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修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50845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修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修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修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修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修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修改.docx

《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修改.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修改.docx

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修改

小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骆驼城学区张淑银

摘要: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小生活在家庭中,活动在父母的周围,父母的言行对子女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大。

如果师之以范,教之得法,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

反之,不良的家庭教育和影响则容易使孩子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讨论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在认知、社会化、人格、责任心发展方面的影响,得出了温暖、理解与民主式的父母教养方式,是一种积极的、科学的教养方式的结论。

关键词:

教养方式心理健康儿童发展

一、我国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近几年来,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唐慧琴、忻仁娥的研究认为,我国小学生各类行为问题的总检出率为12.93±2.19%;陈永胜认为小学生心理卫生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情绪、行为等方面,小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问题的人数约为10~15%,情绪方面存在问题约在10~20%之间等;边玉芳、郑艳球的研究认为,杭州市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总检出率为9.5%,学习焦虑、冲动倾向、恐怖倾向、对人焦虑和自责倾向的发生率分别为10.39%、9.79%、7.95%、7.64%和6.42%;文敏、顾溥权对上海市黄浦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表明,小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人数所占比例为18.11%,初中、高中相应的比例分别为11.27%、16.94%;陈世平的研究显示,天津市过度焦虑的中小学生所占比例为21.54%,小学、初中、高中的比例分别为27%、18%、19%,小学生中过度焦虑的人数远远大于初中和高中。

这些数据显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初中生、高中生要严重得多。

尽管这一结论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但已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事实上,不少小学生经受不住一些很平常的小挫折,如老师的批评,一次测验考得不太好等,在别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压力,却使之产生极大的挫折感、无助感或者高度焦虑。

一些小学生动辄离家出走,以抗拒老师或家长,有的甚至受到一点委曲便愤而自杀,集体离家出走或集体自杀的事件也时有报道。

有的研究还表明:

越来越多的学生(包括小学生)求助于宗教迷信,以寻求心灵的安宁和摆脱焦虑;更有不少学生用算命、抽签、掷硬币等方法来预测未来或逃避现实。

小小年纪就感到悲观失望、彷徨、孤独、寂寞、活得太累、活得没意思。

可见,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普遍存在的,主要表现为:

过度焦虑;厌学;紧张的人际关系;长期的抑郁;社交恐慌;偏执;强迫性观点和行为。

应该说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和产生,有着较为复杂的原因与背景,但主要还是受生理、心理、家庭、社会、学校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的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小生活在家庭中,活动在父母的周围,父母的言行对子女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大。

如果师之以范,教之得法,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

反之,不良的家庭教育和影响则容易使孩子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二、父母教养方式

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

这种组合方式是相对稳定的,不随情境的改变而变化,它反映了亲子交往的实质[1]。

早在19世纪末,弗洛伊德就注意到了不同养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他对父母的角色做了简单的划分:

父亲负责提供规则和纪律,母亲负责提供爱与温暖。

50年代,Parsons[2]发展了弗洛伊德的观点,并把这个问题与家庭角色及性别特征联系起来,认为女性善于表达,情绪比较敏感,所以适于处理与孩子间的各种关系;而男性指导性强,负责制定规则更好。

Sears[3]把这些思想与学习理论相结合,提出了教养方式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温暖和控制。

Baumrind[4]以此为基础提出常见的三种教养方式:

专制型、权威型、放纵型。

国外从20世纪40年代大量地运用实证研究探索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揭示家庭教养行为和方式的内在结构及特征。

由于我国社会文化背景包括文化传统、社会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都与西方存在很大差别,造成在教育方式上也有极大的不同,需要探索西方教养方式的研究结果是否适用于中国。

我国许多研究儿童发展与教育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采取各种方法对父母教养方式在儿童发展中的影响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研究。

家庭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在任何年龄阶段都存在,学龄前儿童的主要活动场所在家庭,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其影响自然非常直接而重要,这也是众多学者关注学龄前儿童父母的教养方式的原因。

但儿童步入学校后,虽然主要活动场所已从家庭转为学校,但生活环境和周围刺激的复杂化更从某种意义上更显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儿童在学校的人际关系、学业成就、对新情境的应对无一不受父母教养方式的潜在或直接影响。

一个人从童年期到青少年期会经历很多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会影响到和睦的亲子关系,父母必须调整自己的教养方式,以便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三、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系

研究表明,在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儿童的认知发展、社会化发展、人格发展以及责任心发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但父母教养方式的效果非常复杂,它取决于一系列条件。

