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部编版第23课《诗词曲五首》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32375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26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部编版第23课《诗词曲五首》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部编版第23课《诗词曲五首》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部编版第23课《诗词曲五首》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部编版第23课《诗词曲五首》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部编版第23课《诗词曲五首》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部编版第23课《诗词曲五首》教案.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部编版第23课《诗词曲五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部编版第23课《诗词曲五首》教案.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部编版第23课《诗词曲五首》教案.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部编版第23课《诗词曲五首》教案

23 诗词曲五首

◇教材分析◇

本课选的五首诗词,体裁不同,有古乐府、歌行、律诗,还有词和曲,但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古人的政治生活,表现出作者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侧面描写战争的叙事诗,也是一首乐府诗,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军营送别的热烈场面,表现了诗人的爱国热情以及战友之间的真挚友谊。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诗人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过零丁洋》表现了诗人在国家危难关头所展现的对国家的责任和坦然面对死亡的豪情。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一首散曲,此曲抚今追昔,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写作背景,在熟读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揣摩诗歌的内涵,把握诗歌表达的情感。

3.品析诗歌的语言,欣赏诗歌的语言美。

【过程与方法】

1.诵读品味法。

指导学生诵读诗歌,“高声诵读以昌其气,缓声慢读以玩其味”,用心体会诗词的意蕴和作者的情思。

2.讨论—质疑—点拨法。

质疑解难,合作研讨,互动探究,引领学生鉴赏词作。

3.比较鉴赏法。

与同一时代或同一流派的其他作家作品比较。

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这种方法,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和审美品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跨越时空,同古人心灵交融,理解古人的情思,学习他们为追求理想、报效国家而甘于默默献身的精神和求真求美的创作态度。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从整体上把握这五首诗词曲的内容,感受其中的意蕴。

(2)理解诗词曲中蕴含的情感。

2.难点:

提高学生对诗词曲的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如若繁星。

在这笔丰厚的文学遗产中,反映战争的作品占有重要的位置。

因为从古至今,战争一直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

今天,我们将学习两首有关战争的古诗,《十五从军征》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二、学习新课

(一)学习《十五从军征》

步骤一:

知体裁,解诗题

1.乐府和乐府诗

乐府原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乐府搜集、演唱的诗歌被称为乐府诗。

乐府诗大多来自民间,没有确定的作者,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和劳动人民的生活。

文笔自然朴素,打动人心,有很强的叙事性。

2.诗的题目中,哪儿可以看出是与战争有关的?

明确:

从军征,即被征到军队里打仗。

步骤二:

初读诗歌,了解诗意

1.教师请一位同学来诵读这首诗,检查大家预习的情况。

(生读诗歌)

2.这首诗歌有很多生字比较难,教师指出这些容易读错的字。

(出示课件,生跟读)

冢(zhǒng)   狗窦(dòu)  雉(zhì)

舂谷(chōng)羹(gēng)饴(yí)

3.在理解词语意思,读通诗句的基础上,同桌合作,说一说古诗的意思。

明确:

一个青年在十五岁时便被征召到军队里打仗,八十岁才回到家乡。

路上遇到乡里人,便问:

“我家里还剩下哪些亲人?

”乡里人说道:

“远远望过去,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却)看见兔子从狗洞里跑进跑出,野鸡在房梁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老人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煮汤。

菜羹和饭一会儿就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

老人走出家门望着东方,泪水洒落在沾满沙尘的征衣上。

4.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谈谈你的阅读感受。

明确:

老人南征北战,六十五年的风餐露宿,刀光剑影;六十五年的风霜雨雪,颠沛流离;六十五年的朝思暮想,牵肠挂肚。

归来后却只见“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只得“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5.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次诵读诗歌。

步骤三:

反复吟诵,感悟诗情

1.读完全诗,你认为最能概括老兵一生经历的是哪句?

明确: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2.八十岁的老兵,满怀希望地返回家乡,他多么希望亲人早已在路旁迎接,可他看到的是什么?

如果你是这位老兵,看到这种景象,会说些什么?

明确: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动乱的年月,我的亲人们竟无一幸存吗?

多少年来积压心底的感情,向谁倾诉、向谁表达啊?

唯有那青青松柏、累累坟冢吗?

那,就是我的家吗?

3.当老兵往前走,他又看到了什么?

体会这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明确: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人去屋空,人亡园荒,倍伤人心神。

一个风尘仆仆的老人,站在曾经炊火融融、庭园整洁的“家”的面前,站在数十年魂牵梦萦而今却无一亲人相迎的“家”的面前,竟然比想象的还不堪十倍、百倍……此情此景,人何以堪!

