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本的和服本科论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39043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日本的和服本科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论日本的和服本科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论日本的和服本科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论日本的和服本科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论日本的和服本科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日本的和服本科论文.docx

《论日本的和服本科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日本的和服本科论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日本的和服本科论文.docx

论日本的和服本科论文

 

中国某某信息学校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论日本的和服

姓名:

00000

班级、学号:

0000班、00号

系(部):

经济管理系

专业:

应用日本

指导教师:

0000000

开题时间:

2009-6-4

完成时间:

2009-11-25

2009年11月25日

目录

毕业设计任务书…………………………………………………1

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表……………………………………………2

答辩申请书……………………………………………………3-4

正文……………………………………………………………5-24

答辩委员会表决意见……………………………………………25

答辩过程记录表…………………………………………………26

 

课题论日本的和服

一、课题(论文)提纲

1.和服的产生

1.1和服的起源

 1.2唐朝时期中日交流对和服的影响

1.3和服的正式形成

2.近代和服的发展

2.1明治维新的影响

2.2关东大地震后的日本和服

2.3近代经济与和服

2.4和服基本形式的确定

3.当代和服

3.1和服的地位

3.2日本社会对传统和服的保护

4.现代和服

4.1和服的改革与创新

4.2日本和服对经济的影响

5.结论

二、内容摘要

和服作为日本民族的传统服装,它是在依照中国唐代服装的基础上,经过1000多年的演变形成的。

和服悠久的历史也反映了千百年来和服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与日本人生活的息息相连。

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和服几经变革,它已超越传统服饰的定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凝聚着日本民族的情与意。

本文主要论述在漫漫历程中和服的演变以及经济文化与和服的相互影响。

三、参考文献

[1]樋口清之.《日本日常风俗之迷》

[2]武心波.《当代日本社会与文化》

[3]牧野保子.《冠婚葬祭事典》 

[4]寻国兵.《日本世界公民护照》

[5]《长治学院学报》第24 卷 第1 期

[6]服手绘纹样的审美特征》辛艺华

[7]服饰文化交融的产物:

和服》汪郑连

[8]唐代女装与日本和服造型研究》高岩

[9]《和服——日本文化的浓缩》张华

论日本的和服

000

摘要:

和服作为日本民族的传统服装,它是在依照中国唐代服装的基础上,经过1000多年的演变形成的。

和服悠久的历史也反映了千百年来和服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与日本人生活的息息相连。

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和服几经变革,它已超越传统服饰的定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凝聚着日本民族的情与意。

本文主要论述在漫漫历程中和服的演变以及经济文化与和服的相互影响。

关键词:

和服;文化;影响;改革

1.和服的产生

1.1和服的起源

和服是日本的传统民族服装,因为日本人口中的90%以上,都属于“大和”民族,故取其名,在日语中,它又叫做“着物”。

和服除了保暖、护体外,还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尤其是女性和服色彩艳丽,式样美观,腰部还配有漂亮的宽幅带子,简直就是一种艺术品。

和服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3世纪左右,据《魏志·倭人传》中记载:

“用布一幅,中穿一洞,头贯其中,毋须量体裁衣。

”这便是和服的雏形了。

大和时代,倭王曾三次派遣使节前往中国,带回大批汉织,吴织以及擅长纺织、缝纫技术的工匠,而东渡扶桑的中国移民中也大多是文人和手工艺者,他们将中国的服饰风格传入日本。

最初的日本服装,是被称为“贯头衣”的女装和被称为“横幅”的男装。

所谓“贯头衣”,就是在布上挖一个洞,从头上套下来,然后用带子系住垂在两腋下的布,再配上类似于裙子的下装,其做法相当原始,但相当实用。

所谓的“横幅”,就是将未经裁剪的布围在身上,露出右肩,如同和尚披的袈裟。

日本的和服,就是以此为基础逐渐演经而成的。

在日本出土的公元素至7世纪的古墓的人偶埴轮上,已经有了各种和服的形象资料。

公元8世纪,中国唐代服装传入日本,对日本的和服产生了很大影响,当时和服的名称,如“唐草”、“唐花”、“唐锦”等,均显示了这一点。

今天日本人穿的和服,大致是在600年以前基本定形的。

               

