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常见的中草药.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40316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8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腾冲常见的中草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腾冲常见的中草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腾冲常见的中草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腾冲常见的中草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腾冲常见的中草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腾冲常见的中草药.docx

《腾冲常见的中草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腾冲常见的中草药.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腾冲常见的中草药.docx

腾冲常见的中草药

云南保山腾冲常见的中药材

1.草果(学名:

Amomumtsaoko):

是姜科豆蔻属植物,草果的果实,别名草果仁、草果子。

茎丛生,高可达3米,全株有辛香气,地下部分略似生姜。

叶片长椭圆形或长圆形,长40-70厘米,穗状花序不分枝,长13-18厘米,花冠红色。

蒴果密生,熟时红色,干后褐色,干燥果实呈椭圆形,具三钝棱,长2~4厘米,直径1~2.5厘米。

不开裂,长椭圆形。

种子多角形,有浓郁香味。

花期4-6月,果期9-12月。

生长在热带、亚热带的荫蔽潮湿的林中地带,以中国云南、广西、贵州等地为主要分布地。

人工栽培以云南为主。

我国云南是草果的主要产地,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草果有特异香气,味辛、微苦,是一种调味香料,具有特殊浓郁的辛辣香味。

其干燥的果实被用作中餐调味料和中草药。

1.1植物形态

1.2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草果是药食两用中药材大宗品种之一,食用量大于药用量。

草果具有燥湿健脾,除痰截疟的功能。

主治脘腹胀满,反胃呕吐,食积疟疾等症。

好多中成药离不开它的配方,如透骨搜风丸、益肾丸、开郁舒肝丸、宽胸利膈丸、洁白丸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的需要,草果的用途和用量将越来越大越多。

食疗价值

姜科草本植物草果的成熟果实。

主产于云南、广西、贵州等地。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

微炒、捣碎用。

性味辛温。

能燥湿散寒。

温燥之性胜于草豆蔻。

用于脾胃寒虚,脘腹胀痛,呕吐或腹泻。

常与草豆蔻同用。

可以用来制作卤水用。

草果的香辛成粉主要为挥发油中的反-S-烯醛(Trans-s-undecenal)。

除此之外还含有香叶醇(Geraniol)和草果酮(Tsaokone)。

草果补充信息:

草果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草果仁、炒草果仁、姜草果仁、煨草果仁,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草果食疗作用:

草果味辛,性温;归脾、胃经;芳烈燥散具有燥湿温中,辟秽截疟的功效

主治胸膈痞满,脘腹冷痛,恶心呕吐,泄泻下痢,食积不消,霍乱,瘟疫,瘴疟,还能解酒毒,去口臭。

烹调用途

草果具有特殊浓郁的辛辣香味,能除腥气,增进食欲,是烹调佐料中的佳品,被人们誉为食品调味中的“五香之一”。

草果用来烹调菜肴,可去腥除膻,增进菜肴味道,烹制鱼类和肉类时,有了草果其味更佳。

炖煮牛羊肉时,放点草果,即使羊肉清香可口,又能驱避羊膻味。

调制精卤水和烹制肉类、菜肴等增香,如草果煲牛肉;又如云南特产封鸡中亦采用草果增香。

宜忌:

气虚或血亏、无寒湿实邪者,应忌食草果。

 

草果赤豆炖青鸭的制作材料:

主料:

鸭1500克药食帖士

辅料:

草果15克,赤小豆250克

调料:

盐10克,大葱

2.银杏(学名:

GinkgobilobaL.):

为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

银杏出现在几亿年前,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现存活在世的银杏稀少而分散,上百岁的老树已不多见,和它同纲的所有其他植物皆已灭绝,所以银杏又有活化石的美称。

变种及品种有:

黄叶银杏、塔状银杏、裂银杏、垂枝银杏、斑叶银杏等26种。

银杏树的果实俗称白果,因此银杏又名白果树。

银杏树生长较慢,寿命极长,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银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又有人把它称作“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是树中的老寿星,具有观赏,经济,药用价值。

2.1植物形态

2.2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银杏果有名白果,营养丰富,含粗脂肪2.16%,淀粉62.4%,蔗糖5.2%,还原糖1.1%, 

核蛋白0.26%,矿物质3%,粗纤维1.2%。

以及维生素C66.8~129.2mg/100g、维生素E6.17~8.05mg/100g、核黄素、胡萝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另外含有17种氨基酸、白果醇(10-廿九烷醇)、白果酮、廿八醇、B-谷甾醇、豆甾醇、生物碱等。