1、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其中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成人创造的环境及提供的指导是十分重要的,而这种指导就体现了父母的教养方式。

通过这些指导,儿童的认知能力才能超越现有水平而向上发展。

因此,要理解儿童的发展,就必然要关注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提供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指导。

大量的针对学业不良或学习困难学生的研究[5-9]显示学习成绩不良与智力因素以外,还与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等因素有密切相关。

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及父亲的过分干涉明显高于学业优秀学生,而情感温暖和理解较低。

辛自强[10]等对小学学习不良儿童家庭功能的研究发现,一般儿童家庭的行为方式多属灵活型,在合理规范的基础上,随环境变化灵活调整行为规则,对违规行为的处理也很灵活。

学习不良儿童家庭的行为控制方式常是不健康的。

温暖和理解使子女产生温暖、信任和安全感,并形成良好的个性与学习习惯,惩罚、否认、拒绝和干涉则使差等生有逆反与自卑感,对学习厌恶、抵触和缺乏信心。

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会影响到子女的学习进步是通过影响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和目标定向来起作用的,父母情感上的温暖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子女在学业自我概念上取得较好的自我评价,从而影响学业成就[11]。

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儿童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说服、民主、鼓励、宽容、情感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的智能开发,而惩罚、打骂、羞辱、拒绝、专制和过度保护、包办、溺爱、不问不管等方式造成社会退缩、急躁、任性等非智力因素问题发生率高[12]。

中国关于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与西方有一致的地方,但也有不同之处。

关于儿童气质和父母教养方式与其陌生环境中语言表达水平显示父母教养方式尤其是父亲的严格教养方式与儿童的语言表达有显著的相关[13]。

谷传华、陈会昌等[14]通过历史测量学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创造性人物早期的家庭环境与父母教养方式考察显示,在社会创造性人物的早期成长过程中,“严父慈母”这一传统的家庭教养模式总体上占主要地位。

总体来看,父母尊重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够给孩子较多的情感温暖和理解,是创造型家庭的共同特征。

上述研究表明父母的支持、奖赏指导和适当的反应,这些教养方式影响了儿童能力的发展,而对儿童的适当要求可促进儿童认知的发展,特别是当要求和对儿童的支持与反应结合时更有效。

2、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

人的社会化过程,不仅显示了品德发展和个性完善的过程,而且也从中获得了行为方式的各种成分,儿童的社会化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以后,越来越受到关注。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也是社会化的最先执行者和基本执行者。

儿童的社会知识、道德规范和社会行为首先是从家庭中获得的,同时,社会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化的目标也是首先通过父母传递给儿童的。

家庭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其实质是家长的价值取向对幼儿的社会化的影响,也即家长把内化了的社会文化传递给孩子。

良好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不良的教育方式,则在一定程度上对儿童社会性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中国曾开展了3-9岁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研究,关颖[15]等专门探讨了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相关性,数据显示,父母采取民主型教育方式的,儿童社会性得分高分组的比例大大高于宽容型和专制型的教育方式,从而看出在亲子关系上的民主、平等、和谐,使孩子在良好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宽容型教育方式给孩子较多的自由,对孩子的个性发展、尤其是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有一定好处,但这种孩子缺乏教育,不负责任,使孩子接受父母的教育影响较少。

在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最初阶段,采取这种教育方式,会导致子女社会性发展的不成熟。

采取专制型的教育方式的父母,往往是出于“为孩子好”的目的,对孩子过多干预、过分保护,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这与西方的研究是一致的。

1995年北师大的林磊研究了“幼儿家长教育方式的类型及其行为特点”,避免了以往心理学所使用的根据单一维度得分来划分的做法,考虑了父母教育行为的各个方面,从而避免了划分上的绝对性。

从溺爱性、专制性、放任性、期望性、不一致性、拒绝性和民主性七个维度对父母的教育方式进行评价、定型,用快速聚类法归纳出五种教育方式:

极端型、严厉型、溺爱型、成就压力型、积极型。

他的研究表明,积极型的方式有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而其它类型则存在各自不同的缺陷。

积极型的教育方式约占40%,其它四种类型约占60%,说明还有相当数量的家长在教育方式上存在着一些不良倾向,会对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16]。

除了具体评估教养方式的类型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国内研究者还涉及到它与社会化的各个具体方面的关系。

如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概念[17-21]的关系,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父母的支持、鼓励和积极参与可以促进儿童自我概念的积极发展,而粗暴的不支持行为则会阻碍儿童自我概念的健康发展。

父母教养方式对少年儿童自尊发展影响[22,23]的研究发现,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少年儿童自尊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

