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交通体系规划.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48712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docx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交通体系规划.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docx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第一章城市对外交通

一、概况

1、城市对外交通逐步形成公路为主体,铁路、水路相辅佐的综合交通体系。

现状城市对外交通用地面积为260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3.3%,人均3.6平方米。

2、对外公路交通中:

2001年,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3998公里,公路密度达到1.04公里/平方公里。

其中等级公路线路里程2647公里,包括高速公路81公里、一级公路145公里、二级公路539公里、三级公路344公里、四级公路1538公里;等级系数为3.05,干线公路好路率达到81.6%。

“五纵五横”(五纵:

s218省道、葛丹线-S222、镇荣线、G104、S224;五横:

G312、沿江公路、沪宁高速公路、S101、S321)的公路主骨架已经形成。

其中312国道主城段、随着行政区划调整已逐步成为主城内部的快速干道。

城市对外交通包括区域性过境交通和城市辐射交通两部份。

312国道、沿江公路、沪宁高速公路为区域性过境道路。

城市辐射交通包括镇句公路、宁镇公路、镇荣公路、镇丹公路和镇澄公路。

3、公路客运站场形成“一中心八站”的公路客运站场枢纽布局。

火车站公路客运站为中心站,南门、南水桥、黄山、电力路、中山西路站、三茅宫、东宫、大港为八个客运公用站。

货运站场形成长江路、三茅宫、大港三个货运交易市场。

市区客运站场总面积35896平方米,货运站场总面积5000平方米。

基本上实现了“车进站、人归点”、“货畅其流、人便于行”的目标。

2000年全市完成公路客运量5175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32367万人公里;公路货运量3343万吨,货运周转量156563万吨公里。

4、城市铁路有三条,分别是沪宁铁路、老沪宁线(3#线)、镇大铁路。

沪宁铁路境内全长72.416公里,全部为双轨铁路,是沪宁线间繁忙的区段之一。

老沪宁线(3#线)经镇江西站穿越市区,在市区范围内与沪宁线两交接点间长6.3公里,全日有4对车次,对市区道路交通干扰很大。

镇大铁路经谏壁至大港,全长24.9公里,主要承担大港地区的货运交通。

原为地方铁路,现已通过置换,转让为上海铁路局。

另市区范围内有厂矿专用线18条及军事专用线2条,共长23.3公里。

主要有:

镇江焦化厂(5.6公里)、华东列电(1.0公里)、铁路采石场(2.5公里)等。

铁路货场现状为“两站三场”。

分别为镇江站(客运)、镇江南站、西站货场、南门货场、大港货场。

2001年全年完成客运量706.1万人次,其中到达量372.3万人次,货运量424.9万吨,其中到达量316.2万吨。

5、对外航道为黄金十字水道的长江、运河。

镇江港长江第三大枢纽港。

镇江段长江岸线长146.5公里。

南岸长105.2公里,北岸长41.3公里。

镇江港为组合港,主要由:

高资、老港、谏壁和大港港区组成。

2001年,港口拥有码头泊位135个,其中万吨级码头泊位19个。

2001年完成货物吞吐量2579万吨;年客运量4.6万人次。

6、镇江现无航空港,也无直升机起降点。

对外航空主要依托南京和上海。

目前距南京禄口机场约90公里,距常州奔流机场约50公里。

二、存在问题

1、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公路网等级偏低,港站建设落后,不能满足城市经济和小汽车发展的要求。

主要表现在:

公路里程少、等级低,公路发展滞后与国民经济的增长;公路网的整体服务功能欠佳,布局不合理;17%的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承担了公路运输总量的96.4%,公路资源使用不合理,交通峰值相对集中;航道里程少,分布不均,东西不能连片成网;航道等级低,通航条件差;龙门港区运力不足,需要扩建增容;港区疏港道路不足,联运能力差。

镇大铁路技术标准低,运量小、经济效益差,需要改造。

2、对外交通运输与城市布局不尽协调。

铁路及货场切割城市,严重干扰了城市交通;过江通道不足,与苏北交通联系不便;公路客货运站场规模小,布局不尽合理。

3、沪宁高速公路接线高路基分隔丹徒新区,制约城区的发展空间,随着城市由沿江发展转化为沿江、沿路T型发展,高速公路接线及收费站对城市路网格局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4、水运中转枢纽地位受到冲击。