微量元素有Fe、Cu、Mn、Zn及常量元素Ca、Mg等。

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

食用银杏果可以抑菌杀菌,祛疾止咳,抗涝抑虫,止带浊和降低血清胆固醇。

另外,银杏可以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减少雀斑,润泽肌肤,美丽容颜。

银杏叶中的黄酮甙与黄酮醇都是自由基的清道夫,能保护真皮层细胞,改善血液循环,防止细胞被氧化产生皱纹。

银杏是具有抗活性基因能力的草药之一,银杏在保护脂质(细胞膜的组成部分)免受自由基伤害方面很有效。

但也含有小毒物质:

氢氰酸、白果酸、氢化白果酸、氢化白果亚酸、白果酚、白果醇。

所以食用时应注意白果的食用方式。

如果煮熟食用,可以使白果酸和白果二酸分解,氢氰酸沸点低易挥发而去除,因此熟白果的毒性较小。

为了预防银杏中毒,熟食、少食是其根本方法。

医药界认为,生白果应控制在一天10粒左右,过量食用会引起腹痛、发烧、呕吐、抽搐等症状。

有些人喜欢用银杏叶片泡水喝,这有一定的危险,银杏叶中含有有毒成份,服用剂量过大或时间较长,会危害心脏健康。

园林价值

银杏树高大挺拔,叶似扇形。

冠大荫状,具有降温作用。

叶形古雅,寿命绵长。

无病虫害,不污染环境,树干光洁,是著名的无公害树种、有利于银杏的繁殖和增添风景。

适应性强,银杏对气候土壤要求都很宽范。

抗烟尘、抗火灾、抗有毒气体。

银杏树体高大,树干通直,姿态优美,春夏翠绿,深秋金黄,是理想的园林绿化、行道树种。

可用于园林绿化、行道、公路、田间林网、防风林带的理想栽培树种。

被列为中国四大长寿观赏树种(松、柏、槐、银杏)。

药用价值

银杏的药用主要体现在医药、农药和兽药三个方面。

明代李时珍曾曰:

“入肺经、益脾气、定喘咳、缩小便。

”清代张璐璐的《本经逢源》中载白果有降痰、清毒、杀虫之功能,可治疗“疮疥疽瘤、乳痈溃烂、牙齿虫龋、小儿腹泻、赤白带下、慢性淋浊、遗精遗尿等症”。

明代江苏、四川等地曾出现了用白果炮制的中成药,用于临床。

性味归经:

性平,味甘苦涩,有小毒;入肺、肾经。

功效主治:

1、银杏降低人体血液中胆固醇水平,防止动脉硬化。

对中老年人轻微活动后体力不支、心跳加快、胸口疼痛、头昏眼花等有显著改善作用。

银杏叶中含有莽草酸、白果双黄酮、异白果双黄酮、甾醇等,用于治疗高血压及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痉挛、血清胆固醇过高等病症都有一定效果。

2、银杏消除血管壁上的沉积成分,改善血液流变性,增进红细胞的变形能力,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血流通畅,可预防和治疗脑出血和脑梗塞。

对动脉硬化引起的老年性痴呆症亦有一定疗效。

3、银杏叶制剂与降糖药合用治疗糖尿病有较好疗效,可用于糖尿病的辅助药。

4、银杏用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也有较好疗效。

5、银杏能明显减轻经期腹痛及腰酸背痛等症状。

6、祛疾止咳:

白果味甘苦涩,具有敛肺气、定喘咳的功效,对于肺病咳嗽、老人虚弱体质的哮喘及各种哮喘痰多者,均有辅助食疗作用。

[3] 

7、抗涝抑虫:

白果外种皮中所含的白果酸及白果酚等,有抗结核杆菌的作用。

白果用油浸对结核杆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用生菜油浸演的新鲜果实,对改善肺结核病所致的发热、盗汗、咳嗽咯血、食欲不振等症状有一定作用。

因此,可用于治疗肺结核。

[3] 

8、抑菌杀菌:

白果中含有的白果酸、白果酚,经实验证明有抑菌和杀菌作用,可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白果水浸剂对各种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可止痒疗癣。

[3] 