父母对少年儿童采取“温暖与理解”的教养方式会促进儿童自尊的发展,提高儿童的自尊水平。

相反,父母对少年儿童采取“惩罚与严厉”、“过分干涉”“拒绝与否认”、“过度保护”等教养方式都会不同程度地阻碍儿童自尊的发展,降低儿童的自尊水平。

此外,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自我效能感和良好情绪的培养起着一定的作用[24]。

青少年的归因方式与早期所受抚养方式有明显关联,具有悲观归因方式的青少年回忆出较少的父母的温暖,较多的母亲的拒绝、否认和父亲的惩罚[25]。

综上所述,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儿童通过接受父母的教育方式给他们的教育影响,形成并获得了社会的价值观和传统的行为习惯,并为将来的发展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由于父母更多的教育、照顾他们,教育方式对他们的社会化发展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3、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

家庭是儿童早期生活最基本的环境,约占其全部生活时间的三分之二。

儿童时期是个体生长、发育、身心发展的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最容易接受环境影响和教育的时期。

家庭对儿童的作用,不仅在于它所提供的生活保障,更为重要的是它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研究发现,人格维度神经质(N)、精神质(P)得分分别与父母不良的教育方式如严厉惩罚、拒绝否定、过度干涉与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6-29]。

长期不当的父母教育方式易使子女形成难以适应社会的不良人格特征,从而为人格障碍、神经症的发生提供了病前人格基础。

严厉惩罚、拒绝否认、过度干涉的教养方式越多,其子女就越可能多地表现出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喜欢冒险等特征。

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与父母采用高压策略多、表达负性情感、积极情感少,而使子女对人产生消极认知,不能关心理解他人、行为倔强并因此不能适应外部环境。

理解、情感温暖能促使子女性格的平衡发展,可减少对自身健康的关注,情绪乐观而稳定,易与人打成一片,待人热诚,成熟,适应力良好,谨慎实际,但也易出现对生活自满自足,无所追求,但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过度干涉和保护,就将导致子女对生活境遇持消极态度,不信任他人且无自知力,偏爱易使子女在家庭中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地位,受到过分的照顾和溺爱,容易产生任性、自我中心、依赖性和缺乏韧性等不良的人格特点。

过度保护可阻碍子女独立性和社交能力的发展,以致子女形成缺乏自信、过分自我约束和依赖等不良的人格特点。

因此,父母养育方式在子女人格形成中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父母亲应该共同调适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对孩子多施加正性情感,避免负性情感的暴露,使子女在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人格健康发育。

4、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责任心发展的影响

鲍姆林特等人的研究表明:

纵容的养育方法因为缺乏父母给予的准则和强化,所以只能形成儿童少量的社会责任心,而专断的父母所养育的儿童常会比以纵容方式养育的儿童具有较多的社会责任心,而权威型家庭中的儿童是最具有社会责任心的。

Maccoby和Martin[30]指出放任型教养方式使得儿童缺乏责任感。

诧摩武俊[31]对双亲教养态度与儿童人格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表明:

母亲的态度为顺从过度时,儿童性格中更多地表现出无责任心。

姜勇和陈琴[32]研究得出,家长自身的责任心水平并不直接显著地影响幼儿的责任心,但它能通过父母教养方式中对孩子责任心的要求间接地对孩子的责任心发生作用,也就是说,家长对孩子责任心水平的要求是一个重要的中介变量。

杨丽珠[33]等人从幼儿责任心结构人手,以责任心的表现形式设计教育活动,在幼儿园中培养幼儿的责任心。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但在家庭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责任心,还没有实证研究作为根据[34]。

因此,探讨中国文化背景下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责任心的关系,为父母选择科学的教养方式、培养幼儿责任心提供心理学依据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民主性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责任心的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溺爱性、放任性、专制性、不一致性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责任心发展有明显的消极影响,其中,放任性尤为不利于幼儿责任心发展。

四、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孩子心理发展的影响

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孩子心理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儿童对父母行为的模仿和学习。

儿童的学习和模仿能力是极强的,他们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与父母生活在一块,他们的学习、品德、健康、卫生、安全、礼貌、交往,兴趣,情感、家务、消费等等都受到父母的影响,父母与人相处的方式。

对待事物的态度,父母的爱好和兴趣,习惯方式、动作,甚至走路的姿态和说话的语调等等,长时间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自然就成为孩子习惯行为的模式。

