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线缆组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18981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1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控制线缆组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控制线缆组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控制线缆组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控制线缆组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控制线缆组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控制线缆组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

《控制线缆组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控制线缆组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控制线缆组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

控制线缆组件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控制线缆组件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12月

目录

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4

1、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4

2、行业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5

(1)行业主要法律法规5

(2)行业主要政策5

二、控制线缆组件主要应用领域6

1、商业/办公领域6

2、工业领域7

3、汽车领域8

三、行业市场概况及规模9

1、国际市场9

2、国内市场11

四、行业主要壁垒11

1、认证壁垒11

2、工艺技术壁垒12

3、生产组织和管理水平壁垒13

五、行业竞争格局和主要企业13

1、竞争格局13

2、主要企业13

六、行业经营模式14

七、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15

1、有利因素15

(1)国家对下游行业的扶持政策对控制线缆组件领域产生积极影响15

(2)产业升级提升我国控制线缆组件领域重点企业竞争力15

(3)全球采购带来的发展契机16

(4)上下游行业发展状况良好16

2、不利因素17

(1)中低端产品竞争加剧,中高端产品竞争力不足17

(2)人力成本日益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压缩利润空间17

计算机控制系统是应用计算机参与控制并借助一些辅助部件与被控对象相联系,以获得一定控制目的而构成的系统。

计算机控制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过程复杂性与集成性的提高,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持续快速推进,计算机控制系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计算机控制系统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结合使得许多传统的控制结构和方法被替代,生产效率得到较大提高,控制质量更趋稳定。

当前,计算机控制系统已成为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控制线缆组件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控制系统中。

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行业主管部门包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行业的管理工作和产业政策的制定。

中国自动化学会是公司所属行业的自律组织。

中国自动化学会由全国从事自动化及相关技术的科研、教学、开发、生产和应用的个人和单位自愿结成的、依法登记成立的、具有学术性、公益性、科普性的全国性法人社会团体。

2、行业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2)行业主要政策

二、控制线缆组件主要应用领域

作为智能设备的关键部件,控制线缆组件是将电连接器或各种电、光、声元器件与线缆通过特殊的工艺方法连接及防护封装处理后,形成具有特定功能和接口的电气系统组件,其作用是直接实现设备内部各电子元器件、功能模块、外围设备之间的电、光信号以及电流的连接。

目前控制线缆组件产品应用已延伸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目前全球控制线缆组件产品主要应用领域包括:

汽车、电信/数据通信、计算机和外围设备、工业、军事/航空航天、运输、消费者、医疗、商业/办公等,根据2016年全球线缆组件应用领域统计数据2,汽车是线缆组件最大的应用领域,占比达29.5%;其次是电信/数据通信,占比17.2%;计算机和外围设备占比14.1%;工业领域占比10.2%。

上述应用领域中与发行人产品相关性最密切的主要是商业/办公领域、工业领域、汽车领域:

1、商业/办公领域

商业办公领域包括商业办公设备、金融设备等,其中金融设备种类繁多,包括银行卡及自助设备、现金处理设备、金融辅助专业设备、销售点终端系统、支票处理设备等。

金融设备的主要客户为银行等金融机构,产品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涉及到精密机械、电子、测控、光学、电磁学、工业设计、软件开发等多个学科及领域。

金融设备主要处理对象与资金业务相关,设备的技术可靠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银行客户的资金安全,故客户对金融设备产品性能的稳定性、可靠性有较高要求。

因此金融设备中使用的控制线缆组件需要具备稳定性好、可靠性高的优良品质。

全球金融设备市场发展迅速,发达国家金融设备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发展中国家金融设备市场呈高速增长的态势。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自助设备市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ATM设备已增加为96.06万台。

近年来,全球金融自助设备中零售自助结账设备投入使用量逐年增加,根据伦敦RBR研究机构预计2022年全球将有40万台零售自助结账设备。

零售自助结账设备发展前景良好。

2、工业领域

工业领域主要为工业用生产仪器和设备,而半导体设备是工业用仪器和设备的核心。

根据SemiconductorIndustryAssociation公布的数据,2017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为4,122亿美元,2011至2017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如下:

控制线缆组件在工业生产设备中的作用是设备内部各功能模块之间的数据信号、电流的传输,以实现设备控制功能。

工业领域的高速发展为控制线缆组件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3、汽车领域

汽车工业是我国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跃居全球第一,并持续保持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地位。

