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鲜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21356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64.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鲜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保鲜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保鲜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保鲜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保鲜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保鲜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保鲜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鲜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保鲜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保鲜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要

1.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本项目单位XXX果业有限公司,公司现有固定资产987万元,流动资金431万元。

拥有名优苹果基地5800亩,到“十二五”末将发展到20500亩,是一个集果品基地开发、苗木繁育生产、高新技术示范推广、果品储藏运销为一体化开发、生产的龙头企业。

1.1.2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名称:

XX社区XX气调保鲜库

建设地点:

XX社区XX村建设预留地

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区建设总规模是储量约为10000吨气调保鲜库,占地面积16.12亩,其中:

主要包括土建工程、设备购置及配套附属建筑。

项目建设期:

项目建设二年,自2011年3月—2012年8月,第一期建设5000吨气调保鲜库、在9月投产拭运行;第二期为2012年3月—2012年8月建5000吨气调保鲜库。

争取在2012年9月运行。

1.1.4项目建设方案

设备方案:

本项目气调储藏库关键设施和设备及技术方面从外国引进。

生产技术方案:

每年储藏保鲜优质苹果10000吨,保鲜储藏期为六个月,平均三个月周转一次;

供电建设方案:

本工程用电接在张洪镇供电所10KV线路上,全库装机容量取750KW,供电系统选择容量1000KVA。

1.1.5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计划总投资2800.0万元,其中:

项目区自筹资金2800.0万元。

1.1.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详见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1-1

序号

指标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生产规模

T/a

10000

2

总投资

万元

2800.0

2.1

建设投资

万元

2385

2.2

流动资金

万元

415

3

项目定员

30

3.1

工人

15

3.2

工程技术人员

10

3.3

管理人员

5

4

动力消耗

4.1

KW

750

4.2

万M3

5

占地面积

M2

10746.67

6

年总成本

万元

2136.86

7

年销售收入

万元

3000

8

年利润总额

万元

500.9

9

投资回收期

5.59

10

投资利润率

%

31.31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2、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的工作思路;

3、《XX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

4、《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申报事宜》(国农办[2006]3号)。

1.3综合评价

1.3.1综合评价

(1)项目建设必要性

本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地解决XX社区及周边地区苹果产出效益低的问题,带动XX社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方向,提高农产品的产出效益,推动XX社区经济快速增长,项目实施后,可增加基地收入1021万元,带动种植户1500个,农工年均收入增长6806元。

可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并可以扩大就业,解决100多人就业。

且XX社区将从本项目获得较大收益和长足发展,为XX社区地方经济做出贡献。

(2)项目建设可行性

①原料供应有保障

本项目水果种植基地主要依托XX县张洪塬区几个镇,该地区气候适宜种植鲜食水果,自然环境优越,土地资源丰富,农业基础设施完善,现有水果种植面积14万亩,种植、管理科学,是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年总产约1000万吨。

②产品符合市场需求,符合国家产业化政策

本项目保鲜水果符合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尤其是在进口水果日益增多的形势下,对本地产品需求及要求日益增加,市场对本地产品的需求在逐年增加。

本项目符合国家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政策,为农民增收,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起到龙头示范作用。

③项目技术先进性

本项目从保鲜方案、设备选型均通过认真比选,同时项目依托国家食品保鲜中心,在保鲜技术、措施上都将得到保障。

④项目经济合理性

通过计算分析,本项目财务指标均超过国家对本行业财务评价参数,经济效益良好。

⑤环境评价

本项目厂址所在地周围环境状况良好,无重大污染,对厂区无危害。

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将落实各项环保措施,使环境达到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的要求,因此,本项目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1.3.2论证结论

1、项目符合国家、陕西及咸阳地区产业政策,有利于发展果品保鲜特色产业,有利于发挥产业优势。

2、水果通过贮藏保鲜后,可使销售期延长到6个月,同时通过贮藏保鲜,大大减少了水果腐烂损失,同时错开销售旺季,提高附加值。

综上所述,本项目技术含量高、设备先进,完全具备本项目实施的大环境和小气候。

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成熟,设备先进,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可行。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农业综合开发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了区域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为推动我国主要农产品实现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推进新阶段农村小康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步伐加快,为迎接我国入世对农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咸阳地区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

XX以其独特区域气候优势成为全国有名的“苹果生产最佳适宜区”,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积极贯彻农业综合开发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的精神,陕西省根据实际提出了促进经济发展的资源转化战略和特色农业战略,促进陕西林果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咸阳地区“十二五”期间,要发展1000万亩名、特、优果品基地,将特色林果业培育成咸阳地区一个农业支柱产业,使农业产值翻一翻。