今天,虽然日本人的穿着因日益受到欧美的影响而呈西方化的趋势。

但是,在一些庆典的场合,以及体现日本传统文化的场合,如婚礼,节日,花道,茶道仪式等,日本人,尤其是妇女,仍然爱穿和服。

即使在平时,许多日本在上班时西装革履,但回到家中以后,他们仍即刻换上和服。

这一现象本身似乎足以说明,和服作为民族智慧的结晶所具有的巨大魅力。

1.2唐朝时期中日交流对和服的影响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统一时期,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社会制度的发展成熟造就了唐朝中前期稳定的政治和繁荣的经济,而社会的繁荣稳定又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和广阔的空间。

这一切促成了唐代文化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中国乃至亚洲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众所周知,服饰既是解读文化的标识,更是了解社会风尚及人民生活的载体。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唐代服饰文化无疑是标新立异的,特别是唐代女装的款式与风格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大环境下更是绝无仅有的,我们从今天不少的电影电视作品中便可领赂其雍容华贵、开放大胆的独特风韵。

因此唐代服饰理应成为我们在了解中国服装发展史时不容忽略的重要内容。

日本是一个具有独特民族文化特色的国家。

和服作为日本民族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日本男女从奈良时期至今仍在穿用的民族服饰。

而有趣的是,日本的奈良时期恰好与中国的盛唐时期吻合,同时这一时期也正是中日文化交流最为频繁的阶段。

那么两者之间是否可能存在一定的传承关系呢?

通过对唐代服饰与日本和服款式及风格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其密切联系,而当时唐代的繁荣昌盛必然使其处于文化的主导地位。

奈良时代,中日在白江口第一次交战,白江口一役战败后,日本朝廷大力引进唐朝的制度及文化,使日本与中国的交流变得更直接。

因此于奈良时代,日本对中国文化有著大规模的模仿,下至平民,上至统治者。

此时期的和服基本上完全模仿当时期中国服饰的模式,而日後贵族阶级所穿著的「唐服」样式亦於此时期留存下来。

现今对当时和服的了解主要来自令义解、令集义解、续日本纪及日本纪略等古籍,以及正仓院等遗留下來的史料。

以上大多都沒有图画表述,因此研究者对确实的衣服模样依然了解甚少。

701年制订的大宝律令,以及由大宝律令所衍生出來,718年制订的养老律令,都包含了对衣服制式的规定。

这两条律令将朝廷的制服定义为「礼服」(らいふく)及「朝服」(ちょうふく)两种。

而不同官位、场合、身份等的衣服各自有不同的部件、颜色及剪裁。

另外,于这个时代的719年,和服右衽的传统亦由此时经政令所制定,这亦是经唐文化所影响下的结果。

1.3和服正式形成

平安时代初期,中日交往仍然相当紧密,故中国文化对和服的影响仍深。

但由於894年日本撤回遣唐使,中断了中日的交往,使和服发展逐渐变回日本自身的文化,开始建立起别于中国服饰的独特风格尤其其是这个时期纹章及染色技术大幅发展,令当时和服的花款变得更加多样化。

