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库大坝填筑施工方法与工艺流程.docx
《下水库大坝填筑施工方法与工艺流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水库大坝填筑施工方法与工艺流程.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下水库大坝填筑施工方法与工艺流程
安徽绩溪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土建及金属结构安装工程
(2014-04-JJ-GKZB-GC-017)
下水库大坝填筑施工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写: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绩蓄电站C1标项目经理部
2015年3月30日
下水库大坝填筑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安徽绩溪抽水蓄能电站位于安徽省绩溪县伏岭镇境内,距绩溪县城29km。
电站由上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地面开关站及下水库等建筑物组成。
地下厂房内安装6台单机容量为300MW的混流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800MW。
下水库大坝坝顶长443.70m,坝顶宽7.00m,最大坝高65.10m(趾板处),坝顶高程345.10m,坝体上游面坡比为1:
1.5,下游面坡比1:
2.0。
下水库坝体为钢筋混凝土面板(厚0.4m~0.52m)坝体填筑材料分成垫层区(水平宽度2.0m)、特殊垫层区、过渡区(水平宽度4.0m)、上游堆石区、交叠过渡区、下游堆石区以及上游大坝辅助防渗区(包括面板上游二级粉煤灰和回填全、强风化料)。
下水库大坝上游垫层面采用碾压砂浆予以固坡。
2编制依据
(1)《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DL/T5128-2009);
(2)《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5129-2001);
(3)《水电水利工程土工试验规程》(DL/T5355-2006);
(4)《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50266-99);
(5)《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L74-94);
(6)《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SL176-2007);
(7)《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2010);
(8)《下水库大坝及右坝肩库岸边坡结构布置修改图(1~6)》(H121J-5D4-7-1X~6X)。
3主要工程量
根据设计图纸《下水库大坝及右坝肩库岸边坡结构布置修改图(6/6)》可知下水库大坝及右坝肩库岸边坡结构石渣料填筑的主要工程量,详见表31。
表31大坝及右坝肩库岸边坡结构填筑主要工程量
编号
项目
单位
工程量
备注
1
垫层填筑
m³
75297
水平宽200cm
2
过渡料填筑
m³
298560
级配良好的洞渣料
3
特殊垫层料
m³
6590
4
上游堆石料
m³
939401
微弱风化石料
5
下游堆石料
m³
873917
强风化粗粒花岗岩料
6
坝顶回填料
m³
26740
强风化粗粒花岗岩料
7
反滤料
m³
476
加工后的新鲜石料
8
全强风化料
m³
68817
全强风化料粗粒花岗岩料
9
全风化料
m³
51370
全风化料粗粒花岗岩料
4施工布置
4.1施工供水布置
下水库大坝填筑施工供水从发包人提供的1#高位水池引接。