水路客货运量较大幅度,水路客货源流失严重,对我市水运中转枢纽地位形成了冲击。

5、长江岸线利用有待加强控制,港区生产陆域纵深偏小,新港区生产附助设施不配套,港口能力滞后。

6、交通运输信息网络体系落后,物流技术尚未广泛推广应用。

货运站场小而散,市场交易自成一体,缺乏横向协作,中心交易市场地位没有确立;货运站场设施、设备落后,基本上没有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信息资源不能共享,没有形成货流、车流的信息网络系统,不能发挥综合服务功能。

7、缺乏民用机场和直升机起降点。

随着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和一体化发展,航空运输的潜在需求增大,同时高端需求的商务飞行和直升机旅游需要建设民用机场,无航空,就无交通优势。

三、规划目标

1、以需求为导向,以支持城市经济发展和提高城市环境为目标,增强城市辐射和带动作用,建成布局合理、结构完善、设施配套、高度发达的城市对外交通体系,巩固和发挥镇江的交通枢纽地位和作用。

2、适应现代交通发展趋势,根据客运高速化、货运物流化的发展要求整体规划城市对外客货运交通系统。

3、充分重视利用铁、公、水联运条件,增强集散和中转能力,以内贸为主,发展区域物流,将镇江建成连接南北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

4、充分利用润扬大桥建设契机,将镇江建成由沪宁高速公路和镇溧高速公路组成的新“黄金十字”交通枢纽城市。

四、规划布局

以沪宁高速和海溧高速公路构成的新“黄金十字“为构架,形成“一港、一场、一环、二站、六放射”的对外交通体系。

一港——镇江组合港,包括大港港区、龙门港区、谏壁港区和高资港区;

一场——地方小型机场;

一环——市区对外的沿江高速公路;

二站——沪宁铁路站和京沪高速铁路站;

六放射——由镇江至句容、扬中、丹阳和茅山、宝华、新桥的一级公路,形成半小时交通圈,强化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和集聚力。

1、铁路

拆除影响城市交通环境的老沪宁线(3号线)及高家门专用线,新建六摆渡龙门港区专用线,扩建镇江客运站,增加始发车辆;建设六摆渡铁路西站,利用大桥优势吸引扬州客流,同时发挥联运优势加快西部开发。

加速沪宁高速铁路建设,对沪宁铁路电气化改造,促进铁路运输高速化。

根据规划的京沪高速铁路走向在南徐分区312国道旁建设高速铁路镇江站。

加快沿江铁路建设,提高现有镇大铁路标准和运输能力,增强大港辐射能力。

沿江铁路从大港到上海南翔,与现有镇大铁路相接。

规划沿江铁路与沿江高速、沿江公路间距合理,公用一个通道,减少对丹阳等沿江地区地块的分隔。

配合南京都市圈建设,在312国道绕城段以北与沪宁高速铁路间规划预留沪宁快速轨道(城际铁路)通道。

在高速铁路站附近建设大型换乘交通枢纽。

建设“有环放射”布局的城市轻轨系统,高资、大港在主城东西向放射线上,谷阳分区、高速铁路站、三茅中心、火车站、丁卯分区在环线上,构筑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

远景建设宁镇城市间铁路交通,强化镇江与南京之间的联系。

规划铁路与南京至龙潭的铁路交通相接、结合过江桥隧,跨江连至扬州铁路系统,向南与苏锡常都市圈的城际铁路相连,形成华东地区连动发展的铁路交通系统,实现都市圈之间的铁路公交化。