源氏物语书卷、书中行事书卷及伴大纳言书词等古代书卷为当时衣服样貌提供了确实及有用的证据。

另外日本後纪、续日本後纪、日本三代宝录、日本记略及多个当时的故事、日记等古籍亦为当时发展提供了不少研究资料。

据述当时衣服的原材料多为丝绸等纤维,另有以金属或木材所制成的配件。

不过於布料容易腐烂,能够完整保留下来和服并不多。

基本上这个时出现的和服成为了日後朝廷及幕府的礼仪服式;当时对和服的穿著法及穿著礼仪亦有部分留传到现代。

镰仓时期及室町时代

到了镰仓时期,原本中国服饰中的裤跟裳被省去,袖口亦开始缩小,形成现今和服雏型的「小袖」;另外女子和服亦开始一件化。

室町时代後期,日本进入战国时代,群雄割据战乱不断,人民生活不振,造成和服的演变逐渐减慢。

此时期亦产生了大纹(だいもん)及素袄(すおう)两种款式的和服。

另外以平安时期平民所穿著的水干(すいかん)为本所演化出來的直垂(ひたたれ)於镰仓时期成为了武家的礼服,到了室町时代更成为了武家的第一正装。

奈良时代(公元718年),日本遣唐使团来到中国,受到唐王的接见,获赠大量朝服。

这批服饰,在日本大受欢迎。

在718年颁布《养老律令》对服装和鞋袜都有明确规定。

次年,天皇下令,日本举国上下全穿模仿隋唐式样的服装。

到了14世纪的室町时代,按照日本的传统习惯和审美情趣,带有隋唐服装特色的服装逐渐演变并最终定型,在其后600多年中再没有较大的变动。

2.近代和服的发展

2.1明治维新的影响

江户时代后期,基于锁国政策,由外地输入的丝绸大幅减少,而日本本地生产的丝绸却比较偏少,未能满足制作和服的需求,因此平民的和服开始改以网丝等比较廉价的材料制作。

另外,因1783年至1788年的天明大饥荒,幕府于1785年禁止平民穿著由丝绸制成的和服。

平民只好穿著由木棉及麻制成的衣服。

再加上社会的动荡,和服的样式自此变得淡薄,直至明治时代初期。

这个时期,女子的和服服饰开始流行附有长的袖兜(袂、たもと),形成了日後的振袖。

1864年,因为禁门之变,幕府向长洲发兵讨伐,军服决定改为西洋式,洋服开始在日本流行。

日本因明治维新的关系,政府推动了现代化的纺织工业,使丝绸之类的和服衣料产量大升。

另外重新开国的日本亦大力发展与外国的商贸往来,引入了不少新的衣料,使和服的材质变得多元化。

另外,亦因为工业的推动,布料的染色技术大幅提升,亦使和服的纹理及色彩变得斑斓。

另外,因与洋人交流的机会增多,一些与西洋人有比较多接触的人如华族、政府要员等开始改穿洋服,以便与洋人交涉,充份体现出日本人当时急切求变的心态。

至于平民,因洋服的价钱高昂,以及传统对美的观点所影响,江户时代的生活模式基本上维持,故此平民多为穿著和服。

由于此时期日本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服饰,因此「着物」一词就改称为「和服」,将日本传统的服饰与由西洋传来的洋服作分别。

不过,由于明治维新不断力求西化的行径,洋服逐渐取代和服于平民中的地位。

于1871年,为了统一陆军及官僚的制服,明治天皇颁布了政令,让警察、铁道员及教员等逐渐改穿洋服。

另外军队亦规定必须穿著军服,而当时的军服正是洋服。

而当时的军服亦后来演变成当时男子学生的制服。

此时期平民服装的西化大多局限于男性。

大正时代因明治维新将大量西方文化带进日本,使洋服取代和服成为流行的服式。

再加上女性主义的抬头,使得服装西洋化变得不再局限于男性,如女学生的制服由初期日本化的行灯袴(行灯袴)变为后期西化的水手服。

明治、大正时代在学校内外,作为女学生日常穿着的衣服,女用的行灯袴大受欢迎,女学生的袴装形象一度流行。

袴是和服的一种。

这是属于日本文化的固定衣着,即使是现在,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场合,也有女学生喜欢使用袴作为正装的一部分。

在女性方面,除了华族及担任女子教育的教师等一部分人以外,都穿着和服;然而,自大正时代后期开始,采用洋服的水手服替代之前的袴,作为女子学校制服例子逐渐增加。

有的女性主张并发起运动将日本女性的衣服变为洋服。

在1922年5月4日至11日召开的“生活改善讲习会”,塚本はま子在《衣服的改善》为题的演讲中说:

“(洋服)适合现代社会,既美观有方便,(穿着洋服)是新的改善经济的行动。

其方向正是将洋服在生活中推广”。

嘉悦孝子(1867-1949)在《经济改善是からの裁缝》(改善经济由裁缝开始)(日本服装改善会出版部、1922年)的序文中写道「我认为,令日本服装改善的,可能是洋服及与洋服相近的衣服」。

在明治时期,女子基本上还是穿和服,不过由于欧化的原因,也有不少上层社会的女子会穿西式服装。

大正时代,日本女生所穿的制服是传统振袖和服[未婚女子穿振袖和服]加一件「袴」[也就是裤裙]。

「袴」最早可以追溯到飞鸟、奈良时代,当时「袴」是皇宫中的贵族以及行祈神礼节的祭司才能穿着的,平民是无法穿著袴装的。

在江户时代袴装仍然是只有代表贵族及武士的「士」族才能穿著。

明治维新后日本设置女学校,女学校的老师率先穿上振袖和服加袴的服装,以表示必须受尊重的身分以及提升社会地位,当时遭受保守派人士的大力抨击,但还是无法抵挡这股女性提升社会地位的趋势,渐渐地女学生们也开始学习老师的穿著,开拓了袴普及於民间的风气。

