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现场救护知识43页精要.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21897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安全事故现场救护知识43页精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生产安全事故现场救护知识43页精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生产安全事故现场救护知识43页精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生产安全事故现场救护知识43页精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生产安全事故现场救护知识43页精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产安全事故现场救护知识43页精要.docx

《生产安全事故现场救护知识43页精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安全事故现场救护知识43页精要.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产安全事故现场救护知识43页精要.docx

生产安全事故现场救护知识43页精要

安全生产管理文件-6

 

应对施工现场各类事故

应急救援行动及预案、现场伤员救护常识

事故处理程序及要点

 

起  草:

蔡富松

福建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安全生产办公室

二〇一〇年元月

 

施工现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及现场救护知识

突发事件应急救援 及 预 案

一、前言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交通建设规模日趋扩大。

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潜藏着塌方、爆炸、大型设施垮塌、火灾等灾害的危险能量——危险源。

对广大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构成危害。

虽然,我们进行了安全设计,制订了安全预防措施进行防范,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开展安全检查活动,加强了施工设备的维护、保养等各项措施,降低了危险和风险程度;但仍然不能实现本质安全的目标,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必须制定《突发事件应急措施》,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

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管理体系,通过计划、设计、制订应急措施,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在未出现发生突发事件时,提前做好应急准备;研究突发事件发生时可能造成的危害和经济损失,策划好的各种应对和应急措施;做到动作迅速,排除发展的险情,控制事态发展,最大可能保护现员工的生命安全,将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环境危害降至最小程度。

根据《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消防法》、《职业病防治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企业应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落实应急准备,定期组织演练。

结合交通工程施工现场的特点,编制本文件。

二、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和任务:

《事故应急救援》是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建立的一项应急措施。

在预防为主的前提下,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应急准备,采取预防措施是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

在做好预防工作时,先将危险源排查和评价的结果、应对危险的预防措施向作业人员进行如实告知;施工中落实应急准备,为避免事故发生奠定基础。

做到能及时应对突发事件,开展救援行动,最大限度地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

突发事件具有突然性、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广等特点。

因此,灾害发生时、救援行动必须做到行动迅速、动作准确、措施有效,以区域为主,在统一指挥下分级负责,本单位自救和社会援助相结合,首先发挥本单位距离近和现场情况清楚的地域优势。

应急救援是一项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行动。

在灾难严重时,靠某一单位完成救援任务存在很大困难。

必须调动社会资源,将各方面力量组织起来,形成合力,在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开展救援行动。

在突发事件时,以项目部为单位先行自救,形成统一调动、指挥的应急救援行动;无法完成自救时,项目部负责人向地方政府或社会团体,请求地方政府调动安全、救护,公安、消防、环保、卫生、质监等部门,在政府的统一指挥下,迅速、有效地组织相关单位、社会团体给予援助;密切配合、共同奋战,实施应急救援行动,最大可能地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经济损失。

应急救援行动的基本任务:

1、以人为本,行动迅速,对事故受害人员开展营救。

危害扩散时,组织危害区域内的相关人员撤离或采取有效的避难保护措施。

在事故发生时,首先发现事故的人果断采取呼喊、叫喊方法发出事故信息,提醒人们事故已经发生,采取必要的避让或逃生措施做好自我保护。

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抢救伤员,是救援行动的首要任务。

救援行动必须快速、有序、有效。

救援出伤员应快速转移安全地带,及时转送医院。

降低人员伤亡和减少经济损失是完成救援任务的关键。

在组织相关人员撤离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组织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

2、迅速控制扩散的危险源。

快速对事故造成危害的范围进行观测、判断,检验,测定危害区域的危害物质、危害性质、危害程度和扩散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形成危害的危险源扩散。

防止危害扩大是应急救援行动的最要任务。

控制住危险源扩散,才能有效地实施救援行动(如触电事故,不切断电源,会造成救援人员的伤害及事故扩大)。

3、维护救援现场秩序,为救援行动创造条件。

在救援行动中,控制现场救援秩序,保证救援通道畅通,是非常关键的。

在受伤害人的亲属情绪激动时,采取果断措施,派专人控制、处理亲属的过激行为,维护现场秩序,必须保障救援通道畅通;同时,防止无关人员围观,避免影响救援行动。

在救援活动结束时,保护好事发现场,为事故调查创造条件。

4、做好事故现场清理,消除事故后果。

事故调查后,征得事故调查组的同意后,清理现场。

存在污染的事故,首先清理污染源或污染物,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一般情况,事故会给人们心理上造成影响,因此,及时通报事故,做好思想动员工作,消除群众心理的阴影。

