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练习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32562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0.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必修二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必修二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必修二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必修二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必修二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必修二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练习题.docx

《人教版必修二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必修二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练习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必修二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练习题.docx

人教版必修二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练习题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选择题

1.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某国领导人指出:

“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

”体现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措施是(  )

A.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

B.推行农业集体化

C.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D.实行余粮征集制

2.下图漫画题为《片面的经济》,反映了20世纪三十年代苏联的国民经济状况。

该状况是()

A.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B.军事工业遥遥领先

C.民众衣食住行先进

D.经济体制健康发展

3.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l/3,1932年上升50%左右。

同年,苏联向美国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占英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90%。

苏联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帮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渡过经济危机

B.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实施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迅速增强经济实力

D.实现工业化,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4.1930年以前,苏联的粮食年总产量超过1913年的水平(1930年除外),且1930年以后增长率有所下降,由此可见下列哪一项与上述情况不是因果关系?

( )

A.当时苏联的经济政策不利于农业发展

B.苏联农村集体化过程存在失误

C.农民大量涌入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缺乏

D.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落后

5.1957年5月10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发布法令,将25个中央部和113个加盟共和国部撤销,中央仅保留航空、无线电、造船、化学、重型机械、交通运输、建筑等部;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各区设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各地的企业。

此举(  )

A.强调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B.推动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C.一定程度上冲击斯大林模式

D.大大增强苏联军事实力

6.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有着“市场失灵”的缺陷,国家干预经济有着“政策失灵”的不足。

能体现上述观点的分别是(  )

A.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

B.大危机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D.罗斯福新政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7.学者李述森在一篇文章中论述道:

“俄罗斯传统的核心是民族主义。

是强国的诉求。

要强国就必须大力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

为了在短时间内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以强制措施将全体居民控制起来,特别是要控制农业,榨取农业。

”材料论及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赫鲁晓夫改革

D.斯大林模式

8.20世纪30年代,十万美国人申请向苏联移民,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

A.美苏形成了战时的同盟

B.美国人口多导致生存艰难

C.苏联国民经济发展迅速

D.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

9.1990年8月,在通往莫斯科红场的一条主要大街上,挂着一条红色的大标语,标语上写着“一切权力归苏维埃”。

对材料解读有误的是(  )

A.民主化和公开性导致苏共的威信降低

B.国家权力应从党的系统转移到苏维埃

C.借鉴西方分权致使权力转移到民主派

D.标语显示思想混乱、派系纷呈、社会动荡

10.某学者把苏联(俄)二十世纪20~30年代的经济政策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面对现实的实验”应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全盘集体化方针

D.加速发展战略

11.1991年12月25日,红白蓝三色旗取代了镰刀锤子红旗,以此为标志而结束的苏联在历史上存在了()

A.67年

B.69年

C.73年

D.74年

12.邓小平曾指出:

“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下列史实能论证此观点的是()

A.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美国的里根改革;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D.美国的里根改革;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政策

13.从一定意义上说,以下结论是基于对苏联历史的回顾得出的,其中不合理的应该是(  )

A.斯大林模式是造成苏联日后分裂的重要原因

B.戈尔巴乔夫改革应对苏联解体承担重要责任

C.无论如何改革都不应放弃党对国家的领导权

D.苏联解体证明社会主义道路不适用于俄罗斯

14.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

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

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

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

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

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

15.一位学者说,中国与苏联工业化道路的相似性不是偶然的,这主要是由两国在建国初期某种相似性决定的。

这种“相似性”主要表现在(  )

A.都是社会主义国家

B.都处在帝国主义包围之中

C.经济形势都异常严峻

D.都属于社会主义阵营

16.1941年,希特勒发动袭击后,苏联只用了8天时间就征集了530万人入伍,仅用4个月就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基地。

这主要表明()

A.苏联对德国的侵略有充分准备

B.苏联人民万众一心抗击侵略

C.斯大林模式具有很高的动员能力和组织效率

D.斯大林模式产生于战争环境中

17.“冷战”的爆发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导致()

A.美国加速推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

B.苏联没有参加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C.中国国统区经济混乱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18.阅读《俄国及苏联国民经济建设文件汇编材料》的排名表

下列对表格信息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使工业生产总值于1928年恢复到战前水平

B.1932年苏联机器制造业占欧洲第一,表明工业化已经实现

C.农业集体化的推行,有助于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二

D.1928~1937年的经济建设,有利于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9.苏俄国内革命战争基本结束后,苏俄并没有立即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观原因是()