大正时代,传统的女学校满足不了需要,大正时期日本建立了高等女学校。

振袖和服加一件「袴」便成了当时女学生的制服。

当时欧化风气盛行,本来应该穿和服夹脚鞋的,后来改成了马靴,不少女学生则以蝴蝶结等头饰。

相比女学生的制服的保守,男学生的制服则西化的比较快。

1879年宫内省设置的官立学校「学习院」指定由普鲁士陆军军服改制的「诘襟」为男生校服,七年后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也指定「诘襟」为制服,其它中学和大学陆续效仿。

所以作为日本的传统学生制服,男式的学生制服「诘襟」要比水手装要早几十年。

虽然传统的制服在平时已经很少见到,不过在大学毕业典礼时,很多女生都租用传统校服参加典礼,男生则通常穿西装,穿传统和服的比较少,通常毕业典礼穿的西式学位服,在日本反而少见。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政治经济迅速发展,文化上面也接受到了一次西方文化的洗礼在举国上下“文明开化”的热潮中,在军队服役的日本人、警察和邮差等政府职员首先接纳西服。

吃牛肉、穿西服、跳交谊舞等等,成了文明、时髦的标志。

从政府职员首先穿着西服,也可看出日本的明治维新是由上而下推行的。

正因为如此,西服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普及到民间。

从当时西方报刊上登载的日本人漫画看,光着脚的二轮车夫居然戴礼帽、扎领带,现在看来很滑稽,当时却是一种流行。

和服也因此由传统和服开始了西化的进程,而和服也在这个时候被洋服取代成为上至日本贵族官僚下至日本平民追捧的“潮流”服饰。

2.2关东大地震后的和服

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时,由于当时的妇女仍穿和服,故因行动不便而遭遇不幸或身留残伤。

于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亦是一个洋服取代和服的转折点。

由于灾后社会动荡,抢掠时常发生,穿著和服的女性往往就因为和服紧身的剪裁影响而成为贼人抢掠的目标。

翌年,「东京妇人子供服组合」发起了妇女服装西洋化的行动,使洋服进一步取代和服成为妇女的日常穿著。

2.3近代经济与和服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於日本国内混乱,和服的发展进入一个完全的空窗期。

装饰趋向以实用为主,如当时所制定的国民服,完全取代和服为日常服奠下了基础。

战后,由于穿著麻烦的和服变得昂贵,而反之实用的洋服变得便宜,以和服作为日常衣服的人逐渐减少。

但值得一提的是,和服曾经在1965年至1975年因新款的羊毛和服的面世而再度流行了一段时间。

但自此之后和服就一直走下坡,造成和服业界一厥不振而相继倒闭,令其成为少数行业。

经济的发展,对和服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战后,随着日本经济的迅猛发展,日本人似乎越来越远离了这一传统服饰。

和服价格太贵,比起西式服装,显得麻烦,而目,也不可能像穿西服那样行动自如。

在当时的日本来说,和服被洋服完全取代成为日本民众的日常服饰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2.4和服基本形式的确定

在这一时期,和服刻上了西方和日本当时发展水平的印记。

在1868年,明治维新以前,日本人都穿和服。

桃山时代(公元1573至1600年,为丰臣秀吉所创)因丰臣秀吉奖励对外通商,西洋文明遂大量涌入。

当时东来扶桑的基督教传教士们,身穿长袍,腰系绳状布带,日本人见之便参酌朝鲜人使用的“平带”,创制出两端带穗的女用带子,名之为“名护屋带”。

未久就有人创制出“博多带”,逐渐取代了名护屋带。

江户时代元禄年间,把结眼从腰前转移到背后,除去原先使用的胸饰与项链等装饰品,而完成了今天和服的基本形式式。

当时的外交和政策改革的提出创造了和服改变的条件。

和服基本形式的确定过程,它的改变都源于国家的政策走向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

3.当代和服

3.1和服的地位

从中国唐代服装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和服被称作日本的国服,寄托了1000多年来日本人对艺术的感觉,成为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日本国的民族文化和人们的山水观、风土观,以及人的精神情境。

