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47561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4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docx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docx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三年级数学教案

一、混合运算

小熊购物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探索并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流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二、引导探索 学习新知

1、仔细观察并说出图意。

2、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出问题?

胖胖应怎样付钱?

3、试着解决所提问题。

买一个蛋糕和3个面包

引出:

3×4+6=     用你喜欢的方法表示(画图)

学生交流汇报:

4、讨论淘气和笑笑的算法3×4+66+3×4说出他们的想法

5、讨论有加法又有乘法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强调书写格式)

三、尝试解决,拓展应用

壮壮有20元,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

学生交流减法又有乘法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⑶你能结合小熊购物说说下面算式解决了什么数学问题。

20-2×75×3+44×6-20

四、小结:

在这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板书设计:

混合运算

3×4+66+3×420-2×75×3+44×6-20

反思:

 

买文具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

新学期开学了淘气和笑笑去买文具:

描述情境图,他们的对话你看明白没有,说说你的想法?

该怎样计算?

指导学生看图理解题意。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小组交流各自的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

2、引出:

笑笑买一本作文本和一本英文本一共多少元?

(1)列式计算,小组交流。

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独立列出乘法算式。

(2)全班交流算法。

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学生们可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3、解决问题:

每本算式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

每个学生先独立列出乘法算式,尝试解决,再交流、汇报。

4、哪种做法对?

说一说书写格式

三、试一试

讨论:

看图说一说算式的意思

四、全课小结,完成作业——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

要注意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买文具

 

反思:

 

过河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有小括号的计算方法。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

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有小括号的计算方法。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PPT

2、在情景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同学们都坐大船需要几条船?

他们的做法你看懂了吗?

与同伴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小括号的作用是什么?

2、独立思考、探索算法小括号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如果都坐小船需要几条小船?

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4、对比选择,适时引导

三、试一试

指导学生自学,说明小括号表示是什么意思?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通过前面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过河

(25+29)

反思:

二、 观察物体

看一看

(一)

教学目标:

1、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结合具体事物辩认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察和合作意识,培养初步的辩证唯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1、能结合具体事物辩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

2、体验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教学准备:

配图 长方体、正方体、不同形状的物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以小组为单位,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讲台。

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人选择一个位置来观察这张讲台,然后互相说说观察到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再交换位置观察、交流。

想一想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刚才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了讲台。

现在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你看到的讲台是什么样子的?

2、总结:

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已经发现,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看到的面的个数也是不一样的,每个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二、问题探究

1.讲解每个面的名称

2.板书:

正面、侧面、上面

3.拿出物体变换摆放,指出不同的面

4.组织学生互相摆放,指出不同的面

三、体验感悟

1.学生试说,老师纠正强调

2.学生齐读每个面的名称

3.学生按照老师摆放说出不同的面

4.以小组为单位活动

 

四、实践应用

五、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

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板书设计:

看一看

(一)

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不同。

站在一个位置看讲台、最多能看到3个面

正面、侧面、上面

反思:

 

看一看

(二)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活动,能使学生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辨认简单物体。

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观察活动,能使学生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辨认简单物体。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每组四块大小相等的正方体积木、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知道长方体的三个面的名称(举起一个长方体)。

可是机灵狗没学会,谁愿意教一教他?

二、问题探究

1.指导学生模仿书上的积木图排列,

2.现在请一些同学来说一说,你是站在哪个位置观察的?

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为什么呢?

三、体验感悟

1.学生试说,老师纠正强调

2.学生齐读每个面的名称

3.学生按照老师摆放说出不同的面

4.以小组为单位活动 

四、实践应用

板书设计:

反思:

三、加与减

捐书活动

教学目标:

1、结合“捐书活动”这一活动,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发展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能力。

3、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在交流连加算式的计算方法过程中,提倡算法多样化。

教学准备:

教具:

小黑板、小奖品、算式卡片、商品卡片、直尺,学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统计图,学生自主观察、讨论,启发学生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

2、出示图表。

通过这张表你知道了什么?

哪个年级捐得多些?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1、三个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列式:

118+104+95=

(1)仔细观察这个算式,它和以前学的不太一样。

你能不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估算。

老师请大家先来估计估计,大约会有多少本?

(3)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2.算一算。

你们认为自己估计的准不准呢?

好,请你拿出练习本,动手算一算。

把你的计算方法在小组内和好朋友交流一下。

3.学生独立完成四年级一共捐多少本?

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4、小结:

你学会了什么?

三、练习18页

板书设计:

反思:

 

运白菜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连减的具体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与交流。

2、运用连减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结合“运白菜”的情境,发展提出问题,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算法的多样化。

2、在实践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秋高气爽,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让我们走进小农场,看看那里的景色吧!

这片地里种着白菜,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在白菜地里藏着那些数学问题呢?

对话平台玩中学

二、自主探索

1、说一说。

这一环节启发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

观察教材第77页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先独立思考。

(2)把你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与同桌交流一下。

(3)谁愿意对大家说一说你的问题?