A.经济危机引起严重的政治危机

B.严重的经济困难

C.余粮收集制减轻了经济困难

D.苏俄一些领导人曾希望借此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20.斯大林时期,为了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采取的措施有(  )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实行余粮收集制

③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④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21.1931年初,苏联接受外国技术援助的项目已达124项,大部分是美德两国提供的。

同年,苏联向外国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设备总出口量的1/3。

当时苏联得到西方大量设备的时代背景是(  )

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B.西方放弃了对社会主义的敌视政策

C.苏联制定社会主义工业化路线

D.西方国家普遍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22.韩西林教授曾撰文写道:

“到戈氏上台时,这种高度集中统一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对整个经济的制约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打破这种体制的要求已非常强烈,而这种体制也确实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这可以印证戈尔巴乔夫改革(  )

A.适应时代需要,获得成功

B.使苏联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C.冲击了苏联的所有制结构

D.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模式

23.有学者认为俄国的某项政策“使全国变成一个大军营,把全国的生产和消费统统集中到国家手里,取消商品买卖,取缔市场,党内外均实行战斗命令制,引发农民的严重不满和坚决反抗”。

为应对问题,后来政府实施了(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体制

D.农业集体化

24.“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俄国,曾试图‘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几年以后感到这是‘力所不能及的’。

”为了解决“力所不能及”所引发的社会危机,苏俄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颁布《四月提纲》

B.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实施新经济政策

D.推行斯大林模式

25.对苏联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变革的是(  )

A.新经济政策  

B.赫鲁晓夫改革

C.勃列日涅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0~1985年苏联国民经济增长状况

材料二为克服斯大林时期的一些弊端,赫鲁晓夫进行了经济改革。

1954年3月,苏共中央作出决议,决定大面积开垦荒地。

1956年,全国共开垦荒地3600万公顷,当年新开垦荒地上的玉米获得了丰收,粮食总收获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于是许多地区盲目扩种玉米,1962年玉米种植面积比1953年增加了10倍以上。

但苏联许多地区不宜种植玉米,产量很低,“玉米运动”很快以失败告终,1958年以后粮食产量开始下降。

由于大量开荒,几百公顷没有森林带保护的土地被风沙侵蚀所毁。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苏联国民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

请指出形成上述特点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表明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重点在哪一方面?

导致了什么结果?

根据材料分析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27.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

下面是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

(1)图①为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海报,指出图①和图②所含信息之间的联系。

比较这一时期的工业政策与以后斯大林工业化政策有何不同?

试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评价新经济政策。

(2)对图像研究者来说,绘画作品并不简单地只是用于观赏,而是用来“解读”。

图③为工业化时期的宣传海报,判断其所含信息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

与其他图像史料相比,宣传海报有什么特点?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认为必须以生产原则为基础自下而上地改组党的领导机关,从而保证对工农业生产的更具体的领导。

在现有的边疆区、州的范围内一般成立两个独立的党组织:

──在工业、建筑业、交通业、学校、科学研究所、设计机构以及其他工业生产和建筑服务的机关中工作的共产党员联合起来成立一个边疆区和州的党组织;

──在集体农庄、国营农场、实验站、农业学校和科学研究所、农业原料加工企业、采购机构以及其他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机关和组织中工作的共产党员联合起来也成立一个边疆区和州的党组织。

为了改进对国民经济的领导,认为在苏共中央、加盟共和国党中央设立中央工业生产领导局和中央农业生产领导局。

[注]这是1962年11月23日,在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根据赫鲁晓夫所作的报告中,做出《关于发展苏联经济和改组党对国民经济的领导的决议》的部分内容。

材料二大家知道,两年前,根据所谓生产原则,对党组织进行了改组……生活并没有证实这种改组是适时的和适宜的,这种改组是在缺乏应有的准备、不考虑它的全部后果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匆匆忙忙地进行的。

用所谓生产原则代替按地区生产特征建立党组织的原则,客观上使党政机关和经济组织的职能、权力和义务相互混乱,使党委会代替经济机关。

改组的结果,作为行政经济单位的区,在党和国家的关系上应付不过来。

最近两年来,管理机构没有精简,州和边疆区的机构却大大的膨胀起来,而区一级环节则严重削弱。

干部工作条件更加复杂了,工业中心支援农业的可能性减少了。

此外,由于把党、政、工会和共青团的机关都划分为工业的和农业的机关,这样引起的困难和缺点,大大影响了对居民的服务,给他们造成了许多不便。

[注]这是1964年11月18日,在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幕后,苏联共产党机关报《真理报》发表题目为“忠于列宁的组织原则”的社论中的部分内容。