9、银杏外种皮含有大量的氢化白果酸和银杏黄酮。

外种皮醇类中间体对22种临床常见致病真菌的抑制有效率为81%。

0.1%的氢化白果酸抑制25种种临床致病真菌的有效率为92%。

外种皮水溶性成分具有较好的镇咳祛痰作用,其作用性质与环磷酰胺及地塞米松类似。

10、银杏及银杏叶被用于制作健康枕头,能改善人体呼吸,提高睡眠质量,长期使用可以预防与治疗心血管疾病。

防止成年人因血管,化引起的高血压、脑中风、糖尿病等,可使成年人尤其在中老年时期维持正常的心脏输出量以及正常的神经系统功能的天然物质,使人尽可能保持正常的细胞生命周期。

11、银杏制剂可治家畜劳伤吊鼻、肺痈咳喘、肺虚咳嗽、尿淋尿血、母畜白带等症。

美容价值:

1、美白方面:

银杏可以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减少雀斑,润泽肌肤, 美丽容颜。

银杏叶中所含有的黄酮成分可以阻碍色素在真皮层的形成与沉着,达到美白肌肤与防治色素斑块的作用。

除了黄酮之外,银杏叶中的锌、锰、钼等微量元素,亦能清除氧自由基及抑制黑色素生长。

2、除皱方面:

银杏叶中的黄酮甙与黄酮醇都是自由基的清道夫,能保护真皮层细胞,改善血液循环,防止细胞被氧化产生皱纹。

3、清除自由基:

银杏是具有抗活性基因能力的草药之一,银杏在保护脂质(细胞膜的组成部分)免受自由基伤害方面很有效。

在保护细胞(特别是脑细胞)的过程中,银杏扮演着多重角色。

首先,它促进血液循环,以及对细胞的氧气和葡萄糖的输送;其次,在自由基威胁细胞时,银杏可以保护细胞免受伤害,并将自由基清除出体外。

3.茯苓(学名:

Poriacocos(Schw.)Wolf):

茯苓,中药名。

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

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3.1植物形态

1、茯苓个:

呈类球形、椭圆形、扁圆形或不规则团块,大小不一。

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的皱缩纹理。

体重,质坚实,断面颗粒性,有的具裂隙,外层淡棕色,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有的中间抱有松根。

气微,味淡,嚼之粘牙。

2、茯苓块:

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呈立方块状或方块状厚片,大小不一。

白色、淡红色或淡棕色。

3、茯苓片:

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呈不规则厚片,厚薄不一。

白色、淡红色或淡棕色。

 

3.2药品简介:

入药部位:

真菌的干燥菌核。

性味:

味甘、淡,性平。

归经:

归心、肺、脾、肾经。

功效: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主治:

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相关配伍:

1、漏精白浊:

雪白盐一两(并筑紧固济,一日,出火毒),白茯苓、山药各一两。

为末,枣肉和蜜丸梧子大。

每枣汤下三十丸。

盖甘以济咸,脾肾两得也。

(《直指方》)

2、痫后虚肿:

小儿痫病瘥后,血气上虚,热在皮肤,身面俱肿。

葳蕤、葵子、龙胆、茯苓、前胡等分,为末。

每服一钱,水煎服。

(《圣济总录》)

3、肾虚白浊:

肉苁蓉、鹿茸、山药、白茯苓等分,为末,米糊丸梧子大,每枣汤下三十丸。

(《圣济总录》)

炮制方法:

取茯苓个,浸泡,洗净,润后稍蒸,及时削去外皮,切制成块或切厚片,晒干。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

茯苓气味淡而渗,其性上行,生津液,开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故张洁古谓其属阳,浮而升,言其性也;东垣谓其为阳中之阴,降而下,言其功也。

[1] 

2、《本草衍义》:

茯苓、茯神,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阙也。

3、《本草正》:

能利窍去湿,利窍则开心益智,导浊生津;去湿则逐水燥脾,补中健胃;袪惊痫,厚肠脏,治痰之本,助药之降。

以其味有微甘,故曰补阳。

但补少利多。

4.铁皮石斛(学名:

DendrobiumofficinaleKimuraetMigo):

又名:

黑节草、云南铁皮。

属微子目,兰科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

茎直立,圆柱形,长9-35厘米,粗2-4毫米,萼片和花瓣黄绿色,近相似,长圆状披针形,长约1.8cm,宽4~5mm,花期3~6月。

主要分布于中国安徽、浙江、福建等地。

其茎入药,属补益药中的补阴药。

4.1植物形态

4.2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性味功效:

味甘,性微寒。

生津养胃;滋阴清热;润肺益肾;明目强腰。

药理作用:

A.生津作用:

铁皮石斛具有生津作用,主要表现为促进腺体分泌和脏器运动。

B.降血糖作用:

铁皮石斛对可降低链脲霉素诱发糖尿血糖值。

C.增强机体免疫力:

铁皮石斛颗粒(TPSH)可促进荷瘤动物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及NK细胞的活性,并能明显提高荷瘤动物的血清溶血素值,提示TPSH无论是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或是特异性细胞免疫以及体液免疫功能,均有一定的提高作用。

食用方法

入茶:

取新鲜的铁皮石斛20~30克,洗净去衣切薄片或切段拍裂,配红枣几颗或些许枸杞,加清水若干(根据自己饮水量),以武火将水煮沸,再以文火煮30分钟以上即可饮用。

或直接沸水冲饮。

食毕,将铁皮石斛取出食用。

入膳:

取新鲜的铁皮石斛30-50克,以清水洗净切片或切段拍裂,根据个人口味喜好可煲鸡、鸭、骨等。

煲制时间略长于平时些许即可。

入酒:

取新鲜的铁皮石斛500克,以清水冲洗冲洗干净,配枸杞、西洋参、白酒1000克,浸泡2个月后早晚适量服用

打汁:

洗净用打汁机按10:

1加水打汁食用,加蜂蜜品味更佳,酒前酒后饮有醒酒护肝,减轻头痛作用,效果明显。

5.三七(学名:

Panaxnotoginseng (Burk.)F.H.Chen):

三七,中药名。

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茎。

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根茎,干燥。

支根习称“筋条”,根茎习称“剪口”。

5.1植物形态

5.2药品简介:

入药部位:

植物的干燥根和根茎。

炮制方法:

A、三七: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B、三七粉:

取三七,洗净,干燥,碾细粉。

C、熟三七:

取净三七打碎,分开大小块,用食用油炸至表面棕黄色,取出,沥出油,研细粉。

D、三七片:

取三七,洗净,蒸透,取出,及时切片,干燥。

性味:

甘、微苦,温。

归经:

归肝、胃经。

功效:

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主治:

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相关配伍:

A、吐血衄血:

山漆一钱,自嚼,米汤送下。

或以五分,加入八核汤。

(《濒湖集简方》)

B、小儿伤寒,百日内患壮热。

用铁铧一斤,烧赤,水二斗,淬三七次,煎一半,入柳叶七片,浴之。

(《圣济录》)

用法用量:

3~9g;研粉吞服,一次1~3g。

外用适量。

相关论述:

A、《本草纲目》:

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伤、跌扑杖疮、血出不止者,嚼烂涂,或为末掺之,其血即止。

亦主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经水不止,产后恶血不下,血运血痛,赤目痈肿,虎咬蛇伤诸病。

B、《本草求真》:

专入肝胃。

兼入心大肠。

又名山漆。

时珍曰。

或云能合金疮。

如漆粘物也。

C、《本草从新》:

散血定痛。

治吐血衄血。

血痢血崩。

目赤痈肿。

6.重楼:

重楼,中药名。

为百合科植物云南重楼或七叶一枝花的干燥根茎。

其味苦,性微寒;有小毒。

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之功效,常用于疔疮痈肿,咽喉肿痛,蛇虫咬伤,跌扑伤痛,惊风抽搐。

6.1植物形态

6.2药品简介:

入药部位:

百合科植物云南重楼或七叶一枝花的干燥根茎。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

本品呈结节状扁圆柱形,略弯曲,长5-300px,直径1.0-112.5px。

表面黄棕色或灰棕色,外皮脱落处呈白色;密具层状突起的粗环纹,一面结节明显,结节上具椭圆形凹陷茎痕,另一面有疏生的须根或疣状须根痕。

顶端具鳞叶和茎的残基。

质坚实,断面平坦,白色至浅棕色,粉性或角质。

气微,味微苦、麻。

性味:

苦,微寒;有小毒。

归经:

归肝经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

主治:

疔疮痈肿,咽喉肿痛,蛇虫咬伤,跌扑伤痛,惊风抽搐。

禁忌:

A、体虚,无实火热毒,阴证外疡及孕妇均忌服。

B、《本草汇言》:

热伤营阴吐衄血证忌用之。

C、《本经逢原》:

元气虚者禁用。

相关配伍:

A、吐血衄血:

山漆一钱,自嚼,米汤送下。

或以五分,加入八核汤。

(《濒湖集简方》)

