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的贮藏保鲜技术.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37032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梨的贮藏保鲜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梨的贮藏保鲜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梨的贮藏保鲜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梨的贮藏保鲜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梨的贮藏保鲜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梨的贮藏保鲜技术.docx

《梨的贮藏保鲜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梨的贮藏保鲜技术.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梨的贮藏保鲜技术.docx

梨的贮藏保鲜技术

梨的贮藏保鲜技术

一、梨品种的贮藏特性概况

我国是世界梨树主要原产地之一,栽培历史已有二千五百多年。

目前我国的梨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虽然梨果实是我国出口的重要果品之一,但其增值幅度仍很低,原因之一是采后贮藏保鲜技术较落后,采后损失较大。

梨果实按贮藏性可分为5类:

1、贮藏性强(果实可贮至翌年4~5月)的品种。

如库尔勒香梨、秋白梨、栖霞大香水、苹果梨、砀山马蹄黄、博山池梨、小冬果、老遗生梨、金花、霍城冬黄梨、锦丰、万荣金梨、原平油梨等。

贮藏性极强的品种如大冬果、黄县长把可贮藏至翌年6~7月。

2、贮藏性中强(果实可贮至翌年2~4月)的品种。

如砀山酥梨、无堡青梨、金川雪梨、贵德甜梨、晋酥梨、鸭梨、河北雪花梨、灌阳雪梨、莱阳茌梨。

3、贮藏性中等(果实可贮至12月至翌年1月)的品种。

如宝珠梨、孟津天生梨。

4、贮藏性中弱(果实可贮藏2月以上)的品种。

如金花早。

5、贮藏性弱(果实可贮藏2月以下)的品种。

如福安尖把梨、早三花、苹香梨、延边谢花甜、辽阳大香水、南果梨、京白梨、延边小香水、富源黄梨、早酥、翠伏梨、杭青、巴梨、武巴梨、伏茄梨、二十世纪、八云、二宫白、长十郎。

从梨的系统分,秋子梨系统(如京白梨)和沙梨系统(二十一世纪等),一般不耐贮藏;白梨系统(如鸭梨等)较耐贮藏。

晚熟品种的梨较耐贮藏,如鸭梨、雪花梨、西洋梨等。

梨果实按的成熟特性可分两类。

一类是成熟后果肉脆,采后可立即食用,如日本梨、中国梨等,这类梨果实比较耐贮。

我国各地有许多优质耐贮的品种,如河北昌黎的蜜梨、定县的雪花梨、褐鸭梨、青龙县的青龙甜,山东黄县的长把梨,山西宁武县、原平县的油梨和黄梨,甘肃兰州的冬果梨,新疆库尔勒的香梨,吉林延边的苹果梨,辽宁等地的秋白梨等,均可长期贮藏。

其中莱阳梨和鸭梨耐藏性较差些。

还有些梨采收时果肉酸涩粗糙,必须经过长期贮藏,品质改进后才能食用。

如河北及辽宁的安梨褐红宵梨,山西宁武县、原平县的笨梨等,这些梨极耐贮藏。

另一类是完熟后果肉松软,这类梨一般采后不能立即食用,需经过一段后熟才可食用。

如洋梨、鳄梨等。

需后熟软化的梨在自然温度下不能长贮,只能在冷藏条件下才能长期贮藏。

二、梨果实采后贮藏保鲜关键措施

1、适期采收

作为贮藏的梨适期采收比苹果更重要,只有适期采收的梨才能获得最佳的品质。

可用如下方法判断成熟度和采收期。

花后天数和积温计算法:

从盛花期到成熟期的天数,在同一地区是一致的。

美国华盛顿洲各品种达到成熟的天数:

巴梨为盛花后110~115天,布斯梨为130~135天,安久梨为145~150天。

河北中南部鸭梨采收期,以平均盛花期后155~165天为适时,正常适时采收的范围为9月10~16日(贮藏)和9月16日~22日(鲜销)。

平均生长积温是3599~3783℃。

梨果实的成熟期还同梨的立地条件有关,在粘壤土生长的比轻壤土生长的成熟期晚。

果实与种子颜色:

梨果实种子颜色由尖部变褐到花籽;果皮颜色黄略具绿色或绿中带黄。

可用标准比色图谱与果实色泽对照,以判断成熟度。

果实大小:

果实成熟时的单果重是品种的特性之一。

果实大小是以果实最大横径为标准的,采收时可用标准环,以果通过标准环作为达到一定大小的根据。

农业部颁布的梨单果重等级标准如下表:

表梨主要品种单果重等级要求

(NY/T440-2001)单位:

品种

特等

一等

二等

品种

特等

一等

二等

仓溪雪梨

≥550

≥370

≥370

鸭梨

≥220

≥180

≥140

金花梨

≥460

≥380

≥300

丰水梨

≥200

≥170

≥140

晚洁梨

≥350

≥290

≥230

菊水梨

≥200

≥170

≥140

锦丰梨

≥340

≥280

≥220

黄花梨

≥190

≥160

≥130

五九香梨

≥320

≥270

≥220

秋白梨

≥170

≥140

≥110

酥梨

≥300

≥250

≥200

新水梨

≥160

≥130

≥100

荏梨

≥290

≥240

≥190

新世纪梨

≥160

≥130

≥100

早酥梨

≥290

≥240

≥190

锦香梨

≥160

≥130

≥100

苹果梨

≥270

≥230

≥190

京白梨

≥140

≥120

≥100

巴梨

≥260

≥220

≥180

库尔勒香梨

≥140

≥120

≥100

大冬果梨

≥260

≥220

≥180

大南果梨

≥140

≥120

≥100

红香酥梨

≥260

≥220

≥180

长把梨

≥130

≥110

≥90

八月红梨

≥260

≥220

≥180

安梨

≥130

≥110

≥90

雪花梨

≥250

≥210

≥170

大香水梨

≥120

≥100

≥80

幸水梨

≥230

≥190

≥150

南果梨

≥70

≥60

≥50

淀粉指数:

判断西洋梨成熟度的简单可靠的方法,可用碘-碘化钾染色反应决定。

在梨的横切面上涂上碘-碘化钾溶液后,有60%果面被染成蓝色时,即为适宜采收期。

这时采收的果在18℃条件下经5~6天,淀粉即完全消失。

理化指标:

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含量、固酸比等品质指标影响着梨果实的耐藏性,因此也是判断采收适期的重要参数。

表鲜梨品质理化指标

(国标GB10650-89)

品种

果实硬度(kg/cm2)

可溶性固形物%

不低于

总酸量%

不高于

固酸比*

不低于

鸭梨

4.5~5.5

10.0

0.16

62.5:

1

荏梨

6.5~9.0

11.0

0.10

110:

1

雪花梨

7.9~9.0

11.0

0.12

92:

1

香水梨

6.0~7.5

12.0

0.25

48:

1

长把梨

7.0~9.0

10.5

0.35

30:

1

秋白梨

11.0~12.0

11.2

0.20

56:

1

早酥梨

7.1~7.8

11.0

0.24

46:

1

砀山酥梨

4.0~5.5

11.0

0.16

110:

1

新世纪梨

5.5~7.0

11.5

0.16

72:

1

库尔勒香梨

5.5~7.5

11.5

0.10

115:

1

*固酸比=可溶性固形物/总酸量

2、贮藏期适宜温、湿度的调控

大多数梨品种在冰点以上温度能很好的保持品质,但有些品种在低温下易发生内部褐变。

评价梨贮藏寿命,不仅看在低温下贮藏多长时间。

有些梨在低温下并不后熟,只有在一定温度范围内(10~20℃)放置几天才能完熟。

中国梨的适宜贮温一般为0℃左右。

大多数洋梨品种适宜的贮温为-1℃;但脆肉品种的梨即使轻微冻结,解冻后也易使果肉降低脆度。

贮温对梨的寿命有很大的影响。

洋梨在5℃时后熟速度相当快,只有在-1℃才能明显地延长贮藏寿命。

如康佛伦梨在1℃可贮12周,在0℃可贮18周,在-1℃可贮24周。

梨采收后需尽快冷却到适宜的低温,否则会极大的缩短贮藏寿命。

但有些品种的梨采后立即入低温环境易发生低温伤害。

如鸭梨,生产上采用缓慢降温措施避免了初期(采后30~40天)黑心病的发生。

目前在我国的一些产区,生产上仍用通风库贮藏,由于采收时气温库温均较高,梨一般不直接入库贮藏,采收后先放在阴凉处预冷,亦称“放露”。

当气温降至梨有受冻时,再挑选包装入库贮藏。

若直接入库,则不装满库,并加大通风量,尽快散出田间热,降至贮藏温度。

梨贮藏适宜的相对湿度是85%~95%,在较高湿度下可阻止果实水分蒸发,降低自然损耗。

梨若失水达5%~7%,则出现皱缩而影响外观。

3、梨气调贮藏适宜的气体成分

气调贮藏能显著的延缓水果衰老,保持水果品质,延长货架期。

梨果实气调贮藏在国处研究的较多,果实气调贮藏理论的创始人Kidd和West(1939)认为Conference,Comice,Comice和Williams梨最适宜的贮藏条件分别为0.6~1℃+5%CO2+2~3%O2、0~0.6℃+5%CO2+2~3%02、0.6~1℃+10%CO2+11%O2。

E.Hansden(1957)报道,Anjou梨在大于5%CO2气体中贮藏时褐心严重,但1%O2(没有CO2)并不使其产生伤害。

大于5%CO2与小于5%O2能延缓贮藏过程中梨变软,而且低O2贮藏的Anjou梨风味最好。

L.L.claypooL(1969)报道,晚采的Bartlett梨贮在0℃+0%CO2+5~1%O2环境中适宜。

L.L.CiaypooI(1973)又报道,早采的BartIett梨贮藏最适宜的条件为:

0℃+5%CO2+0.5-1%O2,低O2(0.5-1%)在梨成熟的任何阶段都不会产生伤害。

O2与CO2气体浓度的不同对梨果实的物质组成、物质代谢都有重要的影响。

早在1915年,Kidd报道了高CO2抑制果实呼吸,这是气调贮藏的基本原理之一。

C.Frencel和M.E.Patterson(1974)研究了CO2对Bartlett梨亚细胞结构的影响,10%CO2冷藏Bartlett梨90天,使线粒体、质体、液泡膜和细胞质等膜系统发生了改变,伴随CO2处理发生这些原生质膜的变化,意味着细胞结构的损失,可能解释果实内CO2的伤害作用[21]。

C.J.Brady和R.J.Komani(1988)报道,02浓度在10%~2%范围内,PasseCrassane梨细胞的呼吸随02浓度降低而降低,而且延长了细胞寿命,梨细胞对气体成分的反应说明了果实特征。

他们同时报道,呼吸率越高,蛋白质的转换比例越高。

E.L.Kerbel(1987)等报道,成熟的Bartlett梨果实贮在20℃连续流动式空气及空气+10%CO2环境中4天,贮在10%CO2中果实呼吸(O2吸收)及乙烯产量降低,且比空气中贮果藏的果实色绿、质硬。

蛋白质含量、1,6-二磷酸果糖、ATP磷酸果糖激酸、焦磷酸~磷酸果糖激酶活性降低;而6-磷酸果糖和2,6—2磷酸果糖增加。

G.D,Nanos等(1994)报道,在低02胁迫下,Bartlett梨果实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不变,而过氧化物酶活性稍降低。