4.自由诵读“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明确:

他的苦,不仅是生活上的艰苦,更是失去亲人,无依无靠的孤独的心灵的痛苦。

5.失去了亲人,无依无靠的老兵面对这一切,他“出门东向看”,他在“看”什么?

明确:

他或许看到了乡邻,或许看到了希望,此时,这位老人无论看到什么,他都会潸然泪下。

步骤四:

揭示主旨,升华主题

(1)在当时的朝代,是不是只有老兵一人忍受这样的痛苦呢?

还有哪些人像老兵一样孤独呢?

明确:

痛苦的不仅仅是老兵,还有那些失去孩子的老人、失去丈夫的妻子、失去父母的孩子。

(2)说说你对这首诗的主旨的理解。

明确:

这是一首反映封建社会兵役制度的乐府民歌,诗中描绘了一位少年从军几十年后返回故里时,看到的家破人亡的悲惨情景。

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讽刺了战争的可怕。

教师小结:

战争是残酷的,老人的悲苦经历只是当时遭受战争苦难的人们的一个缩影。

古往今来,不知多少家庭因为战争家破人亡,即使在崇尚和平的今天,世界上仍有人在忍受着战争的痛苦,因此让我们珍爱和平,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吧。

(二)学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过渡:

同样是有关战争的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却表达出不一样的情感。

步骤一:

了解作者,解读题目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岑参(约715—770),盛唐“边塞诗派”的著名诗人。

他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

岑参早年的诗以风华绮丽见长。

后来由于历参戎幕,往来边陲,风格为之大变。

其诗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思想。

唐代天宝年间,李唐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边境战事不断,许多文人也纷纷投入军人幕府,寻求个人发展,并体验到边塞紧张激烈的军旅生活和新奇独特的自然风光,形成了盛唐“边塞诗派”,岑参的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边塞诗的名篇佳作。

2.体裁知识。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重要题材,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反映戍边的艰辛,抒发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基调昂扬,体裁兼善。

3.解读题目。

“白雪歌”即“白雪之歌”,“歌”表明体裁为“歌行体”。

“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雪中送别诗。

步骤二:

赏读诗歌,掌握节奏

1.学生自由诵读。

(要求读准字音、节奏,领略诗歌的音乐美。

2.正字音,明节奏。

节奏可分音调节奏和意义节奏两种。

音调的节奏,常以两个字音为一拍,注意声音上的整齐。

七言诗一般为四拍,如: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意义的节奏是按诗句的语义来划分,它比音调的节奏显得更为重要。

我们在划分节奏时,一般以意义的节奏为依据。

如: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3.朗诵欣赏,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步骤三:

再现形象,整体感知

1.想象诵读:

诵读时,要身临其境进行想象,使脑海里呈现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读出诗中之画。

2.学生对照注释,与同桌交流诗歌的大意。

3.学生默读,理清思路。

(内容上写了哪几个方面?

层次怎样?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

全诗根据文题可分为咏雪和送别两个层次。

前十句:

从不同侧面咏雪;后八句:

写送别。

第一层分三小层:

前四句写西北边境奇丽壮美的雪景;第五到第八句从外到内,写军营之中将士的苦寒生活;第九和第十句从帐内写到帐外,描写广阔沙漠和万里愁云,为饯行场面做铺垫。

第二层可分两小层:

第十一到第十四句写宴请归客,并描写宴后送客出辕门时大雪奇寒的景象;第十五到第十八句写送别时依依不舍和送别后无限惆怅的心情。

本诗描写了塞外奇丽壮美的雪景,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以及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步骤四:

赏析名句,体味意境

1.方法指导:

要对词句的深层含义进行阐发,要对其运用的艺术手法和表达作用进行品评。

“五抓”:

抓关键字、抓艺术手法、抓描绘的画面、抓情感、抓哲理等。

基本的答题格式:

手法+作用(效果)。

2.教师出示例句,做赏析指导。

学生分小组交流赏析后发言,教师点拨补充。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为何被誉为咏雪的千古名句?

明确:

这两句写雪后美景,比喻新奇,格调豪迈。

“忽”字显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传达出诗人赏雪时惊喜的心声。

雪压枝头,犹如雪白的梨花,一片银白的世界,在作者眼里,幻化为一片明丽的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春意盎然。

比喻手法的运用使边塞枯败的雪景富有生机,正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2)“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出了边塞怎样的情景?