其次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态度、方式和方法。

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应有耐心、和蔼可亲。

不要一看见孩子做错事,就大发脾气,不是打,就是骂。

有的父母情绪不稳定,焦虑。

时而高兴,时而发脾气。

对待孩子的态度以自己的情绪变化而变化,自己心情好时,即使孩子做了错事,也一笑了之。

情绪不好时,即使孩子很好,也会冲着孩子发脾气。

所以教育孩子的态度不能因情绪的变化而变化。

家长对儿童的成长应倾注极大的关心和爱护,这是儿童成长的坚实基础。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

“没有父母的爱,所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

”因为缺少父母之爱的儿童,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就会经常处于紧张忧虑之中,这将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发展。

爱是开启儿童心灵的钥匙,是通往儿童内心世界的桥梁。

但对孩子又不能溺爱、偏袒、纵容,要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

近年来,由于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独生子女家庭作为一种新型的家庭正在增多。

这一变迁对提高我国人口素质、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但新的家庭关系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儿童发展上的问题。

如父母在经济生活上过多满足子女,在感情生活上过度依恋子女,在日常生活中过分照顾子女。

这些做法有可能对孩子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相反,也存在有这样的一些父母,他们对子女严格有余而关爱不足,所谓的棍棒底下出孝子。

总而言之教育孩子如果走极端都有可能导致孩子在品行上出现问题。

如撒谎,是孩子成长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尤其是在独裁型家庭。

我们都知道撒谎是一种虚构或捏造事实的行为,孩子的表现是用不适当的方式隐瞒部分或全部事实。

由于其行为具有欺骗的性质,所以常常被教师、同学或父母看做是一种不能容忍的品德问题而受到谴责。

那么是什么样的原因造成的呢?

由于撒谎可以从很小的时候开始。

许多父母认为这可能是遗传得来的或是跟“坏孩子”学来的,其实不尽然,事实上导致孩子撒谎的原因,很大程度来自父母本身。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需要和自尊采取过分专断的方法,对孩子的某些不适当的行为横加责骂或滥施惩罚,孩子就会本能地通过撒谎来进行自我保护,借以逃避惩罚。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撒谎的习惯。

再次是父母的价值观,道德观,它们是心理健康状况的组成部分。

儿童吸收父母的道德准则。

儿童是非观念和善恶标准的形成,主要受父母是非观念和善恶标准的“同化”。

儿童在家庭生活中学习父母的是非观念和善恶标准,父母也以自己价值观、是非观、丑恶观去规范儿童的道德行为,而形成儿童的价值观,是非观和丑恶观。

儿童从父母处理事情和他人的关系中学习父母的各种行为,孩子看到父母对其他人总是很有礼貌,他会用这样的行为标准要求自己。

看到父母经常说脏话骂人,他也不会为说脏话和骂人感到羞耻。

看到父母经常把公家的东西拿回家,他不会认为这是错误的行为。

父母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要求孩子,当孩子的行为与父母的价值观一致时,父母可能会感到高兴、赞扬,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

有一位学生拿着扫帚准备去学校打扫卫生,母亲却说:

学校的事情少管一点,劳动时不要太积极,以免把衣服弄脏。

所以大部分儿童在父母的影响下,建立自己的理想和良心,儿童的自我理想与父母的道德观吻合,儿童的良心形成与父母的丑恶观相一致。

五、温暖、理解、民主的父母教养方式

家庭是儿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不仅父母应为自己的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学会用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且全社会都应该重视家庭教育,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倡导健康的家庭生活,帮助家庭解决实际的困难和问题,提高家庭生活的质量,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

温暖、理解与民主式的父母教养方式,是一种积极的、科学的教养方式。

它要求父母对孩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尊重孩子的人格,给孩子民主的家庭氛围。

这样才能使孩子在智力、人格、心理素质方面有健康的发展。

1、教育孩子讲究艺术

现在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容易走极端,有些父母认为对孩子的教育一定要严格,所以经常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恶语相向,甚至暴力对付,即使孩子取得了一些进步也的得不到肯定。

至使孩子长期生活在紧张、压抑的状态下。

而有些则一味的溺爱、放纵,使孩子养成了自私的个性。

其实教育孩子也要讲究艺术。

清代思想家、教育家颜元说过: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这个原则对于任何孩子都是适用的,许多家长也能表扬、鼓励自己的孩子,但往往注重学习上的鼓励,忽视道德品质、人格方面的引导与鼓励。

我认为要发展孩子良好个性,促进孩子心理健康,抓住对孩子做人、道德品质方面良好行为的表扬,更为重要。

另外,表扬、鼓励孩子要及时,要注意选择良好的氛围下进行。

及时的表扬能使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良好的行为或良好的学习成绩及时得到强化,过期的肯定会冲淡其效果。