T.YOShida等(1986)报道,“Bartlett”梨在-1℃+1%02贮藏能抑制乙烯产生,1%02比空气贮藏果实能保持高的有机酸含量,1%02并升高C02浓度,能增加有机酸含量。

无论贮藏条件如何,在20℃下8天的后熟期间,苹果酸和柠檬酸线性下降,果实在-1℃+1%02贮4个月发生果心褐变,当贮藏环境C02≥2%时,增加了褐变发生率,他们认为俄勒冈(0regon)地区产的Bartlett梨在-1℃+1%02+<1.5%C02贮4个月,能最低限度避免褐心发生。

梨果实的气调贮藏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研究的较少,并且多集中在伤害指标的研究上。

鞠志国等(1988)认为,CA贮藏条件下,环境中O2与CO2对莱阳茌梨组织褐变影响不一,O2浓度一定时,CO2浓度与果肉褐变旦正相关;相同CO2浓度下,果实不受O2浓度(5-20%)变化影响,但O2为2%时,褐变指数增加2倍多。

在果肉褐变发生之前有一个游离态多酚氧化酶活性和组织相对电导率的迅速上升期。

加大环境中CO2浓度能促使这一时期提前。

陈昆松等(1991)报道,鸭梨采用缓慢降温(12→0℃)结合7-10%O2+0%CO2进行气调贮藏,可以显著减少鸭梨果实晚期黑心病的发生率,经213天贮藏后,7%O2+0%CO2,10%O2+0%CO2和空气对照果的果心褐变指数分别为0.075,0.075和0.192;与对照比,气调处理可维持较高的果肉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延长货架寿命。

7%O2+0%CO2处理优于10%O2+0%CO2处理。

陈昆松等(1991)报道,鸭梨果实采后对CO2极为敏感,尤其是果心组织。

于5%-7%O2+0.6%或3%CO2环境中贮50天后,果心组织便出现不同程度的伤害而发生褐变,当O2浓度一定,CO2浓度越高,伤害褐变越严重,但果肉与果皮组织无褐变出现。

CO2伤害引起的组织褐变,首先是细胞内部膜系统被破坏。

陈雨新等(1973)报道,雪花梨红肉病(果肉褐变)是由CO2伤害引起的一种生理病害。

贮藏环境中0.2%~0.6%CO2增加果实红肉病发病率。

红肉病不是冷害所致,梨果采后直接入0~库贮藏,可降低红肉病发病率。

总之,不同品种梨所需的最适气调指标不同,并且O2与CO2组成的变化能引起梨果实生理生化代谢的变化。

在应用气调贮藏梨果实时,一定要了解最适宜的气体成分配比。

4、梨果实贮期病害的防治

(1)梨的炭疽病

病原菌:

半知菌的黑盘孢目盘圆孢属(GlorosporiumfructigeniumBerk)。

炭疽病果的发病特征与条件

梨炭疽病又称苦腐病、晚腐病,是梨生长和贮藏期的重要病害。

在果实上发病初期的症状是淡褐色、边缘清晰的圆形小病斑,然后病斑逐渐扩大,颜色变深并略凹陷。

当病斑扩展到1~2厘米时,在病斑中心开始出现隆起的小粒点,此为病斑的分生孢子盘。

这些小点常呈同心轮纹状排列,如湿度大时,分生孢子盘溢出红色粘液(分生孢子团)。

病斑数目不等,可融合,致使全果腐烂。

炭疽病引起的果实腐烂从果皮向果实内部呈漏斗状,果肉变为褐色,有轻微苦味。

腐烂果实失水后干缩成黑色僵果,有时挂在树上不脱落。

炭疽病具有潜伏侵染的特性,是一种较喜高温的菌,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8℃~32℃,最高40℃,最低12℃,相对湿度为95%以上,在水滴中萌发最好。