供水系统布置主要思路:
下水库大坝填筑采取集中供水方式,供水主管从1#高位水池接出、沿下库左岸环库路布铺设至大坝左岸。
坝料的加水方式分为坝外加水、坝面洒水两种方式。
坝外加水指的是分别在各个路口设置坝外加水系统对堆石料、过渡料进行加水,按照比例加水保证石料充分饱和润湿;坝面洒水则是引接布置在岸坡的主供水管路系统,将水引至填筑面。
在填筑碾压时采用人工对各区石料进行洒水。
4.2施工照明布置
本工程照明用电采用电缆从左坝肩、右坝肩的变压器分别引接电源。
坝体填筑施工照明采用在左、右岸各设两个镝灯集中照明,现场局部照明根据施工需要增加移动泛光工作灯照明,以满足夜班施工的需要。
另配置柴油发电机2台备用,其中120kw一台,6kw一台。
4.3施工道路布置
4.3.1影响填筑道路布置的因素
(1)发包人提供的道路条件
结合现场实际交通状况,根据发包人提供或规划的上、下水库大坝两岸与坝体相接的道路共5条,坝体填筑道路以此为依托进行布置。
(2)坝体填筑技术要求
运输道路跨越趾板和垫层区时,应采用钢栈桥或采取其它可靠措施,保护趾板混凝土和止水不被损坏,道路布置中尽量减少上坝施工道路跨越趾板和垫层区。
(3)料源分布情况及运距
料源所在地:
上水库库尾石料场、下库库盆及进出水口、下水库库内中转料场、2#弃渣场内中转料场、垫层料掺拌场及2#、3#公路渣场等。
布置上坝道路以此为依托,综合权衡运距。
4.3.2坝外道路
(1)下水库大坝填筑坝外道路布置及参数见表41所示。
表41下水库大坝填筑坝外道路参数表
序号
道路名称
路段
路长
(m)
路面宽
(m)
路面
结构
1
上、下库连接道路
接上库右岸环库路~
下库左岸环库道路
12782
6.5
混凝土路面
2
库岸公路南段
10#临时道路起点~大坝左岸
1880
7.0
混凝土路面
(2)大坝填筑过程中修建的坝外道路
根据大坝填筑施工需要,坝外修建的临时道路布置详见表42所示及《下水库大坝坝填筑道路布置总图》。
表41下水库大坝填筑坝外临时道路参数表
序号
道路名称
路段
路长
(m)
路面宽
(m)
路面
结构
1
8#道路
下库库盆、进出水口~临10#道路
430
6.5
泥结碎石
2
X086老县道
下库库盆、进出水口~临10-1#道路
450
6.5
泥结碎石
3
10#、10-1#道路
库岸公路南段~大坝左、右岸(上游)
1010
6.5
泥结碎石
4
17道路
进场公路~大坝左岸(下游)
100
6.5
泥结碎石
4.3.3坝内临时道路布置
下水库大坝填筑坝内临时道路以坝外道路为依托,分级布置于岸坡与坝面。
其中岸坡布置“一”字路与“之”字路两种形式;坝面预留“一”字路。
坝体前延预留道路部位上游堆石预留宽度不小于30m。
坝面道路遵循“上级接通、下级补填”的原则,即坝体填筑到上一级坝外道路高程时,则立即进行下一级坝面道路补填。
下水库大坝填筑坝内临时道路布置如下:
(1)TB-7道路:
从临10#道路趾板前延EL.295.0m终点接线,下行坝面EL.280m,全长185m,路面宽6.5m;承担下水库大坝EL.280.0m~EL.295.0m间大坝石料运输。
(2)TB-8道路:
从临10#道路大坝左岸EL.312.0m终点接线,下行坝面EL.295.0m,全长225m,路面宽6.5m;主要承担大坝EL.295.0m~EL.312.0m间大坝石料运输。
(3)TB-9道路:
从17#临时道路终点EL.331.8m接线,下行坝面EL.312.0m,全长190m,路面宽6.5m;承担大坝EL.312.0m~EL.331.8m间大坝石料运输。
(4)TB-10道路:
从17#临时道路终点EL.331.8m接线,上行坝面EL.341.6m,全长100m,路面宽6.5m;承担EL.331.8m~EL.341.6m间(除坝后坡预留道路)填筑料运输。
(5)TB-11道路:
从下库左岸环库道路起点EL.345.1m接线,下行坝面EL.341.6m,全长164m,路面宽6.5m;承担EL.331.8m~EL.341.6m间坝后预留道路及后期坝顶过渡料等石料运输。
根据施工道路布置,下水库上坝道路TB-7和TB-8要跨越趾板和相应部位的防渗板,对于跨趾板、防渗板部位的施工道路采用架设特殊处理措施跨越趾板及防渗板。
