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岩土专业考试心得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37863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岩土专业考试心得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注册岩土专业考试心得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注册岩土专业考试心得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注册岩土专业考试心得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注册岩土专业考试心得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注册岩土专业考试心得doc.docx

《注册岩土专业考试心得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岩土专业考试心得doc.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注册岩土专业考试心得doc.docx

注册岩土专业考试心得doc

注册岩土专业考试心得体会

体会一

1规范准备

规范一定要带全,考试大纲要求的规范和参考手册需弄全了。

甚至可能大纲里没规定的规范都可以准备,比如冻

土规范、隧道规范等等之类。

比如说去年的大纲里没有垃圾规范,但是也考了一道,今年同样考了。

同时在今年新

加的8本规范里面,桩基检测考了4道(单多选各1道),土工合成材料好像考了一道。

由于规范汇编上的字太小,而且06年版的那本汇编印刷质量太差,我的原则就是尽量能买到单本规范的就用单

本规范。

买不到的再用汇编,把汇编那本书拆成几个小本,也利于查阅。

2参考资料和复习过程准备

主要看了2本书,-本于海峰的模拟题集,一本30天冲刺。

两本书都有不少错误,特别是

30天冲刺,很多东西

都是完全照抄于海峰的书的。

不过这本书有一个好处就是首先他做了一个历年考题考点的总结,其次分章节分专题

进行,给出的习题基本上都是历年考题。

我正儿八经复习了不到两个月时间,第一个月看于海峰模拟题,主要是做

案例,由于自己基础比较薄,这-个过程基本上就是依葫芦画瓢,印象也不深。

不过通过计算还是有收获,一般首

先是熟悉了各个计算的过程,其次通过计算比较注意各个参数的大小对结果的选择,通过这样来理解规范。

到还有

3个星期的时候,开始看30天冲刺,实际上就是分专题的做历年考题的部分(02〜05年)。

在看30天冲刺之前,

做了2002年的真题,结果又慢又不会做。

到最后一个星期的时候,严格模拟06年的考题时候,结果是刚好及格的

样子。

由于时间紧张,于海峰模拟题和30天冲刺都没完成复习计划,历年考题也没完全做完,03年的题和04年的

题都没系统做。

05年的题在考前2天做了专业知识部分,考案例前一天看了-下案例。

3专业知识考试的规范查找

考试的过程中,自我感觉在查找规范所消耗的时间量不大,基本上能马上判断出可以在哪里找。

我的经验如下:

3.1首先是几本主要规范需要比较熟悉,包括条文说明也要很熟,勘察规范,地基规范,桩基规范,地基处理规范这

四大主要规范,往往条文说明也考。

3.2其他规范主要了解一下什么知识点会在什么地方出现。

一般都是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术语说明,第三章设计原则

(出的可能性最大),第四章之后分类讲,每章先讲概述,然后是设计,然后构造要求等等。

把握好这些规范的大

概脉络。

3.3手册类最重要的是工程地质手册(今年第三版第四版均可,明年肯定考第四版),我别的手册就没准备了。

铁路

类的规范比较多,找起来不是很方便,可能用那本铁路地质手册会好…些,但是我没弄到那本书。

3.4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形成一些找规范的定势。

比如开始的题目,判断是第一章的考题的话,主要找岩土工程勘察

规范,但是到了在特殊性岩土部分,感觉勘察规范不太可能有的话,找地质手册。

抗震部分,除了抗震规范之外,

有些考点也需要在地质手册找。

铁路部分的规范,感觉又多又乱,交叉重复的也多,由于复

习时间紧,也不了解,

就把握了一下各规范的异同。

3.5历年考题涉及规范的某一条,一般是那个规范比较重要的点,往往下一年还是针对这一

条换一种考法而已。

通过

做历年考题,把握重点内容,形成层次感和目的性,这样即使对该规范不懂不熟悉,也有可

能很快找到答案。

通过

复习,其实也是一个对规范的学习过程。

3.6做05年和06年的题模拟的时候,尤其注意了在规范上有现成答案的,但是自己在做的时候没找到而且选错了的

部分。

分析一卜'自己没有找到的原因,力争考试的时候避免。

这一部分考题可能不依赖于你

的岩土工程的功底,而

在于是否能找到准确的规范依据。

4案例考试的经验教训

4.1•定要带手表,电子表之类的,严格掌握时间。

4.2由于紧张,时间不够,算错了好儿道。

比如勾三股四弦五求直线型稳定系数那道,我把sincos搞反了。

4.3题目的取舍,非常值得研究。

而在题目的取舍过程中,实际上也花了很多时间。

有的题会做,但是算起来比较麻

烦,有些题不会做但是如果找到公式了,就比较简单。

4.4可以把所有题目大概分成三类,第•类是送分基本题,第二类是计算复杂或稍复杂的基本题,第三类是计算简单

的偏题。

感觉上午的题目当中,第二类的题或者介乎一二类之间的题占了多数,一般是计算稍微复杂或者稍微有一

点小弯的基本题。

而下午的题,有儿道是第…类的,还有很多…部分是第三类的。

而第二类那部分的题一般都计算

复杂。

比如碾压式土石坝渗流稳定题,和于海峰模拟题集解法完全一样,就是数不一样。

而桩基那两道题都计算量

比较大,当时我如果能果断放弃2道桩基的题,估计还能做对其他3道题。

而上午没有意识

到利用于海峰的模拟题

集,造成有第三类题可能能做出来而没有做。

4.5紧张和放松,命中率和答题率,是两对矛盾,需要平衡。

5复习的遗憾

时间实在是太紧,土力学方面基础差,各种各样的规范都不熟悉。

不过通过复习和参加今年

考试,我想如果今年

没过,明年再考,肯定能过。

明年复习的过程就是弥补今年遗憾的过程,计划如下:

5.1系统学习遍土力学;

5.2有重点有针对性的研读规范,通过练习把握各本规范的体系;

5.3根据于海峰模拟题集的内容,对各类题型的解答进行总结,总结的内容包括:

各题型的解法,所采用的规范,参

数如何选取;

5.4根据平常练习情况,总结做案例分析时容易出错的地方;

5.5尽量多了解一些边角知识,查漏补缺。

体会二

1.绝大部分题目可能大家都会做,只是你能否在三个小时内作对15道题以上,考试时间延长1个小时也许通过率会

达到50%以上。

2.考的就是你的做题速度和对规范的熟练程度。

3.所为陷阱,因人而异,对有些考生来说就不是陷阱,比如冻土地区最小基础埋深的考题,有人说25万人的城市系

数按城市近郊计算也是陷阱,规范表格下面注解可是有很明确的说明的,如果你平时注意到这些注解,这就不是什

么陷阱。

4.该带的规范书籍-•定要带齐,不要忽视任何-本规范,今年一个很简单的题,计算流量的考题,我都没想到会用

到土石坝监测规范。

5.2008年的考题有很多人说偏了,2009年的考题说偏的不多,其实这几年的考题大部分还是地基基础、勘察、地基

处理、桩基、抗震、边坡等方面的,这些题目都能作对的话,你就能通过。

6.考生中有一部分是注册结构工程师,如果他们在本科、研究生或工作中接触岩土专业比较多的话,他们考试有很

大优势,本来结构师和岩土师考试内容就有很大…部分重叠,他们在工作中很大一部分可能并不做岩土项目,但他

们却占据了岩土师的一部分名额。

7.有一小部分人没怎么练习、复习,考试也能通过,但你最好不要抱这种幻想。

8.我今年第二次考试,今年可能通过,但我第二天专业案例考试也没能都做够25个,有人一年就能轻松通过,有人

三四年都能通过,这并不能说明什么,有人擅长做题擅长考试,有人平时复习时间充裕等等,人各有所长缩短,考

不过不要气馁,找到自己的弱点,有的放矢,精心准备-下,总能通过的。

体会三

我的建议是首先从一本好的《土力学》和《地基基础》和《地基处理》的大学课本开始,我本科学的是土木工程,

只学一本土力学,而且在我的专业课中地位不高,因为我们重点学钢结构,钢筋混凝土,以及隧道工程,桥梁工程,

隧道力学等等,而且基本上本科后三年都废了,所以没有好好学,这些课都没学好,土力学就更没有学好,完全没

有学过什么地基基础和原位测试等等,讲的什么东西根本就是一片空白。

如果你的基础和我一样薄弱的话,我建议还是从基础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开始,高大钊的,先整个看--遍,这

