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类型讲解.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39027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句类型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病句类型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病句类型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病句类型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病句类型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病句类型讲解.docx

《病句类型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句类型讲解.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病句类型讲解.docx

病句类型讲解

句子成分

主语、谓语、宾语——三种主要成分

定语、状语、补语——三种附属成分

1、主语:

就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如:

回家的感觉又不知不觉涌上心头。

2、谓语:

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如:

战士们英勇顽强。

你是学生。

3、宾语:

是动词支配的对象。

如:

大家喜欢游泳。

他给我一本书(双宾语)

4、定语:

是名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

“的”是定语的标志。

如:

浅浅的月光流进了村子。

注意:

定语后置。

如:

荷塘的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5、状语:

是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或者修饰整个句子,表示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

“地”是状语的标志。

如: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6、补语:

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

“得”是补语的标志。

如:

我的心,绷得像调紧的弦。

句子成分在句子中的位置是有规律的:

[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例:

[迄今为止],(内向)的小明[还从来]没有〈过〉(这样)(舒畅)的谈话。

划分句子成分方法小结:

一般先划出主、谓、宾;然后再找出定、状、补。

练习:

1、今天星期六。

 

2、今天是星期六。

 

3、说话要简洁一些。

 

4、长江三峡曾经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5、高一十班的同学都做完了语文作业。

 

常见病句类型

一、语序不当

1、名词修饰语语序不当

多项定语的正确次序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

a.表领属关系的;(谁的?

b.表时间、处所的;(什么时候?

什么地方?

c.代词或量词短语;(多少?

  d.动词或动词短语;(怎样的?

  e.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什么样的?

  f.表示性质、类别或范围的名词。

(什么?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公式:

领属+数量+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名词+中心语(名词)

方法小结:

先找出中心语,再确定多层定语的位置。

例:

一件、他的、新、羊皮、夹克、刚买的

例:

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请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

有的话请修改)

练习:

下面的句子里的定语的次序是不符合一般习惯的。

1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

 

2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

3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列宁过去所使用的东西。

 

4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5这种管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讨论。

 

2、动词修饰语语序不当

多项状语的正确次序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

a.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为什么?

b.表时间的名词或表处所的介宾短语;(何时、何地?

c.表范围程度的;(什么范围?

d.表情态或程序的;(怎样?

e.表示对象的介宾短语。

(同谁?

公式:

为何+何时+何地+范围+情态+同/对/向谁+中心语(动词)

方法小结:

先找出中心语,再确定多层状语的位置。

例:

许多老师在休息室里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那位失主在电视台昨天为表谢意又诚挚地为小赵点了一首歌。

(修改病句)

 

3、虚词的位置安排不恰当

(1)关联词语的位置不恰当

(句子中有关联词的首先应引起你的注意)

1两个分句同一主语时,主语在关联词语前边

例:

他不仅会唱歌,而且会跳舞。

2两个分句主语不同时,主语在关联词后边

例:

不仅你会唱歌,而且我会又唱又跳。

练习:

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2)“不”字的位置不恰当。

例:

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试卷,交卷的时间眼看就要到了。

例:

我们如果把这本书不认真读好,就谈不到读别的书了。

注意:

“把”字句、“被”字句中有否定词,应将否定词分别放在“把”、“被”之前。

4、主客体颠倒

例:

张艺谋执导的《十面埋伏》对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5、违背先后、轻重、缓急、大小、因果等排列而导致位置不当。

例:

这是一本好书,它能催人进取,促人猛醒,引人深思。

 

例:

这个村很好执行了党的富民政策。

现在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而且还不吃国

家救济了。

 

关于语序不当的语病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句中有关联词语,检查关联词位置是否得当。

2.修饰语长的句子,即句中有多重状语与多重定语,检查修饰语语序是否得当。

二、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例:

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一首好诗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小李对诗歌情有独钟,因此,他平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

2、有歧义

例:

(1)介绍毛泽东的一本书

 

(2)我们学校的校长、副校长和其他校长出席了这次表彰会。

 

方法小结:

(1)句中“数量词+名词”,检查是否歧义。

(2)句中有代词或指示代词,检查是否指代不明。

三、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

例:

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2、并列不当

例:

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与各项人才。

3、强加因果

例:

周古城先生早年积极投身“五四”运动,所以最终成为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学者和历史学家。

4、主客颠倒

例:

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

注意:

比较一先一后的两件事,一般以后者作主语。

5、否定不当

例:

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来。

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示。

注意:

反问句,“避免”、“预防”、“防止”、“忌”、“缺乏”、“杜绝”“忘”等词相当于否定词,用在句子中要考虑是否把意思说反了。

6、不合事理

例:

地震发生之后,当地政府及解放军部队全力救助,目前灾区群众已住进了临时帐篷,防止余震再次发生。

7、确数与约数

例:

他们平均间隔30公里左右种一棵树。

注意:

平均是一个确数,后面不能加表示约数的词。

(约数:

大约、上下、左右、以上、至少等)

四、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

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

 

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2、主宾搭配不当

例:

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3、动宾搭配不当

例:

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我仿佛看到故乡那卷曲飘拂长须的老榕树和时时出现在梦中的潺潺溪水流声。

 

工厂实行了生产责任制以后,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废品率下降了九倍。

 

注意:

“下降”后面不能接“倍数”,只能用百分几或几分之几来搭配;“增加”、“提高”才可用倍数。

4、动补搭配不当

例:

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5、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1)定中搭配不当

例:

这本书刻画了邓小平可敬、可爱的音容笑貌。

 

早晨五六点钟,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便站满了数万名欢送的人群。

 

(2)状中搭配不当

例:

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6、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

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是否深入群众。

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7、关联词搭配不当

例:

无论干部和群众,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五、成分残缺或赘余

(一)成分残缺

1、缺主语

(1)滥用介词,缺主语

例:

由于他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通过这次考试,使我懂得了做事不能马虎。

注意:

由于/通过/经过/为了/面对/从/在XX上、中······,使······(缺主语)

(2)暗中更换主语而残缺主语

例:

一位农民向国家文物部门献出了一枚祖传的大颗粒珍珠,具有极高的观赏、保存价值。

2、缺谓语

例:

他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在这次体检中,你要努力体重达到45公斤以上的指标。

3、缺宾语

例:

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走上机械化、集体化。

 

(二)成分赘余

(1)堆砌词语

例:

昨天是转会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中国足协又接到25名球员递交的转会申请。

(2)虚词多余

例:

这些问题,可以诉诸于司法部门来解决。

为什么火上舞蹈者的脚掌不会被烧伤呢?

原因之一是因为舞蹈者不停地跳跃,两只脚掌交替地接触炭火,每次接触的时间都很短。

 

六、结构混乱(句式杂糅)

(1)举棋不定

例:

庄子《逍遥游》中的“有所待”,指的就是有所凭借、有所约束之谓。

 

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

(2)偷换主语

例:

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

 

病句判断技巧:

1、先看句子是否属句式杂糅、成分赘余、不合事理。

2、二看句子是否一面对二面、关联词搭配、位置得当。

3、三看句子中的“这(些)、其他、他”等代词,看其是否指代不明或歧义。

4、四看句子中是否不合逻辑,特别注意多重否定是否改变句意。

5、五先找出句中的主谓宾,看它们之间搭配是否得当;

再找出定状,看它们与主、宾、谓搭配是否得当。

最后看多层定语、状语的顺序是否恰当。

6、六看句中是否缺主、谓、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