书,当时买下来是13万,后来有人给我打电话,就说你五倍卖不卖,不卖,七倍卖不卖,不卖,十倍卖不卖,我说还是不卖。

古籍价格现在我觉得还没顶,远远没到顶,和其他的艺术品来讲,远远没到顶,虽然它涨的很厉害。

  

  只选贵的不选对的 新买家钱多见识少

  《经济信息联播》栏目报道:

我们知道古籍善本的价值体现在史料的珍贵性以及版本的稀缺性,然而在拍卖市场上记者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目前升值最快的是一些装帧漂亮、品相完美、颜色丰富的书籍,而一些史料以及文化价值较高的碑帖、写本、抄本等等这些方面书籍反而升值不高。

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就是新买家不专业,盲目涌入。

继续来看报道。

  鲁东辰先生是北京一家IT公司的老总,2006年,他想把自己手里的资金进行投资,当看到一期电视节目讲到古籍善本处于价值洼地的时候,他毅然将全部的积蓄投入到古籍善本的收藏中。

可是事实上,他当时对古籍善本一窍不通。

在之后的时间里鲁先生穿梭于各个拍卖公司的拍卖会,一开始购买的都是如红蓝印、套印这些装帧精美的书籍。

随着了解的深入,鲁先生的兴趣逐渐转向了写本和抄本,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发现,拍卖场的新面孔越来越多,购买的方向和他刚入行时一样。

  投资者鲁东辰说:

你像我们大约拍了四五年了,一开始买白棉纸,也慢慢逐渐买一些版本东西,内容的东西,你看现在白面纸为什么还这么高,现在这两年(红蓝印),去年版画也起来了,为什么,就是还有很多新的买家进来,他们也是拣最容易的,比较容易懂的,

  鲁先生看到的现象得到了拍卖公司的印证。

  投资者鲁东辰说:

现在大概是这样,新入场的人,主要是对套印,还有红蓝印,还有一些那个明代的白棉纸,还有一些明清的精刻本这些比较感兴趣,就是在古籍上,已经算是价格比较高了基本上接近三四十万了,就是起拍价大概是这样,就是这些藏家呢,怎么讲,觉得这个是就是画面比较精美,所以他们这些游资投资这个的就比较多,

  专家认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