明确:

黄昏时分,出了辕门,但见大雪纷飞,看到一个奇异景象:

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经被冰雪冻结了。

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了边塞的天气奇寒。

而那白雪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清白,更寒冷。

可见一切都显示这里是冰天雪地的边塞。

(3)赏析“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留白之妙。

(提示:

留白,雅称“余玉”,是一种美妙的文学艺术,可以营造出很强的空间感,赋予作品广袤深远的意境,给人留下更多的想象余地,使抒情更加含蓄深沉。

明确:

诗是抒情的,但这里没有直接抒情,诗人的匠心是用无声的画面来提示不可直观的感情。

通过马蹄的印痕,传达出诗人心绪中微妙的、难以察觉的波澜,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

教师小结:

这首诗气势恢宏,描写了盛唐时代,西域八月飞雪的壮丽景色,抒发了诗人的无限愁情。

全诗紧扣“雪”字,以雪生发奇情妙思。

虽仅四句提到“雪”,但诗句却处处合“雪”。

雪是景物中心,雪景衬托送别(景中有情),送别的场面又描绘了雪景(情中有景),景情合一,匠心独运,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三、布置作业

1.发挥想象,扩充细节,把《十五从军征》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2.选择《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任意两句进行赏析。

3.课外积累五首边塞诗。

附:

板书设计

十五

从军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南宋时,面对金国、西夏的侵扰,统治者苟且偷安,无意收复中原。

这一时期,涌现出大批的爱国志士,竭忠尽智的岳飞,文武兼备的陆游、辛弃疾、文天祥……众多仁人志士用他们的鲜血与生命谱写了一首首壮怀激烈的诗篇,他们的诗句至今读来,仍洋溢着当年的铁骨雄风。

二、学习新课

(一)学习《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步骤一:

了解作者,解读题目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济南人)。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本词作于南宋开禧元年(1205),当时作者在镇江知府任上。

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

当他登临京口北固亭时,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便写下了这首词。

2.解析题目。

“南乡子”是词牌名。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题目。

京口,今江苏镇江。

北固亭,在镇江东北的北固山上,下临长江。

有怀,有感而发。

标题点明作词缘由,简洁明了。

步骤二:

诵读词作,整体感知

1.借助注解,读通全词,读出节奏。

2.指导诵读,齐读检查。

步骤三:

思考探究,理解内容

全词以三问、三答构成,问答贯串全文,以此理解词的内容。

1.一问:

“何处望神州”?

答曰:

“满眼风光北固楼”。

思考:

为何而问?

问答中的弦外之音你能读懂吗?

明确:

此时南宋与金以淮河分界,辛弃疾站在长江之滨的北固楼上,翘首遥望江北的金兵占领区,大有风景不再、山河变色之感。

何处望神州?

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己有了!

开篇这突如其来的呵天一问,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2.二问:

“千古兴亡多少事”?

答曰: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思考:

二问何事?

问答中抒发了怎样的情?

明确:

这是更进一步的质疑。

京口一带千百年来发生过多少事情,兴亡之变该有多少,然而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

问句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不胜感慨,充满感伤之情。

3.三问:

“天下英雄谁敌手”?

答曰: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思考:

第三问为何而发?

如何理解“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

明确:

异乎寻常的第三次发问,不惜以夸张之笔极力渲染孙权不可一世的雄姿,谁配称他的敌手呢?

只有曹操和刘备,委婉地暗示了对朝廷的不满。

“生子当如孙仲谋”,本是曹操的语言,而从辛弃疾口中说出,却是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的呼声,也是对懦弱庸碌的掌权者与主和派的严正斥责。

步骤四:

细读品味,理解情感

说说作者借此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

上阕写景:

望神州、北固楼、长江流。

在历史上,京口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当作者登临京口北固亭时,触景伤情,对中原故土不能收回而念念不忘的忧伤,这份“有怀”是“为国伤怀”的怀。

下阕怀古:

万兜鍪、战未休、孙仲谋。

因为孙权曾在此建功立业。

这句话隐含着当朝不如当时的东吴孙权的意思,并寄希望于下一代。

这一愿望代表了南宋子民的呼声,也是对懦弱庸碌的掌权者与主和派的严正斥责。

这里的“有怀”是壮志难酬的不甘心,是“怀才不遇”的愤懑。

教师小结:

感慨兴衰、赞美孙权、讽刺当朝。

今天,读罢辛弃疾的这首南乡子,我想你一定对辛弃疾有了更深的了解,你一定读到了词人对当朝的不满、对失地难收的忧伤以及壮志难酬的不甘心。

步骤五:

品鉴词作,学习写法

说说这首词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

一是把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起来。

二是融古人语言入词,活用典故成语。

三是巧设三问三答,层次极为分明。

教师小结:

这首词融经铸史,借古讽今。

作者通过称赞孙权为天下英雄,表达了他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的强烈不满,也流露出他真挚的爱国情怀。

(二)学习《过零丁洋》

步骤一: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

1256年,文天祥中榜上第一名,在贾似道当权时受排挤。

1275年,元军进攻临安,宋朝廷下诏征勤王兵,任赣州知州的文天祥组成万人的义军,北上守卫。

1277年进兵江西收复了几个县城,使抗元形势趋向好转。

但不久为元军所败,退入广东。

1278年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次年,过零丁洋时,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

1279年被送到大都(今北京),囚3年,途经威胁利诱,始终不屈。

1283年1月9日,在柴市从容就义。

步骤二:

诵读古诗,疏通文义

1.学生自由诵读,老师范读。

2.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和手中的材料,体会文章内容。

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文义把握的情况。

步骤三:

分析探究,理解内容

1.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

体会情感。

明确:

此联回忆了自己的生活经历:

一是在1256年,因科举中进士第一名而进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战斗生活至今已有四年,“干戈寥落”中包含了无限的辛酸和遗憾。

2.颔联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上下两句有何联系?

明确:

此联描写了国家和个人的命运。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国家无可挽回的败局(风飘絮)和自己悲惨的身世(雨打萍)。

联系:

国家山河的支离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变得坎坷、动荡,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

3.体会颈联的妙处。

明确:

此联写了自己忧虑不安的心情。

“惶恐”“零丁”两词分别在一句中出现两次,字面重复,但词义却不重复,地名转化为心情,读起来朗朗上口,悲怆沉郁,堪称绝对。

4.体会尾联所包含的情感。

明确:

用议论的方式,表现了诗人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步骤四:

拓展延伸

1.“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句表现出诗人的铮铮铁骨,你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明确:

蔺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岳飞精忠报国最终死于莫须有的罪名;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刘胡兰在敌人铡刀下慷慨就义。

2.你还能写出哪些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

明确:

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②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③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④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徐悲鸿)

三、课堂小结

辛弃疾和文天祥的诗词带给我们如此巨大的心灵震撼。

面对历史,我们不得不承认只有与国家呼吸与共、生死相依才会流芳百世、千古不朽。

同学们,让我们带着崇敬之情,再读这两首诗词,结束今天的课程。

四、布置作业

1.自读稼轩同时期所作的另一首登北固亭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比较一下,两首词在内容、风格和写法上有何不同?

2.课后阅读文天祥的《扬子江》《正气歌》。

附:

板书设计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过零丁洋

丹心垂史

映照千古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讲解体裁

元曲,是元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学样式。

元曲主要指杂剧和散曲。

散曲,包括简短的小令和以若干小令组成的套曲,用以合乐歌唱。

这首小令的题目是“潼关怀古”,“山坡羊”是曲牌名。

曲牌,俗称“牌子”,即曲调的名称。

每一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字数、句法、协韵等,且都有基本句式,可据此填写新曲词。

二、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文学家。

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

后辞官归隐。

所作散曲以豪放著称,多反映人民疾苦,流露出对当政者的不满,具有现实主义风格。

这首散曲是张养浩于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在就任陕西行台中丞的途中所作。

他路经潼关时,正值关中大旱,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目睹眼前的凄惨景象,看到秦汉宫殿的遗址,张养浩不禁怀古伤今,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佳作。

三、学习《山坡羊·潼关怀古》

步骤一:

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诵读音频,学生初步感知内容。

2.集体诵读散曲,整体感知诗意,体会诗人的怀古之情。

3.学生自读散曲,结合注释,理解曲意。

步骤二:

梳理脉络,理解文意

1.作者这时正行进在潼关的路上,峰峦、波涛都是亲眼见到,“如聚”“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

作者“意踌躇”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

灾难频繁,百姓受苦。

2.按写景、抒情、议论把这首元曲划分成三个层次。

明确:

第一层(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

以“聚”字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字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山河表里潼关路”一句,暗示潼关一带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第二层(中间四句)写作者路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

“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

“西都”即长安,曾经是六朝都城,它繁荣昌盛的景象在古籍中有过记载,可如今眼前只剩下一片荒凉。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便是这由盛到衰的过程的真实写照,是令人何等地“伤心”啊!