炭疽病菌的孢子主要通过雨水传播,也可通过昆虫传播。

孢子经皮孔、伤口或直接侵入果实。

潜伏期一般3~13天,有的可达几十天。

在贮藏期如温度高,湿度大时,已染病的果实可发病,造成果实腐烂。

如温度控制在10℃以下,病害便能停止发展。

防治方法

炭疽病具有潜伏侵染的特性,感病后大都在果实成熟时发病,有的贮藏期发病,因此,要控制贮藏期的病害,首先应从采前做起:

搞好果园清洁,及时清除树上及地上的僵果、枯枝、病虫枝,并清理病皮,以减少侵染源。

搞好果园田间管理,定期进行病害防止,及时喷药。

从幼果期开始,对中心病株及重病区优先防治,药剂有:

加强贮藏场所管理:

入库前剔除病果。

注意控制库内温度,特别是在贮藏后期温度升高时,应加强检查,及时除去病果,以免传染。

(2)轮纹病

病原菌:

有性世代为子囊菌亚门梨生囊孢壳(PhysalasporPicricolaNose),无性世代为半知菌亚门轮纹茎点菌(MacrophomakuwatsukaiHara)。

轮纹病果的发病特征与条件

轮纹病菌具有潜伏侵染特性,据山东农业大学牟惠芳等观察病菌侵入果实后,菌丝在果皮附近组织内潜伏,待果实逐渐成熟,体内的含酚类化合物的量由0.14%以上减少到0.026%以下,菌丝在组织内生育不受抑制时,症状才陆续显现。

轮纹病的症状是以皮孔为中心发生水渍状褐色圆斑,有明显褐、黑相间同心轮纹,组织软腐不凹陷,后期出现散乱突起小黑斑点,皮破裂后溢出茶色粘液,最后干缩成黑色僵果。

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在枝干病组织内越冬,菌丝在病组织中可存活4~5年,每年均可产生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但以第二、三年产生的量最大。

分子孢子于春季降雨后从分生孢子器中散出,通过风雨传播,横向传播的距离通常不超过10米。

孢子萌发后,从果实皮孔侵入,果实从幼果期至成熟期均可被侵染,潜育期为20—150天。

病害的发生和流行与气候、树势及品种有密切关系。

病菌的生育和孢子的形成、传播及侵入都要有一定的温度、湿度或水分;当气温上升到20℃以上,相对湿度在75%以上或连续降雨,雨量达10毫米时,或连续下雨3~4天,有利病菌繁育和田间孢子大量散布及侵入,病害将发生严重。

所以,温暖、多雨的年份,或温暖、多雨、潮湿的地区,轮纹病发病重。

采果后,在果实的包装、运输、贮藏过程中,如遇有适宜的温、湿度条件,果实会继续发病。

轮纹病菌是一种弱性寄生菌,当果园管理差,树势衰弱,枝干或果实被虫危害重,如吉丁虫、潜皮虫、吸果夜蛾、蜂、蝇等危害重的,轮纹病均发生严重。

品种间对轮纹病的抗病性有显著差异。

梨栽培品种中,一般是日本梨较中国梨感病。

日本梨中以20世纪,菊水、江岛、太白等发病最重,黄蜜、晚三吉、博多青次之,今春秋较抗病。

中国梨中秋白梨、鸭梨、早酥梨等发病重,莱阳梨、严州雪梨等发病较轻。

品种间抗病力差异的主要原因与品种的皮孔大小、多少以及组织结构有关。

凡皮孔密度大,细胞结构疏松的品种都感病,反之,则表现为抗病。

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7℃,最低7℃,最高36℃。

分生孢子产生需要光照,在有光照的条件下,温度为20—25℃时,病菌在马铃薯培养基中,经15天左右即可产生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

黑光能促进分生孢子的产生,在有黑光照射的条件下,当温度为22℃时,3天即可形成分生孢子器,6天后便开始形成分生孢子,3—10天大量产生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