良好氛围下的表扬,能增强孩子的荣誉感、责任心和进取心。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错,家长的批评也是必不可少的,但也要正确运用批评心理学原则与心理艺术,否则会适得其反。

如批评的合理、及时、批评的方式、批评的场合等等,都是需要讲究艺术的。

有些家长,一见到孩子不良的行为、不良的习惯、不良的品德,要不就不闻不问,要不就不管事情动机,一顿打骂。

其实,家长批评孩子目是为了孩子改正缺点、克服错误,和风细雨的批评、与教育相结合的批评,更能使孩子改正错误,而不使孩子失去自信心,不使孩子潜移默化的养成粗暴、凶狠、好斗、蛮不讲理的性情。

2、教孩子学会“做人”

纵观“成功家教”现象,家长无不把对孩子的品德教育放在第一位,他们认为要使孩子成材,先要引导孩子学会做人,着重培养孩子“正直善良”的品质,训练自主、自强的意志,强调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历来重视做人的教育,但现代社会,受金钱至上思想的影响,有些家长认为只要孩子会读书,以后会赚钱就行,这样使自私自利、心胸狭窄娇气的孩子越来越多,有些孩子甚至为父母做一点点事都很不乐意,这样的人如何谈为社会做贡献,如何谈与人合作呢!

我认为做为现代家长必须对孩子的品德教育落实到位,必须努力引导孩子发扬吃苦耐劳、勤俭朴素的优良传统,要引导孩子走出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的怪圈,培养孩子吃苦勤奋的精神、高雅的情趣和宽阔的胸怀,这样才能使孩子具有健全的人格,远大的理想,坚定的意志,健康的心理。

3、和孩子一起正确对待学习

据相关调查表明:

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是引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因。

家庭教育的内容是与孩子的学习密切相关的。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家长侧重分数,整天问孩子学习怎样,作业作完了吗?

为了使孩子学习好,家长可以不让孩子做任何事情。

但每个孩子受个体差异、非智力因素等影响,成绩总不能达到父母过高的期望线,这样,一到考试就头痛的孩子越来越多,一出成绩就紧张,甚至离家出走的孩子越来越多。

其实,现代社会需要高智商的人,更需要心理素质高的人才,家长应和孩子一起正确对待学习,使孩子学习成绩提高、心理素质更棒。

4、指导孩子玩好

从孩子的心理来说,他们很少有功利的观念,凡事除了成绩以外多以是否“好玩”为标准,因而出现许多因贪玩影响学习的孩子,出现了许多因贪玩而心理不健康走上歧途的孩子。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爱玩的权利,不放任,也不能蛮横地剥夺孩子玩的权利,我们可以尝试和孩子一起玩,然后再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孩子在玩和活动中学到东西,从而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5、自身不断充电,给孩子和睦、幸福的家庭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不可能无师自通。

现在许多家长忽视自身心理素质的提高,忽视自身的教育,教育孩子常常根据自己的意愿,而不顾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孩子身心发展的具体情况。

不良的家教对孩子的智力开发及学习成绩、个性和心理健康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负面作用。

所以家长首先要自己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这样才能有效的教育孩子、影响孩子。

六、问题与展望

国内对父母的教养方式的影响已开展的大量研究一致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影响着儿童认知能力、社会性情感及各种人格品质的发展,从而为儿童教育提供理论支持。

同时通过对父母不良教养方式与行为的研究及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有利于减少儿童的问题行为。

但在研究领域上以单一的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居多,虽有一部分研究者涉及到儿童的年级、性别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已有的个性特征和行为是如何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选择,但研究非常少,而且没有涉及到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也没有探讨在这一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影响机制。

因为父母与儿童的关系是辩证的,他们的影响也是相互的,儿童的行为或个性特征反过来也会引起父母新的行为,随着父母影响儿童的单向决定观向亲子双向互动观转变,以及人类发展生态理论模型的兴起,探讨教养方式与儿童的相互作用及机制是以后研究的重点所在;另外,在研究中,没有考虑到儿童对父母的教养方式是怎样理解的。

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社会化的外部动因,儿童在心理上是如何认知它、理解它,这种认知和理解又是如何影响了儿童的发展,这都是应该探讨的实际问题。

外部的客观刺激只有通过主体的认知、理解过程,才能转化为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如果缺乏这一中介过程,它就会失去对个体的影响作用。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使传统的家庭关系和家庭教育的观念与实践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激励有关研究者深入地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影响。

但我国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