本书比较经典,知识也比较连续,如果你直接就开始做题,和学习规范,那完全找不到北,因为规范是以一种简约

的方式,简单罗列,开始像我无法理解规范的逻辑体系,而且枯燥的很,如果你学了教材,就知道基础的设计第一

步如何来做,如何去确定埋深,如何确定基础尺寸,以及选择基础类型,演算基础强度配筋等,虽然教材采用的是

以前的规范,但原理和思路是一样,你也就知道规范上的公式是怎么来的,肯定一般是从土力学原理推理来的。

最后结合一本题集,学习规范,以章来复习,做往年试题,熟练,逐渐进步,前期肯定比较难,因为这个的学

习曲线还是比较陡的。

体会四

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相对高考、考研等,其实是简单的。

但来不得一点点侥幸心理,必须踏踏实实准备。

准备的过程,很重要,准备的方法更加重要。

我把我个人准备的方式,向大家共享,也希望其它土友多多发表高见。

现在的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越来越倾向于考原理。

像今年的考试,我们的岩土前辈,如太沙基、朗肯、Mindlin、

Boussinesq.库伦等都有涉及,希望大家多多看看土力学教材,我看得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地基及基础》第

三版,书很老,但非常经典,感觉对考试帮助极大。

具体的复习方式:

第-全面了解土力学原理,把土力学书翻个两遍,看完两遍后,要求你能看懂,此外,你

必须要知道书里有

什么知识,在什么位置。

第二,做真题。

历年的真题很有参考价值,但如何发挥真题的最大意义,很重要。

我的方法是,开始时,做每

-道题都落实到规范上,然后落实到专业课上,最终落实到土力学书上(当然,有时需要跳跃,因为规范或土力学

书未必有)。

找到基本原理以后,以基本原理为出发点,全面了解相关知识,如原理的基本假定、大概的推导方法

及结论。

这个时候,大家不要图速度。

我在这个阶段,-道题单选题做过半天。

必须要把每-道题搞通搞透。

每一套真题都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来做,并把题目中相关信息,如规范中的说法及页码、专业课中的说法及页

码等简单标注,这个很重要,有了这些标注以后,你第二次再看这道题时,对知识点的回忆非常有帮助。

当你扎扎实实做个3〜4套真题以后,你会发现,再做题的时候,很多东西,你都不用再翻

土力学了。

这个时候

距离你考试通过就不远了。

在做真题中的案例题时,也要全面的分析,将规范中特别的地方或者容易出现陷阱的地方,用红笔标注出来,

写出注意点。

在规范中也要做相应的标注,这很重要,能够帮助你翻规范的时候识别陷阱。

在此基础上逐步提iWi做

题速度。

第三,做真题的过程中,如果有些考点,你遇到过了,了解了,这个时候就是你测试自己做题速度的时候。

须在保证正确的情况下,尽全速做完这些题,这样的心理,对于考试时是很有帮助的,可以

让你从容、快速地完成

自己一看到就知道怎么做的试题。

第四,最好大家能够保留一套真题,用考试的方式测试一下自己。

切身感受一下考试时的感觉。

可能我说得太粗糙,如果大家有什么细节想了解,我会尽量回帖。

今年我采用这样的方式复习,感觉考试还算

从容。

第一天专业知识做完了,不知道准确率怎样。

第二天案例题,上下午也都做满了25道,应该不至于错到不

及格。

体会五

刚刚查分通过,说实在的,刚考试完时觉得很简单,觉得通过肯定没问题,但是查分时还是非常激动的

应不应该设立这个考试以及应该怎么出试题不是我们应该讨论的话题,我想就复习的一些想

法说说个人的观点,希

望对后来者有所帮助

1.准备时间

我准备了大概2个月,中间因为工作的原因有2周左右的时间没看书,其他时间都是下班回去后坚持看书三个小时,

然后做题1〜2个小时,我觉得既然报名了,准备就该充分点,以满分的标准去复习,不要让自己的付出如流水,觉

得来年再考这种想法我觉得不大好,因为我也有几年报了博士考试,中间因为事情总觉得明年反正还可以再考嘛,

结果每次都查几分。

复习时间我觉得有点岩土工程基础的2个月应该足够,如果没有岩土工

程基础的可以增加些时

2.复习资料

我的复习资料是建筑工业出版社的《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复习教程》和配套习题集,再加上••本《工程地质手