XX县位于渭北旱塬黄土沟壑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咸阳市北部。

全县总面积1811平方公里,辖10镇、4乡、187个行政村、27.8万人口。

是典型的雨养旱作农业区,夏热冬寒,四季分明。

项目区主产苹果、梨、红枣、柿子、核桃等,品质优良、味美甘甜,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近几年,随着XX县农业产业化的纵深发展,苹果产业已成为XX县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果园栽植面积迅速扩大,年产商品果量也在成倍增长,将自然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由于XX县贮藏保鲜、运销等发展滞后,造成果品市场供应受季节影响,价格差异浮动较大,直接影响XX县果品产业的发展壮大。

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可以给农民提供一个集果蔬储藏地、加工及市场销售一体化的交易平台,解决农民丰产而不能丰收的卖难局面,更重要的是通过保鲜增值,农民增收。

气调贮藏保鲜方法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农产品保鲜技术。

从而促进XX县的水果产业发展。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本项目是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和咸阳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做优、做强林果业的大原则下,为XX县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而提出的,建设的必要性由以下几方面得到体现:

2.2.1是西部发展特色农业的需要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旨在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以此来改变西部经济落后的贫困面貌,缩小我国东西部的差距,实现国家强盛的宏伟目标。

XX水、土、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有发展林果业的天然优势,并素有瓜果之乡的美名。

为利用和发展这一优势,咸阳地区已对调整优化农产品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作为发展第一产业的战略部署,这样“绿色产业”将快速发展,而本项目提出的瓜果保鲜贮藏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本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需要。

2.2.2是县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职工收入提高的需要

随着XX县农业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善,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在以往传统作物种植模式下,种植户收入十分有限,到目前为止,农民人均收入仅4000元左右,农村的经济发展急需寻找新的突破口和增长点。

本项目将充分利用所处的地域优势及周边地区对鲜食果品需求的市场优势,发展鲜果种植,实施鲜果的产业化生产,发挥项目的示范带头作用,使XX县农村经济有较大的增长,农民收入有较大的提高。

2.2.3是农场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

当前XX县的主种作物是小麦、玉米为主的传统作物,林果面积甚微。

当前种植作物的亩利润一般是:

小麦280元,玉米450元,而苹果等果蔬产品的利润都在4000元以上。

从比较效益可看出,鲜果的亩效益是其它作物的10倍左右,为提高土地的生产潜力,发展农村经济,调整种植业结构势在必行。

为改变西部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国家要求西部省区采取退耕还林、还草措施,以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通过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林果业生产,将可提高绿化覆盖率,美化城郊的环境,对开展城乡旅游业也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章建设条件

3.1项目区概况

XX,周人先祖早期生活的地方,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古属《禹贡》九州之一的雍州。

公刘、古公亶(dǎn)父时期,属豳地。

西周王朝建立后,将豳地划入王畿(jì)之内,并置邑,为栒邑。

周平王东迁时,以豳地赐秦。

至战国约秦孝公时期,始置栒邑县;秦、汉、三国时期,沿袭旧制,为栒邑县。

晋朝易名为邠邑县。

南北朝时期,改置三水县;隋、唐、五代、宋到元朝初年,仍沿用旧名。

至元七年(1270)到明成化十二年(1476),并入淳化县,三水县不存。

明成化十三年(1477),复置三水县,沿袭到清末。

民国三年(1914),撤销清朝府、州设置,因原县名与广东三水县重名,复改为栒邑县。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栒邑是陕甘宁边区的一部分,关中分区长驻于此;中共陕西工委、陕西省委曾在此领导了关中及陕西的民主革命斗争,使这里成为一块红色热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先后辖属邠县分区、咸阳专区、宝鸡专区等。

1958年12月,实行大县建制时,并入彬县。

1961年8月,撤销大县建制,恢复栒邑县,辖属咸阳地区。

1964年9月,因“栒”字生僻,经国务院批准,改“栒”为“旬”,名XX县。

现辖属咸阳市。

XX县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咸阳市北部。

全县总面积1811平方公里,辖10镇、4乡、187个行政村、27.8万人口。

3.2.1工业发展

XX工业经济主要以煤炭资源开发为主。

全县现有工业企业90家。

其中,煤炭企业10家,化肥厂1家,制药厂1家,面粉厂2家,套袋厂8家、发泡网厂5家、纸箱厂2家,预制厂、砂石场、砖瓦厂等建材企业61家,个体工商户4789户,非公经济组织4965户。

1、煤炭:

XX是全国重点产煤县,境内煤炭储量达25亿吨,现已探明储量19.45亿吨。

全县现有煤炭企业10家、矿井11对。

2008年,全县生产原煤628万吨,产值20.4亿元。

2、园区:

目前,已建成太村产业园、旬东循环经济产业园和土桥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园3大产业园区。

现已入驻企业11家。

太村产业园,投资1.12亿元,建成园区创业大道和科技一路,搭建了园区框架。

目前,已有新矿综合机械设备厂、蓝海果业、北山果业、志峰果业、佰平果业和北京酥畅XX食品厂6家企业入驻发展。

旬东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项目累计投资1.3亿元,完成1500平方米冷却塔、100米烟囱、6800平方米办公大楼、2×2万千伏安变电站等主体工程,主厂房和7588平方米的综合大楼工程正在加紧建设,今年建成运营。

土桥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园区,先后投资700多万元,对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新建道路3公里,铺设供水管道4000米、污水管道6000米,架设高低压电路3000米。

目前,已有陕西XX通达果汁厂、XX乳品厂、水氏乳品厂等企业入驻建设。

3.2.2农业发展

XX是山区农业县,地处渭北高原南缘,地形主要以山地、塬面为主,是典型的雨养旱作农业区。

果、畜、烟、菜等特色产业优势突出。

1、苹果: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XX就大力发展苹果产业,现在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

主栽品种有红富士、秦冠、藤牧1号、皇家嘎拉、美国8号等。

“旬宝”牌苹果果型圆正、色泽光艳、汁液丰富、质密耐贮、品质卓越,先后荣获后稷金像奖、中国食品博览会畅销产品奖、中华名果等120多项省部级以上大奖,畅销国内30多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市场,出口到英国、加拿大、俄罗斯、新加坡、泰国、越南等国家。

近年来,开发了SOD苹果、碘硒苹果、牛奶苹果等特色果品以及贴字果,实现了由注重果品产量向提升果品营养和文化内涵以及外观形象的转变。

目前,全县苹果总面积50万亩,基本实现农民人均2亩果。

建成绿色苹果基地25万亩,无公害苹果基地15万亩,有机苹果认证1.2万亩。

其中,欧盟有机苹果认证3200亩,苹果套袋率96%,优果率85%以上。

2008年,全县苹果总产42万吨,产值7亿元,果农人均苹果收入3000元以上。

2、畜牧:

XX饲草资源丰富,境内有天然草场46万亩,人工种植牧草15万亩,年产草量3000多万吨,载畜量30多万个单位。

目前,已建成养殖小区30个、大户1052个、大村30个,畜牧业年总产值2.5亿元,正在实施千头奶牛养殖基地和全省百万头生猪养殖大县建设项目。

目前,全县已建成百头猪场138个,引进二元母猪2000多头,生猪存栏16万头。

牛存栏1500头,奶山羊7万只。

3、烤烟:

XX是全国优质烤烟生产区、陕西省烤烟生产基地县、陕西省烟叶生产标准化示范县、陕西省烤烟种植四强县之一,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万亩左右,主要分布于底庙、湫坡头、职田、马栏、太村等5个乡镇。

2008年,全县种植烤烟2万亩,收购烟叶5万担,实现产值3150万元,上缴利税1700万元。

4、粮食:

全县年均种植粮食30万亩左右,粮食总产稳定在9万吨以上。

2008年,全县种植小麦11万亩、地膜玉米17.6万亩,收获小麦2.5万吨、地膜玉米8.4万吨。

由于项目区的地理环境和光照资源条件所产品种优良、果品味美甘甜,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3.2水文气象

XX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

基本特点是:

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寒暑变化剧烈,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春秋升温和降温迅速,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日照时间长,热量充足,年降水量稀少且在时间上分布不均,农业生产全依赖于地表水灌溉。

XX县多年平均气温10.4°C,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4.2°C,极端最高气温39.4°C,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8.3°C,极端最低气温-25°C;多年平均降水量46.7mm,多年平均蒸发量1890.7mm,无霜期211天,年均日照2679小时;气温年较差34°C,年均日较差15°C;平均风速3m/秒,年平均大风日数15天,平均浮尘日数52天。

春季(3~5月)升温快而不稳,冷暖交替频繁,干旱且多大风;夏季(6~8月)炎热,多干热风,日照时间长,降水集中,受冰雹危害;秋季(9~11月)气候凉爽,降温迅速,霜冻出现;冬季(12~翌年2月)天气寒冷而漫长,平均气温-8.3°C