4.4通讯与数字化管理网络
施工现场通讯:
各工作面内采用对讲机联系,工作面间采用无线电话进行联络,确保通讯畅通、及时、准确。
下水库大坝填筑碾压质量充分利用业主建立的GPS自动监测与反馈控制系统,该系统由监控中心、网络中继站、现场分控站、GPS基准站和移动远端(或GPS流动站,包括施工振动碾和工程监理车)等部分组成。
待系统安装和调试完成后,本标负责自身使用系统的运行和管理。
本标所有用于工程开挖料运输的车辆、坝料碾压等机械,将按照监理人的指令安装该系统的相关设备。
GPS自动监测与反馈控制系统主要实现如下功能:
①实时动态监测碾压机械运行轨迹,自动计算碾压机械在坝面上的碾压遍数、激振力和运行速度,并在坝面施工三维数字地图上可视化显示;②动态测量大坝各区各层坝料的摊铺厚度及碾压后的压实厚度,由此计算大坝各点坝料碾压后的压实程度,并在坝面施工三维数字地图上可视化显示;③实时动态监测上水库库尾石料场的开挖以及石料的运输;④将上述动态数据自动写入数据库,以备后续应用分析;⑤根据自动测量的施工数据,对大坝填筑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当填筑过程中的摊铺厚度超过规定、或有漏碾、超速、或碾压后坝料的压程实度未达到规定值时,能够自动提示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理,以便他们及时指示返工或调整,使施工质量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5大坝填筑
5.1填筑要求
下水库大坝坝体填筑料分为特殊垫层区(小区料)、垫层区、过渡区、上游堆石区、下游堆石区、下游坝面护坡区(干砌块石、混凝土网格梁内植草皮)、反滤料区、大坝上游辅助防渗区等筑坝材料。
(1)特殊垫层区
特殊垫层区位于周边缝下游侧垫层区内,特殊垫层料采用人工轧制的成品骨料,最大粒径为4cm,逐层铺筑,压实后层厚20cm,采用大功率振动碾压实,特殊垫层料的设计孔隙率≤17.5%,设计干容重≥21.6kN/m³,渗透系数K=1×10-3~1×10-4cm/s。
(2)垫层区
垫层料区水平宽度取2.0m,垫层料采用人工轧制的成品骨料,最大粒径为8cm,压实后层厚40cm,用振动碾碾压密实,设计孔隙率≤18%,设计干容重≥21.5kN/m,渗透系数K=1×10-3~5×10-3cm/s。
垫层料中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应小于6%。
(3)过渡区
过渡料水平宽度取4.0m(右岸岸坡段为2m),过渡区料采用新鲜开挖石料,采用连续级配,最大粒径30cm,压实后层厚40cm,用振动碾碾压密实,设计孔隙率≤20%,干容重≥21.0kN/m。
(4)上游堆石区
下水库大坝上游堆石区采用上水库料场弱、微风化新鲜石料,最大块石粒径小于80cm,压实后层厚80cm,用振动碾碾压密实,设计孔隙率≤21.0%,干容重≥21.1kN/m。
坝肩与两岸坡接触带,用最大粒径小于400mm的堆石料作接坡料,宽度为2m~3m,以防岸坡部位出现架空现象。
(5)下游堆石区
下水库大坝下游堆石区采用下库建筑物开挖强、弱风化石粗粒花岗料填筑,最大块径小于40cm,压实后层厚40cm,设计孔隙率≤20.8%,干容重≥20.1kN/m³。
下游堆石区尽量剔除强风化上部石料,采用强风化中下部石料、少量弱风化上段粗粒花岗岩填筑,且上坝料的饱和湿抗压强度不小于9MPa。
(6)下游坝面护坡区
EL.290m以下采用干砌块石护坡,法线方向厚40cm,采用工程爆破开挖的新鲜岩石。
EL.290m以上采用混凝土网格梁内植草皮方式护坡,混凝土框格梁规格为30x30@300x300。
(7)反滤料
反滤料采用人工轧制的成品骨料,最大粒径为3cm,应逐层铺筑,压实后层厚20cm,采用大功率振动碾压实,设计孔隙率≤17.5%,干容重≥21.8kN/m。
反滤料中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应小于6%。
(8)大坝上游辅助防渗区
上游辅助防渗区料采用下库库区全、强风化料、全风化料和二级粉煤灰填筑。