册》,对于《工程地址手册》不得不提,这本书是我考试前买的,基本没看,但翻翻里面发现很多的以前没查到的

东西里面基本都能查到,考试时更证明了这点,虽然价格比较贵,我还是建议后来者买下来,平时复习的时候以及

考试的时候肯定有不少的收获的。

至于其他的教材我觉得没有太大必要了,首先你肯定没有这么多时间来看,其次

内容也基本差不多。

当然规范是必不可少的了,这点很多兄弟都已经谈到了,这里就不说了。

3.考试策略

既然是考试,肯定要讲一点策略,注册岩土的专业知识主要是考你对规范的熟练,可能现在注册岩土的人少,考题

还不像注册结构,不算难,但平时要多翻翻规范总有好处的;专业案例主要考解题的速度,其实也是一种熟练度,

平时要做题是肯定的,特别是考试时要调整到紧张状态,否则很有可能时做不完全部试题的,还有就是觉得不熟练

的马上弃之,不要琢磨来琢磨去,极浪费时间还不一定得分。

最后要提的是考前一定要做做

往年的试题,花个2个

星期来做题,不仅要做,还要对答案进行分析,今年考题表明,还是有不少往年的试题的变体的,甚至有一道原题(如

果没记错的话,好像就数字改了下)。

体会六

本人华水地质本科学历,毕业已十余年,前些年考过几次基础,但都没有看过书,瞎撞!

后来当了副总工后,感觉

知识水平有欠缺,决定就考注册的机会来学习岩土知识。

06年复习4个月,过了基础;07年

复习了5个多月,过了

专业。

一、准备

1.了解考试大纲和考试评分方法。

2.购买考试参考规范及大家公证的复习教程。

3.分析历年考试考题题型、各科分值的分布规律、标注重要考点内容、规范;分析考试变化趋势和动向。

4.最重要的是在本网站学习别人的学习经验、心得、体会、感悟。

二、复习

1.根据考纲提出的“掌握”、“了解”、“熟悉”等用词分重点,全面但要分重点进行系统复习,

根据个人的复习时间合理

安排。

复习尽量保持连续性,做到每天必看,切忌间断10天半月的看,效果差。

2.重要规范大纲要求的考点必须要熟,规范脉络体系要了然于胸。

看规范同时做专门的针对性复习题,效果会出奇

的好,这样映象深刻,理解透彻,还提高的效率。

重点规范有岩土勘察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桩基设计规范、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地基处理规范、建筑边坡规范、基坑支护规程、黄土膨胀土规范,荷载规范。

对次要的规范要

了解大纲要求的考点,如土石坝方面规范、公路方面的规范、铁路规范、水利规范、桩基监测规范、垃圾填料规范、

土工试验标准、原状土取样标准、岩体分级标准等等。

另外对工程地质手册中大纲要求的考点也应了解。

尤其是泥

石流、采空区、岩溶和地震等涉及计算的部分(这部分规范基本没有)。

工程经济最好在离考试还有2到三天的时

间内复习。

因为这部分题目容易,但也容易忘记,如果没忘记不用查书就能知道答案,这样可以为考试节约宝贵的

时间。

3.注册考试是很好的全面复习,考试目的考查有没有达到执业要求的专业水平和能力,所以说备考要注重学以致用,

有相关工作经历的要有意识的和实际工作或实践应用联系起来,比仿说你有膨胀土的勘察和处理项目,当复习膨胀

土内容时,就有心对胀缩作用的机理'膨胀土的外观特征'膨胀土的不良地质作用测绘与调查

'勘察取样的控制措施'施

工现场的膨胀土的综合判别'膨胀土试验的直接指标与间接指标'胀缩变形量的计算与分级'大开挖后对应力重分布'坡

面蒸发大气影响深度的确定'膨胀土边坡稳定抗剪强度的试验方法的选用和取值原则'膨胀

土边坡的破坏模式'针对地

基胀缩变形量的分级和膨胀性的强弱的相应的设计处理措施,改良土性或封闭保湿或土工材料加筋或复合地基等其

它结构措施。

凡是你作的项目多年以后仍记忆尤新就在于应用型的知识是难以忘怀的。

还有对不同规范之间的相关

相似的知识点串在一起学习,理解就很透彻,映象深,还会有自已的感悟和见解,这是实用型的复习。

4.基础理论如土力学'地基与基础,以及基本概念有侧重,大家都认为土力学等基础知识占考

点的70%左右,所以说

复习土力学可以说是主线,我的老师是教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的,他没怎么看书就考过了,因为他基础知识理解的透。