3.3水资源

XX县地下水资源储量7.03亿米3,地下水补给模数31~37,可开采模数36.39。

3.4自然灾害

XX地区自然灾害主要有冰雹和干热风。

冰雹主要5-8月份出现,5月份出现的机率最大,冰雹出现的范围虽然较小,时间短,但来势猛,强度大,对局部地区农作物造成巨大损失。

5-9月份是出现干热风时期,而5月下旬至6月份的干热风次数占全年的40%,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轻者影响灌浆,重者造成干瘪青枯,严重减产。

3.5人口及劳动力

XX县下辖10镇、4乡、187个行政村、27.8万人口。

3.6土地利用状况

XX县总土地面积1811平方公里,全县有果树面积20万亩。

3.7水利设施

XX县有灌水渠道1077.9公里,排水渠道2197.65公里,配套建筑物260座;排灌站14座,总装机容量1860千瓦;机电井167眼,水利设施完善。

3.8交通与电力

运输条件较好,XX县到各乡镇均为柏油路面,项目区道路畅通,交通运输条件十分便利,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利条件。

XX已完成电网改造,全年供电情况良好。

项目建设实施,在动力、能源方面可以得到充分保证。

第四章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4.1概况

XXX果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0月,公司总资产2800万元;拥有名优果品基地5800亩,“十二五”末将发展到20500亩。

4.2财务状况

XXX果业有限公司财务状况详见下表:

财务状况详细表

 

资金总额

2800万元

 

固定资产

987万元

 

净资产

415万元

实收资本

 

所有者权益

 

销售收入

 

负债率

 

 

净利润

 

 

销售利润率

 

 

净资产利润率

 

4.3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XXX果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朱建华,1973年出生,现年38岁,大学本科学历,工程师。

现所经营的公司运行良好,无向银行申请贷款。

第五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5.1市场分析

5.1.1项目产品市场供求现状

XX县生产的“旬宝”牌红富士苹果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据调查从苹果的分布来看,主要生长在XX张洪塬区,每年在苹果销售旺季,大量苹果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拥向国内外各大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现象。

5.1.2市场前景分析

综上述,如果果品能在产地储藏一段时间,延长果品供应期,并积极拓展贸易渠道,努力打开国外市场。

这样,果品出口前景会更好,经济效益也大大提高。

据调查,XX地区的果品现在上海、北京、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大量销售,已打入市场。

前景是不可估量的,对推动XX县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加快经济发展发挥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5.2销售策略、方案和营销模式

5.2.1营销策略和营销模式

项目产品采取营销策略是以产品质量为纽带,主打周边市场同时积极开拓国外市场,以点、面结合的方式推进市场发展,做大市场份额、细分市场、研究不同消费层次的特点和需求,通过产品多样化、包装创新等推动产品销售。

营销管理模式是以自销和地方代理商经销的方式共同推进。

5.2.2营销队伍和营销网络建设

1、销售措施

当今国际市场商品竞争的诸多因素中,商品质量、价格、包装设计是三个主要因素,本项目产品销售措施:

(1)商品包装标准化。

苹果的包装严格依照国际标准,打造自己的品牌,要求外包装不仅要简明醒目、体现信誉、符合环保、达到出口标准。

(2)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研究。

坚持鲜销与贮藏相结合,完善保鲜、分级、包装和贮运设施,通过保鲜贮藏,进行反季节销售,弱化季节性差异,提高产品附加值。

(3)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将与苹果品质有关的环境因素、价格、包装全部制成网页,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提高产品销售效率。

2、营销网络

(1)销售的主导方法:

在互联网上开通了公司自己的网站,充分利用网络宣传自己的产品,并在互联网上广泛查找全国各地的果品批发商的联系方式,然后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其取得联系,确定几个在各地区较强的果品采购批发商做为公司的长期合作伙伴。

(2)销售网点的建立:

销售网点考虑在国内各大城市建立网点销售站,季节性派入销售人员2名,并根据市场变化,考虑租用保鲜库,增派销售人员,新开拓销售市场等。

5.3市场风险分析

BEP(盈亏平衡点)=年固定成本/(年经营收入-年可变成本-年营业税及附加)

通过分析,项目盈亏平衡点为35.51%,即项目运营达到设计能力的35.51%能够保本。

第六章项目建设方案

6.1建设任务和建设规模

6.1.1建设任务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实施,向外推出XX县的红富士、秦冠、藤牧1号、皇家嘎拉、美国8号名优苹果,向国内市场甚至国际市场推广,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为农业产业化发展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6.1.2建筑规模:

(1)新建10000吨气调保鲜库(每一个为500吨库容共计20座),及相应辅助设施,总建筑面积9320m2,其中库体总建筑面积20×418=8360m2,制冷机组房建筑面积20×15=300m2,包装车间1250m2,办公室建筑面积960m2。