现在它成了日本一种值得夸耀的文化资产。

日本女性一旦穿上和服,她就变得温婉贤淑,循规蹈矩起来,这是和服特有的规格在起作用,因为和服具有不可小看的重量,同时还束手束脚。

另一方面,和服拥有的是一种精神,它使人变得端庄、谦谨。

日本人在一些庆典和仪式中都喜欢选用自己的民族服装。

比如父母会在小孩子过“七五三”节时给他们穿上小巧可爱的儿童和服。

而毕业仪式、成人仪式、结婚仪式等许多人都愿意穿上大方漂亮的和服。

老龄妇女们穿上捻线绸和服去看戏,被认为是一种高雅有致的行为。

虽然今天日本人的日常服装早已为西服所替代,但在婚礼、庆典、传统花道、茶道以及其他隆重的社交场合,和服仍是公认的必穿礼服。

总之,人们虽然不经常穿和服,但是对和服都有一种认同感信任感,这往往是民族自信心的表现。

和服种类繁多,无论花色、质地和式样,千余年来变化万千。

不仅在男女间有明显的差别(男式和服色彩比较单一,偏重黑色,款式较少,腰带细,附属品简单,穿著方便;女式和服色彩缤纷艳丽,腰带很宽,而且种类、款式多样,还有许多附属品),而且依据场合与时间的不同,人们也会穿不同的和服出现,以示慎重(女式和服有婚礼和服、成人式和服、晚礼和服、宴礼和服及一般礼服)。

女性参加亲戚的婚礼和正式的仪式,典礼等时穿的礼服,主要分为黑留袖和色留袖,而近年来,作为最流行的简易礼装,访问和服大受欢迎。

开学仪式,朋友的宴会,晚会,茶会等场合都可以穿,并且没有年龄和婚否的限制。

很多人说,日本和服是抄袭中国唐代汉族人的汉服所得的,布管如何,日本文化尤其是服饰,确实受中国汉代和唐代的影响最深,不过日本人精心地保护着自己民族文化方面多少应该给我们有所启发,如今,中国人有多少人还穿旗袍和中山装呢?

而和服在今天仍是日本人的最爱,无论是在节日庆典、毕业典礼、婚礼、葬礼或是平常生活中,我们都能随处可见身着传统和服的人们。

3.2日本社会对传统和服的保护

作为日本传统的民族服装,和服可以说将其国民性格特征体现得淋漓尽致。

与西方服饰相比,和服表现了日本人的简约性。

它没有什么皱褶,从衣领到下摆都是直线,非常简洁,且色彩十分素雅。

在日本古代的《衣服令》中,根据颜色区分人的身份,白色是至高的。

平安时期,白色也是第一位,其次是紫色、绿色。

和服还体现了日本人含蓄暧昧的性格:

女性包裹起来的身体,藏在薄薄的衣料中,若隐若现,给人以充分的想象空间。

难怪徐志摩道: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和服是日本的传统服饰,诞生于八世纪以后的平安时代,之后代代相传,裁剪和穿着方式也渐渐形成了固定的模式。

明治维新后,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当时的日本官府对官员和军人提出要求,在正式场合要身着西服。

到了现代,和服已经渐渐脱离人们的日常生活,而成为了某些特别场合的特定服饰,如传统的婚丧仪式、茶道、花道活动、夏天的节庆等。

不过近年来,日本人开始越来越注意到包括和服在内的传统文化的保护。

日本国会有一个“和装振兴议员联盟”,这个联盟的议员在参加国会活动时,通过身穿和服来表现对传统服装的传承意识(基本上就是国会开会第一天)。

另外,还将每年的11月15日定为“和装节”。

这种思想如今也获得了官府的首肯。

2002年,文部科学省决定,在初中进行和服教育,让青少年们了解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社会礼节意识。

为保护传统文化遗产,早在1950年,日本便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无形文化遗产的范畴,和服位列第二条。

同时,还将每年的11月15日定为“和装节”,以唤起民众的文化传承意识。

日本国会还有一个“和装振兴议员联盟”,该联盟的议员在参加国会活动时,必须身穿和服。

此外,在日本还有很多团体在从事着传统服装的推广工作。

“(社团法人)全日本着物咨询协会”就是一个得到正式认证的权威团体。

全日本着物咨询协会是一个从事着传统服饰推广工作的民间团体。

山中典士是该会的会长,他提出了“装道”之说,即与茶道、花道一样,通过着装和相应的礼仪,来获得一种身心的修炼。

为此,该协会制定了和服的着装、礼法的相应标准,并进行实际的操作指导,在这个协会40多年的努力下,目前日本和服咨询师资格持有者达到10万人,还培养了500多万和服爱好者其中达到礼法资格认定的有3万人。