2、公路

新建和完善对外交通干线,提高城市通达性,合理布置客货站场。

拓宽改造沪宁高速公路,完善镇溧高速公路建设,新建沿江高速公路、南京—环太湖高速公路和镇江第二过江通道连接线等高速公路主骨架。

对第二过江通道(五峰山桥位)和扬中—泰州桥位两个通道位置同时加以控制。

按一级公路标准,拓宽改造312国道和沿江一级公路,建设完善滨江快速路、101省道(延伸至扬中八桥镇)、镇句公路(延伸至禄口国际机场)、镇宝公路和葛丹公路等。

进一步加强城际之间,城市与各县(市)、镇之间的对外交通联系。

规划区内建设完善由沪宁高速公路、南京—环太湖高速公路、沿江高速、镇溧高速和第二过江通道连接线构成的“三横二纵”高速公路主骨架,对五峰山桥位和扬中汽渡桥位两个通道位置同时加以控制,为第二过江通道建设创造条件。

市域内规划高速公路一览表

序号

名称

等级

长度

主要控制点

1

镇溧高速

6车道

43

上党、荣炳

2

南京--环太湖高速

6车道

67

春城、宝捻、延陵、导墅

3

沪宁高速

8车道

70

现状

4

沪宁高速接线

4车道

5

现状

5

沿江高速

4车道

78

高资、辛丰、郫城

6

第二过江通道

6车道

58

大港、后巷、窦庄、折柳

7

宁杭高速

6车道

7

郭庄

8

南京--太仓高速

6车道

17

天王、茅山

注:

长度为区域内长度,单位公里。

竭力兴建促进沿江开发的沿江高速公路,形成区内继沪宁高速后的第二条重要的对外高速干道。

遵循江苏省高速公路网“联网畅通工程”和国省道“网化工程”的统一部署,完成省网化工程中的区域主干线:

省道101、省道321、省道218、省道224、句蜀路、句容至禄口机场、镇扬大桥接线高速公路工程。

其次完成镇江市到各县、县到县、市到重点乡镇、县到重点乡镇区域内次干线的建设与改造,为配合大港港区建设,改、扩建港区一级公路。

逐步形成开放式公路网骨架。

主城的对外公路交通形成“一环六放射”的格局。

“一环”由润扬长江公路大桥、312国道、沿江公路、五峰山大桥组成的不闭合环,是城市的环城快速通道,拦截并分流进入市区的车流。

“六放射”分别如下:

1)主城经高资、下蜀、宝华至龙潭,为西部放射。

2)主城经韦岗、东昌、陈武至句容,为西南部放射。

3)主城经西麓、上党、上会、白兔、宝堰至茅山,为南部放射。

4)主城经三山、河阳至丹阳,为南部放射。

5)大港经埤城、建山至新桥,为东南部放射。

6)大港经大路至扬中,为东部放射。

市区客运站布置采用“一城多站,分散布置”的形式。

现镇江客运中心站在西部,在丁卯区内兴建直接为丁卯开发区服务的客运站,结合高速铁路客运站同步规划建设镇江汽车客运南站。

此外大港、高资、丹徒新区、韦岗、上党、辛丰、葛村等地统一规划,合理安排公路客运站。

货运站结合市区物流中心统一规划。

客运站规划一览表

站名

地点

占地面积

发送能力

客运中心

火车站

12000

12000

东门

梦溪广场

15400

12000

丁卯

谷阳路侧

18000

12000

大港

大港镇

9000

6000

高资

高资镇

9000

5000

高速铁路客运站

南徐分区

18000

13000

官塘

官塘桥

4000

2000

运河路

运河路

5000

2000

南门

解放路

7000

5000

三茅宫

朱方路

7000

4000

丹徒

谷阳新区

20000

9000

对外客运交通枢纽规划两处,分别为新老火车站,面积约0.5平方公里。

该地区交通线路众多,交通地位突出,应统一规划,同时加强地下空间的开发规划,合理组织各种交通方式,有机衔接铁路、轨道交通、公交等换乘枢纽。

规划公路枢纽:

保留镇南立交、沪宁高速公路立交;改造312国道与朱方路及沪宁高速镇江支线立交;加快建设镇溧高速公路与世业洲、跃进路、312国道、镇荣公路、沪宁高速公路等立交;规划新增沿江高速公路与高资通江路、园中路、镇句路、镇溧高速公路、西环路、沪宁高速公路镇江支线、312国道、东环路、谏辛路、雩龙路、葛丹公路、烟墩山路、第二过江通道等立交枢纽。