B、小儿伤寒,百日内患壮热。

用铁铧一斤,烧赤,水二斗,淬三七次,煎一半,入柳叶七片,浴之。

(《圣济录》)

用法用量:

煎服,3-9g。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7.天麻(学名:

GastrodiaelataBl.):

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

又名赤箭、离母、鬼督邮、神草、独摇芝、赤箭脂、定风草、合离草、独摇、自动草、水洋芋。

立冬后至次年清明前采挖(以冬麻为好),是著名的中药材。

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入药,以云南昭通产者为优。

富含天麻素,香荚兰素,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

其性辛、温、无毒,有抗癫痫,抗悸厥,抗风湿;镇静,镇痉,镇痛,补虚,平肝息风的功效。

功能主治平肝息风止痉。

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癫痫抽搐,破伤风。

头昏眼花,神经衰弱,风寒湿痹,小儿惊风等症。

临床应用证明,对血管性神经性头痛、脑震荡后遗症等有显著疗效。

7.1植物形态

7.2药品简介:

入药部位:

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块茎。

炮制方法:

A、天麻:

拣去杂质,大小分档,用水浸泡至七成透,捞出,稍晾,再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晒干。

B、炒天麻:

先用文火将锅烧热,随即将片倒入,炒至微黄色为度。

C、煨天麻:

将天麻片平铺于喷过水的表芯纸上,置锅内,用文火烧至纸色焦黄,不断将药片翻动至两面老黄色为度。

D、《纲目》:

若治肝经风虚,惟洗净,以湿纸包,于糠火中煨熟,取出切片,酒浸一宿,焙干用。

 

性味:

甘;辛;平;无毒。

 

归经:

肝经;脾经;肾经;胆经;心经;膀胱经。

功效:

息风止痉;平肝阳;祛风通络。

主治:

急慢惊风;抽搐拘挛;眩晕;头痛;半身不遂;肢麻;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3-10g;或入丸、散、研末吞服,每次1-1.5g。

7.3功效作用:

A.平肝息风:

天麻质润多液,能养血息风,可治疗血虚肝风内动的头痛、眩晕,亦可用于小儿惊风、癫痫、破伤风。

B.祛风止痛:

用于风痰引起的眩晕、偏正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

天麻适合用于内风所致的头晕。

内风引起头痛的三种类型:

一、肝阳上亢型,表现症状:

头痛头晕同时出现;二、痰浊中阻,表现症状:

经常感觉头偏沉;三、肾虚病人,表现症状:

头痛头晕同时伴有记忆力减退的症状。

天麻对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不合适。

C.防治心血管疾病:

能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轻度收缩脑血管,增加冠状血管流量。

D.降血压:

能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

天麻多糖有免疫活性。

7.4食用价值:

民间常用天麻蒸鸡蛋、煮鸡蛋、煮猪脑、蒸羊脑、蒸猪肉、炖鸡、烧鸭等,其特点是:

食用方便,味道可口,营养丰富,风味独特。

既满足了人们品尝天麻的口福,又可强身健体,抵御风寒,还可以治疗头晕目眩、偏正头疼、高血压等多种疾病。

经过千百年的实践和近几年的研究开发,以天麻为主料加工制作的肉类、禽类、鱼类火锅、沙锅已成为宾馆、酒店、药膳餐馆必备的佳肴。

8.龙胆草(学名:

Amomumtsaoko):

龙胆草,中药名。

是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龙胆、三花龙胆或坚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

前三种习称“龙胆”,后一种习称“坚龙胆”。

植物龙胆在中国大陆、俄罗斯、日本、朝鲜等均有分布,生长于海拔400米至1700米的地区。

中国有龙胆属240多种,多产于西南高山地区,北京周边、祁连山区只有少数几种。

耐寒,喜光,耐半阴,喜深喜、肥沃及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

株高30-1500px,茎直立,上部不分枝。

单叶对生,无柄,基部叶小,中上部叶卵形至披针形,叶基圆而联合报于茎节上。

花单生茎顶,广漏斗形,深蓝色,花期8-9月。

8.1植物形态

8.2药品简介:

入药部位:

菊科植物苦蒿的干燥地上部分。

性味:

味苦,性寒。

归经:

归肺、肝经。

功效: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主治:

用于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肝火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强中,惊风抽搐。

相关配伍:

1、《本草纲目》:

“疗咽喉痛,风热盗汗。

2、《本经》:

“主骨间寒热,惊痫邪气,续绝伤,定五脏,杀蛊毒。

3、《本草新编》:

“龙胆草,其功专于利水,消湿,除黄疸,其余治目、止痢、退肿、退热,皆推广之言也。

但此种过于分利,未免耗气败血,水去而血亦去,湿消而气亦消,初起之水湿黄疸,用之不得不亟,久病之水湿黄疸,用之不可不缓,正未可全恃之为利水神丹,消湿除瘅之灵药也。

或谓龙胆草治湿热,最利瘅病,正湿热之病也,然用龙胆草以治黄疸,多有不效者,何也?