5、事故原因调查、评估事故危害程度和直接经济损失损失。

救援行动结束,成立事故调查组,调查事故的过程、原因、性质,评估事故危害性质和程度;做好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做出事故调查报告报告相关部门;制定防范措施;让职工从事故中吸取教训,接受教育。

三、应急救援预案

为了保证《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措施)能在施工生产中真正发挥作用,《预案》制定的质量非常重要,应当注意如下事项:

1、工程开工前,开展危险源排查、评价。

在工程开工前,按施工方案、工艺和施工组织设计开展危险源排查和风险评价,找出危险源和可能造成事故的风险。

对施工存在的危险、风险进行量化、定性、评价和数理分析,为编制《预案》提供有效的依据,编制的《应急救援预案》才会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可靠性。

才能保证《应急救援预案》的质量。

2、根据排查的危险源、施工风险和评价结果,制订安全技术和预防措施,落实应急准备。

排查危险源、风险在评价后,组织相关人员讨论、研究,制订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预防措施。

对存在重大危害可能的危险源和施工风险,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施工的同时落实准备工作。

制订应急准备中的机械设备和物资计划,将可用于应急救援行动的施工生产机械设备、物资、工具、机具纳入应急准备统计范围,落实在应急准备中;对施工的人力、物力、机械等资源,参照应急行动计划,确定应急准备的计划、动员和储备,确保应急救援行动的质量。

3、对可能造成最大危害的危险源,建立救援支撑体系,落实准备活动。

交通建设工程施工具有很大的流动性,自然灾害、民风民俗、施工地区存在的危害因素等对施工单位是一项空白,通过社会调查,方可了解情况。

因此,向地方政府、公安部门、医疗机构、交通交警、消防、安全、卫生、环保、救护等机构进行调查、了解。

为了便于应对突发事件,应将调查的位置、路途距离、联系方法、联系人、联系电话及相关信息进行登记,列表公示于众,便于随时其取得联系,在需要时向他们求助。

在必要时,向施工地区的年长者了解施工区域的民风民俗,施工地区存在的危害因素和曾经经历的自然灾害及造成的危害和损失。

4、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完善本单位的应急救援体系。

项目部应根据排查的危险源、风险分析和评价的结果,组织建立“应急救援管理组织机构”(急救援领导小组);按照安全生产管理的规定,设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项目副经理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工区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救援管理组织机构”;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分工明确,各自负责责任区内的“应急管理”相关事宜;建立相互联系的支持体系和联系网络,互通信息、相互支持,形成本单位的“应急救援管理体系”。

5、制定分级管理的应急救援措施。

建立“应急救援管理组织机构”,根据排查、分析和评价危险源和施工风险的结果,制订《预防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落实防御事故的预防技术措施;明确在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救援、处置措施。

明确在危险发生时,如何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如何向上级报告,如何开展应急救援行动。

将措施落实到班组,做到分级管理。

6、将《预案》传达到班组,告知、传达到每个作业人员,组织讨论。

《预案》编制完成,经审批后,在对施工作业单位进行安全技术培训或安全技术交底时,向参加施工的作业人员落实告知活动。

组织班组人员进行讨论,将讨论结果收集、会审,进一步完善其安全技术措施,报上级审批。

在确认无误后,将《预案下达至作业班组。

让作业人员熟悉和了解《预案》内容和关键部分;了解怎样在作业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怎样在作业人员受到伤害时,采取救援措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怎样正确逃生,怎及时向上级报告;怎样对伤员进行抢救和开展应急响应行动。

7、应急预案的级别。

施工企业制订的《应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与地方政府的“应急管理体系”融为一体;施工现场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及“应急行动、措施”,由企业负责管理;应对施工现场以外的突发事件,归地方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负责。

分别落实《预案》的实施。

做到统一管理、协调一致、及时发挥“应急管理”的重要作用。

国家将“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分为6个级别,形成了完整的应急救援体系。

I级(企业级)