(2)10000吨气调保鲜配套设备的购置及安装调试。

6.2项目规划和布局

6.2.1布置方案原则:

(1)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满足工艺流程要求。

(2)人物分流,运输通畅,装卸方便,便于管理。

(3)满足商检局《食品厂库最低卫生要求》。

(4)符合《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6.2.2总平面布置方案:

根据上述原则,依据拟建地点现状布置保鲜库,库体与围墙间形成环路,便于货物的进出。

变配电间布置在库区的后侧,与库体相邻,减少管网长度,满足消防要求,减少倒运量。

公用工程布置在冷库正前言;围墙四周栽植绿化带,厂区前侧大门直对主要干道,形成厂前绿化区,美化环境。

总平面主要设计指标:

贮藏量500吨保鲜库二十座,厂区占地面积10746.67米2(113米×95.1米),其中建筑系数45.4%,绿化系数26.4%,场地利用系数28.2%。

保鲜库总平面布置详见附图。

6.3生产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

6.3.1生产技术方案

(1)贮藏品种方案

根据目前市场需求状况和XX县“十二五”期间发展计划,本项目主要以贮藏XX县的旬宝牌红富士、秦冠、藤牧1号、皇家嘎拉、美国8号苹果为主。

生产技术方案以苹果为代表进行介绍。

①品种特性

苹果属无呼吸高峰型果实,进入完熟期呼吸强度不提高,C02的释放逐渐降低,无明显的不同于充分成长阶段的成熟期,生长及发育的过程较长,只能在树上成熟。

XX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决定果品的含糖量较高,红富士苹果原产于日本,含水量81.6%,最高冰点在-1.2℃左右,贮藏温度以-l~0.5℃,湿度为90%~95%为宜,甚至在极轻微结冰之后,仍能恢复新鲜状态。

本项目主栽品种为红富士、秦冠、藤牧1号、皇家嘎拉、美国8号苹果,果皮较厚,是易贮藏的品种。

②入库苹果标准

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各类果品的收购标准。

本项目要求入库的鲜食苹果要外形美观,果个均匀(每个0.3公斤为宜);果个大,整齐,色泽一致,有果粉;果皮薄或中厚;果肉脆或肉厚多汁,香甜爽口无异味。

(2)贮藏技术方案

①设计规模及产品包装

按10000吨鲜食苹果贮藏设计,15公斤装箱周转。

②保鲜处理方案选择,保鲜处理有三个方案,具体如下:

方案一:

通风贮藏(自然冷源)库。

在有隔热的建筑下,利用自然冷源(冰块)或昼夜温度的变化,以通风换气的方式,保持库内比较稳定和适宜的贮藏温度的一种贮藏场所。

其特点是一次性投资大,运行费用低,冷藏温度零度以上,苹果要求贮藏温度以-1—0℃为宜,故此类型库不适宜贮藏苹果。

方案二:

普通保鲜库。

保鲜库工作的原理是制冷机、制冷剂和冷藏库三者配合,通过制冷剂调节库内空气的热量,制冷剂在蒸发过程中,吸收库内空气热量,从而使库内空气温度下降至贮藏保鲜所要求的温度条件,其特点是一次性投资少,运行费用较高,冷藏温度容易调节,可以贮藏苹果。

新鲜苹果采摘后,仍进行着旺盛的呼吸作用和蒸发作用,由于呼吸要消耗有摘后的营养物质,所以延长贮藏期的关键是降低呼吸速率。

贮藏环境中温度的变化对苹果采摘后生理有关显著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蒸发、抑制微生物生长,这样在低温条件下控制苹果成熟和衰老,达到原有风味品质。

方案三:

调节气体贮藏库。

简称CCCA,是指在低温贮藏的基础上,调节空气中的02、C02含量,即改变贮藏环境的气体成分,保持一个比正常空气有较多的C02和较少的02的空气环境,而显著地抑制呼吸作用和延缓变软、变黄、品质恶变以及其他衰老过程。

与方案二相比,调节气体贮藏库投资大,运行费用较高,保鲜技术更超完善。

有如下特点:

①贮藏时间长,比一般普通冷藏库长3倍左右。

用户根据经营需要上市,从而达到经济效益。

②果蔬出库后,能保持原有品质,其水份、糖份、VC含量、酸度、硬度、色泽、重量等基本接近采摘时的指标,果蔬质量高。

③气调贮藏的果蔬出库后有一个“休眠”状态向正常状态转化的过程,从而延长了货架期2-3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