2008至2017年中国汽车产销量情况如下:

汽车控制线缆组件是汽车连接电路的网络主体,负责连接汽车的电气电子部件并使之发挥功能,它既要确保传送电信号,也要保证连接电路的可靠性,向电子电气部件供应规定的电流值,防止对周围电路的电磁干扰,避免电气短路。

随着汽车产销量稳步增长,汽车控制线缆组件未来仍具备较大发展空间。

三、行业市场概况及规模

1、国际市场

目前全球线缆组件生产企业中,欧美与日韩厂商是全球市场的领导者,技术实力雄厚,规模庞大,占据着各细分应用行业较大的市场份额。

国际知名线缆组件生产企业凭借其先进的技术优势,长期的配套供给及丰富的生产经验,主导着全球线缆组件市场,是全球市场规则的制定者、产品技术发展方向的引领者。

国内厂商尽管起步较晚,但依然拥有其他国家厂商所不可比拟的优势,一是依靠广阔的国内市场,随着我国汽车、电信、数据通信、计算机、工业、消费类电子等行业的高速发展,国内线缆组件领域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中国线缆组件市场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线缆组件市场;二是人力成本优势,中国拥有着充沛的劳动人口,人力成本较发达国家相比优势明显;三是配套产业完善,国内拥有行业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不论是原材料还是生产所需的各种制造设备、技术支持。

基于以上因素,全球主要的线缆组件厂商均在中国设立工厂,进行就近配套和本地化服务。

随着中国厂商技术研发能力及管理能力的提升,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能力将得到有效提高。

根据全球线缆组件市场统计数据,2016年全球线缆组件市场规模为1,397亿美元,预计2022年将达到1,985亿美元。

中国是2016年最大的线缆组件市场,市场规模占比为28.9%。

2、国内市场

近几年随着中国市场对线缆组件产品需求的增加,以及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吸引了国际线缆组件企业纷纷在中国投资建厂。

在与国际知名生产企业的直接市场竞争中,国内部分生产企业通过学习、消化、吸收国外先进企业的先进技术、生产工艺、管理经验,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随着工业制造的专业化、智能化、个性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国内生产企业必须要提高自身的研发水平,根据客户的要求,设计整套线缆组件解决方案以满足产品小批量、多批次、多品种的市场需求。

我国线缆组件领域经历多年的发展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但依然存在产业集中度较低、企业数量多且规模小、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

随着我国汽车、电信、数据通信、计算机、工业、消费类电子等行业的高速发展,国内线缆组件领域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根据全球线缆组件市场统计数据,2016年中国线缆组件市场规模为404亿美元,市场规模占比为28.9%,预计2022年将达到617亿美元。

四、行业主要壁垒

1、认证壁垒

控制线缆组件的下游行业如汽车、电信/数据通信、计算机和外围设备、军事/航空航天、商用行业等对其结构件或零部件的技术质量要求相对较高,各个国家各个行业均有对应的不同的质量与安全性认证标准。

产品取得认证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金投入,对企业的产品研发设计能力和制造水平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新进入者构成一定的障碍。

此外,上述行业生产企业对线缆组件供应商的选择会非常谨慎,通常需要考虑供应商的技术能力、品牌形象、管理体系、质量体系、环境体系、生产管理流程、产品质量稳定性等多方面因素,因此进入客户采购体系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考察。

考虑到进入客户采购体系的时间和沟通成本,以及对产品供应的稳定性、及时性等多方面要求,一旦进入客户采购体系便形成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新供应商想要进入客户采购体系具有一定难度。

2、工艺技术壁垒

控制线缆组件既要确保传送控制信号,也要保证连接电路的可靠性,对产品的研发、生产工艺技术、质量控制等有着较高的要求。

同时,控制线缆组件主要下游行业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较快,产品需求也呈现个性化、多样化的特征,客户定制化要求高,且产品不定型和结构频繁变化,对控制线缆组件生产企业设计、研发、生产效率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控制线缆组件生产厂商经过长期积累,在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生产效率、参与客户的产品开发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对拟进入本行业的生产企业形成了技术壁垒。

3、生产组织和管理水平壁垒

当前控制线缆组件的下游市场需求更加趋向于小批量、多批次、多品种,故控制线缆组件生产商在原材料采购、生产运作、市场销售等生产管理环节必须采用精益管理和柔性生产模式以应对存货及经营风险。

只有具备全面出色的系统化管理能力,生产企业才能够保证原材料及产成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向客户供货的高效持续性。