有害事故影响局限在企业内部,可被企业控制,其影响不会波及到企业以外,这类事故为常见的一般事故。

II级(县、区/社区级)

事故影响到公共区域。

可被该县(市、区)或社区力量所控制。

可能波及到厂矿、企业等单位并能被其及时控制,不会造成影响及后果。

III级(地区/市级)

事故影响威力大,后果严重,或发生在两县、市管辖区的边界上,事故应的应急救援需动用地区政府的权力及必须的救援资源。

IV级(省级)

突发事件威力和影响极大(如爆炸、毒物泄漏等)的特大灾害事故,具备一种极大的灾难后果,这类意外需启用省内范围的资源和力量进行控制,很有可能无法控制。

V级(区域级)

后果极为严重,超越省、市、自治区界限,需相邻省份的资源或能力的援助;应建立区域性《应急预案》。

VI级(国家级)

属国家级制定的预案(如非典、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

这些《预案》制订,带有国际性的问题。

8、实施《应急预案》的具体措施:

a、应急行动指南及检查表:

对已辨识的危险源或风险,制订应急行动指南,采用简要的阐述,向相关人员告知“应急行动必须遵从的基本程序”;事件发生时,应向哪级报告:

报告的程序、信息内容、已经采取的应急措施;主要起提示作用。

应对相关人员开展相关业务的培训和告知,将这种活动作为应急行动的重要内容进行补充。

在检查中,对存在的问题采用《检查表》书面通知相关单位,落实整改。

b、应急响应。

对施工现场的每项设施,经排查有发生事故的可能,应当编制《应急响应措施》(如台风、洪水应急措施等),《应急响应措施》行动包括:

可能出现的危险;明确紧急状态下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处理紧急情况时必须采取的行动和规定的必要措施(包括事前制订的措施)。

c、《应急预案》的互助性:

《预案》为企业相邻单位在突发事件(事故)应急处理中,共享的资源。

在政府的统一指挥下,落实互相支持、相互帮助,需要政府协调管理。

d、《应急预案》的管理

《应急预案》必须综合管理。

必须明确日常的应急管理必须遵守的行动准则和原则。

明确在应急响应过程中由谁负责指挥和职责;落实如何履行职责;明确落实职责需实施的程序(包括预防、预备、响应、恢复等步骤);《应急预案》必须体现企业《总预案》的控制和管理能力。

9、应急响应行动级别

一级——预警

企业可以控制或容易被控制的事件。

根据事故类型,可向有关部门通报,但不需要外界的援助。

二级——现场应急

企业内发生的突发事件,不会超出企业边界;外部人群不会受到影响。

企业内部已不能或不能立即控制事故,需要外部援助。

需要企业内部所有人员采取立即行动(如重大火灾事故)的案件。

三级——全体应急

事故局面十分严重,事故危害已经超出了企业的范围。

企业外部的群众安全和健康受到影响。

需要采取紧急避难或安全疏散的措施;需要其他相关部门支持、支援和参加的应急行动。

10、《应急救援预案》的训练和演练活动:

a、企业长时间无事故发生,作业人员的疏忽大意容易造成事故,做好训练和演练的物资准备、筹备工作;利用施工的适当时间,安排《应急预案》的训练或演练活动。

提高并检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b、《预案》审批后,及时传达至施工班组,要求每位作业人员知道《预案》的内容和具体要点,在施工过程中落实。

C、将救援物资及时筹备到位,不得擅自挪用,做到专项物资专用。

d、落实岗位职责分工明确,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每个人必须明白各自应当履行的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应急响应行动。

e、在安全检查活动中,将落实《预案》的准备工作纳入检查范围,重点检查救援人员组织情况及自救措施的救援器材、物资落实情况。

f、利用安全技术教育、培训和安全学习机会,开展应急救援技能的技术培训学习,广泛传播应急救援常识和知识,如实告知广大作业人员在施工生产活动中存在的危险、风险和相关应对措施。