全风化料为含粉质粘土的库盆清坡料;粉煤灰连续级配d85=0.4mm~0.2mm,d15=0.03mm~0.006mm。
5.2大坝填筑区段划分
5.2.1总体规划
下水库大坝坝体填筑分两期填筑:
第Ⅰ期填筑在2016年2月8日前坝体到达312.0m高程,坝体具备坝体临时断面挡水度汛条件;第Ⅱ期坝体完成312~341.6m填筑,并于2016年9月27日前完成坝体剩余部分的填筑。
坝体填筑总量为234.11万m³,施工工期14.5个月,平均填筑强度为15.7万m³/月,高峰强度17.0万m³/月。
下水库坝体填筑分期的工程量及施工时段详见表51。
表5-1下水库大坝填筑分期工程量及施工时段
填筑
分期
工程量
(万m³)
填筑时段
工期
(月)
平均月强度
(万m³/月)
高峰强度
(万m³/月)
第一期
139.52
2015年5月30日~
2016年2月8日
8.4
16.5
17.0
第二期
93.01
2016年2月9日~
2016年8月16日
6.4
13.8
15.2
5.2.2坝体填筑分期施工
(1)下水库大坝体第一期填筑
1)填筑面貌:
坝体全断面填筑到312.0m高程,坝体具备坝体临时断面挡水度汛条件。
2)各种填筑料工程量、强度及施工时段见表52。
表5-2下水库大坝第一期各种坝料填筑工程量、施工时段及填筑强度
填筑料种类
工程量
(万m³)
填筑时段
工期
(月)
平均月强度
(万m³/月)
高峰强度
(万m³/月)
垫层料及特殊垫层料
5.76
2015年5月30日~2016年2月8日
8.4
0.69
0.799
过渡料
19.86
2.36
2.41
堆石料
113.9
13.55
13.85
(2)下水库大坝体第二期填筑
1)填筑面貌:
坝体全断面填筑上升到341.6m高程。
2)各种填筑料工程量、强度及施工时段见表53。
表5-3下水库大坝第二期各种坝料填筑工程量、施工时段及填筑强度
填筑料种类
工程量
(万m³)
填筑时段
工期
(月)
平均月强度
(万m³/月)
高峰强度
(万m³/月)
垫层料及特殊垫层料
3.84
2016年2月8日~2016年8月16日
6.4
0.6
0.63
过渡料
13.24
1.66
2.16
堆石料
79.94
12.49
12.39
坝顶回填料
2.75
0.34
2.31
5.2.3坝体填筑区段划分
在满足控制性目标工期的前提下,尽可能合理安排坝体填筑上升速度,确保各区坝体有序上升。
根据对目前国内堆石坝施工经验、本工程规模工程量、工程区内的水文气象条件综合确定绩溪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大坝上升速度约6~8m/月。
同时结合施工现场河流引排、现有施工道路布置、地形地貌以及便于施工,拟对坝体填筑进行分区,填筑从赤石坑沟左侧最低处开始,保留原有河流,待上游围堰填筑完成再进行该部位填筑施工。
对各区进行填筑整平,根据大坝上升、填筑料性质逐渐合并分区,待大坝上升到过渡料填筑高程(▽331.8m)以上时,将整个大坝整合为一个填筑区域进行施工。
临10-1#道路经过趾板部位时,应保留该处原始地貌,先进行两侧趾板的土石方开挖、混凝土浇筑及灌浆施工。
待两侧趾板施工结束后将该处道路移至左侧,再进行该处趾板的施工。
填筑时严格按照经监理批准的大坝碾压试验成果中的相关参数进行,确保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考虑到暂时保留赤石坑沟便于排水,填筑时填筑线应离赤石坑沟不小于35m。
(1)填筑分区
1)填筑Ⅰ区
填筑Ⅰ区位于赤石坑沟左侧坝体295m以下、过渡料填筑下游侧。
该部位高程最低,按照从下往上逐层填筑的原则进行划分。
填筑时的运输道路主要从库盆的临10-1#路接入,在填筑区修建临TB-7道路,并结合现有施工道路进行下游堆石料的运输、填筑。
2)填筑Ⅱ区
填筑Ⅱ区靠近左坝肩、过渡料填筑下游侧。
该部位石渣料填筑的运输道路TB-8从大坝左岸312m高程的临10#路接入,下行到坝面295m高程,全长约225m。
3)填筑Ⅲ区
填筑Ⅲ区位于赤石坑沟左侧坝体295m以下、过渡料填筑上游侧低洼处。
鉴于趾板施工尚未结束,该处石渣料填筑时应预留离趾板开挖线不低于30m宽距离。