顺便说的是,考试制度再完善,也不可能真实代表参考人员的水平。

考过了,你的岩土工程的水平未必就高,因为

工程实践繁杂不一,专业分工和业务范围也有较大的差别,由于岩土工程体制的现状,考试的面很宽,而注册岩土

工程师未必有用武之地,就象顾大师所说的一样,在勘察单位业务面太窄了,在设计单位也处于从属地位。

注册工

程师学有专攻,特别是重量级的岩土专家,他们岩土知识渊博,但每个人的研究方向和专长也相异。

5.考前-个月应重点系统练习做题,对之前复习的内容进行检验、巩固、加强,更重要的模拟练速度和熟练程度。

最重要的把近年来所有真题进行实战练习,总结考试经验,考试技巧。

选择适合自己的题做先后顺序安排,原则是

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熟后生的顺序。

案例审题要细,特别是最后两句话,仔细附加条件,避免误入陷阱。

三、考前

1.考前调准心态(我作的不好,看的太重,志在必得,兴奋,考前和考试期间有三天失眠)

2.准备必备的考试用具(有关证件'计算器尤其是手表一定要带)。

一切准备就绪,考试必过无疑。

体会七

在众多考试大军中已经通过注册一级结构师、注册岩土工程师、注册造价、注册监理、注册咨询考试。

由于平时工

作比较忙,怎么巧学成为研究的对象,把我的心得给大家分享。

希望大家共同学习通过更多的注册考试。

1、首先要巧学,从研究历年考题开始,反过来从考试结果看书。

你就比较明白考试的大致方向。

再研究大纲这

样捷径就出来了。

现在很多人不是这样,总是先看完书,再研究历年考题和大纲。

结果是考试目的不明确,花了很

多时间确效果没出来。

2、多做大题目的练习。

考一级注册结构和岩土专业复习我花了3个月时间,每天上下班我必带一纸条做2〜3

题目。

考注册造价我花了2个月时间,从复习第一天开始就开始做,每天必做2个案例。

把整个做题的过程做用心

去做的滚瓜烂熟(在一天内)。

所以考试的时候,我的做题速度相当快。

其实很多考试都大同小异,考试时候比的

就是你做题目速度的快慢,反应的快慢。

所以平时多练是关键!

3、考试很重要,提高能力也很重要。

现在考试越来越重视能力的培养,考试的过程也是自己提高能力的过程,

每种考试都有其内涵。

生活中、工作中多运用,能力也就提高得快。

能力提高了,也就乐在考试中,不会因为考试

而背包袱。

4、巧学是关键,临场考试更要发挥出来。

有很多人平时学得挺好,一考试就蒙了。

我考试时候的心得是:

事先

计划安排好吃饭、住宿的地方,准备工具、准考证、考场距离、出发时间——等提前计划完成所有不用操心的事情,

排除干扰等待最后的一击。

5、多利用平时的空余时间看书。

我平时也和大家一样,设计任务也很忙,有时候也要陪客户,没有完整的时间

看书。

这样我只好把书一页页分开,揣兜里。

一有点小空余时间,就拿出来看看,这样平时就累积起来就有看书的

时间了。

总之,我感觉注册考试其实不难,对于有心人来说,只要你用心,再花点时间和技巧,就能通过!