《预案》经审核、审批后,组织安排训练和演习。

告诫作业人员怎样采取安全预防措施、怎样在作业前预留逃生通道、怎样应对危险和风险;在应急管理活动中,开展应急救援的训练或演练。

检查《预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将《预案》纳入检查范围。

现场救护常识

人身意外伤害事故发生时,及时将抢救伤员,及时妥善地将伤员送往医院抢救,非常重要。

在伤员达到医院前,伤员出现流血不止、呼吸困难、心跳停止、休克等症状,我们不懂得伤员救护的基本知识,就束手无策的错过了抢救生命最佳时间,造成伤员生命的严重后果。

如果我们掌握了意外伤害现场救护知识,在你举手之间,就挽救了人的生命。

关注生命、关爱生命,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任务。

学习、掌握现场救护知识和技能,在应对各种意外伤害时,不会惊慌失措和束手无策,采取妥善有效的现场救护行动,为医务人员抢救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同时,在灾害发生时,采取现场救援行动,减少事故伤害,挽救生命,减轻伤员痛苦,尤为重要。

现将现场救护的常识介绍如下:

一、当事故发生时应怎么办:

施工中常见的安全事故有触电、电击伤、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溺水、烧伤、烫伤、中暑和食物中毒等事故,会造成猝死、休克、颅内出血、骨折、扭伤、血管断裂、大出血、内脏损伤、肢体断离等等伤害。

如不及时进行现场抢救,会贻误抢救时机,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了解和掌握一些应知应会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是非常必要的。

无论是什么原因发生事故,首先发现事故的人,要头脑冷静地立即向邻近的人员发出信号,告诉大家事故发生了,要求大家进入戒备状态,判断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果断措施,抢救伤员并向上级报告。

在抢救伤员时,首先要判明事故现场有没有发展的险情,在确认无险情发展,保证救护人员安全和伤员不会遭受二次伤害的条件下抢救伤员。

抢救伤员时方法要得当。

伤员救出时,尽快将伤员抬到安全、通风的干燥处,让伤员平卧,不要盲目按摩受伤部位(有条件时对软组织损伤或扭伤的部位作冷敷处理),现场作简单的检查,经初步诊断后,进行简单的包扎,并设法及时送医院抢救、检查、治疗。

运送伤员途中采取必要的救护措施的,应当不间断的进行救护。

发现有伤员被压、被卡、被埋等险情出现时,要尽快请求上级增派人员、机械、车辆支援。

在向上级报告时,应简单地将事故大概情况和伤员情况阐述清楚,以便上级领好果断地决策和调派人员、机械、车辆支援。

二、伤员的外伤出血急救常识:

施工现场磕磕碰碰造成的意外伤害,一般外伤为的皮肤破裂或损伤、软组织损伤、骨折、扭伤、外伤出血;严重的可造成颅内出血、脊椎受损、内脏受损、肢体断离。

外伤出血如果不及时予以止血、包扎处理,会威胁伤员的健康,乃至生命。

在处理外伤出血时,应当注意如下事项:

1、检查受伤部位,确定有无危及生命的部位受伤。

排除了生命危险,确定受伤部位和受伤害程度,对伤情采取相应的救护措施。

2、外伤动脉血管出血救护措施:

1)判断伤员是外出血、内出血、皮下出血、内脏出血还是颅内出血。

根据出血症状进行诊断,确定急救方法或方案。

2)根据外伤出血的临床表现,判断是动脉出血、静脉出血还是毛细血管出血,确定急救措施。

3)外伤动脉血管出血的急救方法:

(1)指压止血法:

在伤口动脉上方近心脏端,找到在跳动的血管,用手指紧压住血管(为临时止血法)。

与此同时,准备材料更换其他方法进行止血。

采用该办法,施救人员必须熟悉各部位血管的压迫点。

(2)耳朵、鼻子出血:

使伤员头部向上后仰,用干净的卫生纸或毛巾、棉布擦拭血迹;千万不可用棉花、卫生纸等去堵塞鼻孔或耳道。

(3)面部出血:

用拇指按压伤员下颌角与颏结节之间的面动脉。

(4)前头部出血:

压迫伤员耳前下颌关节上方颞动脉。

(5)后头部出血:

压住伤员耳后突起下面稍外侧的耳后动脉。

(6)肩部或腋窝出血:

在伤员的锁骨上凹、胸锁乳突肌外缘向下内后方,对准第一肋骨,压住锁骨下动脉。

(7)前臂出血:

在伤员上肱骨二头肌内侧处,两手指施压力,将肱动脉压在肱骨上。

(8)手掌或手背出血:

在手腕关节内,通常按脉搏位置按住跳动的桡动脉,压住血管。

(9)大腿出血:

将大腿屈起,放松肌肉,用大拇指压住大腿根部的腹股沟中点股动脉,用力向后压,为增强压力,可用双手重叠加压。

(10)足部出血:

在踝关节下侧足背跳动的位置,用手指紧紧压住。

(11)手指出血:

用伤员的健侧手指,使劲捏住伤指根部,既可止血。

(12)肢体大动脉破裂出血:

确认伤员肢体大动脉出血或伤口出血外涌,应采用压按近心端动脉血管的方法。

上肢压按肱动脉,(手臂中上段内侧血管),下肢压按上端前段前方,然后垫布料用止血带或布条绑扎。

注意每隔40分钟左右松开止血带5—10分钟,在伤员送达医院时应将止血绑扎的时间及情况如实向医生讲清楚,便于医生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13)加压包扎止血法:

用干净、消毒的纱布、棉花做成软垫放在伤口上,用力进行包扎,增加压力,达到止血的目的。

效果不错。

3、出血伤口处理原则:

1)止血:

根据具体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止血,不可盲目。

2)包扎:

伤口包扎必须得当,可使伤员少出血,少感染、少痛苦。

包扎时,应做到快、准、轻、牢。

快:

动作迅速敏捷;准:

部位准确、严密;轻:

动作要轻,减少伤员的痛苦;牢:

包扎牢靠,松紧适度。

4、出血伤口包扎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1)伤口清理消毒:

先用碘酒、会用酒精进行伤口消毒,沿着伤口外侧边缘由里向外擦拭,不要把碘酒和酒精涂入伤口。

伤口内如有异物,要慎重处理,容易取出的及时取出,小而深的不要勉强取出,避免带菌感染。

2)小伤口可以在伤口表面涂抹红药水或紫药水;较大的伤口则不宜涂抹药水,避免下步治疗增加困难。

应当上医院包扎处理。

3)较大伤口处理时,必须详细检查伤口,切勿只顾伤口表面处理而忽略了肌体内部的损伤。

头部伤口合并颅脑外伤时,伤员一般伴有神志异常、瞳孔放大;胸部伤口合并脑膜、肺腔受伤时,伤员会出现呼吸困难;腹部伤口合并内脏损伤时,伤员都有腹肌紧张,、腹痛的表现;肢体伤口合并骨折时,肢体活动出现障碍和活动异常现象。

5、止血带的使用方法:

止血带的材料一般为橡皮止血带和布质止血带。

橡皮止血带是一种特制的橡皮管,在事故现场可用橡皮条、自行车内胎等替代。

布质止血带是用绷带或布条做成,现场救援时,可用毛巾、布条或衣服撕扯成布条代替绷带;将布条缠绕一圈后打结,圈内插入小木棍绞紧,边绞边看,观测出血情况,以动脉血管出血刚刚止住为松紧适度;然后将小木棍用布条固定。

止血带的使用方法比较简单,但使用原则较复杂。

只有准确地掌握使用方法,才能发挥挽救生命和肢体的作用,否则,将导致截肢或残疾。

1)肢体使用止血带的方法:

在肢体伤口上方近心端的位置(上肢放在上臂中上1/3处;下肢放在大腿的中下1/3处);先在捆绑止血带的位置垫上软布保护皮肤,然后进行止血捆绑。

2)止血带捆绑前,先将伤肢抬高,促使其静脉血液流回体内,以减少血液的流失。

3)捆绑止血带的位置应保证止血有效,尽可能靠近出血部位。

上臂中段禁止使用止血带,因为该位置有桡神经从肱骨表面通过,使用止血带压迫会造成神经损伤,使前臂功能在伤愈后难以恢复。

4)止血带不得直接捆绑在肢体上,应当垫一些敷料、毛巾等柔软的布垫保护皮肤。

5)采用毛巾、布条等做止血带时,应折叠成5cm宽的条状,便于受力均匀。

严禁使用电线、铁丝绳索等过细、无弹性物品当止血带,损伤皮肤或肢体,为日后的康复带来麻烦。

6)绑扎止血带时其松紧度以刚压住动脉出血为宜。

绑扎过紧,会造成止血带捆绑处皮肤、神经、血管及肌肉损伤,甚至引起肢体远端的坏死,影响肢体今后的功能恢复;止血带绑扎过松,止血不住,造成血液只出不进,不仅达不到目的而加重出血。