2、写一写。

学会正确的计算方法,经历不同的算法交流。

你想怎样计算呢请你试着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

(2)全班内交流算法。

(3)教师板书不同算法。

学中做

3、小结:

三、完成教材20页第1题计算。

a)独立计算,尝试解答。

b)班级交流各自算法。

第2、3题。

板书设计:

反思:

 

节余多少钱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掌握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和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仔细看图和审题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出示PPT

2、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3、你能计算出八月份共节约了多少元?

4、讨论笑笑和淘气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二、合作学习

1、九月份节余260元,十月份节余比九月份少30元,两个月节余多少元?

你是怎么想的?

(1)分析理解题意

(2)画图

(3)用综合法和分析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三、试一试

1、理解题意、

2、画图分析

3、用综合法和分析法

4、讨论几种方法

小结:

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反思:

四、乘与除

小树有多少棵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流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植树节马上就到了,你们有什么计划吗?

请看明明班的同学在干什么呢?

二、引导探索 学习新知——出示挂图,大家看一看,这里有什么?

1、仔细观察并说出图意。

2、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出问题?

3、试着解决所提问题。

引出:

20×3=     

4、讨论算法——20+20+20=60      2×3=6,20×3=60

三、尝试解决,拓展应用

1、每箱草莓40个,8箱草莓一共有多少个?

(学生独立解决,全班交流)

2﹑70×830×6600×94×6020×73×80090×58×50700×4

3、有三堆香蕉,每堆200根,小象每天吃60根。

大象每天要吃90根。

(1)3头小象吃一堆香蕉,够1天吃吗?

(2)1头大象一个星期要吃多少根香蕉?

(3)你还能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四、小结:

在这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比较简便?

本节课学生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学习并掌握了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方法。

板书设计:

小树有多少棵

有3捆树苗,每捆20棵,一共有小树多少棵?

20×3=60﹙棵﹚

答:

一共有小树60棵。

反思:

需要多少钱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理多种算法交流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

能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

星期天,有三个小朋友,来到了美丽的大海边。

出示挂图:

认真观察这幅图,把你看到的说给同桌听一听。

生:

描述情境图,并根据图提出问题。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小组交流各自的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

2、引出:

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

(1)列式计算,小组交流。

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独立列出乘法算式:

12×3 =    

(2)全班交流算法。

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学生们可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3、解决问题:

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

每个学生先独立列出乘法算式,尝试解决,再交流、汇报。

4、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三、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1、13×3   70×5   24×2    16×3

31×3   34×2   24×4    13×5

2、出示饼干图                   

(1)一共有多少块饼干?

      

(2)每个小朋友15块,分给6个小朋友,够分吗?

3﹑出示小明和小玲买的胶卷

(1)谁买的胶卷拍的照片多?

(2)谁买的胶卷更便宜?

(学生尝试解决,集体订正。

四、全课小结,完成作业——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

要注意什么问题?

完成课本第5页的第4题。

板书设计:

需要多少钱

一个泳圈12元,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钱?

12×3=36﹙元﹚

(1)12+12+12=36

(2)10×3=302×3=6共36元。

答:

需要36元。

反思:

参观科技馆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

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学校组织“学科学爱科学活动”三(1)班共有60人乘2辆大轿车去参观科技馆,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与同伴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独立思考、探索算法(学生列出“60÷2”的算式后,引导学生思考怎么计算。

3、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提倡算法多样化)

4、对比选择,适时引导

三、学习应用,拓展迁移

1、60÷3     200÷5     240÷8     120÷4

560÷7    900÷3     180÷6     270÷9

2、一包糖共80块,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到几块?

              

分给4个人呢?

分给8个人呢?

3、这本书共170页,我已经看了90页。

(1)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2)剩下的书,要在4天内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通过前面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玩游戏“夺红旗”

板书设计:

参观科技馆

60人坐2辆大客车去参观科技馆,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

60÷2=30﹙人﹚

(1)2×30=6060÷2=30

(2)6÷2=360÷2=30

答:

平均每辆车坐30人。

反思:

植树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

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情境图“植树”从图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解决“每组3人,可以分多少组?

”可以怎样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学生列出“36÷3”的算式后,引导学生思考怎么计算。

3、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提倡算法多样化)

4、比较、选择。

二、巩固新知,拓展应用

1、46÷2     84÷4     630÷9     96÷3

   66÷3    100÷5     720÷8     48÷2

2、一双鞋子的价钱是77元,一双手套的价钱是7元

(1)一双鞋子的价钱是一副手套的几倍?

(2)一双鞋子的价钱比一副手套贵多少钱?

(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三、全课总结,完成作业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

下课后,我们可以试一试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还能解决哪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植树

36人参加植树活动,每组3人,可以分多少组?