对酸碱度的要求范围较宽,在pH值4.4~9.0均适合菌丝的生长及分生孢子的形成,但以pH值5.5~6.6为最适合。

分生孢子可以在清水中萌发,萌发时先产生1~2个横隔膜,少数可产生3个横隔膜,然后在孢子两端长出芽管。

防治方法

轮纹病是一种潜伏侵染的病害,果实在幼果期就开始感病,到成熟期或贮运期条件适合时发病。

因此,要防止贮运期间的轮纹病,首先应加强田间的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和搞好药剂防治工作,其次是搞好贮运期间的管理工作。

具体方法如下:

加强栽培管理:

对丰产树及衰弱树应增施肥料,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

及时作好害虫防治工作,防止树干及果实受虫伤。

清除越冬菌源:

冬季刮治树干上的病瘤,并集中烧毁,或喷波美3~5度的石硫合剂和0.3%五氯酚钠混合液,防治树干上的越冬病菌,消灭病害的初侵染源。

刮治病部:

及时刮治病疤,一般从3月开始,刮后用402抗菌剂50倍液或0.1%升汞液,75%酒精、1%硫酸铜消毒伤口,然后用波尔多浆保护。

如不用消毒药剂,直接涂波尔多浆也可以。

喷药保护:

在田间孢子大量飞散时,通常在5—8月,应喷药保护果实,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1:

2:

200~240倍的波尔多液,或80%敌菌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每隔15—20天1次,可连续喷4~5次。

贮藏期防治:

首先在入库或入窖前严格选除病果,控制好库内温、湿度,减少病害发生。

(3)青霉病

病原菌:

半知菌亚门,主要为扩展青霉(PenicilliumexpansumThom)。

青霉病发病特征与条件

梨青霉病俗称“水烂”、“霉烂”,是梨果贮藏中常见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病茵从伤口侵入。

该病主要发生于贮藏期,病菌经刺伤、碰伤、压伤、虫伤等伤口授入,皮孔也能侵入,但属次要。

该病菌仅为害成熟的果实,病健果在一起时还可接触传播。

初期症状为浅黄白色软斑,凹陷,圆形,果肉腐烂,极湿软,条件适宜时,病斑在果面上迅速扩散并深入果肉,成圆锥状深入扩展。

条件适宜时迅速扩展,发病后10余天全果即可腐烂。

果实被害后,病斑表面色,空气潮湿时生出小瘤状霉块,初为白色,后变青绿色,上面覆被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易随风飞散,传染其他果实腐烂果有特殊霉味。

青霉病菌耐低温,在贮藏温度接近0℃时,果腐仍能缓缓扩展。

贮藏初期和末期窖温较高时,该病发生量大,并且发展快,冬季低温下病果增加较慢。

防治方法:

该病的防治必须从果实采摘前开始,并配合运输贮藏期等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采收果实前喷洒200倍的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硫酸铜用量是石灰的一半,不可超过,否则对梨会产生药害);或用25%多苗灵粉剂1000倍液(50%多灵粉剂2000倍液)在收获前喷布于未采收的果实上;或用45%特克多(多菌灵)悬浮剂在收获前每亩用有效成分30一60克对水喷雾,可防治青霉、炭疽、灰霉、黑星、白粉病等;还可用托布律、苯来特、噻并咪唑等药剂喷雾防治。

避免机械损伤,避免人为因素造成伤口,是预防该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采收、分级、包装、搬运过程中防止刺伤、压伤、碰伤。

伤果应及时处理,以减少贮藏期烂果损失。

贮藏之前对贮藏场所进行灭菌处理,以保持清洁,减少病源。

果窖内可以用2一胺基丁烷(仲丁胺,2一AB)处理,2一胺基丁烷在空气中的浓度达100一200ppm(以体积计),即可防治梨青霉病;或用乙醛处理,乙醛在空气中达0.5%处理180分钟,或1%处理120分钟,或2%处理60分钟,也可防治青霉病。