突出的管理水平源自于高效的管理团队和持续不断的管理技术革新,行业新进入者通常情况下难以在短时间内建立起高效的管理团队和有序的管理机制,从而形成一定的行业进入壁垒。

五、行业竞争格局和主要企业

1、竞争格局

控制线缆组件品类众多,下游领域应用广泛且各个领域需求特点差异性较大,因此各厂商凭借自身的技术特点和优势以及在不同细分市场的供给经验和客户积累,从而形成了针对特定下游领域客户的产品设计研发能力、生产能力和服务能力。

部分厂商业务还涉及上游的线缆和连接器的制造,以满足特殊领域需求。

2、主要企业

控制线缆组件广泛应用于汽车、电信/数据通信、计算机和外围设备、工业、军事/航空航天、医疗、商业/办公等应用领域。

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客户对控制线缆组件的要求不同,产品个性化程度较高。

因此不同企业产品下游应用领域和产品特性各具特色。

应用于工业及商业/办公的控制线缆组件领域主要企业包括莫仕、RapidManufacturing、greatlink、信邦电子、矩子科技、威贸电子、瑞可达等。

六、行业经营模式

控制线缆组件分为通用型及定制型两大类,分别具有不同的经营模式。

通用型产品的经营模式与一般工业产品的经营模式相似,公司根据自身的生产能力和年度销售计划采购原材料,进行生产和销售。

与通用型产品不同,定制型产品生产模式基本是“以销定产”,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制定生产计划,具有“多批次、小批量、多品种”的特点。

定制型产品在进行生产前要进行样品研发试制,在样品试制时,企业根据客户提出待开发产品的初步外观尺寸、性能、成本等要求,在结构、工艺、材料等方面与客户进行沟通交流,提出专业性的建议和设计方案,快速研发出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

样品试制成功后,将样品交与客户进行检验,若符合要求,则进行批量生产。

七、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1)国家对下游行业的扶持政策对控制线缆组件领域产生积极影响

根据《中国制造2025》、《“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及《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我国已经将发展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长期坚持的战略任务。

控制线缆组件作为计算机控制设备等高端、智能装备的重要上游产品,在国家政策大力推进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除此之外,国家对医疗、金融等行业的鼓励政策,亦对控制线缆组件领域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

(2)产业升级提升我国控制线缆组件领域重点企业竞争力

随着全球进入电子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时代,控制线缆组件在电子产品和设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在工业及商业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等下游领域,随着产品技术的不断升级换代,带动了对控制线缆组件持续增长的需求。

在中国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带动下,我国控制线缆组件领域中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将依靠自身技术能力和服务能力,扩大市场供给,增强技术竞争力,从而逐步提升中国企业在控制线缆组件领域中的话语权,缩小与国际知名厂商之间的差距。

(3)全球采购带来的发展契机

随着全球贸易自由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全球经济日益趋于一体化,企业更加倾向于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佳供应商,采购品质优良、价格合理的物料,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其销售体系、采购体系、供应体系均形成了全球化供应的格局。

全球采购逐渐成为跨国公司、国际化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途径。

中国以其强大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的技术研发和服务能力受到国际市场的青睐。

控制线缆组件作为各大应用领域不可或缺的产品,在全球采购趋势下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升级,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随着控制线缆组件领域的发展,其中具备竞争力的企业已成功进入国际市场。

全球采购为国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建立稳定销售渠道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4)上下游行业发展状况良好

控制线缆组件领域的上游主要为线缆、连接器、其他配件等;下游主要为汽车、电信/数据通信、计算机和外围设备、工业、军事/航空航天、运输、消费者、医疗、商业/办公等领域。

下游行业的发展与控制线缆组件领域有着重要的关联,从整体发展来看,下游行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国内控制线缆组件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2、不利因素

(1)中低端产品竞争加剧,中高端产品竞争力不足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控制线缆组件领域虽然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但主要集中在低端通用型产品上,应用在中高端产品领域如高端智能装备、金融电子等方面需要较完善的个性化解决方案。

设计研发能力不足使得国内多数企业市场竞争力偏弱,中低端市场产品的产能过剩和企业间的同质化竞争阻碍该领域的创新步伐和健康发展。

(2)人力成本日益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压缩利润空间

控制线缆组件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人工操作,逐年上升的人力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压缩利润空间,只有通过增加设计研发能力、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增加产品价值,才能维持稳定的利润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