3、水运

规划港口由大港、高桥、谏壁、老港、龙门、高资、青年农场、夹江等港区组成。

完善和扩建大港港区,使大港成为以集装箱为主的长江外贸口岸;高桥港区规划为大型沿江工业企业专用深水码头区及深水公用港区。

谏壁港区以货主码头为主;调整老港港区功能,适当规划建设专用旅游码头;龙门港区沿江统筹安排客、货运码头,造船工业、桥位及水源保护区;高资港区发展以公用码头和货主码头为主的承接江海轮泊位的港口。

青年农场港区、夹江港区规划为企业专用码头区和公用港区。

保留龙门长江客运站及镇扬汽渡、世业洲、江心洲、大港汽渡和高资汽渡。

利用水上“黄金十字”优势,疏浚大运河,苏南运河镇江段航道由四级标准提高至三级标准,并新建谏壁三线船闸,提高市区对外内河水运能力。

4、航空

近期主要依托南京航空港,改造建设镇江至禄口机场的快速通道,缩短与机场间的时间距离。

为促进地方旅游业的发展,远期镇江应发展自己的地方机场。

规划在沿江公路以南、高速公路以北,312国道以东,丹阳河阳地区兴建地方小型旅游机场,用地约4平方公里。

规划机场位于城市主导方向的南侧,距主城区约15公里。

规划等级为4DJ,跑道长度2800米,可起降737以下机型。

发展成市区及丹阳公用的民用机场,同时作为南京都市圈的战备机场。

5、管道

在谏壁化工区及大港工业区培植管道运输基地,利用港口优势,对油料、气体、粉煤灰等材料资源采用管道运输,逐步形成五种运输方式齐全、优势互补的联运机制。

加强对国家天然气主干管和现状其它种类管道运输线路的维护与保护。

协调好未来重要的管道运输线路与城市发展用地的关系。

管道运输线路应协调好与城市建设用地间关系,走向尽量靠近道路一侧,尽量避开城市发展用地。

五、发展战略

镇江市对外交通发展战略充分考虑了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充分协调与城市布局之间的关系,概括为如下几方面:

1、重视大桥和高速铁路建设,发挥镇江大区位优势

实施“三桥工程”,即润扬大桥、五峰山大桥、扬泰(扬中-泰洲)大桥,加强长江南北区域联系,逐步形成镇扬一体的都市圈。

利用高速铁路站场建设,形成城市次中心,提高对苏北的吸引力,发挥镇江的区位优势。

2、合理利用岸线,调整港口功能,加强港口建设

按照“深水深用、浅水浅用”原则建设好市区的高资、老港、谏壁、大港、龙门四个港口岸线。

高资为工业、货主码头和生活岸线,老港改造为游船码头,谏壁为工业、货主码头,大港主要为外贸集装箱码头,龙门港区为现代化综合型深水港区,主要为客运码头及为腹地承担大宗散装水泥、非金属矿石、建材、煤炭的外贸码头。

3、发挥铁、公、水联运优势,加强铁路站场建设。

建设高速铁路客运站和镇江西站(龙门站),建设龙门港区铁路专用线,建设上煌、大港铁路支线及编组站,改造镇江南门铁路货场。

加快实施沿江铁路建设(镇江至南翔),将长江南岸沿江港口连接起来,增强港口辐射作用,使镇大铁路发挥应有的效益,拓宽改造疏港道路,建设陆域配套设施;完善港区的集疏运系统。

4、拓建出入口道路、建设“半小时”城镇圈、“一小时”都市圈

西北部与润扬大桥接线同步建设跃进路立交,改善与扬州联系;西部拓宽改建镇句路,改善与句容交通联系;西南建设大桥接线与三一二国道立交改善南部联系;南部迁移高速公路收费站;东南建设镇大公路与横山路立交;改善城市对外出入口通道。