日本已经意识到,二战后很多传统礼仪日渐式微,所以在提倡和服文化的同时,传统礼仪教育也在不断得到重视。

通晓传统礼仪甚至成为进入社会找工作的条件。

“全日本礼仪检定协会”同样是一个经文部科学省和经济产业省认可的社团法人。

经此协会鉴定合格并获得认定资格者,可以写入简历,为自己进入社会多获得一份认可。

事实上,这些努力显然在社会上已经颇见成效。

据说,日本夏天的和服YUKATA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欢迎,甚至成为了一种时尚。

从烟花大会上绚丽的身影、从茶道表演中端庄的姿态,传统文化让人感到一种安详的美。

日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然而摩天大厦并没有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架起厚厚的壁障,霓虹灯光也没有阻断历史的纽带,日本人在享受着现代文明的同时,依然眷恋和珍视民族的传统文化。

传统和服装束穿起来比较繁琐,但这并不妨碍日本人喜爱和服。

他们休闲娱乐时穿,出席正式场合也穿。

刚刚退休的参议院女议长扇千景会见外宾、参加活动、出国访问时最常穿的是和服。

为了鼓励游客穿和服,一些历史气息浓厚的旅游景点制订了相应的门票优惠措施。

传统风格的住宅同样为日本人所钟爱。

不少日本人即便住在公寓楼里,也要把一个房间装修成铺着榻榻米的“和室(日式房间)”。

不少宾馆提供“洋室(普通客房)”和“和室”两种选择,“和室”价格一般更高。

松下公司为未来日本人设计数字智能化住宅,也没忘记留出一间榻榻米的房间。

日本全国各地一年到头不间断的宗教和民俗纪念活动,也传达出日本人对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视。

共同社出版的全年大事概要上,365天几乎天天有“祭事”。

难能可贵的是,这些仪式和活动从道具、服装到仪仗、程序,完全原汁原味,极富古韵。

走在东京的街道上,偶尔会看到这样的景象:

一边是疾驰的车流,一边是穿着江户风情服装、缓慢巡游的祭祀队伍,仿佛来自两个时代的场景碰撞出了火花,映射出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厚重底蕴。

每年例行的浅草寺锦灯笼市场和入谷街道上的牵牛花市场,把江户时代的风情延续至今,很少实行交通管制的东京警方会为这样的活动封锁道路。

在日本人的心灵家园——京都,日本游客逛茶道馆、花道馆不止是观光,有的还会有板有眼地学习,恭敬又兴奋地与传统亲密接触。

至于花街艺妓,那是京都一大招牌,却又不仅是招牌——艺妓不仅要接受琴棋书画、礼仪姿态的严格培训,还必须长年遵守一整套严谨的生活方式。

细腻的珍视,让传统文化完整地留存至今。

经济实力是肌肉,社会繁荣是衣装,而传统文化是血液、是灵魂,日本人看来很懂这一点。

4.当代和服

4.1和服的改革与创新

日本和服的式样自江户时代起基本成形,历经明治、大正的演变发展形成如今的样式。

所谓日本和服的创新,也就是和服洋化的过程,即为了适应现代经济生活的需要,不断打破传统的观念,吸收国外洋服的优点,形成一种新的和服式样。

这个过程需要经过许多人的努力,以及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变革。

和服的创新原因很多,主要一点是和服本身的许多特点不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

现代化的日本生活节奏十分快,身着和服就如同木偶人,什么事情都干不了。

而且从和服穿着本身来说,既费时间,又花人力(因为自己一个人还根本无法穿)。

同时和服的重量也限制了人的举动。

一般的和服加上带,约为2.5公斤,如果再加上许多配件,则更重,光这些重量,也是够受的了。

此外,和服的洗涤也十分讲究,没有专门的知识,很难对付。

和服多为百分之百的真丝产品,储藏也十分讲究。

另一重要原因是季节气候,日本四季分明,梅雨季节长,便给穿和服带来很多不便。

和服的创新从明治维新时期开始,随着文明的开化,西方的思想、文化、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