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改朝换代下的惨烈图景令读者很容易想象。

第三层(最后两句)写作者沉痛的感慨:

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总是老百姓遭殃受苦。

(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

步骤三:

品读课文,鉴赏诗歌

用审美的眼光鉴赏诗歌,选取一个角度做简单评析。

(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

如“写景生动”,抓住“聚”“怒”品析用词的生动、凝练;“情景交融”,借一“怒”字融情入景,借潼关一带的地理山形抒发怀古伤今之情;“立意高远”,揭示无论兴、亡,百姓皆苦的历史事实,一语中的;“虚实结合”,宫阙万间写“兴”,“做了土”写亡;“对比鲜明”,由昔盛今衰而引发无限感慨。

步骤四:

阅读积累,拓展延伸

著文反映百姓的苦难,关注、同情百姓是我国历代知识分子的自觉行为,是我国古代诗歌、散文的思想精华,是我国文化的优良传统。

你还知道哪些名句反映了这个主题?

(学生先发言,再出示课件)

明确:

①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张俞

②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李绅

③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

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

⑤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

四、课堂小结

这首小令语言精练,形象鲜明且富有人民性,全曲景中藏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作者借凭吊潼关古迹,运用借古讽今的手法,表现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生活的残酷现实,也表现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不顾人民安危的统治者的愤慨。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五首诗词曲。

2.整理自己喜欢的诗词曲名句,选择三句推荐给大家并写出推荐理由。

附:

板书设计

山坡羊·潼关怀古

◇课后反思◇

教学时,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品读、鉴赏这五首诗词曲。

从最终的教学效果反观教学设计,还是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从宏观上来看,这样设计预设太强,教学环节的推进显得一厢情愿。

从微观上来说,许多细节欠缺考虑,一些小问题设置得繁琐而零碎,使得很多分析费时而低效,占用了本该用于诵读和背诵的时间。

 

 

作文:

以“在中成长”,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填上横线上的词语。

(2)运用细节描写和场面描写。

(3)字数不少于800字。

【答案】在挫折中成长

孩提时,蹒跚学步;烂漫天真时,也会有“急走追黄蝶”的惋惜。

这些都是挫折,正是这些挫折,使我们渐渐长大。

故成长离不开挫折。

挫折是铸剑的火,“宝剑锋从磨砺出”经历了火的磨砺,宝剑方能锋利无比,正因为我经历了火的冶炼,在它粗犷的烧灼下,我将伤口化为痂,感受它精心的实验,考验我是否坚强。

正因它,我提高了我的认事水平,一个个痂提醒吾汲取昔日教训,无形中鞭策着我前进,像剑一样,披荆斩棘,杀出一片我的天地

挫折是彩虹前的风雨,没有风雨,我亦如何杀出我的天地,绽放属于我的彩虹,“生命不息,奋斗不止”风雨兼程,我以信念作舟,勤奋作桨,将“张海迪,贝多芬”的故事化作风帆,在人生激流之中涌进。

当我有所突破后,我细细回味,风雨中苦涩蕴含彩虹的光芒,我是何等欣慰,昔日的挫折迎来了象征希望的彩虹,鸟儿为我高歌,花儿为我绽放,阳光照亮人生那条坎坷之路……我坚信,越挫越勇,风雨不大,彩虹不美。

挫折是成功的必经路,彩虹是桥,抵达彼岸之桥。

学习生涯,英雄多不胜数,有谁不知“头悬梁锥刺股”之苦,但有气节可将苦倦作甘霖雨露滋养身心,虽处苦境却梦萦着成功的甘甜,竭力汲取书中营养,为达成功,不顾食寝,众人亦云挫折苦,可谁知挫折过后使人斗志焕发;品味苦难,令人精神抖擞、步伐坚定,是向着成功演奏的天籁

我坚信,在挫折之火的锻炼下,我能如宝剑般锋刃无比;我坚信,在挫折风雨抽打之下,我能架起七色之桥;我坚信,我可以演绎出成功的天籁;我坚信,黎明破晓,在第一缕阳光照耀下,我可以在挫折中奋起,长成参天大树

【解析】试题分析:

“在_______中成长”是一篇半命题作文。

也可以说是与“成长”话题有关的作文。

文题“走在成长的路上”可以写成长路上,这是让我们写成长过程所遇之事。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叙述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某件事或某几件事及感受,来展现成长路上要经受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