36÷3=12﹙组﹚

(1)12×3=3636÷3=12

(2)30÷3=106÷3=2

10+2=12

答:

可以分12组。

反思:

 五、周长

游园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度量、操作、探索、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获得对空间与图形知识的直观经验。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周长。

3、运用已学知识,计算各种图形的周长。

4、能主动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信息。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周长。

2、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图形的周长。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市有哪些公园吗?

有一个小朋友也去了一趟小公园,在这个小公园里,它发现了很多数学问题。

老师今天也带你们去一趟这个公园,看看你们能发现哪些数学问题?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出示小公园的挂图。

这就是那个小公园,同学们,你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2、在同学提出的许多问题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重点研究其中的一个与我们这段时间学习的数学知识——周长有关的问题。

3、你能指出这个小公园的周长吗?

如果让你来计算这个公园的周长,你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你有办法获得这些信息吗?

4、现在老师告诉你们这些信息,你能求出这个小公园的周长吗?

试试看。

5、让学生展示不同解法。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你们能用一句话总结一下求小公园的周长的方法吗?

2、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在这个小公园的附近,小动物们还拿着一些很有趣的事物和图形,你们认识它吗?

我们班有六个组,老师这里一共有六个图形,每个组可以拿几个?

但老师想请每个小组算两个图形的周长,你们能帮老师想想办法吗?

2、今天我们一起去游玩了一个小公园,你有什么收获吗?

五、作业:

作业本上的作业

板书设计:

反思:

 

长方形的周长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3、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再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再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用具:

幻灯、挂图、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班级要开班会,让我们来一起布置班级吧!

现在我们先来布置黑板,装上漂亮的花边。

但是我出现困难了,你们能帮我解决这个难题吗?

二、探索新知:

1、请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在讲给同桌讲一讲;

2、学生独立解决“花边至少有多少分米?

3、再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

4、汇报各自的算法:

(1)我把四条边的长加起来。

34+12+34+12=92(分米)

(2)我把2个长和2个宽加起来。

34×2+12×2=92(分米)

(3)先把一个长和一个宽加起来,再乘2。

(34+12)×2=92(分米)

三、拓展应用

1、做一做

求下面长方形的周长。

2、讨论

如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四、小结:

同学们总结出了长方形的计算方法,用计算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那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五、作业:

作业本上的作业。

板书设计:

反思:

 

地砖的周长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正方形的周长。

能运用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采用身边的实物来探究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

4、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正确计算正方形的周长。

2、能运用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一些精美的图案,如:

装饰图案,装饰后的地板等。

2、在这些图案上,都有正方形。

同学们,你们还在什么地方见过正方形吗?

3、我们教室的地面就是由一块块正方形地砖拼成的。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地砖的周长。

提示课题:

地砖的周长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测量地砖的边长。

教室里有很多的地砖,我们可以随便选取一块。

如果想知道它的周长,怎样才能算出来呢?

必须先测量它的边长。

要测量几条边呢?

请你用测量工具测量出你需要的数据。

说一说你是怎样测量的。

注意如果学生手中的尺子不够长,可以多测量几次。

2、计算地砖的周长。

我们已经测量出我们需要的数据。

你能算出这块地砖的周长吗?

和你的同伴交流一下,看看你能不能完成这个任务。

方法1:

把四条边的长度加起来。

60+60+60+60=240(厘米)

方法2:

用边长乘以4。

方法3:

先把两条边长加起来,再乘以2。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独立完成教材第48页做一做。

要求独立完成,再与同伴交流方法。

2、讨论计算正方形的周长的方法有几种?

哪一种最简单?

你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吗?

3、用你刚才选择的最简单方法完成教材第48页做一做。

第2题求篱笆的长度就是求正方形的周长。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说一说今天的数学课你有什么收获?

2、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上你学会的知识?

举例说一说。

五、布置作业:

作业本上的作业。

板书设计:

反思:

六、乘法

蚂蚁做操

教学目标:

1、探索在具体的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立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主题。

2、结合教学,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仔细检阅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理解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每间一位数的算理和算法。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或课本第28页“购物”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300×2=20×5=23×3=4×200=

23×3=4×15=24×2=12×4=

2、引入课题。

前面我们学过了口算乘法,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

这节课我们学习(不进位)的乘法。

(板书)

二、探索新知

1、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第52页情境“图)

2、理解图意。

(提出:

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提出问题:

①一共有多少只蚂蚁?

②在图上圈一圈、算一算

3、列出算式探索算法。

以上每一种计算方法都是正确的,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4的方法,指出这是用竖式计算乘法,这是今后学习笔算乘法的基础,同时掌握用竖式计算乘法的书写格式如下:

12强调:

写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号书写

×4要适当,先用4乘12中个位的2得8,积的个位

48

上写8;再用4乘12中十位的1得4。

积的十位上写4。

三、应用。

让学生完成课本第29页“练一练“第1—4题。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反思:

 

去游乐园

教学目标:

1、掌握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2、理解进位乘法的算理。

(哪位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教具准备:

1、课本第54页“去游乐场”的情境挂图。

2、每个学生准备小棒4捆(每捆10根)24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