施工运输道路采用临TB-7道路。
4)填筑Ⅳ区
该区临近左坝肩、过渡料填筑上游侧。
该部位石渣料填筑的运输道路同样采用TB-8施工临时道路接入填筑区域。
5)填筑Ⅴ区
填筑Ⅴ区主要集中于赤石坑沟右侧。
待排水兼观测廊道施工结束后,从左坝肩至右岸平推的填筑方式进行施工。
施工道路充分利用既有的临时道路逐层填筑。
(2)填筑流程
大坝填筑施工首先从填筑Ⅰ区的下游堆石区开始,待填筑到303m高程时与II区合并进行填筑施工,同时进行III区295m高程以下填筑施工。
待III区填筑到303m高程时,合并III区和IV区一同进行填筑施工,同时对V区进行施工。
等各区填筑施工到312m高程时,即完成大坝第一期填筑施工。
紧接着开始第二期填筑施工,此时整个坝面仍然按3大施工区依次进行填筑,等填筑到331.8m高程时,此时大坝填筑合并成2个施工区,分界线为赤石坑沟。
后期2个区同时施工直至完工。
大坝各区填筑施工流程详见图51。
图5-1大坝各区填筑施工流程图
5.3大坝填筑施工方法
下水库大坝工程施工方法包括填筑前准备工作、勘探平洞封堵回填,坝面施工工艺,坝体填筑施工方法、坝面施工排水、与其他承包人工作配合等工作具体操作方法。
具体填筑施工流程详见图52。
图5-2大坝填筑施工流程图
5.3.1建基面处理
(1)坝体或基础中观测设备埋设验收,并做好标记、保护工作;
(2)在最终开挖线以下的所有勘探坑槽、探洞回填;
(3)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做好大坝防雷接地扁铁的安装并通过验收,施工中需要注意:
1)施工注意事项:
I、按照设计图纸位置及尺寸要求,将大坝防雷接地连接成片;
II、所有焊接处焊缝应饱满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不得有夹渣、咬肉、裂纹、虚焊、气孔等缺陷,焊接处的药皮敲净后,刷沥青作防腐处理;
III、采用搭接焊时,镀锌扁钢焊接长度满足不小于其宽度的2倍,且满足两个大面不应少于3个棱边焊接;
IV、每一处施工完毕后,应及时请监理工程师进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合格后方能隐蔽,同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2)验收要求:
I、供测量和等电位连接用的连接板(测量点)的数量和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II、测试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
III、检查在建筑物外人员可停留或经过的区域需要防跨步电压的措施;
IV、检查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接地装置及与其有电气联系的金属管线与独立接闪器接地装置的安全距离;
V、检查整个接地网外露部分接地线的规格、防腐、标识和防机械损伤等措施。
测试与同一接地网连接的各相邻设备连接线的电气贯通状况,其间直流过渡电阻不应大于0.2Ω。
(4)严格按照设计图纸(H121J-5D5-7-12)对坝基出现的断层、破碎带及软弱夹层等地质缺陷进行处理并通过验收。
5.3.2填筑前施工准备
(1)碾压试验参数的确定
1)按照监理批准的碾压试验报告成果中的参数进行施工。
(2)填筑前准备工作
1)现场技术准备、施工准备工作
I、测绘地形图和横断面图,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
II、分区分界线用桩点、标志在左、右坝肩上提前画线标明,各层坝体、坝基回填时,各料区标识采用油漆或白灰画线明晰,以便施工人员掌握和质检人员监督;
III、做好下水库大坝施工和料场、掺配料场的联系工作,加强进料的调配;
IV、做好坝料分料工作,设专人在上坝路口处和坝面指挥卸料,不合格料严禁上坝;
V、运输各种不同坝料的车辆,用明显的标记加以识别;