按超一级公路标准建设“六放射”的市域公路系统,使得在城镇圈内公路交通半小时可达,都市圈内南京、泰州、常州一小时可达。

第二章城市道路交通

一、交通现状

(一)概况

镇江市是山林城市,现状又是沿江带状组团式结构。

组团间以山体绿地分隔。

京杭大运河东西向穿越主城,沪宁铁路新、老线两次分隔老城,加上地方铁路及专用线横穿南北,主城道路网布局局限性很大,形成了镇江市不规则的路网形状,除丁卯新区尚有几条直路外,其余大多曲直多弯。

1998—2002年以来,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大踏步前进,已使镇江市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城市交通已按总体规划要求逐步实施,道路框架已现雏形。

尤其是近二年,通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采用经营城市的策略,加大交通建设投资。

2001年,道路交通建设投资额度超过10亿元,是前五年的总和。

五年来,新增道路面积约180万平方米,人均面积由6.5平方米增至8.3平方米,增幅达24.8%。

1、至2002年,镇江市市区有主次干道42条,总长88公里,支路127条总长164公里,各类道路总长度252公里,面积602公顷。

相应的路网密度及干道网密度为3.24和1.5公里/平方公里,主干道网密度约0.8公里/平方公里,次干道密度约0.7公里/平方公里。

道路广场总用地为622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8.8%,人均道路面积8.40m2(国标10—15m2),道路面积率为8.5%。

2、在现有建城区中分布也不均衡,各区道路指标统计如下:

城区道路现状指标汇总统计一览表

区域

谷阳分区

南徐分区

丁卯分区

老城分区

主城

道路长度(米)

13127

19098

22970

98712

153907

线网密度(公里/平方公里)

2.63

3.18

2.87

2.97

2.89

道路面积(平方米)

481108

560540

650350

2408289

4100287

面积率(平方米/平方米)

9.6

9.3

8.1

7.8

8.2

人均道路面积(平方米)

80.2

7.5

7.0

5.3

6.5

中心城区道路指标汇总表

区域

主城

西翼

东翼

中心城区

道路长度(米)

153907

31396

67721.9

253024.9

线网密度(公里/平方公里)

2.89

8.97

2.66

3.24

道路面积(平方米)

4100287

338617

1583552.3

6022456.3

面积率(平方米/平方米)

8.2%

9.7%

6.7%

7.8%

人均道路面积(平方米)