黄疸实不止湿热之一种也,有不热而亦成黄疸者,非龙胆草所能治也。

尤胆草泻湿中之热,不能泻不热之湿也。

4、《本草正义》:

“龙胆草,大苦大寒,与芩连同功,但《本经》称其味涩,则其性能守而行之于内,故独以治骨热著;余则清泄肝胆有余之火,疏通下焦湿热之结,足以尽其能事;而霉疮之毒,疳痃之疡,皆属相火猖狂,非此等大苦大寒,不足以泻其烈焰,是又疏泄下焦之余义矣。

5、《本草图经》:

“古方治疸多用之。

6、《滇南本草》:

“治咽喉疼痛,洗疮疥毒肿。

9.金银花(学名:

Lonicerajaponica):

金银花,又名忍冬。

“金银花”一名出自《本草纲目》,由于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

药材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及同属植物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金银花,三月开花,五出,微香,蒂带红色,花初开则色白,经一、二日则色黄,故名金银花。

又因为一蒂二花,两条花蕊探在外,成双成对,形影不离,状如雄雌相伴,又似鸳鸯对舞,故有鸳鸯藤之称。

本种最明显的特征在于具有大形的叶状苞片。

它在外貌上有些象华南忍冬,但那个种的苞片狭细而非叶状,萼筒密生短柔毛,小枝密生卷曲的短柔毛,与本种明显不同。

这个种的形态变异非常大,无论在枝、叶的毛被、叶的形状和大小以及花冠的长度、毛被和唇瓣与筒部的长度比例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

但所有这些变化看来较多地同生态环境相联系,并未显示与地理分布之间的相关性。

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

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

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症,均效果显著。

9.1植物形态

9.2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金银花自古以来就以它的药用价值广泛而著名。

其功效主要是清热解毒,主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疽疔毒等。

现代研究证明,金银花含有绿原酸、木犀草素苷等药理活性成分,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等多种致病菌及上呼吸道感染致病病毒等有较强的抑制力,另外还可增强免疫力、抗早孕、护肝、抗肿瘤、消炎、解热、止血(凝血)、抑制肠道吸收胆固醇等,其临床用途非常广泛,可与其它药物配伍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菌痢、急性泌尿系统感染、高血压等40余种病症。

金银花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抗炎、补虚疗风的功效,主治胀满下疾、温病发热,热毒痈疡和肿瘤等症。

其对于头昏头晕、口干作渴、多汗烦闷、肠炎、菌痢、麻疹、肺炎、乙脑、流脑、急性乳腺炎、败血症、阑尾炎、皮肤感染、痈疽疔疮、丹毒、腮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病症均有一定疗效。

金银花藤煲水后对小孩湿疹等皮肤瘙痒有一定治疗作用,对畜禽的多种至病的病菌、病毒有抑制作用,在动物饲养过程中若能添加一定剂量的金银花藤叶(忍冬藤)粉或煲水,对预防和治疗动物的温病发热、风热感冒、咽喉炎症、肺炎、痢疾、肿溃疡、丹毒、蜂窝组织炎等症均有相当好的作用。

用连翘,板蓝根煎金银花汤可以治疗腮腺炎;金银花茶可以祛暑明目;连翘金银花凉汤可治疗外感发热咳嗽。

同时将金银花、菊花、桔梗和甘草加水煮沸10分钟,侯凉,当饮料饮用,可治疗咽喉炎和扁桃体炎。

已生产的金银花制剂有“银翘解毒片”、“银黄片”、“银黄注射液”等。

“金银花露”是金银花用蒸馏法提取的芳香性挥发油及水溶性溜出物,为清火解毒的良品,可治小儿胎毒、疮疖、发热口喝等症;暑季用以代茶,能治温热痧痘、血痢等。

茎藤称“忍冬藤”,也供药用。

金银花的有效成份为绿原酸和异绿原酸。

这是植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次生物质,其含量的高低不仅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