材料三

一为了加强党及地方机关在共产主义建设中的领导作用,更加顺利地解决每个州、边疆区及共和国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任务,认为必须恢复按地区生产特征建立党组织及其领导机关的原则,这一原则是党的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所通过的苏共党章中极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在原被分为工业党组织和农业党组织的州和边疆区,恢复统一的州、边疆区的党组织,把州和边疆区的所有共产党员,不论他们从事工业工作,还是从事农业生产,都联合在一起。

边疆区、州的党组织建立统一的边疆区、州的党委会。

三认为必须把集体农庄国营农场生产管理局党委会改组为区党委会,集中对各级党组织,包括该区的工业企业和建设单位党组织的领导。

撤消以前在农业地区、州中心和共和国中心建立的工业生产(地区)党委会。

[注]这是1964年11月16日,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通过的关于把州、边疆区工业党组织和农业党组织合并的决议中的主要内容。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赫鲁晓夫时期为加强经济党采取的领导的措施。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形成这一结构特征的社会条件。

(2)依据材料二,归纳赫鲁晓夫党组织改革的不足。

(3)依据材料三,指出勃列日涅夫与赫鲁晓夫对党组织改革的不同点。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苏联的改革作出简要评价。

29.在经济发展的方式上,世界各国长期存在着“国有化”与“私有化”的争论。

“国有”与“私有”,往往被贴上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标签。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921年列宁又说:

“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移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苏联兴亡史》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所有制的角度看,苏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3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

“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材料二 1920年,列宁约见了一位来访的老农。

列宁:

依你看,现在农村里主要的问题在哪里呢?

老农:

我看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庄稼人失去了干活儿的兴趣。

政府拿走的太多了。

农民干得好干得不好都一样,反正都给拿走了。

列宁:

有什么办法能唤起大家干活儿的兴趣呢?

老农:

为什么不采用我们庄稼人早已习惯,而且认为最合理公平的办法呢?

我说的是政府按俄亩规定固定上缴税收,而且要事先公布,不随便改变。

列宁:

你是说,允许庄稼人按规定交税后,自己可以支配剩下来的产品?

老农:

正是这样。

材料三

实行新经济政策后,耶戈列夫斯克地方的农民在踊跃交纳粮食税(1922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

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给列宁的启发是什么?

他是如何解决老农所说的农村中存在的问题的?

(3)材料三图中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这说明列宁为首的苏俄领导人是如何解决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问题的?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材料强调投机倒把活动与“正当”贸易区分不开,说明该领导人不主张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活动,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选A项。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图片材料的能力。

《片面的经济》形象地说明了苏联在斯大林时期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问题。

所以答案为A。

3.【答案】C

【解析】本题以大萧条时期苏联大量进口西方国家机器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1929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席卷西方各国的时候,苏联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高潮前期。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苏联利用西方大萧条时期,大量进口机器,以发展本国工业,故答案选择C项。

主观上,社会主义苏联不会帮助资本主义国家渡过危机,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的时间是1918年到1921年,B项错误;反法西斯战争的时间为1939年到1945年,D项错误。

4.【答案】C

【解析】1932年以前,苏联的粮食总产量未超过1913年的水平,且1930年后有所下降。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

农业集体化中的失误;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落后。

故A、B、D三项均正确,C与史实不符。

5.【答案】C

【解析】 通过“将25个中央部和113个加盟共和国部撤销,中央仅保留航空、无线电、造船、化学、重型机械、交通运输、建筑等部;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各区设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各地的企业”可知,减轻高度集中,实际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冲击,故C项正确。

6.【答案】B

【解析】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体现的是两者相互借鉴而非失灵,故A项错误;大危机是自由放任的结果,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则因不适当的干预导致危机,故B项正确;新经济政策是国家干预同时借鉴了市场,而非失灵,故C项错误;新政属于自由市场借鉴国家干预而非失灵,故D项错误。

7.【答案】D

【解析】“控制农业、榨取农业”为优先发展重工业服务,材料论述的是苏联的斯大林模式,故答案选D。

8.【答案】C

【解析】 20世纪30年代,苏联经济实力迅速增长,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已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而此时美国正在经受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故出现了大量美国人申请向苏联移民的现象,A、B、D三项与史实不符,所以,C项正确。

9.【答案】C

【解析】材料中强调“一切权力归苏维埃”,体现了苏共的威信降低,同时也体现了权力的转移,故A、B两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并未体现借鉴西方分权致使权力转移到民主派,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990年8月,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进行中,他主张用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使苏共威信动摇,故标语显示苏联人民思想混乱、派系纷呈,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0.【答案】B

【解析】把苏联(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作三个实验,分别指的是苏联探索社会主义的三大实验:

第一次,追随理想的实验是指按马克思设想进行的实验,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第二次,是面对现实的实验,指列宁从国情出发进行的实验,即新经济政策;第三次,回归理想的实验,指斯大林模式的建立。

11.【答案】B

【解析】此题解题的关键在于掌握苏联开始于何时。

极易犯的错误是将1917年十月革命当作苏联的开始。

其实,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结果是建立苏维埃俄国政权,直至1922年底才由俄罗斯、外高加索、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联合成苏联,依据这个时间计算,苏联实际上存在69年,故而B为正确选项。

1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经济发展的手段,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不是区分社会性质的标志,苏俄新经济政策允许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而美国罗斯福新政又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正好为邓小平提供了历史依据,所以C正确。

13.【答案】D

【解析】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分裂的深层次原因,而戈尔巴乔夫改革在政治上实行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放弃了党对国家的领导权,所以应对苏联分裂承担重要责任,但是苏联分裂并不能证明社会主义道路不适用于俄罗斯,故选D。

14.【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随着苏联工业化的进行,农民的利益不断遭到损害,D符合题意;A在

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与题意无关。

1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与苏联工业化道路,意在考查考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中国与苏联工业化道路的相似性主要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与西方国家的工业化道路是不同的,主要是因为两国在建国初期都处在帝国主义包围之中,只有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建立现代化的国防,巩固政权。

1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

A、D两项明显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与题干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也排除;从材料中“征集”“建立”“基地”等信息可知,材料主要表现了政府的行政效能,而不是人民群众的意志,故选C项。

1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分析能力。

A项不符合事实;C、D两项说法错误。

18.【答案】C

【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时间是1918年~1921年,故A项不正确;1932年苏联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化已经实现的说法不正确,故B项不正确;1928~1937年经济模式是斯大林模式,初期有利于苏联经济发展,后期弊端不断暴露,阻碍经济发展,故D项不正确;农业集体化牺牲农业利益,为工业化提供资金,故C项正确。

19.【答案】D

【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权迫于战争和经济严重困难而实行的政策,它不是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必经阶段,而苏俄领导人并未认识到这一点,D项正确。

C项明显错误;A、B两项是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原因,故排除。

20.【答案】C

【解析】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列强包围下,为了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采取的措施主要有①③;而②符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④符合新经济政策。

2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主要考查考生理解知识的能力。

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即可知本题选择A项,正因为西方出现了严重的以“相对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才会出现大量机器的出口。

22.【答案】C

【解析】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造成苏联解体,故A项错误;戈尔巴乔夫改革并没有使苏联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中“高度集中统一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指的是斯大林模式,戈尔巴乔夫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全面否定,那么自然就冲击了苏联的所有制结构,故C项正确;戈尔巴乔夫改革并没有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模式,故D项错误。

2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把全国的生产和消费统统集中到国家手里,取消商品买卖,取缔市场”可知,“某项政策”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题目问的是后来实施的,故A项错误;为了应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农民的不满和反抗,后来政府实施了新经济政策,故B项正确;斯大林体制正式确立于1936年,以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为特点,使苏联迅速强大,当时没有引发不满和反抗,故C项错误;农业集体化是1928年斯大林上台后的措施,不是为了解决农民的不满和反抗,故D项错误。

24.【答案】C

【解析】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试图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形式,但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苏俄决定调整政策,这种政策的调整就是实施新经济政策。

25.【答案】D

【解析】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从根本上变革了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

而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只是对斯大林时期建立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小修小补。

26.【答案】

(1)特点:

工业生产特别是工业生产资料生产(重工业)发展迅速;工业消费资料生产(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相对缓慢(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原因: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的影响;二战的影响;“冷战”与争霸的需要。

(2)重点:

农业方面。

结果:

短期内增加了粮食产量;但是破坏了生态平衡,不利于农业的持续发展。

原因:

不尊重客观规律,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解析】第(1)问分析材料一图表,工业消费资料生产指的是轻工业生产,工业生产资料生产指的是重工业,从图中可得出这样的信息:

轻工业尤其是农业发展极为缓慢,重工业发展迅速,出现农轻重比例失调和苏联的政治和经济体制有直接关系。

第(2)问材料二给出了大量关于开垦荒地和粮食生产方面的信息,说明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在农业方面,材料阐述赫鲁晓夫不顾自然条件,盲目种植玉米,是这种不顾客观实际的做法导致了“玉米运动”的失败。

27.【答案】

(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为实现工业化奠定基础。

不同:

改变部分企业的国有性质,实行租让制;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高度集中管理。

评价:

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