6.5

24.2

19.8

8.4

3、对照国家有关标准,以上指标明显偏低。

近几年,虽经大力发展,但由于历史欠账多,道路状况依然不佳。

次外,镇江市现有道路等级低,缺乏交通干道,全市东西向客流仍依赖于一条中山路,在高峰时刻,交通量过分集中于中山路等少数的几条干道上,造成交通阻塞。

4、规划区拥有城市立交(不含对外公路立交)4处,分别为黄山铁路立交、大港兴港路立交、解放路高架,南徐路黄山支路立交,尚无行人过街立交设施(地道或天桥)。

行人过街不便,对交通干扰大。

5、根据交通管理规划,市区采用信号控制路口有48处,多相位信号路口约14处。

环型交叉路口8处。

在全部路口中,6路交叉路口有2处(含支路口),5路交叉路口有3处,T型交叉路口约42处。

6、截至98年,市区各种类型的停车场库共计46个,机动车泊位数4890个,其中公共停车场占32%,泊位数2560个;配建类停车场25个,泊位数2330个。

人均停车面积约0.2平方米。

7、近年来配建停车场库主要分布在大市口、四牌楼、电力路附近。

市区配建永久停车场、库一览表

序号

名称

隶属

总面积

1

永安路停车场

建设局

1000

2

国贸停车场

供销社

5200

3

商业城停车场

商业城

3800

4

甘露停车场

置业集团

3000

5

镇江宾馆

旅游局

3000

6

凤凰岭饭店

市人大

1000

7

自立市场

汇房地产公司

5000

8

新世纪商场

贸易局

3500

9

华联商厦

京口区

1000

10

招商市场

工商局

810

11

招商市场

天慧园

610

12

商业大厦

4500

13

五条街农贸市场

振华开发公司

4030

合计

36450

8、到2002年为止,公共停车场的建设仍处于停滞阶段。

目前,空地停车场和工地停车场在某种程度上起着公共停车场的作用。

市区社会停车场一览表

序号

名称

位置

面积

1

黄山停车场

交警二大队旁

800

2

电力路停车场

中山路铁道交叉口

2000

3

牌湾停车场

亚西亚酒楼旁

700

4

金山停车场

金山公园大门对面

4000

5

中山东路停车场

菜场大门两侧

300

6

焦山停车场

焦山大门内外

3000

7

甘露寺停车场

北固山公园大门旁

1000

8

火车站停车场

火车站广场

6000

9

二十一世纪乐园停车场

二十一世纪乐园广场

10000

10

东亚停车场

永安路口

1000

11

劳动大厦停车场

运河路

1500

9、至2002年,市区公交车营运车辆总数约450标台,人均6标台,公交线路35条,公交平均日载客量23万人次,公交出行比例约10.2%。

公交拥有停车保修场3处,停车保养场总面积3公顷,远不能达到国家规划中规定的保、停车数。

10、2002年市区拥有出租车1295辆,平均空驶率40%左右。

分担出行比例约3%。

(二)存在问题

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服务水平低下,道路等级结构不合理,主次干道及支路比例不协调,制约了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路网密度低,尤其是支路网密度低,老城路网密度低于3公里/平方公里。

老城西部路网面积率仅为2.2公里/平方公里(道路不包括巷道)

2、道路面积率小,老城区道路面积率低于7%,人均道路面积普遍小于6平方米,低于国家标准下限值。

3、道路停车场少,停车泊位总量严重不足。

人均0.2平方米,远低于规范0.8平方米。

4、现状路网不完善。

丁字路、断头头路太多,未能形成良好的道路网络,现状东西向仍主要依靠中山路一条路,停留在初级的、乡镇的道路网络水平上。

由于道路基础设施的不建全又导致的交通问题有:

1、公交线网覆盖率低,交通方式结构不合理,公交方式出行比重约为10%,自行车出行方式超过60%,加剧了道路交通拥挤。

2、交通管理难以开展,管理水平落后,交通需求增加,交通日益恶化。

二、规划目标及指标

建设一个外围成环,内部成网,结构合理、交通便捷,运行高速的道路网络,符合镇江城市发展要求的有竞争力的、可持续的、协调的现代化交通体系。

1、构筑城市快速干道,建成内引外联、功能明确、层次分明的道路网络系统。

2、建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城市客运交通系统。

3、建成布局合理内外转换方便的物流运输体系。

4、建成现代化的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管理和控制系统。

具体指标如下:

序号

规划指标

单位

现状值

规划值

1

95%居民单程最大出行时耗

(分)

≥50

≤45

2

轨道网长度

公里

0

≥20

3

快速干道密度

公里/平方公里

0.14

≥0.4

4

主干道密度

公里/平方公里

0.76

≥0.9

5

次干道密度

公里/平方公里

0.68

≥1.5

6

道路面积率

平方米/平方米

7.0%

13%

7

人均道路面积

平方米

5.7

≥12

8

万人公共汽车拥有辆

(标台)

6

≥12

9

公交线网密度

公里/平方公里

1.66

≥2.5

10

公交站点服务面积率

53

≥70

11

主次干道交叉信号控制比例

64

≥80

12

公交出行比重(%)

8

≥20

13

路网交叉口平均服务水平

0.8

≤0.6

14

交通事故

(人/万车)

≤15

三、交通分区

根据城市总体布局,将中心城区划分为:

老城、南徐、谷阳、丁卯、谏壁、大港、高资等七个交通分区。

各分区的主要规划指标一览表

片区

编号

分区名称

规划

人口

小汽车

发展水平

公共停

车场指标

土地开

发策略

道路

密度

道路

面积率

万人

辆/千人

泊位/千人

1

老城

30

60

25

TOD

5.37

13.7

2

丁卯分区

20

90

18

综合开发

6.52

14.6

3

南徐分区

20

100

25

综合开发

6.4

15.8

4

谷阳分区

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