果实贮藏时要严格检查,防止病虫果、机械伤果入窖。

在贮藏期要定期检查,发现烂果及时清除,不要久置窖内,避免病果传染。

果实下窖前还要进行适当的药剂处理:

可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粉剂2000倍液,在采收后浸果,即浸即出,不超过1分钟,浸果后贮藏;还可用40%特克多悬浮剂1000一2000倍液浸果,浸果时将果实浸没药液中,几秒钟后即可取出,稍加晾干,使果实表面均匀沾附一层药膜。

该浓度药液如加用5000倍2,4一D,浸果效果更好。

该药既可防治青霉病,又可保鲜,是一种较好的防腐保鲜剂。

(4)灰霉病

病原菌:

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菌(BotrytiscinereaPers.)。

灰霉病发病特征与条件:

灰霉病是梨贮藏的常见病害,初期果实上出现淡褐色至褐色水浸状斑,其边缘颜色通常较其他腐烂病斑为淡。

失水后干枯变硬,腐烂果内在病害后期有发酵甜味,与青霉病腐烂果的气味截然不同。

防治方法:

加强果园管理,减少病原菌的污染程度。

在采收、分级、包装、运输过程中,防止各种机械损伤,做好入贮前的选果工作。

及时防腐处理,用适宜浓度的多菌灵、托布津、苯来特等采后浸果。

降低贮温及适当的气调环境等都可控制或减少采后的腐烂损失。

(5)梨黑斑病

病原菌:

半知菌亚门链格孢(Alternariaalternatekdissl)。

发病特征和条件:

此病主要为害叶片、果实和新稍,日本梨和西洋梨较为感病。

幼果受害,先在果面上产生斑点,后扩大呈近圆形略凹陷的斑。

表面生黑霉,病果易龟裂。

黑斑病以分生孢子及菌丝体在病枝稍、病叶和病果上越冬。

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

分生孢子在高湿条件下萌发。

从寄主表皮、气孔侵入组织。

干旱年份果实发病不多。

6月和7月前半月气温较高,抑制了此病的发生。

7月中下旬雨季来临发病进入高峰。

新老病斑不断产生新的分生孢子而发生再侵染,整个生长季节都能发生。

温度和降雨量与病害的发生发展关系十分密切,气温24—28℃并阴雨连绵的条件有利于此病的流行。

树势弱、地势低洼、通风不良、缺肥和偏施氯的果园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梨黑斑病的防治,应强调综合防治。

加强合理的土肥水管理,提高树体的抗病力是综合防治的基础。

休眠期的清园工作不容忽视,要认真做好越冬期剪除病枝梢和清除落叶、落果,以消灭越冬菌源。

生长期要抓好喷药保护。

梨树发芽前喷1次波美5度石硫合剂或40%福美砷100倍液;于5月花后、7月中下旬雨季来临和8月雨季.仔细喷洒石灰多量式波尔多液200倍,或50%代森锌1000倍,或50%退菌特600倍,或10%多氧霉素1000倍,或70%代森锰锌700倍。

为不影响梨果质量,幼果期应避免喷洒波尔多液。

(6)褐腐病

梨褐腐病又称为菌核病,是生长后期和贮藏、运输期间的一种重要病害,发病重的,往往造成很大的损失。

病原菌:

子囊菌亚门寄生链核盘菌(MoniliniafructigenaHoney),无性阶段为半知菌亚门。

果实发病特征与条件

褐腐病主要危害果实。

发病初期,果面上产生褐色圆形水渍状小病斑,以后病斑迅速扩大,从病斑中央长出灰白色至灰褐色小绒球状的霉丛(病菌的孢子座),这些霉丛常呈同心轮纹排列。

病果的果肉松软或海绵状,略具韧性,病害扩展很快,一般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