体会八

我也来说几点:

1.关于各个手册的特点

《工程地质手册》特点是全,基本上规范上的东西,手册都抄了,规范上没有的,手册还有,但是由于太岩土了,

已经失去“地质”的特点了,也就是说在地质方面反而讲的不深了;

《铁路工程地质手册》特点是基本都是地质和图表,可以说是一本地质方面的好书,基本上

面都有,例如V法则,

今年的关于岩溶的一道题就在该手册有详细的论述,工程地质手册是没有的。

《地基处理手册》里面对于垫层的详细描述,还有就是龚晓南出的书,他是命题的专家,题库中我估计有很多他的

题,他也是判题的,所以我猜可能个别题会用得到,该书特点是理论讲的较深,已经超出注册考试大纲要求的深度

《公路路基手册》关于如何设计一条公路的路基的,所以很适用,只要是公路系统设计院的专家出题,可能会借助

该书,今年诸如反压护道的那道题,只有查该手册才能找的到;

《铁路路基》我没有,不发表评论

2.关于如何购买图书

去年由于完全没有概念,很多书都没有买,不是我不想买,而是当地建筑书店没有这些规范

或是手册,很多早就脱

销了,所以由于吃了去年的亏,今年我通过各种途径基本收集全了;

2.1关于收集齐全的重要性

我不知道各位网友怎么想,有时候我想一*40-50多的小规范,不想买,想考试可能也不怎

么考,但是如果你是基

本功扎实,那也没什么关系,只是80或70或60的关系,而像我是在分数线左右徘徊的人,所以有没有有本质的区

别,如果没有过,那么我的投资会增加考试费640元+400元考试期间旅店住宿,加近几个月的宝贵时间,所以我说

不要为了几个小钱而丢了大钱,而且你早过一年可以早受益一年,什么都赚回来了。

例如生

活垃圾那本规范,今年

至少有3个选择题;地铁验收至少1道选择题,土工合成材料,2道选择题,还有那本几年

都不见题的土石坝监测

规范尽然出了一个案例,桩基检测规范就出的很多,既有选择题,又有案例题。

2.2关于如何购买规范

第一:

去当地最大的书店购买,或是专门的建筑书店,主流规范都有,优点所见即所得,当时可以带走;

第二:

通过网络购买,现在是网络时代,有几个网上的书店,书都很全,但是下完单以后一定电话确认有书再付钱,

有些也是没货,你又付了钱,这样还得退款,付款方式可以邮寄、网上支付等等,玩过淘宝

的这个肯定小意思了,

优点基本上什么书都买得着,但需要等待7~15天左右的时间发货;

第三:

也是通过网络,是去出版社的网站上买,由于我的铁路相关的规范有几本一直买不全,

所以只能去铁路出版

社买,他们都有的买;

第四:

最后绝招,网上下载,然后打印装订,一本手册也就60元搞定,你可以装订的好一

点,那和出版的看上去没

什么区别,如果考区老师深究的话,我这里老师不怎么管;

最后我建议,仅供参考须带书籍:

1.规范合订本(20多本规范)重要性:

*****;

2.合订本没有的单行本重要性:

*****;

3.《工程地质手册》重要性:

*****;

4.《铁路地质手册》重要性:

****;

5.《公路设计(路基)手册》重要性:

****;

6.《地基处理手册》

7.各种法律法规,请仔细核对当年考试要求法律,做一个Checklist,今年由于我没有带监理合同样本,结果有2个

选择题,这个部分的体很好得,失去一个都太可惜。

重要性:

*****;

8.《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高大钊重要性:

*****

9.《土工计算原理》钱家欢重要性:

***个别很深的题可能用的着

我不建议带任何题集,因为考试找原题是一种没有学好的表现,一般会费时间,得不偿失。

带的物品:

1.科学计算器,熟悉计算器的手感,以及功能,各个键的位置,有些特殊功能可以提高你的效率,如记忆功能,统

计功能等等,发挥你的计算器的潜能;

2.手表,买一个简单的电子表就可以;

3.黑色的笔,注意要求一定是黑色,蓝色无效;

4.2B铅笔,2支;

5.橡皮,小刀各一个;

6.身份证,准考证;

7.行李箱,将上面的书和小东西全放进去;

3.关于吃住

一般考试都是设置在当地的大学里,建议住在大学的招待所里面,环境要安静隔音,多花一点钱,也就两天,因为

如果隔壁淫叫连连,本来就睡不好,那更是睡不好了,所以选择一个好的住处,至关重要;早上一定要吃饭,最好是高能量,因为,这个考试还是挺耗费脑力,所以需要高热量,要么有气无力的,那箱书都

拿不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