VI、坝面作业的各种操作人员、三检人员在施工前进行施工技术、施工规范、质量控制标准要求等有关培训工作,以掌握对坝体各填筑区的层厚、粒径、碾压遍数等参数,做到人人心中有数;
VII、层面或基础经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填筑。
2)设备、物资准备
根据合同文件要求、我部设备状况及现场施工道路情况,结合本工程施工工期、强度、运距的特点,以及坝体碾压要求的特点,进行设备选型详见表54。
表5-4设备选型配置表
序号
坝料名称
运输设备
平料设备
碾压设备
备注
1
堆石料
20t自卸汽车
D155A-3、D155A-6推土机
26t自行振动碾
2
过渡料
20t自卸汽车
D155A-3、D155A-6推土机
26t自行振动碾
3
垫层料
20t自卸汽车
D155A-3、D155A-6推土机
26t自行振动碾
4
反滤料
20t自卸汽车
反铲挖掘机
26t自行振动碾
5.3.3坝体填筑施工工艺
(1)坝料运输与卸料
1)运输控制措施
I、运输道路的交叉路口,有专职人员指挥、调度、统计运输车辆。
II、上坝料的运输车辆均设置标志牌,以区分不同的料区,如运输垫层料的挂“2A”标识牌、过渡料的挂“3A”标识牌、上游堆石料的挂“3B料”、下游堆石料的挂“3C”等标志牌等。
所挂标志牌与GPS自动监测与反馈控制系统中录入的车辆信息相对应。
III、监理根据设计图纸、规范等认为不合格的坝料,一律不上坝。
IV、反滤料、垫层料、过渡料运输使用的车辆相对固定,并经常保持车厢、轮胎的清洁,防止污染填筑区石料;运输过程中对反滤料、垫层料采取措施防止颗粒分离;运输过程中保持湿润,卸料高度加以限制。
2)卸料
根据累似工程施工经验,拟选用的卸料方案为:
I、堆石料填筑卸料以进占法为主,局部采用后退法,有益结合。
II、反滤料、垫层料、过渡料填筑卸料采用后退法。
各种坝料填筑卸料方式见表55。
表5-5坝料卸料方式特性表
序号
坝料名称
卸料方式
说明
1
堆石料、
进占法
进占法为主,局部采用后退法,有益结合
2
反滤料、垫层料、过渡料
后退法
(2)铺料
1)铺料厚度确定
在铺料时按照铺筑方法,根据报批的沉降率数值合理选取松铺厚度,经碾压后达到技术要求层厚。
松方铺料厚度数值最终通过碾压试验来最终确定。
(3)平料设备及施工方法
1)反滤料采用后退法铺料、液压反铲平料。
2)垫层料采用后退法铺料、D155推土机初平、液压反铲复平。
3)过渡料(含岸坡接触料)采用后退法相结合铺料,D155推土机平料。
4)堆石料采用进占法铺料,D155推土机平料,装载机辅助。
(4)超径石处理
在推土机平料过程中,对发现的堆石超径料用冲击锤(液压反铲改装)破碎至料径合格石料;过渡料的超径石用反铲挖起,转运至堆石区;反滤料、垫层料的超径石用人工挖起,用装载机运输到过渡区。
(5)坝料洒水
坝料洒水主要是指对堆石区料、过渡区料、垫层料和反滤区料进行洒水。
1)洒水目的
I、润滑料物,减小料物颗粒之间的摩擦阻力,有利于压实;
II、软化料物尖角部位,通过振动碾压减小料物颗粒间的支撑力;
III、车辆途中加水,卸料过程可以减少粉尘,改善施工环境;
IV、推土机平料过程中洒水,使料物的细小颗粒因流水的作用下沉,镶嵌在大颗粒之间,提高堆石体干密度。
2)洒水方案
洒水是影响堆石坝填筑质量、进度的主要问题之一,据以往经验,本工程采用石料运输途中坝外加水和坝面补水相结合的方案。
加水站拟设置在6#临时道路与库盆交接处的河流处(主要用于295m以下高程大坝填筑施工用水)和左坝肩引接的高位水池管路(主要用于295m以上高程大坝填筑施工用水),坝面加水量以设计图纸为基准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据设计图纸初步确定值如表56。
I、坝外加水
填筑料上坝进入填筑工作面之前,通过加水站加水,然后再运输到填筑工作面上。
加水量以汽车在爬坡时,车尾不流水为准。
加水站由专人负责,自动控制。
II、坝面补水
主要利用左岸供水主管安装岔管、支管,连接移动式高压喷射枪对卸料面进行洒水,人工控制洒水喷射枪。
另在碾压前采用洒水车对堆石再次补水。
表5-6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