绑扎止血带的标准是停止出血,动脉血管搏动消失,肢体端部变白。

7)绑扎止血带的伤员在止血带绑扎附近的肢体皮肤上明确写上绑扎时间,防止受伤肢体缺血坏死。

要求每隔40~60分钟松开止血带1~2分钟,松开时动作应当缓慢,同时,做指压伤口减少出血。

8)如果伤员伤口大,出血量多,出现体能下降,可适当延长松开止血带时间间隔。

但是,止血带使用的总时间不得超过5个小时,否则肢体的远端难以存活。

若伤员的止血带捆绑超过9个小时,仍然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再不定时放松止血带,其远端肢体没有存活的可能。

坏死的细胞会释放有毒物质,有毒物质将随静脉流入全身,导致中毒,会有生命危险。

三、触电事故伤员急救:

首先,我们必须要掌握电的基本知识与触电的关系,了解在发生触电时触电者常见的症状。

当电流通过人体时,电压越大,对人的伤害就越大;电流通过人体的时间越长,对人的伤害也越大。

因此,在同一电压的条件下触电,越短时间脱离电源,触电者生还的希望越大。

我们必须知道,水是导电的,人体的细胞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因此人体也是导电的,在施救过程中,千万不要接触触电者的皮肤,避免我们在施救过程中造成触电事故。

人触电时,电流通过人体,会对人造成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心脏停止跳动等症状。

当触电者外表呈昏迷不醒状态时,短时间内不会死亡,一般称为假死。

应迅速、持久的进行抢救,低压触电者(380V以下)从触电1分钟开始救治,有90%的良好效果;从触电6分钟开始救治,只有10%希望;从12分钟开始抢救,希望就很小了。

因此,将触电急救行动可以概括为“迅速、就地、正确、坚持、严禁,”十个字,通称为“十字急救法”,对触电伤员进行急救,十分重要。

1、迅速脱离电源:

发生触电事故时,电流会不断地从人体通过。

如果开关在附近,拉下电闸就可以使伤员脱离触电的电源;如果开关较远或来不及寻找开关,可用干燥的竹、木棍、扁担、塑料棒、塑料制品、干的毛棉织品、皮带,绳索等非导电体将电线移开人体,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

千万要注意:

千万不可用手或人体的其他部位皮肤与触电者皮肤直接接触,否则救护者也会造成触电事故。

人的触电有各种可能,因此我们在对触电者进行救护时一定要充分考虑触电人员所处的环境,防止人体在脱离电源后,造成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淹溺等二次伤害事故。

因此,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

2、就地进行现场抢救:

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必须就地抢救,分秒必争。

在通知医院的同时,采用摸脉搏、听心跳、试呼吸、看瞳孔等方法,判断假死状态;将触电者抬到通风的干燥处,置触电者向上仰卧体位,抬高颈部(将颈部垫高),使其张开嘴巴,解开衣领,松开上身衣服和裤带,使胸部可以自由扩张,进行抢救。

当发现触电者口腔中有假牙、痰块等异物时必须用手把口腔的异物取出,以防塞住咽喉,造成窒息。

3、正确进行抢救:

现场人员应根据确诊的具体情况,采用正确的方法实施抢救。

1)如果触电者有呼吸和心跳,神态尚清、身体无力,将他置于空气流通处观察就可以了。

2)如果触电者有心跳无呼吸,应当采用人工呼吸措施。

人工呼吸的方法很多,有口对口吹气法、俯卧压背法、仰卧压胸法等。

但是,口对口吹气的方法是最为方便和有效的。

取伤员仰卧位,胸腹向上,施救者用一手捏被救者的鼻子,另一手捏开被救者的嘴,口对口吹两秒钟,松开捏鼻子的手停三秒钟,用一手压胸,使其气体排出,帮助伤员呼吸。

这样反复进行,每分钟十四、五次。

3)如果触电者有呼吸,无心跳,采用胸外心脏按压法挤压心脏。

胸外心脏按压法就好像“人工心跳”,暂时帮助心脏进行工作。

将身体内的血液在心脏里压出去、流回来,使之不断循环。

心脏按压部位在胸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